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条件概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B表示"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则B {N2 N1Y , N1 N2Y }
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
概率为:P(B) n(B) 1
n() 3
2
思考: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那么最后一名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 用" N1, N2 "表示,
但因为最后一名中奖的情况还是含有两个基本事件
B {N1 N2Y,N2 N1Y } 故概率会发生变化
4
求P(B|A)的一般思想
因为已经知道事件A必然发生,所以只需在A发生
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现在的样本空间为A。
因为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等价于事
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即AB发生。
故其条件概率为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
的概率。
(3)解法一:由(1)(2)可得,在第一直次接抽利到用理科题 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条率件为概率
3
公式计算
P(B
A)
P( AB) P( A)
10 3
1 2
5
10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就按对的概率。
解:设第i次按对密码为事件Ai (i 1,2) 则A A1 ( A1 A2 )表示不超过2次就按对密码。
与一般概率问题的关键。
6
概率 P(B|A)与P(AB)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事件A,B都发生了 区别:
样本空间不同:
在P(B|A)中,事件A成为样本空间;
n( AB)
P(B | A)
在P(AB)中,样本空间仍为。
n( A)
n( AB) P( AB)=
n( )
7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思考:你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
最后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吗?
分析: 若不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则样本空间为
{YN1N2, N1YN2, N1N2Y , N2YN1,YN2N1, N2N1Y }
若知道了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则样本空间变成
A {N1YN2 , N1 N2Y , N2YN1 , N2 N1Y }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 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1)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的事件数为
n() C51C41 20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
A)
C
1 3
C41
12
n( A) 12 3
P( A)
n() 20 5
8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 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2)Q
n( AB)
C31C
1 2
6
P( AB) n( AB) 6 3 n() 20 10
9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则A A1 ( A1 A2 )表示不超过2次就按对密码。 (1)因为事件Ai与事件A1 A2互斥,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
P( A)
P( A1 )
P( A1 A2
)
1 10
91 10 9
1 5
12
例2、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 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 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
在原样本空间 的概率
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一般把P(B|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
注意:
(1)条件概率的取值在0和1之间,即0≤P(B|A) ≤1
(2)如果B和C是互斥百度文库件,则
P(B∪C |A)= P(B|A)+ P(C|A)
(3)要注意P(B|A)与P(AB)的区别,这是分清条件概率
2.2.1《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条件概率》
1
探究: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
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
否比其他同学小?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 用" N1, N2 "表示,那么所有可能的抽取情况为 {YN1 N2 , N1YN 2 , N1 N 2Y , N 2YN1 ,YN 2 N1 , N2 N1Y }
P(B | A) n( AB)
n( A)
又由古典概率的公式知道
P( AB)= n( AB),P( A)= n( A)
n()
n()
则 P(B | A) n( AB) / n() P( AB)
n( A) / n() P( A)
5
条件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则
P(B A) P( AB) P( A)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
的概率。
利用古典
解法二:因为n(AB)=6,n(A)=12,所以概率计算
P(B A) n( AB) 6 1 n( A) 12 2
利用古典 概率计算
解法三:第一次抽到理科题,则还剩下两道理科、
两道文科题
故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1/2
11
例2、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 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 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
就按对的概率。
解:设第i次按对密码为事件Ai (i 1,2)
不妨设“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为事件A,
则A { N1YN2 , N1 N2Y , N2YN1 , N2 N1Y }
用B表示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事件, 则B { N1 N2Y,N2 N1Y }
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为P(B | A) n(B) 1 n( A) 2
注:P(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 3
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
概率为:P(B) n(B) 1
n() 3
2
思考: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那么最后一名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 用" N1, N2 "表示,
但因为最后一名中奖的情况还是含有两个基本事件
B {N1 N2Y,N2 N1Y } 故概率会发生变化
4
求P(B|A)的一般思想
因为已经知道事件A必然发生,所以只需在A发生
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现在的样本空间为A。
因为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等价于事
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即AB发生。
故其条件概率为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
的概率。
(3)解法一:由(1)(2)可得,在第一直次接抽利到用理科题 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条率件为概率
3
公式计算
P(B
A)
P( AB) P( A)
10 3
1 2
5
10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就按对的概率。
解:设第i次按对密码为事件Ai (i 1,2) 则A A1 ( A1 A2 )表示不超过2次就按对密码。
与一般概率问题的关键。
6
概率 P(B|A)与P(AB)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事件A,B都发生了 区别:
样本空间不同:
在P(B|A)中,事件A成为样本空间;
n( AB)
P(B | A)
在P(AB)中,样本空间仍为。
n( A)
n( AB) P( AB)=
n( )
7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思考:你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
最后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吗?
分析: 若不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则样本空间为
{YN1N2, N1YN2, N1N2Y , N2YN1,YN2N1, N2N1Y }
若知道了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则样本空间变成
A {N1YN2 , N1 N2Y , N2YN1 , N2 N1Y }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 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1)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的事件数为
n() C51C41 20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
A)
C
1 3
C41
12
n( A) 12 3
P( A)
n() 20 5
8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 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2)Q
n( AB)
C31C
1 2
6
P( AB) n( AB) 6 3 n() 20 10
9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则A A1 ( A1 A2 )表示不超过2次就按对密码。 (1)因为事件Ai与事件A1 A2互斥,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
P( A)
P( A1 )
P( A1 A2
)
1 10
91 10 9
1 5
12
例2、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 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 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
在原样本空间 的概率
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一般把P(B|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
注意:
(1)条件概率的取值在0和1之间,即0≤P(B|A) ≤1
(2)如果B和C是互斥百度文库件,则
P(B∪C |A)= P(B|A)+ P(C|A)
(3)要注意P(B|A)与P(AB)的区别,这是分清条件概率
2.2.1《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条件概率》
1
探究: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
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
否比其他同学小?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 用" N1, N2 "表示,那么所有可能的抽取情况为 {YN1 N2 , N1YN 2 , N1 N 2Y , N 2YN1 ,YN 2 N1 , N2 N1Y }
P(B | A) n( AB)
n( A)
又由古典概率的公式知道
P( AB)= n( AB),P( A)= n( A)
n()
n()
则 P(B | A) n( AB) / n() P( AB)
n( A) / n() P( A)
5
条件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则
P(B A) P( AB) P( A)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
的概率。
利用古典
解法二:因为n(AB)=6,n(A)=12,所以概率计算
P(B A) n( AB) 6 1 n( A) 12 2
利用古典 概率计算
解法三:第一次抽到理科题,则还剩下两道理科、
两道文科题
故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1/2
11
例2、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 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 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
就按对的概率。
解:设第i次按对密码为事件Ai (i 1,2)
不妨设“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为事件A,
则A { N1YN2 , N1 N2Y , N2YN1 , N2 N1Y }
用B表示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事件, 则B { N1 N2Y,N2 N1Y }
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为P(B | A) n(B) 1 n( A) 2
注:P(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