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大单元“四步复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大单元“四步复习法”
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1.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
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例题: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2)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海水倒灌
B.长江东流
C.台风登陆
D.我国的冬季风(3)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4)⑤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5)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海平面上升
C.不断更新陆地水
D.加速冰川融化(6)新疆塔里木河的水体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三种都参与
(1)答案:D
解析:读图,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图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中有水汽蒸发、水汽输送等,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所以水循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D正确。
地球内部的热能是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的能量来源;地球的重力能、天体之间的引力能等不是水汽蒸发、水汽输送的主要能量来源,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读图,图中①功能是水汽输送环节,是风将海洋水汽吹送到陆地上空。
海水倒灌不是水循环环节,A错误。
长江东流表示的是地表径流环节,B错误。
台风登陆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C正确。
我国的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D正确;兴建水库主要是缓解水资源时间不平衡的矛盾;节约用水主要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植树造林更多的是涵养水源,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A
解析:图中⑤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⑤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河流决堤,导致洪涝灾害,A正确。
海平面上升与径流注入无关,是全球变暖的结果,B错误。
暴雨灾害是降水环节影响,C错误。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气候干旱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水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地理意义是不断更新陆地水,实现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正确。
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不是水呈三态变化的原因,A错误。
水循环不能导致海平面上升,B错误。
加速冰川融化是全球
变暖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新疆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内流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C正确。
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深居内陆,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ABD错误。
故选C。
2.海水的性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海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密度、水色、透明度、海冰等。
海水主要是靠吸收太阳光能的辐射热来增高温度的。
因此,海水温度因时、因地而异。
但因水的热容量大,可以透光,又有波浪及流动调节温度,故海陆之间温度的变化和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例题: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影响曲线③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A.洋流
B.大气运动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3)关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正确叙述有()
①渔业生产与海水温度有关
②海水的盐度不会影响船只
③海水密度影响污染物扩散
④可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⑤到海滨浴场游泳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
(1)答案:C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应是曲线③;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呈“马鞍型”,应是曲线②;大洋表层密度受温度和盐度综合影响,温度高处密度小;盐度高处,密度大;综合得出大洋表层密度分布曲线应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升高,应是曲线①。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曲线③是大洋表层海水温度曲线,呈现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D正确;洋流是影响海水温度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因素,洋流使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变得复杂,主要引起的是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变化,是在太阳辐射因素之上的迭加因素,A错误;大气运动和海陆分布对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影响不大,BC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渔业生产与海水温度有关,有冷水鱼和暖水鱼,水温适宜的海区有利于鱼类的生长,①正确;海水的盐度会引起船舶遭到腐蚀,②错误;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污染物扩散,海水运动会影响污染物扩散,③错误;可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海水中的化学资源,④正确;到海滨浴场游泳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海水温度较低时,影响人们的舒适度,人们会不愿意下水,⑤正确。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例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洋流的异常,就会使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异常,从而影响到气候。
如:厄尔尼诺现象。
解释厄尔尼诺现象
在全球范围、正常的情况下,在太平洋东部,受洋流和信风的影响,东部海区的海水随南赤道暖流向
西北流动,大洋东部有上升流补偿,表现为东部海区的水温低,西部的水温高。
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大洋东岸、秘鲁沿岸温度升高,致使秘鲁沿岸冷水上翻停止,上升流消失,使大气环流异常,降水发生变化。
如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使赤道东太平洋沿岸秘鲁的降水骤增,洪水泛滥;太平洋西侧的澳大利亚、印尼等地持续干旱,并引发森林大火,整个非洲更是干旱异常;我国也受其影响。
如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
对于厄尔尼诺,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其活动规律,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究之中,因此,我们应积极关注,实行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性的海洋与大气监测网,把损失降到最低。
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主要是形成渔场,全球四大渔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另一类是分布在上升补偿流的地方(秘鲁渔场)。
因为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都能把营养盐类带至海洋表层。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这里觅食,这就形成了渔场。
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它们是北海道渔场(日本)、北海渔场(英国)、纽芬兰渔场(加拿大)。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之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使污染范围扩大。
但是,随着洋流的运动,污染物质会传到其他海域,加快净化速度。
如近日在西班牙海域的油轮燃料油泄漏,已使350公里的海岸受到严重污染,给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但燃油的迅速流到其它海域,也相对缓减了这一海域的污染。
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我们平常顺风、顺水走的速度要比逆风、逆水走的速度快的道理一样。
航海一般选择近岸顺风、顺水。
例题:1992年,一艘从中国香港出发驶向美国西岸塔科马港的集装箱货轮,在航行过程中遇强风暴而倾覆。
从破损的集装箱里散落的小黄鸭组成了“鸭子舰队”,开始了它们的“奇幻漂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船只倾覆点所属大洋的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是()
A.A
B.B
C.C
D.D
(2)小黄鸭漂流到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有大型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
A.①处洋流可减缓海轮北上的速度
B.②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处洋流可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
D.④处洋流形成与盛行西风密切相关
(1)答案:C
解析: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属于气旋型大洋环流,即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且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一般在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位置,营养物质丰富,容易形成大型渔场,图中①②④④四个海域,只有③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形成了纽芬兰渔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①处洋流向北流动,北上的海轮正好顺水,可以加快航速,A错误。
②处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错误。
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但是也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故C错误。
④处洋流自西向东流动,主要是因为受到盛行西风的吹拂,D正确。
故选D。
4.理解海浪、潮汐、洋流的概念。
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
海浪通常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主要包括风浪、涌浪和海洋近海波。
在不同的风速、风向和地形条件下,海浪的尺寸变化很大,通常周期为零点几秒到数十秒,波长为几十厘米至几百米,波高为几厘米至20厘米,在罕见地形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气朝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故其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洋流(Ocean Current),即海流,也称洋面流,是指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水平流动,是从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例题:下图示意南大西洋1月、7月大浪频率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四处海域大浪频率分布的特征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①甲处海域1月和7月发生大浪的频率都较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②乙处海域1月较7月发生大浪的频率高 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丙处海域1月和7月发生大浪的频率都较高受西南风影响较大
④丁处海域1月较7月发生大浪的频率低 7月受极地东风影响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处海域发生大浪的频率都较低,是因为其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的风速较小,所以大浪的频率较小,①正确。
由图可知,乙处海域1月份大浪频率为0以下,7月份为0—5,7月份频率高于1月份,②错误。
丙处海域位于南纬50°附近,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向为西北风,③错误。
丁处海域1月份大浪频率为0—5,7月份大浪频率为10—20,频率较高,是由于该地纬度较高,7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处受极地东风影响较大,因此大浪频率高,④正确。
故选D。
(2)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
B.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C.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只能发电两次
(2)答案:B
解析:海水的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潮汐、波浪和洋流三种。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所以潮汐电站每天能发电四次。
(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温暖湿润,与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效应有关
B.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引起空气强烈上升,产生暴雨现象
C.北海渔场和秘鲁渔场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D.北太平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显著作用
(3)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东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该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因此当地气候温暖湿润,与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效应有关,A符合题意;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对空气的上升运动影响不大,不会产生暴雨现象,B错误;
秘鲁渔场是上升流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无关,C错误;
北太平洋暖流与西欧不在一个区域,不相邻,因此北太平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不起显著作用,D错误。
故选A。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月牙泉为甘肃敦煌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曾一度面临消亡,近年来月牙泉水域面积趋于稳定状态,此前长时间逐渐消瘦的月牙形状,逐渐“丰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牙泉主要参与的是()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大循环
2.月牙泉逐渐“丰满”得益于()
A.大气降水增多
B.地表径流汇入增多
C.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D.水面蒸发减弱
近年,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该系统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使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
读下图“某城市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
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大气污染
B.增加地下径流,解决城市内涝
C.减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景观
4.图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中荷花池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B.减少地面径流,增加下渗量
C.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D.增大蒸发量,活跃水循环
读洋流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图中(等盐度数值①>②>③),能正确反映甲地沿岸等盐度线的是()
A. B. C. D.
6.比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
在特
定季节,黄海海水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下图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
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消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海域“跃层”最明显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黄海冷水团在夏季达到最盛的原因有()
①气温高
②降水多
③降水少
④气温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大洋环流示意图,甲、乙是大洋中的洋流.下右图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曲线为等温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右中的洋流能正确表示图左中乙洋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关于甲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能减少沿岸的降水
B.洋流的形成主要与西风带有关
C.沿岸以荒漠为主,植被稀少
D.造成沿岸地区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读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暖流
B.均为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洋流是秘鲁渔场的重要形成原因
B.②洋流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
C.①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②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海上盛行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
我国所属海域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kW左右。
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特征是()
A.南部沿海小于北部沿海
B.近海地区小于远海地区
C.南部沿海空间差异小
D.北部沿海空间差异大
14.导致沿海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域面积
B.海岸走向
C.海水温度
D.海水深度
“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
读左图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和右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河口形状
B.夏季东南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16.右图中,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A.甲、乙位置
B.甲、丙位置
C.丙、丁位置
D.乙、丁位置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之一,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物理量。
下图为某月大西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
(1)简述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2)图中甲海域等温线分布密集,分析其原因。
(3)阐释乙海域海一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波浪弱则5~6米高,强则高达15米。
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但好望角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非洲大陆轮廓示意图
(1)简析好望角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的主要原因。
(2)B海域有一季节性渔场,请判断其出现在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理由。
(3)指出C岛东部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国部分河流水系分布示意图。
(1)请在图中画出长江流域的边界线。
(2)据图描述长江的主要水系特点。
(3)指出汉江流域所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其循环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景观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牙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处于内流区。
月牙泉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最终并没有汇入海洋,主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
2.答案:C
解析: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月牙泉所处区域降水很少,地表径流发育条件差,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径流。
月牙泉近年来逐渐“丰满”得益于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3.答案:C
解析:该系统增加城市水域面积,可降低市中心的温度,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对减轻大气污染影响不大,A项错误;城市集水区域增加,暴雨时,能有效调节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但无法彻底解决城市内涝,B项错误;城市水体的增加,水体流动增大,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体的效果,
净化后的水体能够重新被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C项正确;该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景观,但不是其主要影响,D项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图示荷花池是图示雨水的最终汇集地,该池塘面积广阔,是城市市中心典型的湿地系统,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美化环境,但不是其主要作用,A项错误;荷花池作为图示雨水利用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环节的核心功能是增加下渗量,补充城市地下水,城市建筑、交通设施导致雨水很难补给地下水,对城市发展带来安全隐患,及时利用雨水回灌地下水符合大自然的水循环规律,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荷花池重点功能为增加下渗量,B项正确;与分解污染物无关,C项错误;荷花池的建造对蒸发量的影响不是荷花池的主要作用,D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大洋表层的盐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
在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流向与等盐度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洋流的流向与等盐度线凸出的方向相同。
甲处为本格拉寒流,位于中低纬度,此处盐度低,向盐度高值方向弯曲,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根据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③地盐度最低;①地为暖流,②地为寒流,故①地盐度高于②地,④地为红海,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综合上述可知,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④①②③。
故选A。
7.答案:D
解析:图中曲线指20m水深的温度,则20m水深的温度越低,说明表层水温与黄海冷水团的温差越大,该海域“跃层”也就越明显,图中丁区域的温度最低,该海域“跃层”最明显,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
海洋表层水温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太阳辐射更强,表层水温更
高,①正确,④错误。
“跃层”是海水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是密度突然变低的情况,而影响海水密度的诸多因素中,淡水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出现“跃层”最盛,而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②正确,③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水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洋流流向和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且由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为暖流,反之为寒流,故①是南半球寒流,乙是北半球寒流,故A错误;B.②是南半球暖流,乙是北半球寒流,故B错
误;C.③是北半球寒流,乙是北半球寒流,故C正确;D.④是北半球暖流,乙是北半球寒流,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甲是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故A错误;B.甲是风海流,是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的洋流,故B正确;C.甲是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不会形成沙漠,故C错误;D甲是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冬季流经中高纬度地区时,气温降低,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洋流由较高纬度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海区,即由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应为寒流(秘鲁寒流);图中②洋流由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即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应为暖流(巴西暖流)。
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判断,①)洋流是秘鲁寒流,在离岸风的影响下,秘鲁寒流部分段形成上升流,这是秘鲁渔场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给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正确、C错误;②)洋流为巴西暖流,该洋流的流向不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反转,同时该洋流会把污染物带至其它海域,容易使得海洋污染物扩散,B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可知,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是南部沿海大于北部沿海,A错误;由图可知,近海地区小于远海地区,B正确;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