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合集下载

试析黑龙江大豆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析黑龙江大豆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试析黑龙江大豆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1. 引言1.1 黑龙江大豆种植现状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基地之一,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大豆生长,因此大豆种植面积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到目前已经达到数百万亩。

黑龙江大豆种植的产量也逐年增加,成为全国大豆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黑龙江,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等地,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种植户大多采取大面积连片种植的方式,通过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黑龙江的大豆种植以绿色有机方式为主,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各地政府也给予种植户一定的补贴和技术支持,促进了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黑龙江大豆种植现状持续向好,为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大豆的重要性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四大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大豆不仅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大豆可以提取大豆油、豆腐、豆浆等多种食品,是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

大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更在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大豆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还可以作为饲料用途,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大豆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大豆种植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益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选择优质大豆品种选择优质大豆品种对于黑龙江大豆的种植至关重要。

优质的大豆品种不仅能够保证产量和质量,还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大豆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在选择大豆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适应性和稳产性。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豆品种能够更好地生长和发育,保证稳定的产量。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分析了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豆;大豆加工;黑龙江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一、黑龙江大豆加工业现状大豆产业是机械化程度高的传统种植模式,是黑龙江省农民、工人就业的主要产业和收入重要来源。

我国主要有四个大豆油脂加工圈,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内陆地区制油圈,拥有大豆油脂加工企业160多家,年处理量达700万吨,占全国加工能力的1/10,省内形成九三油脂集团、阳霖集团、哈高科为代表的三个大豆加工中心。

黑龙江有26万人们工作在大豆加工企业及相关的行业,大豆产量每年约400~6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份额,播种面积占全国1/4,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大豆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实现了大豆加工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及承包职工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

二、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技创新能力低。

目前国产大豆产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体制,目前国内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缺乏自主性,管理松散,开发能力低,我国大豆加工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美国从50年代起就非常注重大豆的基础性研究,财力和人力投入较大,使得每年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高产优质新品种上市。

我国80年代起才开始从事对大豆蛋白方面的研究,从总体看,我国大豆蛋白的研究较晚,研究设备简陋,研究开发部门少,产品由实验室结果转化为工业化的进度较慢,导致我国蛋白质产品品种单一,大豆蛋白产品在食品加工中应用面过窄。

2.大豆深加工能力低。

黑龙江省大豆深加工的企业只有三家,全省深加工的企业不到总加工企业的22%,造成大豆原料的严重浪费。

传统豆制品仅限素质品的生产,油脂产品仅为色拉油生产,就连新型加工制品也停留在蛋白质的加工阶段。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建议
大豆是粮油兼用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 脂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大豆的主产国,位列美 国、巴西、阿根廷之后,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 消费国与进口国。2018 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 1.1 亿 t, 而国内生产总量仅有 1600 万 t,由于畜牧业对豆粕、 蛋白的需求大,大豆进口量达 8803 万 t,依存度已达 到 85%,严重影响我国大豆产业安全 [1-4]。黑龙江省 是我国大豆主产区,2018 年种植面积 356.7 万 hm2, 总产 658 万 t,占比 42%,肩负着中国大豆产业振兴 的重任。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水平虽高于全国,但与 世界大豆主产国相比,在品种单产、品质和配套技 术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黑龙江省大豆每 667m2 平 均 产 量 为 127kg,与 美 国、巴 西、阿 根 廷 比 相 差 60~80kg。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国内对大豆日益 增长的需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黑龙 江省大豆生产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议,精准施策, 既是调整种植结构、发挥黑龙江省大豆的产区优势、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发展大豆生产,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筹码,对完成大豆振兴目 标任务,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图 1 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kg/hm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
᳴ᴥැᄽ ˟‫ږ‬ Ꮗ‫ږ‬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发展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分析及建议

对发展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分析及建议
0 雨 同季 , 于大 豆生长 , 适 加之 昼夜 温差 大 , 利于 干物 质积 累 , 0 0元 以 上 。 有 3大 豆主产 区的基础 设施 比较薄 弱 . 农产 品品质优 良 。 黑 龙江 省 大 豆 的主 产 区基 本 还 没 有 摆脱 “ 天 吃饭 ” 靠 2大豆 栽培技 术水平 较高 . 的局面 , 豆是 比较 适合 机械化 作业 的作物 , 龙江省 的机械 大 黑 黑龙 江省 是全 国大豆 主产 区之 一, 大豆 面积 占全 国种 植 但农 近 面积 近 13黑 龙江 省 农垦 耕 地 占全 省 的 15土 地 规模 化 种 化 种植 水平也较 高 , 田基础 设施相 对来 说还 比较 薄弱 , /, /, 几 年 连续 发生 的春 旱 、夏 旱等 自然 灾 害给 黑龙 江省 的 大豆 植 、机械 标准 化作 业 、栽培 制 度科 学化 已经 走在 全 国现 代 我 农 业建 设的前列。 目前, 省在 各环 节 、各层面开展的农场与 生产造 成 了很大 的损 失 , 们各级 政府 虽然 每年都 在组 织人 全

20 年 黑 2 %以 上, 已 占全 省 大豆种 植 面积 1 0 现 1 4以上, 量达 到 2 0 上 均有 较大 差距 ,0 8 底, 龙江 省 大豆 的 国储 库 收购价 产 5 格 37 0元 , 左 右 , 0 吨 而进 口大 豆 到 港 价 格仅 为 31 0元 / 0 万 吨 以上 。已 建成全 国 绿色 食 品原料 大 豆标 准化 生产 基 地 吨, 每吨比 国产 大豆 低 6 0 。 0元 4 个 , 积 l 4 .万亩 。认证 绿色食 品大 豆产 品 18 , 4 面 33 5 3 个 企 2 大主栽作 物 比较 大豆处 于劣 势地位 . 三 业 6 5家 。 20 0 5年 以来 黑龙 江 省 大豆 的 种植 面 积 逐 年下 降,0 7 2 0 二 、 黑龙 江 省 绿 色食 品大 豆 的产 业优 势 年种植 面 积 为 57 3万亩 , 2 0 1 与 0 5年相 比减 少 6 0万 亩 , 0 这 1黑龙江省 环境条 件优 良 . 大 黑 龙江 开发 较晚 , 污染 小 , 虫 害发 生率 比南方 低 。 里还没 有考 虑后开 垦的 耕地 面积 补充进 来 的( 多数生 荒地 环境 病 。相 反 , 稻 、玉米 种 植面 积 却逐 年增 加 , 水 尤 森林 、草原 、湿地 资源丰 富, 全省拥 有森林 3亿亩 , 覆盖 都 适合 种大 豆) 森林 0 7年比 2 0 年 增加 了 l8 0万 亩, 05 0 这也 在 客 率 4 .%; 然 草 原 面 积 约 65 0万 亩 ; 36 天 0 湿地 面 积 65 0万 其 玉米面 积 2 0 1 亩 。生态 良好 , 备发 展绿 色大 豆得 天独厚 的 条件 。黑龙江 观 上促 进 了大 豆面 积的 萎缩 。原 因 主要是 与 水稻 、玉米 相 具 农 08年 土质 肥沃 , 世界上仅 有 的三大黑 土地之 一, 省属 中 、寒温 比种植 大豆 的效 益 底 , 民种 植 的积 极 性 不 高 。2 0 大 是 全 豆 的公 顷 收 益 不 足 千 元 , 水 稻 、玉米 的公 顷 收 益 都 在 3 而 带 大 陆性季 风气 候 , 降 水量 3 0毫米 一6 0毫 米 , 、热 、 年 7 7 光

黑龙江大豆产业调研报告

黑龙江大豆产业调研报告

黑龙江大豆产业调研报告黑龙江大豆产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大豆产区。

大豆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和加工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内的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发展该产业提供参考。

二、生产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大豆种植基地之一。

该省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接近20%,年产量约占全国大豆产量的15%。

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等地。

黑龙江的气候条件适宜大豆生长,土壤肥沃,有利于高产高质的种植。

然而,该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种植面积仍然存在限制,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以及部分大豆种植地被用于其他重要农作物,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规模仍有提升的空间。

另一方面,种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导致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三、加工业发展除了大豆种植,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

调研发现,该省拥有多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产品涵盖豆油、豆粕、豆浆等多个领域。

其中,牡丹江市的大豆加工业规模较大,豆油生产量占全国的一成左右。

然而,与其他地区相比,黑龙江大豆加工业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竞争力。

另一方面,加工技术和设备滞后,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四、市场前景和建议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大豆及其衍生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为了进一步发展黑龙江大豆产业,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1. 提高种植技术和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高产高质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2.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黑龙江大豆及其衍生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大豆产业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大豆种植和加工。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种 。 采 选 合 适 的优 良品 种 是 大 豆 生 产 的基础 , 是 内因。 应 按 照 本 地 的 自然 条
件( 包括 土壤肥力 、 气候等 ) 、 品 种 的生 态类 型和生 产水 平采 选抗 逆性 强 、 生 育期适宜 、 高 产 的优 质 大 豆 品 种 。 应 克 服 盲 目引 种 ,不 应 将 外 地 高 产 田及 有 些 新 闻媒 介 推 销 的 品 种 甚 至 品 系 没 经 科 学 试 验 和分 析 ,盲 目的 大 量 应 用 和 引种 , 不 然 或许 无 法 达 到 预期 效 果 。 本 地应 按照 当地 的实 际情况 开 展采 选 . 做 到 因地 制 宜 栽 培 。 2 - 2做到 深松 耕 作制 度 。 按 照不 同前 茬 和 地块 分 别 运 用 秋 翻 春起 垄 、 秋 翻 起 垄、 顶浆起垄、 深松起垄 、 耙 茬 起 垄 等 耕 整 地 方法 , 以深松为主 , 松、 翻、 耙、 旋 相
没有 了 栽 培 的 积 极 性 。
1 . 1种 植 面 积 减 小 . 产 量 降 低 。 近 年 来 ,黑 龙 江 大 豆 产 量 总 是 在 一 个 缓 慢 发 展 的 阶 段 ,单 产 水 平 停 滞 不 前 甚 至 发 生 减 少 情 况 。 由于 社 会 经 济 的 高
速发展 , 城市化进程 的速度急 快 , 导 致 城 镇 化 趋 势 飞 速 发 展 .耕 地 面 积 持 续
结构松散 , 尚未形成规模 性 、 专 业 化 的 油脂加工单位 , 运输线路 远 、 运 输 成 本 高、 生产 规模小 、 储备 容量 小 、 存 储 费 用高 、 产 油费 用高 、 分 布 区域不 合理 , 导致 了 加 工 产 业 整 体 成 本 不 低 .故 不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标 都 远 远 满 足 不 了 企 业 的 要 求 , 使 黑 龙 江 省 大 豆 备 受 冷 落 ,阻碍 了大 豆 产业 的发 展 , 所 以根据 黑 龙 江 省 生态 区划 ,
适 时 调 整 大 豆 生 产 的 种 植 结
物 ,又是 经济作物 ,也是 工业
原 料 , 是 一 种 潜 力 大 、 功 能
大豆 面积逐 年减 少 ,严重 影响 了大豆加 工企 业的发 展 。根 据 生态 区划 ,黑龙 江 省 可 分 为 高 油 、 高 蛋 白 、 蛋 脂 平 衡 区 , 所 以 应 因地 制 宜 , 调 整 种 植 结 构 ,
子培育 到面积推 广均 取得 了 比 较 明显 的 成 效 。 但 目前 黑 龙 江
施 1 O 年 来 ,高 油 大 豆 种 植 从 种
构 , 是 振 兴 黑 龙 江 省 大 豆 产 业 、解 决 国家 粮 食 安 全 的一 项
必要 措施 。 -
源 ,主要 分 为高蛋 白 、高油及 “ 双高” 3 பைடு நூலகம் 品种 ,其中“ 双高” 大
豆 指 蛋 白质 和 油 分 含 量 之 和 大
1 5 5 9 0 0 ;
4 . 黑龙 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 国家大豆 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 ,黑龙 江
牡丹江
1 5 7 0 4 1 )
摘要 :大豆是 重要 的植 物蛋 白质 和食 用 油的供 应 作物 ,由 于黑龙 江省 大 豆收
益 效应 、生产 和 自然条件 的 限制 以及 国外大 豆的冲 击 , 自2 0 1 0 年起 黑龙 江省
大豆 总产 量 的 1 / 3以上 ,在 我 国
全 、产业链 长 的作 物 。从 本身 化 学 品质 来 看 ,大 豆 是 非 常 重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条件而闻名。

在这片土地上,大豆生产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当地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产业化进程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其发展对策。

1. 土壤肥力下降:长期的大豆种植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导致了东北地区部分土壤肥力的下降。

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

2. 害虫病害严重: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许多害虫病害的生长繁殖,大豆田间的害虫病害防治成为一大难题。

3. 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农资价格、土地租赁费用等的上升,使得大豆生产的总成本逐渐增加,降低了农民的收益。

4. 品种单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主要以特定品种为主,品种单一化现象严重,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5. 缺乏统一的种植管理技术:大豆生产缺乏统一的种植管理技术和标准,导致了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6. 市场需求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豆需求逐渐增加,但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却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二、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发展对策1. 加强土壤肥力管理:通过土壤改良、施肥、轮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和养分流失的问题。

2. 加强害虫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技术改进,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农资价格等措施,降低大豆生产的总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4. 多样化种植品种:鼓励农民多样化种植大豆品种,提高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大豆产量和质量。

5. 推广种植管理技术:加强对大豆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完善的种植管理技术和标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

6. 拓展市场需求:加强大豆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大豆产品的市场需求,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种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发展现代种业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关系到黑龙江省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促进我省种业加快发展,7月中旬,黑龙江省人大农林委对我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多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坚持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品种创新和良种供应。

常规粳稻、大豆、玉米本省自育品种种植分别达到98%、97%、54%,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为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全省种子企业489家,总资产111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51.6亿元,近五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速6.3%。

一是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

印发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

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依托省农科院建立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近5万份,垦丰种业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9万余份。

设立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8个,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入库保存786份,数量、类型均为全国最多。

我省种质资源库累计向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20余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提供种质材料上万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00多个。

一是构建种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建立种业创新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种业创新工作。

全省现有农业科研育种单位83家,建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杂粮工程中心、省寒地玉米种质资源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初步形成覆盖种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科技创新产业体系。

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育种技术和材料创新研究,“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农业部重大科研协作攻关1项、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1项。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业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业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业的问题与发展建议作者:张春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7期一、黑龙江大豆种植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种植面积和大豆产量的比值不符合标准目前,黑龙江大豆的种植面积随着黑龙江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渐提升,相较于前几年来说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

据数据显示,在1982-2010年期间,黑龙江全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大约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30%左右,可以说大豆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最为重要的种植农作物之一。

但是由于黑龙江省许多地区位于高寒地带,代替的种植物选择面较窄,因此就会出现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现象。

而这些被盲目扩大的种植地普遍肥力不足,又受到各种气候条件的制约,从而就造成了大面积的重迎茬现象,严重的影响了黑龙江大豆的整体品质。

同时这样一来这些耕地的生态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对于市场和农业技术水平发展来说都是很严重的阻碍。

尤其在近两三年以来,大豆的种植面积直线飙升,从原来的最大播种面积400万公顷上升至了1000万公顷。

然而在这种增长速度之下,大豆的产量却鲜有增加,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出现了极不稳定的态势。

如果长此以往,势必会对黑龙江大豆种植产业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2. 大豆育种的质量有待提高大豆育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高产育种的问题。

在近几年来,黑龙江大豆的单产有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在全国的大豆种植区域中稳居前列,但是其单产量却波动较大,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多。

现阶段,黑龙江已经出现单产可以超过330公斤/亩的优良品种,但是其产量却无法长久的维持下去,随着时间的变化产量会逐渐减少。

而与世界上其它大豆产量位于前列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更是相距甚远。

因此高产育种的问题可以说是黑龙江大豆种植业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

品质育种顾名思义,其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将大豆籽粒的质量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提升,从而提升大豆的整体质量。

一般来说,大豆的蛋白质是人们看重的首要营养物质,因此黑龙江大豆的品质育种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

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业现状与前瞻分析

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业现状与前瞻分析
“ — — 降 — — 升 ” 化 趋 势 , 9 9年 到 2 0 升 变 19 0 1年 呈 上
20 0 7年 又 呈 下 降 趋 势 , 0 7年 至 今 呈 20 跨 小 兴 安 岭 南 麓 、 嫩 平 原 和 三 江 平 原 地 区 , 效 积 升 趋 势 , 0 1到 2 0 松 有
产 提 高 1 . 斤 , 长 1 .% , 中 2 0 73公 增 29 其 0 5年 单 产 达 到 1 31公 斤 / 。 在 近 几 年 开 展 的 大 豆 高 产 创 建 活 动 7. 亩 中 , 区 大 面 积 万 亩 片 最 高 单 产 达 到 2 01公 斤 / , 垦 6 亩 提 高垦 区单产水 平还 有较 大空间 。 3品种 品 质 优 化 , 争 力 增 强 。2 0 . 竞 0 2年 , 国 实 我 施 大 豆 振 兴 计 划 以 来 , 区 大 豆 品 种 品 质 结 构 坚 持 垦 “ 早 、 优 、 专、 高 ” 原则 , 行 标准 化供 种 “ 调 调 调 调 的 实 五 统 ~ ” 优 质 品 种 覆 盖 率 达 到 1 0 。 垦 区 自育 主 导 品 , 0% 二 、 龙 江 垦 区 大 豆 生 产 发 展 前 景 黑
5 0万 吨 , 不 断 开 发 高 附 加 值 的 新 产 品 。 建 立 了 企 油 大县 ( ) 0 并 场 奖励 政 策 , 得 大豆 生产 比较效 益有 所 提 使 业 +基 地 +农 户 的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模 式 , 断 完 善 利 高 , 利 于 大 豆 生 产 发 展 。 不 有

I 萋薹薹薹誊重墓墓墓羞誊重量量量昌暑量========呈昌昌昌 大豆 产 业研 究 基量 .靛喃嘲_ 日■■mm■mi●mmmmmmmmmmmmmmm 曼 ■m■ --_ m mm ≈ ■ ■ l _ u m m_ ■ ● mm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市场开拓、完善政策支持等。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促进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持续增长和提高产量质量,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大豆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其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论部分展望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前景,指出在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加强产业合作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东北地区、大豆生产、问题分析、技术水平、发展对策、技术创新、种植结构、市场开拓、政策支持、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优质的土壤环境。

目前,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居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存在着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供给方面并没有跟上,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虽然东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技术的投入不足以及人才的匮乏,大豆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推动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1.2 本文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做出贡献。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思考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思考
区不 生 产 大 豆 黑 龙 江 省地 处 。 祖 国 的 东 北 部 ,气 温 、积 温 、 降 雨 及 季 节 变 化 、 土 质 、 光
世界 大豆 生产 的 总体格 局是 :面 积稳 步增 加 、单产 趋于 平稳 、总 产显 著提 高 。所 以当我 国大 豆供
需不 平衡 时 ,全球 大 豆产量 的大 幅增 加 ,导致 了 国际市 场大 豆价
黄淮 流域 大豆 区 ,包 括河北 、河
又是 附加值 很高 的经 济作物 ;既 是主要 的食 品工业 中优 质蛋 白质
和脂肪 的来 源 ,又是 畜牧业 、精
龙 江省 作为全 国最 大 的大豆生 产
基 地 ,面积最 大 、总产最 多 ,且
具 有不 逊于 国外大 豆主 产 区的优
良 自然 条件 ,其发 展状况 对全 国
国 大豆 生 产 的发 展 。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生产 ;大豆产量
大 豆 既是 常 规 的 粮食 作 物 ,
场 大 豆价格 的影响 越来越 大 。黑
定 ,大豆产 区主要分 布于三 大 区 域 :一是北 方 大豆 区 ,包括 黑龙 江 、吉林 、辽 宁 及 内蒙 古 等 省 , 是 我 国大 豆 主要 生产 基地 ;二是
细化工 等行 业 的原料 。所 以世界
上几乎所有大豆生产国都努力发
展大 豆产业 。在 我 国 ,大 豆产业
大豆产 业 的发 展有 重要 影响 。大 豆 曾是 黑龙 江人 的骄 傲 ,是黑 龙
南 、安徽 、山东等省 ;三是南方 大 豆 区 ,包括 江苏 、湖北及 四川 等 省 。这 三个 产 区大 豆产 量 占全 国产量 的 8%以上 ( 0 见附表 ) 。
黑 龙 江 省 已经 成 为 全 国最

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

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

且在全 国乃至全球 叫响的黑龙 江省大豆
大 豆 比 重不 到 50%。
积极争 取国家将黑龙江省整体立项 知名品牌 扶 持建设质量检测检验 中 tl,,
2 黑 龙 江 省 大 豆 生 产 发 展 存 为全 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保护 区 ,给予 科学布局 ,完善体 系,保证 品牌产品质
在 的 问题
重 点支持两个环节 ,包 括投人企业技改 、
在 120公斤 以上 ,商 品率达到 92% 以上 。
黑龙江省虽 然是 全国大豆主产 区, 扩 建扩产 、新产 品研发 、追溯体 系建设
2009年全 省大 豆 种植 面积 最 多 ,达 到 但仓 储 能力有 限 ,而且 由=F 2013年后 等支持资金 ,扶持一批产业化项 目,推
大豆生产 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以黑龙江省 为例
王 一 惠 段 桂珍 罗 永 刚
1 黑龙江 省大豆生产发展现状 一 品种种植 规模 不够 ,长期混种 、混收 、 进大豆生态高产标准农 田建设 ,为推广
1.1 大 豆种 植 状况
混销 ,大豆 总体 质量 受到较大影响 ,造 良种 良法奠定基础 。
3.5 支持 大 豆互 联 网、物联 网体
企业大 多处 于停 产半停产状态 ,部分大 机非转基 因大豆种植面积 ;安排转基 因 系建设
豆加工企业 已经 在沿海建厂加工进 口大 检测监管设施建设 扶持资金 ,积极探索
互联网 、物联 网是现代产业 生产营
豆 。省 内加 工能力不足 ,对黑龙江省大 构建统一 繁种 、统一供种 、产销直接对 销前沿技术 ,应借助我 国互联 网应 用世
更 多的资金 和政 策支持 。重点支持 三个 量。黑河市提 出举全 市之力 ,统一创 建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油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占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近20%。

大豆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针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实际问题,需要展开相关研究,为促进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分析大豆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三、研究内容
1.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发展情况;
2.分析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市场需求、品种选择、生产技术、流通环节等问题;
3.研究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和经验,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启示作用;
4.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当前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和经验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2.实地调查法: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生产者、销售商和消费者的相关信息;
3.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等数据进行分析。

五、预期成果
本文将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预计研究结果将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02
促进牡丹江市大豆产业持续健康 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 入。
报告范围
01
牡丹江市大豆种植面积 、产量及分布情况。
02
牡丹江市大豆加工企业 数量、规模及加工能力 。
03
牡丹江市大豆产品销售 渠道、品牌及市场占有 率。
04
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挑战及机 遇。
02
牡丹江市大豆产业概述
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政府对大豆产业的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创新、环保治理等方面。
建立保障机制
完善大豆产业保障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 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推进科技创新与转化
加强科研力量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大豆产业相关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
推广先进技术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大豆种植、加工、储运等环 节的技术水平。
加工技术与管理
牡丹江市大豆加工企业普遍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管理模式。
在加工技术方面,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在管理方面,企业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 求。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05
大豆销售与流通现状分析
促进成果转化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大豆产业的附加 值和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
培育知名品牌
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 争力。
拓展销售渠道
加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大豆产品的市 场占有率。
加强宣传推广
利用媒体、展会等途径宣传推广大豆产品和品牌,提升消费者认知 度和接受度。

黑龙江省大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一直以其丰沛的耕地资源和优质的气候条件,为中国的大豆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黑龙江省大豆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在过去几年中,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从2015年的约500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约1000万亩,实现了翻番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黑龙江省优良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

2. 大豆产量居全国前列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也在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从2015年的约4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约900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这使得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3. 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大豆产业的发展不仅对黑龙江省的农民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还推动了农民收入的提升。

大豆种植对劳动力需求较高,通过种植大豆,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而且,大豆价格相对稳定,给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农民的收入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二、未来趋势分析1. 大豆种植面积有望继续增加随着市场对大豆需求的不断增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望继续增加。

大豆是人类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大豆蛋白质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长。

同时,政府也将继续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大豆产量增长空间有限尽管大豆种植面积有望继续增加,但由于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大豆产量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黑龙江省已经达到了大豆种植的天然瓶颈,进一步增加产量将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未来的大豆产量增长将较为缓慢。

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了应对大豆产量增长的限制,黑龙江省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黑龙江省可以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和农民收益。

关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黑龙江省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特色农产品如大豆、玉米、水稻等产量不断增加,畜牧业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_____、_____等。

这些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基地建设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黑龙江省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广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建设了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加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农业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仍存在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导致农业综合效益不高。

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存在订单违约、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现象,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受益程度有待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37%~44%,但近年来出现了大豆生产面积逐年减少,生产模式传统老化,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优质高效品种少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大豆生产进入了品质上不去,售价低,收益少,农民转种其他作物的恶性循环状态,如何改善现状,成了农业工作者及农民必须思考的问题。

1.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1.1政策变动影响大豆生产2008-2015年因国家出台了大豆收储补贴政策,农民受政策激励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现象;2016年国家取消东北四省大豆临储价格,大豆价格由市场决定,因品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售价偏低的原因,导致豆农转产,种植面积锐减,即使种植也是为了轮作,不得不为之,影响农业生产整体规划。

1.2两对矛盾,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销售上存在两对矛盾:一是豆农渴望产量高急需出售变现与品质低、售价低不愿贱卖之间的矛盾;一是省内大豆加工企业原料不足与品质低不愿收购之间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导致我省大豆订单不足,生产滞后,影响了大豆的持续发展。

1.3种植成本逐年提高,农民难以维系一是重用轻养,耕地质量下降,养分失衡,通气透水性差,易旱易涝,保水保肥能力逐年减退,为保证产量只能不断增加投入;二是农资价格不断提高;三是自然、人为灾害多发,化学品大理使用,虫草抗药性增强,防治成本上升;三是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高投入低产出,农民难以维系。

1.4生产者素质不高,生产技术落后目前农村年青者多数进城务工,留守者多为老人,生产者素质不高,种地以经验为主,多数豆农生产仍停留在传统种植基础上,生产经营粗放,对比空,大垄等新技术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接受新技术,高新大豆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到位率低,“靠天吃饭”仍占主导地位。

1.5大豆品种混杂多样,品质难以保障豆种的优劣是决定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但是多数豆农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盲从,品种选择不明确现象,经常出现越区种植、混合种植等现象,大豆产量不稳定,品质差、经济效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作者:田凤玲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11期
1黑龙江大豆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黑龙江省是北方春豆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33.3%左右,占北方春豆区67%,总产从1992年的349.1万吨提高到2002年的556.5万吨,占全国总产的33%,单产平均1860公斤/公顷,较全国平均水平(1649公斤,公顷)高211公斤。

黑龙江省种植大豆具有生态、区域和经济三大优势,大豆是黑龙江省三大主栽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大豆产业已是黑龙江省的一个优势产业,黑龙江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

2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已形成三个大豆加工中心,即以九三油脂集团为代表的中、北部油脂加工中心,以阳霖集团、佳木斯三江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油脂、豆粉、大豆深加工的东部加工中心,以及以哈尔滨高科技园区大豆深加工为代表的南部加工中心。

黑龙江省的乡镇传统加工企业的加工规模比较小,而且相对比较分散。

据专家们估算,目前这三个大豆加工中心的大豆加工能力在300万吨以上。

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基本覆盖了黑龙江的大部分大豆产区,靠其带动,农民户均年增收400元以上。

3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遇到的共性问题
3.1企业问题
(1)企业加工规模较小。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虽然拥有九三油脂、哈高科、等大型龙头企业,但这类企业毕竟数量少,大多数大豆加工企业规模都较小。

一些传统豆制品企业,只具有小作坊式加工能力。

(2)企业的技术和装备落后。

在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中,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呈两极分化态势。

(3)民营企业家人才少。

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产业的主要差距在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主要差距在企业家,突出表现为黑龙江省地区领办优秀企业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
3.2行业问题
(1)大豆粗加工产能力过剩。

我省从事大豆压榨和传统豆制品的企业多,粗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相对于市场需求和当地大豆原料供给明显过剩。

(2)加工黑龙江省地产大豆存在诸多劣势。

与沿海企业加工进口大豆相比,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如果用地产大豆,将遇到以下不利情况:①流通环节费用高。

②混种、混收、混储、混售现象严重,黑龙江省地区大的原料生产与需求相脱节。

③大豆原料供给不稳定。

④大豆收储资金使用集中、占用量大。

(3)大豆加工业融资相当困难。

①不合理的银行结算期制约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贷款。

②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常常发现“大企业扩张时要钱,中小企业创业时缺本钱,而贷款融资又难上加难”的现象。

3.3产业政策问题
(1)走样的所得税政策影响企业发展。

目前,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只惠及国家级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在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中寥寥无几,覆盖面太窄。

(2)国债支持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据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反映,国债项目变化太大,打乱了企业的生产部署,不但没有支持企业发展,反而产生负而引导效应。

(3)民营企业遭遇隐形所有制歧视。

尽管国家大政方针已明令取消企业的所有制歧视,但眼下流行的潜规则为:实行所有制歧视,只说不做!文字上见不着,执行中感觉到。

国企优先,民企靠后。

4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发展建议
黑龙江大豆产业化发展建议的总体思路是:黑龙江大豆产业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农民致富为出发点,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基础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产水平,改善大豆品质,实行区域化专品质种植,打非转基因大豆和绿色大豆品牌;发展精深加工,保护和扶持国内精深加工企业,有选择的引进跨国公司,走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

根据上述思路,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4.1建立大豆保护价制度,设立农产品价格调控基金
(1)走样的所得税政策影响企业发展。

目前,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只惠及国家级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在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中寥寥无几,覆盖面太窄。

(2)国债支持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据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反映,国债项目变化太大,打乱了企业的生产部署,不但没有支持企业发展,反而产生负而引导效应。

(3)民营企业遭遇隐形所有制歧视。

尽管国家大政方针已明令取消企业的所有制歧视,但眼下流行的潜规则为:实行所有制歧视,只说不做!文字上见不着,执行中感觉到。

国企优先,民企靠后。

目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都已建立了保护价制度,国家设立了专项收购资金,为稳定生产、发挥农民种植积积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8年前,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两个省曾实行过保护价收购。

加入世贸后,大豆没有配额保护,大豆种植受国际市场严重冲击,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5年大豆进口量是国产大豆的1.6倍。

大豆产业如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将严重挫伤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

所以我们建议建立大豆保护价制度,把大豆价格定在玉米价格的3倍即2.8元,/公斤,利用我省是主要粮食生产区,种植大豆面积最多这一客观实际,向国家申请一定比例的大豆保护专项资金,如国家不给予资金支持,可视我省财力状况每年拿出部分资金,对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进行保护价收购。

4.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大豆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占30-40%,近年来,我省实行的优质良种化工程,对“九五一十五”期间育成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起到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财政应继续加大大豆等种植品种的支撑力度,提高支持品种数量和金额。

凡经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优质品种,每个品种直接补助品种育成单位一定资金;同时,以财政资金扶持为导向,采取政府对区域内种植的优质品种实行良种补贴,凭到有保护品种经营单位购置品种的发票进行补贴。

4.3抓好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龙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财政部门支持龙头企业应该在这两个能力的提高上下功夫,以银行贷款项目、贷款贴息、创新资金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有创新能力并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企业建立技术和人才创新平台。

乡镇企业真正能够使用省产大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所以,应从多种经营项目及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中、小型传统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工艺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