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70399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全文。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学习卖炭翁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用法。

2.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白居易的诗作,如《琵琶行》、《长恨歌》等,从而激发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和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点生字词,并尝试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卖炭翁的形象塑造和社会背景。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特殊句式和用法,解析课文主题,剖析作者情感。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怀。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调查了解身边的社会底层人民,并结合课文思考如何关爱他们。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卖炭翁》的朗读、背诵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卖炭翁精神的理解,以及关爱他人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炭翁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唐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首唐诗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首。

在大唐,发展机会最好的地方,不是江浙沪,也不是北上广,而是长安和洛阳。

在1221年前,一位16岁的翩翩少年来到长安,想出人头地、一鸣惊人……(白居易16岁求达故事,涉及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故事中的少年你知道谁吗?(对,白居易)今天,我们就走进白大师的《卖炭翁》,一起感受下大唐的世态冷暖。

(二)白居易个人经历及其写作背景白居易(772新郑---846洛阳),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文化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虽生于官宦之家,却从小过着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

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白居易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聆听过无数灾民的哀嚎,也在兵荒马乱中饱尝家贫多故、飘零无助的苦痛,由此,他默默立下了一生的志向:我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凭借1%的天赋和99%的汗水,白居易活跃在中唐政坛,官至左拾遗。

当时的中唐政坛,最大的毒瘤莫过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

白居易一上任就对这些霍乱朝纲的权豪重臣们进行了尖锐抨击,白居易敏锐地觉察到眼下正是实现自己“为民代言”的绝佳时机,于是日吟夜唱,将继承杜甫现实主义诗风的新乐府运动推向了最高潮。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第一篇:《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课题为《唐诗二首》,选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两首诗,这一节课着重学习《卖炭翁》。

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其主题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本课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有限的一首古体诗——新乐府诗,又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去读去比较,从而初步了解新乐府诗的特点。

还要让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去思考、去交流、去动笔改写,在这一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文本,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

【学情分析】部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学习的量,因此,即将结束初二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

白居易的诗素来以“浅直”著称,对于初中生而言,字面难度并不大,学生借助工具书,均能自己读懂内容。

但也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诗歌学习单纯理解为就是要背,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入地思考、分析与品味,更不会将诗歌学习与自己的写作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解是有偏误的,背诵只是诗歌学习的一部分,这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传诵千古的优秀诗作,其学习价值远不止于诵读。

因此,要以诵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这首诗。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谈论、交流、展示,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鉴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教学目标】1.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2.了解新乐府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卖炭翁》优秀教学设计

《卖炭翁》优秀教学设计

《卖炭翁》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卖炭翁》人物性格揭示一、教学目标:1.了解《卖炭翁》的基本情节和背景知识。

2.分析描写人物特点和性格,并学会用细节分析揭示人物性格的方法。

3.归纳总结人物性格,并深入思考人物性格对于故事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描写人物特点和性格的方法。

2.思考人物性格对于故事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用手机放一段《卖炭翁》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后用问题导入,如:“你们都知道唐代著名作家欧阳修吧?你们对他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

2.导入(15分钟):教师将背景知识的ppt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相关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卖炭翁》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知识。

3.情节分析(15分钟):教师读一段《卖炭翁》的文本,然后对情节进行分析,将关键句子在黑板上标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人物性格揭示方法(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将文本中描写人物性格的细节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进行实例解析,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方法的应用。

5.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

学生根据所学的分析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在小组内讨论该人物的特点和性格,然后归纳总结,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6.思考性问题(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如:“《卖炭翁》中主角的性格对于故事发展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整理所学内容,并写一篇关于《卖炭翁》人物性格揭示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表现评价:根据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深度进行评价,如积极参与、条理清晰、独立思考等。

2.作业评价:对学生写的作文进行评价,如观点是否得当、论证是否充分、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

五、教学拓展:1.可以将《卖炭翁》与其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学习和分析不同作品中人物性格揭示的方法。

七年级卖炭翁教案

七年级卖炭翁教案

七年级卖炭翁教案七年级《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卖炭翁的悲惨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描写人物形象和揭示社会现实的诗句。

3、背诵并默写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体会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特点。

理解诗歌主题的深刻性。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往往十分艰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卖炭翁》,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初年。

当时,唐宪宗李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派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名为“宫市”,实际上就是公开掠夺。

白居易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感不满,于是创作了《卖炭翁》这首诗,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四)精读诗歌,赏析形象1、分析卖炭翁的形象诗歌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些描写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生活状况?(长期劳作,生活艰辛)除了外貌描写,还有哪些语句能表现卖炭翁的艰辛?(“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勤劳、贫苦、善良)2、分析宫使的形象诗歌中是如何描写宫使的?(“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宫使的行为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特点?(飞扬跋扈、蛮横无理)(五)深入探究,理解主题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卖炭翁的外貌和宫使的穿着形成对比,突出了卖炭翁的贫苦和宫使的骄横。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卖炭翁的生活状况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同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生词和句子翻译的参考资料。

3. 修辞手法的讲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炭吗?炭有什么用途呢?(2)介绍卖炭翁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引发学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和关注。

2. 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生词和句子的理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如“炭”、“翁”、“烟雾”等,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炭翁运炭去,烟熏泪流满面。

”等,理解其意义和表达方式。

4.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2)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文字。

5. 讨论和分享:(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6. 总结和拓展:(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修辞手法,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教案、教学设计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白居易的PPT,内容包括:生平简介、代表作品、创作风格、历史评价等,每组不少于10页。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创作一首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要求体现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与关爱,不少于10行。
4.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共同阅读《卖炭翁》,讨论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家长签字确认,并写下对孩子的寄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掌握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讲述诗人白居易与卖炭翁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写作实践: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仿写、创作,提高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卖炭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同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态度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诗歌是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3.价值观塑造:通过分析诗歌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诗歌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诗歌,传承文化。”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卖炭翁教学设计3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3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1第一个环节:自读。

(8分钟)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

第二个环节:诵读。

(12分钟)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

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

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

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

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

第三个环节:品析。

(15分钟)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

同学们发言:①抓“苦”:烧炭苦,卖炭苦,炭被抢更苦。

②抓“炭”:烧炭,送炭,失炭。

③抓对比描写:对卖炭翁的刻画,对宫市使者的刻画。

④抓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

⑤抓卖炭翁周围的的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卖炭(经营)环境,社会环境。

⑥……教师:我们就抓住诗中的两组对应性的艺术描写诗句来理解课文吧。

①分析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②分析对卖炭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③对比分析对宫市使者的描写。

形成如下板书:卖炭翁:面、发、指、衣、心辛劳、穷困、挣扎、痛苦对比使者:把、称、回、叱,系专横跋扈,肆意掠夺第四个环节:练习(10分钟左右)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

①伐②薪③面④鬓⑤辙⑥苍苍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尘灰)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烟火)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苍苍)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心忧炭贱愿天寒)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痛苦中酝藏着愤怒。

)[评析]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析这个教例的美点。

教路严谨,目的明确。

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

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

品析,意在点拨学生品读课文的基本思路。

练习,意在教给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

整个教例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学会读书。

四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诵读、品析、积累”的鲜明的课堂教学思路,很有层次感,很有可操作性。

手法多样,教学有方。

一开始就变学生的默默聆受为主动感知。

诵读六遍既让学生有了阅读初感,为整体品析作好铺垫,又让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热气腾腾。

品析课文的第一个设问实在妙极。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炭翁》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默写课文《卖炭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炭翁》的字词理解与掌握。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 朗读法: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情感。

4. 表演法: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卖炭翁》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查阅字典或参考资料。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分析与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朗读与表演:(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情感。

(2)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炭翁》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介:《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

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

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3、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1、师:同学们,唐朝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最负盛名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王白居易。

你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那时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比较多。

)2、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这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就跟随白居易来认识一个人——(指课题,生齐读。

《卖炭翁》)3、师: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位以卖炭为生的老汉。

)师:你怎么知道课文写的是一位老汉呢?(从“翁”字看出来的,我查过字典,“翁”就是“老汉”的意思。

)4、师:非常正确!以人物为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

让我们一同随着作者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卖炭翁》这首诗歌,仔仔细细读上4遍。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卖炭翁》的字词,如“翁”、“炭”、“寒”、“瘦”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卖炭翁》的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卖炭翁》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及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义。

(2)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翁”、“炭”、“寒”、“瘦”等。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组讨论(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教育(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之情。

(2)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6.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思考并回答:卖炭翁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还要卖炭?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六、板书设计《卖炭翁》作者:白居易1.生字词2.课文内容3.思想感情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卖炭翁》的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学生能够分析卖炭翁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卖炭翁的悲惨遭遇,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分析卖炭翁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意境。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分析法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价值。

引导学生分析卖炭翁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怎么样?引出课题《卖炭翁》,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学生的生字、生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和难解字。

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指出不足之处。

3. 精读课文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卖炭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为什么要卖炭?他的炭被谁抢走了?他的遭遇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卖炭翁》,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卖炭翁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对比、烘托等,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图片,如农民在田间耕种、工匠在作坊劳作等,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2)提问:在古代,像这样辛勤劳动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他们又会遭遇怎样的困境?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卖炭翁》,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3、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诗歌大意,遇到不懂的字词小组内讨论交流。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薪”“辗”“辙”“敕”“系”等字词的含义。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的故事,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4、分析形象(1)思考: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形象?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的苍老和艰辛;“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困苦和矛盾心理。

5、探究主题(1)提问:作者通过描写卖炭翁的遭遇,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对比手法,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通过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成果与宫使的微薄赏赐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的内涵,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的内涵,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忆旧识,获新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汉乐府民歌,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学生回忆诗歌内容:《十五参军征》反映民生疾苦,讲述了一位老兵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十五参军征》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影响了一代代文人,时至唐代,一批文人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以新题写时事,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有位诗人更是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响亮口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白居易〕乐府诗知识和白居易生平介绍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新乐府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

二.读诗文,通诗意1.听读古诗朗读,给生字注音。

可小声跟读,读出古诗应有的节奏和韵律来。

2.学生齐读。

3.白居易的诗歌,往往粗浅直白,通俗易懂。

相传老妪能解,也就是老婆婆都能听懂诗歌的内容。

请借助书下的注释梳理古诗的意思。

重难点注释:①伐薪::砍柴。

②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③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④何所营:做什么用。

⑤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⑥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⑦骑〔旧读jì〕:一人一马成为骑,骑马的人。

⑧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⑨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⑩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三.入诗境悯老翁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给我们朗读一遍诗歌。

2.请考虑:本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些内容?讲了什么事情。

写的是一位老翁很辛苦的砍柴烧炭,历经艰辛快要把炭运到市场时,被宫使抢去了,卖炭翁失去了自己的炭。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掌握“宫市”的历史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指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同情弱势群体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卖炭翁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对比和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理解“宫市”这一历史现象对卖炭翁命运的影响。

(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领悟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图片,如农民劳作、工匠做工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2、提问学生:“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往往充满了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诗歌——《卖炭翁》。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2、讲解“宫市”的历史背景。

“宫市”是中唐时期,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经常以低价强买甚至白拿,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4、教师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卖炭翁》,并通过重点诗句的朗读感受卖炭翁的可怜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句,正确朗读,积累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简单了解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炭“字,介绍炭的原意,即木材经过特殊烧制而形成的燃料。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一首与炭有关的古诗——《卖炭翁》。

2.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句,注意正确读音。

2)再读古诗,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重音,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3.介绍作者。

XXX是唐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几首诗。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

二、理解诗意
1.通过注释和插图,了解卖炭翁的故事,让学生自己解决诗意,不懂之处互相交流。

2.试着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指名学生说诗意,师生共同补充。

4.互换角色,巩固诗意。

三、品读诗句,领悟情感
1.描述卖炭翁的形象和背景,让学生朗读这首诗。

2.从诗中找出能体现老人可怜的诗句,谈谈感受。

预设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预设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预设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让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卖炭翁》,理解诗意,领悟情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与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课件
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学生自学、教师导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就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

2、检查预习:
薪(xīn) 鬓(bìn) 辗(niǎn) 翩(piān) 叱(chì)
骑(jì) 系(jì)
二、学生自学
1、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后学生朗读
2、思考:《卖炭翁》一文就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时、地、人、事、结果)
5、理解文意、句意:
圈画关键字词,学生分组研讨文章的词义句意。

关键词、重点句、抽学生翻译句子,师生导拨。

3、卖炭翁形象分析:
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买炭翁的生存状态,劳动艰辛、年岁已高。

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孤苦无助,急于通过卖炭获取生活资料,“可怜”两字表现出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
动作描写:“伐薪烧炭”“哓驾炭车碾冰辙”写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辛与卖炭的不易卖炭翁形象: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三、分组展示
学生分组展示自学环节中的问题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即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公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您探究这句之所以有名的原因。

“衣正单”本应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却把解决生存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她“心忧炭贱愿天寒”。

在冻的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

诗人深刻理解了煤炭翁的艰难处境与复杂的内心活动,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催人泪下。

五、达标检测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作品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了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路面已经结了冰,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从而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与勤劳。

六、归纳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白居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卖炭翁的形象,通过她的遭遇,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宫市对百姓的巧取豪夺,感受到百姓生活的疾苦与无奈。

同时文章也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七、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卖炭翁》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