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学习重点】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学习难点】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学习方法】:品读感悟法讨论对话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李岚清(1932~),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何振梁(1929~),1981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89年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2、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历史简介
1993年1月1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代表团正式呈交了申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申办报告,
1993年9月24日,国际奥委会选择了悉尼作为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申办失败。1999年4月6日,经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市长刘淇赴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北京申奥的三个新重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10年间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北京奥申委还准备了500 0万美元的备用资金,这使北京的预算看起来更加合理。
2000年8月28日圆梦莫斯科,北京与巴黎等其他4个城市一起,由申请城市进入候选城市之列。
终于在2001年1月16日,国际奥委会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送达国际奥委会总部。
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在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说:“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
2001年7月13日夜晚,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到今夜莫斯科的欢笑,北京的申奥之路走了整整8年,跨越了一个世纪!【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2008年8月24日
闭幕。本届奥运会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办城市是中国北京。
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申奥成功做出贡献的功臣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精彩演讲,听听他们是如何打动奥委会成员的。
二、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两篇发言稿,简要概括这两篇发言的要点,并思考: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2 组织评价交流全班交流。
(1)中国政府支持举办奥运会的坚定立场和信守的承诺。
(2)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强烈愿望
(3)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的传统民风。
(4)何振梁先生对奥运精神的执着热爱和他的毕生梦想。
三、辨思赏析:
1、请再次欣赏李岚清副总理和何振梁先生的风采,比较:李岚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怎样的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身份相符吗?
明确:李岚清代表中国政府陈述了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恳切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阐述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
2、引用先圣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有何作用?
明确:表达对世界客人的欢迎;浓郁的文化氛围可强化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文化色彩,让更多的奥委会成员认可。
3、两篇文章的语言有何共同点?
明确:语言简洁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4、归纳两篇文章的结构: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
第一部分(第1~3段)中国政府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第一部分(第1段)选择中国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2~3段)我的梦想。
第三部分(第4~5段)重申选择北京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