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合集下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12.24•【文号】广发办字[2001]1494号•【施行日期】2001.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494号2001年12月24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就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一、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目标、任务是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通过实施“走出去工程”,五年内我广播影视节目在国外的落地和发行放映要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北美和西欧主要国家的听众、观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我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十年内我广播影视在国外能够具有同西方大媒体竞争能力,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实现多语种、地域化播出,力争做到凡是有西方大媒体声音形象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声音形象,使我广播影视节目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明显改善国际广播影视领域“西强我弱”的状况。

二、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合理布局、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形成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广播、电视、电影等全方位在国(境)外落地、交流的格局。

重点抓好中央三台对外节目,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第四、九套节目在国(境)外的落地入户。

电视要以整频道进入国(境)外有线网、重点酒店、宽频网络和直播卫星系统,广播要进入国(境)外电台中波、调频、直播卫星系统和有线网络,并在境外建立镜像站点,提高海外受众访问我广播网站的速度。

优先做好中央电视台第四、九套节目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埃及、巴西、泰国、印度等十个重点国家的落地工作,2002年努力实现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整频道落地,并逐步展开。

中国的电影产业与文化输出

中国的电影产业与文化输出

中国的电影产业与文化输出中国的电影产业在最近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观众群体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具有丰富的电影资源和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电影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电影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向全球输出自己的电影和文化。

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起初主要是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电视剧和电影市场的开放,大量的国外电影进入中国,从而加速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成熟。

逐渐地,中国开始制作高质量的电影,并取得了国际影响力。

像《卧虎藏龙》、《英雄》和《大唐玄奘》这样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同时,一些华语电影人如张艺谋、李安和冯小刚等人也开始在国际电影界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影导演。

中国的电影市场也经历了实质性的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去电影院观看电影,这一趋势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国的电影产业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自己的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的输出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将中国的电影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另一种是在国外市场进行电影投资和合作。

中国的电影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电影节,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通过展映和交流活动,推广中国的电影文化。

同时,一些中国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奖项的认可,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除了将电影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外,中国的电影公司也积极与海外影视公司进行合作。

近年来,中国电影公司在国外市场投资和制作电影的趋势逐渐增加。

中国制作的一些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例如,中国公司参与制作的《功夫瑜伽》在印度、中国以外的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展示了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和竞争力。

然而,中国的电影产业在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然巨大,但也面对着电影产业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的问题。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一、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中国电影人在把电影走出世界的道路上煞费苦心。

世界之大,有很多的国家、很多的名族以及各名族文化,每个名族对于异文化的接受都要经历历史的淬炼和时间的消磨,因此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特别的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十分艰难。

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分量还是很微小,“华语电影水土不服,文化历史背景难倒外国观众”。

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性以及文化冲突性,如价值观念的冲突,制度规则的冲突,物质生活的冲突。

全球化环境中的文化冲突是多方面的:1.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2.“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突。

弱势文化更是必须和外界交流,否则只能越来越弱势,越来越经不起交流;3.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这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受到政治的影响范围更广泛、效果更直接,联系也更加紧密。

全球化的发展让世界仅仅联系在一起,文化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的产生正在无可避免的成为国际文化互动的景观。

而异质文化的传播,由于其社会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基因、价值观,持有不同的思维、行动模式,因此常常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会遭遇文化冲突。

这种冲突经由文化误读或文化忽视而产生,是所有交往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文化影响受众解读报告的框架,人们往往忽略这种文化的影响而代之以完全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出发来解读他国对己方的报道,而这种误读是根深蒂固、难以纠正的。

文化冲突意味着不同文化在传播行为上都要有调整和变化,以走向合作,进而使双方都受益。

调整意味着要改变自己熟悉的行为模式,变化总可以使冲突双方找到修复关系的新途径。

中国电影在全球化的形式下,只有迎难而上,在坚守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敢于跨出国门,才能实现中国电影21世纪的腾飞。

二、解决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普世价值关于普世价值的概念有很多的说法,应该说普世价值观是一种世界观。

在哲学上,普世价值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合在一起。

中国电影“走出去”:一种海外研究的视野

中国电影“走出去”:一种海外研究的视野

《中国电影“走出去”:一种海外研究的视野》摘要:此外,在裴开瑞主编的《中国电影视角》(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 London: BFI, 1991)和《中国电影视角II》(Chinese Films in Focus II, London: BFI, 2008)中,他都是贯穿着第三世界电影研究的主线收编相关文章,Zhang)编辑的《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The Urban Generation: Chinese Cinema and Societ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英、美、中三国学者裴开瑞、罗丽莎(Lisa Rofel)、吕新雨合编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公共档案》(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一、海外的中国电影研究:视角与方法中国电影的海外研究历经久远,从可查询到的第一部英语学界关于中国电影研究专著刘艾伦(Alan P. Liu)所撰写的《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电影工业》(The Film Industry in Communist Chin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5)至今,其研究历程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

细数五十年光阴,仅英语世界的中国电影研究专著就达百余部,论文数量更要数以万计。

来自异质文化语境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切入,运用差异的理论方法研究,审视中国电影,他们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对中国电影的历史阶段性研究、中国社会历史政治关系的研究、跨国垮地属性研究、国族身份确立的关系研究、导演明星影片个案研究等方面展开。

中国电影“走出去”传播路径探析——以张艺谋《影》为例

中国电影“走出去”传播路径探析——以张艺谋《影》为例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56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5期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国家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国家对电影产业支持力度的增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影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9年7月,我国电影事业已经获得银幕数全球第一、票房收入全球第二、影片产量全球第三的好成绩。

但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还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电影研究所所长刘汉文曾提及,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困境主要在于,支持电影走出去的政策体系还不够成熟、精品力作不多、传播效果不明、市场方式不足、现实题材不够这五个方面[1]。

2019年9月上映的《影》,是张艺谋导演将中国文化符号融入电影,为中国电影发展探寻新路径的新尝试。

我们可以借此总结有益经验,进一步探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创新方式,本文以《影》为中心,做简要论述。

一、文化经典的创造性转化《影》中的故事题材与人物原型来源于三国故事,沛良与境州从杨苍手中夺回“境州”改编自“三国”孙权令吕蒙与陆逊从关羽手中抢走荆州选段。

从人物上看,沛良/孙权/国君、子虞/吕蒙/隐藏的规划者、境州/陆逊/影子执行者、青萍/孙尚香/公主、杨苍/关羽/青龙偃月刀、杨平/关平/儿子、鲁严/鲁肃/大臣、田战/周泰/武将之间的角色对位关系表明张艺谋将东汉末年的中国“故”事转化为了新文本/中国“故事”。

《影》虽以三国故事为大背景,但视角已与原著全景叙事视角截然不同,影片以“影”/境州为中心,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设置。

“影”幼年时因与子虞的容貌相似而被他的祖父收入府中抚养,目的是为了在日后将其作为子虞的替身,帮他排忧解难、走出困境。

相对于主人/主体/子虞而言,“影”在家中是养子、奴仆、客体化/他者的存在。

子虞出身世家大族,在朝中为官且立有辅佐君王江山基业的功劳,他因官阶品位、世家出身之“高”而将“影”放在了一个较低的位置进行观看与支配,主客体二者之间是不对等的上下级关系。

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

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

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政府支持和推动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方面,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十分重要。

国家电影局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电影机构,它负责监督和管理中国电影产业,包括制片、发行、放映、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在国家升级为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国家电影局积极推动中国电影向国际市场拓展。

其中一个具体举措是组织电影节、电影展、电影论坛等活动。

例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都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活动,中国电影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和特色,同时也为国际电影界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

另一个政府支持和推动的举措是出口电影的财政补贴,政府鼓励国内电影公司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出口电影获取外汇,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也会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如在国外投资兴建电影院、支持电影的交流和合作等方面。

市场力量推动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市场力量也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逐渐加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国际价值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

市场力量的推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首先是通过提高中国电影的质量和水平来吸引国际市场。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电影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从电影制作技术到影片质量、制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中国早期的电影以政治宣传和宣扬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缺少真正优秀的故事和优秀的技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关注观众喜欢的电影类型和内容,开始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和国际化,这样的努力不仅能够提高观众的接受度,还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市场。

其次,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让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中,中国电影可以借助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提高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国际范围内,中国电影也可以与外国电影公司或电影人合作,共同制作影片,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最后,中国电影还可以通过国际化品牌的建设来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电影走出去:困境透析与路径优化

中国电影走出去:困境透析与路径优化

中国电影走出去:困境透析与路径优化作者:刘汉文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1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电影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持续发展,取得历史性巨大进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60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9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长19.6%;电影院线拥有银幕60079块,比2012年增长3.6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长28.9%,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一。

[1]2019年7月,国家电影局在横店召开调研座谈会,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影发展取得的世界排名“一二三”的好成绩:“一”,就是银幕数全球第一,2018年底银幕数突破6万块,比第二位的北美多2万块。

“二”,就是票房收入全球第二,年度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近610亿元、约90亿美元,与北美的差距越来越小。

“三”,就是影片产量全球第三,2018年共生产各类影片1082部,仅次于美国、印度。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在走出去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2017年海外票房不到7亿美元,逆差比较明显,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明显短板。

一、中国电影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电影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其海外传播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当前,随着我国越来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文艺作品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任务越来越重,与这个要求相比,我国电影在“走出去”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亟待克服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电影真正“走进去”。

(一)支持电影走出去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从2016年开始,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国电影普天同映”计划,中国电影在搭建海外推广平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实施,目前已经与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主流院线和重点影院达成合作协议,推动了《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影片在海外同步发行,由华人观众向国外观众进行逐步辐射。

镜像中国——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

镜像中国——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

镜像中国——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镜像中国——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近年来,中国影视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电影票房和电视剧的国际传播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绩不仅仅是中国影视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在新时期,中国影视产业正面临着“走出去”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打破国界限制,推动中国影视“走出去”,已经成为了当前各界研究与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中国影视“走出去”的背景与意义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票房规模不断攀升。

2017年,中国票房达到558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战狼2》成为了中国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其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超过3亿美元的票房。

与此同时,中国电视剧也在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突破,例如《琅琊榜》、《甄嬛传》等剧集受到了国际观众的热烈追捧。

中国影视业“走出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输出方式,通过影片传递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世界各国观众的认知和态度。

中国影视业“走出去”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知名度,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

其次,通过海外市场的延伸和拓展,中国影视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商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此外,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还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发展。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影视产业“走出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首先,中国影视业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市场规模与需求的增长为中国影视作品走向国际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中国与一些国家在影视合作方面存在着相互需求。

中国市场的空前繁荣吸引了全球影视产业巨头的目光,而中国电影引进和出口市场的扩大也为中外影视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从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寻找中国电影“走出去”之路

从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寻找中国电影“走出去”之路

从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寻找:中国电影“走出去”之路一、背景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国内电影票房在快速增长,国产电影投资规模和生产数量急速提升,2013中国电影票房的国产片已经反超进口片。

但与国内电影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相比,国产影片在海外市场和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却依旧差强人意。

2013年只有45部影片销往海外,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有14亿元人民币,不到国内票房的7%,这与电影大国的形象严重不符。

在国际电影节方面,华语影片也依旧延续了近几年的惨淡,只有《郊游》在威尼斯电影节有所收获。

而电影作为最具国际化特征的文化产品类型,要推动其“走出去”,就一定不能忽视文化折扣对其重要影响,以及跨文化预测对其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折扣是影响电影跨国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产品其跨文化传播是以本土的方式进行接受在本土接受过程中价值的损失以及票房绩效的预测,已成为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二、文化折扣的由来和具体表现在解释美国媒介产品为何主导全球市场时, Hoskins 和Mirus 发明了“文化折扣” 一词:“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2]。

”折扣来源多方面,电影的制作看作是“编码”过程,观众的观看则是“解码”过程。

外国电影对国内观众来说,新鲜感吸引观众的同时,复杂性又驱逐着观众。

加之电影台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语言所在的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

由于翻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多翻译中常出现前后意义不符或者句子意思不通的现象从而导致进口国受众不能正确理解影片中传递的信息,带来观看障碍。

且各国文化的差异受众偏好和审美预期也是不同的,有文化亲缘性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和历史交叉重叠较多,受众对彼此的文化内涵也就有了天然的亲和力。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息提升,中国影视文化产品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不仅在亚洲地区有了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间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然而,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依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起首,中国影视文化产品受到国际观众的认可度较低。

虽然中国的电影市场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的影片在国际市场上的著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这与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艺术表达手法以及文化思想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联。

其次,中国影视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影视作品往往在传播到国际市场时面临着翻译和本土化等问题,导致影片在一些细节和情节上无法被外国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再次,中国影视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与好莱坞等发达国家的影视产品相比,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制作水平、创新性、故事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这也导致了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实行以下对策来推动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起首,加强对外文化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国外电影界的沟通与合作,借鉴优秀的制作阅历和艺术表达手法,提高中国影视作品的制作品质和艺术水准。

此外,还可以乐观组织国际影视文化活动和沟通展览,提升国际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

其次,加大对外宣扬力度。

通过有效的宣扬推广,提高中国影视作品的国际著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电影节、举办国际影视文化展览、合作筹划国际联合制作等形式,将中国影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再次,重视文化本土化和多元化创作。

在传播到国际市场时,要充分思量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问题,以提高影片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接受度。

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加强与国际团队的合作,以确保影片更好地适应国际观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

中国科幻电影何去何从

中国科幻电影何去何从

中国科幻电影何去何从中国科幻电影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国际科幻巨头相比,我们的科幻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待提高的地方。

那么,中国科幻电影该何去何从,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走向国际甚至全球市场?一、找准自身价值和定位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价值。

科幻电影是一种在虚构的世界中,探索未来的影视作品。

科幻电影带有探索与启示性质,能够让人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想象和体会。

因此,科幻电影的价值不仅在于娱乐,还在于激发人的思考。

中国科幻电影应该在创作时注重融合中国文化与世界科技,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作品。

同时,要注意其独特性和艺术性,不要仅仅着眼于票房和商业。

二、提高制作水平和技能科幻电影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技能支持。

中国科幻电影需要加强制作团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特效和视觉效果的质量。

科幻电影的制作可独立成为一个行业,需要有一批具备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公司和优秀制作大师的积淀。

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本土优秀科幻电影创作者,并与国际制作机构进行协同配合,提高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实力。

三、增强原创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科幻电影创作需要先于想象。

中国科幻电影人需要有自己原创的想法和创意,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与故事情节的深挖以及深入的思辨,提高作品的深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独立自主的美学和制作能力。

科幻电影的好坏并不全由票房决定,重要的是要有深度、视角和历史贡献。

通过引导今天的中国科幻电影,也就在为明天铺平道路。

四、扶持行业发展与优秀作品为了支持中国科幻电影行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合理的资金支持政策和制度框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加入其中。

民间资源的介入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同时,还可以建立科幻电影创作工作室、制片公司,吸引国内外具有创意和技术能力的人才,丰富中国科幻电影的题材和风格,向着市场和发展的方向持续追求。

总之,中国科幻电影应该注重人才、技术、故事创意和文化内涵的融合,重视自身的价值和定位,并与世界科幻电影平行发展。

中国电影_走出去_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中国电影_走出去_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日本、韩国与中国同属儒家文化圈, 近年来双方 合拍片的数量也不断加大, 所以两国一直是中国电影
二、中国电影 走出去 现状 21世纪以 来, 中国 电影 走出 去 的 步伐 不断 加快, 获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其中也 存在着很多不足, 机遇与忧患并存, 可谓是对当今中 国电影走出去过程的恰当描述。 1 电影出口 不断 增 加, 市 场分 布 更为 广 泛; 但 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形成中国电影的品牌优势 从经济效益看, 2002年到 2009年, 我国全 年海外 票房发行销售总额 从数亿元 增加至 27 59 亿元 (见 图 2); 从 数量看, 从 2002 年的 20 多部次增至 2009年 的 185部次, 8年间累计出口近 1000部次。这些现象说明 我国电影不仅在国际市场有了一定的占有量, 而且还受 到了海外观众的欢迎。中国电影经受住了入世考验, 中 国电影的对外交流与推广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十多个国家发展到目 前遍 及五大 洲 60 多 个国家 和地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
区, 在市场分布上更为合理 (见图 3、图 4)。
同时 我们也 应该 看到, 中国 电 影在 全 球的 电 影
北美、欧洲、日本、韩国是世界最为主要的电影 市场 总体所 占份额还 很小。 2 009 年, 美 国电 影的 全
现代传播 2010 年第 10期 ( 总第 171期 )
7
传媒观察 闫玉刚 李怀亮: 中国电影 走出去 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亚, 以 及 CKE 旗 下 的 食 品 连 锁 店 H ardee∗ s、Carl∗ s
等。据估计, ∋蜘蛛侠 ( 授权的儿童玩具市场价值可达
270亿 美元, 这 占 授权 儿 童产 品 1320 亿美 元 总 量的

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 困境与有效路径探析

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 困境与有效路径探析

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困境与有效路径探析中国电影自20世纪一直以来在国际上的传播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传播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和提升。

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传播一直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找到有效路径,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析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困境,提出有效路径,希望能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困境1.文化差异: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传播时往往面临着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障碍。

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不高。

2.宣传推广不足: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宣传推广相对不足,导致很多中国优秀的电影作品无法在国际上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

3.受众需求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受众的需求与中国本土市场有所不同,很多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找到适合的受众群体,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4.文化输出的滞后性: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滞后性,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而且难以与国际知名电影品牌竞争。

1.加强文化自信,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电影在传播时应注重展示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树立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2.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影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宣传推广应该加大力度,提升影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更多的国际观众了解和关注中国电影。

3.挖掘受众需求,树立多元化的传播模式。

中国电影应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需求,挖掘适合的传播模式,树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传播效果。

4.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电影产业应该加强与国际影视产业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借助国际优质资源和渠道,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从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寻找:中国电影“走出去”之路

从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寻找:中国电影“走出去”之路

从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寻找:中国电影“走出去”之路【摘要】中国电影在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外电影市场的差异,然后探讨了文化折扣和跨文化预测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影响。

接着,论述了中国电影产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以及如何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认可。

结尾部分展望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成功。

【关键词】关键词:文化折扣、跨文化预测、中国电影、国际市场、跨文化传播、发展前景、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外电影市场的差异中外电影市场的差异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最显著的包括文化差异、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等。

在文化方面,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这直接影响了两国电影的内容和形式。

中国电影多以展现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社会现实为主题,注重情感表达和道德观念的传递,而西方电影则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多元文化和现代社会议题的探讨。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外电影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中国电影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需要面对审美观念和文化认同的挑战。

在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方面,中外电影市场也有较大差异。

西方国家的电影市场更加成熟和多元化,观众口味多样,对电影的制作质量和创意性要求较高,同时还注重商业价值和市场营销。

而中国电影市场相对年轻,观众更倾向于喜剧、爱情、武侠等类型,对电影投资回报和票房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

这种市场需求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两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

了解和适应中外电影市场的差异对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前景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庞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和合作机会。

中国电影“出海”的现状与优化提升

中国电影“出海”的现状与优化提升

中国电影“出海”的现状与优化提升作者:叶泽坤贾秀清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6期【关键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电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出海”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现实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用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既是电影产业发展需要,也是中国电影人的时代责任。

一是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大,工业化制作体系加速形成。

201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全国电影年度总票房就从218亿元增长到643亿元。

同时,伴随着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电影人积极学习好莱坞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制,并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科幻大片”也从梦想变为现实,《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国内拿下了46亿元和40亿元的超高票房。

虽然国内电影市场日益繁荣,但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出海”之路并不顺利。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走入北美市场,分别获得597万美元和502万美元的票房。

这虽然是中国电影近几年来在北美取得的最好成绩,但是和20年前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004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拿到了5371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引起了北美的“武侠热”。

二是中国电影传播渠道和内容形式多样化。

自1988年《红高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后,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相继以文艺电影开辟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连接通道,许多优秀的中国电影以参加电影节的方式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和对电影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创新,也吸引了诸多海外电影公司来中国合作,和中国的电影人一起以合拍片的方式,将世界语汇与中国故事有机结合,打开了又一条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通路。

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

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

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中国电影在非洲的传播现状 (3)1. 电影播放渠道 (4)1.1 影院放映 (5)1.2 电视媒体 (6)1.3 网络平台 (7)2. 电影受众群体分析 (9)2.1 数量与规模 (10)2.2 年龄与性别分布 (11)2.3 受众偏好与反馈 (11)三、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13)1. 历史背景分析 (14)1.1 政治背景 (15)1.2 经济背景 (17)1.3 文化背景 (18)2. 民间走出去的意义与价值 (19)2.1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20)2.2 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21)2.3 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 (23)四、中国电影在非洲的接受度与影响力分析 (24)一、内容概括本篇文档以“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在非洲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

文档从中国电影在非洲的观众接受度、市场现状、文化差异与融合、产业发展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在内容方面,文档首先概述了中国电影近年来在非洲的普及情况,通过具体的票房数据和市场占有率,展示了中国电影在非洲的强大吸引力。

文档深入分析了非洲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需求和偏好,揭示了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中国电影在非洲的传播效果,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本土化策略来更好地适应非洲观众的审美和文化习惯。

文档还对中国电影在非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产业链的完善、发行渠道的拓展以及与当地影视机构的合作模式等。

文档也关注了中国电影在非洲面临的挑战,如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政策环境的不稳定性等。

在展望未来方面,文档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思考,包括加强中国电影在非洲的营销和推广、推动中非影视产业的深度合作、以及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来扩大中国电影在非洲的影响力等。

这些思考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国电影在非洲的更广泛传播,也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影视文化传播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院系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班级 132142002学生姓名李若云学号 1321420039任课教师沈健2015 年 12 月 20 日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李若云学号1321420039 关键词:中国电影的优势;竞争力差;解决对策;一、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现状近些年来中国在国外获奖的电影,大都是围绕着中国古老、落后、未被开化的风土人情的,像“红高粱”等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影片备受瞩目。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中国电影的外销一直呈“三少现象”:海外票房少、连续增长少、进入海外主流院线的中国影片少。

目前我国每年的电影产量非常多,每年电影产量都超过500部,但是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影片在海外市场发行。

中国电影产量稳居世界第三,但是却为什么很难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中国电影没有办法很好的融入到国际主流市场中,因为既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而又符合世界各国观众审美的电影少之又少;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与营销观念相对落后,对于网络媒体资源的运用相对稚嫩,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网络体系,这些都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制约和障碍。

而且在“走出去”的中国电影中,主要是以技术合作为主的,电影的内容主题等都由外方决定,拍出来的电影颇有些不伦不类的味道,并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价值内涵。

二、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措施我国电影产业比之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们却没有将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所以我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电影“走出去”的可能系。

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应该积极的向西方国家学习他们电影业成功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的经验,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一)政府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该积极的参与到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对电影实施扶持和保护政策,把电影产业的发展放到中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上,保证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战略的有效实施。

中国电影出口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电影出口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电影出口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发展呈井喷趋势,国内票房一路高走,成为除美国以外票房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海外票房不及国内票房的1/10。

本文研究中国电影出口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国电影;国际贸易一、中国电影出口现状(一)中国电影出口的规模由表1可知,除了2020年疫情高度集中的一年国内票房骤降,六年来国产票房收入逐渐在国内保持稳定状态,但在海外出口销售额就远不及国内收入的十分之一,甚至占比逐年递减,然而进口电影每年能在国内市场占据不小比例,由此可见,近些年来我国在影视产品出口规模普遍较小,并且长期处于巨大的贸易逆差当中。

表12017-2022年国产电影在国内与海外的票房收入统计(亿元)年份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国产电影国内票房301.04378.97411.75170.93399.27255.11国产电影国外票房42.5339.9743.520.3230.2325.65由表2可知,我国电影的海外市场集中在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等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且文化相似的地区和消费第一大国,其中美国、泰国、新加坡等对中国电影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印度、日本、越南等国对中国电影进口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中国电影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表2 2014-2020年中国电影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金额(单位:万元)年份印度韩国日本美国越南泰国新加坡20 1431123105501391553455724517286282663620 1542031100996337002820228780276652513620 1641321100750385452268831768252671952320 1744055111089408352119435683260671881820 1848048109177521201854537764238571715820 1954513105583450171446541270237561593520 2032035693383419260492818417132966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1.国际市场占有率从表3可知,2011年中国电影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0.02%,表明2011年我国电影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是几乎没有竞争力的。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摘要中国电影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我国电影市场局限于国内,要使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必须加强电影中的民族特色、深化电影体制改革、提高电影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采取高效多样的宣传方式。

中国电影走出去有利于开拓国外市场,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中国电影走出去对策中图分类号:j 90 -05 文献标识码: a一、我国电影业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电影生产数量急剧攀升,票房收入屡创新高,产业规模日趋扩大。

2010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跻身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2011年,全年生产影片791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步入世界电影大国行列。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从整体上讲,中国电影在艺术水准、制作水平和票房收入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在中国电影国内票房年年攀升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收入只有20.24亿元,比起2010年不升反降。

中国电影在海外的传播效应却乏善可陈。

2006年国产片海外销售收入19.1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上升至30.1亿,2010年增至35.1亿元,但到2011年又降至20.24亿元,几乎与五年前持平。

这20.24亿元由海外销售的55部国产片共同获得,扣除dvd等后的产品收入,实际电影票房只有10多亿元,且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中国电影数量十分有限。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电影在世界文化市场上仅占4%的份额,经济奇迹与文化贫瘠形成了非对称性困局。

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对策(一)加强电影中的民族特色。

功夫片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一直深受外国观众喜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韩国、法国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表现。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最感兴趣的三大文化符号依次是中国功夫、自然景观与中国建筑,而最受外国观众欢迎的中国影星前三名是成龙、李小龙、李连杰三位功夫巨星,导演前三名则是李安、王家卫、张艺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在经济全球市场中地位的提升,中国国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也在日益扩大,这既对中国电影提出了严峻的历史挑战——中国文化是否能够作为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一起,推动伟大民族复兴的实现;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文化可借助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多元的世界文化提供丰富营养。

简而言之,文化软势力对内是凝聚力,对外是影响力。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如何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如同中国其他文化产品一样,由于在对外输出的时候,在观念上过度强调“对外宣传”,长期依赖“文化交流”资助,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一方面影响了交流效果,一方面也限制了传播范围,更难以积累资源,打造品牌,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长期停留在小范围、小群体“交流”或者电影圈“评奖”的精英传播阶段。

而中国电影真正要走出去,就必须继续提高中国电影产品的国际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中国电影的市场化程度,形成市场品牌,才能继续扩大在国际主流中的传播范围,形成中国电影的“实力”。

我国电影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没有将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电影在“走出去”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足。

针对这些不足,并借鉴美国好莱坞电影全球化成功的经验,中国电影应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第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世界各地兴起“汉语热”、“孔子热”等。

但中国文化真正的要通过电影传播出去,还必须继续提高中国电影产品的国际适应能力,在坚守自身文化特色、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同时提高中国电影的市场化程度,形成市场品牌,让自己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一部好的影片要能够表达人类普遍关心的感情,让世界各地的人都看得懂,才能真正传播民族文化。

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仅仅强调民族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普遍性、共同性,开掘人类永恒的主题,进一步展示和挖掘丰富的人性,表现出使世界各民族观众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的价值观。

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资源丰厚,但是,我们要的是将传统变成现代的一面镜子,一种参照,一种框架,让传统与今天对话。

传播是一种交流。

任何交流都不能简单地“以我为主”,而是相互妥协,因此,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对话”、“谈判”,甚至当我们对外传播能力不足的时候,还需要对国际市场做必要的妥协、让步,以退为进。

所以,在具体对外介绍和推出文化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受众千差万别的欣赏心理、文化背景、接受形式,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与道德传统,贴近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和欣赏习惯。

第二,在选择电影主题上,应选择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影片观赏性,打造“国际性表现形式”与“中国特色创意”完美融合的、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影片。

中国电影要想走向世界,要符合国际电影观众对电影的品位和需求,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文化消费特色,打造有针对性的电影产品。

必须充分研究国际市场需求,指导电影企业生产出符合国际电影观众的品位和需求的作品。

引导电影制作单位加强对国际市场、海外受众收视习惯的研究,努力在“中国元素、国际表达”中寻找契合点,在提升创作制作水准、突出人文底蕴、体现时代精神方面多下工夫,打造电影精品。

重点拍摄影片,提高影片外文译制配音水平。

第三,在推动影片“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大既有平台的推广力度。

有针对性地提供片源,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国电影展映活动,展示最新最好的国产影片,增加中国电影的海外曝光率,大力宣传中国正面形象,营造积极舆论氛围,潜移默化培育中国电影的国际观众,助力国产影片的商业出口。

第四,高端国际合作和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是推进电影创作、电影制作的现代化,在叙事、技术、影像等各个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影接轨,适应产业化、国际化大背景下的电影市场的需要的必由之路。

选择具有制作实力和海外渠道的国外电影企业,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拍片,选择具有制作实力和海外渠道的国外电影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国外电影企业的营销渠道,借船出海,追求一部电影“走出去”的短期效益,更要注重借鉴合作方的成功经验,完善国产影片的制作模式,最终实现中国电影自力更生走出国门的长期效益。

第五,政府要对电影产业实施扶持和保护政策,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并购、投资外国影片,积累资本,获取经验,逐步提高整合全球电影资源的能力。

国家可以购买一批优秀影片,采用商业广告投放模式,使
海外观众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中国电影。

通过资金补贴形式,把国产电影的语言翻译得更具专业性、多样性,更贴近外国观众的语言文化习惯。

整合现有资源,设立统一的国际传播机构。

第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商业电影人才和具有国际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明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艺术创作、技术制作、国际营销人才和热爱电影艺术、具有全球眼光、熟悉国际规则、善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在中国电影仍然任重而道远的“走出去”征途之中,承载重任的除了成本巨大、制作复杂的商业大片之外,与普通人常态生活对应、制作精良多姿多样的中小成本电影其实也大有可为;
而且商业大片的类型,除了成熟的古装武侠类型,其实还有更多反映当代生活的类型样式可以尝试。

只有这样,中国电影的“异域传播之旅” 才不会显得单一。

具体途径可以通过文艺片走进国际电影节:知名国际电影节具有聚焦全球媒体与广大影迷眼
球的效应,是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人在世界影坛亮相的重要窗口。

我们要争取机会携作品积极参赛参展,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

其次可以重点辐射亚洲地区:亚洲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人口,亚洲影视市场早已成为世界媒体巨头的必争之地。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渊源,中国向这些国家输出影视作品不致遭遇过多的“文化折扣”。

有学者对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境遇做过比较,发现语言、文化、宗教、价值理念,乃至人种的历史和现实差异,是制约中国电影在欧美市场发挥持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而亚洲国家,“特别是在文化、宗教、人种和语言文字上与中国存在一定历史关系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也是泛华语电影最可能提升
影响力的区域”。

中国电影走出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中国电影要有效地走出去,不仅要在战略层面树立全球化思维、制订长期战略以应对全球化挑战,同时也要在战术层面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确定正确的应对策略。

总之,中国电影一方面应努力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差异化的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