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村村通”
新农村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
新农村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的思绪随着这抹光亮渐渐蔓延开来。
关于“新农村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是我的思考过程。
一、背景分析1.我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不均衡,部分地区还存在盲区。
2.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推进农村信息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
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定位1.实现农村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让农民朋友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广播电视服务。
2.提升农村广播电视服务质量,丰富节目内容,满足农民朋友的多样化需求。
3.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实施策略1.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工程实施。
3.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
同时,丰富节目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四、具体措施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完善农村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提高信号覆盖率。
(2)升级农村广播电视发射台,提升信号传输质量。
(3)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光纤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接入速度。
2.优化节目内容,满足农民需求(1)开设针对农村的专题节目,传播农业科技、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内容。
(2)引入优秀的外地节目,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本土节目创作,展示农村风采,弘扬正能量。
3.培养农村广播电视人才(1)开展农村广播电视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广播电视领域就业,充实农村广播电视队伍。
(3)加强农村广播电视人才交流,提升整体水平。
4.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1)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意义。
浅谈“村村通”广播电视发展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浅谈“村村通”广播电视发展的障碍及应对策略摘要: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且当下的发展不平衡现象逐渐明显,东西差距日益加剧,党和政府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西部的发展,广电总局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旨在惠及农村,帮助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将阐述对其在德江县发展障碍及应对策略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村村通广播电视发展障碍应对策略十八大顺利召开,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依然坚决,村村通工程是一件惠及民众广、提供信息量大得造福工程,是党和政府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工程,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通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帮助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解决看电视、收广播难的实际问题,存进西部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推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本文以贵州省德江县的村村通建设为例,浅谈其在西部发展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一、村村通在德江县发展的障碍解析德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较为复杂,村村通广播电视在该地建设存在的障碍可概括为如下方面:障碍一:受地形自然条件的影响。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多山区,地形复杂。
村村通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难度较大。
采用单一方式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必须采用多种技术方式,覆盖成本相对较大。
特别是在居住相对稀疏的地区,村村通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覆盖难度大。
障碍二:受思想观念的影响。
发展村村通广播电视是为了农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经济、科技、文化知识的公益性事业。
但是长期以来,部分管理者、经营者却把农村广播电视看成一种纯商品,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看成由市场主导的营销行为。
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产业轻事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观念,导致城乡广播电视工作失衡。
障碍三:受管理体制的影响。
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广播电视是乡镇属地管理。
有的乡镇由于资金困难,又没有专职的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设施、设备常年失修,广播电视常年不通。
2000年农村机构改革后,许多地方实行县乡分级投资、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呈条块分割格局。
浅谈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浅谈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摘要介绍了我国及安徽省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成效、新一轮工程的建设目标,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就是到2010年底在我国农村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充分利用无线、卫星、有线、微波等多种手段,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1 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实施情况1998年以来,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999年1月,中国正式启动卫星直播到村的第一期“村村通”工程,租用鑫诺1号卫星的一个Ku 频段转发器,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卫星传播中央电视台节目和广播节目。
截至2005年底,国家共投入建设资金34.4亿元,运行维护费0.4亿元,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修复了1.5万个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近1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全国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民小组)中还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不到的村庄70多万个(也称盲村),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
2 安徽省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施2.1 实施效果1998年以来,安徽省先后实施了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村村通”工程,目前已经完成2 502个行政村和2 681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
如,六安市裕安区自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全区19个乡镇中已有18个开通光纤信号,通村信号49个,光纤杆线架设长度248 km,电缆66 km。
全区有线电视网络近2万用户,都能收看到34套图像清晰的电视节目。
如,地处边远山区的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的22个行政村均配有1个275 W 的扩音机,1台录音机,镇广播站的有线电视机房设备达8万多元,有线电视用户达200户、近期还购置了1台数码调频发谢机,22台数码调频接收机。
新农村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
新农村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
其中,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针对新农村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方案。
一、方案的背景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是中国政府用于推进农村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方案的实施,旨在让农村居民能够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了解国家政策,获取各种信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同时,广播电视村村通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进程。
二、方案的意义在中国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难以获取到足够的信息资源。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也阻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因此,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的实施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娱乐水平,丰富他们的在家消遣方式,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同时,在重大天气变化、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广播电视村村通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当地政府及时传达信息,指导民众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三、方案的实施情况中国政府于2005年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旨在通过建设具有数字化技术的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全国农村广播电视的全面覆盖。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九成的农村地区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来说,广播电视村村通方案的实施,让农村居民可以通过电视和广播等方式了解国家政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市场经济当中。
同时,广播电视村村通也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吸收和交流文化知识的平台,促进了村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浅谈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的建设
浅谈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的建设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非常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
我国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正在全力进行中,力争在20XX年年底,通过无线、卫星等传播方式、实现全国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进入到每家每户,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
施工到现在,在上级部门的大力领导下,稳步前进,并且得到了各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整个建设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1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在20XX年,山东省将会率先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就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现。
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是国家和人民交流互动的平台,是人民群众倾听国家信息政策最为直接快捷的途径。
目前,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国人民群众不用再为衣食担忧,更为注重的精神方面(如跳舞、散步、看电视等)的生活。
广播电视凭借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当今社会主流媒体之一。
人民群众每天听听广播,看看电视,既能了解到大千世界的生活百态,又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且可以让人民群众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的方式快速了解到政F的政策方针。
村村通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现道路村村通;其二是实现信息村村通,其中广播电视村村通就属于信息村村通。
因此,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一步。
2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技术管理2.1保证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供电正常农村村村通正常运转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广播电视的正常通电,因此,有关部门务必要保证村村通广播电视的正常供电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部门在施工时没有后顾之忧。
2.2保证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放大器避雷措施得当目前农村电视网线主要采取的是架空布线的方式,这样就导致线路太长,而且位置相对空旷,到了雨季,室外布线的方式极易受到雷击,击毁放大器,所以,就必须要做好放大器避雷措施,常用的方式有:放大器接入地下等。
浅议如何发挥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重要作用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浅议如何发挥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重要作用朱曼·夏衣站(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八墙子乡文体广电服务中心,新疆 哈密 839200)摘 要:广播电视是新时期传播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重要阵地,是学习新知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群众的主要窗口,要持续加大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全覆盖,推动农村农业种养殖业技术的推广,发展壮大农村家庭收入。
关键词:浅议如何发挥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重要作用一、要是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文化学习教育阵地(一)保持网络设备的贯通是传播党的声音的主阵地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大喇叭,通讯网络输入贯通对传播收听收看党的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农牧民了解党的政策的重要的阵地。
广大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政治的意识逐渐提高,形成了按时收听收看县市新闻,关注家乡建设发展人文地域的变化,推动各项群众娱乐活动按时地开展宣传,对发挥传播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发挥广播电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推动作用发挥广播电视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舆论正面宣传作用 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把农村农业发展的典型人物创业经历传扬出去,让更多的群众学习先进人物和经验,不参与黄赌毒,丢弃落后愚昧的思想,一门心思发展家庭创收,就近务工就业,减轻社会的负担。
不无故闹事,文明出行安全礼让,自觉维护在社会和单位村组的形象,不拉帮结派,教育子女家庭和谐融洽。
通过广播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启发作一个新时代的文明公民。
(三)传播新时代党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作用广播电视是农村最具代表性的宣传方式,特别是偏远山区通过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全覆盖,不能按时集中学习的党员干部按时收看新闻节目,了解时事动态和党的政策,起到边看边教育培训学习。
广播电视大喇叭的滚动播放加深对政策的了解,传播市场信息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带头发家致富的劲头。
浅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
浅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城乡发展建设就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但是有些农村地区较为偏远,经济发展情况较为落后,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就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满足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发展需求,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建设。
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重要作用顾名思义,"村村通"就是指广播电视工程的建立要深入每一个村子,以现代化技术助推广播电视传媒业发展,缓解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搞好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很多偏远地区经济落后,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要解决消息的闭塞问题,做好乡村信息的推广,就必须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扩宽资讯的来源渠道。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扩展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消息。
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项目规模在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工程是广播电视的延伸,农民群众对这方面的内容关注度较高,所以整体的收视率有所保障。
从目前"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农村网络的覆盖率比较高,但是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各地区工程建设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工程的建设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就需要做好全面建设工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将该工程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1、落实相关政策,发挥向导作用要实现是惠农政策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对"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重要性进行全面了解,将相关政策的向导作用发挥出来,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政策的灵活运用,并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的建设目标,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做好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工作,前期阶段做好准备,为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将政策优势体现出来。
浅谈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管理与维
2022.11200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以来,各地农村先后实施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模拟)、无线覆盖提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直播卫星户户通、农村广播村村响等多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工程,逐步建立起城镇以有线网络为主体、乡村以无线模拟公益覆盖和直播卫星为补充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
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助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农村群众的休闲娱乐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广播电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推进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后续的工程管理和维护工作,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综合分析研究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管理和维护工作现状,有助于积累实践经验。
一、我国的村村通户户通构成和发展1.构成在国家支持下,我国的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极大地扩大了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广播电视系统包括卫星、信号发射源、信号接收端等,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后,转化为图像和音视频输出。
结合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受众要求,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的设备包括高频头、接收器、反馈源和外接天线等。
反馈源是信号传输通道,将天线接收信号输送到前端系统,同时将信号输送到用户端。
天线用于收集信号,可以将卫星发送的信号有效汇聚在一起,并将信号经由天线反馈。
基于高频头将微弱信号放大,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变形和信号受干扰等问题,保障信号传输质量。
接收器则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传输信号由统一方式进行,使用电子解调方式将接收的信号细化分解为多种形式、规格和波段信号,转化为对应的音视频信号,满足用户观看节目的需求。
2.发展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地区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发展。
浅谈广播电视“村村通”
浅谈广播电视“村村通”国家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该项工程是国家为“三农”服务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一、村村通的发展这里本人仅就广播电视村村通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接收机的发展,l945年克拉克提出利用人造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1954年10月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l964年美国发射第一颗用于电视传输(同步三号)通信卫星,正式向世界转播东京奥运的实况开始了卫星广播扣卫星通信;我国在1998年到1991年连续发射四颗“东二甲”同步卫星,用于通信和电视传播,并于199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129号令规定:“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均实行许可证制度人,个人禁止自行接收卫星电视。
”此后,中国针对家庭用户的卫星直播市场发展停滞。
随着广播电视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模拟传播方式已不适应广播和通信迅速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传输越来越多的信息,成为人们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而数字压缩传播方式依赖于码率压缩技术的突破,使得数字压缩传播应运而生。
我国在97年元月1日用卫星传播了数字电视的信号,广播卫星作为有线和地面数字电视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覆盖其达不到的区域,有利于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
2008年1月1日上午9时整,中央电视台免费地面数字高清电视在北京开始开播,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实质性启动。
总的来说,村村通广播电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以前的模拟阶段(天线直径为2.5——3米),准确地说是2002年——2003年的模拟电视,2004年实现模改数。
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的数字阶段,这个阶段已全面普及数字接收(村村通天线直径2米),期间我县的村村通接收机又分为三款:第一款接收机为深圳同洲电子产品,代号C1(2005年——2006年);第二款接收机亦是深圳同洲电子产品,代号C2(2006年——2007年):第三款为北京嘉维电子产品,代号PBI(2008年)。
浅析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情况与维护措施
42Internet Technology 互联网+技术一、引言“村村通”广播电视是指在农村地区落实的一项集网络、无线、有线等多样化通信手段于一体的且有利于农民的网络化工程,自国家出台这一政策之后,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对于不同地区的推广政策和覆盖情况,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在“村村通”广播电视推广实施之后,也需要定期地维护和检修,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于覆盖情况、安装现状、维护措施加以重视。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意义分析(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行优势通过推广和改进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我国农村通信工程得到了最大化发展,使整个社区的电视与广播工程项目,达到最高程度的经济化与便民化。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现阶段实现乡村区域与城镇区域的合理统筹、均衡发展仍是最主要的目标。
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逐步满足,农民群众对于在生活品质与娱乐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并不仅仅反映在城镇区域,中国乡村地区的广大民众也在日益向往着高品质的生活状态。
而“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正是国家在广大民众的迫切需求下出台的惠民政策,它是将通信、广播电视、无线、有线等多元化通信技术手段融为一体的重大建设工程,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乡村地区各个区域的发展,这不仅是逐步实现“村村通”网络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所需以及民情所要,更是体现我国高速发展的重要层面之一。
(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覆盖情况近几年,随着我国电视广播事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每家每户拥有电视广播,但是这仅仅只是针对大多数地区,在一些偏僻山区广播电视工程的推广和覆盖并未得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现阶段“村村通”电视广播工程的工作重心应当根据覆盖情况进行有力调节,逐步实现完善农村偏远、偏僻地区通讯的目标,以此为广大的农民群众带来便利。
随着国家对农村浅析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情况与维护措施通信重视程度的逐步增强,“村村通”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化、时效性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视广播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覆盖率,但由于这些通信设施的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许多待完善的问题,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安装设施以后,必须做好有效地保养。
浅谈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发展的必要性
网络
摘 要:广播电视是当前农村最现实、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作为普及大众传媒、沟通信息的桥梁和普及知识的窗口, 是广大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所离不开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推进是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政德工程。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
1 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的发展 直 播 卫 星 村 村 通 工 程, 是 国 家 的 重点工程,是满足农牧区群众精神文化 需求的惠农惠民工程,是深受农牧民群 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村村通工程通过一 段时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工程 建 设 的 目 标, 自 2007 至 2013 年, 乌 鲁 木齐市共安装调试直播卫星村村通设备 12 205 套, 完 成 272 个 20 户 以 上 已 通 电自然村的建设任务,解决了 12 000 多 户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广播影视公共服 务体系。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 到,仅有村村通还是远远不够的,根据 《“十二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 要求和 2012 年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 议精神,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 户通的转变,是新时期广播电视公共服 务覆盖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完善。 乌鲁木齐市户户通工程自 2012 年 11 月开始实施,2013 年春节前完成安装调 试,全市共安装户户通设备 80 611 套, 涉及米东区、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区、 水磨沟区,解决了乌鲁木齐市 8 万多户 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通 过户户通设备,农牧民可以收听收看到 由卫星传送的 61 套电视节目和 33 套广 播节目。除此之外,乌鲁木齐市 25 频道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已建成,还可接收 到本地乌鲁木齐电视台的 6 套电视节目。 2 户户通工程技术创新 2.1 广播电视户户通的优势 户户通工程双模采用“直播卫星 + 地面数字电视”双模接收方式,用户不 仅能收听收看到中星九号卫星上传送的
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观察与思考
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观察与思考汇报人:2023-11-30目录CATALOGUE•背景介绍•实施情况分析•典型案例展示•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结论与总结01CATALOGUE 背景介绍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于农村地区的信息获取和文化娱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由于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历史背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旨在让农村地区的居民能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政策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提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与任务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让每个村庄都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任务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需要建设广播电视发射站、传输网络和接收设备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要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对于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影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还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意义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意义与影响VS02CATALOGUE实施情况分析实施现状及成果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果。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偏远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民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获取更多信息和娱乐方式。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农村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广告业、影视制作业等。
同时,该工程也为政府赢得了民心,巩固了农村地区的政治稳定。
维护保养困难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广播电视设施的维护保养存在一定困难,部分设备使用寿命较短。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浅谈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摘要: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缩小信息鸿沟、解决广大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
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发展状况,提出了加速彭阳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0引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就是到2010年底在我国农村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充分利用无线、卫星、有线、微波等多种手段,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1新农村建设中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新时期的农村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不仅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文明的要求,更有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
国家制定政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2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技术管理2.1电源管理正常供电这是保证“村村通”运转的基础,所以要保证电源保持正常的状态。
因此,一方面在选择电源时要做长期的考虑,选择高质量的电源;另一方面要求在安装后要经常地检查电源使用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2放大器的防雷处理广播电视网络线路干线多采取的是架空线路,线路长而且所处的位置空旷。
所以,在夏季雷雨多发的时候要注意防雷工作,防止因线路感应雷击产生的电压对放大器的损坏。
目前放大器防雷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是在架设电缆的钢绞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安置接地网,二是选择适当型号的放大器,三是放大器外壳接地,固定在钢绞线上。
2.3 自动化运行的管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初步建设好并开始自动化运行以后,需要技术人员对自动化运行系统进行维护管理。
由于技术人员较少,相对整个“村村通”工程来说,每个人能够管理的区域很小,所以对自动化运行系统的维护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相关部门组织定期的巡检,处理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二是对基层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要求能够完成日常的维护、故障处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和维护
浅谈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和维护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看电视是农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娱乐方式,在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网络覆盖也不断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是重要的民生措施。
本文对农村广播电视的安装与维护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积。
标签: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安装维护引言广播电视是农村地区的基本设施之一,随着农村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广播电视在农村地区不断普及,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推进过程中,如何提高广播电视的安装和管理水平,是相关部门考虑的重点工作。
由于当前农村广播电视工程量也越来越大,对农村广播电视工程的安装以及安装后的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农村广播电视安装过程中,由于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加上广播电视的不断改善,导致广播电视安装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而且由于农村广播电视规模增大,导致农村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也逐渐增加。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农村广播电视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管理。
一、广播电视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要点对广播电视设备进行安装是广播电视系统全面覆盖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广播电视设备的工作效率。
1.正确设置配发的天线馈源极化形式卫星信号的传输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基础,当卫星信号地面接收站安装完成后,如果发现信号比较弱,电视上出现马赛克现象,则说明天线的馈源极化方式不正确。
此时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例如调整天线的仰角、方位角、极化角、焦距等参数,从而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
如果对天线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还是发现信号较弱,则要对天线进行检查,看天线出场时是否存在问题。
2.邻频系统550MHz的确定农村地区电视广播系统受到农村地区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分配的网络容量有限,而且由于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相对比较集中,放大器数量不多,所以很容易导致农村广播电视传输过程中,电视节目信号经微波天线接收后就直接接入传输网络,没有解调和重新调制的过程,所以导致信号不佳。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解决措施的论文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解决措施的论文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解决措施的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建设已经迈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基础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尤其是针对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农村建设产生了较严重的阻碍,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与维护工作难以落实。
本文以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对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与维护工作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安装和维护1农村广播电视应用的重要性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地提高及社会的蓬勃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农村人们精神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农村地区相较城市地区而言所能进行的休闲娱乐放松活动较少,通过收看电视来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放松身心,提高精神文化修养,所以广播电视的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我国广播电视在农村地区的建设依然存在问题,受不同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农村地区人口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形势下农村广播电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最为重要和紧急的任务。
2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农村偏远地区,信号较弱当前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中,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农村地区较为偏远,广播电视信号难以到达。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多数村落位于深山或环境较恶劣的地方,这些地区远离城市,发展状态落后,虽然其当地布置有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却无法有效的利用,地区偏远导致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有效、稳定地将卫星信号进行传输,使诸多电视频道在播放过程中都存在画面模糊、音质不清等问题,甚至部分电视频道接收不到信号,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是因为农村地区较偏远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对设备进行精准的、细致的、科学的调试,使设备在使用期间各项参数指标无法达到实际需求,对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广播电视“村村通”及“户户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
广播电视“村村通”及“户户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文化和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必须加强农村的广播和电视设施建设,以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获取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做好“村村通”、“户户通”等方面的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由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已有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管理和维修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户户通”和“村村通”的实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管理;维护“村村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农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被提到了重要的发展议程,各地的政府都十分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一些乡村乡镇企业而言,广播电视是一种很好的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有关方面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保证“村村通”、“户户通”,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各地广电总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此,要从根本上推动“村村通”“户户通”的农村广播电视管理技术和维修技术提高。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一)管理维护工作缺乏有效举措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庞大,人口众多,所以“村村通”、“户户通”等项目都是比较分散的,这不但给项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给一些地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一旦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变得微弱,那么农民的收听就会受到影响,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频道都接收到,所以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中,他们并没有能够严格的执行相应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1]。
这是家家通的问题,家家通需要移动基站进行定位,而基站的信号太弱,家家通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议一、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新时期的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不仅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文明的要求,更有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
国家制定政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下面笔者探讨了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员工方面部分员工的不理解和畏难情绪,影响着“村村通”工程的进程。
由于县广播电视局作为“村村通”工程的主要责任单位,但自己造血的能力并不大,加之财政支持不到位,每年资金缺口都不少,导致部分员工不理解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
2.网用户方面一是部分网用户不愿再交开户费,影响着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
并网后按相关规定开户时需要交费,部分用户不答应,因而收并工作十分艰难,有线电视网络扩大覆盖工作受到影响。
二是部分村民自装了“大锅”,影响了有线电视入户率。
3.设备方面从设备运行状况看,乡镇实施“村村通”以后,大多数设备都在正常工作,也有少数设备停止了运行。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群众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设备的人为损坏;另一方面,我县在“村村通”维护上没有专项经费,由于向村民收取的费用十分有限,因此在保证设备的运行上难免有点杯水车薪、捉襟见肘。
4.处罚不到位对个别违法行为难以产生威慑力,也在影响着有线电视的入户。
对私拉乱接电视信号、破坏电视传输设施,私自销售、安装“大锅”等不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太轻。
三、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各方支持要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村村通这一“惠民”工程进入千家万户。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优化心得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优化心得摘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我国广播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不断提高,通过广播电视农民们学会了许多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致富本领,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节目覆盖面存在欠缺,传播内容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传播不平衡城乡差别大,管理步伐跟不上工程进度,制度建设滞后等等,这些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受到了影响。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过程心得广播电视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的更多更广更有用的东西,从而丰富大家的知识与见识提高生活水平。
广播电视不仅要在发达的地区播放,而且还要在贫困的地方播放,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现今的社会贫富发展极不平衡,为了使贫困的地区生活质量有所改善,需实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因为大多的农民都不识字看书,了解农业畜牧业知识是很难实行的,广播电视可以实现农民可以听声音看画面了解其内容,但是就目前而言该工程实施的还不够完善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重要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不发达地区以及边远穷老山区在这个工程的实施中,各地情况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是几个村形成小片区,有的是单个村自己组网,有集体收视室有单个家庭收视直播卫星,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管理的困难虽然有些偏僻山村不能全部收看到中央和各省的节目,但是能收到当地的电视节目,既能听广播又能看电视,学到科普知识,掌握信息行情,很受农民欢迎但由于没有养成有偿收视的习惯,这就需要县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针对具体情况拿出方案加以解决特别是应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乡规民约,制定一个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村庄村村通电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培训,给政策,给技术,在村村通建设和运行中坚持建设合法管理规范使用科学的原则,要重实际看长远,为今后升级打好基础在日常维护和更新设备时,县级业务部门应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在设备的更新中标准要提高,能一步到位的要一步到位,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避免重复投资,用超前发展的思维来规划安排,为三网合一铺就必要的道路。
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实践与启示
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实践与启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多方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统一安装施工的办法,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县范围内打了一场漂亮的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战役,圆满完成了上级党委和政府交给我县419个20户以上自然村8380套“村村通”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偏远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其主要情况是:一、相关背景我县地处山西的南端,人口23万,境内山沟纵横,人口居住涣散,属典型的山、老、边、贫县,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发展,同样也使山区人民看电视难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截止某某底,全县6万5千余户居民仅有3万3千余户通上了有线网络电视,其余3万5千余户只能通过无线接收和市场上流通的“山寨版”卫星接收设施收看电视节目。
此种情况的局限性是:无线传输接收的是临近河南渑池、某某等地不太清晰的地方台节目信号,久而久之本县群众对河南等地行情非常熟悉,反而对山西省及本县的发展状况知之甚少,从而形成“只知道河南党政领导而不知道本县党政领导”的尴尬局面;利用“山寨版”卫星接收设施,起先还能收看到单一的、为数不多的电视节目,甚至还可收看到部分境外电视节目,给国家实行广播电视有效管理带来种种不便,后来国家投入巨资对中星九号直播卫星采取加密措施后,使用“山寨版”卫星设施接收节目信号的山区群众就无法收看到电视节目,众多山区群众在劳作闲暇之余无法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打麻将、赌博等不良风气逐渐盛行。
二、工作部署恰逢此时,省委、省政府“全面实现农村‘五个全覆盖’的宏伟目标”的战斗号角吹响,国家广电总局也把实施我县山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作为惠民政策的重中之重来实施。
根据国家、省上级部门“村村通”工程统一规划,县委、县政府及早动手,周密部署,提前组织广播电视部门及十一个乡镇党委、政府利用半年时间,以村为单位到广大群众家中了解信号接受情况,深入细致地对全县188个行政村2497个自然村的广大群众看电视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层层上报至上级党委和政府,最终确定我县419个20户以上偏远自然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名单。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效机制初探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效机制初探1992年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乡乡通”、“村村通”到“户户通”工程,经各级政府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普遍欢迎和好评。
我一开始就参加这项工作,我认为应构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效机制,使“村村通”、“户户通”成为“永久通”。
我以一个基层工作者的切身体会,谈谈个人看法。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概况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绩显著;工程与时俱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二十多年来,国家对农村广播电视工作,扶持力度一年大于一年,实施的模式和设备所采用的技术,都在投入资金更新。
受国家政策的鼓励,部分农民自己也掏钱建不少卫星地面接收站。
技术上,从开路发射→大天线小片网→大天线小片网+小型天线单户接收站→微型天线接收站模式,每一种模式的转变就一次巨大的技术进步,每一次进步都有国家的巨大投入作后盾。
从2012年起,为削除城乡差别,农村卫星广播电视使用技术由“村村通“提升到”“户户通”采用电视电话复合技术,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的套数比村村通更多,更丰富。
“村村通”工程,使广播电视这两种最为普及、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现代传媒直接进入了农村千家万户,丰富农村、偏远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连心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村通”维护任务十分艰巨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卡斯特地区,地形复杂,群众大都居住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滞后,生活贫困,精神文化生活贫乏,这些地方是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维护的重点和难点。
2、从“村村通”到“户户通”,运行维护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我省正在建设的农村卫星地面接收站,已从“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
而现在的情况是,边建边坏、边坏边建的现象,在各地仍然普遍存在,加上农户自购的设备质量差,致使“村村通”出现“返盲”现象。
各地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但由于对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认识不到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行维护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播电视“村村通”
国家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该项工程是国家为“三农”服务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一、村村通的发展
这里本人仅就广播电视村村通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接收机的发展,l945年克拉克提出利用人造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1954年10月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l964年美国发射第一颗用于电视传输(同步三号)通信卫星,正式向世界转播东京奥运的实况开始了卫星广播扣卫星通信;我国在1998年到1991年连续发射四颗“东二甲”同步卫星,用于通信和电视传播,并于199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129号令规定:“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均实行许可证制度人,个人禁止自行接收卫星电视。
”此后,中国针对家庭用户的卫星直播市场发展停滞。
随着广播电视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模拟传播方式已不适应广播和通信迅速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传输越来越多的信息,成为人们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而数字压缩传播方式依赖于码率压缩技术的突破,使得数字压缩传播应运而生。
我国在97年元月1日用卫星传播了数字电视的信号,广播卫星作为有线和地面数字电视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覆盖其达不到的区域,有利于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
2008年1月1日上午9时整,中央电视台免费地面数字高清电视在北京开始开播,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实质性启动。
总的来说,村村通广播电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以前的模拟阶段(天线直径为2.5——3米),准确地说是2002年——2003年的模拟电视,2004年实现模改数。
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的数字阶段,这个阶段已全面普及数字接收(村村通天线直径2米),期间我县的村村通接收机又分为三款:第一款接收机为深圳同洲电子产品,代号C1(2005年——2006年);第二款接收机亦是深圳同洲电子产品,代号C2(2006年——2007年):第三款为北京嘉维电子产品,代号PBI(2008年)。
第三阶段:2009年以来的直播卫星模式。
二、“村村通”的特点
1、模拟阶段的村村通模式主要采取一锅双机形式,它是把天线与2台一体工程接收机放置在某农户家中,其高频头为单本振单输出双馈方式,分别把水平和垂直两条线与两台对应的接收机相连,通过混合器之后输出。
如果毗邻的农户需要收看,则需从混合器放置处分别拉一条一5同轴线,最多可以同时接收l2路(亦即12户农户)。
这种模式解决了当时部分贫困农户购买昂贵天线加接收机的费用,但是其收看的台数量有限,只有2个频道,且还要受到接收机放置处农户的控制,比如当你正在收看贵州台,但接收机放置处农户如果对该台正在播出的节目不感兴趣时,他会切换到其他频道,于是所有的用户都得跟着观看其他频道,因此,收看极为不方便。
由于每一户都必须从混合器输出口接入,因此拉线较为复杂,且线缆损耗较大等等。
因此这种模式即使在当时收看的农户也不多,大多数都是村组干部单家独户使用,没有从根本上达到上级解决村村通的目的。
2、2005年——2008年的数字阶段模式,主要采取共享天线(双本振双极化
单输出高频头)模式。
它是把一面直径为2米的天线安装在某几户农户的居中位置或某一适合害装天线的位置,然后把从高频头上接出的信号用一个八公分器分成八路(实际平均只安了6路),每个用户再在自家终端接上接收机,各自自由收听收看天线上的广播电视节目,互相之间不相牵制,互不影响。
这种模式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看电视难的问题:而且收视效果较好。
既解决了天线重复使用,又达到了上级对村村通实施的目的,许多受益户对此也较为满意。
3、2009年以来的直播卫星模式。
它主要采取一户一锅形式,采用45公分Ku头偏馈天线,接收中星9B上的45套免费电视节目和43套免费广播节目。
这种模式因其天线较小,信号较强,安装方便、灵活,可以安装在平面上,可以安装在柱了上,亦可以安装在房檐下,还可安装在墙壁上和屋脊上等等,因此深受广大用户青睐。
那么何为直播卫星呢?卫星直播是指通过卫星将视像、图文和声音等节目进行点对面的传播,接收者只需要使用小型卫星接收天线、即可收到来自卫星的广播电视节目。
2009年7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对直播卫星节目进行技术调整,实现加密传输,从第二批村村通设备开始,全部使用加密型机顶盒接收加密信号免费提供给村村通用户收看。
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偏远贫困地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三、村村通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种模式:属于工程模式,没有遥控指挥功能.频道切换和声音切换都需用小木棍或其他东西在接收机上按;操作起来极为复杂,且高频头特殊(属单本振单极化单输出),一旦损坏,市场上没有卖的,更换极为困难。
频道输入极为不便,需十分繁琐的程序,往往输入一个节目需要2分钟以上。
节目质量一般,清晰度一般。
第二种模式:属于家庭摇控指挥模式,这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较先进,操作较为简单,程序也有所减少,但仍需一个一个的输入节目符码率。
由于其高频头的特殊性,接收机设计的独特性。
市场上几乎没有,更换难度较大,唯该生产厂家才能修复。
但其节目质量较好,清晰度较高。
第三种模式:这种直播卫星模式优越于前两种模式的村村通及之前的KU头天线.节目质量更精细,清晰度更高它还改变了以往分别输入单个节目符码率的弊端。
只要输入信号稳定.一经确认便自动才巴所有节目搜索出来。
既省时又省事。
四、村村通的后续问题
总体来说,前两种模式都曾风靡一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部分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因此,在当时它们都是比较先进的,也算得上先进文化的代表。
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水平不断增强,过去即使是先进的,如今也不先进了,紧随着诞生了直播卫星,其携带方便,安装简易,操作简单,功能齐全,更重要的是接收效果好,图像清晰,画质优良,且用户之间互不相干,收看自由。
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前两个阶段的村村通维修问题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凡损坏零部件皆需通过乡镇文广站转县局再转省村村通维修办公室,然后再原路返回,光往返路途就需10天半月,如果时间不凑巧的话,往往需要三两月,甚至半年也不算稀奇,农户才得到修复的零部件或接收机,特别是第二种模式,由于它属共享天线,6户共享,易遭雷击,当时都安装了避雷器,但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公共部分坏了的话,用户之间还会出现你推我、我推你这种相互推诿的现象,甚至推来推去把东西都推丢了,这大大影响了用户的收看:试想有谁在三两月、甚至半年才能再看上电视而内心没有想法?另外,保修期以后的村村通维修怎么办?比如前两批
村村通的维修几乎终止。
即使是有偿维修,后续服务也应该跟上,各基层站点就算想修也没有配件,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农户对村村通工程观念的误解,也难免会打击到部分农户的积极性乃至对村村通工程的促进。
所以,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现在及以后的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维护、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维护管理体系,各种配件都按一定比例先配备到各基层站点,由各基层站点维修,用户只要把损坏的东西拿到各站点,马上就可以领到修复好的机器,待累计到一定数量的坏配件时,送到县局或直接寄往省村村通维修点,再申领下一批配件。
关于过了保修期的维修问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继续持续与生产厂家联系,购进相应配件,寄往各基层站点,各基层站点按帐目清单汇款给生产厂家,待维修时各站点再向用户收取材料费即可。
这样既不影响广大用户的收看,也不会影响厂方维修,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简化很多程序,也能让我们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还能保证我们的村村通工程实现真正的村村通、长期通、有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