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作业步骤——污染场地评估

合集下载

GIS原理及应用4 建设项目排污量平衡评估

GIS原理及应用4 建设项目排污量平衡评估

“GIS原理及应用”上机实验报告班级环科1011 姓名学号上机日期5月16日报告成绩建设项目排污量平衡评估1.将书上数据输入excel,分别建立两张表,如图所示。

2.打开MapInfo,导入区域表格。

用创建点将表格数据以图形显示,并设置投影方式为non-earth和长度单位为km。

关闭后会自动生成1.tab文件。

打开文件,会看到一方框形式表示的点。

用同样的方法,导入项目表格,并创建点。

结果如图。

3.将装饰图层设置为可编辑。

项目图层显示标注,并用多边形进行各个区域的绘制。

绘制完成后保存装饰图层。

并用同样的方法绘制项目图层,保存装饰图层。

结果如图。

4.对项目图层进行表结构的调整,增加负荷量字段并输入相应值。

增加总排污量字段,并使用更新列和求算面积的方法求算各图层各区域排污总量。

结果如图。

5.两图层叠置切割,求算分割后的项目各块的面积,结果如图。

6.整理后求算排污平衡。

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表:项目 1 2功能区 A C D C D E 面积1 3.7 1.3 4.3 4.0 7.7(km/2)5 18.5 6.5 34.4 32 61.6排污负荷(t)结果分析:负荷总和(t)建设项目后(t) 可行性分析审批A 8 5 8 > 5 可行B 64 0 64 > 0 可行C 100 52.9 100 > 52.9 可行D 80 38.5 80> 38.5 可行E 100 61.6 100> 61.6 可行7.对于不可行的建设项目,可通过移动其地理坐标,使之满足环境管理审批条件。

解决方案:经分析D区项不能承受项目2的污染,应将项目2中的D区面积快速减小。

D区被项目2占据的最大面积S=(32-6.25)/8=3.21875(km2)移动方式如图经计算图中点P,K,T的坐标分别为(4,3)(6,4)(7.5,1)移动直线方向斜率7/4 ,设沿X轴方向移动4s ,则移动后的p,k,t坐标分别为(4+4s,1+7s)(6,4)(7.5-7/2 s,1+7s)移动后项目2在D中面积:1/2*(2-4s)*(5-12)+1/2*(3/2-7/2s)(3-7s)= 3.21875解得 : s≈0.147X轴方向移动0.60单位 Y轴方向移动1.03单位即可满足移动最小距离各功能区不受污染。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工具。

在如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利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并展开讨论。

首先,GIS可以提供各种环境因素的空间位置和分布信息。

通过收集和整理环境因素(如气象数据、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等)的GIS数据,我们可以建立环境因子的数据库。

利用GIS软件,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了解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信息,评估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这种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演化。

其次,GIS可以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估。

生态敏感性评估是评估一个区域内某种自然要素(如动植物、湿地、水资源等)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

借助GIS,我们可以将不同要素的空间分布数据与环境因素数据相结合,从而对环境条件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湿地空间分布数据和水质数据,来评估湿地对水质污染的敏感程度。

这样的评估结果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估某种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程度。

利用GIS,我们可以将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数据与环境要素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可能造成生态系统损害的区域和程度。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数据和自然灾害数据,来评估某个区域内土地规划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程度。

这样的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生态保护措施。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评估某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将环境要素的数据与人类活动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估环境影响的大小和范围。

污染场地修复入门篇土壤修复调查及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修复入门篇土壤修复调查及风险评估

第二阶段调查的工作内容
第二阶段调查
初步调查
在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根据 土地规划利用功能,按照相关标准判断土壤污染物是否超标如均未超 标,则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如超标,则认为可能存 在健康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
详细调查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 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同时获得风险评估所需的 一些参数。
采样工具的选择
采样工具的选择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样品采集时应关注挥发性污染物的损失 分析方法优先国内方法,同时参考国外方法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筛查
何谓土壤污染筛查值 如何确定场地场地筛查值 如何进行土壤污染筛查
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风险评估的涵义
污染物 风险
受体
暴露途径
污染场地 风险评估的
图标元素
计算基于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
对于单一关注污染物,计算基于经口摄入土壤、皮肤 接触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气态污 染物、室内空气中气态污染物途径致癌风险的土壤修 复限值 。 比较经过上述计算得到的各关注污染物基于致癌风险 的土壤修复限值、基于非致癌风险的土壤修复限值, 选择较小值作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
经口摄入暴露量计算
单一致癌污染物经中摄入暴露剂量
+ OS E I D R Ec c F O cS E I R D Ea a Fa
(
) ABSo
OIS EB RW ca c
BWa 1-6 0
ATca
式中:
OISERca -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土壤·kg-1体重·d-1; OSIRc -儿童每日摄入土壤量,mg·d-1; OSIRa -成人每日摄入土壤量,mg·d-1; EDc -儿童暴露周期,a;; EDa -成人暴露周期,a;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精简版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精简版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流程1.风险评估背景与进展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的工业产业如采掘业、冶炼、石油、化工、皮革、金属加工等都会造成污染问题。

另外,化学品(如杀虫剂)的不当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居民的生活垃圾等都带来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染。

污染场地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地价值的降低,农业用地或城市用地的减少,污染场地引发的严重的责任纠纷问题,巨额的处理经费支出,等等。

这些都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场地污染有很大隐蔽性、滞后性和持久性,污染通常存在于土壤并通过土壤转移,变化和移动非常缓慢(几年甚至几十年),污染只有触及受体时才可能会被发现。

发达国家对污染场地管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各自的污染场地的管理模式,模式的共同之处都是经过这样一个管理流程:疑似污染场地的发现,场地的初步调查、初步筛选确定优先管理名单,场地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管理措施—修复或其他措施。

各国支持这样一个管理流程的法律体系、技术文件体系等有所不同,但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分为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是指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场地条件,评价场地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性的技术方法;污染场地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价场地污染物对植物、动物和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影响的可能性及影响大小。

场地受到污染后,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削减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群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可能同时存在于场地不同的介质之中,如土壤、空气、水、食物和尘埃等,通过分析与受体相关的多种暴露途径,实现对多介质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为出发点,提出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修复目标值。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是进行污染修复和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多种修复措施的有效性,为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污染治理计划提供依据,有效地规避场地污染风险。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 引言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污染场地的潜在风险,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本技术导则旨在提供一套权威的指导,以指导工作者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2. 目的本技术导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科学方法,评估污染场地的风险,并提供相关决策所需的信息。

3. 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污染场地,包括工业区、加油站、废物处理厂等。

评估的对象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和表面水体等。

4. 评估过程4.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a. 收集相关污染场地的历史数据,包括地理、地质和水文数据。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修正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2 风险识别:a. 识别潜在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

b. 确定可能的暴露途径和受体。

4.3 暴露评估:a. 评估暴露途径,包括水口摄入、土壤吸入、空气吸入等。

b. 基于暴露路径和受体特征,确定暴露剂量。

4.4 敏感性分析:a. 考虑不同受体的敏感性差异,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b. 考虑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4.5 风险特征确定:a. 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特征,包括程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等。

b. 判断风险特征是否满足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接受标准。

4.6 风险管理:a.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治理、修复和监测等。

b. 定期监测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5. 数据和模型的选择在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时,应选择合适的数据和模型,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历史数据、监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等。

模型选择应基于实际情况和评估目标,可以使用土壤和水体传输模型、暴露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等。

6. 培训和认证评估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相关认证机构可以对评估人员进行认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资源评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空间信息处理工具,能够有效地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在土地资源评估领域,GIS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土地资源。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进行土地资源评估,并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和工具。

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土地资源评估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水资源分布等等。

获取这些数据是进行评估的基础。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进而解译土地覆盖类型。

另外,也可以收集到土地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如土壤质量调查数据、地质地貌数据等。

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输入到GIS中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第二步是数据组织和准备。

在利用GIS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组织和准备,以便后续的分析。

首先需要建立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进行方便的管理和检索。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清理、转换和格式化等,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第三步是空间分析。

GIS可以进行强大的空间分析,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特征。

例如,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可以将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得出各个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质量统计结果;通过空间插值分析,可以根据已知的采样点数据,估算未知区域的土壤质量;通过热力图分析,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地利用类型的热点分布。

这些空间分析结果可以为土地资源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四步是可视化展示。

GIS不仅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还可以将分析结果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地图制作功能,可以将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等数据叠加在一张地图上,并使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进行展示,使得数据更加直观。

同时,还可以制作动态图表,将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清晰地展示出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的状况。

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介绍

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介绍

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在建筑工地周围的环境受到破坏,就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筑工地的选址和规划阶段,人们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便评估它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

1. 环境影响评估分类环境影响评估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是前期评价,它的目的是发现建筑项目在地理位置、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其次是详细评估,它可以对前期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对环境和社区的负面影响。

最后是后期监测评估,它可以持续评估建筑项目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建筑项目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方法(1)应用ARCGIS软件ARCGIS软件是一个在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中广泛应用的工具,它可以用于研究建筑工地的地理位置周围的社会和经济因素。

同时,ARCGIS软件还可以在线生成地图,便于检测和显示建筑工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使用Remote Sensing技术远程感应技术在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卫星和航空影像数据,Remote Sensing技术可以帮助评估人员快速地了解建筑工地的地理位置,并分析该位置周围的环境信息,包括土壤、植被、水源和地形等。

(3)应用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是一种用于在任意角度和角度下模拟建筑工地效果的技术。

应用此技术,评估人员可以建立虚拟建筑场地模型,并通过一个虚拟现实系统模拟整个建筑过程。

这样建筑设计人员就可以在模拟环境下快速评估建筑场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通过适当的调整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估的优点设计人员实施建筑场地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建筑工地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分析建筑工地的环境影响,评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制定合适的措施来降低负面影响。

此外,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得出更合理的建筑方案,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的工具。

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某一规划、项目或政策等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赖于纸质地图和统计数据,处理起来繁琐而受限。

而GIS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局面。

GIS可以整合各种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气象、土壤、水文等信息,提供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的功能,从而更全面、直观地评估环境影响。

二、地理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前,首先需要收集和管理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包括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地貌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

GIS可以帮助用户整合这些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环境分析和评价。

三、环境敏感区划环境敏感区划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通过对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估,将地表划分为不同级别的环境敏感区域。

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工具,根据一系列的环境因素,如土地利用、地形、水文等,生成环境敏感性指数图。

从而帮助评价者对环境敏感区进行划定,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四、环境影响模拟利用GIS进行环境影响模拟是评估环境影响程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GIS软件提供的一些模拟功能,可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定污染物传输、噪音扩散等过程。

评价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条件,模拟出现实情况下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规划。

五、决策支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评价过程中,GIS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和模型,协助评价者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权衡。

六、案例分析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为例,利用GIS可以对潜在选址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使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使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使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步骤和方法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而生态环境评价作为一种客观、科学、综合的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城乡规划等领域。

其中,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生态环境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GIS需要大量的环境数据作为评价的基础,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资源分布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遥感技术、专业机构提供的数据等多种途径来获取。

其中,遥感技术在数据收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获取大范围、全景的数据,从而为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第二步是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此过程中,GIS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GIS软件将收集的各种环境数据进行整理和整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然后,利用GIS分析功能来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各类指标,并生成相应的专题图。

例如,可以利用GIS中的空间插值功能,利用已知的观测点数据,推算出整个研究区域的环境状况。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环境分布模拟,通过模拟不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预测未来的环境状况。

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并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步是评价结果的呈现和交流。

借助GIS的强大可视化功能,可以将评价结果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例如,可以使用GIS软件绘制各类专题图,如土地利用类型图、环境质量评价图等。

同时,利用GIS还可以将评价结果与其他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发现相关性和潜在的规律。

此外,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可以将评价结果以电子地图的形式进行在线共享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在使用GIS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和需求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性的方法来收集、分析和可视化环境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并探讨其应用的潜力。

环境监测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而GIS为这个过程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首先,GIS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整合空间数据,包括卫星图像、地形数据、气象数据等。

通过将这些数据叠加在一起,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更全面的环境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的状态。

其次,GIS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与实地采集的数据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数据库。

这种综合性的数据库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除了数据收集和整合,GIS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环境数据的分析和模拟。

通过对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规律,比如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或生态系统的破坏情况。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环境模拟,通过构建模型来预测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可能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GIS模拟不同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GIS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风险和进行决策支持。

通过将环境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这种可视化有助于决策者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措施。

此外,GIS还可以与其他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比如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和生命周期评估(LCA),以提供更全面的环境评估和决策支持。

除了以上提到的应用,GIS在环境领域还有许多潜在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规划和用地分析,以优化城市布局和管理资源利用。

在自然灾害管理中,GIS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与土地相关的各种数据,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特征、潜力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使用GIS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在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各种与土地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地质量、土地价格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卫星遥感、地方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数据源来获取。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以确保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二步是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之前,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转换等步骤。

数据清洗是指删除不完整、不准确或不相关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数据整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来源和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合,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数据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GIS可识别和可操作的格式,以便进行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

第三步是空间分析。

使用GIS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土地的空间分布、相关性和交互关系。

其中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距离和路径分析、空间插值和空间聚类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土地的热点区域、潜在冲突区域和利益冲突区域,从而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步是地图制作和展示。

地图是使用GIS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重要成果之一。

通过地图制作和展示,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地的分布和特征。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图类型和符号化方法,以突出土地的不同特征和信息。

地图制作和展示的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土地规划和决策过程。

在使用GIS进行土地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arcgis环境评价操作步骤

arcgis环境评价操作步骤

Arcgis矿山环境评价操作步骤一、网格化操作步骤1、打开arcmap,并运行命令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 class(要素类)---->creat fishnet(创建渔网),如图。

12345 6上图中,①为输出文件名,②为范围,选择工作区范围文件,③为网格间距,④⑤为行列数,先量一下工作区的长宽(结果加上2公里,以保证网格范围大于工区范围),再除以像元高度,即得到行列数。

叮叮小文库⑥选择生成结果为多边形。

单击确定后,网格化文件即可生成。

二、坡度图生成1、工具箱—3D Analyst Tools—栅格表面—坡度,如图叮叮小文库2、完成坡度图后,在图层属性中设置如图3、利用栅格重分类功能进行重新分类。

4、将重分类后的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

5、将矢量坡度图与网格进行“联合”分析,如图6、联合分析后的矢量文件计算面积,并新建字段,新建字段=图斑面积/网格面积*分级,如图7、在该表中右键点击“面积乘分级”—汇总,设置如下:8、将上一步生成的表格与grid文件进行连接,并在grid表中新建字段,运行“字段计算”,使其=连接字段中的坡度得分,之后即可移除连接。

三、植被覆盖度1、erdas的ndvi计算(2-1)/(2+1)2、arcgis中调入,图层属性中分为两类,中间值大致为126,并检查一下。

3、重分类,如果文件较大,例如影像文件有1G以上,则可在“环境”设置中,将分辨率降低,例如降低为10米。

对结果影响很小,却能极大的提高运行速度。

4、栅格转矢量,5、对于白银区,由于分类过程中,将煤矿也划分为植被了,因此,需要扣除。

将占地文件与分类文件进行计算。

利用“擦除”菜单。

6、将矢量植被覆盖度图与网格进行“联合”分析,如图7、联合分析后的矢量文件计算面积,并删除Fid_NDVI-值为-1的图斑(即删除不是植被的图斑)8、在该表中右键点击“面积”—汇总,新生成一个汇总表:9、将上一步生成的表格与grid文件进行连接,并在grid表中新建字段“植被覆盖度”,分别选中面积小于30%、30%—60%,大于60%的,赋值为1、2、3,即完成植被覆盖度。

污染场地评估

污染场地评估

污染场地评估
污染场地评估是一种对潜在污染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场地是否存在污染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以下是具体的污染场地评估过程和重要考虑因素。

首先,评估团队会进行场地调查和采样。

他们会检查现场历史资料、实地勘察以及与场地相关的文档和记录,以确定潜在的污染源。

然后,他们会采集土壤、水和空气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污染物。

其次,评估团队会对采样结果进行评估和解释。

他们会将采样数据与适用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存在超过安全标准的污染物。

如果发现超过安全标准的污染物,则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潜在风险和行为途径。

第三,评估团队会对场地的使用进行评估。

他们会考虑场地的土地用途,如农业、工业或居住用途,以及场地附近的敏感区域,如学校、医院等。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评估场地的环境敏感性和可能的人体暴露途径。

最后,评估团队会制定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如果场地被确认存在污染,则可能需要进行土壤和水体清洁处理。

此外,应制定有效的污染物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人体和环境风险。

此外,场地的监测和管理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污染场地评估是一项复杂和综合的过程,涉及场地
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数据评估和解释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

它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并为土地开发和再利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区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GIS 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各种环境数据相结合,GIS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估中,GIS 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整合多种来源、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环境的现状和潜在问题。

其次,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十分强大。

例如,通过缓冲区分析,可以确定污染源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范围;通过叠加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影响。

再者,GIS 能够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展示评估结果。

无论是地图、图表还是三维模型,都能让决策者和公众更容易理解区域环境状况和可能的影响。

那么,如何基于 GIS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呢?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数据收集和整理。

这需要收集与区域环境相关的各种数据,并将其转换为 GIS 能够处理的格式。

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第二步是建立数据库。

将整理好的数据存入 GIS 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第三步是进行空间分析。

运用 GIS 的各种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环境影响指标和结果。

第四步是结果展示和解释。

将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以某城市的新开发区规划为例,来看看基于 GIS 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是如何应用的。

首先,收集了该区域的地形、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现有污染源等数据。

利用 GIS 分析发现,规划中的新工业区靠近一条河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可能会对河流造成污染。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质量评估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质量评估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质量评估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区域环境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准确评估区域环境质量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城市发展以及保障居民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为区域环境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GIS 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优势(一)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GIS 能够有效地整合和管理各类环境数据,如地形、土地利用、气象、水质、空气质量等。

这些数据通常具有空间属性,GIS 可以将其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理解。

(二)精准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功能,GIS 能够揭示环境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可以分析污染源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受影响程度。

(三)可视化表达GIS 可以将复杂的环境数据转化为清晰、直观的地图和图表,使决策者和公众能够更快速、准确地理解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三、基于 GIS 的区域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一)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包括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ₓ)、颗粒物(PM₂₅、PM₁₀)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综合指标。

(二)水环境质量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水质参数,以及河流、湖泊的水功能区达标率。

(三)土壤环境质量指标重金属含量(如镉、汞、铅、铬等)、有机污染物含量、土壤酸碱度、肥力等指标。

(四)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一)数据来源气象数据可从气象站获取;水质数据来自河流、湖泊的监测站点;土壤数据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可从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等。

(二)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转换和归一化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将不同监测站点的污染物浓度数据统一到相同的单位和时间尺度。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

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能够收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强大工具。

在土地选址和评估方面,GIS能够提供精确的空间数据,并运用分析功能来辅助决策。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GIS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以便提供参考。

一、地理数据收集:使用GIS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的第一步是收集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图、道路网络图以及相关的人口统计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理调查、遥感技术以及公共数据来源等途径获取。

二、数据处理和管理:收集到的地理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管理,以便可以在GIS软件中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去噪和增强,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接下来,将地理数据导入GIS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分类、剪裁和合并等操作,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三、土地评估因素分析:在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水资源、气候条件、交通便利度、生态环境等。

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和综合评估。

例如,可以使用缓冲区分析来确定离道路、水源等关键要素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栅格分析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等级。

四、多因素加权分析:在土地选址和评估过程中,各个因素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因此,在使用GIS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多因素加权分析的方法,为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并根据权重的大小来排列土地的适宜性。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土地适宜性的整体情况。

五、可视化展示和决策支持:GIS还可以通过空间定位和可视化展示,将土地评估结果直观地展示给决策者。

通过地图、图表、3D模型等方式,可以清晰地呈现土地适宜性及其分布情况,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土地选址和评估的结果,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六、实地考察和验证:使用GIS进行土地选址和评估后,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

gis土地评价主要步骤

gis土地评价主要步骤

一、对单元图、道路图等面状的cad 数据进行数据的整理。

具体的来说,应该确定这些图中的面有没有闭合,整理的方面如下:(1) 多边形图形的边界的闭合与否,如果没有闭合的就应该将其闭合。

解决的方法是在AutoCAD 中进行补漏处理,使其真正的是一个个完整的多边形区域,例如下图:(2)、对线状要素进行分图层处理,是相同的值的线放在同一个图层中,并且将该图层命名为这个值的数值。

方便后面在arcmap 中对线进行属性赋与。

1、对所给的单元图、道路图等图进行整理完之后,把CAD 格式的数据转到Arcmap 下:(1)、将面状要素的cad 格式的数据先转成coverage 格式的数据,为的是将已经闭合的线进行建立拓扑关系,如下图:如下图,(3)、对面状要数和线状要数的shapefile数据进行赋予属性,面的就直接附属性,线的就可以根据上面已经分好的图层进行计算从而给每条线进行赋值。

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属性进行属性的输入,虽然它们的拓扑关系已经明确,但在CAD中的定级因子的属性已经完全的丢失或重组了,所以需要进行属性的完全确认和简核。

这项工作主要是在Arcmap中进行的。

打开属性列表,建立value 要数,之后再进行属性输入。

2、在Arcmap下,对已经完全处理好的矢量的图形进行栅格化。

(1)(1)将线状的图形各自利用其定级因子的属性进行建TIN操作。

建TIN 时的边界当然是将全部图形的研究区域完全包含的方形区域。

这样在最后进行权重的处理时比较容易。

选择线状的图形,然后在[3d analyst]下面选择[Create TIN From Feature]。

如下: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建TIN的文件,以及依照的字段,建TIN 的方式等。

如下图,(2)把得到的tin在[3d analyst]下的[tin to raster],得如下图,之后得到的结果,如下图,(3)要将得到的线状的栅格进行重分类使得到的栅格图的空白区域的值为零,在[3D analyst]下的[reclssify],把Nodate改成0,如下图,(2)、将面状图形各自利用其value要数进行操作。

使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使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使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与步骤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与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一、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平台获取的数据,可以获取到大范围和多时相的环境信息。

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地表覆盖信息、气象信息、水体信息等,为环境问题的分析与评估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二、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用于地理信息管理与分析的技术系统。

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GIS技术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实现对环境的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流程环境监测与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应用四个基本过程。

1. 数据获取:使用遥感技术获取环境相关数据,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数据、气象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卫星、航空器和无人机等平台获取,也可以通过地面观测和气象站点获取。

2. 数据处理: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去噪、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数据源进行统一的投影处理和坐标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数据分析:使用GIS技术对预处理后的遥感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特征提取。

通过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可以获取地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体分布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分析地表温度、土壤湿度等气象要素,以及水质参数等环境指标。

4. 结果应用: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验证,评估环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可以将分析结果与其他数据进行叠加和比较,探索环境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四、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案例应用以下是几个使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案例应用。

1. 水资源管理:通过使用遥感与GIS技术,可以对水体的分布、面积和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污染场地与风险评估调查内容及工作程序【最新】

污染场地与风险评估调查内容及工作程序【最新】

污染场地与风险评估调查内容及工作程序污染场地具有特异性,每个场地都有其独特的周边环境。

场地调查作为计划方案的一部分,专业人员需确定污染场地总体特征,明确要达到的修复目标,并且控制成本。

场地特征的识别不仅是为了确定污染物及其相关浓度,而且是为了对场地有一个较为广泛的了解。

需要了解的场地特征包括:一、场地物理特征场地物理特征主要是要给出场地的环境信息,包括地表特征、土壤、地质、水文学、气象和生态等方面。

场地特征分析应该强调那些对于确定污染物在相关暴露途径中的迁移较为重要的因素。

1.地表特征地表特征可能包括设备尺寸和位置(构筑物、池、管道等)、地表废物处置区域、建筑物线和公共事业管线、公路、铁路、排水沟、地表水体、植被、地形、住宅及商业建筑等。

弄清这些地表特征有助于掌握污染物迁移的可能路径及潜在污染区域。

地表特征的调查不应局限于场地范围内,也要包括场地外的显著特征。

场地地貌的历史特征可通过历史影响资料、以往地质调查资料集操作记录,或与当地居民及管理部门的问询中获得。

2.地质特征地质特征可能会决定或影响场地的以下几个方面:①含水层和蓄水层的深度、位置及范围;②污染物的释放及迁移;③场地勘探和修复的工程地质学特征。

场地地质特征的调查要围绕那些可能影响污染迁移的关键特征展开。

为了了解场地地质特征,必须确定基岩和覆盖层的地质情况,总体来说,场地的地址特征调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从可利用的信息中确定区域地质特征;②勘探可能包括现场地球物理特征调查的测绘区域;③地下勘探。

3.土壤和包气带土壤和包气带特性会影响污染物迁移类型以及迁移到地表水和随后到达地下水位的速率。

通过土壤表面转移到包气带的污染物,很可能直接到达地下水位,也可能有部分或全部滞留在包气带,持续污染地下水。

土壤的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特征和包气带物质可以现场测定或实验室测定。

下表为典型的包气带调查内容。

4.地表水文特征污染物在地表水的迁移很大程度上受水流控制,而在流动水体中流量是坡度、几何形状和摩擦系数的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污染点分布图制作
1.1污染站点数据准备
创建一个以逗号分隔的文本文件,包含站点的名称、经度、纬度、溶氧值、Ph值。

如图
污染点数据
1.2添加数据
1)打开ArcMap,在ArcCatalog中右击文本文件,打开Creat Feature Class →From XY Table,添加数据如下图:
添加污染点数据
2)单击,打开添加图层界面(下图),将City streets.shp,US highway.shp,
River shoreline.shp,State highway.shp和Tributaries.shp添加到Arcmap 中,制作污染点分布专题图。

添加shape文件
2制作研究区
将Ann Arbor文件中的annarbor_b_83、Pittsfield文件中base_83,Scio 文件中的base_83分别加载到ArcMap中,分别重命名为AAbase_83,Pittsbase_83,Sciobase_83。

单击ArcMap工具条中Geoprocessing→Merge,打开shape文件合并工具,将AAbase_83,Pittsbase_83,Sciobase_83合并,创建研究区域(Study Area.shp)。

shape文件合并
按照上述方法,合并roadbase_83得到研究区街道(Streets.shp),合并annarbor_r_83, pittsfld_r_83和scio_rds_83,得到主要道路(Major Roads.shp)。

3地理编码
创建一个以逗号分隔的文本文件Sites.txt,主要格式如下:
Address,Type,Contam_1,Contam_2,Contam_3
Platt & Ellsworth,Landfill,DDD Toluene,Trichloroethane,Benzene 4175 Whitmore Lake Rd…
由于ArcGIS10中地理编码的方式的改变,导致无法得到匹配的点,因此采用Arcview3.3进行地址匹配。

先将将Streets.shp加载到Arcview中(如下图,单击Theme→Properties,选择Address Style为US Streets,单击Ok保存(如下图)。

在Arcview中加载Streets.shp
创建地址编码
单击View→Geocode Addresses,打开地址匹配界面,设置相关参数如下图:
地址匹配
将经过地址匹配得到的点加载到ArcMap中,制作专题地图。

加载Ann Arbor文件中的Soils_83、Pittsfield文件中Soils_83,分别重命名为AA_soils、 Pitts_soils,按照步骤2中的合并方法合并两个文件,得到土壤图(Soils.shp)。

4制作分区专题图
加载Ann Arbor、Pittsfield、Scio文件中的zoning_83,分别重命名为
AA_zoning,Pitts_zoning,Scio_zoning,按照步骤2中的合并方法合并两个文件,得到分区图(Zoning.shp)。

单击图层右键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 选项卡中选择Categories→Unique Values,设置Value Field为CONSOLIDAT,如图10。

图层属性设置后,制作分区专题地图。

图层属性设置
5制作土地利用专题图
加载Ann Arbor、Pittsfield、Scio文件中的landuse_83,分别重命名为AA_landuse, Pitts_landuse, Scio_landuse,按照步骤2中的合并方法合并两个文件,得到分区图(Landuse.shp)。

单击图层右键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选项卡中选择Categories→Unique Values,设置Value Field为Landuse95,点击确定保存,然后制作土地利用专题地图。

6制作人口统计专题图
1) 加载Tract.shp,Blkgrp.shp,在ArcToolBox中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s→DefineProjection,定义shape文件的地理坐标为GCS_North_American_1927(下图)。

定义文件的地理坐标
2)在ArcToolBox中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s→Feature→Project,设置文件的投影坐标为
NAD_1983_StatePlane_Michigan_South_FIPS_
2113_Feet如下图。

设置投影坐标
3)在ArcMap中加载Study Area.shp,单击Geoprocessing→Clip,设置要裁剪的要素为blkgrp_project,用于裁剪的要素为Study Area,如下图。

按照此方法同样裁剪tracts_Project。

裁剪研究区
7创建缓冲区
加载Sites,单击Buffer Wizard,The Feature of Layer选择Sites图层,单击下一步,设定缓冲距离为2640英尺,保存缓冲区结果为Critical Zones(如下图)。

创建缓冲区
8土壤分类
打开Soils的属性表,添加一个字段type,根据网上下载的Washtenaw County 土壤性质评估表对Soils进行分类。

通过SOIL的值选择要素(下图所示),选择新添加的字段列,单击右键打开Field Calcular,设置type的值(下图右所示)。

通过属性选择要素 设置字段值 Type 字段编辑完后,设置图层的Symbology 为Categories →Unique Values ,设置Value Field 为typ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