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制管理模式: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可行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制管理模式: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可行途径

作者:程洁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9期

内容摘要:班级凝聚力对于班级发展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由于大学学习生活特点、班级管理模式等原因,当前大学班级凝聚力较弱,学生与班集体呈观望态度和疏离状态,事务参与度低,态度和情感卷入度低。对此,小组制能有效弥补当前大学班级管理模式不足之处,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卷入度、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凝聚力小组制参与度卷入度

关于大学班级凝聚力的已有研究较多,且多从制定班级目标、开展班级活动、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提高班委干部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建议。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并不是老师建设好一个现成的事物,再将其用到学生身上。提升班级凝聚力,主体是谁?既包括老师,又包括学生;既包括学生干部,更包括占班级大多数的非学生干部。即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事务中扮演“主人翁”角色,因为凝聚力是师生在具体可行的班级事务中逐步形成的,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单靠规章制度能够形成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出班级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和卷入度,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才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可行途径。

一.“自上而下”层级管理与“被参与”是影响大学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以前的学段,大学班级组织形式相对松散,大学生活开放自由。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全天候课程学习,没有老师时刻“鞭策”。学生可以融入各种社团、组织,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点和投入范围大大超出了班级。很多时候,班级的统一和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形成冲突。

1.层级管理忽视“多数”、忽视个体主体性。在开放自由的前提下,大学班级管理架构仍然是层级模式,辅导员之下是班级助理,班级助理之下是各班班长,班长下面是各分管委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班级日常事务和集体活动中,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班级事务和活动基本是“自上而下”孕育成型,活动主题和方式不由得选择,从计划到执行,多数学生只是在最后阶段“被参与”。面对集体,只有少数个体获得了“主动感”,多数个体总是获得“被动感”,缺乏“集体主人”的积极心理。

2.“被参与”导致低参与度和低卷入度。一般来说,如果班级活动具有吸引力,则参与度高,反之,则参与度低。另外,学生个体本身的特征如自尊水平、应对方式、防御方式、社会化程度等也将影响其参与度。对这一类个体来说,如果是并不感兴趣的班级活动,则参与度和

卷入度更低。长期的“被参与”,使得班级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教育作用,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为“离心力”。

二.小组制管理模式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可行途径

小组制,是在保留层级架构的前提下,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班级日常事务的通知传达由层级架构执行,班级事务的执行则由小组“承包”,以此加大非干部学生在班级事务中的参与机会,提高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1.横向建组,确保个体机会均等参与班级事务。建立小组时,遵守“强弱互补、优势互补”以及“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性格、能力、兴趣、特长等搭配分组。组内异质,能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组间同质,能确保每次活动的水平和组间比较的公平性。尽量避免寝室组队和自由组合。同寝室学生虽然方便沟通,但容易同质化,容易造成某小组弱弱集中或者强强集中,自由组合有同样的弊端。横向建组,打破了层级管理模式,每一个学生属于一个小组,能确保每个人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大范围班级中个人被淹没的情况。在层级管理模式下,个体首先需要通过竞争获得参与机会,再有可能发挥才华、锻炼能力,而现实情况是班级事务权力通常属于固定的班委干部。在小组管理模式下,个体不需要面对整个班级去竞争机会,而是在确保机会的情况下,只需要面对十来个甚至几个同学,以合作为主处理班级事务、开展班级活动。

2.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充分彰显个体主体性。小组制的实施,每一次班级活动由对应的班委干部总负责,由某个小组承包执行,从活动内容、方案策划、准备工作到最终执行,小组内集体研究、分工负责。同时建立组内激励制度和组间激励制度,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对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做好记载,进行组内比较;对每一次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行班级范围的考评,作为该小组的整体评价,以此进行组间比较。形成了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局面,每个人对班级事务和活动的情感卷入会得到提高。由个人到小组,由小组到班级,从而养成个体对班级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形成班级凝聚力。

3.从班级事务到文体活动、学习活动,扩大小组制作用范围。自上而下的班级事务,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层级架构和小组共同完成;文体类活动则由文体委员与小组共同组织和管理;学习活动,一类是结合任课老师的授课需要发挥小组的作用,一类是各小组开展本小组的特色学习活动,也可以开展组间学习和竞争;另外,参与班级活动时,可以以小组报名参加,形成组间竞争。

总之,在组织、管理、参与各类班级事务和活动时,尽量发挥小组作用,提高参与度和卷入度,培养学生的主人翁心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逐渐形成班级凝聚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