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测金允许误差表
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

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的意义与应用【前言】在黄金开采与加工行业中,黄金矿石的品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为了对黄金矿石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被广泛应用。
该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对黄金矿石的品位进行深入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黄金开采和加工工艺的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的意义与应用,以及对于黄金开采与加工行业的影响。
【文章正文】1. 黄金矿石品位的意义及其评估方法黄金矿石的品位是指单位重量矿石中所含黄金的含量,通常以克/吨或盎司/吨为单位。
在进行黄金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之前,对品位的准确评估十分重要。
评估品位的常见方法是通过化学分析,即将采集的矿石样品进行化验,以测定其中黄金的含量。
2. 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的定义和作用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是一种用于评估黄金矿石品位准确性的工具。
该表记录了不同样本的化验结果与实际品位的差异,帮助评估化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分析化验品位与许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更准确的品位评估结果,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黄金开采和加工工艺。
3. 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的构成与应用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主要由实验室分析结果、实际品位数据以及颗粒大小等因素构成。
在应用该表时,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样本数据,并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得出相应的含金量结果。
还需要记录每个样本的实际品位数据,以及样本中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黄金矿石的类型和性质,可以建立不同的化验品位许差表,以适应多样化的情况。
通过对化验结果和实际品位数据的比较,可以确定不同品位范围的黄金矿石的准确评估方法。
4. 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对行业的影响黄金矿石收购化验品位许差表作为一个评估工具,对黄金开采与加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提高黄金矿石评估的准确性,还可以指导后续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设计。
通过对化验品位与实际品位的比较,可以发现品位评估的误差和偏差,进而改进化验方法和技术,提高品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分解详解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目录
一.常用长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游标类
2.微分类
3.表类
3.1表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值的选用方法
4.仪器类
5.实物量具
二.常用力学类测量设备允许误差表
三.常用电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四.常用热工类测量设备最大误差表
五.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表
六.烟气分析仪最大允许误差表
七.常用理化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设备仪器类
2.常用玻璃量具最大允许误差表
一.常用长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游标类单位:mm
4.仪器类
备注:
1.数据来源于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中的最大允许误差、综合误差、基本误差或相关资料给定的相当于3
σ的误差或说明书中给定的指标值;
2.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更新后,最大允许误差值可能发生变化。
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分析误差探讨

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分析误差探讨赵荣龙,陈俊华,朱子贤(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云南昆明650102)摘要:文章阐述了碘量法测定铜分析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提出了对滴定过程中主张淀粉加入时机为溶液浅黄色刚好消失的观点。
关键词:碘量法;淀粉;误差作者简介:赵荣龙(1985-),男,云南大理人,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有色金属元素分析。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是国内著名的铜冶炼企业,铜精矿作为公司的主要原料,分析结果直接用于结算。
文章讨论的碘量法是常量铜分析的经典分析方法,反应原理为Cu 2+与I -定量反应生成CuI 和I 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碘而间接计算试样中铜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2Cu 2++4I -=2CuI ↓+I 2I 2+2S 2O 3-2=2I -+S 4O 6-由于CuI 沉淀表面会吸附游离I 2影响滴定终点判断,会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加入少量KSCN ,使CuI 沉淀转变成溶解度更低的CuSCN ,(Ksp ,CuI=1.1×10-10,Ksp ,CuSCN=1.1×10-14)使被吸附的I 2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
CuI+SCN -=CuSCN ↓+I -对分析而言,碘量法的分析原理是毫无争议的,但在分析过程中经常出现分析结果偏离预期的情况,如何对该分析方法的准确运用成为当今的研究方向。
文中主要探讨了分析过程中各干扰因素对铜分析结果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根据淀粉与碘反应机理和吸附作用,文章认为可以在滴定至浅黄色刚好消失时加入淀粉,这是与国标法不一致的地方。
1试样的分解在试样分解过程中,样品发生跳溅、样品分解不充分,均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试样分解过程中分析人员不能离开样品,不时观察样品,若发现样品发生跳溅,及时移至低温电炉。
分解试样在发烟之前试样不要完全蒸干,对于分解不完全的样品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再分解,直到样品分解完全。
药品检验方法分析允许偏差表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部分中成药制剂) ≤2.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0
荧光分光光度法
≤1.5
薄层扫描法
≤5
薄层扫描法(部分显色后测定品种)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
气相色谱法
≤2.0
气相色谱法(含醇量)
≤1.5
毛细管电泳法
≤2.0
维生素A测定法(第一法)
≤1.5
维生素A测定(第一法)
≤3.0
滴定液的标定 抗生素效价测定
药品检验方法分析允许偏差表
测定方法(品种)
相对平 相对标准 均偏差 偏差 (d/%) (RSD%)
滴定分析法(原料)
≤0.25
滴定分析法(制剂)
≤0.5
滴定分析法(部分中成药制剂)
≤1.0
重量分析法(原料)
≤0.25
重量分析法(制剂)
≤0.5
卡氏水分测定
≤1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料)
≤0.5
紫外分光光度法(制剂)
0..01 偏离平 行p>0.05 可信限 率≤5%
偏 平差均偏d=差xdi-=x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 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d / x×100%
计算公式
结果1 结果2 平均值 17.60 17.30 17.45
标准偏差S=
相对标准偏差RSD=S / x
计算公式
平均相 相对标 对偏差 准偏差 (d/%) (RSD%)
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电子转移的反应反应机制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较慢介质对反应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氧化还原滴定中必须控制适宜的条件以保证反应定量、快速进行。
根据选用的滴定剂氧化剂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可分为、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重铬酸钾法等。
I2与I-组成电对的标准氧化势E0I2/2I-0.54见下表处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表的中间位置。
凡是氧化势比I2/2I-电对小的还原性物质或氧化势比I2/2I-电对大的氧化性物质都可用碘量法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因此碘量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
碘量法是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它们的电子得失分别用下式表示I22e 2I-2I--2e I2游离的I2能够取得电子变成碘离子因此I2是氧化剂。
I-则容易失去电子变成游离的I2。
表1 反应方程式E0VZn-2eZn2-0.76AsO33-2OH--2eAsO43-H0.71S2--2eS-0.51C2O42--2e2CO2-0.49H2气-2e2H0.002S2O32--2eS4O62-0.09Sn2-2eSn40.1521--2eI20.54MnO24OH--3eMnO4-2H 2O0.58HAsO22H2O-2eH3AsO42H0.58Fe2-eFe30.77HNO2H2O-2eNO3-3H0.942Cr37 H2O-6eCr2O72-14H1.332C1--2eC12溶液1.36Br-3H2O-6eBrO3-6H1.44Mn24H2O-5eMnO4-8H1.49MnO2固2H2O-3eMnO4-4H1.68①每一电位既与氧化型有关又与还原型有关。
②表中号的左边是还原剂还原性由上而下依次减弱右边是氧化剂氧化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
③在表中相隔越远的电对电位差越大相互作用也越猛烈。
电对中氧化型的浓度越大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值也就越大但是反应生成物总是趋向于使反应逆向进行因此电对中还原型的浓度越大氧化还原的电位数值就越小。
方法测定铜——碘量法

方法测定铜——碘量法铜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碘量法。
碘量法是通过滴定的方法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其原理是铜与碘化钾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棕色沉淀,然后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反应液中的剩余碘,根据滴定所需的碘量计算出铜的含量。
以下是测定铜含量的碘量法的具体步骤:实验仪器及试剂准备:1.酸性介质:将5mL浓盐酸加入水中,稀释至100mL;2.碘化钾溶液:将约5g碘化钾固体溶解在水中,稀释至100mL;3.淀粉溶液:将适量淀粉加入少量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其稀释至100mL。
操作步骤:1.将待测样品溶解:取适量待测样品,加入酸性介质中,轻轻搅拌,等待溶解;2.酸性滴定液的制备:取20mL的碘化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用水稀释至100mL;3.滴定:将样品溶液定量移入滴定瓶中,加入少量碘化钾酸性滴定液,即可生成褐色沉淀;4.滴定过程:在持续轻摇滴定瓶的同时,加入碘化钾酸性滴定液,直至褐色沉淀消失。
此时,反应液中的铜已被氧化为Cu2+;5.添加淀粉溶液:加入2-3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直至出现蓝色终点。
6.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瓶上的体积,即滴定所需的碘量;7.控制实验:重复实验并保持滴定结果的一致性,可通过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计算铜的含量:根据滴定所用的碘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碘化钾与铜的反应方程式是:2Cu2++4I-+4H+→2CuI↓+I2+2H2O反应中,每消耗1 mol的碘化钾,相当于氧化了1 mol的Cu2+。
根据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铜的摩尔浓度。
再根据样品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铜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碘量法测定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小误差。
另外,在取样品、滴定和计算结果时,也需要严格遵循实验操作的规范。
总结:碘量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铜含量的方法,通过滴定的方法测定样品中的铜含量。
其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碘量法测定金精矿中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uc ( m ) = uc ( m 0 ) = 0. 074 m g;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c(m ) m
=
0 3
074 00 2
=
0
000
25。
2. 2. 8 不确定度分量 uc (M ) 的计算 铜的摩尔质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只有一个, 那就是
测定铜的原子量时引起的。根据最新报道, 铜的原子 量为 ( 63. 546 & 0. 003) [ 8] , 即铜原子量测定的不确定
滴定液的标定及样品测定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计算, 求得合成
标准不确定度为 0. 077 % , 扩展不确定度为 0. 16 % 。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定; 碘量法; 金精矿; 铜
中图分类号: O 655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 1277( 2010) 05- 0057- 04
2.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了使碘量法测定金精矿中铜质量分数测量结
果的不确定度得到客观评定, 数学模型的建立应能完 全反应整个分析流程, 包括称样质量、铜标准溶液的
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标定及样品分析测定
等过程。最终建立的数学模型为:
w ( Cu)
/%
=
m
0PV1 V3M VV2mM
# 100
( 1)
& 5 ∋ , 且已知溶液的膨胀系数为 2. 1 # 10- 4 ∋ - 1, 则
在 95% 置信概率时其变化的标准偏差为: 2 1 # 10- 4 # 5 # 14 63= 0 007 8 mL。 1 96
合成以上 3项, 得到 V2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V2 ) = ( 0 035) 2 + ( 0 017) 2 + ( 0 007 8) 2 =
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金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金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摘要: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的金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实验样品从低温升至650°C灼烧 2 h 除硫,用50%(体积分数)的王水溶解 1 h, 经活性炭动态吸附抽滤,将载全炭灰化复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性强。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滴定样品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体积、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称量质量、重复测定等不确定度分量组成。
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
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其次为重复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和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碘量法;金;金矿石;不确定度评定任何测量都存在缺陷,所有的测量结果都或多或少地偏离被测量的真值,因此在给出测定结果的同时,还必须指出所报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测量不确定度合理地表征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是评价测桩结果的重要指标[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地质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c测量结果的不确定都评定工作,本文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3]以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金为例,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称样质量、金标准工作溶液、金工作曲线拟合、试样定容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进行了评定。
1.测量方法及测量过程1.1检测依据:GB/T 20899.1-2019《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方法4:活性炭富集-碘量法1.2环境条件:室温1.3标准物质(标准溶液):Au标准溶液:称取0.050g纯金(99.99%), 用王水溶解,定容至500mL容量瓶中,该溶液1mL含100µg金。
用5mL移液管分取金标准溶液,用Na2S23标准工作溶液滴定至终点。
Na2S23标准工作溶液:称取 2.52gNa2S235H20,溶千煮沸后冷却的蒸熘水中,加0.1gNa2C03,用水稀释至1L(pH值为7.2-7.5),该溶液为Na2S23标准工作溶液。
金的测定——精选推荐

矿石中金的测定——活性炭吸附柱碘量法一、方法原理:矿石中金以单质存在,单质金以金属颗粒、片状物和其他各种形式夹杂分散存在,金可溶于王水,并与过剩盐酸形成氯金酸:Au+3HCl+HNO3=AuCl2+H2O+NOAuCl2+HCl=HAuCl4基于氯金酸易被活性炭所吸附,故可与大量的杂质离子分离并使金得以富集,将富集的金经灰化除炭,被还原成单质金,再以溶解,金又转为氯金酸,碘化钾可以完全还原三价金放出当量的碘,即可测定金的含量。
二、试剂:1、盐酸:分析纯2、硝酸:分析纯3、纯王水:纯酸配,分析纯4、1+1王水:盐酸+硝酸+水=3+1+45、逆王水:盐酸+硝酸+水=1+3+46、氯化钠:分析纯,25%溶液7、冰乙酸:7+93溶液,分析纯8、碘化钾:分析纯9、淀粉:1%溶液,分析纯10、氟化氢铵:分析纯11、EDTA:2.5%溶液,分析纯12、无水碳酸钠:分析纯13、活性炭:200目,分析纯或化学纯,在2%的氟化氢铵溶液中浸泡3日后抽滤,以2%的盐酸及水洗净氟根14、纸浆:用定性滤纸在水中浸泡捣细15、金标准溶液:①300ug/ml:称取纯金(99.99%)300mg置于100ml瓷坩埚中,加王水10ml,在30~40℃溶解后立即加1g氯化钠固体使氯金酸成为氯金酸钠,在水浴上低温作用2~3分钟后,逐渐升温,蒸至无酸味,加浓盐酸1~2ml蒸干两次,以水溶解,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纯盐酸8.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置阴凉处保存,此溶液1毫升等于300微克金。
②30 ug/ml:吸取上述溶液100.0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8.3ml,加0.5ml饱和溴水(稳定金标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16、硫代硫酸钠滴定液:①1ml=10000ug金:称取硫代硫酸钠25.2g溶于新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加碳酸钠0.1g,稀释到1000ml,摇匀。
②1ml=100ug金;1ml=30ug金:分别吸取上述溶液10.00ml、3.0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碳酸钠0.1g,稀释到1000ml,摇匀。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目录
一.常用长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游标类
2.微分类
3.表类
3.1表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值的选用方法
4.仪器类
5.实物量具
二.常用力学类测量设备允许误差表
三.常用电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四.常用热工类测量设备最大误差表
五.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表
六.烟气分析仪最大允许误差表
七.常用理化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设备仪器类
2.常用玻璃量具最大允许误差表
一.常用长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游标类单位:mm
2
4.仪器类
5
二.常用力学类测量设备允许误差表
七、常用理化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设备仪器类
2
备注:
1.数据来源于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中的最大允许误差、综合误差、基本误差或相关资料给定的相当于3
σ的误差或说明书中给定的指标值;
2.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更新后,最大允许误差值可能发生变化。
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

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1.确定物质的化学组分——定性分析(由那些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成分分析2.测定有关成分的含量——定量分析3.确定物质中原子间结合方式——结构分析(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等)分析化学是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本课程将以与卫生检验专业关系密切的“成分分析”为基本内容,主要讨论成分分析的定量分析中的各种基本方法)二.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分析对象、分析原理、操作方法等分为多种分类)1.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元素、离子、化合物、相等2 官能团、空间结构等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根据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又称经典分析方法)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反应现象、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定量分析: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计量关系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使用仪器、设备简单,常量组分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但对于微量和痕量( 0.01%)组分分析,灵敏度低、准确度不高。
*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化学、电化学、热、磁、声等)需要精密仪器;①电化学分析法:电位法、电导法、库仑法、伏安法等;②光学分析法: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③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⑤质谱法;⑥核磁共振波谱法;⑦流动注射分析法;等。
特点:快速、灵敏,所需试样量少,适于微量、痕量成分分析。
(但对常量组分准确度低)4.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根据操作方法及用量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用量方法试样质量(mg)试样体积(ml)常量分析 100 10半微量分析 10-100 1-10微量分析 0.1- 0.01-超微量分析 0.1 0.01化学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常量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主要用于进行微量、超微量分析。
第二小组,碘量法

I3-+2e===3I-
Φ(I3-/I2-)=0.545V
从 Φ值可以看出,I2是较弱的氧化剂,能与较强的还原剂作用 ;I-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因此碘量法可 以用直接或间接的两种方式进行。
碘量法既可测定氧化剂,又可以测定还原剂。I3-/I电对反 应可逆性好,副反应少,又有很灵敏的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因 此碘量法的应用范围很广。 1) 直接碘量法 用 I2 配成的标准滴定溶液可以直接测定电 位值比Φ(I3-/I-)小的还原性物质,如S、SO2、Sn(Ⅱ)、As(Ⅲ)、 联氨、维生素C等,碘量法称为直接碘量法,又叫碘滴定法。直接 碘量法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滴定,因此碘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用 标定 时应注意: 与碘离子反应较慢,为加速反应,需加入过量的KI 并提高酸度,但酸度过高会加速快去氧化碘离子,因此,一般控制酸度 为0·2——0·4摩尔每升,并在暗处放置10min,以保证反应顺利完成。
根据称取 的质量和滴定时消耗 Na2S2O3 Na2S2O3 的标滴液的浓度。
标滴液的体积,计算出
同时,I2 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歧化反应:
3I2+6OH-=IO3-+5I-+3H2O
在碱性溶液中,Na2S2O3溶液会发生分解反应:
S2O32-+2H+ =2SO2+S2-+H2O
同时,I- 在酸性溶液中以被空气中的O2氧化:
4I-+O2(空气中)+4H—淀粉指示液法I2与淀粉呈现蓝色,其显色灵 敏度除与 I 2的浓度有关以外,还与淀粉的性质、加入的时间、温度及反应 介质等条件有关。因此在使用淀粉指示液终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QB/T 1690—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银、铂、钯饰品及材料质量测量允差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以质量结算金、银、铂、钯饰品及材料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贵金属饰品的质量 mass of precious metals adornment指贵金属饰品所标注贵金属材料的重。
3.2 测量允差 permissible errors of determination指每一次测量值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4 要求4.1 金、铂、钯饰品及材料的测量允差4.1.1 称量值不大于500g,允差?0.01g。
4.1.2 称量值大于500g且不大于2000g,允差?0.1g。
4.2 银饰品及材料的称量值不大于2000g,允差?0.1g。
4.3 金、银、铂、钯材料称量值大于2000g,且不大于20000g,允差?0.2 g。
5 试验方法5.1 测量条件5.1.1 天平放置环境应符合计量要求。
5.1.2 使用时应先作计量性能的检查再按常规进行操作。
5.1.3 使用的天平必须在强制检定周期内。
5.2 试验天平的要求5.2.1 当需要满足4.1.1时应使用最小称量值为1mg或以下的电子天平。
5.2.2 当需要满足4.1.2 、4.2时应使用最小称量值为10mg或以下的电子天平。
5.2.3 当使用机械天平时,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所规定的电子天平。
5.2.4 当需要满足4.3时,应使用最大称量值20000g,分度值0.04的5级机械天平。
水泥及原料化学分析允许误差

五氧化二磷(代用法) 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表四:铁质原料化学分析许差表 烧失量 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SO3 K2O Na2O 表五:硅质原料化学分析许差表 烧失量 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TiO2 SO3 K2O Na2O 标样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 0.20 0.25 0.30 0.40 0.35 0.20 0.20 0.20 0.20 0.07 0.05 0.50 0.25 0.25 0.25 0.25 0.10 0.08
0.20 0.15 0.25 0.15 0.05 0.15 0.10 0.05 同一试验室% 0.20 0.15 0.15 0.25 0.25 0.15 0.05 0.15 0.05 0.05 0.05 0.15 0.15 0.15 0.05 0.05 0.20 0.25 0.15 0.05 0.10 0.15 0.25 0.15 0.10 0.10 0.05 0.20 0.15 0.20 0.25 0.15 0.20 0.05
10硫化物一氧化锰基准法五氧化二磷碘量法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55二氧化硅代用法三氧化二铁代用法邻菲罗琳分光光度法氧化钙代用法氧化钙代用法氟硅酸钾容量法氢氧化钠熔样edta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22三氧化硫代用法三氧化硫代用法三氧化硫代用法三氧化硫代用法氧化钾代用法氧化钠代用法碘量法离子交换法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库伦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0
标样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 0.20 0.25 0.30 0.40 0.20 0.20 0.20 0.20 0.10 0.10 0.07 0.05 0.30 0.30 0.25 0.30 0.10 0.10 0.10 0.08
标准)
二等金属量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二等金属量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二等金属量器的最大允许误差通常为0.1%,也就是说,如果您使用的二等金属量器的刻度值为100克,则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1克,即100克x 0.1% = 0.1克。
这是因为二等金属量器通常用于一般的实验室工作,对测量精度要求不是非常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二等金属量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书,并了解其具体的测量精度要求。
此外,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定期校准二等金属量器,并避免在高温、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