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轧制油的基础知识解读
冷轧钢板中轧制乳化油的选用

冷轧钢板中轧制乳化油的选用1.乳化液的分类通常,乳化液可根据乳化后的稳定性分为稳态乳化液、半稳态乳化液和非稳态乳化液三类。
乳化 液的稳定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测定方法是将油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乳化液,在一个分料漏斗 中静置8分钟,然后将最底下和最上面的四分之一溶液分离出来。
用离心分离法测定两部分的浓度, 然后以最底下部分的油含量对最上面部分的油含量比例构成乳化液的稳定指数,用ESI表示。
1.1 稳态乳化液稳态乳化液,以精炼轻、中质矿物油和合成酯为主要成分,再加入多种添加剂,如脂肪酸、脂肪 油、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等表面活性剂,极压添加剂,防锈剂,抗氧剂,抗泡剂等。
此类乳化液可在室 温下将浓缩油直接加入水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稳定指数ESI在0.6以上,皂化值小于50,使 用浓度为5%至10%。
配制后的乳化液颗粒大小在1至1.5微米之间,少数可达5微米。
稳态乳 化液具有良好的退火清洁性,可以不经清洗而直接退火。
1.2 半稳态乳化液半稳态乳化液,以精炼脂肪油、合成酯和矿物油的混合油为基油,另加入分散剂,极压添加剂, 防锈剂,抗氧剂等添加剂组成。
此类乳化液需在50至60℃温度下,将油在水中调配成乳化液。
配 制好的乳化液颗粒大部分为1至10微米,比稳态乳化液,因此半稳态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需不断搅 拌并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部分基油从乳化液中析出。
半稳步态乳化液的使用浓度为2%至7%,皂 化值在50至130之间。
半稳态乳化液的润滑性能较稳态乳化液好,但其清洁性较差,故退火前需 经脱脂清洗。
1.3 非稳态乳化液非稳态乳化液的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如牛油、菜仔油等,加入极压添加剂,抗氧剂,防锈剂, 乳化剂等。
这类乳化液对钢板和轧辊的附着性好,可大幅降低摩擦系数,润滑性能特别好。
但残炭多, 退火前必须经过电解脱脂。
非稳态乳化液的皂化值在150至230之间,使用浓度5%至10%。
以上三类乳化液的皂化值,润滑性,冷却性及清净性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冷轧轧制油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15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轧制油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因素
• 轧制油的三个性能对轧制带钢表面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 轧制油本身的润滑性,取决于基础油的润滑性; • 轧制油的甩化性能。在设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
4摩擦在轧制过程中的作用
• 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在轧制过程中是必需的, 因为所有的变性能都是从轧辊与带钢表面之间的 剪切应力转化而来的。
• 有效轧制需要的摩擦力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值。 摩擦力过高会阻碍轧制材料的流动变形,摩擦力 过低会使轧辊在带钢表面打滑。
3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乳化添加剂的配方和性能。 • 轧制油的展着着性能,在设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取决
于轧制油的配方和乳化添加剂的性能。
• 轧制油中分子链的长短、长短分子链的比例和分子链的 极性特点影响着轧制油以上三个特性。
• 一般地,轧制油分子链越长,润滑性能越好,挥发性越 差。
16
值越高,其润滑效果越好。
8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稳定性
• 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 Indicator,E.S.I) • 乳化液的稳定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乳化液可根
• 半稳态乳化液(稳定弥散型乳化液)。此类乳化液需在50至60℃温 度以下,将油在水中调配成乳化液。配制好的乳化液颗粒大部分 为1至10微米,它在使用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并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 部分基油从乳化液中析出。半稳态乳化液的润滑性能较稳态乳化 液好,但其清洁性较差,退火前需经脱脂清洗。
不锈钢冷却轧制油的应用

不锈钢冷却轧制油的应用不锈钢轧制油是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影响不锈钢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冷轧轧制是在一定条件下旋转轧辊给予轧件压力,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轧件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断面减少,形状改变,长度延伸,并伴有展宽,这时轧件与轧辊不体面产生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并伴有摩擦热和变形热。
在轧制过程中,在变形区压力的作用下,轧辊会产生弹性变形,带材会产生塑性变形。
不锈钢轧制油通过带材的楔入作用进入变形区,黏附在不锈钢带钢及轧辊上,以满足润滑和冷却的需要。
不锈钢轧制油在冷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1)润滑轧辊和带钢,减少被轧制金属与轧辊的外摩擦,从而降低轧辊磨损,降低轧制总压力和能量消耗,增加道次压下率,减少轧制道次,提高轧制速度。
(2)对轧制变形区进行充分的冷却。
借助不锈钢轧制油的冷却作用,可防止轧辊软化和辊型变化,使轧制过程稳定,有利于严格控制产品精度和板形,保证轧后带材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3)清洗轧制区及带钢表面,避免轧辊和带钢表面产生机械划伤,同时使轧后带材表面附着一层油膜,有利于在以后工序的周转过程中起到防锈作用。
不锈钢轧制油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带钢表面质量。
为了保证轧制过程稳定进行,不锈钢轧制油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2)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3)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4)清净性能良好:(5)化学稳定性好:(6)环保安全:理想的轧制油是各种性能的平衡和兼顾,顾此失彼可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如下问题:(1)轧制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黑化严重,顔色呈深褐色:(2)轧制油在使用5个月后带钢出现腐蚀现象,钢卷在存放期间带钢上出现黑色蛇形边;(3)轧后带钢表面不光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通过对用油分析了解到:油品旋转氧弹值较低,抗氧化性能差,产品硫含量高,铜片腐蚀达到4级,防腐性能差,粘度偏高,影响轧制油的冷却性能,影响带钢光洁度。
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由低粘度、窄馏分深度加氢精制矿物油作基础油。
钢冷轧工艺润滑及冷轧油相关知识

3、乳化液的热分离性
当乳化液喷射到轧辊或变形金属表面上时,由于 受热,乳化液的稳定状态被坏,分离出来的油吸附金 属表面上,形成润滑油膜,起防黏减摩作用。而水则 起冷却轧辊的作用。乳化液正是通过这种热分离性来 达到润滑冷却的目的。即冷轧乳化液的两大主要功能 为润滑和冷却。
乳化液的热分离性除了乳化液本身性质外,基础 油的黏度、添加剂、乳化液中油滴尺寸及分布,乳化 液的使用温度和时间都会影响乳化液的热分离性,进 而影响乳化液的使用效果。
镀锡钢板最早于14世纪在德国问世,首先是锻造方法,到18 世纪才改为轧制生产。1790年开始热轧,由于镀锡板需求增加, 促进了宽带冷轧机发展。但是,由于矿物油等润滑问题未解决, 使生产受到限制。由于轧制速度不断提高,变形量很大,因而迫 切要求同时解决轧辊的润滑与冷却问题,于是,出现了冷却性能 良好的乳化液润滑以代替纯油润滑。
亲油基端 亲油基端
油
乳化剂 油
搅拌
水 水
亲水基端
油 水
根据乳化液中分散相所带电荷性质,乳化液可分为:
(1) 阴离子型乳化剂。阴离子型乳化剂具有乳化效率高、 润滑性能好、清洗性和防锈性强以及破乳容易等特点, 同时也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轧制润滑乳化液。但是, 其对水质要求较高,易腐败变质,使用寿命短。
1.2、乳化剂
由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如油和水混合时不能 形成稳定的平衡体系,故需加入表面活性剂,也即乳 化剂。乳化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其分子一端为亲 油基,而分子的另一端为亲水基。这样,通过乳化剂 把油和水结合起来形成稳定的油水平衡体系。乳化剂 结构及乳化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如下:
乳化剂结构及乳化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轧制示意图
2、轧制工艺润滑剂的基本功能 一种工艺润滑剂除了要满足其工艺要求外,往往还要求其实
铝加工冷轧轧制油基础介绍资料

8.621
8.554
8.546
9.196
8.828
8.991
8.91
9.349
9.008
8.876
8.913
8.868
8.867
9.046
9.225
7
7.5
6
5
4
3
2
1
0 2016.10.24 2016.11.3 2016.12.1 2016.12.28 2017.1.5 2017.1.17 2017.1.23 2017.2.11 2017.2.18 2017.3.2 2017.3.8 2017.3.29 2017.4.11 2017.4.26 2017.5.2 2017.5.10 2017.5.24 2017.6.1 2017.6.13 2017.6.27
水份:表示油品中含水量的多少,油品中不应有水,否则 会对金属有腐蚀,会在油温升高时生成气泡,影响润滑效 果,严重时不但会使油品在使用中油膜强度降低,而且还 会使其中的添加剂分解而沉淀。
酸值是表征油品中有机酸总含量多少的指标,酸值是反映 油品生产精度程度,精制程度越高其酸值越低。 酸值的大小反映了对金属的腐蚀程度的大小,特别是当油
消泡剂:轧制油在压力加工中循环使用时,由于急剧运动 并与空气接触,易于起泡。起泡严重时会导致循环系统 (泵及管路)内因气穴作用而使流量降低,甚至出现供液 中断等操作上的故障。常用的油消泡剂有硅素油,如二甲 基硅油等,用量范围一般在0.0001—0.001%
油性添加剂:油性添加剂是由极性非常强的物质组成。由 于它们的极性基端可以定向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而非极性 基端又可以与矿物油分子很好结合,从而促使这些分子也 呈定向排列,形成耐压、耐高温能力较强的润滑油膜,表 现出较好的润滑油性能。
不锈钢冷却轧制油的应用

不锈钢冷却轧制油的应用不锈钢轧制油是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影响不锈钢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冷轧轧制是在一定条件下旋转轧辊给予轧件压力,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轧件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断面减少,形状改变,长度延伸,并伴有展宽,这时轧件与轧辊不体面产生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并伴有摩擦热和变形热。
在轧制过程中,在变形区压力的作用下,轧辊会产生弹性变形,带材会产生塑性变形。
不锈钢轧制油通过带材的楔入作用进入变形区,黏附在不锈钢带钢及轧辊上,以满足润滑和冷却的需要。
不锈钢轧制油在冷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1)润滑轧辊和带钢,减少被轧制金属与轧辊的外摩擦,从而降低轧辊磨损,降低轧制总压力和能量消耗,增加道次压下率,减少轧制道次,提高轧制速度。
(2)对轧制变形区进行充分的冷却。
借助不锈钢轧制油的冷却作用,可防止轧辊软化和辊型变化,使轧制过程稳定,有利于严格控制产品精度和板形,保证轧后带材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3)清洗轧制区及带钢表面,避免轧辊和带钢表面产生机械划伤,同时使轧后带材表面附着一层油膜,有利于在以后工序的周转过程中起到防锈作用。
?不锈钢轧制油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带钢表面质量。
为了保证轧制过程稳定进行,不锈钢轧制油应满足以下不锈钢冷却轧制油性能要求:(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2)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3)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4)清净性能良好:(5)化学稳定性好:(6)环保安全:理想的轧制油是各种性能的平衡和兼顾,顾此失彼可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如下问题:(1)轧制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黑化严重,顔色呈深褐色;(2)轧制油在使用5个月后带钢出现腐蚀现象,钢卷在存放期间带钢上出现黑色蛇形边;(3)轧后带钢表面不光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通过对用油分析了解到:油品旋转氧弹值较低,抗氧化性能差,产品硫含量高,铜片腐蚀达到4级,防腐性能差,粘度偏高,影响轧制油的冷却性能,影响带钢光洁度。
轧制油介绍(DAStuart)

轧制油介绍招聘(广告)一. 简介1. 轧制润滑的历史第一台冷轧带钢的四辊连轧机在1930年之前开始投产。
在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冷轧机所采用的润滑油的类型主要以棕榈油和水的混合物为基础,而润滑方法则采用直喷式系统向轧机喷油润滑(这种润滑系统类型现在仍然在使用)。
以后,开发了乳化液系统。
用棕榈油配制的粗乳化液以循环的方式向轧机喷乳化液润滑。
这种不稳定的乳化液总要求进行维护,而且不能很好地实现轧机的性能。
在1940年以后,由于棕榈油越来越难找到,而且价格很昂贵,因此,所开发的大部分在美国使用的冷轧油都使用动物油为基础。
随着工业的发展,更新、更高速度的连轧机变得更加盛行,改进轧制油的乳化技术成为更加关键的问题。
由于成本更高、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严格,直喷式乳化液润滑系统被逐步淘汰,并且开发了更先进的乳化液润滑技术。
由于每台轧机的乳化液系统的大小、泵的规格、集管喷头的设计、乳化液系统的设计、过滤器的设计、水源的情况、乳化液的配制步骤以及总体乳化液的维护方案等与其它轧机的都不相同,因此,每台轧机的轧制油的配方都与其它轧机的轧制油的配方不同。
在此期间内,极端压力添加剂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加到轧制油中的动物油的润滑性能。
由于对乳化液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乳化液系统和添加剂的性能也必须改进和发展。
这些工业上的需求要求在乳化液技术领域内连续进行研究和开发,以便满足不断变化的对冷轧润滑油的要求。
2. 轧制油技术的发展1) 棕榈油直喷式润滑油系统(1940年前)2) 棕榈油加乳化剂循环式润滑系统(1940年前)3) 动物油加乳化剂直喷式和循环式润滑系统(战前)4) 动物油加先进的乳化剂系统(40-50年代)5) 动物油加:(60-70年代)1. 极端压力添加剂2. 先进的乳化剂系统(带油量和粒度概念)6) 动物油加:(当前)1. 各种润滑性添加剂2. 弥散剂(粒度与带油量之间的关系)3. 抗氧化剂4. 杀菌剂5. pH缓冲剂3. 应用轧制油的目的轧制油的功能是在轧辊和带钢的表面形成一个保护膜,由限制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系数。
轧制油的用途

轧制油的用途一、前言轧制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油,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和制造业中。
它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和防锈性能,可以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不受腐蚀和磨损。
本文将详细介绍轧制油的用途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轧制油的概述轧制油是一种特殊的润滑剂,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和制造业中。
它通常由基础油、添加剂和稠化剂等组成,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防锈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轧制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冷轧油、热轧油、铸造用润滑剂等。
三、冷轧油的用途冷轧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式,通常使用冷轧机进行加工。
冷轧机需要使用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力并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损伤。
冷轧油是一种专门为此而设计的润滑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减少摩擦力冷轧油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材料在冷轧机上的摩擦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冷轧机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防止表面缺陷冷轧油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表面出现缺陷和氧化腐蚀。
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降低成本使用冷轧油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它可以减少废品率、延长设备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热轧油的用途热轧是一种将金属加热至高温后再进行加工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热轧油来减少摩擦力并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损伤。
热轧油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减少摩擦力热轧油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材料在热轧机上的摩擦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热轧机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防止表面缺陷热轧油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表面出现缺陷和氧化腐蚀。
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提高产品质量使用热轧油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
它可以减少表面缺陷和氧化腐蚀,从而使产品更加光滑、均匀和美观。
五、铸造用润滑剂的用途铸造是一种将金属加热至液态后再进行加工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铸造用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力并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乳化液呈酸性还会对轧制设备和管道起腐蚀作用。
所以,应将系统的PH值控制在8。0左右。 乳化液的PH值会因各个厂家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范 围。
16
轧制油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因素
轧制油的三个性能对轧制带钢表面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 轧制油本身的润滑性,取决于基础油的润滑性; • 轧制油的甩化性能。在设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 乳化添加剂的配方和性能。 • 轧制油的展着着性能,在设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取决 于轧制油的配方和乳化添加剂的性能。 轧制油中分子链的长短、长短分子链的比例和分子链的 极性特点影响着轧制油以上三个特性。 一般地,轧制油分子链越长,润滑性能越好,挥发性越 差。
摩擦痕
划伤
残油
表面质 量
பைடு நூலகம்
产生铁粉 色斑
腐蚀
轧辊及铜板带 表面粗糙度
针孔
粘连
5
⒈
6
轧制油的分类
冷轧轧制油:冷轧轧制中必须使用的轧制油。 热轧轧制油:轧制油对热轧轧制板型、板带表 面质量、轧辊辊耗、能源节省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 是热轧轧制油不是热轧工艺中必须的。
7
轧制油的基本组成
基础润滑油 润滑添加剂 天然植物油和动物脂,合成脂, 全溶性精练矿物油。 极压添加剂,抗磨损添加剂, 边界润滑添加剂。
14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铁粉含量
轧制生产中,由于机械设备的磨损以及轧辊与带钢的摩 擦可产生大量的铁粉,乳化液系统的过滤器应能将这些 影响产品表面质量的铁粉滤去。为了检查系统的清洁度 以及评价过滤器和撇渣器等设备的效果,应定期测定系 统的铁粉含量。
15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PH值
新配制的乳化液一般具有较高的PH值。在使用过程中,
1. 本资料的目的
1. 介绍轧制油的基础知识.轧制油的来历,轧制油的作 用,轧制油的基本组成,轧制油的历史及现状. 由轧制油的工作原理引出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问题缺陷.相应指标,检测方式,指标与功能之间的关 系 1
2.
3.
1
2.应用轧制油的目 的
1. 在轧钢时提供限制金属与金属(带钢与轧辊)直接接触的保 护油膜.通过限制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来减低系数.提供 润滑性. 2. 在金属与金属之间发生接触时,就会产生摩擦.但如果没有 摩 擦,则会产生诸如打滑和厚度控制不均等不良结果.轧 制 油的目的不是消除摩擦而是控制摩擦以满足轧机的要 求. 因此,每台轧机所采用的轧制油都必须特别配制.
11
不同类型乳化液的颗粒度状态
12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稳定性
三类乳化液的皂化值,润滑性,冷却性及清净性之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3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氯离子
乳化液系统中的氯离子主要由酸洗带钢表面残余的酸根 离子及配制、补充水中的氯离子积累而成,其含量呈逐 渐上升趋势。一般认为氯离了含量偏高会对设备和带钢 有腐蚀作用,所以应经常检查氯离子的含量,将其控制 在100ppm之下。
乳化剂
除碳添加剂 抗腐蚀/PH缓腐剂
控制乳化液中油滴颗粒度的添 加剂。
改善轧制油退火性能,降低退 火后残炭的添加剂。 控制水和润滑影响的添加剂。
8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皂化值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Sap.Number) 皂化值是评价轧制油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反映轧制 油中的动植物油脂肪酸含量,通常是用氢氧化钾与轧制 油浓缩油进行皂化反应,一克浓缩油所消耗氢氧化钾的 毫克数即为此轧制油的皂化值。一般认为轧制汪的皂化 值越高,其润滑效果越好。
9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稳定性
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 Indicator,E.S.I) 乳化液的稳定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乳化液可根 据乳化后的稳定性分为稳态乳化液、半稳态乳化液和
非稳态乳化液三类。或称乳化型、稳定弥散型和弥散 型乳化液。三种类型的乳化液各有特点,有各自相应 的应用。乳化液的稳定指数,用ESI表示。 测定方法是将油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乳化液,在一个 深液分离出来。用离心法测定两部分的浓度,然后以 最底下部分的油含量对最上面部分的油含量比例构成 乳化海底捞月的稳定指数。
17
3
4摩擦在轧制过程中的作用
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在轧制过程中是必需的, 因为所有的变性能都是从轧辊与带钢表面之间的 剪切应力转化而来的。 有效轧制需要的摩擦力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值。 摩擦力过高会阻碍轧制材料的流动变形,摩擦力 过低会使轧辊在带钢表面打滑。
4
5影响冷轧钢带表面质量的因素
摩擦 板型 振动
通过轧制油载体水带走轧时轧辊和带钢在咬入过程中由 于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2
3.工艺润滑对冷轧带钢表面影响
① 辊缝区稳定的摩擦状态是保证和提高冷轧带钢表面 质 ② 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 轧制油通过摩擦、润滑、磨损三个因素在轧制过程 中 润滑 ④ 相互作用对带钢的最终质量起作用。 磨擦
磨损
10
轧制油使用的理化指标—稳定性
稳态乳化液(乳化型乳化液)。此类乳化液可在室温下将浓缩油 直接加入水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稳定指数ESI在0 .6以上,配制后 的乳化液颗粒大小在1至1.5微米之间,少数可达5微米.稳态乳化液 具有良好的退火清洁性,可以不经清洗而直接退火。 半稳态乳化液(稳定弥散型乳化液)。此类乳化液需在50至60℃温 度以下,将油在水中调配成乳化液。配制好的乳化液颗粒大部分 为1至10微米,它在使用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并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 部分基油从乳化液中析出。半稳态乳化液的润滑性能较稳态乳化 液好,但其清洁性较差,退火前需经脱脂清洗。 非稳态乳化液(弥散型乳化液)。这类乳化液对钢板和轧辊的附 着性好,可大幅降低摩擦系数,润滑性能特别好。但残炭多,退 炎前必须经过电解脱脂。非稳态乳化液的皂化值在150至230之间, 使用浓度5%至10%。这种类型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也需不断搅拌 并保持一定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