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合集下载

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管理方法目前,国际上主要流行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大致如下:1) PM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即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指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受业主方的委托,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投资成本、项目工期进度和项目质量三大目标实施控制,并向业主提供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服务。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2) CM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模式或快速轨道方式,这是近年来在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其根本出发点是缩短项目周期。

3) 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管理模式,这是一种较为简练的项目管理模式,基于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4) 设计-管理工程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方式。

5) BOT建造-运营-移交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国外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在国际工程中,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选用何种项目管理模式,由专业的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做项目评估和分析后提供项目建议书给业主投资方,由项目业主综合衡量工程建设项目各方面的因素后决定。

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威力在于它将风险暂时转移给承包商以及一系列担保机制。

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实施有两个根本前提:一是存在一支精通设计、招标、施工、管理、商务、法律与外语且具良好声誉的工程咨询管理专家队伍;二是对工程咨询服务的内容、方式、深度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极其具体而严格的规范。

招标投标制与工程咨询管理制度是国际业主制中对施工承包商选择与监理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两个面与过程。

就重要性而言,显然工程咨询管理制度更突出。

国际工程业主至少要签订三个合同:两个咨询服务合同,一个施工承包合同。

工程项目的三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三管理模式

一、设计-招标-施工模式(DBB)设计-招标-施工模式,即DBB模式,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然后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具体流程如下:1. 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签订设计合同;2. 设计单位完成工程设计后,业主组织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3. 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4. 施工过程中,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

DBB模式的优点是管理方法成熟,各方对程序熟悉,业主可自由选择设计、施工单位,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但缺点是项目周期较长,业主与设计、施工方分别签约,自行管理项目,管理费较高;设计的可施工性差,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

二、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即EPC模式,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具体流程如下:1. 业主委托EPC总承包商进行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2. EPC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3. 业主对EPC总承包商进行监督管理。

EPC模式的优点是强调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投资成本。

但缺点是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参与度较低,对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三、项目管理服务模式(PM)项目管理服务模式,即PM模式,是指业主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具体流程如下:1. 业主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管理,并签订项目管理合同;2. 项目管理公司根据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招标、实施准备、施工控制等工作;3. 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合同、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一、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BB)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BB)是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常用的模式之一。

该模式将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划分为设计、招标和建造三个阶段。

二、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是一种以项目融资为基础,由项目发起人承担建设项目的全部费用,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的一段时期内运营该项目,并在此期间还清贷款,最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或其它投资人的一种模式。

三、项目管理承包模式(PMC)项目管理承包模式(PMC)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进行项目管理,负责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部或部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合作模式(Partnering)合作模式(Partnering)是一种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该模式下,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等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约定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等目标,并共同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

五、EPC(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设计-采购-建造)模式是指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由一个总承包商负责,包括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全部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业主的管理负担,实现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体化。

六、快速轨道工程管理模式(Fast Track)快速轨道工程管理模式(Fast Track)是一种加快工程进度的方法。

该模式通过并行作业的方式,缩短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

七、集成—体化管理模式(l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简称IPD)集成一体化管理模式(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简称IPD)是一种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阶段进行—体化管理的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浪费和冲突。

八、质量管理模式(QPM)质量管理模式(QPM)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该模式注重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分类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分类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分类1.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线性的、阶段化的管理模式,也被称为“瀑布模型”。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按照预先确定的时间表和步骤一步一步地执行,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交付物。

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风险较低的项目,但对于复杂多变的项目可能不够灵活,无法适应变化和风险管理的需求。

2.敏捷项目管理模式:敏捷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弹性的、迭代的管理模式,也被称为“迭代模型”。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被分为多个短期迭代周期,称为“冲刺”,每个冲刺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交付物。

团队在每个冲刺结束后进行回顾和调整,以适应变化和不断改进。

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需求不确定、风险较高的项目,能够更快地响应变化和客户需求。

3.协同项目管理模式:协同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协同决策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团队成员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中共同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涉及多个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方的项目,能够促进更好的沟通和合作,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质量。

4.融合项目管理模式:融合项目管理模式是将传统项目管理、敏捷项目管理和协同项目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和融合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管理团队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灵活应用于不同阶段和情境中。

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项目,提高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和效果。

5.可持续项目管理模式:可持续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团队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应用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执行到运营和维护,考虑项目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

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并与相关标准和法规保持一致。

总结起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分类包括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敏捷项目管理模式、协同项目管理模式、融合项目管理模式和可持续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区分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区分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下对几种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区分:一、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将图纸清单全部的施工内容,发包给一家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总承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将其中的部分项目再分包给对立的专业公司。

这种模式适用于业主已有完整的施工图设计以及清单,施工总承包单位只需按图施工即可。

优点:1. 项目周期相对较短,施工效率较高;2. 业主只需与一家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沟通,管理相对简单;3. 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缺点:1. 业主对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控制力较弱;2. 施工总承包单位可能会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分包单位施工质量不稳定。

二、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是指业主聘请专业的公司协助工程的管理,相当于去餐厅吃饭,你怕餐厅的菜做得不好,就花钱请了一个米其林的大厨去指导工作。

大厨去了只动口不动手。

优点:1. 业主可以借助专业公司的力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2. 专业公司负责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有利于提高项目质量。

缺点:1. 业主需要支付较高的管理费用;2. 专业公司可能会对施工环节的控制力度不足。

三、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只需提最终的要求,就可以发包。

中标的单位要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完成全部项目的建设。

优点:1. 业主只需关注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管理相对简单;2. 工程总承包单位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有利于保证项目质量。

缺点:1. 业主对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控制力较弱;2. 工程总承包单位可能会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分包单位施工质量不稳定。

四、设计-招标-施工模式(DBB)DBB模式是指设计、招标、施工三个环节依次进行,业主分别与设计、施工方签订合同。

优点:1. 业主对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控制力较强;2. 便于责任划分,有利于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九种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的九种模式

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的九种模式,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参考。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九种模式1. 项目导向型管理模式项目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为核心,将项目目标、项目进度、项目成本、项目质量等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

2. 过程导向型管理模式过程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为关注点,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过程控制,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3. 质量导向型管理模式质量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质量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项目管理者需将质量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4. 成本导向型管理模式成本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成本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管理者需关注项目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5. 时间导向型管理模式时间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进度为核心,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管理者需关注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6. 风险导向型管理模式风险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风险为核心,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降低项目风险损失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管理者需关注项目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7. 人力资源导向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人力资源为核心,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确保项目团队高效运作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管理者需关注项目团队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8. 技术导向型管理模式技术导向型管理模式是以项目技术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技术优化,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的一种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控的方式。

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1. 传统型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计划-执行-监督-控制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通过明确工作范围、任务分配、时间表及进度、成本预算等方面的内容,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 敏捷型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需要更加灵活、开放、适应性强的项目管理模式。

该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快速反应、自我调整、持续交付,并强调与客户的紧密沟通与协作。

3. 精益生产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是以精益生产理念为核心,将其运用到项目管理中。

该模式强调最大化价值,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等手段,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 全球化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跨文化、跨国界、跨时区的项目管理,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项目管理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文化敏感度,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

5. 聚焦于价值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将客户价值放在首位,通过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效率等手段来提高项目价值。

该模式注重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创造最大化的客户价值为目标,推动项目管理的升级和进步。

这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
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7种主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7种主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技术经济水平的发展,建设工程业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总的趋势是希望简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得到更全面、更高效率的服务,更好地实现建设工程预定的目标。

与此相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有七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一、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项目——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实行的就是这种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缺点是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之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二、CM模式即建设-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

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那种设计完成后才进行招标的传统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

CM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进入80年代以来,在国外广泛流行,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工程项目可以定义为一系列有序的任务或步骤,旨在实现特定目标。

这些项目通常涉及多个部门、组织机构和技能的协调和管理。

管理这些项目的过程被称为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内部因素,如紧密的协调和管理,而且还取决于采用的管理模式。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也称为瀑布模式,是最早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之一。

瀑布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将工程项目划分为一系列阶段,自上而下按照线性顺序依次执行。

在这个模式下,每个阶段的任务需要完成之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这种线性和有序的结构使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变得更容易,因为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然而,这种模式难以适应复杂和多变的项目需求。

在此模式下,团队成员必须在完成其任务后等待其它团队成员完成任务,阻碍了创造性和灵活性。

敏捷模式敏捷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迭代和增量性的开发。

与传统模式一样,工程项目被划分为一系列阶段,但每个阶段实际上由多个迭代组成,每个迭代通常持续几个星期至几个月。

这个模式下,团队成员需要快速响应需求的变化,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和新的需求来灵活调整项目计划。

敏捷开发模式也强调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可持续性开发。

敏捷模式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响应变化和灵活性的项目更加适用,但如果团队成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沟通能力,这种模式的管理和控制也可能会受到挑战。

混合模式混合模式是将传统模式和敏捷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灵活选择特定的方法和工具,以满足项目调整和进度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项目初期采用传统模式,以优化需求定义和规划。

但随着项目的进展和需求的变化,团队可以选择采用敏捷模式的一些迭代和增量特点来快速响应变化。

这种模式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它允许项目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

结论在选择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时,需要考虑项目的复杂性、时间表、预算和人员组合。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比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多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本文将对这些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设计-招标-施工模式(DBB)DBB模式是最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设计、招标和施工三个阶段依次进行。

这种模式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其优点如下:1. 管理方法成熟,各方对有关程序熟悉;2. 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控制;3. 可自由选择工程师,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然而,DBB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1. 项目周期较长,业主与设计、施工方分别签约,自行管理项目,管理费较高;2. 设计的可施工性差,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3. 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多索赔多等。

二、设计-建造模式(DB)DB模式是DBB模式的简化版,将设计、招标和施工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

这种模式在我国应用较少,但其优点较为明显:1. 项目周期缩短,降低业主管理成本;2. 设计与施工紧密合作,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3. 便于责任划分,减少争议。

三、建设管理模式(CM)CM模式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先进行部分设计,然后进行施工。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其优点如下:1.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周期;2. 降低设计变更风险,减少工程成本;3. 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

然而,CM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1. 需要较强的设计能力和施工能力;2. 对项目经理的要求较高,需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四、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PC)EPC模式是指由一个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采购和施工。

这种模式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其优点如下:1. 降低业主管理成本,简化管理流程;2. 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3. 责任明确,便于风险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几种常见的模式可供选择,如传统水平模式、职能专业分工模式和项目化结构模式等。

本文将对这些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统水平模式传统水平模式是指按照工作职能划分项目组织结构,每个部门负责自己的专业领域,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由项目经理负责。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项目相对稳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项目组织结构简单,各职能部门之间配合紧密。

但这种模式存在问题,如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信息传达不及时,易产生项目进度延误、质量问题等。

二、职能专业分工模式职能专业分工模式是指按照专业领域划分项目组织结构,每个专业部门负责相应专业工作,由专业经理负责协调和指导。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具有较多专业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问题,如专业部门间缺乏协调,信息传递不畅,项目进度易受到影响。

三、项目化结构模式项目化结构模式是指按照项目需求划分项目组织结构,每个项目单独组建一个项目团队,由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项目规模大、复杂度高、需求变化频繁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协调各个专业和职能部门,提高项目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问题,如项目团队建立和解散的成本较高,项目人员流动带来的知识损失等。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模式外,还有一种较新的模式是矩阵式组织模式。

矩阵式组织模式是将传统水平模式和职能专业分工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弹性的组织结构。

在矩阵式组织模式中,项目经理通过与各职能部门的经理协商和沟通,调配资源和协调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项目规模适中、有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资源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平衡职能专业和项目运营之间的关系,提高项目的绩效和效率。

工程项目主要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主要管理模式

一、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DBB模式是最传统、最普遍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工程项目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进行。

业主负责项目的设计、招标和施工过程,承包商则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DBB模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强,业主可以自由选择设计、监理和承包商。

但缺点是项目周期较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且变更容易引起索赔。

二、建设-管理(CM)模式CM模式是在DBB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施工顺序,允许在项目早期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项目。

CM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提供施工建议,并在施工过程中负责管理施工过程。

CM模式的优点是缩短了项目周期,降低了风险,但缺点是管理费用较高。

三、工程总承包(EPC)模式EPC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委托给一个总承包商,由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全过程。

EPC模式的优点是简化了项目管理,降低了风险,提高了项目效率。

但缺点是业主对项目管理的控制程度较低。

四、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PM模式是指业主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PM公司不直接与项目承包商签订合同,但可以协助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并监督合同的履行。

PM模式的优点是提高了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降低了业主的管理风险。

五、项目管理总包(PMC)模式PMC模式是PM模式的延伸,它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设计、招标、施工等。

PMC公司通常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服务。

PMC模式的优点是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缺点是管理费用较高。

六、其他模式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模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管理模式,如联合体模式、合伙制模式等。

这些模式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业主的需求和项目管理的目标来确定。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包含了项目的规划、组织、指导、监控等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项目团队的协作,以达到项目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 瀑布模式瀑布模式是最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之一。

它是按照顺序进行的一种线性管理模式。

项目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到最后的发布,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交付物。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求相对稳定、可预测的项目,能够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但对变更适应性差。

2. 敏捷模式敏捷模式是一种迭代、增量的管理模式。

它强调快速响应和适应变化,以便在项目进行中不断调整和改善。

敏捷模式下,项目会被切分成若干个短周期的迭代,每个迭代都能交付可用的软件产品。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求较为灵活、变化频繁的项目。

3. 螺旋模式螺旋模式是一种风险驱动的管理模式。

它将项目切分为多个循环周期,每个循环周期都包含风险评估、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等阶段。

螺旋模式注重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够更好地进行项目评估和改进。

这种模式适用于复杂、高风险的项目。

4. 女巫模式女巫模式(魔术师模式)是一种通过快速原型和迭代来进行项目管理的模式。

它强调项目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通过实际的原型演示和快速的迭代来达到项目目标。

该模式适用于需求不确定、创新性强的项目。

5. 联邦模式联邦模式是一种多学科、跨组织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各成员单位或组织分别负责项目的不同方面,通过协同合作来完成整个项目。

联邦模式适用于大型、复杂的项目,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团队的专长和资源。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往往会采用上述模式的组合形式,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

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项目目标的明确、资源的合理配置、团队的协作和沟通、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等。

只有在做好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获得预期的成果。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模式

一、总分包模式总分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将整个工程项目委托给一个具有综合实力的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负责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全过程。

总分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有利于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2. 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建设成本;3. 有利于控制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水平;4. 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加快项目进度;5. 对建设单位而言,选择总承包单位的范围小,一般合同金额较高。

对总承包单位而言,责任重、风险大。

二、平行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分别委托给不同的承包单位进行施工。

平行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有利于建设单位择优选择承包单位,提高工程质量;2. 有利于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3. 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加快项目进度;4. 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量大,可能导致项目管理混乱;5. 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大,可能导致建设成本上升。

三、联合体承包模式联合体承包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担工程项目。

联合体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对建设单位而言,合同结构简单,组织协调工作量小;2. 对联合体而言,可以集中各成员单位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克服单一公司力不能及的困难;3. 增强竞争能力,提高项目成功率;4. 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项目风险。

四、合作体承包模式合作体承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项目风险。

合作体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建设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小,但风险较大;2. 承包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项目成功率;3. 适应性强,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模式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模式的特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
EPC合同条件更适用于设备专业性强、技术性复杂 的工程项目,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 程合同条件》前言推荐此类合同条件:“可适用于以 交钥匙方式提供加工或动力设备、工厂或类似设施 、或基础设施工程或其他类型开发项目”。
EPC模式
六、 Partnerin g模式
合伙(Partnering)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中 期首先出现在美国。
Partnering模式是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的管理模 式。它是指项目参与各方为了取得最大的资源 效益,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资源共享的基 础上达成的一种短期或长期的相互协定。
六、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的特点: 一. 双方的自愿性; 二. 高层管理的参与; 三. 信息的开放性。
招标
1 22 33

11
2

33
时间
由业主委托的CM经理与建筑师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 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但CM经理 对设计的 管理是协调作用,完成一部分工程的设计后, 即对这一 部分工程进行招标,发包给一家承包商,由业 主直接就每个分部工程与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要挑选 精明强干,懂工程、懂经济、又懂管理的人才来担任 CM经理。CM经理与各个承包商之间是管理和协调关系。
PFI模式
九、PFI模式
模式的优势在于: 它是一种吸收民间资本的有效手段。 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有利于加强管理、控制成本。 有利于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设备。 PFI不会像BOT方式那样使政府在特许期内完全失去对项目所有权或经营权的控制,政府在特 许权期间不出让项目的所有权,可随时检查PFI的工作进展。
一、 DBB 模式
一、DBB模式
DBB模式的优点是: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建筑 师/工程师)、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 和履行着义务。因而,这种模式可以使三方的权、责、利分配

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设计-招标-施工(DBB)模式DBB模式是指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然后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设计、施工分离,业主对设计和施工分别进行管理。

优点:管理方法成熟,各方对程序熟悉,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缺点:项目周期较长,业主需自行管理项目,管理费用较高;设计的可施工性差,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

适用条件:适用于较复杂的项目。

二、设计-建造(DB)模式DB模式是指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同时负责设计、施工和部分设备采购。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设计、施工和采购整合,有利于缩短项目周期。

优点:项目周期短,管理费用较低;有利于设计、施工和采购的协调。

缺点:业主对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力有限;设计、施工和采购的风险集中。

适用条件:适用于项目规模适中、技术难度较低的项目。

三、建设管理模式(CM)模式CM模式是指业主委托CM经理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CM经理与设计单位、咨询工程师组成联合小组,共同负责项目实施。

优点:有利于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成本;CM经理负责协调设计和施工,提高项目质量。

缺点:CM经理需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适用条件: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

四、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EPC模式是指业主委托EPC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全过程。

优点:项目周期短,管理费用较低;EPC承包商负责项目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项目质量。

缺点:业主对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控制能力有限;风险集中。

适用条件: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

总之,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应根据项目特点、业主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项目成本,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_案例(3篇)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_案例(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综合体项目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XX市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旨在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公寓等,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二、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考虑到项目规模大、工期紧、涉及专业领域广泛等特点,本项目采用了“总分包+矩阵式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 总分包模式总分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将整个工程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进行施工。

本项目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公寓等不同功能区域分别委托给具有丰富经验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

2. 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模式是一种将组织结构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实现项目管理和职能管理的结合。

本项目成立项目管理部,下设多个专业部门,如工程技术部、合同管理部、成本控制部、质量安全部等,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三、项目管理实施1. 项目组织架构本项目成立项目管理部,由项目经理、副经理、各专业部门负责人组成。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全面管理,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各专业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工作。

2. 项目进度管理(1)制定项目进度计划:项目管理部根据项目总进度要求,结合各分包单位施工计划,编制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

(2)进度监控:项目管理部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3)进度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 项目成本管理(1)成本预算:项目管理部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成本预算。

(2)成本控制:项目管理部对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包括合同管理、变更管理、结算管理等。

(3)成本分析: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节约和控制的措施。

4. 项目质量管理(1)质量标准:项目管理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项目质量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七种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七种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各个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业主的需求,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逐渐形成了以下七种模式:一、DBB模式(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是最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进行。

该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适用于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

其优点是通用性强,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但缺点是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二、CM模式(建设-管理)CM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

这种模式着眼于缩短项目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CM单位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并负责管理施工过程。

三、DBM模式(设计-建造)DBM模式是指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

他首先选择一家咨询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然后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设计和施工力量完成一部分工程。

四、BOT模式(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指一国财团或投资人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政府获得某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特许权。

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经营,最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

五、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从设计开始,经招标选择工程公司负责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

EPC有很多种衍生和组合,如EP C、E P C、EPCm、EPCs、EPCa等。

六、PMC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建设任务发包给专门从事项目组织管理的单位,再由它分包给若干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在实施中进行项目管理。

七、PM模式(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是对一个项目从立项、启动、计划、监控、结束到总结的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七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七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七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有许多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选择。

以下是七种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1. 瀑布模式(Waterfall Model):瀑布模式是最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之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

在瀑布模式中,项目被分为一系列线性阶段,项目团队按照顺序完成每个阶段的工作。

每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在下一个阶段开始之前完成,没有任何交叉和迭代的过程。

瀑布模式适用于具有明确需求和稳定性的项目。

2. 敏捷模式(Agile Model):敏捷模式是一种基于迭代和自适应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敏捷模式中,项目团队将项目划分为较小的任务和阶段,每个任务或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称为“迭代”。

在每个迭代结束时,项目团队回顾和评估他们的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敏捷模式适用于需求频繁变动的项目。

3. 增量模式(Incremental Model):增量模式是一种将项目划分为多个增量或部分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增量模式中,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可行的、可交付的产品部分,包含其自身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过程。

每个增量在完成后都会被整合到最终产品中。

增量模式适用于允许不断改进和增加功能的项目。

4. 螺旋模式(Spiral Model):螺旋模式是一种风险驱动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螺旋模式中,项目团队周期性地执行一系列迭代,每个迭代都涉及需求分析、风险评估、开发和测试。

在每个迭代的结束阶段,团队进行评估和回顾,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个迭代。

螺旋模式适用于需要灵活应对风险和变化的项目。

5. 快速原型模式(Rapid Prototyping Model):快速原型模式是一种通过生成和演示原型来进行项目管理的模式。

在快速原型模式中,项目团队首先创建一个简化的、可交互的原型,以验证和征求用户反馈。

然后,团队根据反馈和需求进行原型的改进,最终生成最终产品。

快速原型模式适用于需要频繁与用户交互和验证的项目。

6. V模式(V-Model):V模式是一种将软件开发和测试活动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十种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十种方式

1. 项目管理服务(PM)项目管理服务是指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为业主提供包括可行性研究、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这种方式适用于业主缺乏项目管理经验或项目规模较小的工程。

2. 项目管理承包(PMC)项目管理承包是指项目管理企业在完成项目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还负责工程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等工作。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完成工程初步设计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企业需具备相应的工程设计资质。

3. 业主自设管理机构实施管理业主自设管理机构,将项目管理工作的主体部分交由该机构承担。

这种方式适用于业主方常年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拥有稳定的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且具有所投资项目的管理经验与能力。

4. 业主方委托专业管理咨询单位代理管理业主方不设立专业的项目管理架构,只派出管理代表或监管代表进行项目的决策与监督性工作,将狭义管理工作的主体部分委托专业的管理咨询单位承担。

5. 业主方与管理咨询单位的一体化项目管理业主方设有较小的管理机构,但不具备承担相应项目的经验、能力和规模,可确定一家具有此类项目管理能力与经验的管理咨询单位派出管理团队与业主方的管理机构合并办公,共同管理项目。

6. 由专业项目管理单位进行管理承包基本分工方式与上述委托代理式管理相似,但管理咨询单位不但承担合同范围的管理工作,而且还对合同约定的管理目标进行承包。

7. BOT、PPP等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BOT(Build-Operate-Transfer)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等特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主要适用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8. CM模式CM模式分为代理型建筑工程管理(Agency CM)和风险型建筑工程管理(At-Risk CM)两种。

代理型CM经理是业主的咨询和代理,而风险型CM经理则同时担任施工总承包商的角色。

9. MC模式MC模式即管理承包模式,是指项目管理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并对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等目标进行承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及各国项目管理的特点摘要:在发达国家,如美、英、日、法等国家,他们的项目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变和发展,也随着对项目规律认识的深化逐渐改进和完善,目前主要有七种项目管理模式。

包括:DBB模式、CM模式、DB模式、BOT模式、PMC模式、EPC模式和Partnering模式。

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外汇十分紧缺的国家,他们的项目管理模式有多种模式,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建设行业都有自己的相应特点,因此各个国家均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其中已美国和英国的项目管理模式使用最为普遍。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DB DBB CM BOT PMC EPC Partnering随着全球对建筑业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建筑业产品的成本逐步降低,建筑产品的质量逐步提高,建筑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不断降低。

与此同时,投资方希望简化建筑产品购买的组织,而又不损害其利益,并希望建筑业能提供范围更宽的服务,由此必须对不适应要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与此相适应,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有七种项目管理模式。

一、DB模式D-B(Design-Build)是另外一种工程总承包模式。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设计—建造方式。

这种方式是对BDD方式的一种改革,目的在于解决BDD方式的周期较长、费用较大的问题。

D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1. 单一的项目合同责任;2. 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衔接紧密,连续性较强;3. 可应用快速路径法施工,缩短工期;4. 减少工程项目执行中的纠纷和变更;5. 减少对业主的索赔但是DB方式也存在不足,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常有以下一些问题: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程度降低同一实体负责设计和施工,减弱了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的相互制约;工程设计可能会受施工单位利益的影响。

总之,总承包模式是广义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一种,是由一个机构与业主签订负责工程全部责任的单一契约,在工程进行初期即获施工委托同时负责设计和施工的一种承建模式。

其最显着的特点有:该模式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够明显缩短工期;总承包单位唯一,责任明确,减少不必要的争端和索赔;减轻业主管理的压力;D-B总承包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有助于业主掌握相对确定的投资。

在国外,D-B模式涉及的工程多为房屋、公路和桥梁等土建工程。

DB方式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但对于纪念性建造、新型建筑等项目较少采用。

二、CM模式也可以称为PCM模式,该模式的产生可追溯到1968年。

在该模式中,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因此它将设计和施工统一置于建设经理的协调和管理之下,一方面能统一和协调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能汲取两者的长处,使其融合在设计和施工的统一方案中。

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CM方式,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的缩写,项目管理承包商)。

即由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代表或业主的延伸,对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

PCM项目管理模式对国际上一些知名工程公司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就国内建设领域的实践而言还是一个新的管理方式。

作为一种新的项目建设方式,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PCM(EPC+FEL)。

就是具有相应的资质、人才和经验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受业主委托,作为业主的代表或业主延伸,帮助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定义、计划、融资方案,以及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整个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PCM的使用条件和存在理由:1. 项目融资超过10亿美元,并且有大量复杂的技术含量;2. 业主方面包括许多公司,甚至有政府部门介入;3. 需要得到商业银行或出口信贷机构的国际信贷;4. “业主”不以原有资产进行担保;5. 业主意图完成项目,但是由于内部资源短缺,而难于实现。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性2. 建筑工程管理的项目小组:由业主和业主委托的建设经理、设计师及有关人员组成一个项目建设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3. 分阶段发包:随着项目设计的进行,完成一部分设计,就发包该项目设计施工内容。

采用分阶段发包、虽然设计招标和施工各阶段所有时间延长,但由于各阶段衔接,使总的设计周期缩短了,正视在这一方面,突出了CM的特点。

4. 保证最大的工程费用建设工程管理模式有多种具体组织模式,其特点较为明显的有两种:一是代理型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二是非代理型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三、DBB模式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其形成可追溯到19世纪,也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项目管理模式,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采购方式和FIDIC土木工程合同采用的都是该模式。

DBB过程分成3个阶段,工程项目建设应分阶段按顺序逐步进行:第一阶段:可行性研究、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第二阶段:编制招标文件、招标评价;第三阶段:工程设备设备安装和工程监理以及竣工投产。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只有在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以后,下一阶段的工作才能开始;建筑程序清晰明了,易于管理;可对设计实行有效控制;业主只需要签订一份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量较小。

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也有很多人认为,与工程建筑项目的发展的新要求相比,其缺点也较明显:项目周期较长、建设过程的连续性较差、索赔与变更的费用较高我个人认为该模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缺点是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之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四、BOT模式BOT模式是“build Operate Transfer”的英文缩写,意思是“建设—经营——转让”,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私营部门承包商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建设的承包方式。

其基本含义是,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和项目公司(由私人资本组成)签订特许权协定,授权项目公司负责承担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

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可在该基础设施建成以后,通过经营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抵偿该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维护的成本,并获取合理的利润。

政府部门则拥有该基本设施的规划权、监督权、调控权。

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再无偿将该设施转让给政府部门。

以上所述是狭义的BOT概念。

通过特许权协议方式利用私营资本建设公益性设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现在的BOT方式则是在1984年首先在土耳其出现。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不断扩大,而政府又往往无力投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土耳其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方式来利用私营资本建设有关项目。

BOT方式的应用产生了许多具体的形式,如: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经营;BLT(Build-Lease-Operate),建设—出租—经营;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经营—转让等等。

广义的BOT概念包括这些衍生品种在内。

人们通常所说的BOT应该是广义的BOT概念。

“建设-经营-转让”一词不能概括BOT模式的发展。

BOT方式的主要特点:一方面,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

作为可靠的市场主体的私人机构是BOT模式的行为主体,在特许期内对所建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产权。

这样,承担BOT项目的私人机构在BO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

另一方面,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

尽管BOT 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

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

五、PMC模式即项目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模式,就是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总体而言,PMC有三种基本应用模式:1、业主选择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供货商,并与之签订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委托PMC承包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2、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项目管理合同,业主通过指定或招标方式选择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供货商(或其中的部分),但不签合同,由PMC承包商与之分别签订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

3、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项目管理合同,由PMC承包商自主选择施工承包商和供货商并签订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但不负责设计工作。

六、EPC模式EPC为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或Engineer,Procure and Construct 的缩写,可译为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

一般情况下由承包商实施所有的设计、采购和建造工作,完全负责项目的设备和施工,雇主基本不参与工作。

即在"交钥匙"时,提供一个配套完整、可以运行的设施。

EPC是为满足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全面服务的需要而产生的,通常由一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或承包商联合体承担对大型和复杂工程的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等全部工作。

其适用范围: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交叉、协调关系密切的项目;采购工作量大、周期长的项目;承包商拥有专利、专有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的项目;业主缺乏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能力不足的项目。

EPC又有多种具体形式:1、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EPCm)2、设计、采购、施工监理承包(EPCs)3、设计、采购承包和施工资讯(EPCa)七、Partnering模式即合伙(Partnering)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一般要求业主与参建各方在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成一种短期或长期的协议,通过建立工作小组相互合作,及时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产生,共同解决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分担工程风险和有关费用,以保证参与各方目标和利益的实现。

与此同时,尽管从国际整体来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体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建设行业都有自己的相应特点,因此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状态.1.英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英国的建筑业的特点,首先,在代表建筑专业人员利益的组织机构数目、代表商界利益的商会数目以及建筑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上,英国建筑业较为分散,集中程度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