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面推进现代化的理论、纲领、路线
பைடு நூலகம்
●邓小平南方谈话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 观点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 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建 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 推进 1、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 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 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 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对天盟誓立下的实 现包干到户的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3、打开国门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1980年3月,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采取 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 经营管理方法。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对外政策的调整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
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
●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实现了中国 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访问
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
4 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
1、确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
2、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二大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方向和发展道路
5、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中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关键一步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 定阐明了加快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 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 的任务、性质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标 志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改革目标
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 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
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
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
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1)重新确立了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实现了党的工 作重心的转移。 (3)作出了改革开 放的重大决策。 (4)改革开放的政 治保证——形成了以 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集体。

2、 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为什么从农村开始? ●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的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 ●长期以来,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 民公社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到1978年,全国还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 饱问题。农业发展的滞后,成为阻碍我国现 代化顺利前行的重大障碍。
实现;而体制改革在所有制上,多种经济
成分并存;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转
向市场经济转变;政治体制上,推进民主
化进程。
二、中国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现代化的
巨大推动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与 中国现代化局面的打开
1、改革开放的前奏 ●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 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结论:提前进入社会主义和选择苏联 模式的结果: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
产力共存。
● 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落
后的生产力【1956年,在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状况没有根 本改变】
● 在社会制度上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但并
未拥有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未经过发达
的市场经济阶段。
●历史的逻辑:体制不改革现代化无法
● 在对外关系上:
首先,打破西方的“制裁”,在维护国 家主权的基础上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其次,积极发展睦邻外交,改善了与周 边国家的关系。 再次,密切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 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活动,在国际上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
(三) 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成就
这个成就证明:开放符合中国国情;符合
中国现代化规律。
(二) 改革的必然性:
1、中国在落后条件下进步社会主义
的必然结果。
2、中国建国后模仿苏联现代化模式
的必然结果
1)学习苏联模式不能全盘否定 2)学习苏联带来的严重后果——经济
上,单一的公有制;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
本主义;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与高度集权; 政治上出现了个人崇拜、党内民主被破坏、 阶级斗争扩大化等——与现代化相悖。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显著成就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回归祖国 澳门回归祖国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就斐然
4、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 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 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政治体制改革 任务的提出

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在题 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 了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强 调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 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启动。 ● “七五”计划胜利完成,十年规划 和“八五”计划纲要得以顺利实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杜艳华
专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 化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的现代是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
2、中国现代化的类型特点——追赶形 的现代化。 这个特点决定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3、中国近30年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
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全面对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 ●十五大会议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
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 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7、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本专题小结: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二) 改革的必然性 二、中国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推动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与中国现代化局 面的打开 (二)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 推进 (三) 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成就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