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网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论文

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论文

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供热管网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针对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供热系统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引言供热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供暖和生活品质。

然而,在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准备不充分、施工方法不规范、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等,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供热管网的运行效果。

因此,本文将从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质量。

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图纸审查:在施工前,应对供热管网的图纸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2)施工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图纸审查和施工现场勘察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人员组织等。

(4)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如管道、阀门、支架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供热管网的运行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方法:(1)管道铺设: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管道的铺设,注意管道的走向、标高和连接方式。

(2)阀门安装:阀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阀门的开闭正常,便于运行维护。

(3)支架安装:支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管道的自重和运行过程中的载荷。

(4)保温层施工:在管道外壁涂抹保温材料,确保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最小。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供热毕业设计(论文)

供热毕业设计(论文)
17
396
3
60
71280
20
168
6
45
45360
21
168
6
45
45360
23
210
6
45
56700
24
210
6
45
56700
26
645
3
70
135450
27
162
6
45
43740
28
168
6
45
45360
30
72
3
45
9720
33
168
6
45
45360
34
168
6
45
45360
36
168
6
45
1以蒸汽作为热媒的使用面广,能满足多种热用户的要求。尤其在生产工艺用热都要求采用蒸汽来供给热量。
2汽网中输送蒸汽凝结水所耗的电能少,输送靠自身压力,不用循环系统,不用耗电。
3因温度和传热系数都比水高,可以减少散热设备面积,降低了设备的费用。
4由于蒸汽的密度很小,可以适用于地形起伏很大的地区和高层的建筑中,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不用考虑静压,连接方式简便,运行也很方便。
Rt=0(N≤5)或Rt= (5<N≤Nzh)
或用下式表示:
tw=tw’ (N≤5) 或tw=tw’+(5-tp.j) (5<N<Nzh)
式中tww――某一室外温度,℃;
tw’、tp.j、和5――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和供暖期开始及终止供暖的室外日平均温度,℃;
Rt、Rn――两个无因次群,分别代表无因次室外气温和无因次延续天数和小时数

热力管网设计范文

热力管网设计范文

热力管网设计范文热力管网设计是指在城市或工业区域中,利用不同的能源以热媒为载体,通过管道网络将热能传送给需要使用的用户,以满足其供热、供冷、供能等需求的系统。

热力管网一般由供热站、热力管道和用户热交换站组成,其设计旨在确保热能传输的高效、安全和可靠。

热力管网设计的核心是确定供热站的位置和规模,并设计合理的热力管道布局。

供热站是整个热力管网的核心,负责集中供热源的热能转换、稳定传输以及配热。

好的供热站应具备高效、可靠、安全、节能等特点。

在选择供热站的位置时,应考虑到热源的距离、热负荷的大小、地理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传输损失。

同时,供热站的规模也与用户数量和热负荷大小密切相关,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热力管道的设计主要包括管道的材质、断面尺寸、敷设方式和保温措施等。

管道材质一般选择具有良好耐热性、耐压性和抗腐蚀性的材料,如无缝钢管或聚丙烯管等。

管道的断面尺寸要根据热负荷和热传输距离来确定,以确保热能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敷设方式有地下敷设和管廊敷设两种形式,具体选择要根据地理条件、土质和施工难度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在保温措施方面,可以采用保温层、保温套管和保温材料等,以减少热能传输损失。

用户热交换站是连接用户与供热站之间的纽带,负责将供热站传输来的热能传递给用户,并将用户回收的冷凝水和余热传输回供热站进行再利用。

用户热交换站的设计要具备高效、可靠和安全等特点,以确保用户能够得到稳定的供热服务。

用户热交换站的规模和设置要根据用户的热负荷和使用特点进行合理确定。

在热力管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稳定性是指供热系统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安全性是指供热系统能够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指供热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减少维护和故障的发生。

综上所述,热力管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到供热站、热力管道和用户热交换站等各个环节的设计,并注重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供热管网的设计及其防腐分析

供热管网的设计及其防腐分析

供热管网的设计及其防腐分析摘要: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供热管网在城区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供热管网的迅速扩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规划及环境美化。

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对供热管网的设计与防腐工作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供热管网;设计;防腐集中供热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集中供热主要集中在北方城市,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通过供热管网向城市用户提供热能的供热方式。

为了节约工程投资、提高供热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对供热管理的设计及防腐工作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现状,然后对供热管网的设计与防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1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现状及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中城市不断向周边县市扩展。

城市的扩展必然要新建和翻新许多工民建筑,供热管网也需要不断扩展与更新。

但是,供热管网在建设之初考虑并不周全,其扩展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为了节约成本,供热管网多是一段一段地施工,呈单一枝状延伸。

而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需要,甚至采取加粗管道的办法,出现了二次网管径大于主管网管径的不合理现象。

供热管网的合理布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地优化设计。

国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特点主要是热用户分布区域广、分支多。

在管网发生事故时,通常允许有若干小时的停供修复时间。

同时有些热网为提高供热可靠性和应付供热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划设计时就将热网像市政给水管网一样成网格状布置,而这样存在一定的问题,水力工况和控制十分复杂。

因此,应结合供热管网的特点,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进行优化设计。

2 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供热管网优化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管线布局优化,其二是管管径设计优化,其三是管理运行的优化。

把握好这三个方面的优化设计,将极大提高供热管网的运行稳定性,同时也为城市的科学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供热系统带来着日益增长的能耗和污染等问题。

因此,对供热系统管网进行技术革新和升级改造迫切需要。

本文主要对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供热管网设计的必要性供热管网即供热系统中热水传输的管道系统。

设计合理的供热管网可以优化供热系统的效益,代表了供热系统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成果。

合适的供热管网设计与施工需要必须要与前期的供热系统设备选型相匹配,更需关注供热管网的整体成本取舍、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协同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1、热力平衡设计原则热力平衡是指热负荷与换热能量平衡的过程,是供热系统管网设计的基本原则。

针对室外供热用户集中区域的整体热力需求,采用热量主次管道分离的设计,尽量减小热源和热端用热依赖程度。

火力负荷软启动设计,避免了整个系统两端的热负荷在热源运行状态的变化中引起的不平衡。

2、节能设计原则节能是每个供热管网设计必须要关注和考虑的首要因素。

除了优化管道设计和机电设备调整设计,利用可再生、低碳、环保的新能源和技术等方法进行节能设计,降低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

3、经济性设计原则经济性是供热管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

在保持安全和节能的基础上选用经济性高的设备和材料,同时尽量减少无用的资源浪费,同时对整个供热工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经济分析。

管道的设计结构和材料属性需要与实际使用相适应。

设计管道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所要经过的地形、环境、使用条件以及配管系统的可替换性、灵活性和维护性等因素。

同时,采用适合于地域的材料,并考虑到是气液体的管道规划,确定管道的规格和尺寸,以及对部分管道的保温隔热进行考虑。

1、热源管道设计热源管道设计是一套完整的水力平衡计算设计、点热负荷及设备选择的关键环节。

如采用集中供热,需要考虑到多管路设计,采取小管径多路的设计,并在水力计算运算过程中考虑热水流体的状态,预留一定的过流量储备。

在维护考虑中,更需考虑到管道系统的排污、排放和清洁等方面。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热工程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满足居民对舒适温暖生活环境的需求,供热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热效果。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供热区域的规模、管网的布局和管道材料的选择等。

合理的管网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漏水、漏热等问题,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对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对于促进城市供热设施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围绕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展开深入研究,探讨管网设计的重要性、原则、方法和优化策略,为提升城市供热工程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网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研究管网设计原则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供热系统的热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管网设计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管网设计能够减少供热系统对环境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还可以促进我国供热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管网设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我国供热系统的整体水平,推动供热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我国供热系统的国际竞争力。

进行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推动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供热改造项目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管网系统,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供热改造项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管网设计在供热系统中的重要性;2. 探讨管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改造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3. 研究不同管网设计参数对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优设计方案;4. 总结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应用提供指导;5. 展望未来,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推动供热系统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系统的规模从单幢采暖系统发展成为中大型区域集中供暖系统,出现了大量住宅、公共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发展速度很快。

本设计题目为北京市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此建筑物的特征,以及北京市的气象资料特征,经济条件等资料,计算小区的采暖热负荷,合理的选择供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并针对系统的不平衡率进行调节。

设计的主要成果有绘制该建筑物的热力管网平面图、局部剖面图,热力站平面图、系统图和热力站工艺图。

换热站的设计主要包括设备的布置,定位尺寸确定,换热器的选型,循环水泵、补给水泵的选型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关键词:集中供暖系统;热负荷;水力计算;换热站;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ize of the heating system from a single block heating system developed into a medium and large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there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public buildings. Central heating i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fast.This design titled a Beijing district heating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s outside the network design,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uilding, as well as meteorological data characteristic of Beijing,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calculate the district heating hot load, a reasonable choice of heating system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adjusted for the unbalanced rate of the system. The main outcomes are designed to draw heat pipe network of the building plan, partial cross-sectional view, a plan view of thermal stations, thermal station system diagram and artwork.Design of heat stations including layout, the positioning device determines the size, select a heat exchanger selection, circulating pumps, supply pumps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s.The indicators are designed to heat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based, precisely regulate heating network for the ultimate goal, to minimize the heating network indicators, try to apply precise adjustment of valves and equipment for measuring heating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words: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heat load; hydraulic calculation; heat transfer station;1 绪论1.1设计题目北京市的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1.1.1设计工程概况本工程中共有8栋住宅楼,7个沿街商铺,商铺总建筑面积为15178.86m2,小区内还设置了社区公共用房为216.32m2、物业管理用房为47.60m2、社区警务室33.60m2、消防控制室51.86m2、公厕31.50m2、换热站364.46m2等公用建筑。

城镇集中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

城镇集中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

浅析城镇集中供热管网改造设计【摘要】城镇集中供热因其易控制、能源利用率高,供热范围广和环境影响较低等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供热事业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城市安全与环境以及能源价格上涨的多重压力,供热发展要同时满足城市发展与环境的需求,就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挖掘现有供热设施能力,对老旧供热管网及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全面提高供热及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城镇集中供热管网、布置类型、供热管网改造、内涵式发展、水力平衡中图分类号: tu9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城镇集中供热管网现状及布置类型目前,城镇供热管网中约有 25 %的管网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建设的,运行已达 25 年以上,设施老化及热能损失严重,安全与质量难以保证;90 年代以前供热运行管网中,约有 20% 已超期运行,亟待更新;约有 20% 的管网年久失修,亟待改造。

因此,对老旧供热管网及设施进行改造是当前供热安全与质量保障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实现供热节能减排目标,提高供热保障能力和供热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城镇供热系统的特点是热用户分布区域广、分支多。

在城镇多热源联合供热时,有些规划设计时将热网主干线设计成环管网环状布置,用户管网是从大环网上接出的枝状管网,这种布置方式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运行安全可靠,但热网水力工况和控制的也比较复杂,投资很高。

在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城镇热力管网可采用多条枝状管网放射型布置。

在规划设计时,根据城镇规模、热用户分布及热源位置布置几条输配主干线,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供热能力和热用户情况,逐步完善不同的主干线。

这种热网布置形式保证了枝状管网适应不确定热用户的发展,达到供热管网输配能力最优化,不必象环状管网那样先埋入较大管道去等负荷确定的热用户。

二、城镇集中供热管网存在主要问题1.供热管网系统超期运行,老化腐蚀严重,供热事故频发,每年供热大、小事故发生次数约每公里管网 0.1 次,影响居民正常采暖的近百起。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热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供热系统存在着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造和升级。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是供热系统改造的核心环节之一,决定着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本。

过去,许多城市的供热管网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管网布局不合理、设计不科学、运行效率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服务质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对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网设计,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环保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能为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对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提升供热系统运行效率、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意义在城市供热系统中,管网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问题意义在于,通过合理的管网设计能够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同时也能够提升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

随着供热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进,管网设计的问题意义也日益凸显。

合理的管网设计可以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通过科学的布局和优化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管网爆裂、漏水等安全隐患,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网设计对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配置管道长度、直径和布局方式等参数,可以有效减少供热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提高热能的传输效率,从而降低居民和企业的供热费用。

优化的管网设计还能够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合理的管网设计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降低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问题意义在于管网设计对于供热改造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管网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还能够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城市供热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供热管网论文-7篇

供热管网论文-7篇

波纹管膨胀节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波纹管膨胀节作为补偿性能良好,维护使用简便的补偿元件,在国内外供热管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国内自八十年代中期大面积采用集中供热以来,波纹管膨胀节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传统的“п”形补偿和套筒补偿,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波纹管膨胀节失效偶有发生,虽然比例很低,由于直接关系百姓的生活,已越来越多的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因而有必要对近十几年波纹管膨胀节的用量,失效膨胀节的数量,膨胀节失效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其对此类补偿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有全面的了解。

针对波纹管膨胀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波纹管膨胀节的安全可靠性。

1波纹管膨胀节可靠性分析波纹管膨胀节之所以能够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除具有良好的补偿能力之外,高可靠性是使波纹管膨胀节在众多补偿器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与套筒补偿器、球形补偿器等机械密封形补偿器相比,波纹管膨胀节不存在密封性能随位移循环而降低的问题。

由于波纹管为一薄壁挠性元件,在高应力状态下工作,是管系中最薄弱的部位,因而波纹管膨胀节的安全可靠性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波纹管膨胀节的的可靠性是通过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保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都会导致膨胀节寿命的降低甚至失效,即便如此,从近十几年波纹管膨胀节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来看,其可靠度还是很高的。

据统计,我所近十年来供给供热电行业的九千余套膨胀节中,腐蚀失效的膨胀节5套(环境腐蚀引起),管系试压失效膨胀节9套(试压时压力表失效),工作超压失稳失效的膨胀节5套,结构件焊接造成膨胀节失效1套(与制造相关),共计20套,其可靠度达到0.998。

对于民用工矿设备来说,已经相当安全可靠了。

2 供热管网用波纹管膨胀节概况及失效原因分析2.1 供热管网类型国内供热管网可粗分为架空管线、地沟敷设和直埋敷设三种。

架空管线具有敷设方式灵活,根据管线走向,可采用不同结构型式的膨胀节,在满足补偿要求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系统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早期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老化设备的存在以及管网损耗等问题,导致供热系统存在能耗高、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诸多不足。

对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在供热改造项目中,管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管网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损耗,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对供热改造项目中的管网设计进行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供热改造项目中的管网设计问题,为提升供热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供热改造项目中管网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优化措施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现有供热系统的问题和瓶颈,找出管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2. 探讨管网设计原则和方法,寻求提高供热系统效率的途径;3. 通过管网结构优化,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性能;4. 分析供热改造项目中管网设计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5.提出未来管网设计发展的方向,为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为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建议。

1.3 研究意义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是整个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管网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减少管道漏损和维修频率,延长管网的使用寿命,提升供热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管网设计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对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科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管网设计的实践经验也可以为行业内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借鉴。

供热 设计论文 (1)

供热 设计论文 (1)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系统的规模从单幢采暖系统发展成为中大型区域集中供热系统,出现了大量住宅,综合小区的集中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在节能和环保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本设计题目为沈阳市某小区集中供热系统外网设计.在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选择所需要的热源,然后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确定外网的管径及阻力损失。

同时选择供暖系统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设备如水泵,换热器等。

除此之外本设计中还考虑部分小区的生活热水的供应。

整个设计严格按照规范,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同时关注节能,使整个热网有一个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区域供热;外网设计;热负荷;节能1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With the city construct’s developing and energy save and environment require,the heating systems have changed from single heating to district heating.So many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come out in many north cities in china.My design title is the heating network designing of shenyang .In this design ,I choose the heat source by the heat load of buildings.As follow I do the network’hydrulic calculating to get the dimension of network and the flow resistance. I choose the baisic equipment such as bump ,heat exchanger with these calculatings. In my design ,I supply some districts with hot water.All the designs have a strict to the bans,considering the and enconme and energy save ,in order to make the network be a high efficient.Key words: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design heat Load energy save2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6)第2章小区热负荷计算 (8)2.1 原始资料 (8)2.1.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8)2.1.2 土建资料 (8)2.2 采暖热负荷 (8)2.3 生活热水热负荷 (12)2.3.1 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 (12)2.3.2 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 (13)2.4 热负荷延续图 (14)2.4.1 供暖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 (14)2.4.2 热负荷延续图的绘制 (14)第3章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 (15)3.1 系统热源型式与热媒的选择 (15)3.1.1 热源型式选择 (15)3.1.2 热媒选择 (15)3.2 热网系统型式 (15)第4章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17)4.1 水力计算的原则 (17)4.2 水力计算的方法 (17)4.3 一级网的水力计算 (18)4.3.1 确定各换热站的设计流量 (18)4.3.2 热水网路主干线计算 (18)4.3.3 支线计算 (19)4.4 1#站采暖的水力计算 (19)4.4.1 1#站采暖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 (19)4.4.2 1#站采暖用户的水力计算 (20)3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4.5 1#站热水供应的水力计算 (21)4.5.1 热水配水管的水力计算 (21)4.5.2 机械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 (23)第5章供热方案的确定及水压图的绘制 (27)5.1 供热方案的确定 (27)5.2 水压图的绘制 (27)5.2.1 静水压线的确定 (27)5.2.2 循环水泵的扬程 (28)5.2.3 水压图的绘制 (28)第6章供热系统的调节 (29)6.1 调节方式 (29)6.2 调节公式 (29)6.3 计算结果及调节曲线 (30)第7章管线的敷设型式及构造 (32)7.1 管线敷设型式 (32)7.2 管道构造 (32)7.3 管道保温的热力计算 (33)7.3.1 计算最大热损失的保温层厚度 (33)7.3.2 地沟内空气温度的确定 (35)7.3.3 校核计算 (39)第8章管道的应力计算 (41)8.1 管壁厚度的确定 (41)8.2 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 (43)8.2.1 按强度条件确定活动支座的允许间距 (43)8.2.2 按刚度条件确定活动支座的允许间距 (43)8.3 管道的热伸长及其补偿 (44)8.3.1 热伸长补偿 (45)8.4 (45)8.5 固定支座推力的计算 (46)第9章设备及附件的选择 (47)9.1 水泵 (47)9.1.1 循环水泵 (47)9.1.2 补水泵 (48)4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9.2 板式换热器 (48)9.3 波纹管补偿器 (49)9.4 水处理设备 (49)9.5 除污器 (50)第10章专题 (51)板式换热器在高层分区供暖系统中的校和计算 (51)致谢 (56)参考文献 (57)附录 (58)5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19世纪末期,在集中供暖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热源集中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的方式—集中供热。

小区供热外网毕业设计

小区供热外网毕业设计

小区供热外网毕业设计小区供热外网毕业设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小区供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寒冷的冬季,提供舒适的供暖服务对于居民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供热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环保的小区供热外网成为了一个有意义的毕业设计课题。

首先,为了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可以考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

传统的分户供热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而集中供热可以通过统一的热源和热网,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供热系统的优化。

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供热需求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热源类型,如燃气锅炉、地热能源等。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提供部分热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为了减少供热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低碳技术。

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采用低碳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排放。

例如,可以采用热泵技术,通过回收废热来提供供热服务。

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将供热系统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为了实现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

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和监控,效率较低。

而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供热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

同时,还可以根据居民的用热需求进行智能调控,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和舒适度。

此外,为了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考虑引入备用供热设备。

传统的供热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小区的供暖中断,给居民带来不便。

而通过设置备用供热设备,可以在主设备故障时自动切换,保证供热系统的连续运行。

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供热系统的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故障对居民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区供热外网的毕业设计可以从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展开。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探讨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探讨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是城市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热能从热源传输到用户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供暖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城市供热管网存在诸多问题,如能效低、运行成本高、环境影响大等。

通过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如何在管网布局过程中考虑到城市规划、地形地貌等因素;如何设计高效的换热站以提高供热效率;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管网进行监控和调节。

加强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优化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城市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是当前城市供热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深入研究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意义重大。

优化设计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合理的管网布局和换热站设计可以降低能源损失,减少供热管道的热力损失,提高供热效率,节约运行成本。

优化设计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优化设计可以减少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2. 正文2.1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是指在保证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网结构、换热站布局等进行合理优化,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网结构优化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结构优化是指对供热管道的布局、长度、直径等参数进行调整,以减少传热损失、节约能源。

毕业论文(供热)小区热网设计

毕业论文(供热)小区热网设计

毕业论文(供热)小区热网设计小区热网设计摘要:小区热网是指在住宅小区内的供热系统,为了保证小区内的居民能够享受到稳定、方便、舒适的供热服务,需要对小区热网进行有序、规范化的设计。

本文以某小区热额定功率为3000kW的热源系统为例,对小区热网进行设计分析,给出了热源系统参数、流量与温度等设计参数,最终得到了小区热网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小区热网;供热系统;设计;热源;参数1.引言供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小区热网的安装和维护对保证小区供热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小区供热系统,热源系统和热网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只有正确合理地设计了热源和热网系统,才能够保证小区供热的稳定性、高效性、安全性等方面。

本文以某小区热额定功率为3000kW的热源系统为例,对小区热网进行设计分析,给出了热源系统参数、流量与温度等设计参数,最终得到了小区热网的设计方案。

2.热源系统参数设计作为小区供热系统的核心,热源系统的设计参数直接影响到小区热网的供热效果以及经济性。

热源系统的设计包括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计出水流量、热负荷、热交换器型号选择等。

本文热源系统采用燃气热水锅炉作为热源,热水锅炉功率为3000kW。

2.1 出水回水温度设计小区热网的出水回水温度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用户需求、送回水管路材质及工艺条件等,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经验确定。

一般情况下,出水温度可以根据当地气温、室外温度、保温性能等因素测定,回水温度可以参考EWT(欧洲水暖工程协会)标准,即常规的回水温度为60℃左右,极限回水温度为45℃左右。

2.2 热负荷设计小区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小区内各建筑物、室外及室内环境、人员活动等因素所需解决的热量总和。

热负荷的计算对于小区热网成本的控制、节省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区的热负荷包括冬季供暖负荷和夏季制冷负荷。

冬季热负荷是小区供热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热源的选择、设计出水温度、供暖管径的选择等。

供热管网论文: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技术问题浅析

供热管网论文: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技术问题浅析

供热管网论文: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技术问题浅析【摘要】黑龙江地处北方高寒地区,全年供热天数180天,采暖期较长,冬季供热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行的一项重点工程、民心工程。

在供热管网的技术管理上,如何适用最优的设计方案,搞好科学的上行调节,降低工程造价,是保证供热质量的关键问题。

就哈尔滨热电供热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的供热实践经验,结合供热管网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供热管网;技术管理1.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1负荷的调查要准确热负荷的调查及计算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设计中需反复计算及核定。

热负荷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固定常年热负荷两种。

哈市适用于季节性热负荷,其特点是与室外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调查时要考虑到哈市近5—10年间平均最冷的5天的平均温度。

室内温度不低于18 ℃。

准确计算热负荷,才能达到养活一次投资,降低工程造价。

减少运行成本。

保证供暖质量的目的。

1.2适应例题的热指标热指标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决定因素,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目前有些地区在设计中,热指标选用时都略有偏大,取的都是上线。

而我们考虑哈市地区近10年冬季温度偏高这一特点,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热指标应取下线+5w/m2(5w/m3),使初投资成本减少到最经济的曲线内,可减少运行费用。

1.3供暖参数的选择供回水温差及比摩阻是影响管网设计的主要参数,选择不当,运行中不但耗电量大,还会引起管网严重失调。

我公司根据实践证明,主干线经济比摩阻在30~80pa为宜,支线大些可有利于调节,但不应超过300pa。

温差大循环量则小,温差小循环量则大。

以我公司为例,香坊一级网供回水温差选用40℃为宜。

动力一级网供回水温差选35℃为宜,二级网供回水温差选用20~50℃。

1.4水压图的绘制绘制水压图是一项主要设计程序,不能省略,尤其是在供热管网设计上和运行中,能够随时掌握供热系统是在什么样的工况下运行;管网中各点压力大小变化如何;系统能否安全运行;水力计算是否正确;用户入口选择方式是否合理,特别是地形复杂供暖半径较大的供热管网,其必要性更为突出,水压图的形式能明显清晰地表示出上述各项内容。

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论文(3篇)

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施工准备、工程测量、土建工程、管道安装、防腐保温、压力试验等,旨在为供热管网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施工准备1. 工程设计:在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设计图纸,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发现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确保设计方案的完善。

2.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施工质量。

4. 材料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采购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二、工程测量1. 确定施工坐标: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地形,进行施工坐标的确定,确保施工精度。

2. 管线定位:根据施工坐标,进行管线定位,确保管线走向正确。

3. 桩基测量:对桩基进行测量,确保桩基位置准确。

三、土建工程1. 管沟开挖: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地形,进行管沟开挖,确保管沟尺寸、形状、深度符合要求。

2. 沟基处理:对沟基进行处理,确保沟基坚实、平整。

3. 支护结构施工:根据管沟深度和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确保施工安全。

四、管道安装1. 管道下沟:根据管线定位,将管道平稳、准确地下沟。

2. 管道连接: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

3. 管道试压:对管道进行试压,确保管道强度和密封性。

五、防腐保温1. 防腐处理: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2. 保温材料选择:根据管道介质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

3. 保温施工:按照保温施工规范,进行保温施工,确保保温效果。

六、压力试验、清洗、试运行1. 压力试验:对管道进行压力试验,确保管道强度和密封性。

2. 清洗:对管道进行清洗,去除管道内的杂质和污物。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

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研究摘要:本文详细研究了供热改造项目的管网设计,探讨了管网设计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并分析了不同管网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研究表明,合理设计供热管网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供热质量。

关键词:供热改造;管网设计;原则;方法;优缺点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供热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服务。

旧的供热系统往往存在能源消耗高、供热质量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供热改造项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供热改造的过程中,管网设计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2.管网设计原则(1)保证供热质量:合理设计供热管网可以保证供热质量,在供热过程中不出现冷房、漏水等问题。

(2)降低能源消耗:管网设计应考虑布局合理、管道尺寸合适等因素,以降低能源消耗。

(3)安全可靠:管网设计应保证供热过程中不发生爆管、热液泄漏等安全问题。

(4)经济合理:管网设计应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以经济合理为原则。

3.管网设计方法(1)复合供热:在供热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复合供热方式,即同时采用蒸汽供热和水供热。

这样可以提高供热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2)管道布局:管道布局是供热管网设计的关键,应考虑到用热负荷分布、用热负荷距离、用热负荷大小等因素,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和热损失。

(3)管道尺寸选择:管道尺寸的选择应根据供热负荷和流速来确定,以保证供热质量和能源效率。

(4)管道材料选择:管道材料应选择耐高温、耐压、耐腐蚀的材料,以保证管网的安全可靠。

(5)管网运行管理:供热管网的运行管理是管网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定期巡查检修、水质调整、泵站管理等。

4.不同管网设计方案的优缺点(1)集中式供热:集中式供热管网设计,管道长度短,热损失低,供热效率高;但是需要大规模的改造,投资较大。

(2)分户式供热:分户式供热管网设计,方便改造,投资小;但是管道长度长,热损失大,供热效率低。

(3)分区供热:分区供热管网设计,管道长度适中,供热效率中等;但是需要较复杂的管网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管网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绪论 (3)1.1 概述 (3)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现状 (3)1.1.2 工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5)1.1.3 设计指导思想 (5)1.2 设计题目 (5)1.3 设计原始资料 (5)第2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2.1 体积热指标法 (7)2.2 面积热指标 (7)2.3 城市规划指标法 (7)第3章供暖方案的确定 (9)3.1 热源形式的选择 (9)3.2 热媒种类的选择 (9)3.3 热媒参数的确定 (9)3.4 热网形式的选择 (10)3.4.1 枝状管网 (10)3.4.2 环状管网 (11)3.5 供热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11)3.6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2)3.6.1 热源位置 (12)3.6.2 管网的走向 (12)3.6.3 敷设方式 (13)3.7 直埋热水管道的防腐 (15)3.8 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 (18)第4章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20)4.1 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 (20)4.2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 (20)4.3 管网的水力计算过程 (23)第5章水压图的绘制 (36)5.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36)5.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36)5.2.1 原理 (36)5.2.2 作用 (36)5.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37)5.4 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37)5.4.1 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37)5.4.2 确定静水压曲线位置 (38)5.4.3 确定回水管动水压曲线位置 (38)5.4.4 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位置 (39)第6章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及年耗热量 (41)6.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意义 (41)6.2 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41)6.3 年耗热量 (42)第7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44)7.1 热水供热系统的初调节 (44)7.1.1 概述 (44)7.1.2 热水供热系统初调节的方法 (45)7.1.3 初调节应注意的问题 (49)7.2 热水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50)7.2.1 热水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的背景 (50)7.2.2 气候补偿器的安装 (51)第8章管道的保温 (59)8.1 设置保温的基本原则 (59)8.2 保温层材料的选择 (60)8.3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60)8.4 热损失的计算 (61)第9章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64)9.1 概述 (64)9.2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64)9.3 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分析 (65)9.4 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经济分析 (65)第10章设计总结 (66)参考文献 (67)致谢 (68)附录 (69)附录A外文翻译 (69)对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 (74)第1章绪论1.1 概述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现状(1)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方法。

节能新技术新方法包括:利用热电冷联产、江河湖海等地表水和地热等自然能源,利用工厂排出的低品位废热和建筑排热等多种形式的废热。

这些也是节能降耗、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多热源联网供热。

近几年,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经过实际运行,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并充分显露出其诸多优点:①提高了整个供热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

当热网中某一热源出现故障时,各热源可相互替代,相互补充。

②可灵活调整供热量,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系统中多热源,可根据供热负荷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为合理的供热方案,并可随时使全网的供热状况优化,从而实现理想的节能措施。

③系统水力稳定性好。

采用环状管网连接,热网比摩阻较小,各换热站的资用压头大,增强了系统的水力稳定性。

④优化水力工况,平衡供热效果。

⑤供热系统热源可扩充性强。

发达国家已开发形成了多热源(如垃圾焚烧厂、热电厂、锅炉房等)供热格局。

随着多种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必将发展出更多可利用的热源,如地热、太阳能以及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附热等。

可见,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为更多新能源的加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建立智能控制协调机制。

计算机在供热上的应用,已逐步从设计和简单计算机辅助绘图向智能化和交互式方向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信息处理的人机系统开始从一个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

可见,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为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已经成为供热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

用光缆电话线作为通讯、数据采集线路,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

智能控制供热系统,其供热方案和传统的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控制采暖时间及室内温度,如果外出时间较长,可以随意降低温度或将暖气关闭。

当众多用户调节自己的流量后,整个热网的流量和供热量也将随之变化,此时热网的总供热量随机变化增大;同时,多热源联合供热的结构需要确定如何使得处于同一供热网中的多热源相互配合,以适应供热负荷的不断变化,从而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

(4)实现分户调节和热量计量收费。

热用户的耗能量决定供暖负荷的大小,因此,促进用户自觉节能可大大减小我国供暖系统的能源浪费。

而促进用户自觉节能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用超声波式或机械式热量表对使用热量进行计量,并根据计量结果来收费。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把“大锅饭”式的采暖包费制,改为按实际使用热量向用户收费,可节能20%~30%,这种明显的节能效果自70年代末起就已经在北欧各国的节能措施中得到证明,而且近来某些东欧国家的努力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另一方面,解决目前日趋严重的供热公司收费难问题最根本有效地管理方法就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的热量来收费。

可以说,对热量进行计量并据此来收费是集中供热领域行之有效地管理手段。

(5)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

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

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

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6)现在的供热管网的设计更加注重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能更加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

建筑物的耗热量因受室外气温、太阳辐射、风向和风速等因素的影响时刻都在变化。

要保证在室外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维持室内温度符合用户要求(如18℃),就要求采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在整个供暖期间根据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调节,以使用户散热设备的放热量与用户热负荷的变化相适应,防止用户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

所以安装气候补偿器通过及时而有效的运行调节可以做到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效果。

(7)热源内机组型式的选择,宜以背压机组带基本负荷,在多台机组中可选用一台抽汽冷凝机组,以增加负荷调节的灵活性。

(8)在大、中城市采暖负荷较大时,宜选用大容量的两用机组,采暖季节降低部分电负荷供热,非采暖季节仍恢复正常运行,节能效益是非常理想的。

1.1.2 工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分析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

它对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后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设计的计算步骤、方法。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一定电脑绘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1.1.3 设计指导思想目前,我国的能源紧张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能源浪费却十分严重,所以本工程的设计应该尽量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利用能源的供热方案,同时使供热更加的人性化即可随室外温度自动控制供热量或供热温度等,此外为了更加公平以及增加人们的行为节能采暖时采用热计量的方式来平摊供热费用。

本设计就是在满足人们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管网减少投资以及增加系统的平衡稳定性。

1.2 设计题目北京某小区供热管网工程设计。

1.3 设计原始资料本设计为北京某小区建筑室外平面布置,见图1-1。

根据要求,拟设计室外供热管网。

这个小区共有8幢建筑,分别是写字楼(建筑面积1000m2);干部公寓(5000m2);商店(1000m2);会议大厅(2000m2);活动中心(800m2);小会议室(1100m2);培训中心(9000m2);宿舍楼(10000m2)8幢建筑均有冬季供暖系统。

在小区内有一区域换热站提供低温水(80/60℃),供应小区8幢建筑用热。

图1-1 管网平面图第2章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供暖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

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80%~90%以上(不包括生产工艺用热)。

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体积热指标法、面积热指标法或城市规划指标法进行计算。

2.1 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3n10-⨯'-='w n t t V q Q w (2-1) 式中,n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w V ——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 3;n t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w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v q ——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 m 3 · ℃。

供暖体积热指标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外形有关。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大、外部建筑体积越小、建筑物的长宽比越大,单位体积的热损失,亦即q v 值也越大。

2.2 面积热指标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3f n10-⨯⋅='F q Q (2-2) 式中, nQ '——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F ——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 2;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 m 2。

2.3 城市规划指标法对一个城市新区供热规划设计,各类型的建筑面积尚未具体落实时,可用城市规划指标来估算整个新区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近年来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划设计中,国外、国内也都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

故本设计选用了面积热指标法。

各建筑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表2-2。

表2-1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面积热指标(W/m2)30-45 45-5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表2-2 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汇总表建筑物名称采暖热指标(W/m2) 采暖建筑面积(m2) 采暖热负荷(kW) 商店80 1000 80 干部公寓65 5000 325写字楼60 1000 60会议大厅70 2000 140活动中心70 2000 140小会议室70 1100 77培训中心70 9000 630宿舍楼40 10000 400第3章供暖方案的确定3.1 热源形式的选择依据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热源型式选择为热力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