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历史研究模式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从古代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到现代的各种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角度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历史演变角度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演变历程。
从古代的雅乐、钟鼓之音,到隋唐时期的乐府民歌,再到宋代的词曲,每个历史时期都对音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调。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和音律,可以揭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和艺术特点。
二、器乐和声乐角度传统音乐中,器乐和声乐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演奏技巧。
可以选择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器乐演奏形式,如古琴、笛子、二胡等,探索其发展历程、演奏技巧以及音乐表达方式。
同时,也可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声乐表演,了解唱腔的演唱技巧、声音的表达以及文字的音乐化。
三、民族特色角度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和地区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可以研究中国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和表演形式,如蒙古族的呼麦、藏族的舞蹈音乐等,探究不同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演奏方式以及文化内涵。
通过对比各个民族的音乐特色,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文化背景角度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可以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从宗教、戏曲、文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角度,探索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五、教育与传承角度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可以研究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研究不同地区和组织的传统音乐传承方式和经验,推动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以上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和研究。
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和观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特点,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育实践
传播加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身感受细致挖掘“中国戏曲史”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程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思政教育实践。
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
一、“中国戏曲史”的课程思政价值
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近年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以社会主
“中国戏曲史”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戏曲专业知
(四)团队意识的重要意义
识,更要有家国情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做好课堂内
戏曲是系统工程,戏曲创作从选题构思、田野调查、 外的思想引导。 作者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课程思政意识,
采风、剧本编写、音乐创作、戏曲排练到现场演出,涉及策 有细致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确保思政元素自然且正确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 人。 2020 年 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 师生回信中对戏曲教育者提出殷切期望:“引导广大师生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
时期盛衰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国 戏曲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 懂得中国戏曲文化的内涵与 审美价值,培养其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
摘 要:“中国戏曲史”是戏曲类专业的基础课,是中国戏曲的入门课程,对宏观了解中国戏曲的产生与发展、领略中
国戏曲独特魅力、培养戏曲专业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为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文章根据“中国戏曲史”的课程内
容,在总结课程特点基础上,从课程蕴含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团队协作、艺术伦理、终身学习等方面提炼
道德传统、传承民族艺术精华;“创新”是将优秀的中华传
高校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统文化遗产创造性地传承与发展, 形成更符合新时代广 人”的问题,从大方向上把握,统一部署,专门培训,请专
昆曲研究报告
昆曲研究报告一、引言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昆曲进行全面的研究,包括昆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剧目分类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昆曲的历史渊源昆曲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吴越地区,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
昆曲的发展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时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明代是昆曲的鼎盛时期,许多经典剧目如《牡丹亭》、《西施》等在此时问世,并逐渐传播开来。
清代则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等,他们对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昆曲的艺术特点1.曲调优美婉转:昆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而闻名,曲调婉转优美,给人以愉悦心灵的感受。
2.身段柔韧独特:昆曲的表演以柔软的身段为特色,演员通过身体的舞动诠释角色的情感。
3.细致精炼的表演技巧:昆曲注重细节,演员的表演技巧极为讲究,包括舞台动作、音乐节奏等方面都要达到极致。
4.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达:昆曲作为一种戏曲形式,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唱腔、舞蹈等手段,将角色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四、昆曲的剧目分类昆曲的剧目可以分为历史剧、传奇剧、悲喜剧和评剧等几个大类。
其中历史剧以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题,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传奇剧则以神仙、鬼怪等传说故事为内容,奇幻而神秘;悲喜剧则呈现了各种不同情感的冲突和转折,深受观众喜爱;评剧则是昆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评论时事和社会热点为题材。
五、昆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文化传承方面,昆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凝聚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昆曲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技巧对于现代戏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起到了借鉴和启发的作用,使得现代表演艺术更加多样化和精彩纷呈。
最后,昆曲还在国际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昆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
二人台音乐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人台音乐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二人台音乐的历史、特色及演变一、研究背景二人台音乐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中的一种。
它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存在,最早的形式是一个人唱双调。
后来逐渐演变成由两个人演唱的双打形式,称为“二人打”.二人台音乐在唐代以后逐步与京剧、评剧、越剧等传统戏曲形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曲调,成为了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
同时,由于其亲民性和易于接受性,二人台音乐也成为了广大民众喜爱的音乐形式。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二人台音乐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些传统的表演形式和曲调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因此,研究二人台音乐的历史、特色及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二人台音乐的历史、特色及演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挖掘出其内在的审美规律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拓宽人们对二人台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本研究也将为改进和创新二人台音乐表演形式及曲调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也有助于扩大二人台音乐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演变、表演形式、曲调特点、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二人台音乐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 二人台音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2. 二人台音乐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技巧3. 二人台音乐的曲调特点和地域风情4. 二人台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5. 二人台音乐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二人台音乐的深入研究,本研究预期将得出以下结果:1.梳理出二人台音乐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2.剖析出二人台音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3.提出改进和创新二人台音乐表演形式及曲调的可行性建议4.扩大二人台音乐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影响和作用5.为广大民众认识和理解二人台音乐提供参考和借鉴五、参考文献1. 沉默. 二人台音乐《南音北调》的调查和研究[J]. 文艺研究,2007(4): 023.2. 张伟. 从中国传统音乐看二人台歌曲的发展与变迁[J]. 音乐教育研究,2009(3): 31-35.3. 李扬. 二人台艺术中的地方文化[J]. 中华文化研究,2011(1): 103-105.4. 蓝景胜. 二人台民间艺术的价值与传承[J].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99-102.5. 钟志敏、张亚茹. 四川二人台音乐的历史和特点[J]. 四川文艺,2018(3): 95-98.。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民乐与戏曲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民乐与戏曲音乐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了民间传统音乐,也包括了戏曲音乐。
民乐和戏曲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传承千年的瑰宝。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音乐中的民乐与戏曲音乐展开论述,以探索其中的魅力。
一、民乐的发展与特点民乐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普通人民的音乐审美与情感表达。
在古代,民乐主要包括琴、瑟、笛、鼓等各种乐器的演奏。
它是通过乐器的演奏来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情感,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古代的民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方式闻名于世。
例如,古琴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传统弹拨乐器,以其悠扬的音色和细腻的演奏技巧而备受称赞。
古代民乐的演奏方式灵活多样,既有独奏,也有合奏。
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指法、吹奏技巧等细腻的操作来展现音乐的美妙。
二、戏曲音乐的起源与特点戏曲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又一重要流派,它与戏曲表演紧密相连,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表达戏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曲音乐不仅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重要形式,也是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
戏曲音乐起源于古代宫廷音乐,经过演化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话剧等多种表演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戏剧的张力。
戏曲音乐的演奏方式多样,例如常见的有京剧、粤剧、豫剧等。
每一种戏曲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曲调和节奏感,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与表现力。
三、民乐与戏曲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民乐和戏曲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首先,民乐以其纯粹的音乐韵味和旋律传达情感,它是音乐审美的一种表达方式。
而戏曲音乐则是为了配合戏曲表演,突出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而产生的。
因此,戏曲音乐更注重表现戏剧性和情感表达。
其次,民乐多通过乐器的演奏来传达音乐的情感,着重于音乐本身。
而戏曲音乐则更注重整体效果,包括音乐、舞蹈和话剧的完美结合。
柳琴戏研究报告
柳琴戏研究报告1. 概述柳琴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
它是一种杂技戏曲,结合了音乐、舞蹈、杂技和表演艺术的特点。
本文将对柳琴戏的历史、特点和表演方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柳琴戏的历史柳琴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柳琴戏的形式最初是由民间艺人创造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琴戏在中国北方地区迅速传播开来,并融入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戏剧。
3. 柳琴戏的特点3.1 音乐和舞蹈柳琴戏的音乐和舞蹈是其最具特色的表演元素之一。
柳琴戏通常由一台柳琴和一把鼓组成的乐队伴奏,琴声悠扬,节奏明快。
演员在柳琴的伴奏下表演各种舞蹈动作,舞姿优美,富有节奏感。
3.2 杂技和表演艺术除了音乐和舞蹈,柳琴戏还融入了杂技和表演艺术的元素。
演员常常表演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如跳高、翻滚等。
同时,他们还通过表演艺术的手段,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
4. 柳琴戏的表演方式柳琴戏的表演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独角戏:由一人扮演多个角色,通过转换表情、语气和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剧情。
这种表演方式要求演员具备良好的表演技巧和快速转换角色的能力。
•多人对唱:由多位演员合作表演,通过对唱的方式展示剧情和人物关系。
这种表演方式要求演员的配合度和默契度较高。
•多人合演:多位演员同时表演,分工合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
这种表演方式既突出了每位演员的个性特点,又展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5. 柳琴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柳琴戏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对于当地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传承了历史和传统的精华。
柳琴戏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并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和保护。
同时,柳琴戏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传递了正面的价值观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戏曲之美——传统艺术的欣赏与研究
戏曲之美——传统艺术的欣赏与研究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至今,戏曲一直都是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戏曲表演中的各种音乐、舞蹈、表演形式,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多样性,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戏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历史长河中,戏曲逐渐成为百姓文化的主要载体,为普及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唐朝初期的“少壮派”到元明清的“南北曲派”,再到如今的“沪派”、“京剧”等不同流派,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使得戏曲文化得以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土壤中繁荣发展。
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道巨大的文化工程,其中包含艺术、音乐、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艺术。
对于戏曲文化而言,我们可以多方面地进行欣赏和研究。
首先,了解戏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戏曲既是文学形式,同时也是舞台表演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资料,了解它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感受其艺术美学。
例如,黄梅戏的旋律轻盈婉转,体现了温婉恬静的湖南女性性格和文化特点;评剧的表演风格庄重、文雅,体现了北方官话音的优美婉转;京剧则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艺术之美,表演形式更为繁琐和复杂。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要真正欣赏戏曲的艺术美学,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
其次,可以参加戏曲表演活动和学习班,深入了解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不同流派的戏曲表演和培训机构。
通过参加表演活动和培训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不同流派戏曲的表演技巧、唱腔、舞蹈和剪纸等手艺。
例如,学习京剧唱腔需要注意气息、音调和音量控制,同时还需要学习舞蹈动作和配合;学习黄梅戏需要有一定的歌唱基础,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方言和民俗文化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和魄力。
此外,对于想要研究戏曲历史和学术特点的人,还可以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京剧的研究报告
京剧的研究报告京剧的研究报告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报告旨在对京剧进行研究,探讨其起源、发展和特点。
一、起源和发展京剧起源于清朝初年,最初称为“宫廷小调”。
它融合了明代南戏、元杂剧以及其他地方戏曲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剧逐渐流传至民间,并在19世纪后期成为流行剧种。
20世纪上半叶,京剧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二、表演特点1. 形体表演:京剧的表演强调姿势、动作和舞蹈,演员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他们通过特殊的动作和舞蹈来展示角色的身份和品质,这通常是手势、步伐和舞蹈的结合体现。
2. 腔调唱腔:京剧的腔调唱腔独特,包括平腔、胡腔、二黄、昆腔等不同的唱腔形式。
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声音、音调和节奏,演员通过唱腔来表达情感和人物性格。
3. 面谱和服装:京剧的演员通常会化妆,其中最著名的是面谱。
面谱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和身份。
演员的服装也是非常华丽的,穿着传统的宫廷服饰,如龙袍、凤冠等。
三、原创剧目京剧有丰富的原创剧目,其中一些成为了经典之作。
典型的京剧剧目包括《快活林》、《霸王别姬》、《红灯记》等。
这些剧目具有深刻的主题、复杂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成为了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视觉和音乐艺术,吸引了许多外国观众追捧和研究。
京剧也成为了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桥梁,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结论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独特的表演风格、腔调唱腔、面谱和服装等特点著称。
京剧的原创剧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研究和推广京剧,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剧中戏曲音乐的艺术功能及其创新策略研究
声屏世界2022/3文艺直通车视听艺苑影视剧中戏曲音乐的艺术功能及其创新策略研究阴孟祥笑王杨摘要:戏曲音乐是音乐中极具辨识度的一种类型,其本身往往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及鲜明的地域特色。
戏曲音乐与影视剧结合,往往能强化影视的主题,深化剧情矛盾冲突,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带给观众独特的视听享受。
在新时代,影视剧中的戏曲音乐必须在坚持戏曲本体的情况下,从内容贴合时代、多种表现方式糅合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影视剧戏曲音乐艺术功能创新策略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CWX031),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
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种类,在当下有规模庞大的受众群体。
戏曲音乐配合影视剧叙事是目前戏曲音乐传播的一种广泛、有效的形式。
这种形式不仅给影视剧带来独特的视听呈现,也为当下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影视剧中戏曲音乐的发展历程影视剧中出现戏曲音乐,其历史要追溯到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该影片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于1905年,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
《定军山》作为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和第一部戏曲纪录片,开启了中国电影独有的戏曲电影类型。
戏曲电影多数都是在舞台表演时进行拍摄,人们知道,戏曲是以歌舞表演故事,此时戏曲电影中的戏曲音乐自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1905年到1949年间,先后有30多部戏曲电影作品问世,新中国成立后,又产生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花木兰》《刘巧儿》《红楼梦》《铁弓缘》《白蛇传》《七品芝麻官》等以地方剧种为特色,为大众所喜爱的戏曲电影。
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戏曲音乐并不局限于戏曲电影,在其他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开始出现,与电影、电视剧巧妙地结合起来。
1991年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嵌入了大量的戏曲音乐,影片中三太太梅珊演唱的五段京剧唱段均被放置在重要位置,京剧的运用推动了影片剧情的发展。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戏曲音乐的历史范型及其创造性转换于平2013-3-5 16:43:16 来源:《中国文化报》(京)2006年78期第④页作为文章标题的句式,是从众所周知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点化而来的。
从戏曲表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要求来看,音乐(歌)和舞蹈(舞)倒是具有同一性的。
它们共同标示出戏曲表演的审美取向,也共同彰显出戏曲艺术的灵魂居所。
一、戏曲艺术是有别于歌剧艺术的音乐戏剧在戏剧艺术中,音乐戏剧是相对于非音乐戏剧而言的。
实际上,除了话剧之外,举凡歌剧、舞剧和蔚为大观的戏曲都属于音乐戏剧。
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音乐戏剧是戏剧艺术的主导方面,是舞台演艺的主要构成。
强调音乐戏剧在戏剧艺术中的地位,是为了说明戏剧艺术的艺术语言主要是在对日常生活形态的偏离中建构起自己的美学原则的。
因为所有音乐戏剧的演剧样式,其艺术语言都是高度偏离日常生活形态的。
以日常生活形态的语言交流为参照,舞剧的偏离远甚于歌剧;而“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我以为介于两者之间。
同是音乐戏剧,戏曲之有别于歌剧,不仅在于戏曲是唱、念、做、打“四功”的综合运用,而且在于二者音乐形态构成方法和音乐手段实施理念的差异。
与歌剧音乐的作曲理念相比,人们都注意到注重“程式化”表现的戏曲音乐是“传统曲调的重复运用”(何为先生语);在我看来,称戏曲音乐为“历史范型的适时活用”可能更为恰切。
因为较之“传统曲调”而言,“历史范型”本身包含着一个建构过程;而“适时活用”比“重复运用”更能道出戏曲音乐创作的本质。
除“创作”的音乐和“活用”的音乐外,戏曲与歌剧在音乐方面的差异还有许多,其中比较重要的认识是:歌剧主要是和声艺术,而戏曲主要是旋律,特别是节奏强化的旋律艺术。
在这一基础上,作为演奏形态的戏曲音乐,其功用主要在于为演唱“托腔保调”。
因此,不同地方戏曲的音乐演奏,都运用能强化演唱风格的主奏乐器(如昆腔用曲笛、皮黄腔用京胡、梆子腔用板胡等),而伴随演唱的演奏以“点板清唱”、“紧拉慢唱”等多种方式,形成与演唱异曲和鸣、殊途同行的效果。
中国戏曲音乐的艺术特征分析
中国戏曲音乐的艺术特征分析音乐在戏曲这一综合艺术品种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局部,以下是的一篇探究中国戏曲音乐艺术特征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纵观人类社会,大抵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古希腊的悲剧和戏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
这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对后世戏剧形式的产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其中中国戏曲至今仍然活泼在舞台上,并受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热心古典戏剧文化研究人士的关注。
中国戏曲相对于古希腊、印度的戏剧来说,虽然成熟较晚,但其在演变过程中,经过历史的不断革新、丰富和开展,到现在依然活泼在戏曲的舞台上,其生命力是何其旺盛。
所以,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及文化艺术宝库中,中国戏曲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
戏曲,是相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的称谓。
宋代刘埙在《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到了“永嘉戏曲”(即“南戏”),元代陶宗仪《南村耕录》中也有明确的“宋有戏曲”之说。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将元明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及近代的京剧、包括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统称之为“戏曲”,使之有了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资质和特色,恰当地概括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本质---即“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艺术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总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比方对原始人类劳动技能的演示,图腾崇拜的祭祀等。
它展示人们的生活,反映人们对生活的憧憬。
它是既包容时间艺术,又包容空间艺术的综合艺术,这一特性虽然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但在中国戏曲中表达得尤为明显。
戏曲具有综合性特征。
它是集唱、念、做、打、舞等各种综合表演的戏剧艺术形式。
其艺术表现手段丰富,空间的造型(如布景、道具、舞蹈动作等)艺术唯美。
时间的唱念、音乐以及服装和化装方面的手段均细腻。
这一切都不仅只是人物的装饰,还是戏曲演员美化其动作、表现其剧中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工具。
戏曲的这种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特点,给予中国戏曲特殊的魅力。
把戏曲的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结合在一起,用音乐节奏贯串、统一在戏里,到达和谐统一,调动了戏曲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我国独有的民族表演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的戏曲文化研究
明清时期的戏曲文化研究简介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戏曲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从历史背景、剧种分类、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等方面对明清时期的戏曲文化进行研究。
一、历史背景1. 明代戏曲明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此时期,杂剧逐渐崛起并成为主流,如南京评话、京剧和越调等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迅猛发展。
2. 清代戏曲清代则是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完善和表演形式多样化的阶段。
著名剧种有昆曲、华彩、豫剧等。
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对于戏曲的推动也使得此时期的戏曲繁荣发展。
二、剧种分类明清时期涌现出众多剧种,常见的有: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明代元曲和杂剧艺术,并在清代逐渐形成独立的艺术体系。
京剧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美轮美奂的戏服而闻名于世。
2. 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中最古老、最优雅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起源于明代,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其细腻华丽的唱腔和舞台上高超的表演技巧而被称为“人间音乐”。
3. 南戏南戏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等地,包括评弹、嵩山南派等。
南戏讲究旋律婉转动人,多为长篇大段,既注重唱腔表演又重视故事情节。
三、表演形式明清时期的戏曲在表演形式上具有以下特点:1. 武打武打在明清时期的戏曲中占据重要地位,演员们通过高难度的动作和精湛的功夫使得观众大开眼界。
无论是舞剑、打拳还是表演细腻的搏斗场面,武打都成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台词在戏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演员们通过吟唱、对白和即兴演出来表达人物角色的情感和冲突。
明清时期的戏曲台词具有诗意和抒情特点,富有艺术美感。
四、艺术特点明清时期的戏曲具有以下艺术特点:1. 曲调独特每个剧种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曲调体系,如昆腔、京腔等。
这些曲调通常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音域和音色,并与剧情紧密结合,营造出独特而生动的氛围。
2. 着装华丽明清时期戏曲着装十分讲究,演员们穿着华丽而精美的戏服登台表演。
戏改背景下的地方戏曲现代创腔模式研究——以庐剧移植“样板戏”《杜鹃山》之柯湘唱段《家住安源》为例
79 移植剧中的唱腔组合遵循了原京剧唱段中的套式规律,如同京剧中反二黄是二黄的反调,庐剧版中相对应使用了“寒腔”与“三七”。
吴正明曾对庐剧各主要声腔曲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寒腔”是“三七”的反调……“三七”与“寒腔”是两种表达截然不同情绪的欢调与悲腔曲牌。
[4]此种安排显然与该唱段所要表达的情绪密切相关。
如从唱词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唱段包含了前后两种对比十分鲜明的情绪,即开始时柯湘诉说家人如何艰苦度日直到被害惨死的“悲”与后面参军闹革命的“喜”,见表1。
如表1所示,该唱段唱腔结构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由上、下句关系的两个七字句(2+2+3)以及上句七字句、下句十三字句(3+3+7)等四句组成;第二段由不规整的长短句组成(唱词从“闹罢工”——“一家数口尸骨难收”),其板式综合了京剧反二黄原板以及快寒腔的结构,唱词包括三字句的短句、七字句、八字句以及十一字句等,唱腔结构可分为长短不等的五句,其中四句为基本结构,中间一句为“连词”[5]形式;第三段包含七句唱词,而唱腔结构设计为六句——庐剧主调声腔中最基本的结构,分别是七字句(2+2+3)的起板句、七字句(2+2+3,部分唱词有重复)的还板句、上句为加3个字“帽子头”的七字句(2+2+3),下句为句前加垛(2+2)的十一字句(3+5+3),小过台包含两句唱词,即一个5字句和一个7字句(2+2+3),最后是一个七字句的大过台。
可见,庐剧版《家住安源》沿用了传统庐剧声腔的基本结构,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唱腔与板式上(见下文)。
(二)创腔技法与变腔原则 如上文所述,庐剧版《家住安源》运用了庐剧传统声腔“寒腔”与“三七”。
此外,还借鉴了京剧版《家住安源》中的部分唱腔音调,具体如下: 1.庐剧传统唱腔音调的内化式运用 与传统的庐剧曲牌相比,该唱段的唱腔音调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带有一种新鲜感,其对传统腔调运用过程中,并未选用已有曲牌,而是在传统腔调的基础上,保留其传统基因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各种唱腔旋律。
安徽花鼓灯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研究
安徽花鼓灯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研究安徽花鼓灯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安徽花鼓灯进行研究,分析其音乐形态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旨在深入了解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魅力所在。
安徽花鼓灯起源于安徽省六安地区,其演出形式包括花鼓戏、灯戏和道情戏三种。
花鼓戏是花鼓灯的主要形式,其在明代和清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花鼓戏是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剧形式,它将歌唱、舞蹈、表演和音乐结合在一起,通过演员的表演和音乐的伴奏来展现剧情的发展。
安徽花鼓灯的音乐形态以花鼓为主,包括鼓乐、打击乐和管乐三种。
花鼓是花鼓灯的核心乐器,它是一种双面鼓,用来伴奏演员的歌唱和舞蹈。
花鼓的音色高亢悦耳,能够表达出戏曲角色的情感和个性特征。
除了花鼓,花鼓灯还使用锣、鼓、钹、梆子等打击乐器,以及笛子、板胡等管乐器,丰富了音乐演奏的层次和效果。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安徽花鼓灯注重舞台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扮演。
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戏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冲突展现出来。
安徽花鼓灯还注重舞蹈的表演,舞蹈动作流畅、舒展,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境界。
安徽花鼓灯还注重歌唱技巧的培养,演员的歌唱声线悠扬、婉转,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安徽花鼓灯的剧情多以宫廷故事、历史传说和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将角色的情感、命运和社会背景展现出来。
花鼓灯演出的舞台布景丰富多样,有大戏楼、小戏楼、普通戏楼等形式,使剧情更加生动有趣。
花鼓灯还注重服装的艺术表现,演员的服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反映了不同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安徽花鼓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一种形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的载体。
通过对安徽花鼓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
湘剧高腔曲牌音乐研究
I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一湘剧高腔曲牌音乐研究吴丹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摘要:作为湖南省地方剧种的典型代表,湘剧继承和发扬了湖南地方戏曲的特点,尤其是湘剧高腔曲牌音乐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声腔形式。
从其诞生到壮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其传递的丰硕的艺术成果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将湖南地区民众的情感、性格、风俗习惯以及深层的美学观念传递出来,音色古朴,芳菲三湘,成为湖南典型地域化的声腔。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湘剧高腔曲牌音乐面临着艺术阵地失守的困境,因此,本文从继承与创新的视角出发,对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声腔地方音乐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47-03在历史文化向前演进的过程中,优秀的文化财富沉淀下来,并得以较为完整地传承。
湘剧高腔曲牌音乐作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肩负的文化重任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一脉相承,它所凝结的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的作用被历史和民众所铭记。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湘剧高腔曲牌音乐进行振兴、创新,实现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全面发展,必须对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展开深入研究。
一、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发展概述高腔属于联曲体,它结构承袭了南北曲套曲的体制。
曲调依曲牌类分,发展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其艺术演绎获得湖南人民的高度喜爱。
要想深入研究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前提条件就是对其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楚的掌握。
(一)湘剧高腔音乐起源于弋阳腔的分析根据有效的史料可查证,湘剧高腔曲牌最早可起源于明代江西的弋阳腔。
明代大学士李东阳著有《燕长沙府席上作》,文中明确载到“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
按照史料记载,南曲可以看成是流行于当今湖南长沙一代的音乐形式,也可看成是高腔曲牌形成的源头和标志。
湖南本地曲牌对外来音乐的吸收和借鉴,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艺术表达形式。
湘剧高腔曲牌音乐可以从湘中民间音乐中找到其踪迹,其传承下来的“鼓板击节,一唱众和,不托管弦”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弋阳腔的基本表现形式保持着高度相似。
宋元戏曲音乐的发展概述
宋元戏曲音乐的发展概述摘要:宋元时期的商业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文化艺术的进步,因此宋元时期文化艺术发展兴盛。
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形式也较为丰富。
本文从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发展现状入手,对其音乐理论的发展作了分析并进一步了解了这一时期音乐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宋元时期;音乐发展;戏曲音乐一、戏曲音乐起源和发展现状1.戏曲音乐的起源我国戏曲发展历史悠久,在春秋时期就有戏曲演员楚国人优孟,汉代有戏曲剧目《东海黄公》,南北朝时期有歌舞戏,唐代有参军戏,到宋元时期是戏曲发展的辉煌时期,此时戏曲音乐的种类丰富,诸如北宋杂剧、金院本、南戏、元杂剧等众多戏曲种类。
戏曲音乐的受众人群广泛,从皇家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音乐有浓厚的热爱,主要体现在此时民间市井的勾栏瓦舍出现热闹非凡的演出场景。
声乐在宋元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此时出现了大批歌唱家,歌唱家们对于音乐审美和声乐演唱要素都有了一定的规范。
宋元戏曲音乐的发展在音乐审美、音乐思想、音乐传承等音乐元素上对隋唐声乐都有着汲取和学习,宋代在继承隋唐音乐优点的同时也在音乐风格、形态上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其音乐风格、形态由隋唐时期庄严恢弘的宫廷贵族音乐转向宋代自然淳朴的市井音乐。
以隋唐歌舞大曲在宋代更替为例,浙江师范大学韩启超讲道:“隋唐歌舞大曲在宋代作出应战的表现, 是其演进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势:其一,以“摘遍”形式延续,并实现伴奏的精简化,同时通过音乐结构的固定化渐趋成为南北曲的曲牌;其二是向杂剧演进,形成“杂剧大曲”和宋金杂剧,从而迈向“真正之戏曲”。
”宋代戏曲音乐呈现出一个全民参与欣赏的繁荣景象。
云南艺术学院袁逸桐讲到:“北宋建立以后,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生产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大都市也得到了产所未有的繁华,市民阶层力量壮大,而音乐汇集的中心,也逐渐发展到了大都市。
宋代人民从各方面创造出来的音乐艺术,因为有了适宜的环境,从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如宋代大城市中兴起的勾栏、瓦肆之类的娱乐性场所。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小学音乐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戏曲教学的地位相对较低,往往被忽视或者边缘化。
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欣赏程度不高,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戏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课题。
通过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戏曲元素,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戏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可以为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和升级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戏曲教学的有效性,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戏曲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进行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戏曲教学存在的挑战和不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提高戏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包括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开展跨学科教学等方法,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戏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传承了千年的历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戏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的重要途径。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戏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探讨如何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湖南花鼓戏音乐历史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探索
140◆ 吴珏(长沙)湖南花鼓戏音乐历史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探索摘要:湖南花鼓戏是具有非常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的地方戏剧,它诞生于“三湘四水”的湖南,广泛流传于当地城乡之间,当地人民对湖南花鼓戏表现出深厚的感情。
湖南花鼓戏同时融合了地花鼓、花灯、采茶灯等多种民间歌舞,同时又可以根据流传地区的差异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共六个种类。
此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利用现有资料剖析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历史,重点关注唱词、曲调唱腔、音乐结构的变化,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花鼓戏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强调科学策划、精耕细作、传承弘扬,期待为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 音乐历史 发展创新一、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历史湖南花鼓戏在形成、完善和确立的进程中历经了一百余年的岁月洗礼,带来湖南人民及中国人民丰富的文化财富,众多研究者围绕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程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也为我们全面探究湖南花鼓戏的历史提供了准确的参考。
谭真明先生的研究指出,湖南花鼓戏的前身是地花鼓,地花鼓的曲调、表演特点、表演内容与花鼓戏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随着湖南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湖南花鼓戏逐渐形成完善的表演体系。
光绪年间湖南地区就出现了“灯戏”,花灯和地花鼓等歌舞演唱形式开始得到民众的喜爱,湖南花鼓戏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走场牌子、劳动山歌、戏曲音乐等等元素,由简单的歌舞表演演变成为拥有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随后又逐渐吸收了湘剧、花灯戏、苗剧等湖南地方剧中的表演、唱腔、伴奏等等,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南花鼓戏。
自1736至1820期间,湖南花鼓戏的雏形对子花鼓主要以一对花鼓演员为主要表演者,劳动人民为了消除疲劳而在田间山间哼唱,民间艺人采集他们演唱的内容并进行艺术加工,将歌舞乐有效整合后形成桃花烟雨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 / 5理论研讨141了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主要题材以男女爱情和人民劳动为主,演员表演时乐队中会有锣、鼓、大筒、唢呐等近十种乐器配合演奏。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一、引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民族歌剧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对于推动国家文化建设和凝聚人民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的背景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探索适合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民族歌剧作为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形式,融合了西方歌剧的表演方式和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语言,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而新中国初期的民族歌剧更注重民族主题的描绘,深入表现人民翻身解放的艰苦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和人民观念。
三、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的创作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需要面临的国家建设任务,民族歌剧的发展较为艰难。
但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歌剧的发展,并积极推动相关创作和演出。
全国各地的剧院和表演团体开始纷纷创作并上演民族歌剧。
在中国的大山深处,取材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歌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作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四、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的演出形式与演员新中国初期的民族歌剧在演出形式上,吸收并融合了中国传统京剧、昆剧等戏曲的表演特点,又结合了西方歌剧的演唱风格和编剧形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出方式。
演员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声乐和表演功底,还需要具有强烈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用艺术形式来表达和传递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饱满的热情,将人民翻身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五、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的创作与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民族歌剧不仅仅是为了填补艺术空白,更是为了推动国家文化建设、塑造新中国新人的精神世界。
“博物馆+非遗”模式下广西戏曲音乐展陈探析
“博物馆+非遗”模式下广西戏曲音乐展陈探析
高娅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3
【摘要】戏曲专题类博物馆承载着戏曲发展的历史轨迹,有效的展陈能更好的传承戏曲的内在精华,凝聚戏曲的魅力。
文章从广西戏曲音乐的展陈现状、戏曲专题博物馆展呈的叙事结构和非遗“活态”展的策略分析三个方面阐述,探究广西传统戏曲从原生环境进入博物馆场域后应如何构建独具特色的展呈效果。
【总页数】5页(P154-158)
【作者】高娅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7-28
【相关文献】
1.非遗视域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曲艺类非遗的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价值探析——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
3.非遗保护视角下的乐平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意义探析
4.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呈现研究——以泗泾十锦细锣鼓展陈项目为例
5.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地方戏曲传承场域探析——以永福彩调保护传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音乐历史研究模式
作者:潘林紫冯彩媚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引言历史研究,以其探究事物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溯求根本,成为人类全面认识世界的基础步骤。
戏曲音乐的历史观察是戏曲音乐研究的学术架构基础。
戏曲是一种以文学、音乐、表演为核心形态要素的综合艺术形式。
戏曲音乐的历史学研究并非仅有音乐而孤立其他,而是从音乐入手,观察在音乐制约之下的文学、唱腔、念白、板式、曲牌、器乐等。
历史研究是以史料作为结论的提取素材,戏曲音乐的历史关照,其文字性史料,体现为文学形态的剧本、戏词,辑录于各类文献中相关“演剧”景况的描述性文字。
曲谱属于符号性与文字性共有的史料。
此外,演剧图像史料、文物、遗演剧址等实物,都可以作为论证过程中重要的论据。
另有口述传说,也可作为相互作证而用。
本文所论,侧重在文字性史料及乐谱史料的关照。
音乐研究是不能脱离曲谱的,戏曲音乐如是。
但戏曲音乐直接相关的乐谱史料,比其文字性史料来说,数量匮乏,地方戏曲更是难见晚清以前的曲谱存世。
因此,戏曲音乐的历史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只能在形态学上进行曲体结构分析、表演艺术上进行唱腔分析等研究角度有所积累。
本文所指历史研究,即立足史料,对某剧种或其下属某声腔、某板式等结构单位的音乐形态进行其风格、特色的历时性动态的演进,观其变化等学术论证。
本文仅提出“构想”,因广西戏曲音乐以文字史料和曲谱结合进行体系化研究尚未形成,遂提出构想及论证,呼吁未来有更多同仁关注研究并参与其中。
广西曾可见有桂剧、壮剧、彩调剧、邕剧、丝
弦戏(剧)、采茶戏(剧)、牛娘戏、牛歌戏、鹿儿戏、客家戏、文场戏、唱灯戏、师公戏、壮师剧(戏)、侗戏(剧)、毛南戏(剧)、苗戏(剧)、鹩戏、仫佬戏①等20个戏曲剧种。
目前,在广西区图书馆的文学书库、地方文献库和广西地方报刊库进行史料搜集工作所获史料所记载的信息,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剧本、音乐曲谱、演剧情况、源流、戏俗、科班艺人等,下文将对此进行简要陈述。
一、文字史料与曲谱概述
(一)剧目剧目即剧本。
现有桂剧、彩调、邕剧等剧种的传统剧目汇编书籍中,如1963年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共64集),包含了彩调、桂剧、邕剧三个剧种上千个剧目。
这些剧目剧本,描述故事并有简单提示演员的动作、走位。
其他剧种的剧本,主要在《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如苗剧、仫佬剧等建国才产生的剧种。
现刊行的剧目,基本为故事讲述的戏剧台本,少见曲谱随附。
在广西上世纪50-80年代的期刊,如《广西艺术》、《广西文艺》、《广西戏剧通讯》、《漓江》,这些期刊选登有粤剧(当时分为小型粤剧、新粤曲)、彩调(当时1955年前称调子戏)、桂剧、采茶剧的剧目剧本。
《广西文艺》仅在1954-1956两年,共24期(有12期未留藏本)就刊登了34个剧目剧本。
另外还有专门刊登某一剧种剧目的刊物,如《彩调丛刊》(1-6)《桂剧丛刊》(1-4)。
这些刊载或有重复,但剧目的数量也是巨大的,还有大量的单个剧目成册出版。
(二)唱腔收录及曲谱汇编现有唱腔曲谱以彩调、桂剧最多,其次有采茶戏、壮剧;其他剧种较少。
主要集中于《彩调常用曲调集》
(1964)《桂剧音乐》(1961)等书中,有一小部分则见于《广西文艺》等期刊中。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两部大型集成,收录了上述彩调、桂剧等广西可见的,相对成熟①的所有剧种。
戏曲唱腔因流派风格有异,演员传谱有异,常见同一唱段有多个版本记谱,体现不同艺人演唱、不同研究者记谱。
不同版本记谱,会有旋律片段、唱词上的差别。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特点,也可给研究带来困难,但也是比较研究的宽广空间。
地方性剧种,如桂南采茶戏的曲目曲谱,则曲谱比较多且集中。
在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写的《桂南采茶音乐》(1985年)一书中,就有广西各地区采茶的茶腔、茶插(小调)、曲牌、锣鼓音乐的曲谱,此辑曲谱的学术性较强,记谱者不仅尽量再现音乐及歌词原貌,甚至顾及到方言的差异,体现地方戏音乐的核心特色:地方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三)记载演剧、戏俗的志书在《广西戏剧史料集》(下文称《史料集》)和《广西戏剧史料散论集》(下文称《散论集》)中,《史料集》收录私人著作中相关广西戏曲文字的摘抄、近代广西戏剧活动的各项文件和启示、艺人墓碑碑文、各地区历代县志中描述戏剧的片段摘录。
《散论集》有编者对一些文字史料及口述史料的对照论述以及部分桂剧科班史料。
志书、笔记、游记中所录史料大多是某文字片段中涉及此地有剧,这类文字如远观异事,一言带过。
唐宋时期,此地多见为傀儡、傩等属于民间歌舞戏形态阶段的戏曲雏形、多附在祭祀巫卜这样功能性较强的行为中,其艺术形态较为简单,与现今可见的仪式音乐较接近,音乐性不强。
而且史料中所述景况,更多可明确为歌舞形
式,是否演故事不得辨之,即是否具备了戏曲的必须特性尚不明确。
这样的史料记载为今日的地方戏曲研究带来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有些艺术种类,如文场,应归其为戏曲还是曲艺②,在一些后人所编文献的分类中,有将文场归置于戏曲类,也有归置于曲艺类,虽然今天将其视为曲艺的居多,但既有不统一的现象存在,可见学术研究上所基于的解答还不够充分。
在布告所录文字这类史料中,“剧”之针对性就比较强,如《宣传部函知南宁市各戏院听候派员审查戏剧文》,《广西省戏剧审查会为改良禁演桂剧先行试演征求社会公评启事》这样的篇目,前例应还包含了话剧等剧类,而后例就比较明确是针对桂剧所发。
此类史料,描述事由、条例等较为周详,甚至还能涉及剧目罗列,但音乐风格、艺术形式等,就不得所见。
各地方的县志所录文字中,有各种民间演剧风俗,体现了民间崇拜、节庆、文化联谊等不同层面的演剧模式,大都简单明了的,信息相对齐全。
(四)科班、艺人传略专门将此单独呈现,因这类内容在史料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关于科班的记载,多是口述形式,也有部分是表演艺人兼地方文化部门工作者执笔而作,即现今所指“口述史”。
这部分口述史料,大部分由各地区戏剧研究室或市戏剧研究室研究员,采集于上世纪50~60年代。
艺人传略方面也以在世老艺人或其子女的口述资料为主。
如《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就有不少口述史料。
桂剧、彩调、粤剧和壮剧的科班与艺人史料相对要多,主要呈现科班开办时间地点、科班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各行当演员。
口述史料一般作为佐证而用,也有些专题,只见口述史料存世,但也必须多有佐证,下结
论便更为强调“客观”以衡定。
(五)《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所呈戏曲“所有事”作为编撰针对性较强的志书,《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下文称《戏曲志》)史料呈分类式辑录。
《戏曲志》所列出大事年表、剧种表、广西地方剧种分布图、志略、剧种、剧目、音乐(声腔与腔调、剧种音乐)、表演(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表演身段和特技)、舞台美术(化妆与脸谱、服装、装扮选例、砌末道具、舞台陈设与布景、舞台布景选例、舞台灯光与效果)、机构(科班、学校及训练班;班社、剧团;业余剧团;作坊与工厂;群众团体、研究机构;演出公司)、演出场所、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轶闻传说、谚语•口诀•行话、诗词•楹联、传记等18个类项,以及附录中有戏曲会演、调演、摄制电影、录音唱片、磁带名录等。
该分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戏曲研究学术构架,附录的学术参考价值也非常高。
《戏曲志》所录史料,虽不尽然齐全,但其方向指引的意义是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