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什么是好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有感

合集下载

《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悟

《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悟

《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悟摘要:一、引言二、教育哲学的内涵与价值三、教育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五、个人成长与教育哲学的思考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教育哲学通论》的阅读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塑造。

通过对教育哲学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教育哲学的内涵与价值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以及价值的哲学思考。

它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以及教育与个体的成长关系的探讨。

教育哲学对于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真谛,提升教育的质量。

三、教育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哲学在实践中可以指导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帮助教育者明确教育的目的,把握教育的方法,以及关注教育的个体差异。

同时,教育哲学也可以引导教育者关注教育的社会责任,以及教育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儒家教育哲学,到近现代的教育哲学思想,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教育哲学,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创新性。

五、个人成长与教育哲学的思考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哲学的影响无处不在。

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育哲学的指导。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成长目标,了解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同时也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所在。

六、结论总的来说,教育哲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价值。

教育哲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还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书单推荐】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书单推荐】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书单推荐】影响教师的100本书1.《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美] 戴维·珀金斯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2.《学习的本质》,[法]安德烈·焦尔当著,杭零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3.《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新西兰]约翰·哈蒂著,彭正梅邓莉高原方补课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4.《教学的艺术与科学——有效教学的综合框架》(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美]罗伯特·J·马扎诺著,盛群力、唐玉霞、曾如刚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5.《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刘铁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6.《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朱自强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年9月出版教师专业成长类7.《可见的学习——水准地促动学习》(教师版),[新西兰]约翰·哈蒂著,金莺莲、洪超、裴新宁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8.《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赵中建、张燕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9.《创新者的课堂:*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迈克尔·霍恩、柯蒂斯·约翰逊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10.《无限制的学习:下一代远程教育》,[美]莱斯利·莫勒、杰森·B·休特著,王为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11.《教学需要打破常规:全世界欢迎的创意教学法》,[美]戴夫·伯格斯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12.《当代外国教师教育精品译丛·美国教师质量报告: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美国教育部中学后教育办公室编,朱旭东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13.《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美]阿曼达·里普利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14.《奇迹学校: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教学传奇》,[美]黛博拉·肯尼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15.《全脑教学:影响世界300万教师的教学指导书》,[美]克里斯·比弗尔著,程茗荟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16.《夏山学校毕业生》,[英]侯赛因·卢卡斯著,王靓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17.《致教师》,朱永新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18.《读懂课堂》,钟启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19.《教育我们身边的故事——中国教育问题访谈》,程平源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20.《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李建平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21.《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22.《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出版23.《如何高效阅读》,[美]彼得·孔普(Peter Kump)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24.《童年爱上一本书——教师、父母如何伴读》,周益民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25.《跟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陈静静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26.《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27.《给校长的101条建议》,王铁军、王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28.《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程红兵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29.《下辈子还教书》,蔡兴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30.《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富兰著,高振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31.《点灯者》,弘爱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32.《T.E.T.教师效能训练:一个已被证明能让所有年龄学生做到的培训项目》(30周年纪念版),[美]托马斯·戈登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33.《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高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34.《首席教师》,郑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35.《面向未来的课堂——“为理解而教”单元教学实践案例》,刘卫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什么是好的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什么是好的教育》的书,书中对好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书中提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知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但是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价值观却是需要学校教育去培养和塑造的。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地注重知识的传授。

其次,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特长、性格都不尽相同。

好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培养。

只有让学生在学校得到认可和鼓励,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另外,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能力同样不可忽视。

好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好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种好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首先,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

教育不单纯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智育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体育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和体魄,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素养,使他们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美好的情感。

只有注重培养全面素质,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人才。

其次,好的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

教育者应该通过教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

可以通过讲授生动有趣的故事,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组织寓教于乐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同时,教育者也应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第三,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是通过实践来获取和巩固的,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好的教育应该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校中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育者还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好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具有开拓进取、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如创新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1.何谓学生?学生不就是在学校里读书的人吗?这还可以是一个问题?在学校里读书的人称为学生当然是不错的,但这只是形式化的定义,其中“在学校里”是强调场域的特殊性,“读书”则是强调功能的特殊性。

两者相加,并不足以揭示出学生何以谓之学生的内涵所在。

2.学就是学习,生是人的意思。

合起来,学生就是学习的人。

学习总是有所学,有所期待。

学生之为学生,总是活在对某种更高事物的希望、欲求、期待之中。

真正的学生总是活在学习的状态之中。

3.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种静态的身份,更是一个动词、一种趋向,即成为向学之生、爱学之生、乐学之生。

学生处于学习生长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个人不断地从现实状态向着理想状态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朝向更高事物、欲求更高事物的过程。

只有当学生始终处于向着更高事物的开放性的状态之中时,他才真正处于学习的状态之中,他才能成为实质上的学生。

学校教育就是要充分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进入动态生成的学习过程之中。

4.正如范梅南所言:“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成长总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我们看待学生,就是要把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

“成长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希望、偏好、选择和奔向某个目标的过程。

”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种动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是学生从现实的存在向着理想的存在跃升的过程。

5.显然,学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身份,更代表着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

学生不是一种静态的身份描述,而是一种不断涌动着可能性的、积极成长的生命属性。

学生不是被动的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向着知识世界自主发展、自我成长的人。

6.好的学校教育,其根本标识当然是好的学生。

这里所谓好的学生,首先是指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好,也就是说,好的学校总是拥有好的生源,这是从学校教育的起点而言的。

一所学校,能吸引周围最好的学生来学习,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然这可以说是一所好的学校,特别是大学,优秀生源可以说就是一所大学的标识。

《好的教育》读后感

《好的教育》读后感

《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是一本著名的教育学著作,由英国著名的教育大师威廉·马克斯编写。

它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培养一个孩子的智慧、道德和良好的品格。

本书深刻地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以孩子为中心,以培养其自然能力和良好习惯为根本。

它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自身的智慧和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的民主公民。

《好的教育》的主要思想是将孩子的自然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马克斯提出,孩子的自然能力是教育的基础,应该发挥其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不是压抑它们。

他指出,孩子的自然能力是一种智慧,而不仅仅是技能,只有培养这种智慧,孩子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另外,《好的教育》也强调了教育的多样性,认为孩子们应该有多样性的教育经历,以培养他们的智慧、道德和良好的品格。

马克斯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过程,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外,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此外,《好的教育》还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认为实践对于培养孩子的智慧和道德素养非常重要。

马克斯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他们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学习。

最后,《好的教育》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开放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过程。

马克斯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自主的过程,孩子们应该有自主的权利去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不是受到外部的压力和限制。

总的来说,《好的教育》是一本伟大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指出了教育应该以孩子为中心,以培养其自然能力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自由开放为目标。

它为当今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培养孩子的智慧、道德和良好的品格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应该努力把这本书的思想融入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为孩子的未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教育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教育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被视为立国之本,传承文明,塑造人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它不仅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对教育哲学有了深刻的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育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普及和个性化。

现代教育哲学也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个体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德育为先。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人。

2. 智育为基。

智育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3. 体育为根。

体育是教育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顽强意志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4. 美育为翼。

美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二、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2.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10篇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10篇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教育哲学读书心得10篇教育哲学读书心得1这两天读了《教育哲学》,这本书的逻辑性是很强的,从什么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历史,从人生与教育,知识与教育,理性与教育,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里面讲的东西,主要的体会就是:教育哲学是个力量学科,研究人的发展问题,比如人生:书中讲了很多的人生观,宗教人,自然人,社会人,理性人等,可以讲是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问题,用教育来扩展哲学的界限。

记得最早的时候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出的一门学科。

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这门课,随后赫尔巴特在大学里教授教育学。

(1)缩短师生距离,建立自信心。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在美术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度及时间。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主动在美术课堂里来回走动的方式“接近”后面的学生:拍拍头、摸摸小手……主动借美术用具给胆怯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条件。

(2)给予学生安全感,培养自信心。

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首先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回答问题不论对错,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回答错误时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还不断鼓励学生:“你说的非常棒!如果能再补充一点,会更好!”“小朋友,你回答很精彩,能再说的更流利些吗?”……接着,多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各种美术课堂活动,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教学手段:、故事、游戏……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回答的问题,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其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强了。

(3)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巩固自信心。

教育与人生,教育可以提高人生的境界,可以从一般接受很好教育的人都有很好的素质和宽广的胸怀。

接受过教育的人遇事冷静,沉着,认真地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没有接受很好教育的人会遇事冲动或盲从,他们更容易被感情所辖制。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的教育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在《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中,作者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

本文将从作者的观点出发,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对好的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好的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灵的个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品德和情感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这就说明了教育的片面性和功利性。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素质,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成长。

其次,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阅读《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对好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好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好的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提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但是一个人的品格和能力却是他一生受益的根本。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这样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思考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不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不论他们的个人特点如何。

教育应该是一个包容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尽力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和关爱。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好的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让他们在未来能够自我成长。

通过阅读《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意识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智慧的公民。

我将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好的教育,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好的教育》读后感800字(精选9篇)

《好的教育》读后感800字(精选9篇)

《好的教育》读后感800字(精选9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的教育》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好的教育》读后感800字篇1最近在拜读唐江彭校长的《好的教育》一书,越是深入去了解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越是觉得震撼,我的心越是无法平静。

唐校长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说的不过是常识”,常识往往离真理很近,许多常识本身就是真理,他用四个者来阐述教育的真理。

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他做的全然不是仅仅喊喊口号而已,而是真的把他的教育思想切切实实地落实在了日常的教育行为之中。

唐校长说:“我们要培养生命旺盛的人,让运动成为每一个孩子的习惯,于是我们每天—节体育课。

我们要培养精神高贵的人,让学生广泛的社会参与成为校园生活的一种常态,于是我们的诚信超市实现无人值守,学生自我管理。

我们要培养智慧卓越的人,让阅读成为学生奠定生命厚度的一种基本方式,于是我们敞开图书馆,把每一间教室的后边布置成班级书房。

我们还让学生去动手、去体验、去实践,把想象变成创造的一种实物。

让学生在想象创造的激励中,学会一种技术语言,制造一件物化作品,完成一份工程日志,形成一篇严谨的学术报告。

我们追求培养情感丰满的人,让他们能够在体验、感悟当中表现美,创造美,于是把艺术课程变成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

” 四个者的育人理念和育人实践,就是在这样一片焕发着蓬勃改革活力的教育沃土上成长起来的。

唐校长还认为教育应该是良善的教育,良善是教育的基本品性,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人每天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那颗照亮我们心灵的明灯都将会暗淡下来。

也许你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点燃了我们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就将照亮他的整个人生的前程。

《好的教育》读后感

《好的教育》读后感

《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

作者通过描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好的教育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关键作用。

他指出,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好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成就,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

这本书还谈到了教育的整体环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好的教育需要有好的教师和合适的教学条件。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应该有激情和责任心。

他们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学条件的优化也是好教育的关键。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书中也探讨了家庭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了家庭对于培养孩子价值观和品德的作用。

家长应该在孩子早期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塑造孩子的性格,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使他们更加自信和坚定。

通过阅读《好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教育质量,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制度的进步,以便为更多人创造良好的教育机会。

《好的教育》是一本启发人心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通过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将更加关注教育的质量,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本书值得每一个父母和教育者去读一读,它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教育启示和启迪。

读刘铁芳博士《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之有感

读刘铁芳博士《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之有感

读刘铁芳博士《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之有感今天刚拜读完刘铁芳博士的《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这本书。

在书中,刘博士的观点深入人心,观点鲜明有预见性,在书中,刘博士抓住“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性问题,展开对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哲学解读,借以阐发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展现好的学校教育的图景及其可能性:学生迷恋着美好事物;教师心向着学生,以成就学生为己任;校长在理念世界中紧盯着学生健全发展的同时,在现实世界中心向着教师;师生共同浸润在自然与人文彼此辉映的校园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学校生命气象。

全书重点分为五大点阐述:一、教育:唤起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我们最本源的感受是什么?就是生命感,是活生生的生命感,是对年轻生命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欲求与状态的感受。

失去了生命的生长感,我们眼中的学校、课堂,就不过是暮气沉沉。

优良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让个体找到生命的成长与生成感。

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类文化中所蕴含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转化成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个体内心之中对美好事物的生动欲求。

学校教育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人类欲求美好事物的心灵不变,学校教育以唤起个体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变,优良的教育就是如何给予个体美好事物的经历。

点燃人的内心,才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之所在。

激发个体心灵对美善事物的欲求,可谓今日教育的本真理想之所系,也是今日学校教育的崇高责任之所在!二、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学校依托学生而形成,学生构成了学校的本源,使学生让学校成为生动的学校。

若离开了学生,则学校就成了空荡荡的房子,学校就不再是名副其实的学校,而不过是空洞的屋舍而已。

可见,学生乃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1)、何谓学生?就是学习的人。

学习总是有所学,有所期待。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1很高兴,寒假前学校配发了这么一本的好书。

拿到这本书,真想一口气读完。

但因里面值得研究的知识太多,不得不细嚼慢咽。

真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学习的好书。

本书以教育哲学的思考介入当下学校教育,从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点着手,展开了对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六个关键词的哲学解读,阐发学校教育理念,进而展现好的学校教育的图景。

该书序中说,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们心灵的、长久地留存在我们记忆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但在我们的班级制授课的教育体制下,又是很难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去解决这对矛盾。

给我体会最深是第二章节,使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

幸福的根本在于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

理想的学生的基本状态:1、开阔的视野,2、充分的锻炼(培养个人的才能,发掘自我潜能,培育个性,养成脚踏实地的作风。

我觉得还可以添加:培养意志力、在身体的运用当中了解自己、获得挥洒体力的甜蜜感),3、相互的激励。

始终在学习中,在活泼的成长的状态之中(涌动着的活生生的精气神)。

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向学的生命。

那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唤起学生的向学之心呢?我觉得学校正是因为有了学生,学校变成了一所生动的学校,让一堆房子变成了活生生的,富于朝气的教育空间。

让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主要提出学校的教育不止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生气勃勃,永远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

学校教育的好坏不止是看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培养出的孩子是否朝气蓬勃。

如若你让孩子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发自内心的自主学习,那么孩子的学习也是疲惫的,老师的教也是徒劳的。

向学之心的唤起首先需要学生的自我肯定,积极的自我认同,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调动自我潜能朝向学习。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作者:来源:《教育》2016年第11期《学习的本质》作者:安德烈·焦尔当翻译:杭零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是如何学习的?记忆、动机、愿望和情绪在学习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作为曾经的差生,本书作者安德烈·焦尔当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

他让我们看到学习是一个复杂过程,常常充满冲突,需要打破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概念。

该书自1998年出版以来,已多次再版和印刷,在欧洲国家十分畅销,原著法语已被译作多种语言。

该书语言生动,运用现实中的例子通俗地讲解学习的发生过程。

本书不仅对教育研究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认识学生学习的机制,改进自己的教学十分实用,也为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提供了方法。

本书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关于学习研究的实用性读本,对研究者了解法语国家的教育亦极有帮助。

《教学的艺术与科学——有效教学的综合框架》作者:[美]罗伯特·J·马扎诺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罗伯特·J·马扎诺博士现是位于科罗拉多州的“马扎诺研究实验室”创始人之一和首席执行官,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教育研究专家。

本书是“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之一,是美国课程教学论权威马扎诺精心研究的力作。

作者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系统分析并展示了有效教学的综合性框架:包括如何明确学习目标、监测学业进展,如何帮助学生领会、练习和加深理解新知,如何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这对于改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作者:刘铁芳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以教育哲学的思考介入当下学校教育,抓住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性问题,展开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哲学解读,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六个关键词,借以阐发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展现好的学校教育的图景及其可能性:学生迷恋着美好事物,教师心向着学生,以成就学生为己任,校长在理念世界中紧盯着学生健全发展的同时,在现实世界中心向着教师,师生共同浸润在自然与人文彼此辉映的校园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学校生命气象。

《什么是好的教育》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

《什么是好的教育》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

《什么是好的教育》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好的教育》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1偶然的机会,有幸读到刘铁芳的《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让我在寒冷的冬天什么感到无比的充实。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刘铁芳在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位哲学家说:“一个随外在力量而行动的人,就是奴隶。

”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

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

因此,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相信自己能把学习搞好,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是学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事业上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情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

老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的心理,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书中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优秀的老师在一个学期内就把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带到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

当有人问他是怎样教这些所谓的差生时,这位教师这样的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补习,我只是每天上课前对我的学生说,你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你每天监督自己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考一分。

事实上,我的学生们每天都向着小小的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自然就上去。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一、引言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哲学分支。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哲学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人有幸阅读了《教育哲学》一书,对教育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二、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哲学的定义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哲学分支。

它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

2.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

其中,教育现象是指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教育问题是指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基本特征;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现象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

3. 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等。

其中,哲学思考是教育哲学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逻辑推理是教育哲学的重要方法,它要求我们运用逻辑思维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实证研究是教育哲学的基础方法,它要求我们通过调查、实验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历史研究是教育哲学的重要方法,它要求我们通过对教育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教育哲学的核心观点1. 教育的本质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要关注人的生理、心理、道德、智力、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2)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3)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育的目的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具体来说,教育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2)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使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审美能力。

(3)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鲍鹏山《好的教育》阅读心得

鲍鹏山《好的教育》阅读心得

读《好的教育》有感转载这篇《好的教育》博文,读来感觉心灵相通。

自己本是没有什么教育理论高度的人,只是一个想在工作中获得快乐,想让工作给别人快乐的简单的人。

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这里面所说的,正是我努力所要做的。

这篇文章说了好的教育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能让孩子有愉悦感。

是的,教育就像鞋子一样,必须是适合的,让你穿起来感觉舒服和愉悦的。

可是在现实中,好多的无奈注定了我们会放弃让自己愉悦的鞋子。

我们削足适履,为了分数放弃自己对教育的追求,转而为分数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惜真的把自己当成蜡烛,为分数、为试卷、为作业燃尽自己的生命。

可是,在这个劳累的过程中不知道你可曾体验到什么是快乐,不知道你还会不会怅望灰天,对遥不可及的所谓教育幸福发出无奈的喟叹?不知道在日复一日的劳蛛缀网的日子中,给我们的孩子留下的是什么?那学习中的快乐岂不是空中楼阁,什么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不也是空谈吗?为了分数,我们顾不上去想自己还要快乐吗?更顾不上去想我们还得给孩子快乐。

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可怕的梦。

我们是谁的工具?谁又是我们的工具?快乐,现实中就是一种奢望、奢谈,除非你真的不在乎分数了,除非你不想当优秀老师了,除非你真的太爱真理了,也除非你真的太有勇气了。

好多人还得晋职称,还得养家糊口啊,所以我们成了分数追求者的帮凶,成了剥夺孩子快乐的凶手,成了在教育中本没有捷径的捷径前赴后继者。

我们似乎被现实绑定了,无法挣脱。

可是,工作在我们的手里,怎么做是我们自己的事。

我们可以关起门来,给自己快乐,给孩子快乐。

分数像一座山,让人窒息,让人难以摆脱。

像封建的枷锁,牢牢将我们师生的命运锁定。

在让你人厌倦的压抑中,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想一个老师应该遵循的是教育的原则和规律,不是何许人的命令。

所以,我很明白的告诉自己——我要解放孩子的童年,给这些曾经和我一起度过他们童年时光的孩子,留下学校生活的快乐和温暖。

于是,致力于每节课和孩子探讨学习的方法成了我课堂的重要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什么是好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有感教育是国计,教育是民生。

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

在教育呼唤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的今天,我认为好教育应该是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教育的实施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以爱育爱,用灵魂塑造灵魂。

以人为本,尤其应该成为好教育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
一要为了学生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是“农业行为”,而不是“工业行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

然而,当今教育的现状就像易中天所嘲讽的:“中国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

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

在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说的不无道理!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缺乏人性的温暖,过于强调标准而缺乏个性的培养,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学生像机器。

学校教育不应透支学生的未来,不能伤害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

就像《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中所描述的:积极促成学生的主动学习,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活泼生长,可谓学校教育的真谛所在。

对于教育而言,比不停地学习什么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爱。

学生之为学生的根本不在于他在不停地学习,而是他拥有一颗学习的心,学习以欲求学习为基础。

二要依靠教师办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所以,教师应该是学校的真正主人,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的理念。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后出版《学生第二》、《学生第一》两本书,有人疑惑,在学校中究竟是学生第一还是学生第二?是教师第一还是教师第二?李希贵解释说:“从管理学的概念出发,教师第一;从教育学的取向出发,学生第一。

”因此,学生是第一,教师也
是第一;既要以学生为本,也要以教师为本。

没有教师第一的落实,就没有学生第一的达成;不以教师为本,就不可能以学生为本。

依靠教师办学,就要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督促每位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规划;就要民主办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广泛听取意见,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就要努力解决教师的切身困难,为教师排忧解难,让其身心愉悦,能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尊严和快乐。

教师教知识固然重要,但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培育学习的兴趣,也就是激励学生的向学性,比强求学生学知识本身更重要。

唯有教师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爱的情感,唯有富于想象力的教师才能理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热情与想象力可谓教师最重要的生命素质。

三要实施人性管理
师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是学校管理中最核心的因素,因此,一切管理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

实施人性管理,校长要有三个敬畏:敬畏法律,办学行为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敬畏规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去实施教育,按照专业发展规律去培养教师,按照办学规律去推进学校发展;敬畏师生,校长要眼里有老师,心中有学生,充分尊重师生,公平对待师生,真诚服务师生,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师生的需要,使每位教师、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我真希望,我们都能以教育为信仰,尽力地成全学生,尽力地解放学生。

为教育而生,同时与以教育为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