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中个人或群体根据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平等而形成的层级结构。

而社会流动则描述了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层级结构中的上升或下降过程。

本文将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社会分层是社会流动的基础。

社会分层形成了社会中各个阶层或层级的存在,不同层级之间有着明显的经济、教育和社会资源差距。

这种差距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条件。

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或群体由一个层级向另一个层级的变动,这种变动可以是向上的上升流动,也可以是向下的下降流动。

社会分层决定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起点,而社会流动则决定了他们的终点,因此社会分层是社会流动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社会流动可以改变社会分层的结构。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的一种结构,与社会中个体或群体的地位和身份紧密相关,但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社会流动的发生可以改变社会分层的结构。

当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时,他们有可能从一个较低的层级向较高的层级流动,也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地位和身份。

这种流动不仅可以改变他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还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因此,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再次,社会流动受到社会分层的制约。

虽然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个人或群体的地位和身份,但社会分层也会对社会流动产生制约。

社会分层的存在使得不同层级之间的资源分配和机会获取存在不平等。

在一个社会分层结构严重不均的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上升到更高的层级可能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需要克服种种限制和障碍。

另一方面,社会分层结构中存在的特权和优势也会加速某些个体或群体的流动,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

因此,社会分层会对社会流动产生制约作用。

总之,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社会分层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而社会流动又可以改变社会分层的结构。

论述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方面的功能

论述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方面的功能

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方面的功能1. 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具有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方面的功能:教育提供平等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改善社会分层、培养人才和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2. 教育提供平等机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供平等机会,帮助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并避免社会分层的固化。

通过教育,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的平等机会可以打破家庭背景、财富和社会地位对个人发展的限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3. 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教育,个体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教育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机会,使他们有能力竞争并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社会资源,从而实现社会流动。

4. 教育改善社会分层教育对于改善社会分层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育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机会,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并提供不同的发展路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职业发展,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教育的改善可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 教育培养人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人才。

通过教育,社会可以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可以提供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的培养人才功能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6. 教育提高社会整体素质教育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

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社会更加文明、开放和进步。

教育的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功能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7. 结论综上所述,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层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人们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因素已经越来越成为决定社会阶层的关键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流动变得异常关键,这不仅涉及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的定义与特点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层次结构,人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之间的地位和收入差异比较显著。

社会分层分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不同方面。

比如,经济分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收入和财富的差异;政治分层则体现在个人的地位、权力和政治资源的差异;文化分层则主要体现在个人对文化、艺术和娱乐等方面的追求和消费的差异。

社会分层的特点是稳定性。

社会分层是建立在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之上的,因此,社会分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同时,社会分层的稳定性还表现在人们的知识、文化和经济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地位和收入,个人的努力很难通过简单的途径获得进一步的社会进步和流动。

二、社会流动的定义与类型社会流动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由一个社会群体转入另一个社会群体,这种转变包括地位、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流动分为很多种类型,如富裕阶层向下流动、贫困阶层向上流动、青年人的流动等等。

最典型的流动形式是贫困阶层向上流动。

这种流动是指一个人脱离了自己出生的层级,达到了更高的社会阶层。

这种流动形式对家庭和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它表明了社会的公正和机会均等,让那些具有才能但因为出身或其他原因受限制的人们有机会再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更高级的专业人员,从而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三、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社会分层自然会影响到社会流动的方向和程度。

随着社会分层的加剧,阶层之间的差异愈发显著,社会流动却愈发困难。

这种情况下,贫穷阶层只有通过大力努力才能重新挣扎出生的地位,为社会的稳定与谐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社会分层对教育机会的分配也有很大的影响。

浅论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浅论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是社 会上层 成员要 防止他们 的向下流动 ,还是社 会下 层成 员要实 现他们 的向上流动和 身份地位 的提高 ,都 必 须在 教育 尤其 是高 等教 育上 取得 优势 。 2. 育 有利 于经 济 资本和 社会 资 本的 积 累。 除 教 了教 育 本 身对 社 会地 位 的直 接 影 响 外 ,它 作 为一 种 重 要 的 文化 资 本 ,还 对 经 济 资本 和社 会 资 本有 着 重 要 影 响 ,三 者 共 同 制约 着社 会成 员地 位 的 变动 和 确 定 。经济学 上的 “ 号甄别理 论”告诉 我们 ,高等教 信 育 的 文 凭更 多 是 作为 一 种信 号 , 向雇 主传 递 这样 一 个 信 息 ,拥 有 文 凭 的社 会成 员通 过 了大 学 教育 的 双 重筛 选 ,他 们有着较 高的智商 ,求知欲 强 、理解 力强 且综 合素质 较高 。因此 ,教 育文凭 已经成为人们 获得 社 会 地 位 的一 块 敲 门砖 ,只 要通 过 各种 专 门考试 的 选拔 ,跻 身于知识分 子这一 阶层 ,在社 会声望 、政治 权力 、工 资报酬 、职 位晋升 等政治和 经济 方面就 能获 得 一 定 的优势 地位 。 3. 育 对社 会成 员的 筛选 作 用 。中 国社 会 阶层 教 划 分 的 十大 阶层 现状 告 诉 我们 ,虽 然每 个 人 拥有 接 受教育 的平等权利 ,但 由于 个人 资质 不 同,并不能得 到相 同的地 位发展 ,相反 ,会 因为各 种先赋性 因素和 后制性 因素的共 同影响 ,处于不 同的社会层级 。教育 中的 “ 学考 试 ” 升 ,可 以分 流一 部分 不适合 继 续接受 更高 层 次 教育 的学 生 ,在 这 样 的选 拔 机 制 中发 掘 出 优 秀的 人 才 ,通 过 允许 接 受 更高 级 的 教育 来 为其 提 供 潜在 的流动机会 ,这样 ,教育就为 个人社 会层 级 的 划分 提 供 了一 个 较 为合 理 有 效 的途 径 。 在市 场 经济 条 件下 ,竞争 已是不可避免 的社会现象 ,教 育在提高 人们竞争 力的 同时 ,本 身也是竞争 的一种反 映 ,在 资 源有 限 的情 况下 ,教育 资源 的竞 争 是必 然 的。_】此 3 外 ,教育 过程 也可 以提高人 的综合素 质 ,使 人 自觉主 动地 寻 找 与 自身 相 匹配 的地 位 身份 ,同 时促 进 他们 不 断提 高 自身能 力 ,积 极 向更 高水 平 的社 会 层级 努 力 行 动 ,形成 较 为 合理 的社 会层 级 分布 和 一 个 较为 稳定 的社 会分 层 模 型 ,保 证 社 会的 和谐 发展 。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在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了社会的分层现象,即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地位和资源的不平等。

然而,一个社会是否具有较高的社会流动性,又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基于个人经济、教育、职业等因素而形成的社会地位决定。

更高的社会地位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而社会流动性则是指一个个体在社会层次上向上或向下提升的能力。

社会分层的存在使得向上流动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身贫寒、缺乏教育资源的人来说。

在分层严重的社会中,贫富差距扩大,机会不公平,导致社会流动性的降低。

然而,社会分层并不是完全阻碍社会流动性的因素。

社会流动性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分层,更重要的是个体的努力和机遇。

社会流动性可以通过教育和努力改变。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在社会层次上取得更高的地位。

另外,个体的努力也是决定社会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努力工作和积极进取的个体更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实现社会的流动。

此外,社会流动性对社会分层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个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社会可以产生更多的社会机会,从而降低社会的不平等。

在高度流动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种流动性能够打破原有的分层固化现象,使得社会的机会更加公平和平等。

然而,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并非单一线性的。

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关系。

一个社会的分层程度可能影响到其社会流动性的水平,从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不过,对于具体社会来说,影响其社会流动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等。

因此,在探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关系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李莉社会分层是指个人、人类群体和社会组织由于对权力、财产与名望等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占有,所导致的高低有序的若干层次。

这种差别造成了人们资源占有、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不同,形成了高低有序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一旦将这种社会不平等加以制度化,便会出现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或同一社会阶级(阶层)内的移动。

如果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地位由某一阶层移至另一阶层,则称为垂直的社会流动。

如果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地位虽略有改变,但仍留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中,则称之为水平的社会流动。

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谈及社会分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流动。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分层没有流动,各社会阶层等级之间界限森严,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教育对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影响(一)教育对社会分层和流动的抑制作用教育系统控制着文化资本的生产、传递和转换,因而乃是支配着社会地位、形塑着社会意识的重要体制,也是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主要手段。

①也就是说,教育再生产通过文化再生产实现了社会再生产的功能,也就再生产了社会阶级关系,强化了而不是消除了文化资本的不平等分配。

(二)教育对社会分层和流动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的强大的中介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中、下阶层完成了向上流动的过程。

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双重影响蒋俊明 (江苏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江苏镇江) 。

目前我国社会群际结构变迁中变化最显著,对社会发展和稳定最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显然是阶层的不断分化和重构。

社会分层意味着社会的不平等化,适度不平等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张力是现代社会和谐所必须的,但不平等的不合理发展和过度发展又会威胁社会的和谐。

一、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1.初步确定了贡献和分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竞争的局面。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上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资源分配。

而社会流动性则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实现地位上的变动或跃迁。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

首先,社会分层影响社会流动性。

社会分层对个体的发展和追求社会流动性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例如,在一个严重的社会等级制度下,个体的社会流动性往往受到了限制。

这是因为社会分层制度将人们分为不同的阶层,阶层之间的流动通常较为困难。

社会分层还会给人们的社会流动性带来不公平。

在一个社会分层清晰而严格的社会中,处于较低阶层的人往往很难跨越阶层的桎梏,晋升机会有限。

因此,社会分层是社会流动性的阻碍。

其次,社会流动性也会对社会分层产生影响。

社会流动性的存在使得社会分层不再是永恒不变的。

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机遇的把握,跨越阶层的限制,实现地位上的向上流动。

社会流动性的提高会使得社会分层变得更加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社会流动性也为社会提供了创新和进步的可能。

通过流动性,社会能够激发个体的动力,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社会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分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并非单向关系,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社会流动性既受制于社会分层,也能反过来影响社会分层。

一个开放和有机的社会流动性会使社会分层变得更加平均和公正。

通过社会流动性,社会阶层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得到促进,减少了上层阶层对下层阶层的隔离和消极影响。

同时,流动性也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发挥潜能和才华,提高社会的整体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除了分层与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族群差异等因素都会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产生影响。

经济的繁荣和教育的普及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实现。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教改革伊始,就展开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激烈讨伐,但时至今日,“小学化”倾向仍在广大农村幼儿园肆虐。

据笔者在西北某省十几个县农村幼儿园的实地调研,农村幼儿园(学前班)的孩子如同小学生一样,背着沉重的书包,从早到晚在教室内学习识字、写字和算术,回家后还有数不清的作业。

为什么“幼儿教育小学化”被教育界围剿得体无完肤,却未能阻挡住沉重的学习负担向农村幼儿园漫延?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西北农村为例,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做出分析。

一、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无形的压力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指社会分为不同层次,各个层次间具有不平等的关系,这种不平等体现在政治权力、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方面的差距。

社会分层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群之间的关系和人群占有资源的关系。

因此,它对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有着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其中包括教育活动。

社会分层刺激着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取得职业资质,以便个人在介入社会分层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

社会流动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变化和角色转换,即从一个阶级、阶层或职业转换到另一个阶级、阶层或职业的现象。

社会流动以社会分层为前提。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社会流动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向上流动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目标。

人们期望能够以其学历、智慧、才能和社会贡献取得更高的收入、权力和声望,即由较低的社会阶层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

因此,一个社会的流动率越高,就越能调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低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充满希望,通过后致性规则即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实现向上流动的愿望。

个体能否实现向上流动取决于诸多因素,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和主要途径。

有关研究表明,个人的教育程度与其职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

人们在追求向上流动时往往需要借助于某种职业,而决定职业地位的首要因素就是教育学历。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探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探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探究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层级与等级,个体处于不同层级的位置上,它会影响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财富和权力。

而社会流动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分层层级中的变迁,即从一个层级向另一个层级的转变。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社会分层的存在给予了不同层级的个体不同的机会和资源。

富人层级相对更容易获取财富和权力,而穷人层级则往往面临贫困和社会排斥。

然而,社会流动的存在可以打破这种固化的层级划分。

通过社会流动,个体可以从一个层级向更高的层级转变,从而实现在社会中的垂直上升。

这意味着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从而实现社会分层的变动。

其次,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社会分层既有固态化的一面,也有可变动的一面。

某些社会分层在较长的时间内呈现相对固定的趋势,难以改变。

例如,种族、性别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机会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他的社会分层则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个体可以通过教育、技能提升甚至运气等方式改变其社会地位。

社会流动的机会和条件也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智力、教育、健康、地理位置等。

因此,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受到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再者,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社会分层的存在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不同层级的个体所享有的资源和机会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往往是根据个体所出生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例如,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相对容易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人则面临教育机会的不足。

这种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社会不平等会影响到社会流动的机会和路径,使得个体在社会中的流动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也涉及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讨论。

总结起来,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社会分层、流动与教育

社会分层、流动与教育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机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上层社会成 员通常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而下层 社会成员则面临教育资源匮乏、入学困难等 问题。
教育质量差异
不同社会分层的教育质量也存在差异,上层 社会通常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包括更 好的师资、更丰富的课程和更高水平的教育 设施。
教育的质量和机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并对 其子女未来的教育和社会地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代际的 社会流动。
教育对打破社会固化的作用
虽然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社会分层,但通过提供更多 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可以降低社会分层对个体发展的 限制,从而有助于打破社会固化现象。
02
社会流动与教育
社会流动定义
教育期望与压力
社会分层对个体的教育期望和压力也有影响 ,上层社会成员通常对子女有更高的教育期 望,并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支持子 女的教育发展。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教育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教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个体在职场中获得 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收入,进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分 层。
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
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机会的公平 性对社会流动有重要影响。
社会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流动影响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不 同社会阶层对教育的期望和投入不同。
社会流动对教育内容和方式也有一定 影响,例如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兴起等。
社会流动也影响教育公平性,一些弱 势群体可能面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 题。
03
教育公平与分层流动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01
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 会分层、流动与教育的关系: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 此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教育的 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点 和规律。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职业教育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职业教育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职业教育[摘要]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

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

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职业教育社会分层是现实社会当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会给产业结构带来影响。

以产业结构为依托的社会人才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同时,这也导致了社会分层发生变化,与之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流动也会发生改变。

职业教育在培养社会人才、调节社会人才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及其相互关系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都是社会学上两个重要的概念。

社会流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从动态角度描述社会分层结构分化的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某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变动的现象”。

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里所讲的是社会流动主要表现在社会人员在社会这个大环境、大空间位置上的移动。

这种流动会给个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带来变化,并且对个体和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社会流动的形式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两种。

水平流动指人们在同一个阶层内的流动,它能引发职业结构的变化(如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但不会造成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垂直流动指人们在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

垂直流动还可以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根据不同的参照基点又可以分为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

这种流动会引起职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社会层次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阶层地位,即职业地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职业地位可以看做是社会分层的指示器。

②社会分层是一个很学术化的概念。

它是从静态角度描述社会垂直结构的性质、状态、内容和形式,以及各层次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基本秩序。

这个词最初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是社会学家借用生物学的概念——地球是分层的,社会学家发现人类社会是有高有低的层化现象,于是在19世纪就把这个词引入社会研究中来了。

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相互关系浅析

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相互关系浅析

构 的 三重标 准 , 即财 富 、 望和权 力 。 声
社 会 流动 是 指 不 同社 会 集 团 或 阶 层 的人 由 于 各 种利 益驱 使 或 者 各 种 原 因所 迫 改 变 自己 当前 社
会 结构 地 位 的一 种 社 会 行 为 。人 们 总 是 倾 向 于 向 高层 次 的社 会 地位 移动 , 即实 现 向上社 会流 动 。
个稳 定 健 康 发 展 的 国家 需 要 合 理 的社 会 分
层 : 要少 量 的社 会 精 英 集 团来 管 理 社 会 , 们 必 需 他
须 形 成 自己的文化 来 引 领 整个 社 会 , 而且 这 种 文 化 必 须 预见社 会 生产力 的发 展 需 要 , 时保 持 文 化 或 同 者 精英 团体 的开放 性 , 收 社会 底 层 次 的精 英 分 子 吸 进 入统 治集 团 ; 需要 大 量 的 中产 阶级 来 维 持 社 会 的
张青波 , 琼 贾
( 河子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 疆 石 河 子 8 2 0 ) 石 新 3 0 3

要 : 育 是 影 响 社 会 分 层 与 社 会 流 动 的 重 要 因 素 , 会 学 家通 常 把 受教 育 程 度 作 为 分 教 社
析 社 会 层 次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分 析 我 国 清 末 至 4- 等 教 育 与 社 会 分 层 、 会 流 动 的 互 动 关 系 , "高 社
社 会分 层 是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 是 一 种 社 会 过 也 程, 是依 据 一定 的标 准 把 人 们 划分 为各 种 不 同 的社 会 集 团或 阶层 化 。l 判 断 一 个 社 会 结 构 有 不 同的 _2 』 标 准 , 国社 会 学家 韦伯 首 次 提 出划 分社 会 层 次 结 德

教育_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_周作宇

教育_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_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总第167期)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X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社会分层是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

“应试”现象是普遍的,而非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现象。

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资源,进而是教育资源竞争的问题。

在看到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现实前提下,如何保证教育平等,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乃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关键词:应试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G 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1)05-0085-07随着素质教育话语的普及,人们对素质教育诉求的热情已逐步降温。

现在,素质教育几近失去了冲创力,而创新教育则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话语中的新贵了。

于是,作为对子,“应试教育”问题似乎也随之冷却下来。

这倒不是因为人们已认清了其本质,也非因为素质教育的号子响过之后它在现实中开始消退。

根本的问题是,应试只不过是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一种手段或资源,教育本来就很难和流动或分层割断开来。

应试具有的普遍性、合理性使其存在无法消解。

囿于教育来论“应试”似已无话可说。

如对应试的社会根源不加分析,就无法对教育的选择给以理由充足的解释。

如对教育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分辨不清,就无法厘清教育内部的症结。

一根据现在社会媒介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应试主义¹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种异化的倾向。

作为对应试主义的反对,素质教育成为纠偏的良方。

当人们在追溯应试主义的历史源头的时候,很容易和建国后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联系起来。

建国前的历史少有研究者关注。

从科举制度取消到建国前的半个世纪里发生的教育故事或则被忽略,或则以“大帽子”遮之。

另一方面,从直觉上,由于那时教育的需求远远没有被激发,所以考试升学的压力远没有现在大,故而认为应试教育不过是教育的现代病。

科举文化似乎已从科举制度取消的那一刻起绝迹。

然而,科举制度的传统并没有因为制度的取消而彻底消失。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在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人群,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个人的经济、教育、职业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决定的。

然而,一个社会的健康与发展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性,即人们能够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从而打破固定的分层结构,实现个人的社会提升。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一个社会的格局。

首先,社会分层会对社会流动性产生影响。

在相对固定的社会层级结构下,处于底层的人群很难向上流动。

教育资源不平等、社会背景不利、职业机会稀缺等因素使他们陷入了一个被社会分层所束缚的局面。

这种情况限制了社会流动性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层更加明显和持久。

因此,要实现社会流动性,我们需要关注和改善底层人群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将他们从社会分层中解放出来。

其次,社会流动性也会对社会分层产生影响。

一个具有较高社会流动性的社会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这种社会结构会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教育、拓展自身的能力和技能,从而打破原有的社会分层。

个体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相互促进,使得社会分层变得更加灵活和流动,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个人的社会提升。

另外,应该注意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

社会分层越固化,社会流动性就越受限制。

当社会中的财富、教育等资源无法公平分配时,就会导致社会流动性的减少,分层现象越加明显。

与此相反,当社会流动性增强,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向上流动时,社会分层也会相应减少。

因此,要实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良性循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提高社会流动性,打破社会分层,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发展?首先,教育是关键。

公平的教育机会是打破社会分层和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基础。

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帮助那些身处底层的人们获得机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实现社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政策的完善也是重要的一环。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的互动关系在当今社会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

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群体在经济、教育、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而社会流动性则是指个体在不同社会分层之间的转换和变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首先,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性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社会分层的存在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面临着不同的机会和条件。

比如,高收入者往往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

而低收入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可能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就业机会的稀缺,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

因此,社会分层的存在会让一部分人处于相对有利的社会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则陷入了相对不利的社会阶层,从而制约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

其次,社会流动性也对社会分层产生着一定的作用。

社会流动性不仅可以改变个体的经济地位,还可以改变其所处的社会阶层。

社会流动性能够帮助一些人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同时也会使一些人从较高的社会阶层向下流动。

通过这种流动,个体能够改变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地位,从而影响社会分层的结构和层次。

然而,社会流动性并非是无限制的,它受到个体能力、机会平等和社会制度的限制。

如果社会流动性受到过多的制约,那么社会分层就会变得僵化和不平等。

此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分层的存在会激发人们的社会流动性的欲望和动力。

在一个由竞争和机会驱动的社会中,个体通常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实现社会流动性。

这种促进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同时也可以改善个体的生活和福利。

反过来,社会流动性的存在也能够调节和改变社会分层的结构。

通过社会流动性,个体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打破原有的分层边界,实现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会。

综上所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

社会分层不仅影响了个体的社会流动性,还制约了个体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PPT课件

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PPT课件
个人的聪明才智、成就动机、抱负水平,以及主观努力的程度等都 能影响到个人的地位。
(四)教育因素
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基础,学校是通往理想职业的桥 梁。
16
2019/11/21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教育
五、社会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流动既提高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使教育 面临压力而不断改变了教育的目标和结构。
延缓分化、自由竞争、积 累考试 优胜劣汰和多元化的人才
18
2019/11/21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教育
中下层(指秘书、工厂职员等),即所谓“低级白领阶级”
下上层(指工厂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即所谓 “蓝领阶级”
下下层(指没有技术专长,文化水平低的体力劳动者)。
4
2019/11/21
第一节 社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三)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所谓精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 在某个领域获得高分数的人可以归为一个等级,即精英人物。在工业 化社会里,由于社会充满着变动性,加上能力和才干本身具有很大的 偶然性、变异性,从而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严密封闭的阶级壁垒和人们 世代终身固守某一社会地位的凝固化格局。
2
2019/11/21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三、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一)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他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 问题。
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就是阶级,认为阶级是指在经济状 态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市场上的机会,即 “市场购买力”,“阶级是由人们为了收入而出卖货物或技术的能力而 决定的”。韦伯所说的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

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

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

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向上流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教育的普及与提升是否确实能够帮助个体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尽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限制和阻碍因素。

教育在本质上是传承和积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它为个体提供了获取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的机会。

通过系统学习和培养,人们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基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较高的持续教育也有助于人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提升。

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确实能够成为向上社会流动的桥梁。

然而,教育的作用并非十全十美。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机会的差异。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弱势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不公平分配使得那些出生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这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势必造成社会分层的现象,使得社会流动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教育并非是唯一的社会流动因素。

尽管教育为个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但其他因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社会背景、家庭状况、个体能力和机遇等。

有些人出生在富裕家庭,从小就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获得更好的机会。

而对于那些出生在贫困家庭或社会边缘地区的人们来说,尽管他们通过教育努力进步,但仍然受到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阻碍,社会流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此外,教育的效果也受到职业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制约。

虽然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

没有相应的职位和机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此外,社会结构的歧视和偏见也会对教育造成限制,阻碍个体实现向上流动。

综上所述,尽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但其作用也存在种种限制和阻碍。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职业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制约,都对教育的效果产生了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相互关系摘要: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并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教育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渠道。

尽管现代社会各阶层的位序已经稳定,但对于处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人来说教育仍然是改变自身命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

教育对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

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教育公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普及程度日益加大,受教育人数日益增加,教育是否有利于向上流动也成为热门话题。

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日益重要。

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调节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健康成长。

从当前教育普及的程度来看,研究新型的社会分层至关重要。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归结为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

当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地位提升主要依靠自致性因素,并且教育是个人获取优质自致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

尽管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但不能否认,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相互关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急速发展,教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教育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

教育是实现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

教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1.教育成为个体改变自身命运进入社会上层的主要途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劳、邓肯在分析美国社会结构时认为,个人的教育程度是个体取得经济地位的关键因素,但遗憾的是其在理论分析中并未明确将教育因素视为其中一个分层维度来对待。

与之相反,在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理论里,教育是区分阶级阶层结构的重要依据。

R·柯林斯就教育对阶层结构形成意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个体参与社会竞争并在经济领域获取优厚报酬职位竞争者的数量。

另一方面,在“文凭社会”社会环境下,文凭所带来的限制让拥有高文凭的人垄断这些优势职位。

社会个体若希望通过文凭制度谋取更好的职业,必须投资教育,获取文凭,用文凭购买工作职位。

由此可知,教育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育具有社会分层功能。

文凭和学历成为获得不同职业的重要依据,成为影响收入及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筛选的主要手段和上升流动的决定因素。

教育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上升到上流社会的最佳出路。

2.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教育对于促进社会阶层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是社会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各阶层良性流动的重要动力。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个体文化技术等教育资源的获得主要依赖于个体勤奋、刻苦等自致因素,当然也并不排除智商、天赋等先天性因素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是社会个体实现社会向上流动最公平、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首先,教育是社会个体获得文化教育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要远胜于其他手段。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

其次,相对于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于获得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实现途径就是接受中高层次的教育。

教育是个体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有效形式。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也使得教育成了改变个体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

3.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制约着教育的公正性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自私有制产生以来,由于资源稀缺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占据优势地位的社会上层自然在资源占有方面享有绝对的优势。

因而,在教育资源方面,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人们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处于优势,因而也就相对剥夺了底层民众对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同时,社会上层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造成阶层固化。

因而,必须加强教育资源在社会阶层配置方面的管理和规范,否则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公正,从而在深一层次上制约社会流动,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与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教育成为人们向上流动,改变自身命运的主要途径。

教育在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推进“橄榄型”良性社会阶层形态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分层制约着教育的公正性。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增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践教育公正与良性社会阶层流动教育的理想是实现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但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差异,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存在某种失衡在所难免。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只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均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只能是不平等条件下的某种程度上的平等。

教育权利和机会不可能绝对平均地被所有人享有。

追求绝对的公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即使实现了教育机会、权利的绝对公平,但是每个个体的智力、能力、机遇等存在差异,教育的结果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保障教育的公正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其最大优势,扬长补短,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与自身能力的最大提升。

因此,我们追求的教育公正其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与自己智力水平相当的合理开发,使他们进入社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定位,实现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匹配,从而逐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中间阶层的规模和比例,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实现“金字塔形”社会向“橄榄形”社会的过渡。

那么如何来保障教育公正性和增进教育在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去把握。

1.从国家角度来说应该用制度保障教育的公正、公平性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设计。

教育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制度的不公平,集中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执行失范。

制度的不公平要求改善制度。

政府作为维护和促进公平的社会主体,应该主动承担缩小教育差距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

首先,以法律保障教育的普及,这是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措施。

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国家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形式确保公民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使所有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加大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支柱和血液。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切实加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将教育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比例。

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实行一定的倾斜性,保障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教育发展,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2.从社会方面来看,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倡导学习型社会,逐步完善文体公益事业,增设夜校和培训机构,提高社会劳动成员的劳动素质。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从家庭方面来说,针对目前的社会状况,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在于端正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的第一个教育,父母是我们的终身导师,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加以重视。

3.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要端正心态,承认人的差异性,努力改变自身命运当今中国社会,人心浮动,社会躁动不安;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人们仇富心理严重;社会普世价值遭到扭曲,社会伦理道德丧失;社会不公正现象到处可见。

我们要守住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调整好心态。

我们要重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努力提升自我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日益精进,精益求精,求上进。

在教育方面,则呼吁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成员,重视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提高,给自己准确定位,并为之不断努力,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积极向上层流动。

三、小结当今社会,教育在社会分层与促进社会流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成为个体尤其是社会底层成员向上流动,进入上层社会的主要途径。

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

与此同时,教育与社会分层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制约着教育的公正性。

要实践教育公正,促进良性的社会分层与良好的社会流动循环则需要国家、社会、个体三方面努力。

从国家角度主要是制度设计方面,国家必须在法律方面给予保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注意协调好地区之间的差异,关注贫困地区,尤其是向边远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投入的倾斜,保障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性。

从社会方面来看,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要端正心态,承认人的差异性,努力改变自身命运。

参考文献:[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美]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阶层化的历史社会学[M].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3][美]柯林斯.教育分层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C]//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