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文档资料
浅析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几点改进
浅析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几点改进作者:司马志俊朱丹华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38期摘要:生物实验教学非常的重要,学生们做实验要严谨,对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要注意力集中,遇到问题与同学共同解决。
改进生物学的一些实验,创新一些生物实验的原料,装置等。
开辟实验课堂,让学生大胆地走向大自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
关键词:创新生物实验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精妙绝伦的经典实验展示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经典实验,将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和方法与学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
但是有些实验有一些局限性,我们师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创新,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灵感,克服了原有实验在原料、装置上的一些缺陷,使这些实验能更贴近课堂,在实验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设想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蕴藏着师生创新的火花。
在创新的过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一、原实验的装置及不足之处笔者的实验是对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中的一个分组实验的改进,实验的名称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其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原来教材中的操作是提前一天将新鲜的和烫过的同一种植物等量装入到两个黑色塑料,然后将黑塑料袋中的气体分别向两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通气,观察两个瓶子中的石灰水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现象推测验证袋中的植物是新鲜的还是烫过的。
在这个实验中确实很好地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了活的植物通过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的结论,但是在这个实验中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这个实验中的塑料袋要是黑的,其目的是为了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对这个实验的影响,而且日常生活中大小适合做这个实验的塑料袋比较难找。
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实验创新 2
3、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进 行对照。
实验操作过程
1、取两只注射器分别抽取5ml澄清的石 灰水。
2、用甲注射器从甲瓶中抽取5ml气体, 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3、用乙注射器从贴乙瓶中抽取5ml气体, 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呼吸作用 产生了二氧化碳。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其理由是用灌水法排气瓶中灌入了清水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量不足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继续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时
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 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 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 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 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改进后实验材料的准备
1、两个250ml的注射液瓶子 ,分别标 号为甲、乙,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 乙瓶中装入煮熟的且相同份量的种子, 密封2小时后备用。
2、两支贴好甲、乙标签的注射器。
3、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烧杯一只。
实验到注射液 瓶、注射器 、石灰水,没 有复杂的制作过程。
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
1、原实验装置器材 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 使用该装置实验采用 灌水排气法,从漏斗 灌入清水,操作复杂。 3、不能在短时间内 重复演示该实验,其 理由是 ①用灌水法排气,瓶中灌入了清水,有部分二氧化碳溶 于水,二氧化碳量不足,②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 碳逸出,③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继续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 化碳需要1—2小时。教师如接连在多个班演示该实验,就需要多 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创新
五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①取出事先已经密封5-12小时的两个试验 瓶甲和乙,甲试验瓶中装入的是萌发的种 子,乙试验瓶中装入的是等量的煮熟的种 子。
五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②让学生观察两试验瓶内璧上水珠的多 少,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的原因。
水珠
五
实验操作
实验 结论 澄
甲
5ml
植物 10ml 变浑浊 呼吸
清 石 灰
澄 清 石 灰
作用 水
产生 变
了二 浑
乙
5ml
10ml
不变浑 浊
氧化 碳
浊
水 不 变 浑 浊
六 实验的创新之处
1、实验装置的创新 2、设置对照实验 3、改进气体的收集方法 4、教材内容的创新
七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改进过后的实验装置,操作 简单,学生可课后自备材料动 手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 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原实验装置的不足
三 原实验装置的不足 1.原实验装置较为复杂。 2.原实验装置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3.原实验装置采用灌水排气法。 4.原实验装置效果不是很明显。
四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萌
煮
发
熟
的
的
种
种
子
子
五
实验操作
1.两个250ml的透明塑料瓶,将等量萌发 和煮熟的种子放在温暖避光的地方5-12小 时后就可用来做实验。
实验步骤:
③将甲、乙两只注射器分别抽取5ml澄清
的石灰水。
④用甲注射器从甲瓶中抽取10ml气体,让学
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⑤用乙注射器从乙瓶中抽取10ml气体,让学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作者:蔡宇熙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0期摘要: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实验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
随着教材的改进,实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然而,现行教材中的很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实验方法不够合理、使得一些实验取材不方便,操作复杂,缺少应有科学严谨性,同时效果不明显,不易观察,从而使实验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强改进与创新,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各种有效资源,开展好每一个实验的教学工作,可以弥补一些课本实验设计的不足,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实验改进生物教师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生物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生物实验教学设计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需要。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如何在实践中挖掘身边的资源,使生物学实验低成本、低损耗和简单易行呢?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该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演示实验,(有条件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本文以此实验为例,阐述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与过程。
[1]一、实验原理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植物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学生可以探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处1.使用的器材多,组装费时。
初中生物实验教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初中生物实验教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整理学校生物试验教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生物试验很奇妙的,你会做什么化学试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你知道吗?预备开头试验吧,动起手来,我们一起做试验。
一、试验的地位和内容学校生物新教材同学课堂试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试验科学,观看和试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努力制造条件,结合同学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试验教学,培育同学的力量,进展智力,提高同学素养,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老师的责任。
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支配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试验。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该演示试验可以让同学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忙同学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该试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演示试验。
二、试验原理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三、原试验装置的不足处1、原试验装置器材较多,组装简单。
2、,试验操作繁琐。
使用该装置试验采纳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操作简单。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试验,其理由是①用灌水法排气,瓶中灌入了清水,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量不足,①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①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连续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时。
老师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试验,就需要多预备几瓶萌发的种子,造成了严峻的铺张。
四、试验的创新1、试验装置的改进:装置器材简洁只用到注射液瓶子、注射器、小烧杯,没有简单的制作过程。
2、试验操作方法的'改进:将灌水排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
3、设置一组对比试验。
即贴绿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贴红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进行对比。
五、试验操作课前预备:预备两个250ml的注射液瓶子,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贴绿色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贴红色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然后盖住密封。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内容 二、实验原理 三、原实验装置的不足 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五、实验操作 六、实验的创新之处
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28页 安排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 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过 实验产生的现象,说明种子萌发时产生了二 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
4、没有设置对照试验,很难说明二 氧化碳是萌发的种子产生的。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萌
煮Hale Waihona Puke 发熟的的
种
种
子
子
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
①两个500ml的塑料透明瓶 子,分别贴上1号、2号标 签,1号瓶中装入萌发的种 子, 2号瓶中装入煮熟的种 子,然后盖住密封。2小时 后用来做实验。
②贴好甲标签的3支注射器、 乙标签的3支注射器、澄清 石灰水、小烧杯。
五、实验操作
1、抽取澄清石灰水。
2、用注射器抽取气体。
澄 清
石
3、观察并分析。
灰 水
澄 清 石 灰 水 不
变
变
浑 浊
浑 浊
六、实验的创新之处
1、简化器材 只用到透明塑料瓶、注射器 、石灰水
2、改进方法 将灌水排气法改为注射器抽气法
3、改变材料 采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进行对照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性质,实验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 化碳。
三、原实验装置的不足
1、原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器材 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使用该装置实 验采用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 清水,操作复杂。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改进案例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改进案例一、实验地位和作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该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有机物呼吸分解时发生的某些物质变化。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1、实验原型: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通过漏斗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使广口瓶内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入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实验不足:(1)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可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向瓶内倒入清水,清水会溶解部分二氧化碳,有时实验会因此而不成功。
(2)实验分析时,部分学生对通过漏斗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的目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3)该装置较为复杂;除上图所示仪器外,还需固定试管的装置等;实验准备工作量较大。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1、实验装置的创新:将复杂的装置简单化。
主要器材自制,用较高的玻璃饮料瓶(透明)代替广口瓶,瓶内放一根饮料管,萌发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悬于中部,瓶口盖紧瓶盖。
2、实验方法的创新:直接将澄清的石灰水注入瓶底,避免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清水中,提高了实验成功率;并且学生能更直观、更明显地看到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3、教材内容的创新:调整教材中两个演示实验的顺序,在演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之前,先演示蜡烛在甲、乙两瓶内上部的燃烧情况,可以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一套装置能完成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使实验装置功能多样化、高效化,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空间。
4、实验方案的创新:除教师课堂演示外,学生还可课外自备材料动手实验,实施起来更加灵活多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设置了对照组,实验更具科学性。
四、实验选材与准备较高玻璃饮料瓶(透明)、萌发与煮熟的种子、纱布、澄清的石灰水、注射器、细线、燃烧匙、蜡烛、火柴、饮料管、烧杯(或其它杯子)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1、实验原理:(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文档资料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生物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生物实验教学设计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需要。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如何在实践中挖掘身边的资源,使生物学实验低成本、低损耗和简单易行呢?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该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演示实验,(有条件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本文以此实验为例,阐述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与过程。
[1]一、实验原理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植物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学生可以探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处1.使用的器材多,组装费时。
2.操作繁琐。
采用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操作复杂,不够严谨。
其理由是:(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体积的水就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2](2)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
(3)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很难说明二氧化碳是萌发的种子产生的。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种子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至少需要1―2小时。
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实验,就需要多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增加了教师的准备量。
)[3]三、实验装置的改进:注射液瓶子、注射器、两只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操作方法的改进1.方法的改进:将灌水排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即萌发的种子,炒熟的种子进行对照。
生物教师对教材中实验改进的思考 ——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改进为例
2.器材
教材选用黑色塑料袋、软管、止水夹。
问题:塑料袋易破,导致漏气,学生不容易用止水夹把软管夹紧。
思考:选择日常生活中气密性好的物品,且操作能力要求低、可靠。
一、思考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要思考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验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苏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中安排了“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很明显,但是七年级的学生对植物会不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个问题没有直观的感受,常常忽略了植物的呼吸现象。该实验利用澄清石灰水探究了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可以明确呼吸作用的实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例如本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选用种子呢?选用植物的其他器官作为呼吸作用实验材料可以吗?”学生分析后会发现,如果选用种子进行实验,就不需要遮光处理,同时又能探究植物其他器官是否能进行呼吸作用,最终自然而然得出“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结论。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检测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呢?是否有比教材上简洁,效果更好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思考原料和器材的改进
1.当地是否有原料,能否替代?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教材让学生提前一天,将新鲜的和烫过的同一种蔬菜各100克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改进
大家一起来!
1、取两个小烧杯,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与 注射瓶对应。 2、向两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3、用一个注射器从贴绿色标签的瓶中抽取气体 注入绿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 石灰水的变化。 4、用另一个注射器从贴红色标签的瓶中抽取气 体注入红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让学生观 察石灰水的变化 5、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得出结论—— 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实验的改进! 1、实验装置的改进如下图所示:
实验的改进! 2、实验操作方法的改进:将灌水排 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 3、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即贴绿标签 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贴红标签 的瓶中装入煮熟的种子进行对照。 4、为更具说服力,可以先用未装种 子的上述装置做对比实验,观察到 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
谢谢大家!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的改进
实验说明
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呼吸作用 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二氧化碳是一 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 该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 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 吸作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演示 实验。为了使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在 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查阅资料,利用借鉴网 络资源,对此实验作了一些的改进。
一、原实验装置及不足之处
原实验装置
不足之处
1、器材较多,组装复杂,操作繁琐。 2、气密性不好。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 碳会从漏斗口逸散,会降低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3、用灌水法排气,瓶中灌入了清水,因为二氧化碳 能溶于水,部分二氧化碳会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足。 4、实验操作降低了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因此实验 效果不明显。 5、该装置不能连续使用,无法保证在多个班上演示 该实验,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浪费了实验材料。 6、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很难说明二氧化碳是萌发的 种子产生的,不能说明是“活的”才有呼吸作用, 即不能说明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实验改进
2019年第10期(x)----------------实验教学“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 ”实验改进江苏省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215004)吕祥勇摘要利用一次性滴管和BTB 溶液制作内置显色(反应)装置,对初中生物学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 02”进行改进。
实践表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更简洁、操作步骤更方便,实验结果更直观。
通过进一步 探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呼吸作用;BTB ;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 1005 -2259(2019) 10x -0042-02植物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 是植物生命的重要标志,是学生理解有机物是绿色植 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的重要途径。
其中,植物 呼吸作用释放的c o 2通常被作为检验植物是否进行 呼吸作用的关键产物。
在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 上册》中,“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 o 2”的实验设计原理 为c 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
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苏科版教材的 实验装置存在种种不足。
为了使实验操作更简洁、实 验现象更明显,笔者选择新的实验装置和新的显色剂 对“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 o 2”实验进行改进。
图1苏科版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装置图1原有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用该实验装置进行 实验,塑料袋子中的气体,一部分是植物产生的,仍会有一部分是空气中原有的,究竟c o 2是达到多少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不清楚,不够严谨。
同时苏科 版教材的实验装置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呼吸作用只能在黑暗处才能进行u ]的误导。
另石灰水的装置在 显色环节中的无色背景下观察不够清楚。
2实验的改进 2. 1 实验原理利用C 02能使酸碱指示剂BTB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色的原理进行检测。
BTB 在碱性溶液中呈现 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当(:02进入水中,会形 成碳酸。
碳酸是弱酸,BTB 溶液会由淡蓝色变绿再变 黄。
呼吸作用试验的改进
呼吸作用实验的改进
邓明生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 P.59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吸收氧,P.60 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 效果均不理想,作出以下 改进:
改进的思想:
1、广口瓶、燃烧匙、漏斗、橡皮塞等,学生陌生,我把它们改 换为学生熟知的医学葡萄糖滴瓶、普通透明塑料瓶、输液管、香竹(迷 信用)的等。
尽可能用学生熟悉的东西来突出观察的主题一一种子和 种子萌发呼吸释放出的气体(如①、②、③)。
香竹 橡皮塞 」广口瓶、双孔塞
塑料瓶
②> 或葡萄糖滴瓶
翻口塞 ④卜注射器
燃烧匙、蜡烛
广口瓶 导管、皮赛
漏斗、烧杯、水 漏斗、烧杯 ③
单孔塞
、⑤ _______
' 4塑料瓶
2、简化原理。
利用烧杯、漏斗、注水的方法把种子萌发呼吸释放出的气体压入石灰水,学生难于理解,我用注射器吸取该气体再挤入石灰水中(如④),或者直接挤压塑料瓶把该气体压入石灰水中(如⑤),学生一目了然,简少无关的观察。
改进后的操作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可以重复实验,适应一劳永逸的进行多班教学,这就是课本原实验无可比拟的。
3、增加学生课外操作的可行性,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使许多难以
进行的实验变为课外活动成为可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教师的输入
教学为学生的操作与验证教学,为学生研究身边的生物奠定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敝入掘见,望同行批评,对于 P.60 的种子呼吸作用中发热现象的
实验 ,效果也不好,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望同行开导。
精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创新[1]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创新姚集中学姚维平一、实验的地位和内容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该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演示实验。
二、实验原理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三、原实验装置的不足处1、原实验装置器材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
使用该装置实验采用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操作复杂。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其理由是①用灌水法排气,瓶中灌入了清水,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量不足,②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③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继续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时。
教师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实验,就需要多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四、实验的创新1、实验装置的改进:装置器材简单只用到注射液瓶子、注射器、小烧杯,没有复杂的制作过程。
2、实验操作方法的改进:将灌水排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
3、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即贴绿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贴红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进行对照。
五、实验操作课前准备:准备两个250ml的注射液瓶子,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贴绿色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贴红色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然后盖住密封。
2小时后就可用来做实验。
另准备一个注射器、两只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演示实验:1、取两个小烧杯,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与瓶子对应。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的创新
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
参赛人:张亚萌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在教材中的 地位与内容
改进后的 实验装置
实验的 创新之处
原实验的 不足之处
改进后的 实验操作
改进后的 实验结果
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内容 地位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 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安排 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的演示实验。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 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 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三、原实验装置的不足
1、原实验装置如 右图所示 :器材 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 使用该装置实验 采用灌水排气法, 从漏斗灌入清水, 操作复杂。
3、不能在短时 间内重复演示 该实验。
4、没有设置对 照试验,很难说 明二氧化碳是 萌发的种子产 生的。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对实验器材瓶子的介绍
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 1、两个塑料透明 瓶子。分别贴上A、 B标签,A瓶中装 入萌发的种子, B 瓶中装入炒熟的种 子,然后盖住密封。 2小时后用来做实 验。
2、2支注射器。分别标上A和B。 3、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五、改进后的实验操作
1、取一个小烧杯,并倒入适 量的澄清石灰水; 2、将A、B两注射器分别缓慢 吸取A、B瓶中的气体10ml; 3、再将A、B两注射器分别 吸取等量(10ml)的澄清石灰 水,震荡摇匀; 4.学生观察并分析。
澄 清 石 灰 水 不 变 浑 浊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六、实验的创新之处
简化 只用到透明塑料瓶、注射器 、石 器材 灰水。实验器材源于生活。 将灌水排气法改为注射器抽气法, 改进 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重复 方法 操作。 改变 采用萌发的种子和炒熟的种子进行 材料 对照。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创新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创新
一、 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实验原理及实验原型(如右图所示)
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三、原实验的不足
1、实验器材较多,组装困难。
2、实验过程繁琐,步骤复杂。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
4、未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
四、实验材料准备
1、两个500ml 的注射液瓶子,分别标号为甲、乙,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入煮熟的种子,密封2小时后备用。
2、贴好甲、乙标签的两支注射器
3、澄清的石灰水。
五、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六、实验创新之处
1、简化实验器材
只用到注射液瓶、注射器、石灰水
2、改进操作方法
将灌水排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
3、设置对照实验
采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进行对照
七、实验操作过程
1、取两只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澄清的石灰水。
2、用甲注射器从甲瓶中抽取10ml气体,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3、用乙注射器从乙瓶中抽取10ml气体,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八、创新后实验的优点(自我评价)
1、实验器材较少且来源于生活。
2、实验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更明显。
3、设置了对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4、实验在短时间内可重复操作,有利于生物教师进行多班教学。
对“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改进
2013-02治学之法对“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改进文/陈丰华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演示实验要求实验可见度要高,实验结论最好由学生得出且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精确性等。
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这节内容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探究了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发生了某些物质变化,通过该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的演示实验。
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觉得该实验装置和方法可以进行改进。
一、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1.原实验装置器材较多,组装复杂。
2.气密性不好。
释放的二氧化碳会从漏斗口逸散,降低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3.使用注水法促使二氧化碳从导管里排出,操作繁琐,而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体积的水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4.由于2、3点的不足降低了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因此实验效果不明显。
5.该装置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连续使用,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继续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时,无法保证平行班的开课。
教师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实验,就需要多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浪费了实验材料。
6.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不能说明是“活的”才有呼吸作用,即不能说明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改进的主要观点1.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利用凡士林有封住缝隙的功能,提高气密性。
3.用煮熟的种子作为对照实验材料,说明呼吸作用是植物的基本特征。
三、实验改进的创新点改进前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清水棉花关闭澄清的石灰水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乙1.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器材简单,只用到大烧杯2个、小烧杯2个、纱布袋2个、比大烧杯大的玻璃2块、凡士林,没有复杂的组装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生物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生物实验教学设计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需要。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如何在实践中挖掘身边的资源,使生物学实验低成本、低损耗和简单易行呢?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该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必做演示实验,(有条件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本文以此实验为例,阐述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与过程。
[1]
一、实验原理
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植物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学生可以探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
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处
1.使用的器材多,组装费时。
2.操作繁琐。
采用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操作复杂,不够严谨。
其理由是: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体积的水就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2]
(2)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
(3)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很难说明二氧化碳是萌发的种子产生的。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种子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至少需要1―2小时。
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实验,就需要多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增加了教师的准备量。
)[3]
三、实验装置的改进:
注射液瓶子、注射器、两只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操作方法的改进
1.方法的改进:
将灌水排气法改用注射器抽气法。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即萌发的种子,炒熟的种子进行对照。
2.实验操作
演示实验:
(1)取两个小烧杯,分别贴上标签。
(2)向两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3)用注射器贴萌发的种子的标签瓶中抽取气体注入绿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用注射器从贴炒熟的种子的瓶中抽取气体注入红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3.此实验方法的优势之处
(1)实验装置简单,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容易取得。
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2)实验操作很简便。
(3)实验效果更明显。
(4)设置了对照组是实验更为严谨。
(5)演示后只要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新鲜空气,大约半小时后可重复演示该实验,教师在多个班上课演示时,就不需准备几套装置了。
减轻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
五、实验操作方法的创新:
拓展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
严密的思维能发现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又促进人的积极思维,直到问题解决。
因此,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质疑:在证明植物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后,你还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什么疑问?有可能学生会提问:植物的其它器官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吗?这时可让大家思考如果要想证明植物的其它器官你打算怎么做?然后紧接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下是学生探究植物其它器官呼吸作用的实验方案(仅供参考的)
1.分组:4-5人为一组。
2.实验材料:
一组:新鲜苹果和煮熟的苹果。
(植物的果实)
二组:新鲜菠菜叶和煮熟菠菜叶。
(植物的叶片)
三组:新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
(植物的花)
四组:新鲜胡萝卜和煮熟胡萝卜。
(植物的根)
实验器材:
每组两个大号塑料密封袋、注射器(带针头)、两个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3.实验步骤:
(1)每组取两个小烧杯,分别贴上标签(新鲜的XX和煮熟的XX)。
(2)向两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3)用注射器扎破贴新鲜的XX的标签袋,并抽取气体注入绿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用注射器扎破贴煮熟的XX的标签袋,并抽取气体注入红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5)各组交流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结论。
4.创新优点之处:
通过以上的以上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步骤更加严谨,更具可操作性,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大大缩短了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的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的收获,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水平、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巨大的教学价值和潜在作用。
增加探究性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材料在生活中唾手可得,方便准备和操作。
可以充分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促使学生讨论和思考,因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便被动为主动,这才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