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发展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是浦东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第五个年头。自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地处浦东开发开放前沿阵地的上海海关积极发挥作用,通过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优化特殊监管区域监管、优化海关配套服务大力促进浦东开发开放。着力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为此,近年来海关对浦东的支持,从单纯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转到了积极发挥海关职能、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大力促进贸易便利化上来。

上海海关从2005年底就积极推动区域通关改革。目前已与部分省市开展“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业务范围涵盖各地,从属地海关接单到口岸海关放行最快仅需1小时。上海海关还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转关效能、强化口岸中转功能,以吸引更多企业选择浦东口岸通关和中转。2009年浦东地区的国际中转箱量为137.96万标箱,2010年上半年达73.86万标箱。

从外高桥港区到浦东空港再到洋山深水港,浦东拥有集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内河于一体的黄金海岸线,上海有一半以上的货物从浦东口岸进出。为了充分发挥浦东口岸的优势,上海海关在全国率先试点分类通关改革,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对诚信企业和低风险货物予以快速验放。为了让更多的浦东企业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上海海关引导企业守法自律,推动更多企业纳入AA类、A类企业。目前上海海关对近70%的进口报关单和超过83%的出口报关单已实现担保验放、无纸通关、自动验放或快速验放,浦东地区约有28家企业凭借“诚信”名片可享受通关便利,口岸通关效率明显提高。

几年来,上海海关一直全力支持浦东新区特殊监管区域建设,通过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海关管理模式来推动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如今,浦东地区特殊监管区域已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化公共平台,涵盖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两大基本功能及其衍生、拓展功能,信息化系统使用企业近3000家,不仅实现了特殊监管区域内备案、通关、核销及卡口监控等各环节的联动式监管,更满足了企业“订单网络化、物流全球化、生产零库存化和销售负库存化”的生产经营方式。

2009年,上海市原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后,浦东开发开放也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面临全新的历史机遇,上海海关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新浦东实现新跨越。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是依托华南沿海主枢纽港高栏港而设立的经济功能区,开发总面积380平方公里。珠海港高栏港区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大吨位的液体化工品和散货码头泊位,具备建设30万吨级石化大码头的良好自然条件,主航道距国际航道(大西水道)-27米等深线仅11公里。广珠铁路和高栏港高速将于2011年底通车,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港口的集疏运条件。

2008年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要求加快建设高栏港工业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完善珠海港现代化功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明确了高栏港经济区的发展定位。高栏港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500万标箱,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建成全国沿海主枢纽港,成为集群效应强、生产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发展水平高的现代重化产业基地。2009年,高栏港经济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一。

珠海港高栏港区一批大型港口码头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成试运行,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10万吨级主航道的获批,10万吨级煤码头、两个15万吨级矿石码头开工建设,奠定了高栏港建设亿吨大港的基础。2009年12月17日,西江流域11个港口城市正式在珠海成立了西江港口联盟,建立了协调机制,共同谋划西江流域港口和航运事业的发展,合作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和通向世界之门,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高栏港经济区聚力攻坚,临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结合区域特点,坚持高端发展,抢抓国家实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多元发展、综合集聚、清洁低碳的新型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的清洁能源和石油化工基地。港区规划了近40平方公里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区,

中海油深水62

港口经济2010.11

在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下,重庆航运交易所于2010年8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为专业性航运交易服务机构,2010年10月已揭牌。交易所建立后,将形成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聚集航运金融结算、交易、海事、保险、仲裁等航运要素,加强航运业与金融、贸易等其他机构的沟通交往,促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形成。同时,重庆航运交易所将与上海航运交易所遥相呼应、功能互补,更有力地推进我国内河航运业的发展。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位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交易所将起到一个综合信息平台的作用,通过依托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为各种航运公司、船代、货代、港口物流等航运市场主体和金融、保险等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发布、金融结算等一体化综合服务。

重庆航运交易所在未来的3年内将力争实现以下目标:长江上游地区航运货运量的50%、集装箱量的80%以上,长江中上游地区船舶交易的70%以上,通过重庆航运交易所完成。重庆航运辐射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周边省市中转量占重庆港全港货物吞吐量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引进多家国内外航运公司在重庆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集聚长江中上游地区主要的航运货代、船代、金融、保险等企业和机构,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和金融中心的重要要素市场;形成全国内河示范性的交易和信息发布平台,使重庆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各项指数成为全国内河航运发展的晴雨表。

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是青岛开发区近几年转变发展方式的两大举措。2007年,在家电电子、造船、汽车等产业集群已具备相当规模之际,青岛开发区按照“存量靠转型,增量靠创新”的思路,适时提出了“引进建设10家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家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双十高”工程。在巩固并依托优势产业和龙头项目的基础上,提升强化各产业链条上的科技创新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

“双十高”工程的实施引发了青岛开发区新一轮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热潮。两年来,该区累计引进各类科技项目53个,其中研发机构19个,产业化项目34个。这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的科技项目,使青岛开发区主导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高科技产业结构原来集中在家电电子行业,现已扩展到汽车、造船、海洋工程、石化等多个行业,加速了青岛西海岸产业优化升级调整的步伐。

区内产业集群的优势,吸引了科技项目、研究机构和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而青岛开发区十分注重通过搭建功能、政策、交流等平台,培育当地成长起来的“双十高”科技项目。开发区先后建设了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创业园。其中,总投资8.6亿元、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一期主体基本建成,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先后入园。入驻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在孵科技企业近100家。两年来,开发区先后出台了三项新科技政策,重点在产业方向、科技投入、税收激励等方面给予引导。仅2009年以来就已拨付科技三项经费1.08亿元,支持了50个区属科技计划项目。

青岛开发区坚持外引内联、整合资源,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驻区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以来,通过召开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的形式,使12家企业与驻区高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2010年第三季度,青岛开发区已取得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32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80项,共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113项,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38家,有109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发展计划。(刘成)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中船集团珠海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三一重工港口机械、中冶东方大型重工设备、中铁武桥等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依托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LNG接收站和12台9F天然气发电机组等项目,大力发展清洁环保能源。珠海将会成为国家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基地。

港区规划了近30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石化产业集群,正在抓紧落实美国塞拉尼斯醋酸(150万吨)、中海油凝析油利用(100万吨)等石化龙头产业项目。

2009年基础设施投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49.5%。加快建设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绿色生态园区

引擎

63

港口经济20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