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题目再现:(小作文)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
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例文:在我看来,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潜在问题。
一方面,点赞是对他人分享内容的认可和鼓励,有助于增进友谊和社交互动。
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导致虚荣心的滋生,甚至影响真实的自我表达。
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点赞,用它来传播真相传递公平正义,而非成为虚荣心的奴隶。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
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
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例文:选择绍兴作为研学目的地的理由如下:首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擘,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鲁迅的故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创作环境以及思想形成过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
其次,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观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历史文化遗迹,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绍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
我们可以游览东湖、鉴湖等自然景观,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我建议将“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的目的地定为浙江绍兴。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例文:月的独白我是那高悬夜空的明月,静静洒下银白的温柔。
我见证了多少离合悲欢,却只能默默无言,静静守望。
我在夜空中独自轮转,穿越云层,历经风霜。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会考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考定会获成功。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作⽂素材审题⽴意分析及参考例⽂【九篇】》供您查阅。
⼀、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体可以归为三类,寓⾔类(包括寓⾔故事、寓⾔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字)、名⾔类(包括名⼈之名⾔、领导之名⾔等以说理为⽬的的警⾔类⽂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活的表述性⽂字)。
③审导思。
这些⽂字引导你思考的⽅向。
如“有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
”“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部分,它⼀般要明确题⽬或话题,如“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等指导⽴意取向的⽂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度、明确⽴意,⾃选⽂体,⾃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审题⽴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的,从不同的⾓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趴在鱼缸⾥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样呼吸⾃由的空⽓了。
”鲥鱼奄奄⼀息:“虽然我的⽣命短暂,但我⾄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湖光。
最新思辨作文7篇(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最新思辨作文7篇(审题立意+优秀范文)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根据漫画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优秀例文】压力,通往成功的动力在温室下长大的花朵,固然美丽,却禁不住一丁点儿的风浪的考验,那样的美不值得赞颂;只有经过风雨洗礼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的观点是:压力,是人们通往成功的动力,而且,唯有压力,才可以使人更好地奋进。
压力是什么?是羚羊面临悬崖而不畏缩,最终群羚飞渡;是蚂蚁身陷火境而不惧怕,最终众蚁脱险。
压力意味着什么呢?——艰苦。
咖啡是苦的吧,但西方人视如珍宝;茶是苦的吧,但东方人视为知己。
压力的降临并不是上苍在愚弄世人,而是在催化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演奏出世间绝唱。
外部的不利条件与内心的渴望常常交织,从而形成压力,但那些成就卓越的人,他们奋力抗争,发挥潜能,克服困难,最终获得辉煌的成就。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身陷囹圄,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但面对困境,他内心对史学的热爱却不曾有丝毫的减弱;他觉悟世事,天堂地狱般的变故与内心的激情组成一股压力,最终激起他的创作心潮,最终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得以问世。
导弹之父“钱学森”不惧压力,不畏险阻,坚定着自己的理想,凭着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将压力化作动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率领他的团队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如愿以偿地报答了祖国。
所以说,成功需要压力的推进,在困难的境遇中,在人们的内心中,压力会提高人的境界,创造辉煌。
畅游成功之海,侧耳聆听天下成功之士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家曹雪芹说:是天堂地狱般的变故使他加倍投心于《红楼梦》,是压力之桥使得《红楼梦》诞生。
盲人埃里克说:是自身的残缺让他创造了征服珠峰的奇迹,是压力之桥让他抵达了珠峰之巅,创造了奇迹。
压力,犹如磐石,但它更是催化人成功的力量。
2024年全国卷甲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从材料中的“才可能”或是客观规律上,我们可以明确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条件,只 有坦诚交流,实现心与心相连,交流才有意义,这样才是“真正”的相遇。 ④实现“真正的相遇”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大战危机、全球变暖、动植物快速灭 绝、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威胁下,人类迟早要迎接共同的命运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 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世界战火纷飞、贫富差距巨大,在信息化 的浪潮之下,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绝望中不甘死去?
(举例论证,结合热点素材展开,切中肯綮。
国与国之间,应真诚相待,和谐共处,以面对共同的命运。 (第二分论点,从国与国之间相处的角度展开论证。)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 永远的利益。”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共处。从中 国放眼望去,环顾世界:向东,日本一意孤行,核污水排海仍在 继续;向西,美国态度强硬,议院批准的对台军售额逐年上涨; 向南,南海诸岛因主权问题争执不休;向北,俄乌战争依旧不息 。这东西南北,又可曾真正安宁?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多真正的相遇和更加美好的人生 。
(呼应开头,归结全文,展示美好愿景。)
【例文点评】
本文标题切合材料,直接表明立场观点。开头引用诗 句,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 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 下大同’”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逐层展开论证。所有论述 均围绕“人际交往与国之交流”这一特定情境展开,考生 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 ,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畅优雅。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运动的魔力”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运动的魔力”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吕氏春秋》的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提示我们,水流和门轴在不停运动中才能避免外来生物的腐蚀,保持活力;水的流动始终有方向,门轴要精准安插在门臼中才能转动畅顺。
爱因斯坦曾在给儿子的信中说:“生活就像骑自行车,为了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
”骑自行车必须不停地向前蹬,一旦停下来,就容易摔倒。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篇启示型材料作文,这次调研考出题摆脱了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常见的“辩证类”作文的出题模式,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之感,这对于不少考生来说是友好的,学生不容易在审题上栽跟头。
材料选取了毛泽东援引《吕氏春秋》的名言和爱因斯坦在给儿子的信中的一段话,两则材料价值导向基本一致,故这篇作文审题立意的核心词便是“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里的“运动”不仅仅指的是物理层面的多动手、多实践、多锻炼,也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多思考,接受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方法,葆有一种敢想敢作、自我革新的精神。
考生可以并列式展开,论述“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纵向深挖,立足古今探讨为什么要保持“运动”,接着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讨论如何保持“运动”的姿态(比如终身学习、敢于接受他人批评、学会自省等等),让自己成为高速发展的“飞轮”。
中华传统文化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论断,如果心想着固守一套标准而不加以变通,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不仅面对变化的世界无法及时作出准备,还会葬送掉自己光明的前途。
考生在写这篇文章时,可以适当援引中今中外的一些反面例子,从而让文章更有思维的深度。
在审题细节上,材料有一句话要留心——“水的流动始终有方向,门轴要精准安插在门臼中才能转动畅顺”。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成功与成长(审题指导与例文)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成功与成长(审题指导与例文)【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选手张博恒在体操个人全能决赛前志在冲金,不料在首项比赛中失误,排名第二十名。
虽然他一路猛追,但最终摘银,与金牌失之交臂。
我们在他脸上看到难以掩饰的遗憾,也从他的表现看到不放弃的坚强意志。
是的,向前看,不一定是成功,也可以是成长。
关于“成功与成长”,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则材料取材于巴黎奥运会的赛事热点事件、新闻榜样人物,对考生具有价值引领作用。
可将其视为三个层次,体操运动员张博恒志在冲金,但发挥失误,与金牌失之交臂,这是第一层次。
我们从他脸上看到遗憾,也看到不放弃的坚强意志,这是第二层次。
“是的,向前看,不一定是成功,也可以是成长”,第三层次的评论文字是对前述内容的总结概括,是引导考生聚焦“成功与成长”话题,形成二元思辨的关键。
在材料的引导下,考生要重新审视、界定“成功”与“成长”的内涵,围绕二者的关系进行讨论,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成功重结果,成长重过程。
成长与成功二者不同,但又有深度的联系:成长建立在希求成功的坚定意志的基础上,是成功的条件。
失败是成功的反义词也可以是成长的同义词。
我们常常要经历很多失败才能收获成功,这些失败可以让我们获得成长。
我们要有不惧失败的精神,才能收获意志的锤炼、新知的习得、身心的强健和本领的增强,最终收获成长。
当然,强调成长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放弃成功的追求或抛弃成功的信念与努力。
当代观照与青年立场:浮躁和功利的时代,成功容易成为最高价值追求,但对于青年来说一味地追求成功是对人生价值的窄化。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成长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累积更多的可能性。
【立意参考】秉成功之念索成长之道成功诚可贵成长亦足惜厚积成长之力薄发成功之金功成于外长成于内于成败境中看成长芳华【满分例文】日拱一卒促成功,功不唐捐获成长诚如黑塞所言,人的成长是通向自我的征途,在人生的征途上能获得成功固然难能可贵,但向前看,在通向成功大门之路上所收获的成长,未尝不是一种宝贵的成功经验“成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志,亦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意气,在世俗的眼光中,成功,似乎就是意味着考取功名、获得名利、拥有财富,人们都好似略过了获取这些成功的过程,而只关心结果的成功,然而,成功,一定伴随着成长,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冲破束缚,超越自身,磨砺意志,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我们的成长。
2023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局限”与“突破”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十五)“局限”与“突破”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洞穴之喻——认知的局限与突破”解析与例文原题展示: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23届成都市一诊作文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著名的“洞穴之喻”;一群囚徒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头和脚都被捆绑起来。
在其身后有一堆火,囚徒和火的中间有一堵矮墙,矮墙背后有人举着各种木偶走过,火光将这些木偶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影像,囚徒一直认为这就是事物本身。
有一天,某个囚徒转头看到这些木偶,惊觉原来看到的是幻影。
在痛苦的挣扎后,他终于接受了这一事实。
后来囚徒被带离洞穴,看到了阳光下事物鲜活的样态,才领悟到此前所见皆是幻像。
他送回洞穴,对其他囚徒讲述所见真相,希望带他们出去,但没有人相信他,并且讽刺他的眼睛坏了。
请以“认知的局限与突破”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本次作文材料由文字与图片共同构成,以著名的“洞穴之喻”为材料主体,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思辨性。
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深刻性与现实的针对性。
粗看材料,很多考生被模糊的图片与陌生的“洞穴之喻”给吓住了。
其实本不应该被吓住。
出题者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
这个花招和2022年全国甲卷以《红楼梦》作为材料的花招一样,看似唬人,其实是纸老虎。
学生只要紧紧抓住写作引导语中的“认知的局限与突破”来做文章,其实很简单。
“洞穴比喻”包含的隐喻是:洞穴场景描述了人的根本处境,“洞内”是现象世界或者可见世界,是不实在的;“洞外”是理念世界或者可知世界,是实在的。
“洞穴的囚徒”指人类自身,把影像看作是实在的,真假颠倒,人类有待于教育。
“挣脱束缚的囚徒”指受过教育的,追求真理的人。
“太阳”指的是“善的理念”,是一切的原因,是教育的目的。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自在”和“成人”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自在”和“成人”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
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过程,是他从“自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也是他逐渐摆脱兽性,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磨练自身,不断获得人性的过程。
而从材料中对孙悟空经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对“自在”与“成人”并不是一视同仁的。
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让孙悟空失去了自由。
而脱离了个人绝对自由,收敛个性,遵守规则后,他却最终得以立地成佛。
而关于我们青少年的“成人”与“自在”来说,如果我们追求一味的安逸自在,自由闲适,每个人都不去上学,都不去工作,都不去为了理想辛苦打拼,那么我们始终是那个无知的顽童,我们的社会也将面临崩溃。
而正是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有了必要的约束,必要的束缚,那些胡乱生长的生命才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了向阳的决心和毅力,整个社会才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所以,写作过程中,要对个人自由与社会规则进行思辨性的讨论,而且这个讨论要结合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来进行。
首先可以明确提出,我们身为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此还可以紧跟时事,结合如今疫情封锁,出行不便时,人们如何遵守网络社交的规则这一时代话题进行思考。
2025年高考备考:全国各地模拟作文汇编【原题+审题+立意+例文】
2025年高考备考:全国各地模拟作文汇编【原题+审题+立意+例文】01.【来源: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
”那么,仅仅靠“质疑”就能取得进步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朱熹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强调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质疑能够促使人们思考,推动知识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我们认知、思维、纠偏、创新等各方各面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倡要有大胆的质疑精神。
同时,材料也指出仅仅靠“质疑”很难取得较大进步,则引导考生思考质疑与进步之间的关系,质疑是否是取得进步的唯一因素。
因此,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更为广阔的意义,思考正确的做学问方法。
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方面,只有对既有结论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剔除不良信息,从而实现对其合理内核的传承;另一方面,大胆质疑所带来的新思考与新机遇,将为创新提供可能性。
由此观之,大胆质疑是破旧立新、继往开来的重要条件。
尤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尤其需要质疑精神,人类的创造创新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形成的。
有创新能力才是极大的进步,质疑是进步的起点。
然而,质疑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它就只是一种空洞的思考。
仅仅提出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探索、实践去寻找答案。
如果牛顿只是满足于质疑,而不去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实践,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能永远也不会被发现。
取得进步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除了质疑,还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的检验。
爱迪生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敢于质疑传统的照明方式,更在于他的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和实践精神。
综上,考生可以围绕“质疑”这一关键词,从其内涵、对学习的重要性,与进步之间的关系等角度来立意构思。
高中作文“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拉的进步,有人认为,已有千年传统的纸质阅读终将被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所取代。
也有人认为,纸质阅读依然是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纸所阅读是无可替代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淡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交作文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材料呈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电子阅读将取代纸质阅读,后者认为纸质阅读无可替代。
理由各不相同。
但这两种观点的交锋,都基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的背景。
材料的意旨具有开放性,考生既可以支持前者的观点,也可以支持后者的观点,当然还可以综合两者,持第三种见解。
无论学生持何种观点,都需要对“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优劣、利弊作一定的比较(具有思辩性),同时还需要按照引导语的要求,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既是“体验”,就会涉及个人的阅读经历与感受,这个必不可缺;既是“思考”,就要充分联想、深度思维: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这两种阅读形式,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就上升到了阅读的规律,触及到了读书的本质。
【写作思路指引】在“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的大背景下,阅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阅读的方式和渠道也越来越多。
①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它们都只是阅读的一种形式。
②真正的阅读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获。
③要想真正读有所获,就必须进行有深度的阅读,浮光掠影的阅读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④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各有优劣,选择何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
【参考立意】①电子阅读终将取代纸质阅读。
②纸质阅读无可替代。
③阅读形式不唯一,深度阅读是王道。
(以上代表三种立论方向,但都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例文】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行不悖的双轨时代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阅读以其便捷性、即时性和海量存储的特点,迅速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享受知识的新途径。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守碗吃饭与突破个人界限”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守碗吃饭与突破个人界限”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原题呈现】(2022青岛一模)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的运动员顾艾玲曾在她的微博中写道:创造历史,打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综合理解以上两个材料,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描述一下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或者表达一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拟好标题;不得抄袭或复制;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该题目属于典型的众多名言的作文题目,主要考察价值观。
材料1揭示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即人生目标与自身现实和能力的关系。
材料二侧重于不断进取,突破自我的人生态度。
这两种材料看似对立,却有机统一。
一个是,当代年轻人是选择做刘姥姥还是做顾爱玲?第二是要认识自己,准确定位人生;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断突破自己。
题目中的刘姥姥和顾爱玲分别是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和奥运冠军形象。
考生有话要说,方便公开写作。
【审题指导】第一步,判断作文类型。
材料一是经典文化作品中人物的话语,材料二是2022年冬奥会冠军获得者在微博上的话语。
从类型上看这是一道传统文化+时事热点的组合类材料作文题。
第二步,解读材料。
材料一是出身底层的刘姥姥告诫因“家里冬事未办”而吃酒闲寻气恼的女婿的话,“守多大碗,吃多大饭”,劝诫女婿要认清自己的境况和身份地位。
这里的“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指的是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清自己,有自知之明。
如果达不到他人的水平,也不好高骛远,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盲目伪装、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材料二是2022年冬奥会冠军获得者谷爱凌发在微博上的话,关键词是“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指的是要打破自我的局限性以让自己获得完善、提升。
第三步,关注提示语。
材料提示语是“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材料作文“舍与得”立意参考与例文导写
材料作文“舍与得”立意参考与例文导写【原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立意:1.学会取舍,成就人生。
2.肯舍方能得。
3.于取舍之间,悟人生之道。
4.把握舍得智慧,于平凡中创造非凡。
【例文】于取舍之间,悟人生之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人生海海,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从容立于天地、活出人生价值是一个值得你我思忖的问题。
于我观之,唯有学会取舍,方能拨云见雾,成就理想人生。
取舍不仅需要果断与勇气,更需要智慧。
纵观当今社会,“内卷”“鸡娃”“焦虑症”等现象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叹生活压力大,精神内耗严重。
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其实是人们不懂得取舍之道,不愿意舍弃。
世间安得双全法?我们唯有善于舍弃,勇于放弃,方能成就更大的收获。
“柴火不够怎么办?”“把水减少一半就好了”,斯言凿凿,听之信之,活出精彩人生!岁月缱绻,葳蕤生香。
我们唯有从喧嚣浮华中抽身,舍弃浮名枷锁,方可从容立于天地,活出精彩人生。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当诗意地栖居”,且看林逋、陶潜,梅妻鹤子、采菊东篱,“误入尘网中”之后懂得及时抽离,舍弃官场浮名,潇洒恣意,终成佳话美谈、青史留名;且看李子柒,一袭素衣,一个镜头,三分田地,万千观众。
在她毅然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到乡野实现自己“田园牧歌”的理想时,成功也选择了她。
青年立于世间,也应学会取舍,迎接最好的结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我们唯有学会取舍,懂得转弯,不因一时的失去而沮丧叹气,方可迎来柳暗花明,于平凡中创造非凡。
正如漫画中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柴火不够怎么办?”不必费心地去寻找其他木柴,也无需最终放弃,我们只要转变思维,勇于舍去一半的水,自然可以实现预定目标甚至缩短水开的时间,迎来柳暗花明。
可见,世上无难事,只要懂取舍,人生的无限可能,只在取舍的一念之间。
作文思路分析与例文:渐入佳境
作文思路分析与例文:渐入佳境题目:渐入佳境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不得抄袭。
1.思路点拨(1)审题“渐”,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发展的。
“入”,表示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佳境”,指美好的情境。
标题的意思是:慢慢地进入某种美好的情境或境界。
(2)选材校园生活:例1.练习投篮,刚开始投不准,连篮框也挨不到,后来慢慢地练习,能挨到篮板了,再后来,能投到篮了,渐渐地,居然投三分球了。
例2.解决一道难题时,一开始没有头绪,但通过反复思考,尝试不同方法,最终找到答案的经历,体现渐入的过程。
(3)立意讲述自己学习一门学科或掌握某种技艺的过程中,从起初的困惑、艰难到逐渐找到方法、取得进步,最终达到良好状态,表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探索就能渐入佳境的道理。
2.相似标题2015普陀区二模《这样的感觉真好》、2018松江区二模《这一路,值得回味》、2023清浦区《这才是我期待的》3、参考例文:渐入佳境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与尝试中成长。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就会发现自己逐渐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
就像我学习打篮球的过程一样,从开始的不会投篮,到后面能投三分球,我在篮球的世界里渐入佳境。
记得第一次接触篮球时,我被它那圆润的外形和弹性十足的质感所吸引。
看着别人在球场上挥洒自如,我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篮球,想要一展身手。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
我连最基本的运球都不会,更别提投篮了。
篮球在我手中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听使唤,东跑西窜。
我感到十分沮丧,甚至想要放弃。
但是,我心中的那份热爱和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坚持了下来。
我开始认真观察别人的动作,学习他们的技巧。
我从最基础的运球开始练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
虽然我的手很酸,腿也很疼,但我没有放弃。
渐渐地,我掌握了运球的技巧,能够自如地控制篮球了。
接下来,我开始挑战投篮。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材料作文“补白与留白”审题分析与例文(报刊时评)导写
【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编辑报刊时,编辑会选择篇幅合适的短文来填补版面空白,以充分利用资源,称为补白。
而在书画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会有意留下相应空白,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称为留白。
补白与留白,或是工作的需要,或是艺术的智慧,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启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初读导语,单就第一段而言,在编辑报刊时,编辑会选择篇幅合适的短文来填补版面空白,以充分利用资源,称为补白。
而在书画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会有意留下相应空白,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称为留白。
说了两种相对的概念“补白与留白”,导语中一个“而”字点明了二者的关系。
由此考虑,导语虽未有明显的偏重,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还是更倾向于“留白”来立意。
再来看总结句部分的导语补白与留白,或是工作的需要,或是艺术的智慧,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启示。
该句话对“留白与补白”二者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同时也给出写作方向的引导。
所以,文章立意即可以单独从“补白”或者“留白”入手,也可从辩证角度论述。
参考立意:1.留白的人生更精彩。
2.留白让艺术更丰富,人生更精彩。
3.人生需要留白与补白。
【时评赏析与导写】留白,中国文人的艺术“自留地”作者:宋羽偶然读到白居易的《暮江吟》,竟被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感动到了,说不出什么原因,只觉得触碰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艺术“自留地”的边缘。
九月初三,不是节日,不是节气,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
这个日子在白居易的诗里,似乎处于被忽视的位置——人们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致,回味着“露似珍珠月似弓”的灵动,甚至琢磨着“可怜”二字里透露出的爱怜、珍惜之情,至于“九月初三夜”,无足轻重的日子罢了,谁会在意它呢?它偏偏几乎占据了整一行诗,以看似“无意义”的状态构成了一首七绝的四分之一。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学、才、识”三元作文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学、才、识”三元作文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原题再现】(河北邯郸2023届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讲的是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问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头,以见识引导弓箭发射,才能命中目标。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材料引用了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并加以释意。
学问像弓弩,才能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会命中靶心。
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辅助构成有机整体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
增加学识,提高眼界,才能使用好学问之弩,让才能之镞一箭中鹄。
拉弓射箭,射中目标有两个条件,一是箭的精准度,二是拉弓的力度。
学问像弓弩,学问越多,拉弓蓄力的就越多。
力量足了,才能拉稳弓弦。
而将力量加强是个长期锻炼的过程,学习积累就似拉弓蓄力,积淀越深,学习之弓也就拉得越满。
否则,弓箭无法弹出,自然无法击中目标。
有了足够的学问,力量汇集于一处,就是在箭头。
所以,才能像箭头,才能是由足够的学问积淀而成的。
而不管是学学问,还是才学,都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可以让学问与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见识是引导,学识是基础,才能是学习的发挥。
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
其实,学问、才能和见识都是从“学”中来,要想有丰厚的积淀,首先得确定好目标。
有了目标后,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靠实力去实现它。
有的人学习不够,急于求成,如同弓弦没有拉满就把箭射出去,其结果是射出的箭虽多,但都软弱无力,无一中的。
有的人学得很踏实,拉弓很慢,但很讲究攒足力道,箭箭都能中的。
高中语文关于“寡好”话题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高中语文关于“寡好”话题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作文原题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时期的吕蒙正,身居宋太宗一朝的宰相位,追捧者众多。
一官吏想经由吕蒙正之弟,送上自家祖传“古鉴(镜)”。
据说此镜能一直照出去二百里,是件稀罕物。
吕蒙正听弟弟提及此事,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这面宝镜究竟能照出多少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吕氏“寡好”的态度。
吕氏的“寡好”,透露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部分有两段:第一段讲吕蒙正拒受宝镜,第二段讲吕蒙正寡好的态度。
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原因,第二段是立意所在,尤其是“重要的是吕氏“寡好”的态度。
吕氏的“寡好,透露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一句为材料要旨之集中体现。
“寡好”就是少一些嗜好,或者极少有所好。
吕蒙正的“生活经济学”是什么?联系材料,应该是清心寡欲,始终以廉洁自律,不贪图外物,更不为外物所累。
只有这样,才能身正影直,晚节自保。
寡好即寡欲,穷奢极欲,衰将及之。
没有特别嗜好,抵御诱惑,清心寡欲,能不为外物累。
寡好,位居上者尤慎之。
老子有言:“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卫懿好鹤,身死国亡;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行下效,不可不慎。
作文的任务没有设置太多的情境要求,只是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实际上就是要求写出对寡好这种态度的看法。
写作时要紧紧围绕关键词寡好,可从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思考作文。
写作中可以联系古今中外的许多例子,如近几年一些贪官因“多好”而毁掉自己的例子等。
参考立意:1.“寡好”方能走得更远。
2.“寡好”彰显一个人的品格。
3.“寡好”者多助,“多好”者少助。
参考例文:以寡好之弦,谱生活舞曲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王取之尽锱珠,生活歌舞升平,却终究二世而亡;吾面如碟,安用宝镜,吕蒙正拒宝如平常,生活简单纯粹,始终两袖清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容及含意的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例文】短暂的生命,多彩的人生有人说:“生命像花,美丽而且鲜艳。
”有人说:“生命像草,平凡而且脆弱。
”可我认为,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可同样要活的有意义。
人生在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不求举世闻名,但求无愧生命;不求人人称颂;但求无愧于心。
人活一生,要活的有价值,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何尝不是人生的目标,生命的宗旨呢?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这些了吗,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我们又做到了什么?我们不但要活的快乐,而且要活的有意义将灰色的生命,变成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人生,我们要利用有限的生命,来使自己不枉人生。
当我们看到老人无助地在街心行走,当盲人毫不知情地走在汽车前方,当小弟弟、小妹妹在铁轨上玩时,我们又在做什么?当我们站在烈士墓前,当我们经过战争遗址时,当我们看到英雄舍己救人后,却死在坏人手里,我们的心,那个人们口中的良心又在哪里?具报道,一些黑网吧在利益的驱使下,想方设法勾住学生的“魂”,非但不制止青少年学生无限制地上网,反而为学生提供盒饭、面包、饮料,甚至让学生泡在网上,夜不归宿。
新疆一少年春节不回家,竟留宿网吧22天!有的学生假期的大半时间都在网吧度过,一个学生把春节得的1000多压岁钱全都压给了网吧,那这些网吧的老板他们的心又在哪里?人活在世,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世,无愧于家国天下,那,便是七彩的人生!(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写作指导:表层含义:“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
“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扬长避短”有三层解释:第一层解释,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第二层解释,宣扬别人的长处,回避别人的短处;第三层解释,善于学习使自己擅长的技能更长,避开自己的短处。
这三层解释包含了应用、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其中一层解释,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例文】扬长避短,成就人生当今社会无论我们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更需要对客观事实的了解,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即使再努力地学习也不会成功。
兔子发展短跑的特长,不去学习游泳,打洞之类的薄弱项目,才能在优势项目中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游泳没学会却把短跑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所以说,发扬长处,避开短处,才是成功的硬道理。
聪明的人懂得扬长避短。
从《三国演义》到《雍正王朝》再到《长征》,唐国强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今年,凭借在《长征》中的出色表演,唐国强得到了“美菱杯”观众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电视剧演员金奖,使他的演艺事业达到了又一个顶峰。
有观众问唐国强有没有信心演好《贫嘴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大民,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演不了,并说还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说鲁智深等。
因为每个演员由于外型、气质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大家都在尝试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胜任,聪明的人懂得去扬长避短。
在团队合作中懂得扬长避短。
在现代的许多公司和企业中,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长板和短板”的理论。
在一个公司中肯定会有地域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等诸多优势中的其一或全部,这就是“优势”,也就是所谓的“长板”。
不具备的就算“短板”。
每个公司都是“长板”和“短板”的组合,只有将“长板”和“短板”互补,发挥“长板”的优势,弥补“短板”的不足,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见,扬长避短是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
的确,纵古观今,扬长避短成就人生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春秋时期,田忌通过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的方式来弥补自身马匹的不足,从而赢得胜利;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钱仲书,虽然年轻的时候数学不及格,但是清华大学还是破格录取之,终在文学方面成为一代大师;抗战时期,中国中央放弃走联红军“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毅然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人必须悦纳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前进”。
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懂得发扬自己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他能够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脚踏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迈进。
【思路点拨】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从信息点中找到立意点,明确文体。
第一步,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容;第二,关注材料中人物的关键词,明确立意的围;第三,选择文体,拟写作文。
(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
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老人看着他说:“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
”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们家的地产。
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
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这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伦敦土豪卖奶酪,凭借这简单的工作赢得了亿万家产。
从“我们喜欢卖奶酪”工作来看,人生可以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来立意;从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来看,人生要学会坚持。
【例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刚刚走进社会,生活尚无保障的年轻人做不到;在商海搏杀,被生意困扰的商人做不到;在工作岗位上为养家糊口拼命工作的老百姓也做不到;身负一官半职的各级各类领导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如此潇洒呢?我认为是活到一定境界,对自己的需求十分了解的人才会有此魄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老朋友在公园里散步,一个是州长,一个是亿万富翁。
州长向老朋友抱怨说他被政务搅得心烦意乱,经常失眠,并慨叹当初要是他当作家的理想不被生活改变,该有多好。
而亿万富翁则向老朋友诉说金钱使他失去了自由,并对当年一个人坐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晚霞翻飞的惬意念念不忘。
这时他们看到大哲学家罗尔带着女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愉快场景,异口同声道:“他们真幸福!”于是,州长和亿万富翁走上前求教罗尔:“幸福是如何获得的?”罗尔看了看他们说:“做你喜欢做的事!”说完,又放起了他的风筝。
原来,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竟然是成功的阶梯和在动力;喜欢,也是幸福的源泉。
有一次记者问爱因斯坦“你的成功是否是因为你的天赋”时,爱因斯坦风趣地说:“有天赋的人很多,而成功与否关键看你对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与勤奋。
”热爱者,喜欢的另一种表达而已。
你可能贫穷也可能富有,你可能平凡也可能伟大,你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腰缠万贯还是勉强糊口,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只要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只要你所做的是你所喜欢的,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你就会体悟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不仅会使你走向成功,还会使你获得幸福。
人生苦短,来去匆匆,我们要想在短暂的生命之旅中有意义地存活,就必须淡泊名利,忘却世俗,脚踏实地地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为喜欢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