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摘要: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使学生基本建立起了实验设计的思路,并且可以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这部分内容知识目标明确,有初中学习的铺垫,比较容易掌握,而技能目标与情感、价值观的目标相对高中学生的要求较高,这部分要求在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科学发展史展现了许多的探究活动,最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一方面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熏陶。

另一方面,从课堂中参与进行的这些活动,逐渐意识到科学理解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或者是一次到位的,每个新概念都反映了发现者的个人背景等。

进一步体会探究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尝试着向科学家一样思考。

本节课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主线,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通过对几个经典实验的讨论分析,以问题(任务)驱动模式,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

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二、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重要地位。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在教材中呈现的是科学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同时,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艰难,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另外,通过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认识到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的重要。

因此,对本节教材的再加工和深度开发,能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生物学科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学科特点,这也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①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教案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教案

光合作⽤的探索历程教案
光合作⽤的探索历程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物光合作⽤的知识基础上,更加深⼊地从产物、场所、条件等⽅⾯讲述光合作⽤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是培养学⽣科学探究能⼒的良好素材,也为理解光合作⽤的原理、过程做好知识铺垫。

本节课学⽣主要经历了科学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案→预期结果→实施操作→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逐步感受到实验是探究科学的基本⽅法。

通过对海尔蒙特实验的挖掘,结合其他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使学⽣的认知过程从直观到概括,从个别到⼀般,进⽽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能⼒
⼆、学情分析:
学⽣通过本章第三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式”的实验中对实验探究有初步认识,但在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思路上有很⼤困难。

通过学习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以萨克斯实验为例),学⽣在“润物细⽆声”的教学中,逐个发现实验设计的原则,并能运⽤到今后的设计实验过程中去。

三、教学⽬标
1、知识⽬标
(1)说出光合作⽤的科学发现史。

(2)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般⽅法。

(3)阐明光合作⽤反应的原料、产物、条件及场所。

2、技能⽬标
尝试分析实验、设计实验。

3、情感⽬标
(1)关注科学⼯作的⽅法和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

(2)体验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家们的智慧⼒量,确⽴进⾏科学研究的欲望和信⼼。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光合作⽤的探究历程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法
2、难点:领悟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思想,并能运⽤到简单实验设计中。

五、教学过程。

高一生物 4.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一生物  4.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案(苏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认识过程,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

模仿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控制变量原则;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概念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

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步骤、结论、优缺点。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2024年光合作用的发现公开课教案

2024年光合作用的发现公开课教案

2024年光合作用的发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教材《生物学·必修1》第四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第一节“光合作用的发现”,详细内容包括:1. 光合作用的定义与意义;2.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普里斯特利、英格豪斯、谢尼伯、梅耶、萨克斯、恩格尔曼、鲁宾和卡门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3.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及光反应、暗反应的基本过程;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了解各位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研究所作出的贡献;3.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及光反应、暗反应的基本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模型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际案例,如农田、温室等,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如细胞的结构、生物的能量转换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新课导入: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意义,展示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引导学生学习各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4. 例题讲解:讲解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分析光反应、暗反应的基本过程,解释相关概念。

5.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定义、意义;2.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普里斯特利、英格豪斯、谢尼伯、梅耶、萨克斯、恩格尔曼、鲁宾和卡门等科学家;3. 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4. 光反应、暗反应的基本过程;5.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案 北师大版

光合作用的发现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 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知识目标:2 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探究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1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探究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1课时探究课时:探究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1进(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靠太阳干什么?我们中国有句谚语是“万物生长靠太阳”。

(出示课题)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行光合作用) )(课件2 二、新授:“植物的物质课件展示:公元前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课件)积累来源于土壤”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这一结论产生置疑,作讲解法。

实验一:17跨出了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第一步。

---柳苗生长之谜他设计了课本上第一个实验了挑战,4)(课件课前让同学们已进行了预习要提出的问题有:?哪位同学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057千克(课件5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74、5千克。

0、2 分析讨论:、千克从哪儿来的呢?1、柳苗增加的74千克柳苗来。

而、50、057千克干泥变不出来74首先,不可能来自泥土,因为减少的整个实验中施加的只有水。

、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设计很巧妙:是最早通过实验来解释植物生命现象的学者,而且结2 论来源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3、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使柳苗增重的物质来水。

、海尔蒙特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土壤要已知“干”重、要“加桶盖”,有何意义?4同学们也要学习科体现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防灰尘落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学家的认真严谨的态度。

五年级上册《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要求:
1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科学家们建立学说的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实与证据,并得出既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
1.重点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难点:通过分析科学家们建立学说的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实与证据,并得出结论
2.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分析法。

学法:阅读法理解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我们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

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92页-93页前两自然段内容后分组讨论。

1.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2.得出结论,海尔蒙特实验证明: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3.接着,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
4.分组实验实验后得出结论:植物有时能把坏空气变好,有时也会把好空气变坏。

以光合作用科学史为主线教学设计

以光合作用科学史为主线教学设计

以光合作用科学史为主线,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教学设计一、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初中已经学习光合作用基础知识,包括动力、场所、原料及产物等,而高中教材上只有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结论性知识,没有发生、发现过程,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史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出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但对象为一般普通中学的高二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科,教师通过利用科学史进行教学设计使引导更有效,既不会难倒学生,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又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浙科版《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中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的教学是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基础,也与《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中“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所反映的生态学方面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粮食、能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光反应和碳反应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又无法在试验中让学生看到这些变化,光合作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史,渗透了众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成果,在教学中融入这些科学史,不仅能帮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使学生从分子水平的角度知其所以然,理解光合作用形成的最基本知识结构体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

重点: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与意义;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与联系三、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及相互联系;概述光合作用的意义;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掌握思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形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上的重要性。

4.生命观念:学生需要联系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在细胞层次和细胞器的水平上来认识光合作用,形成分子与细胞水平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高中《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复习课本中关于光合作用研究历史的内容,整理出重要科学家、实验及实验原理,形成知识结构图。
2.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分析其原理及影响因素,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该现象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多元互动,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效果。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设计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5.拓展延伸,提高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科学家、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
3.学会运用实验数据,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解释光合作用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5.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某一光合作用研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展开讨论。
2.各小组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总结光合作用的研究成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

光合作用发现史教案

光合作用发现史教案

光合作用发现史教案刘红梅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黄土坎中学光合作用发现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探究,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成就;(2)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3)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回顾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述光合作用发现史,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难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方法:启发、探究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学1、设置问题情镜:欣赏各种水果图片(ppt1页),请同学们说出这些水果的名字,这些水果都吃过吗?味道如何?(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些水果不但色彩鲜艳,而且营养丰富,你们知道这些营养物质是哪来的吗?(从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同学们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出示幻灯片:光合作用发现史(ppt2页)(二)在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增重的物质来源于土壤,是不是这样呢?海尔蒙特提出了大胆的质疑。

1、海尔蒙特的柳树生长实验。

(ppt3页)(1)植物增重的物质是不是源于土壤呢?请问同学们说出检验植物生长的物质是否来源于土壤的实验设计思路。

(2)领略海尔蒙特设计的实验,通过课件展示领悟海尔蒙特设计实验的周密性,通过列示的表格进行实验数据的比较(ppt4页),学生能很容易对实验做出结论: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是水,并从课件演示中体会教学的应用在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学习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体会科学家不迷信权威、严谨的科学态度。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ppt5页):植物的生活除了与水有关还与哪些物质有关呢?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课件演示,通过实验一(ppt6页)、实验二(ppt7页)的生动演示,学生明确实验的设计思路,思考并讨论提出的问题:(ppt8页)(1)在密闭容器内的小鼠为什么不久死了,蜡烛也熄灭了?(2)为什么和植物放在一起的小鼠能正常活着,蜡烛也能正常燃烧?(3)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在共同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回答课件中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污浊的空气,这样将文中不易理解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鲜活的呈现在脑海中,便于同学们的分析、解决问题。

课件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课件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 结论:使植物生长的物质是:土壤。
大树是怎样长高的?
亚里士多德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公元前 3世纪
• 假设:植物生长的物质来自土壤。
柳苗 2.3kg 水 土壤 90kg (5年)
海尔蒙特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公元前 3世纪
• 结论:植物生长的物质不是来自土壤,而是 水 。
柳苗 2.3kg 水 76.8kg +74.5kg 土壤 90kg (5年) 89.943kg -0.057kg
海尔蒙特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生物微课题之课例展示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 任务:修改完善课前填写的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 思考: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1.亚里士多德 2.海尔蒙特 3.普利斯特利 4.英格豪斯 5.萨克斯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 思考1: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亚里士多德 2.海尔蒙特 3.普利斯特利 4.英格豪斯 5.萨克斯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瑟讷比埃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和科学家的贡献。

(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不懈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和结论。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教学难点(1)理解光合作用发现历程中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领悟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植物在阳光下生长的图片,提问:植物为什么能够生长?它们从哪里获取能量和物质?(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与阳光的关系,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主题。

2、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介绍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他将一棵柳树苗栽种在一个大木桶中,只用雨水浇灌。

五年后,柳树增重了很多,而土壤质量几乎没有减少。

引导学生思考:海尔蒙特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存在什么局限性?(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讲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他将一只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

然后,他将绿色植物和点燃的蜡烛、小白鼠放在同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内,蜡烛没有熄灭,小白鼠也能够正常活着。

组织学生讨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了什么?(3)英格豪斯的实验介绍英格豪斯的实验:他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但是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提问学生:英格豪斯的实验有什么重要意义?(4)萨克斯的实验讲解萨克斯的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

“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材地位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呈现的是科学史教育,是对众多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简介.同时,教材介绍的经典实验还蕴涵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对本节教材的再加工和深度开发,可以为实验设计的教学奠定基础,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了生物学科重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学科特点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课标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经典实验,认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2.过程与方法.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光合作用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难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原理设计简单实验.四、教法设计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本节课采用了“过程式教学” 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五、学法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其学会学习.结合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学法.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归纳法.引导学生对相关素材进行观察、对比、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完善化3.讨论法.创设课堂论坛,使学生具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讨论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习惯.六、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初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看似简单的结论其实是许多科学家长期不懈探索的结晶.在探究光合作用的道路上科学家是如何做的呢?他们的巧妙做法对我们有何启发呢?今天我们就循着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的足迹,学习科学设计实验的方法,并初步揭示光合作用的奥秘2. 高屋建瓴,讲授新课.首先,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主题思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其次,教师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统领本节课的教学,将教材介绍的经典实验置于学习和分析,初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共同模式中,使学生通过对经典实验的探究1:探究植物对空气的影响一一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过程略.探究2:探究绿色植物释放氧气条件和场所----- 恩格尔曼的实验.过程略.探究3: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来源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过程略.以上实验向学生展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应该能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其他产物.究的问题以萨克斯实验为素材,让学生按照上述思路,探探究4:光合作用的其他产物一一萨克斯实验.过程略.3.梳理归纳,简要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了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再提出问题结合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我们探究得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产物有淀粉和氧气.而且知道,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反应物水。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教案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教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整个第三章乃至整个高中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节教学设计是该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我准备让学生以经典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关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②讨论科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和实验,避免知识“去背景”和“简单化”。

③明确科学的研究态度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
④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
辨证的科学观。

⑤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
3、能力目标
①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②培养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②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
四、教学难点
单因子变量原则中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的辨析时
【教具准备】
搜集相关图片和素材;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生物学实验的一般原则:。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教案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教案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视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并了解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放映有关光合作用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氛围。

2.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光合作用的定义: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方程式:6CO2+6H2O+光能→C6H12O6+6O2(3)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依赖反应和光独立反应。

(4)光合作用的地点:叶绿体。

3.讲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30分钟)通过讲解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和发现,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研究蕨类植物的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中的氧气释放现象。

(2)简·英格利研究绿梅花草的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叶绿素的存在。

(3)罗伯特·梅耶研究伞形植物的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4)Cornelis Van Niel研究紫菜的实验:提出了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探究(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与光独立反应的关系。

5.讲解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性(10分钟)运用实例和多媒体展示,讲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能量转化中的重要性。

6.小结与展望(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光合作用的调节与影响因素。

六、课堂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的文章,要求包括至少三个科学家的实验内容。

导学案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导学案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1班级:一、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再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学生阐述光合作用发现历程,概述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2. 能力目标:(1) 通过分析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精神,阐述设置对照的方法;(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探究方案。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享光合作用的新发现,感悟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同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科学家们不断探 索的成果。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二、 学习重点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内容以及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

三、 学习难点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

四、 学习方法任务驱动动法、问题驱动法、口主合作学习、辩证探究式学习 五.学习过程(-)课前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6・68页的“从柳条生长之谜"说起,用红笔勾画出对光合作用发现史作出贡 献的生物学家及其研究过程,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2•请同学们M 络搜索关键词“光合作用发现”、“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 ““萨克斯”等查阅资料,补充完善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填写表格内容: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说起 学号: _______ 姓名:7.23•剧本撰写(请同学们将口己当作生物学家,用生动形象的语肓写出整个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应 至少包括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和萨克斯,炊迎补充):每一场戏需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内容均以第一人称编药:内容还应包含当时的环境和神态、说话语气,用括号标记出來;修改完善,形成连贯有故事情节的剧本: 上交剧本至学校教科室陈林老师处,由生物教研组进行筛选,择优选用,由学校置办道具, 拍摄《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短片。

(二)课中 再现光合作用发现史请同学们观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情景剧表演,完成以下任务: (1) 修改完善课前填写的发现史表格;(2) 思考1: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同学们用一些词或者一两句话來概括。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学生认真完成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练习题的设置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延伸(5 分钟)
教师活动:
介绍现代科技对光合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研究等。
提问:“英格豪斯的实验对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什么补充和完善?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实验资料,观察实验图示,分析英格豪斯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如认识到光照是绿色植物更新空气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需要光等。
设计意图:介绍英格豪斯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两个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条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一、普利斯特利实验
蜡烛 + 植物 → 蜡烛不易熄灭
小鼠 + 植物 → 小鼠正常存活
二、英格豪斯实验
光照是绿色植物更新空气的必要条件
三、萨克斯实验
暗处理 → 遮光与曝光 → 碘蒸气处理
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四、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 氧气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 绿色植பைடு நூலகம்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起着关键作用。本节内容通过介绍光合作用发现的历史过程,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到萨克斯的实验等,逐步揭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等重要概念,为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奠定基础。教材以科学史为主线,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的一种生物化学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且产生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学设计将以《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于这个科学事件的兴趣并加深对其理解。

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和作用。

2.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引入: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光合作用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图片来引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2.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和作用。

通过PPT讲解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和作用,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并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教学内容二: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

a.带领学生进入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介绍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b.分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介绍,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和点评。

c.全课讨论: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介绍和讨论结果,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并向全课进行展示。

(3)教学内容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a.小组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安排一些小组实验,例如: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

b.实验结果讨论:每个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观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c.写实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写出实验报告。

并互相交换、点评和完善。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思路的完整性。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换实验报告,进行点评和完善,培养学生的科学交流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问题驱
动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辩证探究式学
习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
-光e 作用S5C2 17 e 圮以1«:亚里士冬《: 土《 17 IS 圮上半叶:萼尔蓼特:水 1771圧:BXUS^U : ®te 繼莎化空W 1779年:英箱«?
弗:光 1864 年:萨JW :SK 的採宾:蝗匕问as 划&傳0"<»出«设< 附方迄•突庭坯预»現^(闿闵论 二、光合作fl
课后学习单
共性作业:小组合作对光合作用的苴它因素进行探究设计。

个性作业:学生阅读拓展资料,査阅相关文献,分析资料,提取与光合作用发现相关的信息,通过“生
物小报”、“生物漫画故事”等方式进行生动展示和分享。

课中教学教案
罰学*-«gBw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为目的,以多个任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为帮助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发现学生的基础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ih本节内容的课前设
计主要考虑以下四点:(1)通过“勾画”、“关键词搜索"等明确的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有效
地进行课前学习。

(2)通过“撰写剧本”、“角色扮演"等策略引导学生内化课前资料,初步形成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相关概念及现象等生命观念的认识水平,由于科学史是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又难以通过诊断性评价反馈学习情况,因此借学生的剧本内容丰富度和故事连贯度反馈学生的内化情况,发现学生在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形成貞•问题。

(3)拍摄《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短丿匕让科学史生动有趣地呈现,增加学科趣味性,同时还能作为微课资源谨行传播和应用,而过程中学生柑互配合,与他人交流、合作、讨论,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班
级学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难度梯度的课前任务,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有的完成初级任务,有的能完成较高级的任务。

课中通过“再现”、“分析"和“模仿”三个活动,从“看”到“论"再到“练”,通过6个不
同的思考任务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逐渐深入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学习,任务设置新颖,有梯度, 能有效提髙学生的参与度,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

毎一个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思考为主,教师从旁指导。

针对学生语言描述“问题”、“假设"和“结论”的困难,教师从三者的内
容和句式上加以区分:而对于设il•方案这一大难点,引导学生从“设置对照”和“单一变量”出发, 帮助学生获得思考的方向。

课后知识的进一步扩展,链接生物学的新发现,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关注科学进步,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览和评奖,丰富成果,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