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大事记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丝绸之路故事传说:出使西域的张骞汉中城固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
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
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
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被拘留和软禁。
张骞在此被迫娶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但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公元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
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
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
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
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
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
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
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
对丝绸之路的开辟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对丝绸之路的开辟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对丝绸之路的开拓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
1.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为了摆脱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发动了三次重大反击作战,最终成功地将匈奴逐出中原。
这一战争不仅保护了汉帝国的安全,还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起点,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的开始。
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这一征服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佛教的传播: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这一宗教的传播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还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对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事件都对丝绸之路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对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 纺织 史 大事记
中国纺织史大事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纺织业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纺织史,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纺织史中一些重要的大事。
1.早期纺织技术: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中国就开始了纺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最早的纺织品主要是以植物纤维和兽毛为原材料制成的。
2.织绣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织造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艺。
公元4世纪末,中国人开始使用织布机,并将丝织技术不断发扬光大。
而刺绣则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在古代就已经非常发达。
3.丝绸之路的开辟:公元前138年,中国开始了对外贸易,其中丝绸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这标志着中国纺织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
4.高丽纸的发明:高丽纸是一种传统的纸张材料,具有高质量和防水性能。
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书籍出版业的发展。
5.纸张蜀锦的诞生:蜀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品,它融合了纺织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唐代,中国纺织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蜀锦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丝织品之一。
6.宋代的织绣技艺:宋代是中国纺织业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织布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织机。
同时,刺绣技艺也被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工艺品。
7.明代的织造业:在明代,纺织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量的丝织和棉织品被生产出来,成为当时国内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8.清朝的纺织发展:清朝时期,纺织业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改进。
西方的织绣技术被引进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技术中,促进了纺织业的更新和发展。
9.纺织工业的兴起:近代以来,中国的纺织工业经历了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建立最早的纺织机械厂,经历了艰苦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10.改革开放与纺织业: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纺织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纺织品开始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以上是中国纺织史的一些重要大事。
丝绸之路发展史
丝绸之路发展史
丝绸之路是一个历史悠久、经济繁荣的贸易路线网络,连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汉朝。
下面是丝绸之路的发展史的主要阶段:
1. 前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朝建立后的西部边境贸易,当时主要是蜀地(今四川)出产的丝绸流向西域(今新疆地区)。
2. 西汉时期(公元9年-公元220年):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丝绸、茶叶、铁器、玻璃器皿等商品开始从中国的内陆地区运送到中亚和西亚地区。
3. 公元220年-公元581年:由于东汉帝国的衰落和中亚地区游牧民族的崛起,丝绸之路的繁荣度有所下降。
4.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时期,随着唐朝的兴起,丝绸之路的地理范围进一步扩大,触及欧洲的地中海地区。
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亚,向西到达了伊斯坦布尔、罗马和亚历山大等地。
5.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在宋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逐渐减弱,主要的贸易路线转向了海上丝绸之路。
由于海上航运的发展,欧洲各国直接从中国购买丝绸等商品,绕过中亚和西亚的陆地贸易。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在其鼎盛时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丝绸、茶叶等商品的出口,也带来了西方世界的香料、珍宝、文化和宗教等的传入中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丝绸文明发展历程简述
丝绸文明发展历程简述丝绸文明是指以丝绸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文明,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世纪商代。
下面是丝绸文明发展的简要历程:1.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时期,也是丝绸文明的起源。
商代的王室使用丝绸来展示贵族的社会地位,丝绸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象征物品。
2. 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代是丝绸文明的重要发展时期,丝绸的制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
丝绸成为贵族的必备品,被用于制作服装、帷幕、床罩等。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丝绸文明的黄金时期。
丝绸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垂悬之绢”、“缕金织锦”等高级品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丝绸作为官方服饰,丝绸文明进一步融入政治和社会生活。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00年-公元589年):在这个时期,丝绸文明逐渐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丝绸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5. 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丝绸文明的鼎盛时期,技术进步和商业繁荣推动了丝绸产业的发展。
丝绸制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
6. 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明清时期的丝绸文明继续繁荣发展。
丝绸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丝绸制品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日趋精细。
丝绸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
7. 现代丝绸产业:20世纪以来,丝绸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但中国的丝绸产业依然有着重要地位,丝绸成为中国的优质特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
以上是丝绸文明发展的简要历程,丝绸的制作技术和文化影响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丝绸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丝绸发展的历史
丝绸发展的历史丝绸,作为一种珍贵的纺织品,早在公元前2700年的中国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丝绸的发现和发展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最早的丝绸制作技术传说是由黄帝的妃子蚕娇发明的。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黄河流域地区已经开始养蚕丝织。
当时的丝绸是由野生蚕茧制成的,并以手工纺织的方式制作成布料。
这种手工制作的丝绸因为质地轻柔、光泽度高、穿着舒适而备受人们喜爱。
随着丝绸的发展,中国的丝绸制造技术也逐渐提高。
公元前14世纪,商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丝绸生产,丝绸开始成为贵族和王室的专属品。
而到了公元前2世纪,丝绸的制作技术已经传播到了罗马帝国,丝绸成为了贵族和上层阶级的时尚品。
在中国,丝绸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丝绸业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养蚕、缫丝、纺织、染色等工艺不断改进,使得中国的丝绸品质越来越高。
丝绸制造业也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除了中国,丝绸的制作和贸易也逐渐传播到了亚洲其他地区。
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印度、伊朗等地。
丝绸的贸易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带动了丝绸制造业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的制作技术逐渐传播到了欧洲。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丝绸贸易的中心,丝绸成为了欧洲贵族和上层阶级的时尚品。
到了中世纪,丝绸制造业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逐渐兴盛起来,丝绸贸易也成为了欧洲的重要经济活动。
丝绸的发展对于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丝绸的贸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丝绸的制造技术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制造技艺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丝绸制造业逐渐面临着挑战。
机械纺织技术的出现使得丝绸的生产成本和时间大大降低,丝绸也变得更加普及和平价。
虽然传统手工制作的丝绸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市场,但是在大规模生产和商业竞争的压力下,丝绸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丝绸之路历史事件
丝绸之路历史事件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谊的桥梁、中华民族历史上绽放异彩的文化瑰宝,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代名词。
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丰富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五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汉朝和西域各国,对抗匈奴的侵袭。
张骞出使途径了敦煌、河西走廊、焉耆、龟兹等地,最终到达大夏国(今天的塔里木盆地地区),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道路。
此后,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而西方的珠宝、香料、药材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共同发展,也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在丝绸之路的历史长河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如唐玄奘,他在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不仅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古代丝绸发展史
中国古代丝绸发展史丝绸是中华⽂明的标志物之⼀,在中国古代贸易互通、国家政治、经济、⽂化领域有举⾜轻重地位。
中国因盛产丝绸,曾被冠以“丝国”之称,张骞对西域的“凿空之旅”以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乃⾄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都是珍贵的礼品和商品,扮演着国之重器的⾓⾊。
丝绸的⽤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着转变,从最初的“敬⿁神”,到后来成为备受青睐的商品及⾄⼀定程度上代替了货币,这些转变中⽆⼀不彰显了其独特地位。
古代丝绸图案来⾃于蚕,“⽻化升仙”丝绸来⾃于蚕,是⼀种特殊的动物蛋⽩纤维。
丝绸历史悠久,传说在黄帝时代,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取丝”并授之于民。
但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先民最早驯养家蚕,逐渐摸索并掌握“治丝”技术的时期可以最早追溯到新⽯器时代,要早于黄帝时代。
考古学家在仰韶⽂化遗址曾出⼟世界上时代最早、带有⾊泽的丝织物,这⼀重⼤发现直接证实了这⼀推断。
新⽯器时代先民为何制作丝绸,考古界没有相对统⼀的说法。
据说在商代,先民对⾃然界“⿁神”⼗分敬畏,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祭拜仪式,使得对丝绸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直接推动了丝绸织造业的发展。
在商代,中国丝绸的⽣产已经初具规模,有了复杂的织机和⼗分⾼超的织造技艺,但⽣产的丝绸主要⽤途还是“敬⿁神”,即各种丧葬和祭祀。
那么为什么丧葬和祭祀需要⽤到⼤量的丝绸呢?这是因为古时候先民⽐较迷信,对⾃然界现象并不理解,再加上对蚕⼗分崇拜,⽽丝绸之丝来⾃于蚕,古时候讲究“⽻化升仙”,所以先民们认为⽤丝绸“敬⿁神”是对⿁神的崇敬,⽽后来丝绸被⽤到服饰上更是希望⾃⼰长命百岁,⽻化升仙。
蚕蛹和蚕丝绸真正应⽤到服饰上是在⽂明灿烂的春秋战国、列国争霸时期,最初流⾏在王公贵族间。
春秋战国时期,忧患意识很强,各国⼤⼒发展农桑以求富国强民,甚⾄作为评判百官业绩的指标之⼀,这使得丝绸的产量和质量均⼤幅度提⾼。
⾃此,绫罗绸缎成为王公贵族、达官贵⼈特有的⾐服材料。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化兴起,作为上等织品的丝绸也成为“分尊卑、别贵贱”的礼制⼯具之⼀。
中国丝绸的起源和特性
中国丝绸的起源和特性关于中国丝绸的起源,学术界从古代史书中所载的神话传说,并从考古出土的文化遗存实物中得到证实,作出了蚕桑丝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科学结论。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丝绸的起源和特性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丝绸的起源在上古传说中.主要有:“伏羲化蚕桑为繐帛” , “黄帝时蚕神献丝”及”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嫘祖教民养蚕”’等内容,并在历代史书古籍中都有所记载。
但传说仅供参考.考古出土的文物,才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根据。
1927 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距今 4 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半个人工割戴的蚕茧和纺坠。
1958 年在苏浙交界处,太湖之滨的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距今4750 年前的桑蚕丝线、丝带和平纹绢片.这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出土的最早丝绸实物。
19 77年在浙江省余姚罗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上距今7000 年前的蚕纹骨盅、纺轮和蚕蛾形器物。
1984 年在河南省荥阳县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又发现了距今5500 年前的丝织品和麻织品,其中有平纹丝织品和浅绛色的罗织物,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出土的最早丝绸物证。
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考古发现,这里不再列举。
综合以上出土的史前文物.对照上古神话传说,在时间上是大体一致的。
所以把蚕桑丝绸起源的年代.确定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正确的。
那时.不论在我国北方,还是南方,都已经将野蚕驯化成为家蚕,进行人工饲养,从而有了丝绸生产.至于野蚕利用的历史则为时更早。
我国是世界蚕丝的发样地,古称“丝国”,养蚕、缫丝和织绸,是我国古代在纤维利用上的重大成就.对世界纺织生产作出了非凡贡献: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外的又一项伟大发明,并被广泛传播到国外,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丝绸的特性优点第一:穿着舒适。
真丝绸由蛋白纤维组成,与人体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7.4%。
中国丝绸发展简史
中国丝绸发展简史作者:***来源:《中华瑰宝》2021年第11期从史前走来的中国丝绸,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至今依然绚烂如花。
它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它又是如何不断演变、发展至今的?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以发明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
数千年来,中国丝绸以其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为中国文明谱写了灿烂篇章。
同时,丝绸也催生了丝绸之路,丝绸产品及其生产技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丝绸的起源关于丝绸的起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最著名的是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说(最早见于南宋罗泌的《路史》)。
传说在四川地区一片茂密的桑林中,生活着一个叫西陵的远古部落,人们夏天穿树叶,冬天披兽皮。
为了让大家穿得更好,首领之女嫘祖不断寻找着做衣服的材料。
有一天,她发现桑树上的野生蚕吐的丝又细又结实,便开始在家中养蚕采丝。
后来她从梭鱼那里得到启示,制作了缠丝的工具—梭子,又受蜘蛛结网的启发,把蚕丝织成了绸,从此大家便可以穿丝绸做的衣服,蚕丝业由此逐渐发展起来。
为了感念嫘祖的功德,她被官方奉为“先蚕”,即蚕丝业的始祖神。
北齐、北周时,京城开始建有专门的蚕室和先蚕坛。
每年春天,皇后都要率领贵妇们穿着特制的服装举行仪式祭祀嫘祖,并亲手采摘桑叶,劝导民众从事蚕绸生产。
此外,江南民间还有马头娘的传说,蚕农尊其为“马头神”“蚕花娘娘”,年年蚕事前后祭祀不断,祈求好收成。
近代以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国丝绸的悠久历史。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距今大约5500多年)出土了半枚蚕茧,其切面极为平直,应该是用利刃切割而成的。
蚕茧虽然部分已经腐蚀,但仍然很有光泽。
1981—1987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属于距今4785—55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发现了丝麻类炭化纺织品,研究后发现其均为丝质,有平纹织物和罗织物两种,其中用来包裹儿童尸体的浅绛色罗是迄今史前考古发掘中发现年代最早、唯一带有色泽的丝织物。
中国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关于丝绸的起源,我国古代史籍中流传着不少神话传说,中国丝绸,源远流长,至少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曙光。
浙江湖州钱三漾出土的绢片距今4750年,为长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河南荥阳青台村出土的罗织物距今5630年,是黄河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织品;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原始织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丝绸的发展历程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
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
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的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
到了秦汉时期,丝织业不但得到了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
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
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
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介绍
古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介绍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古丝绸之路的故事古丝绸之路的故事有很多,因为这是一条长达万余里的长路,沿途有许多小国家。
这里来讲讲对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两个人张骞和班超的故事。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和匈奴作战,派遣张骞去寻找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
张骞带着百余人来到河西走廊一代,被匈奴人发现并俘虏。
匈奴人得知张骞的使命后,就让他去放羊,还让他娶了一个匈奴女子作为妻子,意图让他投降。
但是张骞并没有被诱惑,忍辱负重11年后,张骞找了个机会,终于从匈奴手中逃脱。
他并没有回西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
他继续一路西行,到达了大宛国,在大宛国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居住在阿姆河流域一代的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经被匈奴打怕了,不愿和西汉结盟攻打匈奴。
张骞怏怏而返,在回去的途中,又被匈奴抓获,这次他们把张骞囚禁了1年多。
1年后,张骞竟再次从匈奴手里逃脱,回到了西汉。
虽然这次张骞并没有完成使命,但却让西汉得知了许多西域的地理和人文知识,激发了汉武帝拓展疆土的决心。
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将军,他弃笔从戎,奉命出使鄯善国,联合鄯善国对付匈奴。
鄯善国王对待他这个东汉使者的态度十分奇怪,起先十分恭敬,后来逐渐变得傲慢无礼起来。
班超揣测匈奴也派使者到达了鄯善国。
于是他到处打听到了匈奴使者的居所,纠结自己的随从36个人,趁夜杀进匈奴使者的居所,杀死他们一百余人。
鄯善国王因此对班超一行人十分恐惧,便答应了联合东汉夹击匈奴的盟约。
接着班超又出使于阗、疏勒,使匈奴联合其他小国夹击东汉的计划彻底告吹。
丝绸之路,直到16世纪,依然是中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就是一部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其最初形成于汉代,直到16世纪仍是中西方之间的主要通道。
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精选5篇)
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精选5篇)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
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
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
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
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
1历代丝绸(夏商周时期丝绸
• 齐国的经济比鲁国更为发达,齐国临淄是 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手工业十分发达, 齐国出产的丝织品很精美,后宫女子糅国 纨,曳绮彀,极尽奢华。
• (4)楚国是南方大国,楚国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屈原的《楚辞》以其浪漫的想象力,而与《诗经》 的稳重敦厚形成鲜明对比。楚国的手工业极为发 达,文献记载不多,但出土了大量文物。
齐鲁地区的临淄在当时成了我国著名 的纺织中心。许多地方形成了以蚕桑、 丝织为特色的经济。
2 生产规模
西周至春秋时期,王室在宫中有专门的手工业 作坊,王以下各诸侯公卿、大夫等各贵族也有自己 的手工作坊。
周代已经有严格的组织与管理机构。
• 据《周礼》记载,贵族所用的纺织品,从原料到 纺织、染色以及服装制作都有专职官员掌管,在 天官司下设有典妇功、缝人、典丝、染人等职, 在地官下设有有掌葛,掌染草等职,其中典妇功 就管理丝绸纺织生产的官员。
• 主要有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湖南长沙左家塘 楚墓、河南信阳楚墓等等,尤其以江陵马山一号 楚墓所获最丰。有“战国丝绸宝库”之说。
首先让人惊讶的是楚国贵族生活的豪华。 楚国的青铜器精致华美,设计巧妙,与中 原青铜器相比少一礼制的严谨,多一分现实 生活的富足与奢华;很多的漆器,在两千多 年后的今天依然美轮美奂,色泽如新。青铜 编钟、构造精妙,音质纯厚、音色优美。
(2)蚕桑的发达,为丝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充 足的原料,促进了丝织业的兴旺。 丝绸作坊需要专门技术的人来从事缫 丝、织造等工作,这些劳动者属于“工” 的范围。
3 商代丝织品及特点
(1)品种
从考古实物看,所发现的商代丝织品尽管数量十 分有限,但已相当精美,反映了当时的丝绸业已 到了一定的水平。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以下是CNrencai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觉得赞的朋友,可以转发或继续关注本网站。
东海丝路东海起航线最晚始自周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时,他封箕子到朝鲜,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
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由此通过黄海最早传到了朝鲜。
南海丝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称南海丝绸之路。
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取代徐闻、合浦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
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
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广州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依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自古以来,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多条航线。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的开通。
海上丝绸之路因运送其他货物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东海起航线始自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建立之初,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
箕子于是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陆抵达朝鲜。
这样,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兵吞六国时,齐、燕、赵等国人民为逃避苦役而携带蚕种和随身养蚕技术不断泛海赴朝,更加速了丝织业在朝鲜的传播。
中日两国之间一衣带水,通过朝鲜半岛或经由日本海环流水路,交往十分方便。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蚕业的传说。
传说在公元前219~210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曾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船员、百工、数千人东渡日本,传播养蚕技术,日本人民后尊祀徐福为“蚕神”。
中国古代丝绸对世界影响事件
中国古代丝绸对世界影响事件
中国古代丝绸对世界影响的事件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事件:
1. 丝绸之路的建立: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欧洲的贸易路线,通过陆上和海上交通,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西方国家,也将西洋的香料、宝石、马匹等带入中国。
2. 帝国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在古代,中国丝绸被视为一种奢侈品,非常受到日本贵族的欢迎。
中国丝绸的进口对于日本的装饰艺术、服饰时尚和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欧洲中世纪对中国丝绸的渴求: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中国丝绸成为贵族和教会权势的象征。
欧洲的贵族们迷恋中国丝绸的华美和质地,丝绸成为他们炫耀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4. 丝绸贸易对帝国罗马的影响:中国丝绸在罗马帝国非常受欢迎,由于丝绸的需求和人民对其质量的渴求,巨额贸易顺利建立起来,丝绸对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丝绸的传播与文化交流:通过丝绸之路和丝绸贸易,中国古代丝绸的传播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丝绸的到来使得西方国家了解并接受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制造技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些事件表明中国古代丝绸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远的,不仅在贸易上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在文化和艺术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丝绸之路历史故事
丝绸之路历史故事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丝绸之路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丝绸之路历史故事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更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人们在热情谈论这条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时,却很少问问它是否真的可以称为“洲际商贸大通道”,或者称为“和平友谊之路”。
在近代以前的历史上,这条丝路曾经是世界上路程最远、为时最长、同时意义也最重要的国际商道。
早在两千年前,罗马地理博物学家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说道:“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
他还说:“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Sesterces)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
”虽然他说的贸易数字无从证实,但这段话也表明:早在公元之初,丝绸之路已把欧亚大陆两端的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以及中间的印度联系了起来。
然而,丝绸之路的经济意义不宜夸大。
首先,交通运输方面,这条丝路是一条极尽艰难险阻的路程。
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少变化。
在汉代,它西起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经西亚、中亚,最终到达中国的首都长安。
到了唐代以后,丝绸之路覆盖范围扩大,西起地中海东岸与黑海沿岸港口城市(例如亚历山大港、大马士革、阿勒颇、君士坦丁堡等),经过里海南部进入亚洲,穿过巴格达,分为几条支路穿过内陆地区,再汇集于咸海附近,然后在中亚的布哈拉开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与阿格拉。
经过布哈拉,到达帕米尔北部的撒马尔罕后,丝绸之路再次出现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图,往东穿越中亚,并沿昆仑山脉或天山山脉行进抵达西安。
中国古代丝绸发展史
中国古代丝绸发展史
中国古代丝绸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在传说中,西陵氏之女,黄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国第一个种桑养蚕的古代丝绸发展人。
据《通鉴纲目外记》载,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在考古发现方面,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和1958年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表明,中国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利用蚕茧进行丝绸生产。
此外,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苏州草鞋山文化遗址和吴江梅堰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葛布和蚕形纹饰也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纺织的专业技术。
在古代,丝绸的生产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斜织机和提花机广泛应用于丝织生产,各种织物应运而生,印花技术臻于完备,图案主题神秘并富有装饰性。
中国的丝绸及其生产技术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对古代世界的物质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唐中叶至明清近一千年间,我国丝绸生产在融汇了西方纺织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
束综提花机被广泛应用,缎、绒织物的出现使丝织品种更为丰富,图案风格趋于写实并富有吉祥寓意。
丝绸业中心逐渐移至江南地区,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丝绸的发展历史悠久,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为世界丝绸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 纺织 史 大事记
中国纺织史大事记一、远古时期发明手工纺织:远古时代,中国人开始使用手工纺织技术,利用植物纤维、动物毛发等天然材料制作纺织品,标志着中国纺织业的起源。
二、商周时期丝绸生产兴起:商代开始出现丝绸,到周代时丝绸生产逐渐兴起。
丝绸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三、秦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丝绸远销欧亚大陆,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繁荣。
四、唐宋时期棉纺织业兴起:宋代时,棉花传入中国并逐渐普及,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棉花的普及使得纺织品更加平民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技术革新:唐宋时期,中国纺织技术取得了重大革新,如出现了水力驱动的纺织机械,提高了纺织效率。
五、明清时期纺织业政策变革:明清时期,政府开始重视纺织业的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纺织业发展的政策,如减轻纺织业税收、鼓励技术创新等。
资本主义萌芽: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以纺织业为主的工商业城镇,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
近代纺织机械引进:清代末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近代纺织机械,如蒸汽动力纺织机等,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近代化进程。
六、近现代时期纺织工业体系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建立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包括棉纺织、毛纺织、丝纺织、麻纺织等多个领域。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向现代纺织的转型。
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纺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国际贸易地位提升: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提升,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中国纺织品的品质和设计也逐渐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七、当代时期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纺织:近年来,中国纺织业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纺织,推动环保型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纺织与互联网融合: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纺织业开始探索智能纺织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纺织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15个改变世界的历史事件
“丝绸之路”因其名中的“丝绸”一词,长久以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条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丝绸贸易的通道。
不过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认为,丝绸之路远不止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而是贯穿推动两千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道路,“丝绸之路之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就像一个人的动脉和静脉”。
一直以来“大部分欧洲人都将丝绸之路视作充满异域情调,但本文作者认为,丝绸之路并不处在世界的边缘,恰恰相反,它一直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它还将持续影响当下的世界”,比如三大宗教的兴起、人类地理大发现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当时的西方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没有利益,文化、思想和机遇——同样还有威胁——统统都来自东方。
亚历山大在继位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诸东方,他一路东进,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诚,巨大的城邦、富足美丽的城市,纷纷拜倒在这个年轻英雄的脚下。
丝绸之路上的资源使得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马其顿王国,同时亚历山大也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
2汉武帝进攻匈奴公元前129年,汉王朝为了摆脱不断向匈奴的进贡而造成的政治上的弱势,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
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全球化的进程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在这条古路上开始互相贸易、文明的交流日益繁多。
3佛教教义的改造与传播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智慧空间和神学空间已经变得十分拥挤,不同信仰之间的竞争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无论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还是那些根植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还是西方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即将问世的伊斯兰教,都在争相向人们展示其文化的优越和神明的灵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丝绸大事记
新石器时代:
1、1958年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绸片、丝线和丝带等丝织品,
是我国南方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距今约2750年。
2、1984年在河南荥阳县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丝、麻纺织品,是
迄今北方丝绸的最早见证,距今约3500年。
3、1926年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半个蚕茧,距今约5600~6000年,为
人们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
4、原始腰机使用已相当普遍。
(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均有原始腰
机部件必现。
)
夏商周时期:
1、西周初:已实行皇后带领妃子们参加“亲蚕”和亲“亲缫”礼仪,以示
表率;出现了官营丝织手工作坊。
(《周礼·考工典》)
2、西周、春秋时,人工培育有高干乔木桑和低干桑。
(《诗经》)
3、西周:撑握了缫丝技术,根据织造、缝纫、刺绣等不同需要,缫丝时能
以蚕茧粒数定组细;能利用茧衣制作绵袍。
(辽宁朝阳西周墓中出土丝绵袍,便是明证)
4、中国丝织品的色谱已十分丰富,丝绸染色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5、在平纹、斜纹组织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和重组织,
已有纱、绡、纨、缟、绨、缦等品种。
商周时期以几何纹和小提花为主,春秋时期已有大花纹出现。
6、民间已开始丝绸外传,形成一条横贯欧亚的草原丝绸之路。
战国、秦汉时期
1、
丝绸年表:
新石器时代(前5000-16B.C)
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出现原始腰机
出现平纹织物
商、西周(16B.C-前771 B.C)
开始栽培桑树
出现桑、蚕、丝、帛文字
出现平纹提花织物和绞经织物
出现锁绣,并利用朱砂进行染色
流行简单几何纹织物纹样
春秋、战国(前770B.C-前221B.C)
中原地区成为丝绸生产的中心区域
使用提花机控制织物图案的循环
使用经锦作为装饰面料
大量利用茜、蓝、栀等植物染料进行染色
龙凤图案流行
中国丝绸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至中亚地
2C.B.朝鲜、日本开始养蚕织绸
秦、汉(前221B.C- AD 220)
踏板斜织机流行
提花织物经锦达到高峰
云气动物纹成为丝绸纹样的主流
丝绸技术对造纸术产生重大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220-589)
丝绸产区扩至西北、西南地区
魏国马钧改革多综多蹑机
发明蚕卵冷藏技术,抑制蚕种孵化
异域动物纹和联珠纹大量出现在丝织物上
3-4C波斯及地中海地区利用野蚕丝生产丝织物4C越南及东南亚地区开始养蚕织绸
4-5C栽桑养蚕传至印度及中亚地区
隋唐五代(589 -960)
开元年间,丝绸产量估达 ? 吨,为古代中国峰值
丝织品种大为丰富,斜纹、纬显花技术盛行
织金、绣金、印金等织物加金方法大盛
通经断纬技术开始应用于丝织品,产生缂丝品种
防染印花染缬、夹缬、蜡缬三缬大盛,出现扎经织物
宝花图案、陵阳公样盛行
6C蚕种传入罗马帝国,意大利出现蚕桑丝绸业
8C中国织工在阿拉伯地区传授丝织技艺
宋辽金元(960 -1368)
丝绸生产重心南移至长江三角洲地区
出现桑苗稼接技术,有关蚕桑技术的农书不断问世
广泛应用花楼束综提花机
蒙古统治者大力推崇纳石失织金锦
出现缎组织和缎织物
写生花鸟和春水秋山纹样分别在南北两地流行
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丝绸贸易主要通道
10C,意大利成为欧洲丝绸中心
10C,西班牙出现养蚕业
12-13C中国提花机、踏板织机传入欧洲,法国里昂成为欧洲丝织业中心(F) 明代(1368-1644)
长江三角洲出现丝绸生产贸易专业化市镇
宋应星《天工开物》最早著录家蚕杂交经验
起绒织物开始出现
妆花技术成熟,妆花织物流行
官服补子采用不同鸟兽纹样区别品级高低
清代(1644-1840)
江南三织造成为官营生产基地
形成各具特色的四大名绣
吉祥如意纹成为主要纹样
化学染料开始输入中国,用于丝绸印染
.
1687年英国发明提花装置
15C西班牙流行天鹅绒
1784年动力织机在英国问世
1785年英国发明滚筒印花机
1805年意大利采用蒸汽缫丝机
1825年法国发明共拈式缫丝机
近现代(1840-1949)
1874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我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
1898年杭州太守林启创办我国第一所丝绸学校——蚕学馆
1911年杭州工业学堂开设机织、纹工两科,并推广使用近代织机1924年杭州纬成公司首次采用人造丝交织
1946中国蚕丝公司成立
1895年美国发明飞梭织机
19世纪后期合成染料、人造纤维问世
1922年喷气织机在美问世
1928年日本制成自动换梭织机
1939英国发明双剑杆织机
1901年法国贾卡发明纹版提花机
当代(1949- )
1953年“中国蚕丝公司”改名为“中国丝绸公司”
1956年从日本引进自动缫丝机
1960年丝绸杂志创办
1977年以来,中国丝绸产量及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开发运用电脑提花织造及数码印花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964年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控制自动提花机
1965年捷克斯洛伐克制成喷水织机
1978德国出现电脑纹版机
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蚕丝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