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l、原因:

(l)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及处理:

(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和输液量不宜过多。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气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3)超短波理疗,每日l次,每次15~20min。

(4)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l、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发生空气栓塞是由于进人静脉的空气形成的气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2、症状:病人感到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3)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4)立即绐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液体外渗

1.原因:穿剌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2.症状: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3.预防及处理:

(1)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2)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3)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4)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20分钟,促使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六、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及时、就地急救。

1.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抢救。

2.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如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3.维持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可拉明)或络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 加人5%-10%的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如肌内注射异丙嗪(非那根)25-40mg或苯海拉明20mg。

5.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下降不回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