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学案

合集下载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通过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帮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领会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导学内容】1. 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2. 了解《卖炭翁》的基本内容;3. 分析《卖炭翁》的结构和修辞手法;4. 领会《卖炭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入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你知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吗?他的代表作有哪些?2. 你知道《卖炭翁》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二、学习主体1. 了解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如太子詹事、骆周府士,后来因政治上的不和被贬谪至远地。

在他的诗作中,抒发了对人生沧桑和政治挫折的感慨,反映了他耿直豁达、忧国忧民的性格。

2. 了解《卖炭翁》: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卖炭人的故事。

卖炭人靠着每天劳作售炭来维持生计,生活贫苦却心境洒脱。

他虽然遭遇困境,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

这种奋斗乐观的精神感染了诗人,让他在诗中歌颂了这位卖炭翁的坚韧和正直。

三、分析诗歌1. 结构:《卖炭翁》共有七律,每句五言,共七句。

整首诗共有五句描述卖炭人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赞美和敬重之情。

2.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卖炭人的形象和生活境况。

3. 主题和情感表达:《卖炭翁》的主题是赞美坚韧不拔、勇敢乐观的劳动人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坚韧不拔精神的崇敬和钦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怀。

四、课堂延伸1.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卖炭翁》中描绘的卖炭人的品质和生活态度展开讨论,探究诗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2. 作文练习: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劳动人民精神的作文,与《卖炭翁》进行对比和联想,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导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卖炭翁》这首诗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也深刻感悟到劳动人民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卖炭翁》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卖炭翁》导学案

《卖炭翁》课前先学学案
一、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大盘点
1.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2.侧面描写:人物对比衬托、环境烘托
二、通过再创作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解读
(一)卖炭翁形象解读
1.选取文中刻画卖炭翁的诗句:
2.扣文本合理想象再创作
3.总结创作中运用的手法:
4. 总结片段写作的主题:
5.补写卖炭翁被掠夺之后......
(二)黄衣使者白衫儿形象解读
1.选取文中刻黄衣使者白衫儿的诗句:
2.扣文本合理想象再创作
3.总结创作中运用的手法:
4. 总结片段写作的主题:
三、课前学习质疑
四、推荐阅读
1.白居易的生平、故事、其他诗歌作品。

2.收集并积累古代反映百姓困苦生活的诗句及其名称和作者。

3. 阅读《中国木炭发展史》了解古代碳的烧制过程。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全文。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学习卖炭翁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用法。

2.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白居易的诗作,如《琵琶行》、《长恨歌》等,从而激发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和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点生字词,并尝试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卖炭翁的形象塑造和社会背景。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特殊句式和用法,解析课文主题,剖析作者情感。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怀。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调查了解身边的社会底层人民,并结合课文思考如何关爱他们。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卖炭翁》的朗读、背诵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卖炭翁精神的理解,以及关爱他人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卖炭翁》理解诗歌内容。

2.品读诗歌,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品析卖炭翁、宫使形象。

3.深情诵读,感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精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怀,体悟诗歌主题。

教学流程:一、动漫情境导入今天让我们一同循着白居易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二、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三、检查预习并复习生难字。

1、生难字学习:读准字音。

鬓碾辙敕叱绫裳系(jì) :释义为打结、打扣。

翩翩:轻快的样子。

两骑(jì):一人一马为一骑。

四、品读诗歌,整体把握。

1、大声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学生A单读。

2、学生听读:出示动漫情境诗歌朗诵。

(1)我们在朗读和听读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朗朗上口啊?请学生A找出诗歌中押韵的地方。

(翁—中,单—寒)古体诗押韵自由,篇幅长短不限,用长短句句式让诗歌节奏富有变化,使诗歌跌宕生姿。

(2)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悲凉。

3、品读诗题:读一读诗题,你读到了什么信息?——一位卖炭为生的老人。

五、品悟诗情:找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

1、品味烧炭的辛苦你从哪些诗句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学情预设1:我从“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的困苦和艰辛。

(如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这属于什么描写呢?——外貌描写,请记下来。

)“两鬓苍苍”与”十指黑”如此强烈的对比,会让你感觉到......学情预设2:我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中读出了卖炭翁的衣食无着。

(起码的生存需求,而且很是急迫。

)同时如此的一问一答,又让诗歌节奏跌宕起伏。

2、品读诗歌,品味忧炭的凄苦。

预设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初中《卖炭翁》教案

初中《卖炭翁》教案

初中《卖炭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卖炭翁》全文,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贫困人民的艰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翻译。

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准备相关的辅导资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诗,谈论唐诗的特点和魅力。

2. 提问学生对白居易的了解,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卖炭翁》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2. 学生查找诗歌中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自主学习。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诗歌的字词理解和翻译,解释生僻词语的含义。

2. 教师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3.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比、夸张等。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背诵《卖炭翁》诗歌。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卖炭翁》这首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第13课《卖炭翁》教案

第13课《卖炭翁》教案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诗人的社会现实关注和批判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授过程中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够透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对这一点的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爱和同情。
-例如:讨论诗人如何通过《卖炭翁》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弱者的关爱和同情。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提高学科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卖炭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那些辛勤工作却鲜被关注的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白居易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这些人的尊重和同情的。
其次,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氛围不够热烈。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设置不够贴近学生实际,或者引导方式不够恰当。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诗词朗诵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说明学生们对诗歌的韵律美有一定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多地设置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歌中的一个具体意象或诗句,探讨其深层含义。

《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卖炭翁》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学习诗歌中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卖炭翁的形象。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四、朗读诗歌1、听录音,注意字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五、诗歌解读1、诗歌开头“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两句,介绍了卖炭翁的什么情况?这两句介绍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工作地点。

“伐薪烧炭”表明他以砍柴烧炭为生,“南山中”指出他劳作的场所是在终南山。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描写了卖炭翁的什么?这两句着重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

满脸的灰尘,被烟火熏黑的脸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染得乌黑,展现了他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两句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生活状况?这两句反映出卖炭翁生活的贫困。

他卖炭所得的钱只是为了购买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食物,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矛盾心理?这两句表现了卖炭翁极度矛盾的心理。

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本该希望天气暖和,但却担心炭价低廉,反而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这样炭就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揭示了他生活的艰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卖炭翁》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学案【主题与课时】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中《卖炭翁》(第一课时)【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中人物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人物形象。

3.体味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关心民生的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任务评价】1.完成学习任务一,落实字音、字义、句意(检测学习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细节描写,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检测学习目标2)3.完成学习任务二,通过对文章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检测学习目标3)【资源与建议】1.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宫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宫使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宫使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2.通过朗读,抓住人物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掌握字音、字形、字义(指向目标1.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目标指向1)辗( ) 骑( ) 敕( ) 叱( ) 绫( ) 系( ) 2.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通“”,3.解释下列词的意义(目标指向1)(1)伐薪()(2)何所营()(3)翩翩()(4)辗冰辙()4.掌握朗读节奏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卖炭翁》学案设计

《卖炭翁》学案设计

提示 2:卖炭翁前后两处的心理描写形成对比 答:
课中
课后反思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研讨学习 提示 3:宫使所支付的东西和卖炭翁所拥有的炭量形成对比
答:
提示 4:卖炭翁和宫使的外貌进行对比 答:
嵌入评价
合格:能准确找到动作描写的诗句,并分析出其作用。 优秀:能准确找到心理描写的诗句,严格按照人物描写的 答题格式并分析出其作用。
任务二:《卖炭翁》中运用了多处对比,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 析。 (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 3 分钟,代表发言)
翩(
)
敕(
)
叱(
)
骑(
)
系(
)
课前 自主学习
了解作者:
作者介绍:

,号

是唐代杰出的
主张:
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
他与刘禹锡并称“
”。
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诗歌代表作:
《卖炭翁》是白居易
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是一首

背景了解:
《卖炭翁》是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自注
活动 3:心理描写:
学法指导:┅ ┅ 运用了 ┅ ┅ 描写,细致刻画了人物┅ ┅的心理。
答:
嵌入评价
合格:能准确找到心理描写的诗句,并分析出其作用。 优秀:能准确找到心理描写的诗句,严格按照人物描写的
答题格式并分析出其作用。
第 2 页(共 4 页)
活动 3:动作描写:
课中 研讨学习
学法指导:┅ ┅运用了 ┅ ┅ 描写,刻画了┅ ┅(人物形象)。 答:
合格:准确找出一处运用对比的诗句,分析出其作用。 嵌入评价 优秀:准确找出多处运用对比的诗句,分析出其作用。

《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

《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

《卖炭翁》教案《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炭翁》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本诗的。

写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

三、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认真的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

写作特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

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

《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学习诗歌中通过描写和对比手法凸显人物形象的方法。

3.通过卖炭翁的不幸遭遇,揭露“宫市”给百姓造成的苦难,体会诗人对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学习诗歌中通过描写和对比手法凸显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卖炭翁的不幸遭遇,揭露“宫市”给百姓造成的苦难,体会诗人对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课前预习】1. 走近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其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作诗写文章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2. 扫除障碍伐薪:烟火色:何所营:贱:日已高:泥中歇:两骑:充炭直:3. 疏通文意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4.学贵有疑【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走近白居易2.了解“宫市”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准节奏。

2.解疑释难提出课前预习时所遇疑难问题,小组间互助解决。

3.再读课文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文。

三、潜心涵泳1.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卖炭翁的生活吗?为什么?2.在文中分别体现在哪里?请大家先行自学,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八分钟后,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3.小组汇报(1)第一部分:提示:抓住老人外貌、心理描写,谈谈你的感受。

我们仿佛看到: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凛冽的北风,漫天的大雪,山间的荆棘,炭窑的烈火,他枯柴一般的手指,他饱经风霜的脸上……但他。

(2)第二部分:提示:围绕老人动作,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心情。

老人仿佛看到:年老体衰的老伴儿,卧病在床的儿子,年关将至,一家人,……(3)第三部分:提示:紧扣宫使的动作、语言描写,感受宫使形象,体会诗人情感。

看呐,这一群的宫使,当街抢走了老人的一车炭。

《卖炭翁》导学案

《卖炭翁》导学案

《卖炭翁》导学案《<卖炭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诗歌特点。

2、熟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3、分析卖炭翁的形象,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语句,能够准确翻译。

2、难点(1)分析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理解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

三、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的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2、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市制度日益扰民,百姓深受其害。

白居易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感不满,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反映百姓的疾苦。

五、预习导航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思考:诗歌中描绘了哪些场景?六、课堂探究1、诗歌开头两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介绍了卖炭翁的什么信息?这两句介绍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工作地点。

“伐薪烧炭”表明他以砍柴烧炭为生,“南山中”指出他劳作的场所是在终南山里。

2、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

这两句通过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卖炭翁的艰辛与憔悴。

“满面尘灰烟火色”描绘了他满脸的灰尘,被烟火熏黑的脸色,突出了劳作的辛苦;“两鬓苍苍十指黑”则写出了他的年老和长期劳动导致的手指乌黑,进一步展现了他生活的困苦。

3、诗歌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这两句反映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一、课时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古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卖炭翁》的赏析和评析。

通过进修这首诗,学生将了解到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理解《卖炭翁》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3.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卖炭翁》的主题和意境。

难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赏析的氛围。

2.诗歌朗读(1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卖炭翁》,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诗歌赏析(20分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4.讨论交流(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卖炭翁》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探索。

5.写作练习(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卖炭翁》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6.教室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赏析的重要性和进修收获。

五、课后作业1.复习《卖炭翁》的内容和主题,准备教室小测。

2.阅读其他唐代诗歌,尝试理解和赏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唐代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诗歌赏析和写作练习,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发现文学的魅力。

《卖炭翁》教案9篇

《卖炭翁》教案9篇

Honor depends on us to fight for with action.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卖炭翁》教案9篇《卖炭翁》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

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卖炭翁的遭遇,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赏读入境(一)情境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__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__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

(板书课题)(二)预习先知1、走近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在文学创作理论上,他提出“__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时,是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抢了过去,常有数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

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又对人民十分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三)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翩翩()口称敕()[答案]niǎn piān chì2、重点词语。

(1)薪:木柴。

(2)苍苍:灰白。

(3)营:谋求、需求。

(4)敕:指皇帝的命令。

(5)叱:吆喝。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卖炭翁的生活状况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同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生词和句子翻译的参考资料。

3. 修辞手法的讲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炭吗?炭有什么用途呢?(2)介绍卖炭翁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引发学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和关注。

2. 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生词和句子的理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如“炭”、“翁”、“烟雾”等,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炭翁运炭去,烟熏泪流满面。

”等,理解其意义和表达方式。

4.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2)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文字。

5. 讨论和分享:(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6. 总结和拓展:(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修辞手法,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全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卖炭翁》全文。

2. 参考资料: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学生对诗词的认知,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卖炭翁》,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诗句(1)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欣赏诗句的美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诗中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写一篇关于《卖炭翁》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卖炭翁白居易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价与测试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卖炭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背诵测试:检查学生对《卖炭翁》的背诵情况。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炭翁》全文。

(2)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增强语感和记忆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爱和同情。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审美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解释、修辞手法等。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合作探究。

3. 实践法:朗读、默写、表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卖炭翁”这个故事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大意。

(2)标注不理解的词语,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提问。

3. 讲解分析:(1)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实践环节:(1)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语气、节奏等。

(2)默写练习:让学生默写诗歌,巩固记忆。

(3)表演创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诗歌相关的表演节目。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卖炭翁》的读后感。

(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白居易的诗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时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卖炭翁》这首唐代诗歌,该诗歌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进修这首诗歌,援助同砚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感悟人生哲理。

二、课前筹办1. 讲台上筹办好白居易的简要生平宁代表作品。

2. 筹办好白居易的《卖炭翁》的诗歌原文及翻译。

3. 筹办一些相关图片,让同砚了解唐代的生活环境。

三、教室引导1. 通过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宁代表作品,引导同砚了解白居易这位著名的唐代诗人。

2. 展示相关图片,让同砚了解唐代的生活环境,为进修《卖炭翁》做铺垫。

3. 同砚跟读《卖炭翁》的诗歌原文和翻译,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主题。

4.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援助同砚深度理解诗歌的内涵。

5. 引导同砚沉思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展开谈论沟通。

四、教室活动1. 分组谈论《卖炭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人生哲理。

2. 设计小组展示环节,让同砚自由发挥,展示他们对《卖炭翁》的理解。

3. 模拟角色扮演,让同砚体验白居易和卖炭翁的生活场景,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4. 作业安置:要求同砚针对《卖炭翁》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和体会。

五、课后反馈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深层意义和人生哲理。

2. 同砚针对本节课的进修内容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 鼓舞同砚多阅读古诗词,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信任同砚们能够更深度地了解《卖炭翁》这首唐代名篇,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愿同砚们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增长见闻,还能够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养,为将来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及其代表作《卖炭翁》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2、理解《卖炭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3、精通《卖炭翁》的基本内容、结构和表现手法。

【导学内容】一、白居易简介1、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号乐天,与元稹、岑参并称为“元和三大家”。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的内涵,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的内涵,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忆旧识,获新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汉乐府民歌,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学生回忆诗歌内容:《十五参军征》反映民生疾苦,讲述了一位老兵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十五参军征》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影响了一代代文人,时至唐代,一批文人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以新题写时事,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有位诗人更是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响亮口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白居易〕乐府诗知识和白居易生平介绍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新乐府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

二.读诗文,通诗意1.听读古诗朗读,给生字注音。

可小声跟读,读出古诗应有的节奏和韵律来。

2.学生齐读。

3.白居易的诗歌,往往粗浅直白,通俗易懂。

相传老妪能解,也就是老婆婆都能听懂诗歌的内容。

请借助书下的注释梳理古诗的意思。

重难点注释:①伐薪::砍柴。

②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③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④何所营:做什么用。

⑤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⑥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⑦骑〔旧读jì〕:一人一马成为骑,骑马的人。

⑧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⑨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⑩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三.入诗境悯老翁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给我们朗读一遍诗歌。

2.请考虑:本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些内容?讲了什么事情。

写的是一位老翁很辛苦的砍柴烧炭,历经艰辛快要把炭运到市场时,被宫使抢去了,卖炭翁失去了自己的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
课时
1
设计者
备课时间
月 日
周节
课型
新授课
使用者
使用时间
月日




学 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难点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诗中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宫使太监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巧取豪夺对比,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残酷,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不幸。
【精读积累】:
1、 背诵默写全诗
2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
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指导:
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
5、通过这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用卖炭翁艰难谋生但横遭掠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6、本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文中有哪几处对比?并谈谈它的作用是什么?
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课堂小结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悲苦 ——同情
对比
宫使——霸道 ——讽刺
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美读运用】: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
(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翩翩两骑口称敕
2、重点词语:
薪:柴辗:通“碾”,轧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叱:吆喝直:通“值”,价格
(四)初读古诗。
(1)范读诗歌并指导学生自由读两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Biblioteka 成。自主预















学习过程
教师调控
【赏读入境】:
(一)情境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预习先知:,
1、走近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由《白氏长庆集》。
【悟读品味】:
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2、全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
烧炭,运炭,卖炭(炭被掠夺)
3、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宫使(黄衣使者白衫儿)
4、在诗中标划出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写,可以是修辞方法,可以是词语运用……)谈谈你最欣赏哪句话?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