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当年“龙场悟道”悟道了什么?
王阳明当年“龙场悟道”悟道了什么?兰陵笑笑生:整个思想文化的发展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都不是平稳的而是曲折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急转弯的。
我们要想真正了解阳明心学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两条线索。
一条线索是中国古代思想自身发展的脉络,另外一条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
我想通过这两条脉络,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领会到阳明心学的重要性,以及当代重新弘扬阳明心学的必要性。
王阳明其人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出生于浙江余姚,后迁居浙江绍兴。
因常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他的一生虽是短暂的,却是极为丰富多彩而又艰难曲折的。
在浙江余姚的王阳明故居寿山堂正门,悬挂着一块“真三不朽”的匾额。
所谓“三不朽”,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真三不朽,当然就是后人称赞王阳明在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天下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人12岁的时候和他的私塾先生之间有一场对话。
有一天他问他的先生,人为什么要读书,念书是为了什么。
先生当然告诉他,读书就是为了要做官,最好像你父亲那样中状元。
读书中状元是人生头等大事。
王阳明当时想了想说,不对,读书做状元大概不能算是头等大事。
先生问他,那你认为头等大事是什么。
他说应该是读书做圣人还差不多可以算是头等大事。
历史留给我们的记载非常简短,就这么一点点,这一场对话,从中看到的是两个字,那就是王阳明后来特别强调的两个字--立志。
我们可以说,差不多从12岁的时候开始,王阳明就已经立下了读书做圣人的志向。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王阳明告诫弟子“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年少的王阳明确立的“读书做圣人”的志向,为他此后全部的人生道路奠定了方向。
▲董平教授龙场悟道,创立心学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上书得罪了太监刘瑾,遭受廷杖之刑,又被贬谪为龙场驿丞。
龙场悟道读后感
龙场悟道读后感
《龙场悟道》是一本让人深受启迪的读物。
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道理的深入思考和对于生命的热爱。
首先,作者通过讲述主人公龙场的成长历程,传递了一种自我探索的信念。
龙场在寻找自己的道路时,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内心的真实。
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们深受启发,教会了我们如何勇敢面对未知的领域,如何不断超越自己。
其次,作者通过故事情节,强调了个体与大众的关系。
龙场在寻找自我时,曾经独自一人,但是在他与同伴们相处中,不断寻找共鸣和接纳。
这给我们启示,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我们需要与周围的人交流互动,才能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最后,作者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考,阐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我们需要去超越名与道的界限,去感知更广阔的世界。
总之,读完《龙场悟道》,我们不仅仅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对于生命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本书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名利和物质,而在于追求内心的真实和与周围人的和谐。
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读书人,也适用于所有的人。
- 1 -。
王阳明龙场“悟道”精神的现代启示
王阳明龙场“悟道”精神的现代启示前言:为期一周的2010年5月第三期“全省党政干部自主选学‘阳明学与传统文化’专题”在融融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尽管学习时间短,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相对较少,但是,在省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训仍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为学员代表,我将就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本专题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情况作为全省党政干部自主选学专题之一,“阳明学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对研究贵州文化,提炼“贵州精神”,发扬贵州人民”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有着抛砖引玉的重要作用。
阳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儒家学说“心学”的主要代表,不光在学术意义上延存了儒学的领袖地位,而且以其产生、传习的峥嵘过程在激励国人奋发图强,行知统一,身体力行,构建和谐中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期学员个个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做好笔记,踊跃参加研讨。
以良好的学风博得了授课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更增进了了解,结下了友谊。
学员们自己也认为,通过学习和交流,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内涵,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然,对先贤阳明先生处困不惊、居夷自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也多了一份赞赏,同时更增添了一份时代责任感。
大家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一定要秉承先生“龙场悟道”精神,把学到的经验和启示带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繁荣贵州经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伟业做出贡献。
“龙场悟道”对构建和谐中国的现代启示五百年前先生于我省修文龙场所悟之道,主要在“良知”,在“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而终“致良知”。
这不仅对当时社会来讲,有如一声警钟,意义重大,即使在今天,先生的思想仍是光芒熠熠,力量无穷。
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民情、国情、世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构建和谐中国、复兴中华民族成为每个国人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王阳明心得的读后感600字
王阳明心得的读后感600字篇一:《阳明心学启悟:知行良知路,砥砺修身行》——读王阳明心得有感(一)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
生于官宦世家的他,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大志,对世间万物皆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早年,他遵循传统儒家的求学之路,熟读经史子集,力求科举入仕,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因得罪刘瑾,被贬谪至贵州龙场。
这一时期,却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在龙场那恶劣的环境中,他历经了身心的重重磨难,却也在困境中不断思索与自省,终于悟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伟大的心学理念,史称“龙场悟道”。
此后,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南赣、宁王之乱等诸多叛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领导力。
在学术上,他广收门徒,传播心学思想,其影响力遍及大江南北,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先生的这一语录,深刻地揭示了知与行的紧密关联,也成为我阅读其心得后反复思索的核心要点。
以往,我常常在求知的道路上陷入误区,以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便等同于拥有了应对世界的能力。
于是,我在书海中奋力遨游,汲取着各类信息,却发现当真正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那些看似坚实的知识架构竟显得如此脆弱。
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例如,我深知健康的重要性,明白规律作息与合理饮食的益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依旧难以摆脱熬夜与暴饮暴食的恶习。
这便是典型的知行脱节,而先生的理念如同一记警钟,在我耳畔长鸣。
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理念,更是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道德指引。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时常在纷繁复杂的诱惑中迷失自我,内心的良知被功名利禄所遮蔽。
而先生告诉我们,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它如同指南针,始终指向真善美的方向。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面临诸多抉择,有时,自私与狭隘的念头会悄然滋生。
王守仁悟道的故事
王守仁悟道的故事话说在明朝那会儿,有个牛气冲天的大儒,名叫王守仁,江湖人称“阳明先生”。
这哥们儿可不简单,不仅是文人里的战斗机,还是哲学家里的扛把子,更是军事上的奇才。
今儿咱们就聊聊他悟道那点事儿,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直呼过瘾!王守仁打小就聪明绝顶,书读得好,诗写得溜,还特爱思考人生大问题。
可那时候,朝廷腐败,社会动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着怎么给这世界来点正能量。
但说归说,干归干,他一开始也是摸石头过河,没找到方向。
有一天,王守仁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那地儿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简直是人间炼狱。
换做一般人,早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了。
可咱阳明先生不一样,他不但没垮掉,反而把这当成了修行的好地方。
每天对着大山发呆,跟自己做深度对话,琢磨着天地万物背后的那个“理”。
这天,王守仁又坐在山洞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心里头那个纠结啊,就像一团乱麻,怎么也解不开。
他想:“咱这辈子到底是为啥而活?这世间的真理到底是啥玩意儿?”正琢磨着呢,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他心里猛地一颤,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要害。
“啊!”王守仁大喊一声,差点没从石头上蹦起来。
他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理”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里!咱们平时说的“心即理”,就是这么来的。
他觉得自己像是被点亮了一盏灯,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晰明亮起来。
从那以后,王守仁就像开了挂一样,思想境界突飞猛进,啥事儿都能看透,啥难题都能解开。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说知道就得做到,别光说不练假把式。
这理论一出,立马火了,大家伙儿都觉得这哥们儿说得在理,纷纷拜他为师。
王守仁悟道的故事,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大侠,经历了一番磨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武功秘籍,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他用自己的智慧,照亮了那个时代,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咱们现在学习他的思想,不光是为了增长见识,更是为了学习他那份坚持和勇气,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咬牙挺过去,说不定哪天,咱也能悟出点啥来呢!。
王阳明的四个人生顿悟: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的四个人生顿悟: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顿悟时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成为圣人,正是他懂得的第一件事,有了这一基础,就人人可以参悟心学智慧,向人生的更高处迈进。
就在这期间,王阳明又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提出了另外四件事,用以告诫和教导追随他的弟子门生。
这四件事,看似普通寻常,但由于是在龙场悟道这个重要时刻提出,就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因为,那很可能就是心学的精华、人生的要旨。
1、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是王阳明首先指出的一点。
他说,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练成也要以立志为根本,更别说更大的事业。
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
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
否则,人就会是无头苍蝇,人生就会是一团浆糊。
王阳明又批评当时的读书人——懒散堕落、贪玩成性,荒废学业、浪费时日,最终注定是一事无成。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没有立定志向。
这同样值得我们警醒,因为我们很多人,正像王阳明所批评的那样。
此外,立志也是君子之道,立不立志,很大程度上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譬如奋斗于人生目标者与游手好闲的混混。
王阳明的这些话极具说服力,因为他自己就是例子。
他少年时代就立志成为圣贤,此后终生矢志不渝、奋斗不已,最后的确成为了圣人。
王阳明此处也再次重申: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
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
推而广之,不论你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
2、勤学:“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用六祖慧能的话讲,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就是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有善有恶意之动: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着名的“知行合一”论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二十四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与其弟子于中有过一次有趣的对话;阳明先生说:“尔胸中原是圣人;”弟子于中说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弟子于中继续谦让;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弟子于中乃笑受;阳明先生继续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你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将就;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破天惊;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四、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致良知,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至此,我们对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其实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而不远;这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追随阳明先生的原因,也是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王阳明”的原因,同样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不幸的是,这却没有成为国人“俯首王阳明”的原因;说来话长,还是暂且不议;接下来的问题是,阳明先生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阳明先生能有这样的龙场悟道,一次顿悟能够明了那么多问题吗概括而言,“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三十年儒释道兼修的结果;阳明先生的儒学修养自不必说;在道学方面,最经典的故事则是,在他十七岁成婚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乃还;”由于和道士谈得投机,连洞房花烛夜都忘了;后来在二十七岁、三十岁、三十一岁时及后来的历次关键时刻,都有道家人物出场,助其逢凶化吉;对“龙场悟道”助力最大的,则是佛学禅宗;说到禅宗,问题就来了;许多人对阳明哲学的质疑正是从此开始的;按照经典的思维逻辑,一个理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可重复验证、可实践检验、可逻辑证实;而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一次完全不合逻辑的直觉性顿悟,既无法重复更无法验证;这就好像有人做了一个美梦,他说的再绘声绘色,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不过,如果你愿意暂时放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听听稻盛和夫的故事,或许你对阳明先生能多一份理解;在京瓷的成功轨迹一书中,稻盛和夫讲述了自己对于禅宗的感悟;稻盛和夫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练;当初,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禅定而大彻大悟,他因此明了了宇宙的真相,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所有规律;“据禅宗师父讲,当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某种至高的状态后,就能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所有的事物都会在一瞬间清晰起来;而这种顿悟的境界是无法用理论和知识来解释的,用文字和语言也很难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平常人即使长期坐禅也很难达成顿悟的境界;日本临济宗祖师白隐禅师,从年轻时开始修行,一生中虽然有过无数次的小悟,但大悟却只有八次;如此看来,像我这样,65 岁才皈依佛门,要想大彻大悟,恐怕是难上加难的;”如果你觉得稻盛和夫的故事还是离我们太远,那我们就回头看看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虚云老和尚的“开悟瞬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那一年,虚云老和尚大病未愈即走进高旻寺禅堂参加禅七;在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六支香开静后,小和尚为虚云老和尚冲开水;一不小心,开水溅到虚云老和尚手上,端在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坠落于地;这一清脆的破碎声,陡然间犹如闪电一般,虚云老和尚瞬间似桶底脱落,一切疑根在此一刹那间一扫而空,一切无明也在此一刹那间一闪而明了;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经过数十年的苦修苦行,到今日方才如梦初醒;虚云老和尚脱口诵了一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没等小和尚反应过来,虚云老和尚又诵一偈:“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机缘为阳明先生敲开了宇宙智慧宝库的大门;是像释迦牟尼那样夜睹星空而悟道,或是像白隐禅师那样听闻远处钟声而开悟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阳明先生当时是瞬间明了“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以说,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达到了智慧的顶峰;稻盛和夫说:“假如将人类的身体视为整个宇宙的缩影,则地球犹如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个人则只是某个细胞中一个微小的元素;若要细胞中的一个小元素去理解整个身体的组织,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儒释道几位先哲才明了宇宙的真相,并指示给我们看;可惜甚至可悲的是,多数人都不相信;”。
阳明心学精髓:王阳明龙场悟道究竟悟了什么
阳明心学精髓:王阳明龙场悟道究竟悟了什么文/雪落无声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
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要了解阳明心学的开创意义,我们先要简单的了解下程朱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一、程朱理学的思想理论是“格事物致知”去学天理的学习方法。
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
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理,通过格出“事与物”的理,从而致知。
程朱理学的理论读者有兴趣可以去百度查查资料)比如“上善若水”这个词,圣人们认为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可以通过格水的品德而学习七德,这就是程朱的学习方法。
在程朱理学为正宗学问的时代,所以有了少年王阳明,按照程朱理学的法子,格了七天竹子无所得的故事。
二、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摒弃程朱理学的“格事物求理”的方法,转而向内心求天理的开始。
通过这次悟道,王阳明正式提出向内/向本心求理的方法论,这正是他在哲学史上与程朱理学“格外事外理”分道扬镳的地方。
正如王阳明所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的意思是圣人之道,我内心本来就有了,通过格我内心就能找到,程朱所说通过事物去求天理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龙场悟道就是王阳明从程朱理学“格事物致知”的思路,转向“本心即理,向内心求天理”的学习之法。
格物在二程、朱熹那里是“格事事物物”,在王阳明这是“正心除私欲“。
从龙场悟道开始,王阳明正式开创了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思想流派,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陆续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完善了心学理论体系,开启了声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学大潮流。
读阳明先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启示
读阳明先生《教条示龙场诸生》启示
今年寒假,我捧起了绘本版《阳明先生文选》。
一代先贤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悟道。
他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告诉我们一个堕落懒散的读书人,半途而废,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对此我们读书人不但要立志,还要谦虚有礼,要知错就改,而且要远离那些虚与委蛇、好高骛远的人。
同样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正,所谓知错必改,善莫大焉。
说的真好,由此指引着我的学习和生活。
一天,正当我埋头写作业的时候,一只不知名的小虫子悠哉悠哉向我的书桌爬来,我按耐不住好奇的心理,目光便随着小家伙停下了笔,想一探究竟,不一会儿,小虫子围绕着我的钢笔爬了上来,我很想挑逗它一番,便舞起了钢笔,刷、刷、刷,没几下,小虫子在我大力舞动下,终究扛不住了,一骨碌甩了个没影。
正当我寻摸之际,忽然发现作业本上留下了一点点墨水印迹。
啊?那可怎么办?万一给爸妈瞧见了,又得挨批一顿了。
郁闷之情便油然而生。
人往往这样,怕什么就来什么。
一转眼,爸爸给我端来了一杯水,看到本子上的墨迹,严肃的对我说:“又开小差了吧!这样可不行。
做事情要专注、用心才对。
”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喃喃地说道:“爸,我知道错了,请你看我的表现吧!这两天我从阳明先生身上学到了一句话,就是知错就改,说到就要做到。
我一定会改掉三心二意的坏毛病。
”爸爸一看我的态度,就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对,对,对。
阳明先生说的好啊,知行合一,说到就要做到!
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提醒自己,做事情要从一而终,专注细心。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王阳明,这位饱经磨难的狂者,靠一己之力将自己带出了思想的重围,使中国哲学迎来了又一座灿烂的高峰。
龙场悟道,它宣示了心的力量。
一个人,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向心灵深处搜索,就能找到宝藏,找到想要的一切,找到宇宙的终极真理。
王阳明是当朝状元的儿子,但是他在科举考试竟然经历了两次落榜,这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心理推测,压力肯定不是一般地大,可是王阳明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年纪轻轻就显示出其心不为物役的力量。
之后他在官场上遭到了一次大的劫难,1506年,他因上书言事,得罪了权奸刘瑾,被抓了起来,并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做驿丞,王阳明到了龙场,在山洞中生活着,在这艰难困苦的三年里,他依然谈笑风生,不为外物改变自己的心境。
两位随从病了,王阳明还给他们唱小曲。
王阳明渐渐地对心的力量有了新的体悟。
一开始,他对得失荣辱都可以超脱了,但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于是在困难的生活中,经常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一天晚上,王阳明在石棺中默坐澄心。
突然,他一声长啸,从石棺中走出,手舞足蹈起来。
他有了重大发现。
这一刻,被称为龙场悟道,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是阳明心学开始浮出水面的时刻。
王阳明悟出的是18个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谬矣!”什么是圣人之道?良知啊!良知人人都有。
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哲学,相对于当时主流的程朱理学,在中国人的生活实践领域,一种新的思维角度、一种新的范式诞生了。
王阳明心学在以后还有发展,其基本内容有心即理、万物一体、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一学说,高扬了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心的力量。
王阳明把之前经受的曲折、磨难,都放到了脑后,只埋头于当下,专注当下,活在当下。
所谓万里长空、一朝风月。
如果没有现在的一朝风月,怎么会有万里长空呢?不抛弃、不放弃、不纠结,是他悟道的原因。
“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什么?是“心想事成”
“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什么?是“心想事成”15.8米铜像,阳明先生1508年来到修文龙场龙场悟道,是了解、学习王阳明及其心学绕不过的坎。
龙场悟道的情景是这样的:先是龙场悟道之前,阳明先生经历了吏目命运这段事。
这件事被记载在《瘗旅文》中。
《瘗旅文》全文如下: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明代知州的属官,从九品。
主要掌管文书、刑狱及官署内卫等事务)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正德4年九月初三,有个吏目自称是从京城来的,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他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就要去上任,经过贵州龙场,投宿在当地的苗族人家,我从篱墙的间隙中看见了他们,由于天黑又下着雨,想问问他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却没有问成。
明早遣人觇(chan):探视,察看。
带有隐秘之意)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予曰:“此必吏目死矣。
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
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
”则其仆又死矣。
呜呼伤哉!第二天一早我就派人去看他们,不想他已经走了。
接近中午的时候,有人从蜈蚣坡来到这里说,有一位老人死在蜈蚣附近,有两个人在那里哭泣,非常悲伤,我说一定是那个吏目死了,太令人痛心了。
天快黑的时候,又有人来说,蜈蚣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有一个坐着叹息,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吏目的儿子又死了。
第二天又有人来说,我看见蜈蚣坡下有三具尸体,看来那位仆人也死了。
鸣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畚【(ben)锸(cha):簸箕和铁锹】往瘗【(yi):掩埋,埋葬】之,二童子有难色然。
予日:“嘻!吾与尔犹彼也。
”二童悯然涕下,请往。
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孟,嗟吁涕洩【涕(ti)咦(ti):眼泪和鼻涕,亦作哭泣】而告之。
日: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最后的解脱:王阳明大悟良知前的一首诗和一个梦
最后的解脱:王阳明大悟良知前的一首诗和一个梦【一】王阳明的一生,有两次重大转折。
一次是“龙场悟道”,悟出心为一切的主宰;一次是创立“致良知”,悟出良知为心的主宰。
如果把龙场之悟称为王阳明的悟道,良知之悟就是王阳明的得道。
龙场悟道是在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34岁;始提致良知是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式提出致良知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49岁;中间隔了十五年的时间。
六祖慧能得祖师衣钵后遁入山林再出山弘法的时间,也是十五年。
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是王阳明得道前的渡劫,经历这次人生最大事件后王阳明整个人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似乎感应到了冥冥中的一股力量,这在《天命玄机:王阳明登上人生巅峰时看到的东西》中已经详细说过。
从平定宁王叛乱到始提致良知,中间隔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立下奇功的王阳明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嘉奖,还百般为皇帝身边嫉妒他的奸佞宠臣所为难陷害,遭到谋反的阴毒诬谤,奸佞们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依靠贵人相助和自己的智慧,王阳明终于躲过一劫。
如果说十五年的时间是良知说的孕育过程的话,那么宸濠之乱的历练就是良知说的成形时期,这一年的过渡则是破壳的过程,正式提出时已是羽翼丰满。
就在致良知即将被正式提出前的这段时间里,王阳明写了一首诗、做了一个梦,都非常奇异,奇异到常人根本难以理解,与他平常的气质相比显得极为反常。
因为不能理解,很多人就不知道,阳明心学最深的境界和良知的真谛,就在这一首诗和一个梦里。
它们昭示着王阳明破掉了内心最深的枷锁,实现了最后的解脱。
自此之后,致良知终于瓜熟蒂落。
【二】王阳明神速平定宁王叛乱,许泰、张忠等佞臣为分功邀宠鼓动明武宗御驾亲征。
御驾驻南京城时,佞臣们诬谤王阳明有谋反之意,并煽动武宗召他面见以试探他。
权宦张永秘密派人告知了王阳明这个阴谋,王阳明便立即来了。
佞臣们怕事情不好收拾,便伪造诏书将王阳明阻在城外。
武宗听从了大学士杨一清的建议,秘密派人打探了王阳明的动静,见王阳明只是每日在九华山上的草庵中静坐,终于打消疑虑,下令让他回南昌。
王阳明致权有道心得
王阳明致权有道心得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
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
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
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
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
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
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
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
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
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
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
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
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
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
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
“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
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
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
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
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
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
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
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
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
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
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
黄天不负有心人。
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
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
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顿悟时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成为圣人,正是他懂得的第一件事,有了这一基础,就人人可以参悟心学智慧,向人生的更高处迈进。
就在这期间,王阳明又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提出了另外四件事,用以告诫和教导追随他的弟子门生。
这四件事,看似普通寻常,但由于是在龙场悟道这个重要时刻提出,就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因为,那很可能就是心学的精华、人生的要旨。
1、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是王阳明首先指出的一点。
他说,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练成也要以立志为根本,更别说更大的事业。
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
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
否则,人就会是无头苍蝇,人生就会是一团浆糊。
王阳明又批评当时的读书人——懒散堕落、贪玩成性,荒废学业、浪费时日,最终注定是一事无成。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没有立定志向。
这同样值得我们警醒,因为我们很多人,正像王阳明所批评的那样。
此外,立志也是君子之道,立不立志,很大程度上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譬如奋斗于人生目标者与游手好闲的混混。
王阳明的这些话极具说服力,因为他自己就是例子。
他少年时代就立志成为圣贤,此后终生矢志不渝、奋斗不已,最后的确成为了圣人。
王阳明此处也再次重申: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
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
推而广之,不论你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
2、勤学:“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龙场悟道】之得失荣辱的超越(一)
【龙场悟道】之得失荣辱的超越(⼀)提要: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的⼤彻⼤悟,乃是⼯夫层层向上翻转,境界不断提升超越的必然结果,不仅再次显⽰了道与⾝合的存在可能,⽽且重新开启了成圣成贤的⼼学法门,既代表了儒家“圣学”⽣死智慧的哲理性奠基与体验性突破,⽽且成为中国学术史上惊天动地的思想性事件和象征性符号,说明⽣命存在⾃有其超越与庄严,但却必须透过社会性的实践环节才能最⼤化地彰显。
“龙场悟道”乃是王阳明⼀⽣思想发展最重要的飞跃性转折,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具震撼性的⽣命顿悟事件。
“龙场悟道”对个⼈⽣命影响之巨⼤,阳明⾃⼰亦曾提及:“吾亦⾃幼笃志⼆⽒,⾃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学。
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之学若是其简易⼴⼤,始⾃叹悔错了三⼗年⽓⼒。
”可见他真正步⼊儒家圣学正途,乃是在龙场“居夷三载”期间。
这⼀点也是当时及后世学者的共识。
如王门弟⼦王龙溪便明⽩称:“阳明先师崛起绝学之后,⽣⽽颖异神灵,⾃幼即有志于圣⼈之学。
盖尝泛滥于辞章,驰骋于才能,渐溃于⽼释,已乃折衷于群儒之⾔,参互演绎,求之有年,⽽未得其要。
及居夷三载,动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内外,⽆精粗,⼀体浑然,是即所谓未发之中也。
”与王龙溪同门的钱德洪也持类似看法:“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出⼊于⼆⽒,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之旨,是三变⽽⾄于道也。
”与龙溪、德洪同时的陆澄亦有简明概述:“守仁学本诚明,才兼⽂武,抗⾔时事,致忤逆瑾,杖之⼏死。
谪居龙场,居夷处困,动⼼忍性,独悟道真。
”徐爱同时兼有妹夫与学⽣双重⾝份,是阳明最早⼊门的弟⼦,熟悉阳明早期思想,他的话显然也值得注意:“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之功固已超⼊圣域,粹然⼤中⾄正之归矣。
”晚近的严复虽未必就完全赞同“⼼即理”之说,但也强调“阳明居夷之后,亦专以先⽴乎其⼤者教⼈。
”他们的看法都⾜以证明龙场⼤彻⼤悟,乃是阳明⼀⽣思想发展的关键性⼤事。
⽽阳明“才⾼⽓盛,不受汉、唐、宋以来诸儒笼络,故能悬旌⽴帜,奔⾛天下”,即使有明⼀代学术肇⾃陈⽩沙,但汇河为海蔚为⼤观者仍⾸推阳明,则“终明之世,驯⾄于昭代,常为学者宗师”,其他所谓⼤⼩派,不过附庸⽽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
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
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
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
“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
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
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
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
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
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
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
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
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
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
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
黄天不负有心人。
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
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
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
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本体只是太虚。
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
”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
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
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用六祖慧能的话讲,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就是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有善有恶意之动: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
“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
”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
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着名的“知行合一”论断。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属知,恶恶臭属行。
只闻那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
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
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二十四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与其弟子于中有过一次有趣的对话。
阳明先生说:“尔胸中原是圣人。
”弟子于中说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弟子于中继续谦让。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弟子于中乃笑受。
阳明先生继续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
”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你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
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
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
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将就。
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破天惊。
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
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
尔意念着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
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
致良知,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
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
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
”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
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至此,我们对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其实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
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
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
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而不远。
这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追随阳明先生的原因,也是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王阳明”的原因,同样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
不幸的是,这却没有成为国人“俯首王阳明”的原因。
说来话长,还是暂且不议。
接下来的问题是,阳明先生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阳明先生能有这样的龙场悟道,一次顿悟能够明了那么多问题吗概括而言,“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三十年儒释道兼修的结果。
阳明先生的儒学修养自不必说。
在道学方面,最经典的故事则是,在他十七岁成婚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
诸公遣人追之,次早乃还。
”由于和道士谈得投机,连洞房花烛夜都忘了。
后来在二十七岁、三十岁、三十一岁时及后来的历次关键时刻,都有道家人物出场,助其逢凶化吉。
对“龙场悟道”助力最大的,则是佛学禅宗。
说到禅宗,问题就来了。
许多人对阳明哲学的质疑正是从此开始的。
按照经典的思维逻辑,一个理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可重复验证、可实践检验、可逻辑证实。
而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一次完全不合逻辑的直觉性顿悟,既无法重复更无法验证。
这就好像有人做了一个美梦,他说的再绘声绘色,也没有人愿意相信。
不过,如果你愿意暂时放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听听稻盛和夫的故事,或许你对阳明先生能多一份理解。
在《京瓷的成功轨迹》一书中,稻盛和夫讲述了自己对于禅宗的感悟。
稻盛和夫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练。
当初,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禅定而大彻大悟,他因此明了了宇宙的真相,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所有规律。
“据禅宗师父讲,当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某种至高的状态后,就能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所有的事物都会在一瞬间清晰起来。
而这种顿悟的境界是无法用理论和知识来解释的,用文字和语言也很难描述出来。
也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平常人即使长期坐禅也很难达成顿悟的境界。
日本临济宗祖师白隐禅师,从年轻时开始修行,一生中虽然有过无数次的小悟,但大悟却只有八次。
如此看来,像我这样,65 岁才皈依佛门,要想大彻大悟,恐怕是难上加难的。
”如果你觉得稻盛和夫的故事还是离我们太远,那我们就回头看看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虚云老和尚的“开悟瞬间”。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那一年,虚云老和尚大病未愈即走进高旻寺禅堂参加禅七。
在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六支香开静后,小和尚为虚云老和尚冲开水。
一不小心,开水溅到虚云老和尚手上,端在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坠落于地。
这一清脆的破碎声,陡然间犹如闪电一般,虚云老和尚瞬间似桶底脱落,一切疑根在此一刹那间一扫而空,一切无明也在此一刹那间一闪而明了。
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经过数十年的苦修苦行,到今日方才如梦初醒。
虚云老和尚脱口诵了一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没等小和尚反应过来,虚云老和尚又诵一偈:“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机缘为阳明先生敲开了宇宙智慧宝库的大门。
是像释迦牟尼那样夜睹星空而悟道,或是像白隐禅师那样听闻远处钟声而开悟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阳明先生当时是瞬间明了“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可以说,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达到了智慧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