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建立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于有效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银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用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信用风险评估和测量商业银行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例如通过制定信用评级系统、建立风险模型等方式,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信用风险。

3. 信用风险监测和报告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信用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控,并向内外部相关方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用风险报告。

4. 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例如制定信贷政策和流程、设立信贷委员会等,以确保信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

5. 信用风险应急预案商业银行应制定信用风险应急预案,以便在信用风险暴露的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承担信用风险的风险水平,保护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

2. 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声誉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声誉,增强客户信任和市场认可度,为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有助于避免信用危机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4. 保护银行业的合法权益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合规经营,防范信贷违约风险,确保资金安全,避免造成不良资产和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处理风险的方法

商业银行处理风险的方法

商业银行处理风险的方法1.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等方面,以确保风险可控。

2.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各类风险的管理要求和责任分工。

3. 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可以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和决策与风险管理相关的事务,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得到高层的重视和支持。

4. 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日常运行,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5. 建立风险分类和评级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制定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风险分类和评级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类和评级,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6. 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风险,避免风险的扩大和积累。

7. 强化风险监控和预警: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先进的风险监控系统,及时掌握风险状况,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8.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包括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和合规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

9. 强化外部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外部风险的控制,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分析和报告风险信息,支持风险管理工作。

11. 建立风险管理培训和教育体系: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12. 强化风险管理和业务决策的一体化:商业银行应将风险管理纳入业务决策的过程中,确保风险管理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

13. 加强风险防控措施: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包括限制和监控风险暴露、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等,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14. 建立风险管理指标和报告体系: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指标和报告体系,用于评估和监测风险状况,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信用风险,以确保其业务的稳健发展。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信用风险。

一、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这包括客户的还款能力、历史信用记录、行业竞争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通过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银行能够辨别出高风险客户,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多样化的贷款投放策略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制定多样化的贷款投放策略。

对于信用较好、还款能力强的客户,可以适当降低利率,提供更宽松的还款条件,吸引其选择银行贷款。

但对于信用较差的客户,应该采用更为谨慎的贷款政策,加强风险评估,并且采取相应的担保措施。

三、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信用风险,避免信用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进行全面覆盖,包括信用评估、风险定价、担保措施等方面。

四、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及时预警并应对信用风险的变化,避免潜在的信用风险对银行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信用信息机构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五、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强内部培训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并通过内部培训提升员工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银行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信用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提高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

六、加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对外界公开经营信息和风险管理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商业银行是重要的金融机构,一直以来信用风险管理都是银行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商业银行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入手,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运作中面临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所谓信用风险,就是指银行因借贷、投资等业务活动而承担的资信风险,即债务人或对手方不履行付款等义务,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信用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1. 信用风险管理目前普遍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和对手方的授信审批机制不够严格,忽视对借款人还款能力、担保条件等关键要素的审查。

其次,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风控和风险管理体系,无法做到对信用风险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预警。

此外,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行业景气度下降、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等,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提高。

2. 高科技手段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应用程度有限目前,商业银行大多采用传统手段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如财务报表分析、抵质押物的折算价值评估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但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已经不足以满足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需要。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更多地采用高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量化风险管理方法等,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1.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账务、核算及控制、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信用风险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2. 采用新技术手段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商业银行需要加快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通过数据挖掘、风险预测等方法提升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度。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商业银行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风险。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以及避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商业银行必须设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风险的分类、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及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介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首先,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违约或者无力偿还贷款而造成的损失。

市场风险是指由金融市场波动引起的损失,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股票风险等。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管理漏洞以及内部欺诈等原因导致的损失。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司法诉讼、立法变更以及合规风险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商业银行必须对这些不同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管理,以防止风险溢出和爆发。

其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风险管理应该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相一致。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目标来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风险管理能够支持银行的经营目标实现。

第二,风险管理应该被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框架之中。

风险管理不应该成为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需要与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风险管理应该强调风险的全面性和预见性。

商业银行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并根据风险的特点和趋势来制定应对策略。

第四,风险管理应该强调风险的内控性和可管理性。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和管理各类风险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流程以及相关制度措施等。

第二,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

第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防范、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

第四,商业银行需要开展大规模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了解风险的动态和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纠正和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应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应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应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摘要】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着各种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各类风险。

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措施,为应对风险提供指导。

接着,实施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防范风险发生。

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控,定期检查和评估风险状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建立灵活的风险防范机制,做好危机应对准备,确保风险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也能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应重视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和强化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政策,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防范机制,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的存储、调剂和支付职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复杂,涉及到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其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保障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风险控制体系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而建立的一系列机制和流程,包括组织结构设置、政策规章制定、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评估监控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减少损失,提高风险管理效益,确保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应当认识到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加强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建设和投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严格的内控机制,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工作,建立灵活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构建一个健全、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是商业银行构建风险控制体系的关键一步。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在贷款、投资等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借款人或投资对象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而导
致的潜在损失。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的授信审批制度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备、科学的授信审批制度,确保在授信过程中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能力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避免授信给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

2.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人员等方面。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信用风险。

3. 多样化的业务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变化,多样化业务经营模式,避免过度依赖某一业务或某一客户,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4. 健全的担保制度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担保制度,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确保在借款人无法履行债务时有足够的资产可供追偿。

5. 建立合理的风险缓释机制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缓释机制,包括转让、分散、保险等多种形式,将信用风险转移给其他机构或个人,降低银行信用风险的承担。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应当从多方面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全面降低信用风险,保证银行的安全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用风险管理,确保表内外贷业务及资金业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构建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银行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明确了本行用风险管理的职责划分、控制要求、管理方法、相应模型、管理制度等内容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行用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等管理控制。

第四条本制度中的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五条董事会职责:(一)负责审批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

(二)负责确定本行可以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

(三)负责督促高管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并定期获得关于风险性质和水平的报告。

(四)负责监控和评价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管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第六条董事会下设联系关系交易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拟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导原则。

(二)负责审核需董事会审议的重大用风险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监督有关部门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三)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第七条监事会职责(一)负责加强与董事会及风险管理等专门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全面了解本行的风险管理现状,跟踪监督董事会及高管层为完善内部控制所做的相关工作,检查和调研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

(二)负责处置惩罚好与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扩展对风险管理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状况进行监督评价。

第八条行长及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职责(一)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政策。

(二)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三)负责了解风险水平和管理状况,并确保本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恰当的组织布局、管理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的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种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需要全面识别和评估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通过分析和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合理的风险承受能力。

2. 风险监控和控制: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风险的动态变化,通过风险指标、风险限额等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和调整,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3. 风险预警和预防: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通过风险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的潜在危险信号,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4. 风险转移和分散: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保险、衍生品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机构或市场,降低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

同时,通过分散投资和业务布局,降低特定风险对银行整体的影响。

5. 风险管理文化和组织机制: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文化和组织机制,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和审查,防范风险的发生。

6. 风险应对和处置: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关的风险应对和处置
方案,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对银行业务和经营的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报告和沟通风险情况,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管理原则 (2)第三章职责与分工 (3)第四章信用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6)第五章信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8)第六章信用风险的报告 (10)第七章附则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X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并降低信用风险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以及《XXX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及分支行所有部门和岗位,用于涉及信用风险的各项业务管理,并由全体人员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相关的名词解释如下: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本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管理:指对信用风险进行主动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或化解、报告的过程。

损失:指对本行的资产价值、财务状况、声誉、客户或员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四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更高的风险后调整收益:(一)提高资产健全性,以特定的借款人、企业集团、行业、地区、产品等类似的风险特征对信用风险进行分类并管理,防止信用风险向某一方面偏重,把信用风险可能导致的非预期损失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内。

(二)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管理因交易对手不履行债务而导致的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预期损失及非预期损失。

第五条本办法管理对象主要是计量信用风险暴露项目,即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拆放同业和买入返售资产、存放同业、银行账户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不可撤销承诺及或有负债。

第六条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一)全面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覆盖本行涉及信用风险的各项业务和各相关机构;(二)及时调整。

信用风险管理与本行面临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根据经营战略、理念、外部经济、政治及监管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三)成本与收益匹配。

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流动性降低 ,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 。一旦 强窗 口指导 。增 强政策刚性 .严控银行信贷 序 .借助专业评级公 司的技术力量 。以调整
累积的信用风 险暴 露出来 ,势必会造 成严 扩张 .降低银行体 系的货 币创造 能力 。证监 银行 的信贷政策 .更 加合理地确定资产结
重的信贷损失 .对银行 的长远发展极 为不 会要协 同各有关部 门制定出有利于整体法 构 ,增加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应充分借鉴 国
危机 的进一步影 响 .重视监视银行 的资产 度 化 和 科 学 化 。
突 出,通过发展信用衍 生品市场来对信用
质 量 ,防 止银 行 呆 账 坏 账 的大 量 出 现 ,加 强 (五 )银 行 风 险 管理 人 才 匮 乏 ,信 贷 人 风险进行转移将是今 后的发展趋势 。信用
银行 的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
利 。
律环境建设的相关制度 。建立信用担保机 外 先 进 的技 术 经 验 .根据 不 同 的 评 价 对 象
(三 )基 础 信 用 数 据 库 有 待 充 实 .内部 制 .加 强 对 二 级 市 场 的 宏 观 调 控 、协 调 与 有 和评 价 目的 。选 取适 合 实 际 情 况 的 信 用 风
员综合 素质不高。在我 国商业银行 中,信贷 衍生品 的谨慎使用可 以改变信用 风险管理
员 对贷款的发放 享有表决权 ,但 由于缺乏 的传统理念 。使得人们完 全可 以运用市场
一 、 我 国 商业 银行 信 用风 险管 理现 状 有效 的激励 机制 ,使得信贷员工作 的风险 对冲的办法来控制信用变 动给有关 交易者 与回报难 以平衡 ,致使很多高学历 的人才 带 来 损 失 的 可 能 性 。
量商 业 银 行 的风 险 敞 口 。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风险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金融风险,并确保其正常运营。

以下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一、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来负责风险管理工作。

该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并对全行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为了应对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估,确保贷款和授信业务的风险可控。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贷款审批流程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提高贷款业务的审慎性和准确性。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购买信用保险等方式来转移信用风险。

三、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策略。

首先,应建立充足的流动性储备,确保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次,应加强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监控,及时预警和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问题。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参与流动性调节机制等方式来降低流动性风险。

四、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交易中面临的风险。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测量和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评估市场风险。

其次,应采取有效的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降低市场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降低市场风险敞口。

五、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为了应对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各项业务操作。

其次,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操作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保持健康发展和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保障。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采取了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以确保其经营安全和稳定。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主要包括借款人违约风险、违约损失风险等。

商业银行会通过信用评级、贷前审查、贷后管理等方式来评估和控制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以降低信用风险对银行的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方法来防范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的利润和资产价值造成影响。

商业银行会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期货与期权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手段来管理和规避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操作风险管理方法来降低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操作失误、员工犯错、技术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的运营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为此,商业银行会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监管和审计体系、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来管理和控制操作风险。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风险外,商业银行还面临着涉及法律法规遵从、道德风险等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还会采取相应的法律合规风险管理方法和道德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风险以及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

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确保银行的健康发展和客户资产的安全。

商业银行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风险管理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和风险挑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背景介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资金中介等重要职能。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目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和降低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其目标是保障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稳定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1. 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包括贷款违约风险、债券违约风险等。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定价、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 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

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测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3. 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特殊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流动性风险评估、流动性风险监测和流动性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4. 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内部风险,包括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欺诈行为等。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5. 法律风险管理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合规风险,包括法律纠纷、合同风险等。

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合规风险评估、合规风险监测和合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从而保障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确保稳健经营。

2.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概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是指商业银行为规避信用风险、保持资金安全性并提高借贷效益而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操作流程。

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借款人未能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所造成的潜在损失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持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以及客户信心的维护至关重要。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制度的执行。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引:商业银行发布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引,明确借贷政策、风险评估标准、授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3. 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评估体系、审查与批准流程、风险管控机制等。

4. 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构建风险管理框架,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

流程及操作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涵盖了信用风险的评估、控制、监测和应对等环节。

具体的流程如下:1. 信用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进行借贷决策之前,会对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担保品质量、行业风险等因素。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借贷决策的结果。

2. 信用风险控制:商业银行通过设定授信额度、约定还款条件、要求提供担保等方式来控制信用风险。

控制的目的是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

3. 信用风险监测:商业银行通过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定期对信用风险进行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记录、经营状况、市场变化等因素。

如发现风险异常,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处置。

4. 信用风险应对: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发生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这包括与借款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并根据风险情况进行适当的催收和追偿行动。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各种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

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资金安全,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

这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确保风险管理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同时,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客户信用状况、市场行情、资金流动性等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同时,银行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

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问题。

第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信用风险方面,银行可以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监控;在市场风险方面,银行可以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管理制度,控制投资风险;在流动性风险方面,银行可以建立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充足性;在操作风险方面,银行可以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操作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

通过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各类风险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监控和预警。

同时,银行还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报告制度,及时向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报告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后,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员工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

因此,银行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才能够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资金安全。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

监管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
监管要求
01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要求,包括资本充足
率、风险集中度、流动性等指标。
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02
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方式,对商业银行的信
用风险管理进行检查和监督。
风险预警和处置
03
监管部门通过监测风险指标和压力测试等方式,及时预警和处
置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
汇报人: 2023-11-30
• 信用风险概述 •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 • 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信用风险概述
信用风险的内涵
01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无 法按照合约协议履行债务或偿还 债务的风险,从而给商业银行带 来损失控制信贷风险,避免过度 授信。
风险管理创新
不断探索和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以适应日益复杂 的经济环境。
THANK YOU
04
案例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案例
中国银行
在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信用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该银行在内部评级、风险预警 、风险限额等方面均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例如,该银行引入了巴塞尔协议Ⅱ中的计量 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监控。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则强调对信贷流程的严格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批流程和风险评估体系, 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同时,工商银行还注重对风险分散策略的应用,通过信贷资 产组合管理,降低信用风险。
跨国合作
加强与海外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 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信用风险

货币风险
随着全球化进程,货币风险成为跨 境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市 场风险的计量方式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 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市场风险不同计量方法的优势和局 限性,并采用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
商业银行应当对交易账户头寸按市值每日至少重估一次价值。用于重估的定价因素应当从独立于 前台的渠道获取或者经过独立的验证。前台、中台、后台、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部 门等用于估值的方法和假设应当尽量保持一致。在缺乏可用于市值重估的市场价格时,商业银行应 当确定选用代用数据的标准、获取途径和公允价格计算方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
第一节 信用风险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建立有效制衡的风险治理架构,培育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制定
统一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执行风险限额和风险管理政策,有效识别、评估、计量、 监测、控制或缓释、报告各类风险。
遵循的原则包括全覆盖、匹配性、独立性、前瞻性、有效性原则等 二、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融资管理要求:
分析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融资需求和来源;
加强负债品种、期限、交易对手、币种、融资抵(质)押品和融资市场等的集中度管理,适 当设置集中度限额,对于同业批发融资,应按总量和主要期限分别设定限额;
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积极维护与主要融资交易对手的关系,保持在市场上的适当活跃程度, 并定期评估市场融资和资产变现能力;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 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包括现金流测算和分析; 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 融资管理; 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压力测试; 应急计划; 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 跨机构、跨境以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

浅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BUSINESS CULTURE 商业文化2021.03NO.4985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技术创新程度的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也层出不穷。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化,大批的金融机构因为风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面临倒闭。

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在发展中所面临风险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的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商业银行日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也就成为了促使银行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来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的过程当中,因为债权人或交易对象没有按时履行合同中的相关业务,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来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借款人的风险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来自借款人的风险是其面临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信用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无法对于借款人的综合信息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与了解,如信用情况、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等。

这也导致了在对于借款人资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借款人会有意地披露一些利于贷款业务顺利进行的信息,而规避一些不良信息,使得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信用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银行自身的风险来自银行自身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在办理相关业务的过程当中,对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资产状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缺乏严格的考核,导致一些并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借款人在商业银行内顺利的办理了贷款业务。

若还款人不按时还款,则会对于银行造成一定的信用风险,这也主要是由于银行在日常运营过程当中管理制度较为缺乏,内控机制不完善,风险度量的方式较为落后、有效性不高等所导致的。

经营环境的风险经营环境的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过程当中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的不可抗力因素、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等,这都会使得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当中信用风险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框架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定位:信贷系统以为客户提供贷款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的纵向应用,而信用风险管理则可以看作是按照风险管理的理念、对所有信息重新映射进行的横向应用,站在全局的角度全面、审慎的处理银行主要盈利点与风险点,利用各种分析手段平衡利润与风险间的关系,也是作为对信贷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反向验证。

比如说贷款定价是否合理可以用信用价差来衡量,而信用价差≈PD*LGE。

1系统框架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作为全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平台,既处理日常风险分析工作,又承担信息披露与上报的责任,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行领导,和政策执行者—信贷业务人员。

其中,以信贷管理、关联客户管理、押品管理、内部评级管理、资本管理5个模块中的信息为基础支撑,其中前4个模块提供了第5个分析测算的依据,共同为风险管理模块提供数据支持,共同组成日常工作平台。

如上面定位中描述,4个基础模块是以各自业务的生命周期为流程,对各环节信息纵向应用。

而风险管理模块打通了业务模块间的壁垒,将数据整合,横向应用。

领导平台是构建在工作平台之上的信息汇报与披露平台,主要特点是将重要信息反馈给行领导,作为政策制定依据,并监督政策执行效果。

2工作平台2.1风险管理2.1.1风险度量2.1.1.1资产质量统计不良资产额(率)、不良贷款额(率),同比、环比、比年初等变化趋势。

2.1.1.2资产结构1、流动资产结构2、风险资产结构2.1.1.3集中度1、客户授信集中度2、大客户贡献集中度3、行业集中度4、地区集中度2.1.1.4资产负债结构1、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2、流动性比例3、流动性缺口率4、存贷款比例5、风险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6、利率风险敏感度2.1.2风险迁徙2.1.2.1信用转移转移2.1.2.2违约概率预测2.1.2.3关联企业违约预测2.1.2.4资产质量迁徙统计资产质量、贷款质量的变化,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業銀行如何建立信用風險的管理制度陳錦村壹、前言在全球金融朝向國際化、自由化發展的同時,各國政府也逐漸放寬或解除限制,以促進市場活絡、加速經濟發展,金融業務間的藩籬日益模糊,金融機構競相以控股公司型態跨業經營,致使大型銀行相繼成立,經營業務更加多元化與不確定性。

機構營運稍有不慎,恐將引發金融風暴,甚至威脅國際金融市場之安全與穩定。

有鑑於此,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The Basel Committeeon BankingSupervision)於二OO一年一月公布新版的巴塞爾資本協定(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草案,將銀行面對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與作業風險全數納入資本計提的考量範圍,以期規範跨國性銀行的風險承擔能力。

台灣已於二OO二年一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WTO規定會員須在2004年前將金融監管提升到一定水準,財政部也已公開表示將在2006年底實施新版的「巴賽爾資本協定」,此如同宣示銀行經營邁向新的世紀,銀行將會更加重視風險管理議題,俾在2006年底以前達到與國際接軌的標準,本國銀行也正著手建立各種風險管理模型。

銀行每天面對和處理的便是信用,任何信用皆有不確定性。

因此,信用風險毫無疑問是銀行所面臨的最重要風險之一,為有效傳達信用風險管理的制度內涵,本文乃以某家經營績效頗佳的本國銀行為例,詳細說明設計理念與運作精神。

本文分成五大單元,除前言與結語外,第二單元旨在描述個案銀行的信用風險組織架構與管理分工機制,第三單元則在介紹信用風險的管理制度,第四單元簡單說明個案銀行目前的風險管理進度。

貳、個案銀行之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風險管理的議題主要是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及作業風險的管理,在此僅就個案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探討其組織架構及管理分工情形。

其餘如日常管理機制及風險管理模型的建立,則置於第四單元再作說明。

一、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根據圖一之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個案銀行最高的風險管理單位為金控公司的董事會,金控董事會有經營理事會,理事會下設置「風險與資本委員會」及「信用委員會」。

風險與資本委員會旨在擬定企業集團有關風險管理制度的原則、政策及監控指標,統合金控公司整體及各子公司的風險暴露情形,並加以集中監督和統籌管理;信用委員會則是處理各子公司交易金額超過某特定限額的案件。

為有效控制風險,金控轄下的子公司均設有風險管理單位,負責子公司風險管理制度之建立及控管。

例如,個案銀行總經理轄下的財務總管理處設有風險管理部,1部門之下又細分市場風險管理科、信用風險管理科及資產負債管理科,分別辦事。

此外,個案銀行在法金與個金總管理處底下另設有審查部、信用控管部,負責對營業單位的信用風險作第一線的管理與監督。

金控董事會經營理事會風險管理會風險與資本信用委員會委員會資金管理會銀行總經理法個財資人各金金務訊力委總總總總資員管管管管源會理理理理總管處處處處理處風審信險用管控查理管部部部區市信資產域場用負中風風債心險險管管管之理理理審科科查科部圖一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二、信用風險管理的分工機制個案銀行及金控公司均有一套層級分工頗為嚴謹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上至最高層級的風險與資本委員會,下至營業單位的信用風險控管單位,每個層級都有不同的信用風險管理工作,且彼此關係相當緊密,以下遂就各層級的風險管理分工加以描述。

1. 金控公司的風險管理會負責協調及監督子公司之信用風險政策2金控公司的「風險與資本委員會」下設有「風險管理會」與「資金管理會」兩個子會,「風險管理會」負責風險管理事項,「資金管理會」負責資產負債管理。

金控公司的董事會盱衡整體經濟及營運目標之後,決定公司能夠承擔多少信用風險。

風險管理會並據此風險目標,進一步制定子公司的信用風險管理政策,也將整個金控公司的目標風險值合理分配至子公司,且負責後續的監督工作。

為提高監督管理成效,風險管理會要求子公司提供與信用風險相關的衡量指標,由其評估子公司的風險暴露程度。

子公司的暴險程度過高,將會產生許多風險,並造成營運利潤更加不穩;反之,經營態度過於保守,雖使暴險程度降低,卻可能衍生經營管理缺乏效率的問題,此時也正反映經營績效仍有成長空間。

因此,金控公司的「風險管理會」應當藉由廣泛蒐集子公司的信用風險報告與相關資訊,研判是否順利達成風險目標。

2. 子公司負責建立信用風險管理制度與量化模型如前所述,子公司之風險政策是由金控公司的風險管理會制定,且受其監督管理。

為有效控制子公司的信用風險,子公司的董事會要在金控公司所訂的風險政策之下,制定適合其執行政策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且為了揭露風險暴露情形,需要自行建立各種風險管理模型,以量化營業單位所造成的暴險程度,並定期呈報「風險與資本委員會」。

所以,個案銀行的董事會,職責之一便是制定信用風險管理的章程與規範,並訂定信用風險管理的監控指標。

另一方面,則商請財務總管理處轄下之風險管理部,建構各種風險管理的量化模型,廣泛蒐集全行的信用風險管理資訊。

依據組織結構圖,個案銀行之風險產生單位或營業單位(即指個金與法金兩總管理處)和風險管理單位(財務總管理處)是平行獨立、互不隸屬,所以風險管理部能更客觀地監督整個銀行的風險暴露情形,並利用模型量化信用風險,以提供管理者有價值的風險資訊。

3. 營業單位的信用風險控管由圖一觀察得知,個案銀行的法人金融與個人金融總管理處,分別設有審查部與信用控管部,充分顯示產生風險的業務單位,本身也設有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秉持子公司揭示的信用風險管理政策及上級單位指示的涉險限度,決定各營業單位的信用額度,並以同時滿足信用風險控管與經營績效提昇為目標。

法金總管理處下設的審查部,性質類似研究單位,主要在制定法人金融的投資組合,並根據當前的經濟環境以及對市場的敏感度,決定未來對各產業從事放款的理想比重,以及各營業單位從事金融交易的信用風險額度,並負責審核所有牽涉到信用風險的金融交易,審核之後處理意見仍要傳送至有權核准此項交易之單位主管要求簽名確認;個金總管理處下設的信用控管部,旨在掌管個人金融的授信額度與風險控管。

無論是審查部或信用控管部,風險管理工作皆是直接對總管理處負責,如此可以確保與基層的風險產生單位更加超然獨立,並真實描述及監督各營業單位的信用風險暴露程度。

基於權責相符考量,子公司承做之金融交易只要超過一定額度,就要呈送交易報告至金控公司的「信用委員會」做進一步審核。

3綜而觀之,個案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雖是集中式的管理,但仍強調依照業務、交易規模及風險高低分層授權,所以在信用風險管理策略方面,堪稱為從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組織層級越高者,越著重在各層級信用政策的制定與監督,負責定期頒布或推動收益目標、信用風險權限與管理準則;至於著重從下而上的風險管理制度規範,則強調信用風險報告與監督成果應該暢行無阻的真實傳達,審查部與信用控管部直接對總管理處及總經理負責,就是最典型的範例,也使風險管理更加扁平化,風險資訊能夠快速反映至最高層主管。

玆將各層級信用風險管理的監督單位與負責方向彙總列示如圖二,金控公司的董事會依據當時的經濟狀況、產業特性及各種因素,訂定企業集團的經營目標與發展方向,「風險與資本委員會」則制定銀行子公司的信用風險目標與政策,銀行的董事會和總經理再將風險目標分配至法人金融與個人金融單位,總經理、副總經理則從與營業單位彼此獨立的財務總管理處、審查部與信用控管部取得營業單位的風險及績效管理資訊,並隨時監控整個銀行的涉險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個案銀行在2002年成立金控公司之後,期望藉由金控的風險委員會制定銀行的風險管理政策,但因金控的運作機制目前仍未成熟,金控的主要成員又是銀行的高階主管,以致銀行的風險管理政策迄今大致仍由銀行的經營管理者自行決定。

至於個案銀行如何釐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策略,則是根據整體經濟狀況與銀行經營目標,制定與信用風險有關的授信政策,但也參酌風險管理部提供的量化資料,掌控整體資產負債部位的涉險程度。

未來則希望在金控公司漸漸步入軌道之後,改由金控公司的授信長統一管理各子公司的信用風險目標。

金控董事會經營理事會金控部分風險與信用委員會本委員會銀行董事會總經理銀行部財務總管理處個金信用控管風險管理部表監控方向:制定信用風險權限、管理準則與收益目標表負責方向:傳達信用風險報告與監督成效圖二負責監督信用風險成效的管理單位4參、個案銀行之信用風險管理制度隨著金融市場不斷進步,競爭也愈趨激烈,信用風險的涵蓋範圍不再侷限於傳統放款業務,許多金融商品的投資與交易都牽涉到信用風險。

走在商業銀行前端的個案銀行,除了多元化發展傳統的法人授信、個人授信之外,更經營許多與金融商品交易有關的業務。

因此,值得就個案銀行目前在法人授信、個人授信與金融交易三方面涉及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作介紹,並於最後說明個案銀行如何撰寫信用風險管理報告,提供高階主管參考。

一、法人授信個案銀行開辦的法人授信業務,包括台幣法人放款、保證、承兌,以及OBU單位與海外分行的外幣授信。

法人授信的信用審核、控管單位是直接隸屬法金總管理處的審查部。

如前所述,審查部的工作重點之一,即在授信審核與額度控管。

所以,法金總管理處轄下的區域中心,也設有審查部門審核該區域的貸放案件和額度控管,顯示區域中心的審查部主掌此區域的貸放組合,當然也包括組合部位的呆帳損失準備、經濟資本與RAROC績效。

基於節約成本考量,個案銀行目前是將徵信與授信合而為一,審查部除負責審核外,也在授信之前對每筆申貸案件進行徵信。

至於徵信審核過程,則主要利用「內部評等制度」對案件評分(scorecards),並依據評等分數決定是否貸放及貸放的額度和價格,交由有權核准的單位主管決定准駁。

另外,藉由「預警制度」隨時掌控該區域貸放案件的信用品質,也在貸放的同時,依據不同風險等級提撥「損失準備」。

1.內部評等制度個案銀行建立的內部評等制度,是依據徵信資料估算無擔保案件的信用評等分數。

但對於有提供擔保品的申貸案件,則除了計算信用評分之外,還參考擔保品價值求出風險評等分數。

前述的信用評等制度,主要根據下列項目評定分數,且與信用評等機構和銀行公會的信用評等表相當類似:(1)公司歷史及其發展(6)財務資料(2)公司內部是否和諧(7)財務狀況(3)經營者之背景(8)重大法規(4)經營者有無違法失信的紀錄(9)國內經濟因素(5)履約能力(10)國外經濟因素個案銀行將評等分數分為六級,第一級代表信用評分最高,該級客戶具有良好的信用水準;第六等級表示信用分數最低,信用水準最差。

為了控制風險,第5三等級是個案銀行可忍受的最高風險水準,為移轉或降低信用風險,審查部應對有意願承作的第四、五、六等級客戶要求酌增擔保品或保證人,詳如表一所示。

表一信用評等分數-適用於無擔保品之申貸案件信用評分等級 12 3 456圍 82以上範分數81.9-75 74.9-68 67.9-60 59.9-50 49.9以下質正常不正常案件不正常品正常正常不正常風險評等分數是以前述的信用評分作為依據,另外參考擔保品價值、授信期間及借款者所屬國家等其他因素而增減調整分數,此風險評等分數分為八等,一至五等列為正常案件,六至八等則為延滯、逾期、催收及呆帳風險會大幅增加之不正常案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