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学案6:3.3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城市土地利用和主要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3.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距市中心远近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同,土地租金不同,存在的经济活动也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商业区(OA) 住宅区(AB) 工业区(BC)交通通达性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通达性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方法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2.常见地租曲线图的判读方法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
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1)坐标图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的距离,纵坐标表示地租水平;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条件下,地租水平的数值。
(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方面。
从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
训练(2015·四川卷)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完成1~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2015·天津卷)下图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题。
3.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2014·山东卷)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4~5题。
4.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5.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2013·山东卷)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1
[2010· 上海卷]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 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 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大连是我国北方 重要的港口城市,海运和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因 此其空间结构形态是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C项正确。
从与市中心的距离看(如图22-2):
图22-2
功能区 距市中
心距离 地租 对应地 租直线
商业区(A)
近 最高 很陡
住宅区(B)
中等 中等 较平缓
工业区(C)
远 最低 最平缓
距离对商业区 距离对住宅区
成因 影响大,地租 影响较小,地 变化大 租变化较小
距离对工业区 影响最小
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交通通达度 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 价格或地租越低。具体如下所示:
图22-3
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图22-4 在主要公路的交会处,通达度较高,地租比较昂贵, 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地区,形成次一级的商业中心。在市中 心附近,如果远离主要公路,通达度较低,地租价格偏低 ,也可能成为住宅用地。
3.社会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 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但是租金昂 贵,因而通常是供能支付高租金的高收入阶层住居。 (2)知名度 —— ①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 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 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这无形中成为一种强大的功能分布区的结构和原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 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2、常见的城市外部形态
平原地区
(1)团块状 (集中式):集中连片分布,如成都市。 优点: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管理, 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
同一城市中,各类功能区的分布不同 不同城市间,内部各类功能区空间组合不同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几种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型模式
多核心模式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形 C、多核心模式 D、 条、带状 B、扇形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 (主要原因)
5.下图是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分 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 A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_____处,形成原因是: 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BCDE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 处,判断理由是: 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交汇处, 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DGF 居住 (4)图中G代表_________用地, 形成原因是: G尽管距离市中心较近,但远离主要公 路,通达度较低,不是商业区和工业 区的最佳区位
读“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C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4.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C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社会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 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4、行政原因
大型商场、各种办事机构和大公司总部的办公大楼、大 银行、娱乐设施等多位于城市的中心,构成城市的中心商务 区;在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等分布相对集中,他们分别构成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主要功能区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文化区 行政区
(功能区的概念:城市 中各种功能活动之间发 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 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 呈现出连片分布特点的 城市地域称为功能区。)
一、城市空间结构 误区: 1、城市中的各功能区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每种功能区内 不可能有其他功能。 2、每个城市都有中心商务区、商业区等各种功能区,并且 分化明显。 3、大中小城市都只有一个商业区。
4、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接近中心商务区。
5、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运量小,不需要靠近交通便利的地 方。
练习
将下列功能区和工厂对应到图中字母和数字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绿化区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印刷厂、钢铁厂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地租水平 交通的通达程度
地租水平
市中心
环线
环线
与市中心的距离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
地租水平
商业
住宅 工业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结构 1、概念: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 况。(城市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区别: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内部组合 城市地域形态:集中团块状、条带状、放射状等。 2、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 该城市的主要职能为工商业城市,根据《城市的 空间结构》有关知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地设置各功能区,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1个中心商务区。 ( 2)设计 3个住宅区,其中 1个为高级别墅 区, 2 个普通住宅区。 (3)设计2个工业区。 (4)设计绿化区。 • 设计理念:体现当地特色;以人为本,体现当地 特色。
)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的影响
读图提示:1.从横轴看,市中心在 O 处,从这
地 租 水 平
里自左向右,表示距离市中心 越来越远 。 2.从三条地租曲线来看,都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 距离的 增加而递减 ,表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对商 业、住宅和工业等活动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 大小不一 。 付租能力 3.商业活动 的地租曲线最陡,说明其 随距 离变化最急剧,也说明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对商业 的影响最大。商业活动愿意支付租金的区域范围 是 OB 段。
城市空间结构 的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邓州市三高中政史地组
一、复习与回顾
1.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什么?又称为什么?主要有 哪几种典型模式?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区在空间上排列组合所形成的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又称为城市功能分区或城市地域结构。 主要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 典 型 源自 式1.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读“某城市内不同地域地租的立体分布示意图”,分析交通 条件是怎么影响地租的。
读“地租的立体分布示意图”
读图提示: 1.地租最高峰应该出现在城市的 市中心 ;原因是有多条道路 穿 过,通达度 最高,故 地租 最高, 形成地租最高峰。这里往往会形成 中心商务区或 商业区 。 2.地租次高峰出现在从 市中心 延 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两旁、以及公路 的 交会处 。这些位置 通达度 也 地租 很高, 很高,形成地租次 高峰。一般也会形成商业区 。 3.在城市外环路 及 交通干线两侧, 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这些区 域可能形成 住宅区 。 4.远离公路或 城市外缘 的地区,租 金比较低,一般形成 工业区 。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城市
《城市》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3)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
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3.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功能区最佳区位区位选择的原因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用地B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工业用地C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009· 江苏卷)某城市
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
核心结构。下图是该 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 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主要原因 是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与B服务 范围的关系是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C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其在城市
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 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冬 季
夏 季
2007北京文综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 化等功能分区。读图探究下题。
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
问:图中表示住宅区是哪一条?表示商业区的 曲线是哪一条?
答案:②
③
2009安徽文综:图5为 “某特大城市中心商 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 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 人口,夜间人口主要 指居住人口。完成 25~26题。
14.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2009广东地理卷)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 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 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双选):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解析】城郊地带一般地价低廉,道 路车流量较市中心小,道路通达性好, 利于商业利润实现,故选择AD。
中高级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房屋面积较大, 有的是独立庭院,环境优美,并配套有相应的学校、 医院、商店和绿地等方便生活的公共设施
低级住宅区房 屋面积狭小, 拥挤密集,往 往分布在内城 和工业区附近, 环境相对较差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行为,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城市内各个区域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方式,而发展模式则涉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的总体布局,具体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用地分配和功能布局等。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活质量。
1.地理位置:城市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和自然资源条件。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开发方向。
2.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
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率,并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3.用地分配:城市的用地分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来合理规划用地,并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呈现的发展特点和走向。
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平衡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
1.经济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区域,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社会公平,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条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提供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促进社会交流和共享。
3.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并提供绿色生态空间。
三、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展望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土地紧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空间形态
2、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模式
集中团块型 带型 放射型 组团型
星座型 散点型
成都
1.集中团块型 (1)形态特点:呈同心圆向外延展
(2)成 因: 地形平坦或城市规模不大
(3)形态优点:
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管 理,节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当城 (4)形态缺点: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加大工作地和居
3.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
(1)城市空间形态布局 不合理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合理
规划引导
自觉分析利弊
① (2)空间形态调控措施 ②
③
理想 开放式多 核心结构
知识回顾:
城
地 域
市
形 态
集中式 分散式
团块状——成都市
条带状或放射状 ——延安、兰州
组团式——重庆市
环境因素: 地形、河流、交通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住地距离,易造成交通堵塞。
(5)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兰州
青海西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武汉
大连
重庆
嘉定
青浦
松江 金山
闵行 奉贤
主体部分
南汇
大庆
空间形态
集中团块型 带型
放射型 组团型 星座型 散点型
布局形式
集中紧凑式 分散疏松式
1.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2.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过程:
兰州
思考1:兰州和北京的城市平面形状有何特点?
兰州市平面形状狭长(带状); 北京市平面形状呈块状。
思考2:促使两城特点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兰州沿山间河流(黄河)谷地延伸; 北京市则处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平坦。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2.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点难点】1.明确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学法指导】学会阅读城市规划图,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从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划分:2.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特点(1)城市功能区划分(2)城市三大功能区类型及其分布。
1.含义: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3.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地价的高低决定因素)(2)社会因素:(3)历史因素:4.变化:城市功能区及其形成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2.城市的三类基本功能区的比较3.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1.图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2.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理和各功能区特征,可指导各种功能区的布局。
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功能区类型。
(1)根据功能区形态来确定。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往往集聚成片。
(2)从功能区的位置来确定。
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3)根据功能区的特征来确定。
住宅区特征: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商业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区。
第1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mm
(2009·福建高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 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
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
题。 (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
中国:宫廷中多楼、台、亭、阁, ②建筑风格 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 民居中花园、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 民居有四合院。
油田一中 孟丹丹
【拓展延伸】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 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油田一中 孟丹丹
城市功能结构分布图的判读 (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
强化专练
1.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 (1)~(2)题。
(1)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
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 )
A.建筑材料厂
C.冶炼厂
B.化肥厂
D.电镀厂 ( D.④ )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 处新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 解析 B.② C.③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哪一处的交通最便 捷 A.甲 解析 B.乙 C.丙 D.丁 ( C ) 图中四地中,丙的土地价格最高,说明丙地
交通最为方便。
(2)该地最有可能发展成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 B ) D.文化区
解析
人口。
因为该地交通最便捷,同时土地价格最高,
只有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同时它也需要大量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地理优选】2_1_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一般来说,自由发展的城市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地 价的杠杆作用下,各种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地租支付能力 ,不断选择最佳“生存”地域,从而推动了功能区分布的 变化。试举例说明 华强北由工业区 --- 商业区,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 动态发展。 行政干预加快了城市功能分化,有时甚至会控制全局。政 府对城市地域结构进行科学地引导有利于促进地域结构分 化的合理进行。
说明下列功能小区的功能,该区的特点,在城市中分布的 规律并说明原因。试列举2-3个实例,
中心商务区、郊区、文化区、住宅区
行政中心区、混合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商业区 工业区 功能小区-地图册p15 ) (地图册-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经济因素
地 租 水 平
读图分析: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 化有何异同?
商 业 住 宅
2、如果有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 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 AB和BC呢?
工 业
O
A
B
C 距市中心距离
5
B
C 1、城市中心 2、运输带 3、1918年前的房屋 D 4、1918年后的住宅区 5、较远的村镇 A、中产阶级住宅区 B、中低产阶级住宅区 C、劳动阶级主要住宅区 D、底层工人阶级住宅区
在我国,首都和省会城市才有明显的行政中心区和文 化区。
工业区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应突出环境 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制约。一般都要考虑工业的废气污 染、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工业区要求交通便利。 商业区的空间分布也有规律,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 人口密集、人口流量大的地方。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A卷全国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
故选B项。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点,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2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4~5题。
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 是 地形 。
右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
①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
②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盛行风向为西北
风),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③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B.建筑物高大稠密 D.内部分区明显
解析:“空心城”反映了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的 特点,即白天到中心商务区购物与办事的人很多,人流与
车流量大;到了晚上,办公机构下班,商店关门,人流、
车流明显减少,整个街道变得安静,故为“空心城”。 答案:C
4.与“不夜城”相比,“空心城”没有发挥CBD的哪一
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解析: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而不是
分布在城市中心区,B项错误。收入差距是住宅区分化
特别提醒:城市中各种功能区之间并没有 明确的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
可能还兼有其他功能。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2010年江苏卷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 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C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在其他三个选项的条件下形成的住宅区是高级住宅区,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D
.
2.功能分区的成因: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重点)
➢地租水平 ➢付租能力 社会因素
➢ 收入、知名度、 宗教信仰、种族
行政因素
3.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
点知: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城
.
(2)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 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 地区
中心商务区的 基本特征: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 很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 着明显的分区;
(3)工业区 .
下图是“城市内部某区域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统计图”。 据图完成各题。
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 工业区 B. B. 高级住宅区 C. C. 中心商务区
.
4.城市三大功能分区
(1)住宅区
形态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 也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
分化
A、在建筑质量上: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B、在位置上:
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
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
状况
.
住宅区的分化
住宅区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建筑质量上
房屋面积大,有 面积狭小,拥挤密 些是独立庭院 集,配套设施差
.
▪ 2.[2014·重庆文综,14(2)]阅读图文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
▪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 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 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 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 19~20°C、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右图 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
新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赵华
3、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 置防护带 ,卫生防护带是非 公用性建筑物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盛行单一风向—— 下风向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季风—— 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
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区
(一)成因:
1、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占据一定土地
2、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
3、各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
(二)特点:
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 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比较项目 商业区 工业区
面积 最小 中
形状 点或条 状 片状或 带状
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 模式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共同特点
同心圆模式
距城市中心距 离的远近及收 入水平
交通线的 出现
各功能区呈 同心圆分布 功能区沿交 通线呈扇形 或楔形 城市围绕 多个核心 发展
扇形模式
1.都是以中 心商务区作 为模式的核 心 2.高级住宅 区与低级住 宅区的分布 正好相反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市中心地价高,工业污染重,为降低成本,保护环 境 外迁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中有大量运输需求,为降低成本,便于 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要求便利交通。
商业区
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中心商务区及其特征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3城市等级体系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3城市等级体系
学习目标: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一.城市形态 占据一定空间,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三个城市形成这样的城市形态的原因 ? 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影响很大
(2014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 区分散布局。完成1-2题。
1)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思考: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的使 用权,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地 租 水 平
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的距离
住
商业 区 宅
O
A
区
B
C 距市中心
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 7~8题。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D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 7~8题。
历史因素和行政因素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2)其它因素: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与种族)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历史背景) 行政因素(引导或划分不同功能区)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随城市发展而变化 变化:原工业地改为商业或其它用地
原因: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高、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知识拓展:
①便利的交通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合理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1
地理位置 地形 自然因素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矿产)
社会经 济因素
交通条件
政治、 军间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的空间结构
知识点一:
城市土地利用
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城市用地类型: 政府机关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距市中心远近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经济 因素 交通通达度 市中心交通最好,租金最高; 交通干线交会处,租金次高 收入的高低 社会 因素 知名度(可以提高 身份与地位), 种族、宗教信仰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 手段制定政策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美国好莱坞 美国的唐人街
低收入阶层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建筑面积大,设备齐 全,环境优雅 背向 发展 破旧拥挤,环境差
探索
马恩是怎 样通过自然条 件来解释英国 城镇贫富分布 的???
终年盛行西风
河流自西向东流
工业区 分布在 东部地区
东部环境恶劣,污染严重
西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底层工人阶级层居住
吸引高收入阶层入住
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有污染的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东北部和西南部, 居民区则在东南部和西北部,这些区域中环境条件更好的,易于发展成为高级住 宅区,所以我国的某些城市也有相对的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 干道旁
分布最普遍
现在多分布在城市边缘 距工业区较远
工业区
文化区
概念 行政中心区主要是地区或城市的行政机构所在地, 在首都或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往往成为独立的职 能区;在一般城市,多与其他职能小区相结合。 特点 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劝业场商业区—— 历史因素
大胡同商业区—— 历史因素
西方国家大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练习题
1. 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地区与浦西的外滩联结在一起,共同
A 组成了上海的中心商务区,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 A. 历史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 的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邓州市三高中政史地组
一、复习与回顾
1.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什么?又称为什么?主要有 哪几种典型模式?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区在空间上排列组合所形成的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又称为城市功能分区或城市地域结构。
主要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式模型典的构结间空市城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重庆市的城市功能分区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
各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从市中心向外呈扇形 结构:
工业区围绕 交通线路 呈扇 形或方块状分布在城市的
东西两侧,住宅区相对集 中,分在市中心及其外缘 。
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各种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1. 商业区位于中环 和 尖沙咀 ,也是香港市 中心。 2. 工业区位于 港口 附近, 交通 便利,位于郊区, 对城市 生态环境 影响较 小。
付租金的区域范围分别是 OD 段和 OE 段。
5. 如果由各类活动的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 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最终形成商业区的范围是
OA ;住宅区的范围是 BC ;工业区的范围 是 CE 。
OA
商业区
BC
住宅区
D
工业区
E
与市中心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平水租地
2.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的影响
多核心模式
思考:
不同的城市,功能区的种类和数量是否 一样,空间分布与组合是否相同?说出 你的理由。
二、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成都市地处 平原, 城市形态集中紧 凑,城市的功能 区围绕 市中心呈
同心圆状分布, 空间结构为 同心圆模式。
重庆市地处 嘉陵江与 长江干流交汇处,城 市形态分散,分为几 个片区,城市的功能 区围绕多个 核心 分 布,空间结构为 多核心 模式。
OA
商业区
BC
住宅区
D
工业区
E
与市中心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练习题
1. 商业区多位于( B )
①市中心 ②城市的外缘 ③街角路口处 ④交通干线两侧 A. ③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3. 商业活动 的地租曲线最陡,说明其付租能力随距 离变化最急剧,也说明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对商业 的影响最大。商业活动愿意支付租金的区域范围
是 OB 段。
O AB CD
E
与市中心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平水租地
2.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的影响
读图提示:
4. 工业活动 的地租曲线最平缓,住宅活动 的地租 曲线的斜率介于中间,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 工业活动的影响最小。住宅活动和工业活动愿意支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2.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的影响
平水租地
读图提示:1. 从横轴看,市中心在 O 处,从这
里自左向右,表示距离市中心 越来越远 。
2. 从三条地租曲线来看,都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 距离的 增加而递减 ,表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
业、住宅和工业等活动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 大小不一 。
1.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读“某城市内不同地域地租的立体分布示意图”,分析交通 条件是怎么影响地租的。
读“地租的立体分布示意图”
读图提示: 1. 地租最高峰应该出现在城市的
市中心 ;原因是有多条道路 穿 过,通达度 最高,故 地租 最高, 形成地租最高峰。这里往往会形成 中心商务区或 商业区 。 2. 地租次高峰出现在从 市中心 延 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两旁、以及公路 的 交会处 。这些位置 通达度 也 很高,地租 很高,形成地租次 高峰。一般也会形成商业区 。 3. 在城市外环路及 交通干线两侧, 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这些区 域可能形成 住宅区 。 4. 远离公路或 城市外缘的地区,租 金比较低,一般形成 工业区 。
3. 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 外缘 ,与高坡、文化
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在 在城市 内部 ,与低地、 工业区联系。
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图
巴西利亚的城市地域结 构就像一架巨大的喷气 式客机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地形地貌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 (稳定少变) 水文因素
形成原因
历史因素
人文因素 (经常变化)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二)经济因素
1. 经济因素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 因素,城市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差异。 2. 具体表现为:城市中每一块土地到底用于哪一种活动, 取决于各种功能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 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块土地。 3. 因此,可以说经济因素通过地租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 4.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 远近两个方面。
(一)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后来城市功能分 区的重要基础;因为早期的土地利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后的功能分区有 着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早期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区得以延续和保留(尤其在中国)
2. 早期的土地利用后来也可能完全改变。如西方国家的一 些大城市中心区衰落。
请大家讨论:以下几个城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 ?
归纳总结
(2011 年高考江苏卷)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 答(1) ~(2) 题。
(1)与图中M— N一线 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 是( )
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 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 六类~五类~四类~三类~五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
(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读图提示:
6. 三种功能区的区位特点是:商业区靠近 市中心 , 但占地面积 最小 ,接近最大的 消费人群 ,付租 能力 最高。住宅区靠近 商业区 和 工业区 ,既方便购 物,又方便工人上下班,而且付租能力在此范围内最高; 工业区远离市中心 ,商业、住宅活动只愿意支付很低地 租,只有工业活动付出租金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