合同纠纷案例及分析
法律纠纷案例子分析报告(3篇)
![法律纠纷案例子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f5367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因合同纠纷引起的法律诉讼。
原告甲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一批原材料,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相应的货款。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未能按约提供原材料,导致甲公司生产受到影响。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但乙公司始终未履行合同义务。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履行合同义务,并赔偿因其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
二、案情分析1. 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均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成立并生效。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约提供原材料,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3. 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的违约行为给甲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履行合同义务。
乙公司未能按约提供原材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甲公司的损失,法院判决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甲公司因违约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1.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乙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甲公司遭受经济损失,依法应承担违约责任。
此案例表明,合同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损害赔偿的计算在损害赔偿的计算方面,法院根据甲公司的实际损失,判决乙公司支付违约金和赔偿经济损失。
法律案例合同分析报告(3篇)
![法律案例合同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efb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合同纠纷,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由被告乙公司向原告甲公司供应一批货物。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供货,导致甲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件基本情况(一)原告甲公司基本情况原告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货物进出口业务。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原告甲公司在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信誉良好。
(二)被告乙公司基本情况被告乙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货物批发业务。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被告乙公司在业内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
(三)合同内容1. 合同签订日期:2019年4月1日2. 合同标的:一批货物,共计1000吨3. 合同价格:每吨1000元,总价100万元4. 交货时间:2019年4月15日5. 付款方式:货到付款6. 违约责任:如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合同总价20%的违约金。
三、合同履行情况根据合同约定,被告乙公司应在2019年4月15日前将货物交付原告甲公司。
然而,截至2019年4月30日,被告乙公司仍未履行交货义务。
原告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履行合同,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四、法院判决(一)判决结果1. 被告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向原告甲公司支付违约金20万元。
2. 被告乙公司赔偿原告甲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二)判决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对方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五、案例分析(一)合同效力本案中,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签订的货物供应合同合法有效。
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合同标的、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事实合同法律纠纷案例(3篇)
![事实合同法律纠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856a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d.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于2005年取得某地块的开发权,并投资建设了一处住宅小区。
2007年,开发商与某物业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签订了一份《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物业公司对该住宅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服务期限为5年。
合同签订后,物业公司依约履行了物业管理服务,但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纠纷。
二、纠纷情况1. 物业服务费纠纷合同约定,物业公司应按月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1.5元。
然而,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物业公司未按约定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导致开发商欠缴物业管理服务费。
物业公司多次催收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欠缴的物业管理服务费及滞纳金。
2. 物业管理范围纠纷合同约定,物业公司负责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包括小区绿化、卫生、安保、维修等。
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物业公司未能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物业管理职责,导致小区绿化、卫生等方面存在问题。
开发商认为物业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要求物业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3. 物业管理费使用纠纷合同约定,物业管理费用于小区的日常维护、维修、绿化、卫生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业公司存在将物业管理费挪作他用的行为,开发商对此提出质疑,要求物业公司说明物业管理费的使用情况。
三、法院判决1. 关于物业服务费纠纷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物业公司未按约定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构成违约。
法院判决开发商支付物业公司欠缴的物业管理服务费及滞纳金。
2. 关于物业管理范围纠纷法院认为,物业公司未能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物业管理职责,存在违约行为。
但考虑到物业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法院判决物业公司对小区绿化、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承担一定责任,并要求物业公司采取措施改善物业管理状况。
3. 关于物业管理费使用纠纷法院认为,物业公司挪用物业管理费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合同纠纷法律案例分析(3篇)
![合同纠纷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9031c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典型的合同纠纷,当事人为甲公司与乙公司。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企业,乙公司则是一家建筑材料供应商。
双方于2019年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约定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一批建筑材料,用于甲公司承建的某建筑工程项目。
合同约定了供应材料的种类、数量、价格、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按约定时间将材料交付给甲公司。
但在工程使用过程中,甲公司发现部分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甲公司遂与乙公司协商解决,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乙公司提供的建筑材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如存在质量问题,乙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3.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的违约责任是否合理?三、案件分析(一)关于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本案中,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
甲公司提交的证据表明,部分材料的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存在质量问题。
(二)关于乙公司违约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已构成违约。
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关于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的违约责任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的违约责任主要包括:1. 重新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建筑材料;2. 退还已支付的货款;3. 赔偿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损失。
关于重新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建筑材料,乙公司应当履行。
关于退还已支付的货款,由于乙公司已履行了交付材料的义务,甲公司应退还乙公司货款。
关于赔偿工程损失,由于乙公司提供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乙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合同纠纷案例分析题(3篇)
![法律合同纠纷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aa0b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b.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被告:某物业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物业”)案由:合同纠纷案情简介:2010年,开发商与物业签订了一份《物业服务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由物业对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
合同期限为5年,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月1日止。
合同约定,物业服务的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每月2元,物业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以下服务: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绿化养护、设备维修等。
合同签订后,物业按照约定向开发商收取了物业服务费。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就以下问题产生了纠纷:1. 物业服务质量的争议:开发商认为物业在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业主的生活质量。
2. 物业管理费收缴问题:开发商认为物业在收取物业管理费时存在乱收费现象,且部分业主拖欠物业管理费。
3. 物业管理费的使用问题:开发商认为物业在物业管理费的使用上不够透明,存在浪费现象。
二、争议焦点1. 物业服务质量的争议:开发商与物业就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产生争议。
2. 物业管理费收缴问题:开发商与物业就物业管理费的收取、拖欠及乱收费问题产生争议。
3. 物业管理费的使用问题:开发商与物业就物业管理费的使用透明度及是否存在浪费现象产生争议。
三、法院审理1. 关于物业服务质量的争议: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物业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
开发商提供的证据显示,物业在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业主的生活质量。
因此,法院认定物业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瑕疵,应承担相应责任。
2. 关于物业管理费收缴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物业在收取物业管理费时,应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执行。
开发商提供的证据显示,物业存在乱收费现象,且部分业主拖欠物业管理费。
因此,法院认定物业在物业管理费收缴方面存在不当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关于物业管理费的使用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物业在物业管理费的使用上,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合同纠纷案例经验教训分析
![合同纠纷案例经验教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ca322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e.png)
合同纠纷案例经验教训分析一、案例回顾。
我有个朋友,姑且叫他小李吧。
小李是个小老板,做着服装加工的小生意。
他接了一个大单,和一家连锁服装店签了合同,要在三个月内提供5000件定制的T恤。
合同里明确写了衣服的款式、颜色、面料,还有交货日期、付款方式这些重要的条款。
小李想着这是个大生意,就开开心心地开始准备原材料,组织工人加班加点地干。
可是呢,中间出了岔子。
面料供应商那边出了点问题,没有按时把所有面料供应齐全,导致小李的工期延误了。
等到交货的时候,已经比合同上规定的日期晚了一个星期。
那家连锁服装店可就不干了,按照合同规定,他们拒绝接收货物,还要小李赔偿违约金。
小李这下可傻了眼,他觉得自己也很冤啊,面料供应不上又不是他的错。
但是合同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最后没办法,小李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一大笔违约金,工人的工资都差点发不出来。
二、经验教训分析。
1. 供应商管理方面。
小李在这个案例里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他就这么单纯地相信面料供应商会按时供货,却没有签订一个严格的供货合同,也没有备用的供应商方案。
这就好比你上战场,只带了一把枪,还没检查这把枪是不是好用。
要是这把枪卡壳了(供应商出问题),你就只能干瞪眼了。
经验就是,在和供应商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签一个详细的合同,规定好交货日期、质量标准、违约责任这些。
而且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得有个Plan B,万一这个供应商掉链子了,还有其他的能顶上。
2. 合同条款审核方面。
小李虽然在和连锁服装店的合同里明确了很多条款,但他没有考虑到一些不可抗力或者第三方因素导致的延误该怎么处理。
他就这么大剌剌地签了合同,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这就像是在走钢丝,下面却没有安全网。
教训就是,在审核合同条款的时候,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想到。
要是供应商出问题导致交货延误怎么办?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宽限期,或者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调整付款和交货的安排。
要像个狡猾的狐狸一样,多给自己留几条后路。
采购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采购合同纠纷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bf1e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1.png)
采购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案例一: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方的一批机械设备。
合同中明确了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
然而,甲方在验收时发现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的标准不符。
甲方要求乙方更换设备或退款,乙方则以设备已经交付为由拒绝。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案例分析:根据合同法,乙方作为卖方,有义务保证所交付的货物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更换货物、退货、赔偿损失等。
案例二:延迟交货造成的损失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乙方在特定日期前交付一批原材料。
由于乙方生产安排不当,导致原材料延迟交付。
甲方因原材料短缺而被迫停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甲方要求乙方赔偿损失,乙方则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
案例分析:在合同法中,延迟交货通常属于违约行为,除非乙方能够证明延迟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
在本案中,乙方未能提供不可抗力的证据,因此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甲方因此产生的损失。
案例三:合同变更未书面确认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后因市场变化,甲方提出变更合同条款,增加采购数量。
双方通过电话达成了一致,但未将变更内容书面确认。
甲方在履行合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要求乙方交付更多货物,乙方则坚持按照原合同条款执行。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案例分析:根据合同法,合同的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且最好以书面形式确认。
在本案中,由于变更内容未书面确认,乙方有权按照原合同条款执行。
甲方若要变更合同,应与乙方协商并书面确认变更内容。
案例四:第三方介入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方的一批产品。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第三方C因与乙方存在债务纠纷,扣押了乙方准备交付给甲方的产品。
甲方因此无法按时收到货物,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第三方C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乙方作为合同的一方,有义务保证甲方能够按时收到货物。
乙方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与第三方的纠纷,并尽快履行合同义务。
法律案例合同分析报告(3篇)
![法律案例合同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fd392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07.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案件名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建筑工程公司合同纠纷案案号:(2021)XX民初XX号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被告: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案件概述:本案中,开发商与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按照约定进行了施工,但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开发商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双方就工程质量及违约责任产生了争议,遂诉至法院。
二、合同主要内容1. 合同主体:开发商与建筑公司。
2. 合同标的: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3. 合同内容:(1)工程质量:合同约定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2)工期:合同约定工程总工期为18个月,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
(3)工程款支付:合同约定工程款按工程进度分期支付,具体支付比例及时间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4)违约责任:若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三、争议焦点1. 工程质量问题:开发商认为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存在安全隐患。
2. 违约责任:双方对违约责任的认定及承担存在争议。
四、法院判决1. 工程质量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建筑公司已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故驳回开发商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诉讼请求。
2. 违约责任:法院认为,建筑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存在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约定,建筑公司应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开发商因此遭受的损失。
五、案例分析1. 合同签订的重要性:本案中,开发商与建筑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工程质量、工期、工程款支付等关键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2. 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3. 违约责任的承担:合同约定了违约责任,双方应严格遵守,一旦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同纠纷法律案例分析(3篇)
![合同纠纷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8676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2.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被告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5年6月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项目。
合同约定工期为两年,合同总价款为人民币伍亿元。
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但开发商以建筑公司施工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建筑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剩余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公司是否完成了合同约定的施工任务;2. 建筑公司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3. 开发商是否应当支付剩余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审理过程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调取了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工程验收报告等相关证据,并依法通知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
2. 证据认定(1)关于建筑公司是否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任务:经法院审理,认定建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并提交了相应的施工图纸、工程验收报告等证据。
(2)关于建筑公司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经法院审理,认定建筑公司的施工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墙体裂缝、楼面不平整、部分门窗安装不规范等。
(3)关于开发商是否应当支付剩余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经法院审理,认定开发商应支付剩余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
四、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法院作出如下判决:1. 开发商应支付建筑公司剩余工程款人民币叁亿元;2. 开发商应支付建筑公司逾期付款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自2017年6月1日起至实际付款之日止;3. 案件受理费由开发商承担。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件,涉及合同履行、施工质量、逾期付款等问题。
合同纠纷法律小案例分析(3篇)
![合同纠纷法律小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e20a7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e.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甲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市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于2021年6月1日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钢材,总价款为100万元,约定支付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中还约定了质量标准、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向乙公司支付了定金30万元。
2021年7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出的货物,经检验发现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甲公司遂与乙公司协商解决,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甲公司遂向乙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乙公司退还定金30万元及赔偿损失。
乙公司则认为,货物虽然存在质量问题,但并非无法修复,且甲公司未在合同约定的检验期内提出异议,因此拒绝退还定金并拒绝赔偿损失。
二、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1. 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时,买受人的权利义务;2. 定金罚则的适用;3. 违约责任的承担。
三、案例分析1. 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时,买受人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钢材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后,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
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
”本案中,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及时进行了检验,并在检验期内提出了异议,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要求减少价款、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本案中,甲公司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乙公司退还定金30万元及赔偿损失。
2. 定金罚则的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定金的,定金应当返还。
但是,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而使对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违约方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的纠纷案例分析(3篇)
![法律的纠纷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539d1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5.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张三(以下简称甲方)与李四(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方将其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乙方,租赁期限为三年,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
合同约定租金为每月5000元,乙方需在每月的5日前支付当月租金。
此外,合同还约定了房屋的维修责任、押金退还等条款。
在租赁期间,双方关系融洽,乙方向甲方支付了租金,甲方也履行了出租人的义务。
然而,在2013年10月,乙方因工作调动需要离开该市,遂与甲方协商解除租赁合同。
甲方同意解除合同,但要求乙方支付剩余两个月的租金及押金。
乙方认为,合同中并未约定提前解除合同的条件,且甲方已收取了押金,因此甲方应退还押金并免除剩余租金。
由于双方对押金及租金问题产生争议,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乙方遂向某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乙方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是否合法?2. 甲方是否应退还押金并免除剩余租金?三、案例分析(一)乙方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了书面租赁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关于提前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乙方因工作调动需要离开该市,并非甲方违约,因此乙方有权根据合同约定提前解除租赁合同。
(二)甲方是否应退还押金并免除剩余租金1. 押金退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后,对方应当及时接受履行。
对方未按照约定接受履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方已履行出租人的义务,乙方也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因此,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剩余两个月的租金。
法律课堂合同纠纷案例(3篇)
![法律课堂合同纠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0d3c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1.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支付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向乙公司支付了10万元定金。
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乙公司的原因导致货物延误,甲公司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收到货物。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沟通,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返还定金,并赔偿因其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
二、争议焦点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乙公司是否应返还定金?3. 乙公司是否应赔偿甲公司损失?三、法律分析1. 关于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已构成违约。
2. 关于乙公司是否应返还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应当返还定金,并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在本案中,甲公司已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支付了10万元定金,乙公司违约后,应当返还定金。
3. 关于乙公司是否应赔偿甲公司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在本案中,由于乙公司违约导致甲公司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收到货物,给甲公司造成了损失。
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乙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乙公司应当返还定金,并赔偿甲公司因此所受的损失。
最终,法院判决乙公司返还甲公司定金10万元,并赔偿甲公司损失5万元。
五、案例启示1.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对方的信誉和实力,降低合同纠纷风险。
2. 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关于合同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合同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976d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7.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8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位于某市某区的住宅小区项目。
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3亿元,工期为24个月。
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但双方在工程结算及支付工程款方面产生了纠纷。
二、案情简介1. 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根据合同约定,建筑公司于2018年6月1日开始进场施工,至2020年5月1日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了材料采购、工程进度款支付等工作。
2. 工程结算争议工程完工后,双方对工程结算产生了争议。
开发商认为,建筑公司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实际造价高于合同约定。
建筑公司则认为,工程结算应以合同约定为准,且施工过程中已对质量问题进行了整改。
3. 工程款支付争议在工程结算争议的基础上,双方对工程款的支付也产生了分歧。
开发商认为,由于建筑公司存在质量问题,应扣除相应的款项。
建筑公司则坚持要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三、争议焦点1. 工程质量问题是否影响工程结算?2. 工程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四、法律分析1. 关于工程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已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约定,开发商有权要求建筑公司整改,并扣除相应的款项。
2. 关于工程结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对工程量、工程款、工期等有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或者依照双方约定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
”在本案中,双方对工程结算存在争议,应首先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关于工程款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工程款。
合同纠纷案例及分析
![合同纠纷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4437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9.png)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因其违约造成的全部损失。
在本案例中,甲方未能按约定提供合格的技术方案,构成违约行为。
延时符
05
案例五:劳动合同纠纷
某公司与一名员工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员工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条款。
乙方提供的房产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违反了瑕疵担保责任。根据《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出卖人应当对标的物的质量负责。因此,乙方应当承担维修费用。
乙方隐瞒了房产的权属问题,构成欺诈行为。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因此,甲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退还已支付的租金和赔偿损失。
甲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要求乙方支付费用和违约金。
01
02
03
04
案例分析
延时符
04
案例四:技术合同纠纷
案例概述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技术合同,约定由甲方提供技术方案,乙方支付费用。
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未能按约定提供合格的技术方案,导致乙方遭受重大损失。
乙方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分析
THANKS
合同履行期间,公司因经营需要调整员工岗位,但员工拒绝接受新岗位安排,并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原合同。
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员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原合同并支付赔偿金。
案例概述
员工认为公司擅自变更工作岗位属于违约行为,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原合同。
公司则认为调整员工岗位是出于经营需要,且已与员工进行过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双方提交了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岗位调整通知、工资单等。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5篇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9d19d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e.png)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5篇篇1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一、案件概况某公司员工小李因劳动合同纠纷起诉公司的案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小李在公司工作了三年,但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也没有明确规定。
小李认为公司存在恶意欠薪、违法解雇等行为,遂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公司支付欠薪和解雇赔偿金。
二、案件事实1. 小李在公司工作期间,一直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公司也未按规定向小李支付五险一金。
2. 公司在未正式解雇小李的情况下,曾多次无故拖欠小李工资,导致小李生活困难。
3. 公司最终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解雇了小李,但未支付解雇赔偿金。
三、案件分析1. 小李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公司未按规定向小李支付五险一金,违反了劳动法规定。
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员工权益。
2. 公司未按时支付小李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导致小李生活受到影响。
公司应承担拖欠工资的责任,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3. 公司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解雇小李,但并未支付解雇赔偿金,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公司应当支付解雇赔偿金,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案件处理1. 小李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公司的违法行为,包括工资拖欠证据、解雇通知书等。
2. 公司应当认真对待小李的诉讼请求,积极配合法院的调解和裁决。
3. 法院应当依法审理此案,严格按照《劳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公司支付小李相应的工资、解雇赔偿金等。
五、结论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需要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
公司应当切实履行劳动合同,依法支付工资保障员工的权益。
同时,员工也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劳动合同中要求明确约定工资待遇、五险一金等内容,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只有这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才能得到有效处理,保障双方权益不受损害。
篇2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一、案情回顾:甲公司与乙先生于2018年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乙先生担任销售主管,工资为每月8000元。
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例分析5篇
![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例分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7b60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b.png)
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例分析5篇篇1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例分析背景介绍买卖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是买卖双方在交易中达成的约定。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买卖双方之间可能出现质量纠纷,导致买卖合同无法顺利执行。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分析买卖合同质量纠纷的产生原因、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解决方式。
案例分析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交易条件包括电脑正常运行、无故障。
小明在收到电脑后发现,电脑的屏幕出现了明显的破损,无法正常显示。
小明要求卖家退款或者修理电脑,但卖家拒绝承担责任,双方因此产生了质量纠纷。
原因分析1. 信息不对称:卖家对电脑的真实情况进行了隐瞒或者虚假描述,导致小明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
2. 交易条件不明确:在买卖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对电脑进行检测或者保修的具体条款,导致双方在质量纠纷发生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3. 交易平台监管不力:在网络购物中,买卖双方往往只能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交流,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和调解,导致质量问题无法解决。
相关法律规定1.《民法通则》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该合同无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买受人应当对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性能、用途等事项进行检验。
解决方式1. 协商解决:买卖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质量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卖家承担修理或者退款责任。
2. 法律诉讼:如果协商无果,买家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家履行合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维权途径:买家可以通过消协、电商平台投诉渠道等途径进行维权,让有关部门介入调解,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结论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是在买卖交易中常见的问题,双方应当增加交易的透明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合同的明晰性。
在遇到质量纠纷时,应当通过协商、法律诉讼、维权途径等方式进行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也是保障买卖合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物业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析
![物业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d2a8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8.png)
物业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析一、案例一:物业费欠费纠纷。
1. 案例详情。
老张住在一个老小区,这个小区的物业已经服务多年了。
最近,物业一纸诉状把老张告上法庭,原因是老张已经拖欠物业费两年了。
老张觉得很委屈,他说小区里垃圾经常清理不及时,单元门的门禁坏了很久也没人修,小区的路灯也有好多不亮的,所以他觉得物业没有尽到责任,不应该交物业费。
2. 分析。
从老张的角度看,他认为物业服务不到位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垃圾清理、门禁维修和路灯照明这些都是物业基本的服务内容。
就像你去饭店吃饭,服务员该给你上菜没上齐,你肯定不愿意付全款一样。
但是呢,老张直接拒交物业费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对于物业来说,他们虽然可能存在服务瑕疵,但也不能因为部分问题没解决就被业主完全拒绝支付物业费。
他们应该把服务中的问题整理出来,积极改进,并且有义务向业主解释费用的构成和使用情况。
在法庭上,法官最终判决老张支付部分物业费。
因为虽然物业有服务不到位的地方,但老张也不能完全拒绝支付。
法院考虑到物业的服务缺失,也适当减少了老张应支付的金额。
这就像在做买卖的时候,两边都有点问题,那就互相让一让。
二、案例二:公共区域使用纠纷。
1. 案例详情。
小区里有一块公共绿地,物业想在绿地上建一个自行车棚,方便业主停放自行车。
但是部分业主不同意,尤其是一楼的王奶奶。
王奶奶说这片绿地是大家的,当初买房就是看中了这片绿地的景观,现在要建车棚,破坏了小区的美观,还可能会有噪音影响她休息。
物业却认为建车棚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业主的需求,很多业主都抱怨自行车没地方停,乱停乱放影响小区秩序。
2. 分析。
对于王奶奶来说,她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是合理的。
她买房的时候是基于当时的小区环境,现在要改变,肯定会影响到她的生活质量。
就像你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看书,突然有人要在旁边开个摇滚音乐会一样,你肯定会反对。
物业呢,他们考虑的是整个小区的管理和大多数业主的需求。
自行车乱停乱放确实是个问题,建车棚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像要给一群调皮的孩子找个固定的玩耍场地一样。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合同纠纷解读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合同纠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e050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b.png)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合同纠纷解读案例1:买卖合同纠纷事实经过:甲方(小明)与乙方(小红)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甲方以50万元购买乙方的房产。
合同中明确了付款时间、房产交付时间等内容。
甲方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支付了购房款项,但乙方未按约定时间交付房产。
甲方要求乙方返还购房款,并赔偿经济损失。
律师解读:根据《合同法》第111条的规定,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方式履行合同义务,构成对合同的违约。
甲方可以要求乙方返还购房款,并可以要求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此外,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即要求乙方退还购房款,并支付违约金等。
建议:对于甲方来说,可以向乙方发出书面通知,要求乙方履行合同义务,如在一定期限内交付房产。
如果乙方未能履行义务,甲方可以采取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返还购房款并赔偿经济损失。
事实经过:甲方(小明)与乙方(小红)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甲方将房屋出租给乙方,租期为一年,租金每月2000元。
合同约定乙方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甲方续租或退租的意向。
租期届满前一个月,乙方未向甲方作出任何通知,但乙方继续居住在房屋中,也继续支付了两个月的租金。
甲方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退房,并支付违约金。
律师解读:根据《合同法》第91条和第98条的规定,租赁合同期满,对于需要续租的一方,应当提前书面通知对方,否则视为不续租。
在本案中,乙方未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甲方续租的意向,因此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退房,并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
建议:对于乙方来说,应该及时向甲方作出书面通知,告知是否续租的意向,以免产生纠纷。
对于甲方来说,如果乙方未提前通知续租意向,可以主动与乙方联系,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退房,并支付违约金。
事实经过:甲方(某公司)与员工乙方(小明)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乙方从事某岗位工作,每月薪酬为5000元。
合同中明确了工作时间、工资支付时间等内容。
乙方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但甲方未按时支付工资。
乙方要求甲方支付欠薪,并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7篇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a2f1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a.png)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7篇篇1甲方(雇主):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就劳动合同纠纷达成如下协议,以供双方遵守和参考。
一、案例背景甲方与乙方于____年__月__日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内容涵盖职位、工作职责、薪资、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和假期等方面。
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产生了一些纠纷,经协商,达成以下案例分析协议。
二、纠纷事项及解决方案1. 薪资纠纷乙方认为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薪资。
经核实,甲方存在延迟支付薪资的情况。
为此,甲方应支付乙方应得的薪资,并额外支付赔偿金。
双方同意按照以下方式解决:(1)甲方支付乙方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纠纷解决之日的欠薪。
(2)甲方支付乙方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 工作时间和假期纠纷乙方投诉甲方未能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提供足够的工作时间和假期。
经核实,甲方存在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况。
为此,双方同意采取以下措施:(1)甲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调整乙方的工作时间和假期安排。
(2)对于乙方因甲方违反工作时间和假期规定而造成的损失,甲方进行补偿。
3. 解除劳动合同纠纷乙方提出因甲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经双方协商,同意按照以下方式解决:(1)甲方履行合同约定,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尽力留住乙方。
(2)若乙方坚持解除合同,双方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甲方支付乙方应得的经济补偿。
三、协议履行及法律效力1. 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协议,履行各自义务。
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3.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4.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四、争议解决方式1.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其他1.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合同法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合同法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f5e2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1.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设备,总价款为人民币1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约定向乙公司支付了定金200万元。
然而,在设备交付过程中,乙公司因自身原因未能按时交付设备,导致甲公司生产进度受阻,给甲公司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退还已支付的定金。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若乙公司构成违约,甲公司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案例分析(一)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设备,已构成违约。
具体分析如下:1. 合同约定了交付设备的期限,乙公司未能按时履行交付义务,已违反了合同约定。
2. 乙公司的违约行为给甲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乙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甲公司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 请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即要求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设备。
2. 请求乙公司赔偿因其违约行为给甲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赔偿因其违约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
3. 请求乙公司退还已支付的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有权请求返还定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的有效性
• 案例: • 赵某是某公司的销售代理。2008年,该公司与其 签订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赵某可以从产品销售 利润中提取60%的提成,本人的病、伤、残、亡 等企业均不负责。在一次外出公干中,由于交通 事故,赵某负伤致残。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 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保险待 遇问题。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用人单位解除违法的劳动者
• 案例: • 员工李某,受了工伤,在医院治疗并做了伤残等级鉴定, 为八级伤残。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身体稍微好了一点,但 是并没有完全好。于是,他继续在家里歇着,这叫停工留 薪期。后来他已经可以出去,到处转悠,没问题了。李某 喜欢集邮,有一天就去集邮市场。集邮市场上有很多人在 摆地摊卖邮票。他走到一个地摊前,看到一本非常漂亮的 集邮册。他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本集邮册里有很多他非常 喜欢、价值也很高的邮票,但是他兜里的钱很少。他抬头 一看,集邮册的摊主恰好这个时候没太在意这个摊,正和 旁边的那个摊主下象棋呢。李某一看两人下棋聚精会神, 没有注意他,就把这本集邮册夹在腋下跑了。
• 分析:《劳动合同法》规定,无论员工是工伤, 还是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或者是医疗 期未满的职工,员工没有过错,企业就不能单方 解除合同。但是如果员工有严重违纪行为,有被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或者营私舞弊,给用 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等等,过错性解除合同 的条件就成立了,企业仍然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本案中范美忠并无《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可解除劳动 合同的法定情形,也无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也 非依法裁员,因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显然没有法律 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 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范美忠如果选择要求继续 履行劳动合同的,学校应当继续履行,当然,范美忠也可 以选择要求学校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 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兼职大学生在劳动 法上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法》 在我国首次界定了非全日制用工这一概念,即以 小时计酬为主的用工形式,并且劳动者在同一用 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 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这样就把大 学生兼职纳入了我国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 案例: • 公司派王某到美国接受为期6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 培训费用为3万6千元,公司和王某签订一个服务 期协议,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3年,否 则,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果王某培训后在公 司工作满2年后想解除合同,那么王某应该支付多 少违约金?
• 分析: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 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 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 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 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 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 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 摊的培训费用。在案例中王某违反服务期协议, 应当赔偿公司1万2千元(即36000元违约金分摊到 3年的服务期,每年为12000元),而不需要全部 赔偿。
• 案例分析: • 王某与房产公司签订的订购单对价格未作出约定, 该协议因缺少合同主要款项,应当视为成立但未 生效,同时在A小区销售价格确定后,双方产生 争议,且就价格问题未能协商一致,导致订购单 无法实现,这应当是归于双方的原因。鉴于王某 与该公司未达成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双方也无 法就存在的争议取得一致,该公司理应将收取王 某的2万元款项予以归还。
• 苏某是某高校大一学生,为了筹措大二的学费, 他在暑期间找到了两份促销工作和-份兼职录入 工作。一个月过去,苏某和三家公司约定的工作 期限陆续到期。于是他分别向三家公司提出领取 工资的要求,结果只有文化公司依约支付了800元 的报酬,其他两家公司都是一推再推。而且当他 到那家商贸公司时,已是人去楼空,苏某欲哭无 泪。无独有偶,当他到某信息服务公司时,当时 负责暑假项目的负责人已不知去向,其他人都推 说自己不清楚情况。当初苏某并没有与他们签订 合同,而且手里也没有什么证据。
• 分析: •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 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属于劳动合同 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赵某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 同中规定的公司不负担赵某任何伤残待遇费的条 款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内容明显 违法。因此,这一条款是无效的。
• 案例: • 韩小姐供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行政工作。 2007年底,韩小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刚开始史小 姐不敢向事务所说明这个情况,后来随着肚子越 来越大,再也无法隐瞒时,才向所主任说明了怀 孕这个事实。主任得知后,较为恼火,第二天就 让行政主管通知史小姐被辞退了。韩小姐怎么也 想不到是这个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才好?
• 分析: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胁迫 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 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 者部分无效。李某利用假文凭骗取公司信任,双 方签订的是无效劳动合同。据此,上述公司有权 对此劳动合同实施撤销,李某不但没有权利要求 得到只有解除合同才可能有的经济补偿金和代通 知金,而且如果李某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公司有权要求赔偿。
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违反劳 动合同法吗?
案例: 范美忠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在都江堰的民 办学校光亚学校任语文教师。因为他在博客中披露自己在 汶川大地震时最先跑出教室而成为近期的热点人物,人称 “范跑跑”或“先跑老师”。也正因此此,范美忠所在的 学校对其发出解聘的正式书面通知。请问学校是否能就范 美忠在其博客上的言辞而解聘范美忠呢?
• 案例背景: • 王某与某房产公司于2007年7月7日签订商品房订购 单,约定王某意愿购买该房产公司开发的A小区一 户房屋,并向房产公司交纳2万元定金。该订购单 未写明房屋价格,该公司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价格将 不会超过6300/平方米。但该项目正式开盘后,王 某被告知房屋单价为6700/平方米,王某认为价格 超出个人的承受能力,拒绝购买,并要求公司退还 2万元定金。因王某原因拒绝购买房屋,公司认为 骗常见手段 • • • • • • 一、售房合同诈骗 二、承揽合同诈骗 三、居间合同诈骗 四、抵押担保诈骗 五、保险合同诈骗 六、购销合同诈骗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
• 1.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的真实 性。 • 2.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 3.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 4.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 5.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及金融系统资源,及时 核实用于抵押物品、票据的真实性。 • 6.个人应增强风险意识,增强防骗能力。
• 眼看就要跑出集邮市场了,旁边的另外一个摊主 看见了,就跟那个摊主说:“那个人偷了你一本 集邮册,都快跑到门口了,你还不去追他?”那 个摊主追上了李某,然后报了警。经过物价部门 核准,李某偷的这本集邮册价值2万多元。最后经 过法院审判,判了李某有期徒刑。李某所在的企 业一看李某被判了有期徒刑,就与他解除了劳动 合同。结果李某不同意,说:“我是工伤啊,是 八级伤残,你们怎么能解除我的合同啊?”那么, 企业能否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吗?
• 分析: • 由于韩小姐正在孕期,应当受到特别的保护。根 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女职 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 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这家律师事务所以女职工怀孕为由进行辞 退的做法,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所以,按照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韩小姐可以要求用人单 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案例: • 2001年3月,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刊登广告, 招聘一名部门经理,要求有计算机专业硕士以上 学位。李某应聘,双方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8月5 日,李某一次工作失误引起公司对其专业水平的 怀疑,遂将其硕士学位证书送交有关部门鉴定, 结果发现是伪造的。该公司遂解除了与李某的劳 动合同。李某要求则该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 经济补偿金,并赔偿其未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的 代通知金。公司拒绝,李某向深圳市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问该案例应当如何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