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学案
与妻书教案(版)
《与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林觉民烈士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理解《与妻书》的内容和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学习并运用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注亲情,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二、教学内容1.林觉民烈士生平事迹介绍2.《与妻书》原文阅读与分析3.《与妻书》写作手法探讨4.《与妻书》情感表达与家国情怀5.课堂讨论与互动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林觉民烈士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与妻书》,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标注生词、难句,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课堂讲解(1)教师对《与妻书》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等写作手法。
4.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与妻书》中的情感表达与家国情怀。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互动(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林觉民烈士的其他事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与妻书》的理解程度。
6.总结延伸(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林觉民烈士的家国情怀。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与妻书》的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成果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以及课后对家庭、亲情的关注程度。
2023最新-林觉民《与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林觉民《与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3篇林觉民《与妻书》公开课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文中所用典故,及其相关成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时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
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
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
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
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
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
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
《与妻书》课堂学案
《与妻书》课堂学案【学习目标】(一)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感受作者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爱深情。
(三)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一)导语: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诗作:“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勇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百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一曲情真意切、撼人心魂的绝唱,他就是林觉民的《与妻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这位革命家的壮志豪情与侠骨柔肠。
(二)检查预习1.林觉民,字——,号——。
福建闽侯人。
————起义烈士之一。
2.投影预习答案,学生自我订正;解答预习案中的疑难问题。
(三)诵读课文,体悟文章的感情。
1.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林觉民爱他的妻子吗?通过哪些段落或句子可以体现出来?这些段落或句子表达了对妻子怎样的情感?(2)林觉民深爱妻子,为什么还要”勇于就死也”?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关段落或语句,并具体体会作者的情感。
(3)既挚爱妻子,又深爱天下之人,作者最终选择”率性就死”不顾妻子,他死得无怨无悔,但却有牵有挂。
他在写作此信时心情是如何的呢?从文章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4)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作出如此的抉择?你还想到了哪些人的生死抉择?3.精讲点拨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想一想,这篇绝笔为什么如此感人?本文的情感是用哪些手法表达出来的?4.巩固训练林觉民烈士最终选择了舍弃小家顾念大家,他的事迹与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敬仰。
现在的你,一定想对烈士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或敬意吧?请你给林觉民烈士的墓碑拟写一则墓志铭。
(形式不限,字数控制在30字内)三、课后提升类文阅读:阅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体会现代军人的高尚情怀。
高一语文《与妻书》学案含答案
⾼⼀语⽂《与妻书》学案含答案《与妻书》学案⼀、课⽂内容理解。
1.“汝忆否”的作⽤是什么?2.选⽂回忆了⼏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3.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6.作者是⼀个⾰命者,⼜为什么说“吾平⽇不信有⿁,今则⼜望其真有”。
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7.读了选⽂后,相信你肯定会被感动的。
把你的感受写出来,不少于50个字。
(3分)⼆、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谓.吾忍舍汝⽽死2.即.此爱汝⼀念3.使吾勇于就.死也4.吾充.吾爱汝之⼼5.虽不谓.吾⾔为是.6.⽽亦⽆词相.答7.必不能禁.失吾之悲8.适.冬之望⽇..前后9.窗外疏梅筛.⽉影10.第.以今⽇事势观之11.则较.死为苦也12.使之肖.我13.汝腹中之物,吾疑.其⼥也14.吾灵尚依依旁.汝也15.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16.汝幸⽽偶.我17.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恸!18.当尽.吾意为三、词类活⽤。
1.⽼.吾⽼以及⼈之⽼.2.不能竟书..⽽欲搁笔3.当亦乐.牺牲吾⾝与汝⾝之福利4.汝泣.告我5.⽠.分之⽇可以死6.卒不忍独善.其⾝7.汝幸⽽偶.我8.当尽.吾意为幸9.意洞⼿.书10.吾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五、指出下列句式使⽤了何种⽂⾔句式。
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2、何情不诉3、何事不语4、称⼼快意,⼏家能彀六、翻译下列句⼦。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称⼼快意,⼏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2、汝体吾此⼼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为念,当亦乐牺牲吾⾝与汝⾝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也。
3、天下⼈之不当死⽽死与不愿离⽽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4、吾家后⽇当甚贫,贫⽆所苦,清静过⽇⽽已。
5、卒不忍独善其⾝。
6、与使吾先死也,⽆宁汝先吾⽽死。
7、即欲乘便以此⾏之事语汝。
七、阅读思考。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分之⽇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之中国,国中⽆地⽆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化⽯,试问古来⼏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理与汝幸双健。
11.2《与妻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文本分析和欣赏的过程。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案例分析法:以《与妻书》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情感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与妻书》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本分析和欣赏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妻书》的文本特点和作者情感,掌握文本分析和欣赏技能。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与妻书》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林觉民传》:一篇关于林觉民生平和事迹的传记,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时期的家书》:一组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家书,学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革命者的情感和思想。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与妻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与妻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与妻书》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和主题思想。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人生、爱情和牺牲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与妻书》是南朝梁时期文学家萧统写给妻子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1.2.2 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1.2.3 文化背景:介绍萧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点。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环境,激发学生对《与妻书》的兴趣。
2.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课文中的爱情和牺牲精神。
2.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讨论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3 课堂测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材:《与妻书》相关教材或选集。
4.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学资料和学术研究。
4.3 多媒体工具:投影仪、PPT等,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4.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增加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第一课时:介绍课文背景,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与妻书》教案简编
《与妻书》教案简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与妻书》的背景及作者林觉民的身份和革命精神。
(2)能够把握《与妻书》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3)能够分析《与妻书》的艺术特色,体会其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与妻书》。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林觉民对妻子深厚的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与妻书》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与妻书》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林觉民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把握《与妻书》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林觉民的身份和革命背景,激发学生对《与妻书》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与妻书》,理解其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与妻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与妻书》的心得体会,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6.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与妻书》的内容,谈谈自己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和敬仰之情。
2. 请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与妻书》中的精神,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林觉民的革命事迹,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增强对《与妻书》背景的理解。
2. 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林觉民的革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与妻书导学案
与妻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5)五、读文感知 (5)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7)一、学习目标理解革命烈士林觉民对妻子深情厚意与对国家深沉热爱的交织情感。
通过学习,我们要体会作者如何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紧密相连,从而认识到个人幸福与国家兴衰的密切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林觉民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理解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品质。
通过学习《与妻书》,我们将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增强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与妻书》是______(朝代)革命烈士______写给妻子______的一封绝笔信。
2.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______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______的爱。
二、选择题1. 《与妻书》中,林觉民将什么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A. 家庭幸福和夫妻恩爱B. 个人理想和事业成功C. 亲情和友情D. 财富和地位2. 《与妻书》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A. 悲伤和绝望B. 激昂和愤慨C. 深情和坚定D. 平和与淡然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与妻书》中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是如何体现的。
2. 《与妻书》中,林觉民是如何阐述个人幸福与国家、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的?三、全文翻译《与妻书》译文如下: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
我(在)生不能和你好好相爱,不能和你共享天伦之乐了;(我)死不能和你互相照应,不能和你共观日月了,(我生)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了,(我)死了又(让你)悲伤,我(奉劝你)还是好好保重自己吧!我自从遇到你以来,常常愿意天下人都能得到幸福。
但是如今大祸临头,你却还一无所知。
我能不剪断情丝,毅然抛弃你而离开世间吗?尽管如此,我还有未了的情愫,你又有何感想呢?你现在果然没有死,而我又死哪一天呢?我能不为你伤心吗?我死后又有谁能像我这样照顾你呢?我死后又有谁能像我这样体贴你呢?我死后,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爱你的人那么多,你又何必为我这个人伤心呢?可是爱你爱得那样深切,哪有不伤心的道理呢?我将死而未死之际,能用信来跟你诀别,我死而无憾了!我自从和你结婚以来,常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为眷属;可是如今却成了美好的愿望和残酷的现实两者难于成全,现在我和你又怎能不伤心落泪啊!你应当好好想一想这个关系。
《与妻书-林觉民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与妻书-林觉民》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及其作品背景;2. 理解《与妻书》的主要内容和主题;3. 分析《与妻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4. 探讨《与妻书》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价值。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林觉民,原名林志炯,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当代闻名作家、诗人、散文家。
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编辑,著有小说集《窗外》、《夜》、《黑夜白天》等。
《与妻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致的文字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二、作品背景《与妻书》是林觉民的一部散文作品,讲述了作者与妻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书信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三、主要内容和主题《与妻书》以书信的形式展开,内容涵盖了作者与妻子相识、相知、相恋的全过程,以及他们在婚姻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主题主要包括爱情、家庭、责任、生活等,通过对情感的精致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感悟。
四、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在《与妻书》中,作者对自己和妻子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心里情感的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情与温暖。
五、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价值《与妻书》虽然是一部以个人情感为主题的作品,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家庭、爱情、责任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对当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启迪和价值。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亲情和爱情,以及珍惜当下的幸福。
导学案设计:1. 请阅读《与妻书》全文,了解作者林觉民及其作品背景;2. 思考并讨论《与妻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价值;3. 分析《与妻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思考作者通过这些形象和描写想要表达的意义;4. 思考并分享自己对爱情、家庭、责任等话题的看法,以及从《与妻书》中所得到的启迪和感悟。
与妻书(教师版)
《与妻书》学案(教师用)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3、积累文言知识,巩固复习“其”、“以”等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拼音:如唔()搁()笔眷()属腥()云无宁()禁()受栖()息筛()月影携()手虐()待2、划出每段中的关键性句子。
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门见山,点明这是绝笔书。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这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全文说理,由此而开展。
第3段,“汝忆否?”一个“忆”字,带出一连串的回忆。
第4段,“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这个反问,极其有力。
因为不能忍,故挺身而出,乐于牺牲自己。
第5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
第6段,“当尽吾意为幸”,搁笔时的希望。
课程设计一、作者简介: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回国,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和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
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二、整体感知:(一)诵读晓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给下列加点字注释:1、书:信。
2、即.此爱汝一念:就,副词。
3、充:扩充,发扬。
4、称.心快.意:称,使……相称,动词使动用法;快,使……痛快,动词使动用法。
5、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6、与.使吾先死也:与,与其,表选择,连词。
7、窗外疏梅筛.月影:筛,名词作动词。
8、瓜.分之日可死:瓜,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
11.2《与妻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与妻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妻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其中的真挚感情让千千万万的人唏嘘不已,要求“了解古代应用文为时而作的特点,并从中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学生在学习前面应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代应用文(书信)的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1、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积累,本文用词并不算晦涩,经过预习指导,阅读难度不是很大,但有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还需要巩固落实。
2、学生对作者情况以及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学生的深层次阅读有一定的障碍。
3、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可能存在碰撞。
教学重难点1、体会本文的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感。
2、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作用,体会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
3、理解烈士在家国之爱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设计思路及思考1、因为学生对作者情况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所以首先简要介绍背景知识和作者状况,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而将文言词语的教学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进行。
2、教学重点的确定。
感情真挚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为表现崇高而弱化人性的倾向,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和分析,提高对人物感情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教学难点的确定。
本课的教学,不在于仅仅赞美林觉民烈士的舍家为国和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
小爱与大爱、家与国、生与义,林觉民烈士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舍弃任何一方面都是痛苦而艰难的。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判断和选择,甚至对烈士的抉择难以理解和认同,再者,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崇尚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青少年生命教育之间存在某种不对称。
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烈士的心灵世界,体会烈士的情感历程,引发思考,从而理解烈士,对烈士产生崇敬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将民族精神教育和青少年生命教育相互融合,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区间。
《与妻书》导学案(含答案)
《与妻书》导学案(含答案)第一篇:《与妻书》导学案(含答案)与妻书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
称心快意(chèn)几家能彀(gòu)必不能禁(jīn)使之肖我(xiào)以依旁如也(bàng)念六夜四鼓(niàn)卿(qīng)晤(wù)恸(tòng)【课堂探究】3、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汝幸偶我名作动,嫁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疼爱,爱护。
后幼为名词,孩子称心快意使动,使意快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作动,保全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一样)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当尽吾意为幸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竭尽.4、通假字:(1)几家能彀“彀”同“够”(2)念今夜四鼓“念”通“廿”(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5、解释加点的词(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确实(2)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毛笔...(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副词,但,仅(4)抑汝能之乎抑或..(5)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表揣测语气(6)汝其勿悲表祈使语气..(7)天灾可以死使…死.6、翻译(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不能把信写完就搁笔了,又很担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了你去死,说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
(2)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
(3)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恰巧是冬天的某个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筛孔一样,筛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胧地互相掩映。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到敬爱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幼儿。
九(下)语 19《与妻书》学案
九年级(下)语文《与妻书》学案一、情境导入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技能目标: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三、自主学习(一)解题及作者简介:(二)本文结构: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1自然段) 第二部分: 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
(2─4自然段)第三部分: 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
(5─7自然段)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
四、自学测评1给下列的字注音晤()彀()肖()旁()婉()禁()2解释下面的字词①如晤②腥云③婉④切切⑤第⑥抑⑦破镜⑧率性⑨的的⑩独善其身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2)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4预习效果反馈1.“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2.“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五、合作展示1、要求学生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
(讨论此题旨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思路。
)提示:全文7段,每段都有一些关键性的句子。
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讨论此题旨在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六、重点导引1、文章开头说,“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妻子解释的?2、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而在第4段末了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与妻书》学案(精)
《与妻书》学案【文本解读】林觉民作《与妻书》,与妻诀别,倾诉衷肠,一面表达对妻子的至爱,或直抒胸臆,或追忆往昔,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时时作解释和安慰。
“吾至爱汝”的深情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勇决,宛如两种旋律交错并进,使文章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然正气。
诵读课文,注意把握感情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素养目标】1.了解林觉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疏通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理解句子含义,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记叙和议论的写法。
4.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学习重难点】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
”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文)会于城内。
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
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2.相关背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
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起义。
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之曰“黄花岗起义”。
本文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与妻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4)
牺牲精神
3
作者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幸 福和家庭,这种牺牲精神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 坚定信念。
2024/1/30
20
当代社会价值观对比思考
2024/1/30
当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01
与《与妻书》所体现的价值观相比,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更加多
元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平等和尊重。
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03
起始部分
交代写作缘由和背景,奠 定全文基调。
2024/1/30
主体部分
通过回忆、叙述、议论等 方式,展现作者对妻子的 深情厚意。
结尾部分
表达作者的愿望和期许, 收束全文。
9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回忆往事段落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夫妻间的 深厚感情。
议论抒情段落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妻子 的爱意和对未来的期许。
坚定信仰和追求
青少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青少年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承担 和履行责任,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22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阅 读
2024/1/30
23
修辞手法运用举例说明
比喻
如“吾爱汝如青天之白云”,将爱情比作青天白 云,形象生动。
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 ,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 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妻子陈意映写下绝 笔书《与妻书》。
2024/1/30
他少年之时便矢志报国,富有革命精神。1907年 考入林文庆任校长的厦门寻源中学,因反清被开 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同盟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妻书》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顺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第一课时
快乐自学?
(一)资料大展台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人。
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
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时代背景?(见资料夹)
?
3.本文的写作经过(见资料夹)
(二)初级自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体会感情。
1.自由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朗读展示并评价。
反馈练习: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卿()晤()彀()恸()语()婉()嗟()虐()
2.多音字
┏()┏()┏()
语┫胜┫肖┫┗()┗()┗()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②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③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④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⑤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学生朗读成果展示。
5.齐读课文,把握感情。
请同学谈谈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
作者深爱自己的妻子,但为了国家和民族,最终选择离开妻子,投身革命。
(三)中级自学:积累字词含义,翻译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指导:译读课文。
学习小组互为老师,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检查翻译情况。
?
分段翻译文章(以学生翻译为主)。
反馈练习:
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称心如意,几家能彀()
②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3)汝泣.告我
(4)瓜.分之日可以死
(5)卒不忍独善.其身
(6)汝幸而偶.我
(7)当尽.吾意为幸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古义:今义:)
④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1)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2)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3)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
(4)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5)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2.思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7):
3.交流展示
(四)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晤.()几家能彀.()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嗟.夫()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使之肖.吾()的的.非吾所忍()
2.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如晤:②腥云:③婉:④切切:
⑤第:⑥抑:⑦破镜:⑧率性:
⑨的的:⑩独善其身:
3.翻译下列句子。
(1)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2)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3)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卒不忍独善其身。
(5)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6)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理解文章“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
也”这句话的含义。
2.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
结合的写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革命志士“为天下人谋幸福”的光辉思想
和高尚情操。
快乐自学:
(一)高级自学: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1)深入探究文章的主旨。
.
①找出文章表示中心思想的一句.?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②林觉民爱他的妻子吗?通过哪些段落或句子可以体现出来?这些段落或句子表达了对妻子怎样的情感?
③林觉民深爱妻子,为什么还要”勇于就死也”?这样矛盾吗?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关段落或语句,并具体体会作者的情感。
④既挚爱妻子,又深爱天下之人,作者最终选择”率性就死”不顾妻子,他死得无怨无悔,但却有牵有挂。
他在写作此信时心情是如何的呢?从文章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
⑤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作出如此的抉择?你还想到了哪些人的生死抉择?
(2)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①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在抒发对妻子的爱的过程中阐述革命的道理的(具体方法).??进而了解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读一读,品一品。
②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
(3)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①找出文章中所用的典故?,这样做有何好处呢?(所谓“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
)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
全文以“”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并“”,从而“”,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
(用原文回答)
(三)拓展延伸
林觉民烈士最终选择了舍弃小家顾念大家,他的事迹与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敬仰。
现在的你,一定想对烈士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或敬意吧?请你给林觉民烈士的墓碑拟写一则墓志铭。
(形式不限,字数控制在30字内)
(四)达标检测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各题。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