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管理暂行办法
农业部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农业部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农财发[2010]10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8]13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农业部所属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部属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部属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土地和房产作为特殊资产,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A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农业部财务司是负责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二)制定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三)组织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四)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部属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处置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五)负责部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六)督促部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七)组织实施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B(八)组织、指导部系统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九)负责部系统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十)接受财政部的监督、指导,并报告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d00f813968011ca2009191.png)
[[法律法规]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阅读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的管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规范农业生产和贸易,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业行业标准,是指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产品的质量要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程、试验方法和管理标准。
第三条承担农业行业标准制定或修订任务的农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只能用于制定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地方农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所需经费由地方解决。
第五条对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实施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农业部另行制定,并抄送财政部备案。
第二章经费使用范围第六条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农业行业标准的调研、拟订、验证、修改、审定等方面。
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包括资料费、差旅费、咨询费、试验费、劳务费、会议费、培训费和管理费等项开支。
一、资料费。
用于引进、收集、整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国家同类标准,印发有关资料等方面的费用。
二、差旅费。
用于制定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有关的差旅费。
三、咨询费。
用于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的信息检索、征求意见和审定等方面的支出。
四、劳务费。
用于起草农业行业标准、汇总整理和寄送有关材料等方面的劳务支出。
五、试验费。
用于验证农业行业标准所需的室内外试验支出,包括购置样品、药品和小型设备,以及设备租用、折旧,有关动力燃料消耗等。
六、会议费。
用于对农业行业标准进行研讨和审定等有关会议支出。
七、培训费。
用于有关管理单位和农业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进行农业行业标准管理程序、制定或修订的程序、标准编写规范及内容等培训的支出。
八、管理费。
用于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的立项调研、论证,项目组织实施和检查,标准发布前的技术审定和形式审查,印制合同等有关资料,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出版、印刷和发行等方面的支出。
农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 2 ) 基建项 目形成的资产 由于部分农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 识淡薄 , 对基建项 目购 簧的资产在领用交接 、 环节不办理相关手续或相关手续简 . , 不 注意保存相关资产交接的档案 。 同时有的 建项 目属于跨年度
农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梁浪波 黄安娣
( 农业部人力 资源开发 中心 北京 ・ 朝阳 1 0 0 1 2 5 )
摘 要: 国有资产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财政部相应制定 了 《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 中央级事业单 位 国有资产管理暂行 办法》 、《 中央级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 办法》 、《 中央级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 办法》等相
对外投资等。
规范, 登记不及 时; 新增 、 处置的资产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登 记和审批 , 棚应资产资料不齐 全; 资产对账不及时, 部分单位 自
成立后 一直未进行盘点, 究竟有多少资产说不清 , 资产如何流失 说不清 , 出现无人负责的事实 。 2 . 未履行相关报批手续, 擅 自处置、 违规 出租 出借资产 例如 2 0 0 7 年、 2 0 0 8 年审计署审计报告公告中提到某科研单 位将未经批准其办公楼一层及地下室共 2 1 3 0平方米与 民营公 司合作经营; 2 0 0 7 年某事业单位 未经批准将办公楼等 国有资产 对外 出租, 取得租金收入 8 3 . 0 7 万元 , 用于补 充人员经费; 某事业 单位未经批准将办公楼等国有资产对外出租 , 取得租金收入 l 5 l 万元 , 用 于 补充 人 员 经 费 。 2 0 0 8 年, 某 事业 单 位 擅 自将 自有 的某 大厦 1 2 3 2 1 平方米对外出租 。 3 . 管理不善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02•【文号】农市发[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市发[20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农机、乡企、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属事业单位:为鼓励、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通知》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意见》,我部制定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农业部2013年2月2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农市发[2011]5号)、《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07]8号)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8]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营水平、农业行政管理能力和为农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地(市)、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有关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农业部门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

农业部门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1.10.09•【文号】•【施行日期】1991.10.09•【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农业部门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1991年10月9日)第一条为使农业部门统计报表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防止滥发报表,减轻基层负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效地组织统计调查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部各司(局、办)、直属企、事业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农牧渔业)、畜牧、水产、农机化、乡镇企业、农垦厅(局)制发的统计报表。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农业部门统计报表,包括基本统计和专业统计报表,定期性调查统计(包括进度统计)和一次性调查统计报表(包括类似统计报表的调查提纲)。
第四条制发统计报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遵循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力求格式标准化、指标规范化,以尽可能少的人、财、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调查效果。
(二)制发新的统计报表应事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必要时应进行试填,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
(三)内容简明扼要,不重复、矛盾。
(四)必须符合精简的原则。
凡基本报表可以满足需要的,就不要制发专业报表;凡年报可以满足需要的,就不要搞月、季报表;凡可三五年统计一次的,就不要搞年报;凡一次性调查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搞定期报表;凡非全面统计能够了解到情况的,就不要进行全面统计。
(五)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料的作用。
凡可从有关部门、单位搜集到资料的,或可用现有资料加工后取得的,就不要再向基层单位制发统计报表。
第五条制发的统计报表及有关附件必须符合下列规范:(一)统计报表的格式要清晰完整。
表名与调查内容一致,表内各项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正确。
报表左上角列出填报单位(或综合单位)的名称、地址、主管机关名称,右上角列出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备案机关名称及其批准文号或备案文号、有效期限;表下从左至右依次列出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及制表人签章、实际报出日期。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农财发〔2017〕4号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农财发〔2017〕4号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部属各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为进一步规范农业部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农财发〔2003〕39号)进行了全面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2017年3月1日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部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部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部属各单位(不含企业,以下简称各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下简称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财政性资金是指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视同财政性资金。
第三条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条农业部财务司负责农业部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国家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编报农业部政府采购预算,汇总政府采购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和统计信息;(三)指导各单位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四)办理农业部系统有关政府采购审批或备案事项;(五)监督、检查各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六)负责组织各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人员培训。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11.30•【文号】农财发〔2017〕71号•【施行日期】2017.1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农财发〔2017〕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有关司局、直属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2017年11月30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农业部部门预算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是指中央财政在农业部部门预算中设立的,履行农业部职责所必需的,用于确保农产品(包括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的项目支出。
第三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种子管理局、畜牧业司、兽医局、农垦局、渔业渔政管理局等项目主管司局和有关部属单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的实施主体,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承担主体责任,负责归口管理和直接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农业部财务司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的监督主体,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承担监督责任,负责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资金使用方向和开支范围第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及检测机构考核管理;农产品质量数据采集与认证、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摸底排查、风险评估与过程管控措施示范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产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农产品生产准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与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及应急处置等;(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职、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职、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4.06.28•【文号】国办发[1994]79号•【施行日期】1994.06.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1994年6月28日国办发〔1994〕79号)《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保留农业部。
农业部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上来,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理顺农业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实行政事、政企职责分开,转变职能,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一、职能转变农业部要从4个方面转变职能:从微观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的间接管理与调控;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调控市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管理,转向对农业进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从主要指导农牧渔业,转向对整个农村经济的综合管理。
为此,要逐步取消农牧渔业指令性生产计划和企业更新改造、留利分配等微观管理职能;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产品评优、成果评奖、咨询、培训、技术指导、科学普及等工作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逐步弱化对部属院校和事业费、预算外经费管理等工作;创造条件,采取不同形式,把不属于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下放到地方,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全部下放给企业。
同时,要强化政策法规、监督管理、市场信息、资源环境、质量标准、科教兴农、国际合作以及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等方面的职能。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财发[2004]6号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财发[2004]6号](https://img.taocdn.com/s3/m/ce56261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财发[200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总站、中心)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央财政设立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
根据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四年三月十七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央财政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
为做好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补贴资金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农业部负责项目组织管理,财政部负责预算资金落实与监督管理。
第三条补贴资金的使用应遵循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
公开,指补贴政策、办法公开,补贴资金操作过程透明。
通过公示、公布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充分了解补贴政策等信息。
公正,指资金分配、机具招标、补贴对象确定等全过程公正。
在申请人多于当年能够享受补贴的人数时,按照事先公布的优先补贴条件,公正确定享受补贴的农民名单。
享受补贴的农民名单在县或乡镇范围内公示,接受监督。
农民直接受益,指保证补贴资金全部补贴到农民身上,做到资金到位,机具到位,服务到位,使补贴的农业机械切实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确保农民受益。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100号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100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f10c7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1.png)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检院,高法院,有关人民团体: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审批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反映,以便适时修改和完善。
附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日附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审批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申请设立、审批、变更、管理和监督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行政事业性收费(以下简称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8]13号)和《农业部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农财发[2010]102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院属各类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院属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院属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土地和房产作为特殊资产,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中国农业科学院财务局(以下简称院财务局)是负责院属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农业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二)根据国家及农业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制定我院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三)组织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四)按规定权限审核或审批院属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处置、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五)组织院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六)负责院属事业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推动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七)督促院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八)组织实施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九)组织、指导院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十)负责院属单位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十一)接受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并报告院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管理暂行办法

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管理暂行办法农办财[2009]21号部属事业单位:为规范部属事业单位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管理,我部财务司制定了《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第一条为规范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不含直属垦区,下同)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以下简称运行费)管理,保证重大设施系统正常运行,根据《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7]38号)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运行费是指由部门预算安排,用于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直接管理的重大设施设备、网络系统、实验室、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等运转的财政项目经费。
第三条第三条农业部财务司统一负责运行费预算管理和监督,各事业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运行费立项申报和执行。
第四条第四条申请运行费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重大设施系统属国家批准立项建设,已经或将于预算年度正式投入使用;(二)具有为农业部履行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服务等特定职能;(三)重大设施系统承担的工作任务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稳定性等特征;(四)具有与履行职能相适应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场所、设施和技术人员(五)具有健全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第五条第五条申请新设立运行费项目要提交以下材料:(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包括:设施系统的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功能定位和运行管理机制,资金支出内容,经费测算明细与相关依据等。
(二)项目评审报告。
内容包括:项目设立的必要性,经费安排和测算的合理性、合规性等。
(三)证明材料。
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或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复印件,人员状况、主要仪器设备清单及运行状况、工作职责和内部管理制度等。
第六条第六条申请延续运行费项目,只提供经费支出内容与经费测算说明。
项目内容有较大调整或预算规模调整在30%以上的,按照新设立项目重新申报。
第七条第七条农业部财务司依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管理的相关程序,对申请立项的项目进行论证、审核。
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事部(已撤销),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5.18•【文号】人薪发[1994]22号•【施行日期】1994.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薪发〔1994〕22号)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精神,制定了农业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1994年5月18日农业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农业事业单位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这次农业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一九九三年九月三十日在册的正式职工:—农业种植业、农业机械、农垦等事业单位。
—渔业、农村能源环保等事业单位。
—畜牧兽医、饲料工业等事业单位。
上述事业单位中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不列入这次工资制度改革的范围。
二、新工资制度的内容和工资构成农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分别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
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分别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制、等级工资制。
新工资制度由固定部分和活的部分两块构成。
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为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能力、责任、贡献、劳动的繁重复杂程度;津贴为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各类人员的岗位工作特点和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差别。
农业事业经费的使用范围和财务管理的试行规定-

农业事业经费的使用范围和财务管理的试行规定正文:---------------------------------------------------------------------------------------------------------------------------------------------------- 农业事业经费的使用范围和财务管理的试行规定(一九六四年二月八日财政部、农业部发布)为了发展农业、牧业生产,巩固与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农业资金的最大效用,对农业事业费的使用原则、范围和财务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使用原则(一)所有农业、牧业事业单位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
对于现有的事业单位要切实加以整顿,改善经营管理。
事业费的使用,应当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做到花钱少,办事多,效果好,群众欢迎。
(二)农业事业费要有重点地使用,主要用于对发展农业、牧业生产最有效的方面,把钱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三)根据发展生产的需要,凡是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由国家举办;凡是社队能办的事业,要依靠社队的力量举办,不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
(四)农业事业费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管理。
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事业费的管理,上级农业部门要监督检查,下级农业部门要定期报告农业事业费使用情况和经济效果,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要协助农业部门管好用好农业事业费,并且要加强财务监督。
二、使用范围农业事业费应当用于农业、牧业部门的下列各项支出:(一)人员机构经费:农业、牧业基层技术机构,科学研究单位,中等专业学校,干部训练学校(训练班),会计辅导员等的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和人民助学金。
(二)设备购置费:农业、牧业事业单位,不属于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一般设备和专业设备的购置费。
基本建设和各项费用的划分,按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规定执行。
(三)各项业务费:1、技术推广费:农作物种子、蚕种、苗木等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繁殖、推广的补助费;新品种的化肥、农药、施药器械的试用、示范监定费和植物保护费(包括飞机治虫的补助费和植物检疫费)。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纪发〔 2006 〕 2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监察厅 ( 局 ) 、财政厅 ( 局 ) 、农业厅 ( 局 ):根据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部署 , 为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 , 财政部、农业部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 , 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 , 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是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做好这项工作 , 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 采取有效措施 , 确保两个《暂行办法》落到实处。
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各负其责 , 加强对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情况综合。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 , 农业部门主要负责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对于财务管理混乱的乡镇和村 , 要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行纪律 , 加强对两个《暂行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 问题严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各省区市要将贯彻落实两个《暂行办法》的情况于 2006 年 12 月底前上报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
附件 :1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2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附件 1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为了进一步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规范乡镇财务管理 , 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 ,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 , 提出如下暂行办法 :一、健全制度 , 强化管理 , 进一步规范乡镇理财行为各乡镇要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律法规的要求 , 针对目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 , 规范理财行为 , 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5.23•【文号】财资环〔2024〕38号•【施行日期】2024.05.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4〕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林业和草原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为进一步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制定了《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其中,第十一条涉及项目储备相关规定于下达2025年资金起应用。
附件: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林草局2024年5月23日附件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林业草原改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财政管理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是指中央预算安排的用于国土绿化、林业草原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
第三条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负责管理。
财政部负责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草案,审核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下达预算,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监管,指导地方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等。
国家林草局负责编制相关规划,提供资金测算所需基础数据并负责与有关规划衔接,提出资金分配建议方案,组织开展项目储备,并对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按照规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督促和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工作等。
第四条地方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的预算分解下达、组织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以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农办财〔2017〕75号)部机关各司局,农业部机关服务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业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部机关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等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农业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办公厅2017年11月14日农业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农业部机关(以下简称“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部机关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 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 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列入《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财资〔2016〕27号)品目内的资产或者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批量价值在5 万元以上,且单件物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相同的大批同类物资,均应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部机关占有、使用并依法确认为农业部产权的除土地、房屋及构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第四条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盘点清查、统计报告、信息管理和监督检查等。
第五条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应按照规范、节约、效能的原则,坚持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佥针信息化(2019年度农业农村部系统财务能力建设征文二等奖)“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模式陈世海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文依托移动信息化平台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索,对该模式进行敎据分析与整合,理清财务服务供求关系,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创新管理模式的优势和弊端,总结经验,为财务工作人员进一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科研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力量,科研开发、知识创新是它的组织使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科研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科研活动越来越受重视,我国逐年增加科学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同时,陆续出台一系列科研资金监督管理办法,日益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
管理制度的频繁更新,导致制度普及成了一大难题,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由于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信息不对称、理解不到位等,导致一线科研人员在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科研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使财务部门服务工作陷入困境。
因此,笔者通过分析现行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依托日益发展的移动信息化技术,创建“财务管理微信公众号”,实现信息化与单位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模式并对该模式运行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优势和弊端,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一点借鉴。
一、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财务人员信息化基础薄弱。
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由于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很多单位大量存在老财务、老会计,他们记账经验丰富且大多成为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但是由于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缺乏积极主动学习、接受新鲜知识的精神和能力,更多的习惯是沿用以往的经验处理财务信息,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使得财务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也导致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滞后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霄县在10个基地建设过程中,我县突出抓住了基地建设的五大功能作用,即农业“五新”展示、培训观摩、带动辐射、品牌效应,创业就业功能。
其中一家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即云霄县绿洲果蔬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县农业局协助支持下,与台湾客商余盛强先生合资成立了漳州市合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现已全部到资。
该公司为云霄首家云台农业合作交流项目,利用台湾先进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新设施等,作为云台农业“五新”展示窗口及云台农业技术交流平台和创业就业基地。
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合作与交流
第三章服务与保障
第四章附则
(2009年5月23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编辑本段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闽台农业全面合作,推进海峡两岸合作与交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闽台农业合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三条闽台农业合作应当遵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从事闽台农业合作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台湾同胞,与本省居民享有同等的投资待遇,享受
同等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将闽台农业合作纳入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
省人民政府应当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对台农业资金、技术、良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引进与合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闽台农业合作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闽台农业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闽台农业合作的相关工作。
编辑本段
第二章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
第八条鼓励从事下列闽台农业合作项目:
(一)农业综合开发;
(二)良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和推广;
(三)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
(四)农业高新技术;
(五)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六)新型农用工业;
(七)农产品物流业;
(八)休闲农业;
(九)国家和本省鼓励的其他项目。
从事前款规定合作项目的,享受国家和本省相应的扶持政策。
第九条台湾同胞可以代理闽台农业合作招商业务,开展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策划,参与举办农业经贸活动。
第十条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台湾同胞,可以依法发起或者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十一条台湾同胞可以在市、县(区)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登记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依法从事闽台农业合作活动。
第十二条鼓励企业、教学科研机构和个人开展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
鼓励台湾同胞在本省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培训、咨询等活动。
台湾同胞可以单独或者与企业、教学科研机构等组织合资、合作在本省设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
台湾同胞可以依托其所在的企业、教学科研机构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农业科研项目。
鼓励本省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赴台开展农业合作与交流活动。
第十三条鼓励引进和推广适宜本省的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和新机具,设立台湾农业技术、新产品推广中心。
第十四条鼓励开展闽台农业劳务合作与交流,有关部门应当提供相应的劳务培训服务和经费支持。
第十五条鼓励台湾同胞开展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信息服务。
鼓励本省单位和个人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信息服务网站。
第十六条鼓励开展闽台农业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编辑本段
第三章服务与保障
第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服务工作,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台湾同胞和闽台农业合作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设立闽台农业合作专项资金,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闽台农业合作专项资金。
闽台农业合作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闽台农业合作专项资金用于闽台农业合作重点项目建设、交流平台建设、科技研发与推广、人员培训与交流活动等。
第十九条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和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台湾农民创业园和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对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用地规模和布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予以统筹安排;对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符合条件且已核准的闽台农业合作项目,在依法、节约、高效的前提下,优先协调用地。
第二十条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可以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企业,经认定后享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
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可以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经法定认证机构认证后,享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
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可以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福建省着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等,经认定后享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为闽台农业合作引进人才智力提供相应服务。
台湾同胞在本省直接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申报评审农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申请职业技能鉴定。
第二十二条闽台农业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和产品,进行
成果转化的,经认定后可享受本省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省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应当将适宜在本省推广使用的台湾农业机械产品,列入本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列入目录的台湾农业机械产品,享受本省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四条台湾同胞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在农业保险、救济救助方面,与本省居民、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创新适合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信贷投入。
台湾同胞可以依法将其生产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山、荒滩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作为抵押财产,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第二十六条鼓励金融机构在闽台农业合作集中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台湾同胞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专业性担保公司,为台湾同胞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第二十七条闽台农业合作项目需要使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使用其他农村集体土地的,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荒山、荒滩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所在地人民政府在农民自愿和维护承包农户权益的前提下,依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服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可以依法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或者海域使用权入股与台湾同胞合作从事农业开发。
第二十八条闽台农业合作项目需要使用海域的,可以依法申请取得海域使用权。
台湾同胞投资海水养殖业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减缴或者免缴海域使用金。
第二十九条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内的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当列入相关计划。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第三十一条台湾同胞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可凭其合法、有效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身份证明及相关文件材料办理工商登记;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外第三地投资设立公司并以其名义来闽投资的,在办理登记时经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外第三地相关部门证明确属台资控股或者独资的,其投资主体资格证明可免予公证和认证。
第三十二条海关、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通关便利和优质服务。
第三十三条涉及闽台农业合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禁止向闽台农业合作企业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除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人民政府规定或者授权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到闽
台农业合作企业检查,不得强制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参加培训班或者评比活动。
第三十四条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和台湾同胞个体工商户的财产权、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和台湾同胞个体工商户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和海域使用权,因公共利益需要依法被收回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第三十五条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和台湾同胞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向台湾同胞投诉协调机构投诉,有关部门和台湾同胞投诉协调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给予答复、处理;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本段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省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