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阅读答案翻译

合集下载

《兰亭集序》译文及练习

《兰亭集序》译文及练习

《兰亭集序》译文及练习【作者简介】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2 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

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不仅全面精通古代各种书体,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课文点译】【课文全译】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

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

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

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附参考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附参考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附参考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派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髓滋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件果。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摧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⅛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伊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履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通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节选自《古文观止》)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英雄A俊杰战B攻驻守之迹C诗人文士游眺D饮射E赋咏歌呼之F所G庭学无不H历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肝胆为之悼栗”中“悼栗”的意思是:战栗,颤抖。

B.“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中“侈”读音是chi,意思是:多,大。

C.“顾以学未成而不暇”中“顾”表轻微转折,可译为:不过,但是。

D.“逮今圣主兴”中“逮”的读音是ddi,意思是:捕捉到时机。

2015届文言文练习--送天台陈庭学序

2015届文言文练习--送天台陈庭学序

6.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 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 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 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 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 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 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 孔学儒道。
[注]①杨子云,即 3、剑阁栈道:栈道名,在 杨雄,西汉著名文 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 学家、哲学家;司 山和小剑山之间。栈道: 马相如,西汉著名 文学家;诸葛武侯, 在山势险峻无路可行的地 即诸葛亮。②颜回, 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 即颜渊;原宪,即 4、瞿塘:即瞿塘峡,为长 子思。二人都是孔 江三峡之一。滟滪:即滟 子的学生。 1、川 滪堆,在瞿塘口,是突出 蜀:泛指今四川一 在长江江心的巨石,为长 带。2、中州:泛 指今河南一带。写 江上著名的险滩。虞:忧 此文时,宋濂正在 虑。 河南龙门山讲学。
天台陈庭学君,擅长作诗,多次以中书左司掾之职 而随从大将北征,建有功劳,提拔为四川都指挥司 照磨,经过水路到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 雄、司马相如、诸葛亮曾经在此生活过,英雄豪杰 曾在此攻伐征战、驻扎防守过,诗人文士也曾在此 游历观览、饮酒射覆、赋诗吟咏。庭学无处不去游 历观览,之后必定发而为诗,用来记录这些地方景 物和时序的变化,由此他的诗艺更加精湛。三年之 后,庭学依惯例自己辞职归来,在京师和我相聚。 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语气更加豪壮,志趣理想更加 高远,这大概是他得益于山水帮助的缘故吧。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阅读答案翻译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阅读答案翻译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阅读答案翻译“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出自《送天台陈庭学序》,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orG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1、川蜀:泛指今四川一带。

2、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

写此文时,宋濂正在河南龙门山讲学。

3、剑阁栈道:栈道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

栈道:在山势险峻无路可行的地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

4、瞿塘:即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

滟滪:即滟滪堆,在瞿塘口,是突出在长江江心的巨石,为长江上著名的险滩。

虞:忧虑。

5、杳:深邃朦胧貌。

6、悼栗:颤抖。

7、波恶:形容波涛很大很凶。

涡诡:指怪异的旋流。

8、糜碎:粉碎。

9、天台:县名,今属淅江省。

10、中书左司掾: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宫,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把政、军、监察三权。

0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0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0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篇一:0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

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

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吏人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

岁月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

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及侠【篇二:0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06.原文杜环小传(明)宋濂杜环,字叔循。

其先庐陵人[1],传父一元游宦江东[2],遂家金陵[3]。

一元固善士[4],所与交皆四方名士[5]。

环尤好学[6],工书[7],谨伤[8],重然诺[9],好周人急[10]。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11],家破。

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

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12],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13]?彼见母,念允恭故[14],必不遗弃母。

”母如其言[15],附舟诣谭[16]。

谭谢不纳[17]。

母大困[18],念允恭尝仕金陵[19],亲戚交友或有存者[20],庶万一可冀[21]。

复哀泣从人至金陵[22],问一二人,无存者。

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无今无恙否[23]?”道上人对以[24]:“一元死已久,惟于环存。

其家直鹭洲坊中[25],门内有双桔,可辨识。

”母服破衣[26],雨行至环家[27]。

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28]。

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西双版纳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熟知的云南普洱茶的价格一度咄咄(duō)逼人,人们还知道有一条古老的茶道,已成为当今的一条追怀之路,散发着______的茶香。

西双版纳的老茶树王绝不罕(hǎn)见。

古老的茶林留了下来,在新的时代吐放新供人们品尝时光之味。

大大的叶子,又苦又香,经过了特别的工艺变得更______,可以出琥珀金色。

在莽莽榛榛的密林间______着一间间普洱茶作坊,游人常常屏息敛(liǎn)声,循香而生怕叨扰了树林间的各种生灵,然而,鸟儿们还是觉察到了那轻微的动静,悦耳的鸟鸣时戛(gā)然而止。

不过好客的现代当地人会引游客从路口进入,然后坐在草寮里,聊事,小口品一下他们经过时光的酝踉而制作的良品老茶。

我们相信,如果没有原始雨林,没有南国湿气的日夜蒸润,而且不会有这种特异的滋味。

龙井属于西湖,那得益于另一片水土的精致。

普洱出于大山,则得益于古茶山的葱葱、苍苍茫茫,才______出一派厚重的气象。

这片大林中常有高达八九十米的望天树有繁衍成一大片的独木林。

在这片绿荫下,大鸟衔籽,巨鳗化龙,花腰傣歌声袅袅。

真正的普洱茶是深壑万物的综合滋味。

我们啜饮品茗,须得静下心来,让胸怀与远;为一体。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咄(duō)B. 罕(hǎn)C. 敛(liǎn)D. 戛(gā)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莽莽榛榛B. 酝踉C. 繁衍D. 绿荫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永不停歇淳朴散布滋生B. 永不停歇醇厚排布滋养C. 永久不息醇厚散布滋养D. 永久不息淳朴排布滋生的4. 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搭配不当B. 语序不当C. 成分残缺D. 表意不明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军舰鸟不仅飞行速度快,飞行耐力也很强,它能不知疲倦地、从早到晚连续飞行两个月。

送陈庭学序 阅读答案翻译

送陈庭学序 阅读答案翻译

送陈庭学序阅读答案翻译西南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①万里,陆有剑阁栈道②之险,水有瞿唐滟滪③之虞。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颠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

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余甚自愧。

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④,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⑤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余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⑥,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①中州:泛指中原。

②剑阁栈道:剑阁,在四川省北部,以剑门天下险闻名,为自秦入蜀的要道。

③瞿唐滟滪:瞿塘,瞿塘峡,一称巫峡,三峡之一;滟滪,滟滪堆,旧时为长江三峡著名险滩。

④四方兵起:指元末群雄并起。

⑤圣主兴:指朱元璋建立明朝。

⑥颜回、原宪:孔子的弟子。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虞:忧虑B、杳莫测其所穷杳:无影无声C、于是其诗益工工:细致,精巧D、以例自免归自免:辞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断、辨析实词的词义。

难度系数0.78。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难至如此其皆出于此乎B、多老死于其地故燕王欲结于君C、陆有剑阁栈道之险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亦以明死生之大【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送陈庭学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陈庭学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陈庭学记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川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

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余甚自愧。

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余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作者:宋濂)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嗜奇之士恨焉恨:痛恨B.于是其诗益工工:擅长C.会余于京师会:适逢D.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逮:及至10.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 诸葛武侯之所居赋咏歌呼之所B.则以告余农人告余以春及C. 非材有文者荆州之民附操者D.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吾尝跂而望矣11.请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3分)A.则以告余竖子不足与谋B. 成都,川蜀之要地刘备,天下枭雄C.会余于京师而今安在哉D.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其难至如此通往四川的道路就是这样难以到达。

B.既览必发为诗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

《兰亭集序》译文及练习题

《兰亭集序》译文及练习题

(兰亭集序)译文及练习题学习参考(课文全译)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

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

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盛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围绕。

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

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予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愉快时,一时间很自得,愉快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马上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旧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哀呢?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我〕这才了解,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谬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

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名家点评)作者记录下这次集会的作品,目的是给后人提供一个产生共鸣的依据。

然而,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

古诗送天台陈庭学序翻译赏析

古诗送天台陈庭学序翻译赏析

古诗送天台陈庭学序翻译赏析文言文《送天台陈庭学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送天台陈庭学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天台学士陈庭学所做之序。

行文规整,在文中也透露出作者自身的豪气和对知识的孜孜追求。

和《送东阳马生序》类似,都被教学大纲选入过教材。

【原文】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ORg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1、川蜀:泛指今四川一带。

2、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

写此文时,宋濂正在河南龙门山讲学。

3、剑阁栈道:栈道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

栈道:在山势险峻无路可行的地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

4、瞿塘:即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

滟滪:即滟滪堆,在瞿塘口,是突出在长江江心的巨石,为长江上著名的险滩。

虞:忧虑。

5、杳:深邃朦胧貌。

扬州市江都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精选)

扬州市江都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精选)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18年10月28 日上午,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发生了一起的公交车坠江并造成15人死亡的事件。

据警方通报,一位女乘客在车上和司机发生冲突导致公交车失去控制并偏离行车轨道而坠入长江。

公共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不法行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勇敢站出制止抗争,绝不能。

A. 耸人听闻休戚相关安之若素B. 骇人听闻息息相关漠不关心C. 骇人听闻休戚相关泰然处之D. 耸人听闻息息相关漫不经心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仪表:标准)以为天下仪表..B.素易.诸吏(易:看不起)度(等闲:轻易)秋月春风等闲..C.中贵人将骑数十纵.(纵:纵队)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乃以秦王属.吏(属:交给)则学者至今则.之(则:视为准则)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A. 朝搴阰之木兰兮B. 江州司马青衫湿C. 雕阑玉砌应犹在D. 欲寄彩笺兼尺素的一项是(3分)4. 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A. 古代地理概念中,黄河下游以北地区,称为“河内”;长江以南地区,称为“江表”。

B.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经》的审美和社会功用作出了高度概括。

《氓》即抒发了“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怨”情。

C. 《太史公自序》中说到的“礼乐”“律历”“兵权”“鬼神”,是指综述各项典章制度的“书”这一体例中的内容。

D.古人对各个年龄段有特殊的称呼。

“总角”特指古代未成年的男子发型;男子成年称为“弱冠”;而“及笄之年”则指女子十五岁。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滪之虞。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

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D.幸先以我名告之/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2021年扬州市九年级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扬州市九年级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3年扬州市九年级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一、课外阅读(2023.江苏扬州.一模)文言文阅读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明代〕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能源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土,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①嗜奇之土恨焉②予齿益加耄矣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3.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③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给陈庭学提了怎样的劝诫?是怎样提出来的?①(2023.江苏扬州广陵区.一模)①谢安,字安石。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以疾辞。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人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

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5 滕王阁序 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5 滕王阁序 鲁人版必修4

滕王阁序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棨.戟(qǐ)翼轸.(zhěn)舸.舰(gě)襜.帷(dān)B.睢.园(suī)宗悫.(què)帝阍.(hūn)簪笏.(hù)C.骖..(cān fēi)捧袂.(mèi)潦.水(liáo)崇阿.(ē)D.凫渚.(zhǔ)绣闼.(tà)鹤汀.(dīng)雕甍.(méng)解析:A项,“襜”应读“chān”。

C项,“潦”应读“lǎo”。

D项,“汀”应读“tīnɡ”。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胜友:才能出众的朋友。

B.访风景于崇阿..崇阿:高大的山陵。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逸兴:飘逸的兴致。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扶摇:用手扶着摇动。

解析:D项,扶摇:旋风。

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解析:B项,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C项,古义,有见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D项,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狂妄而放肆,贬义。

答案:A4.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解析:A项,“华”通“花”,花白。

C项,“机”通“几”,细微的预兆。

D项,“销”通“消”,云气消散,雨过天晴。

答案:B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柱高而.北辰远②控蛮荆而.引瓯越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阅读答案翻译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出自《送天台陈庭学序》,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orG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
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
1、川蜀:泛指今四川一带。

2、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

写此文时,宋濂正在河南龙门山讲学。

3、剑阁栈道:栈道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

栈道:在山势险峻无路可行的地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

4、瞿塘:即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

滟滪:即滟滪堆,在瞿塘口,是突出在长江江心的巨石,为长江上著名的险滩。

虞:忧虑。

5、杳:深邃朦胧貌。

6、悼栗:颤抖。

7、波恶:形容波涛很大很凶。

涡诡:指怪异的旋流。

8、糜碎:粉碎。

9、天台:县名,今属淅江省。

10、中书左司掾: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宫,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把政、军、监察三权。

中书省下置左右司,分管省事,明初尚沿元制,掾:古代属官的通称。

11、擢:提升。

指挥司:明代在各省设置的地方军事机关。

照磨:指挥司的属官,主管文书。

12、扬子云,司马相如:并为西汉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曾封武乡侯,故后人亦称之诸葛武侯。

13、射:指射箭,为古代六艺之一。

14、侈:大,多。

15、顾:不过。

16、四方兵起:指元末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反元战争。

17、耄:老。

18、颜回、原宪:都是孔子的学生,一生穷困而德行很高。

19、得无:岂不是。

【翻译】
西南地区的山水,只有四川最为奇异。

然而它与中原地区远隔万里,陆路有剑阁栈道的险途,水路又有瞿塘峡、滟滪堆的忧虑。

骑着马,在竹林和崇山峻岭中穿行,常常是几十天都看不到峰顶。

站在高处向下俯视,高峻的山谷深不可测,令人胆战心惊。

从水路走,那江中的礁石凶险尖利,波涛旋涡诡异险恶,小船一旦有尺寸差池,往往粉身碎骨,沉入江底而葬身鱼腹。

既然是如此艰险,因而那些没有体能的官员不可以去游历,那些有文采而无材质(感受力)的人,即使去游历也不会有收获。

不是身强体壮的人,大多会老死在这个地方,为此,那些爱好奇异山水的人都会感到遗憾。

天台陈庭学君,擅长作诗,多次以中书左司掾之职而随从大将北征,建有功劳,提拔为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经过水路到成都。

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曾经在此生活过,英雄豪杰曾在此攻伐征战、驻扎防守过,诗人文士也曾在此游历观览、饮酒射覆、赋诗吟咏。

庭学无处不去游历观览,之后必定发而为诗,用来记录这些地方景物和时序的变化,由此他的诗艺更加精湛。

三年之后,
庭学依惯例自己辞职归来,在京师和我相聚。

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语气更加豪壮,志趣理想更加高远,这大概是他得益于山水帮助的缘故吧。

我内心很是惭愧,正当我年少时,曾经立志要出游天下,只是由于学业未成而不得空闲。

等到可以出游的壮年时,四方战乱,我无处落脚容身。

到现在圣主兴起,天下太平,四海成为一家,然而我却越来越老了。

想要像庭学那样游历天下,还有可能吗?
然而,我听说过古代的那些贤士,像颜回、原宪,他们都处在野草都长得埋没了门户的陋室之中,而志向和意气却始终非常高远充沛,仿佛有一种囊括天地宇宙的胸怀。

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有超出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庭学大概就是尝试着回去探索这方面的东西吧。

如果庭学有什么收获,就要告诉我,那样的话我将不只是惭愧而已。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