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儿童身体和智力方
面的发育过程。
一般来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阶段
进行的,而且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首先,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会不断变化和发育。
出生时,新生儿体重约为3千克,身长约50厘米左右。
在这个阶段,
婴儿的头围、胸围和腹围也会不断增长,眼睛、耳朵和鼻子也变得更
加明亮。
其次,从3岁到6岁,儿童的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但体重和身
高仍会逐渐增加。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开始接受一些简单的数学和
阅读等方面的训练。
最后,从6岁到12岁,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
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体重和身高还会有一些增长,但是生长
速度明显放缓。
同时,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加强自己的自我管理
能力,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学科和技能。
总之,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注意孩子身
体和智力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并且注重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教育和
指导。
简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简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是指一个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断地经历生长、分化、增殖等一系列生理和生化过程的总称。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1. 生长发育具有周期性: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如春夏生长旺盛,秋季生长减缓或停止,冬季则处于休眠状态。
2. 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方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不尽相同。
3. 生长发育具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不仅涉及数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即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
4. 生长发育具有遗传和环境的双重作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养分、光照等均会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5. 生长发育具有生命活动整体性:不同器官、不同细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体性。
总之,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规律可循的过程,了解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从而更好地把握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成长发育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身体体重、身高、头围、骨骼、肌肉、神经系统、智力、语言以及情感的发展。
从出生到两岁,婴幼儿的身体快速增长,平均每个月增长2.5-3.5厘米,身体重量增加约每周150-200克。
在此期间,大部分婴儿都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理技能,如翻身、爬行、坐起来、站立,甚至开始说简单的话语。
从两岁到青春期,儿童的生长速度逐渐放缓,但身高和体重仍然稳步增长。
此外,他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内,儿童应该受到适当的关注和照顾,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促进。
总的来说,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根据个体的年龄和性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同时父母和监护人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和照顾。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关注的话题,家长和医生们都希望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照顾孩子的成长。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含许多特点,例如:
1. 生长速度的阶段性变化
儿童的生长速度并非一直稳定增长,而是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通常,儿童在出生后的头几年生长速度较快,随着年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缓,直至进入青春期再次加速生长。
2. 遗传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父母的身高、体型等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遗传因素也可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节奏和生长潜能。
3. 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
营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足够的营养对儿童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缺乏营养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
4. 社会环境的影响
儿童的成长环境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友好和和谐的家庭环境、合理的教育方式以及适宜的社会氛围都有助于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
5. 心理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孩子的性格、情绪状态、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具有阶段性变化、遗传影响、营养重要性、社会环境影响和心理因素影响等特点。
家长和医生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些特点,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照顾,以促进他们健康的生长发育。
请简答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请简答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指儿童在出生后,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因此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对于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和节奏: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速度会有明显的变化。
在0-1岁这个阶段,小儿的生长速度最快,身高和体重增长迅猛。
在1-2岁期间,生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然较快。
之后,生长速度进一步减缓,直到青春期的再次加速生长。
儿童的生长速度通常呈现一个“S”型曲线。
2.不同器官的生长:小儿生长发育不仅涉及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还包括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
例如,大脑在婴幼儿期迅速发育,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3年内。
心脏、肺部等器官的发育也是逐渐完善的。
3.发育里程碑: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发育里程碑,如掌握抬头、翻身、爬行、坐立、行走等。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儿童在身体和运动能力上的发展阶段。
每个儿童的发育里程碑年龄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都会在同一个范围内。
4.遗传和环境因素:小儿生长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生长潜力,而环境因素如营养、生活环境和照顾情况等会影响儿童的生长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健康的家庭环境以及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5.性别差异:男女儿童在生长发育方面也存在差异。
男孩通常在身高和体重上优于女孩,但女孩在体脂肪和乳腺发育方面则优于男孩。
性别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性激素的影响。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多方面的,涵盖了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父母和医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1、特征: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发展中最活跃的时期,充满活力,对外界刺激有强烈的反应,体格逐渐发育完善,思想能力、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个性和心理健康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2、发育的规律:(1)生理发育:青少年期的生理发育特点是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几乎同步进行,生长速度加快,比婴儿期快2-3倍,但总体上男女生长发育的节奏和步调大致相同。
(2)心理发育:青少年期的心理发育有三个特点:一是自我意识发展;二是社会角色发展;三是价值观念发展。
(3)智力发育:青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判断力都达到最佳状态,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
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常见问题 1、营养不良:因为青少年的食欲极强,如果饮食没有得到有效的调节,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影响生长发育。
2、过度运动:青少年期是人体发育的高峰期,应该适当运动,但是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导致肌肉和骨骼发育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3、情绪波动:青少年期是人体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情绪波动剧烈,如果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6个)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6个)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
1. 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存在个体差异,受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 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3. 生长发育具有不平衡性。
不同系统、器官的发育速度不同,存在各自的生长特点,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4. 生长发育受营养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5. 生长发育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如光照、温度、气候、体育锻炼等。
6. 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相互作用。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每个阶段也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不同,但连续性也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发展。
论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是指3-6岁之间的儿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身高、体重、脑部发育、语言发育等方面来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身高发育规律学前儿童的身高增长呈现出一个较为稳定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3-6岁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为每年6-8厘米。
在这个阶段内,男女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基本上是相似的,但在6岁后,男孩开始进入速度较快的生长期,而女孩则相对缓慢一些。
遗传因素和营养状况也会对儿童的身高发育产生影响。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供给对于学前儿童的身高发育至关重要。
二、体重发育规律学前儿童的体重增长速度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3-6岁儿童的体重增长速度为每年2-3公斤。
在此期间,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增长迅速,加上运动量增加,使得学前儿童的体重也在不断地增加。
儿童肥胖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三、脑部发育规律学前儿童脑部发育迅速,这一时期内大脑的发育是最为活跃的。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数量不断增加,突触形成及连接的建立也在此时迅速进行。
3-6岁是学前儿童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脑部发育的规律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脑部发育。
四、语言发育规律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
通常情况下,3-4岁儿童开始进入语言的爆发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结构。
5-6岁儿童则进入了语言的润色期,开始注重语言的准确和表达能力。
语言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营养、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
了解并遵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可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遵循持续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四个规律。
1. 持续性:生长发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身体的各个器官会随着组织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而发育。
2. 阶段性:生长发育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
一般体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周岁后基本稳步成长,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
3. 不均衡性: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
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回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到学龄期才加速。
4. 个体差异性:每个儿童的身体情况不同,有的儿童在身高方面发育较快,有的儿童在运动系统方面发育较快。
此外,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睡眠因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健康,多补充含维生素、蛋白质、糖类等食物,也需要让儿童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另外,还要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睡眠。
在空闲的时间可让儿童多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建议查阅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儿童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 生长的奇妙旅程说到孩子的成长,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儿。
小时候的小家伙们,像一株株小苗,没多久就能从地里蹦出来,茁壮成长。
大家都知道,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像是大自然的奇妙安排。
首先,咱们得看看,生长的速度可是各有不同。
有的孩子,像火箭一样,一下子就蹿高了,其他的则慢吞吞的,像乌龟。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的生长发育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你看,刚出生的小宝宝,个头虽然小,但他们的身体可是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营养,快得不得了。
到了学龄前,孩子们的身高和体重增长会变得比较平稳,这个阶段就像是在给他们打基础。
然后到了青春期,哇哦,那个时候就像开了挂,男孩女孩们都纷纷开始长个子,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简直是让人目不暇接!1.1 小婴儿时期这个时期,宝宝们可真是又可爱又脆弱。
刚出生的他们,身体就像小球一样,圆滚滚的。
通常在这段时间,宝宝的头部是最大的部分,手脚相对比较小,看上去像个小外星人。
别看他们现在这么小,将来可都是大人物哦!这个阶段,宝宝的身高每个月可以增长2.5厘米,体重也能涨个好几斤,简直是飞一般的感觉。
1.2 学龄前到了学龄前,孩子们的成长速度会稍微放缓点。
这个时候,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都有点儿稳步上升,像是在给他们的未来打基础。
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能跑能跳,还能交朋友,真是乐此不疲。
不过,这个阶段也是要注意饮食哦,不能让他们吃得过于油腻,要均衡饮食,才能长得又高又壮。
2. 青春期的风暴一说到青春期,大家脑海中可能就会浮现出那些叛逆的少年和少女。
其实,青春期是一个神奇的阶段,身高、体重、体型几乎都在“飞速变化”。
这时候,男孩通常会长得更高、更壮,女孩则在身材上有了明显的曲线。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个时候的孩子简直是“难以琢磨”,可其实,他们只是在经历一场身体的风暴而已。
2.1 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PPT课件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
性
年龄分期:
⑴婴儿期(infant period)
period) 1-3岁
0-1岁 period) 3-6岁
6-12岁 约10-20岁 约18-25岁
⑵幼儿前期: (toddle ⑷童年期: (child ⑹青年期: (youth
⑶幼儿期: (early child
身长的增长。 出生时身长50厘米左右; 1-6月平均每月增长2.5厘米; 7-12月平均每月增长1.2厘米; 1岁时身长75厘米; 2岁以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75+(5厘 米重3.5公斤左右,生后最初几天稍有 下降,10天左右可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六、七岁时开始换牙,乳牙逐渐脱落,又
生出恒牙来,20~30岁完成,恒牙共有32 只。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上肢运动(挥手、取物) 躯干运动(翻身、直坐) 下肢运动(站立、行走)
胎儿期和婴儿期发育遵循 头尾
发展规律
婴儿部分运动能力的年龄特征
运动能力 抬头 45o 抬头 90 o 扶坐竖直 独坐前倾 独坐 从卧位坐起 扶腋下站 扶双手站 扶一手站 独站片刻 扶双手走步 扶一手走步 独走几步 拇指与其他手指抓握 拇指与示指捏米花 成熟早期月龄 2.1 2.9 3.1 3.2 4.7 6.9 3.3 5.1 7.0 9.2 7.1 9.1 11.2 5.1 7.1 成熟中期月龄 3.2 3.5 4.2 4.5 6.0 8.6 4.2 6.6 9.5 11.2 9.3 10.7 12.7 6.5 8.5 成熟晚期月龄 4.0 4.5 6.3 5.9 6.9 11.4 5.4 8.9 10.9 13.3 11.0 12.7 15.0 7.9 9.9 常模月龄 3.6 3.8 4.9 5.2 6.5 9.7 4.7 7.7 10.1 11.9 9.8 11.8 13.7 6.9 8.9
儿童的生长发育
2、感知觉的发育
⑵听感知发育 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 3~7日听觉已相当 良好;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 微 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3~16 个月时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听懂自己的名字;4岁 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听感知发育和儿童的语言 发育直接相关.听力障碍如果不能在语言发育的关 键期内(6个月内)或之前得到确诊和干预,则可因聋 致哑。
2、牙齿
牙齿的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 但因胚胎来源 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
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28~-32个)两 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 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 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大多于3岁前出齐。 乳牙萌出时间及顺序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 分泌.食
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的重要作用易被 家长和儿科医师忽视。良好的居住环境,如 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无噪声. 无噪光.居住条件舒适,配合良好的生活习 惯、科学护理、良好教养、体育锻炼.完善 的医疗保健服务等,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达 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社会环境 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受到高度关注。自“两 伊战争”以来,伊拉克儿童健康状况急剧下 降.是社会环境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好例证。
2.出生至青春期前的体格生长规律
(6)皮下脂肪: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反映皮 下 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①腹壁皮下脂肪; ②背部皮下脂肪:要用皮下脂肪测量工具(测皮 褶卡钳)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
(7)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比例与匀称性生长有 一定规律。
3.青春期前的体格生长规律
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受性激素等因素 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有明显的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个体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在不断发育和成熟,同时也伴随着心理、智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1.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儿童少年期的身高和体重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从出生到2岁,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每个月都有明显的变化。
2岁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到了青春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再次加速,男女性别也出现明显差异。
2. 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儿童少年期,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与功能成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例如,大脑在出生后迅速发育,尤其是前额叶和额叶皮质,与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心脏和肺部的发育也在这个阶段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使得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更高强度的运动和身体活动。
3. 骨骼的发育和骨骼系统的成熟儿童少年期,骨骼的发育和骨骼系统的成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早期,骨骼主要是软骨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硬化并形成成熟的骨骼结构。
这一过程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和营养状况等。
骨骼的发育和成熟对于身高的增长和身体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4. 性征的发育青春期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性征的发育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
男孩的睾丸开始分泌睾酮,女孩的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导致身体发生明显的变化。
男孩的声音变低、肌肉发达,女孩的乳房发育和月经初潮等都是性征发育的典型表现。
5. 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儿童少年期,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
儿童时期,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和具体的,而到了少年期,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此外,社交能力、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等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总体来说,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和成熟、骨骼的发育和骨骼系统的成熟、性征的发育以及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这些规律受到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轨迹。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阶段性和程序性、速度的不均衡性、时间顺序性及统一协调性。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
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成几个年龄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2.生长发育的程序性: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序,各阶段间顺序衔接。
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出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
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干占4/8弱,下肢占3/8)。
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躯干高,最后是胸壁厚度。
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
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
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
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l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
儿科必备知识之生长发育
儿科必备知识之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2、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体格发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期较迅速,青春期达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生殖系统早期发展缓慢,于青春期达高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趋势总体与体格生长相符。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一、体重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为2.5kg。
一般在3~4个月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2倍1岁时达3倍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后到12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长2kg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儿童体重:3~12月龄:体重(kg)=[年龄(月)+9]/21~6岁:体重(kg)=年龄(岁)x2+8}}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2二、身高(长)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50cm,1岁时达75cm,2岁时达87cm,2岁后到12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加6~7cm,青春期身高加速增长。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推算儿童平均身高:2~6岁:身高(cm)=年龄(岁)×7+757~10岁:身高(cm)=年龄(岁)×6+80三、头围出生时头围约34cm,在生后的前3个月和后9个月头围都增长约6cm,故1岁时达46cm,2岁时48cm,5岁时约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54~58cm,头围的测量在2岁内儿童最有临床意义。
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头围过小,可见于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
四、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胸围≈头围+年龄-1cm)。
五、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儿童的营养状况。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通常是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从简单到复杂、从粗到细、头尾规律、各个器官发育不平衡、发育持续性等。
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因为婴儿时体重和身高发展迅速,2岁后逐渐变平稳。
三岁时语言、动作等发展迅速,青春期时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快速发展,所以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2、从简单到复杂:婴幼儿一般在学习说话或者知识时,是先学会发单音,后由于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会组词、造句,所以婴幼儿生长发育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3、从粗到细:因为婴幼儿生长发育中一般都是先出现粗大动作,后经过成长和日渐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出现精细动作,所以婴幼儿生长发育是从粗到细。
4、头尾规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会遵循头尾规律,一般在在胎儿期,头颅生长速度最快,而婴幼儿时期则躯干部位增长最快。
所以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头尾规律。
5、各个器官发育不平衡:因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出生后两年发育较快,生殖系统到青春期才会发育成熟,所以各个器官发育不平衡。
6、发育持续性:婴幼儿发育是具有持续性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所以婴幼儿发育具有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并非呈直线上升, 而是快慢交替地进行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 曲线呈波浪式。
由胎儿到成熟期,全身大多数器官、系 统都有两次突增高峰。
例如身高、体重,第一次突增在胎儿期,第二 次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的第二次突增比男孩约提 早两年。
身高(cm) 体重(kg)
胎儿中期:
(4-6m)
27.5/3m
女生(10岁左右)突增开始,男生尚未开始。
第二个交叉:
女生突增开始下降,男生(12岁左右)突增开始。
突增高峰的意义: 补充适当的营养、睡眠、锻炼
图 出生前后身高、体重增长速度曲线
图 男女身高、体重增长速度曲线
图 婴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
增长幅度
• 在出生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 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增长幅度也不一 样,到成熟时:
胎儿后期:
2.3kg/3m
(7-9m)
出生一年: 20~25cm/y
6~7kg/y
出生二年: 10cm/y
2.5~3.5kg/y
2-10岁: 4~5cm/y
1.5~2.0kg/y
青春期: 5~7cm/y (10~12cm/y) 4~5kg/y(8~10kg/y)
男女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
第一个交叉:
头颅增长1倍 躯干增长2倍 上肢增长3倍 下肢增长4倍
正常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标准
儿童的生长包括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的闭合、牙齿 、骨骼、感觉器官及智力行为等。
身长的增长。 出生时身长50厘米左右; 1-6月平均每月增长2.5厘米; 7-12月平均每月增长1.2厘米; 1岁时身长75厘米; 2岁以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头围过小,多为小头畸形或小脑发 育不全;头围过大,多是脑积水、佝 偻病等均不正常。
胸围的增长:
• 出生时胸围32厘米, • 一周岁时约44-46厘米,与头围相等, • 10周岁时约60厘米。
牙齿的生长:
儿童牙分乳牙、恒牙两种。 乳牙有20只,一般六、七个月开始出
牙,一周岁时出6-8只,一岁半时出12-14 只,二周岁时20只牙出齐。
2.1
3.2
4.0
2.9
3.5
4.5
3.1
4.2
6.3
3.2
4.5
5.9
4.7
6.0
6.9
6.9
8.6
11.4
3.3
4.2
5.4
5.1
6.6
8.9
7.0
9.5
10.9
9.2
11.2
13.3
7.1
9.3
11.0
9.1
10.7
12.7
11.2
12.7
15.0
5.1
6.5
7.9
7.1
8.5
9.9
常模月龄 3.6 3.8 4.9 5.2 6.5 9.7 4.7 7.7 10.1 11.9 9.8 11.8 13.7 6.9 8.9
躯干运动(翻身、直坐)
下肢运动(站立、行走)
胎儿期和婴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规律
运动能力 抬头 45o 抬头 90 o 扶坐竖直 独坐前倾 独坐 从卧位坐起 扶腋下站 扶双手站 扶一手站 独站片刻 扶双手走步 扶一手走步 独走几步 拇指与其他手指抓握 拇指与示指捏米花
婴儿部分运动能力的年龄特征
成熟早期月龄 成熟中期月龄 成熟晚期月龄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年龄分期:
⑴婴儿期(infant period)
0-1岁
⑵幼儿前期: (toddle period) 1-3岁
⑶幼儿期: (early child period) 3-6岁
⑷童年期: (child period)
6-12岁
⑸青春发育期: (adolescence) 约10-20岁
75+(5厘米X年龄)。
• 体重的增长:
出生时体重3.5公斤左右,生后最初几天稍有 下降,10天左右可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1-6月的体重:3公斤+(0.6公斤X月龄)
7-12月的体重:3公斤+(0.5公斤X月龄)
1-10岁儿童体重:(年龄X2)+8公斤。
• 头围的增长: 出生时 33-34厘米, 1周岁 44-46厘米, 2周岁 46-48厘米, 10周岁 50-52厘米。
Ballad for Growth & Development
生长发 育歌谣
一哭二笑三咿呀 五抓六坐握足玩 十站对指十二走 两岁能用勺吃饭 三岁学穿鞋和袜
四月哈哈望妈妈 七翻八爬九叫爸 看图说话在十八 喜怒分明命令发 长成大娃别娇他
向心律:
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即自下而上、自 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
下肢(足小腿大腿)
上肢(手前臂上臂
手的发育(骨骺愈合):指骨末端
中端
近端
尺骨
桡骨
腕骨
掌骨
四肢
躯干(骨盆宽胸宽肩宽躯干高)
学龄期和青春期形态发育遵循向心律
二、 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生长发育呈连续性,但时快时慢)
问题:你一生中何时生长最快?
人一生中有二个突增高峰期: 胎儿期 :
身高:胎儿中期4-6月。 体重:胎儿后期7-9月。 青春发育初期: 女:9-11岁至13-15岁 男:11-13岁至15-17岁
六、七岁时开始换牙,乳牙逐渐脱落,又
生出恒牙来,20~30岁完成,恒牙共有32只。
⑹青年期: (youth period) 约18-25岁
目前WHO将18岁以下的人群都界定为儿童
头尾发展规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生长速度:胎儿期和躯干快
由上而下、由近而远,先粗大后精细。即:
头部运动(抬头、转头)
上肢运动(挥手、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