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系统填表说明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填表说明

威胁人数1 威胁财产1 野外编号2 隐患点类型2 规模2 地理位置2 威胁户数2 威胁人数2 威胁财产2 野外编号3 隐患点类型3 规模3 地理位置3 威胁户数3 威胁人数3 威胁财产3 野外编号4 隐患点类型4 规模4 地理位置4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搬迁避让场址点信息表
表格填写项 项目名称 图幅名 图幅编号 统一编号 名称 野外编号 省 市 县 乡 村 组 地理位置中组之 后的信息 安置户数 场址面积 场址中心点高程 场址中心点坐标经度 场址中心点坐标纬度 数据库字段名 项目名称 图幅名 图幅编号 统一编号 名称 野外编号 省 市 县 乡 村 组 地点 安置户数 场址面积 高程 经度 纬度 类型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长度 100 50 50 12 60 20 60 60 60 60 60 60 250 长整型 单精度 型 单精度 型 15 15 户 m2 m 填写内容 单位
安全性-引发新的 引发新灾害可能性 地质灾害可能性 安全性-受洪水灾 受洪水影响可能性 害影响的可能性 安全性-与断裂及 与断裂影响带关系 影响带的关系 安全性-安全性评 价 地基稳定性-地形 地貌条件 安全性评价 地形地貌
地基稳定性-岩质 岩质地基岩性 地基-岩性 地基稳定性-岩质 岩质地基坡体结 地基-坡体结构 构 地基稳定性-土质 地基 土质地基
新选址场地条件 总体描述 安全性-与地质灾 害危险区的关系
场地条件描述 与危险区关系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地质灾害调查表填表说明

填写DMS(度分秒),如:110°15′45″填写为110-15-45
填写DMS(度分秒),如:31°20′15″填写为31-20-15
A岩质、B碎块石、C土质
单选
系、统、群、组、段
文字说明
填写方位角
填写调查点附近的主要构造名称,如某断层的上盘、下盘或
断裂带,某背向斜的某翼、轴部或倾伏端等。
地震烈度值。
A自然、B人工、C岩质、D土质
单选
填写省、市(县)、乡、村、组名称
填写地形图公里网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3450150
填写地形图公里网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19426250
填写地形图高程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1120
填写地形图高程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1080
单位
度 度 米 米
% 条/米
米 米 米 米
TRUE
1
GCHJJI 深部位移监测
多选
A避让 B 裂缝填埋 C 加强监测 D 地表排水 E 地下排水 F
削方减载 G 坡面防护 H 反压坡脚 I 支挡 J锚固 K 灌浆 L
TRUE
1
GCHFJI 植树种草 M 坡改梯 N 水改旱 O 减少振动
多选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单选
FALSE
GCHCYX
汉字描述
FALSE
GCHCCY 系、统、群、组、段
汉字描述
FALSE
FWJ GCHC_QX
FALSE
JD
GCHC_QJ
FALSE
GCHHXT A 线形、B 弧形、C 阶形、D 起伏
单选
FALSE
1比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指标、设计书编写提纲及格式、工作报告编写要

1比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指标、设计书编写提纲及格式、工作报告编写要201附录A:成果指标成果指标(资料性附录)1 找矿靶区找矿靶区分类见表下表找矿靶区分类表分类要素类型A 类B 类C 类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构造、地层、岩浆活动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区域成矿条件有利。
区域构造、地层、岩浆活动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区域成矿条件较有利。
区域构造、地层、岩浆活动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区域成矿条件较有利。
靶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已知矿床找矿预测模型吻合程度高,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等基本清楚。
与已知矿床找矿预测模型吻合程度较高,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等比较清楚。
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等不甚清楚。
矿产情况有已知矿产地;预测资量达中型及以上规模。
有已知矿(化)点;预测资量达中型及以上规模。
预测资量达中型及以上规模。
蚀变特征反映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作用强烈、规模较大、分带明显。
虽反映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作用强烈,但规模较小,分带欠佳。
蚀变较弱。
地球物理场、局部异常推断、解释通过与同类型已知矿床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局部异常特征对比,矿致异常的可能性大。
通过与同类型已知矿床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局部异常特征对比,矿致异常的可能性较大,但具有多解性。
对地球物理资料推断解释依据不足。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异常的强度和规模大,元素组合特征与已知矿床异常相似,初步证明为矿致异常,且异常出现在成矿有利部位。
异常具有一定强度和规模,元素组合特征与已知矿床有可比性,但规模较小或可认为属新类型矿床。
异常与已知矿床难以类比,元素组合单一,强度一般。
遥感图像及异常特征遥感异常或蚀变异常信息与已知同类型矿床具有可比性。
有遥感异常或蚀变异常信息,与已知矿床的可比性较差。
遥感异常不明显。
部署建议结合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可优先部署普查工作。
结合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可开展进一步预查工作。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填表说明

节理宽度1 节理起伏状况1 节理充填物1 节理面粗糙度1 节理两侧位移1 节理交切关系1 节理倾向2 节理倾角2 节理长度2 节理宽度2 节理起伏状况2 节理充填物2 节理面粗糙度2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单精度型 30 50 50 单精度型 50 长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型 单精度型 30 50 50
节理两侧位移2 节理交切关系2 地层岩性野外记录信息 节理倾向3 节理倾角3 节理长度3 节理宽度3 节理起伏状况3 节理充填物3 节理面粗糙度3 节理两侧位移3 节理交切关系3 节理倾向4
数字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文本 数字
单精度型 50 备注 长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型 单精度型 30 50 50 单精度型 50 长整型
节理裂隙统计-宽度1 节理裂隙统计-起伏状况1 节理裂隙统计-充填物1 节理裂隙统计-节理面粗糙度1 节理裂隙统计-节理两侧位移1 节理裂隙统计-交切关系1 节理裂隙统计-产状-倾向2 节理裂隙统计-产状-倾角2 节理裂隙统计-长度2 节理裂隙统计-宽度2 节理裂隙统计-起伏状况2 节理裂隙统计-充填物2 节理裂隙统计-节理面粗糙度2
野外记录信息 水文地质-地下水类型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枯水位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丰水位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季节变化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补给类型 水文地质-民井-埋深 水文地质-民井-水量 水文地质-民井-水位 水文地质-天然露头 野外记录信息 岩土体工程地质-易滑易崩地层 岩土体工程地质-控滑结构面分 布
岩土体工程地质-控滑结构面类 型 野外记录信息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宽度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深度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走向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长度 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降-相对位 移量 环境地质问题-沉降面积 环境地质问题-土壤盐渍化 环境地质问题-沼泽化 环境地质问题-地方病 环境地质问题-污染现状 野外记录信息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六、工作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
3、踏勘及试填图阶段: 踏勘:选定垂直于地层走向贯穿全区2-3条踏勘路线,路线尽量涉及区 内所有的地层及侵入体。 (1)初步了解区内地层分布、露头状况,各主要地层单位基本特征和 可填图性,以及各类岩石的分布特征、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和地质构造 复杂程度,了解区内地质矿产特征、地形、交通及人文资料,初步验证 遥感解译标志。 (2)踏勘路线以穿越路线为主,根据前人资料和遥感解译初步成果, 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质体、遥感解译分区和自然景观区进行踏勘。 (3)项目主要人员应参加踏勘工作,在踏勘过程中,对地质现象进行 集中观察,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统一编录要求和统一地质语言。
五、填图方法
• 1、区调填图方法:
(1)沉积—浅变质岩区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开展多重地层单位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生物地层、年代地 层划分对比,视情况进行层序地层、生物地层单位划分。 查明岩性、物质成分、地化特征、基本层序、化石、沉积特征、厚度、 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变化等; 正确建立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沉积环境、沉积作用以及发展演化历史的研究。
七、地质填图精度要求
1、实测地质剖面 联测图幅按联测区布置,一般不同填图单位2-3条实测剖 面控制,一般不小于1:5000。地层区按1:2000,侵入岩区 按1:5000-1:10000。 用于构造研究的剖面应垂直主体构造线方向布设,比例尺一般 为1∶500。 用于特殊构造、矿化蚀变带研究的剖面,比例尺为1∶1000。 2、填图单位的合理划分 沉积岩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组是基本填 图单位,必须划到组,有必要时可划到段和层。 对特殊意义的岩石单位,比如标志层、特殊岩层、透镜体、 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应作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侵入岩:超单元(序列)-单元划分,单元为基本填图单位, 独立侵入体和脉岩可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 变质地层按岩群-岩组+特殊地质体划分。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字段必填项等级说明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5潜在危害-威胁对象威胁危害对象4威胁房屋威胁房屋户2潜在危害-威胁人口威胁人口4潜在危害-威胁财产威胁财产4潜在危害-险情等级险情等级4监测建议监测建议1防治建议防治建议1防治建议-群测群防群测群防1防治建议-搬迁避让搬迁避让1
防治建议-专业监测防治监测1防治建议-专业监测防治监测1防治建议-工程治理防治治理1遥感解译点遥感点0勘查点勘查点0测绘点测绘点0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防灾预案0照片多媒体0
录像录像2调查负责人调查负责人2填表人填表人2审核人审核人2调查单位调查单位2填表日期-年填表日期年1填表日期-月填表日期月1填表日期-日填表日期日1示意图-栅格图示意图4示意图-矢量图矢量示意图4野外记录信息野外记录信息1
补给段长度值1
主沟纵坡值1
植被覆盖值1
冲淤变幅值1
松散物储量值1
山坡坡度值1
松散物平均厚值1
流域面积值1
相对高差值1。
最新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

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 000)DZ/T 0001—91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GB958 区域地质图例(1:50000)ZB/T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 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基本准则4.1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2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 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 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6 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
1比5万地质填图任务和要求

1/5万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1∶50,000地质测量通常是在经过初步找矿后选定的远景区,或已知较大的矿产地外围地区进行。
对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来说,则是在普查找矿的长远规划的基础上选定的地区,或在生产矿山或勘探矿区的外围进行的。
1∶50,000地质测量,在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中可分三种情况:1∶50,000的正规地质测量、简图及路线地质图。
一、正规1∶50,000地质测量:是普查找矿工作中要求较高并有综合性方法配合的一种工作。
在冶金地质工作中,因人力、物力的不足,不常进行这种测量。
其任务,总的说来,是查明地表出露的矿床并加以圈定,特别是初步确定规模、产状和构造以及矿石质量,推定其隐伏部份或隐伏矿体的大致分布地段,初步查明局部矿化或富集的条件,指出矿化地段的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学的一般标志,作出矿床远景评价。
在地质测量同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手段进行系统的重砂测量和物、化探等工作。
其面积通常是几百至千余平方公里。
正规的1∶50,000测图按国际分幅进行。
其填图要求:在前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下列要求:(一)对于填图单位:沉积岩的分层标准应分到“阶”(或相当于“队”的地方性单位),有条件时,应分到“带”;变质岩分到亚组或“段”或“段”下再分:对火山-沉积岩,根据具体情况,一般是结合地质年代,以主要的或次要的(以图上能表达为度)喷发-没积岩为主,有条件时,区分最度较大的熔岩、火山碎屑沉积积岩和次火山岩;火山活动不很发育时,喷发-沉积岩不作细分。
必要时,要着重研究含矿建造,区分含矿岩体。
(二)着重研究控制岩浆活动、矿化带和蚀变的构造;表示二级及较低级的褶绉、褶绉带、主要断裂的性质和产状、间接标志表示的深断裂带,重要地段分出小裂隙带所有的构造破坏;表示隐伏深断裂带的地表标志,例如:中、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状拗折、同时沉降的褶绉轴(或褶绉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线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的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和火成活动的不同等等;(三)表示矿化带、较大的矿体、以符号表示较小的矿体(点),标明蚀变范围,以符号表示较小的蚀变带,表示主要的蚀变类型或交代岩类型;查明矿化作用或蚀变作用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关系;标明物、化探、重砂异常范围、性质及强度;指出初步的找矿方向、主要的找矿标志。
地质灾害项目管理系统填报说明

地质灾害项目管理系统填报说明地质灾害项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实现对中央资金及配套的地方资金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工程治理、搬迁避让、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临灾处置和排危除险、能力建设、其他共7个方面。
在系统填报过程中,针对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一、系统登录方式地质灾害项目管理系统运行于互联网,请使用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Google Chrome浏览器访问。
二、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仅限管理员账户使用,填报账户不具有该权限。
1、用户管理考虑到省级项目分级管理的情况,系统设置了用户管理,省级用户可以把填报权限下放到市级,自定义用户名、密码;市级用户可以把填报权限下放到县级,自定义用户名、密码(图1)。
图1 添加用户信息2、资金管理资金管理需要各省根据中央下达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情况对资金进行分配。
(1)省级资金管理:省级中央资金总数为系统自动添加,需填写省级地方资金总数、分市或分县中央下达资金分配情况、分市或分县省级地方资金分配情况(图2)。
图2 省级资金分配(2)市级资金管理:市级中央资金总数和省级地方资金总数为系统自动添加,需填写地方资金总数、市级地方投入资金总数、分县中央下达资金分配情况、分县省级地方资金分配情况、分县市级地方资金分配情况(图3)。
图3 市级资金分配(3)县级资金管理:县级中央资金总数、省级地方资金总数、市级地方资金总数为系统自动添加,需填写地方资金总数、县级地方资金总数、社会资金数、其他资金数(图4)。
图4 县级资金分配三、数据填报1、资金(1)每一个项目都要求填报总资金、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
其中,中央资金为中央下达资金,地方资金为与中央资金配套的地方资金。
(2)资金共包括预算资金、实际到位资金、实际结算资金三类。
预算资金为中央资金下达之前申报的资金数;实际到位资金为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实际下达到项目的资金数;实际结算资金为项目竣工完成后实际支出的资金数。
(3)项目需要填写总资金情况和分年度资金情况。
1∶5万矿产远景调查_花岗岩填图方法

石英斑岩
根据斑晶的成分命名
四、基本方法
三、花岗岩的定名 蚀变+颜色 构造+结构 特殊矿物+次要 颜色+构造 结构+特殊矿物 蚀变 颜色 构造 结构 特殊矿物 次要 矿物+主要矿物 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 矿物 主要矿物 岩石基本名称 填图期次按“岩性+时代 时代” 岩性+时 填图期次按“岩性 时代” 或 “岩性 时 代+ 典型命名地” 典型命名地” 岩脉直接用代号表示
四、基本方法
沉积接触 1、侵入体与围岩之间有不平整的古风化壳 、 或侵蚀面; 或侵蚀面; 2、上覆沉积层底部有下部侵入岩的砂砾或 、 矿物碎屑; 矿物碎屑; 3、上覆沉积层无接触变质,接触面无冷凝 、上覆沉积层无接触变质, 边; 4、岩体中的岩脉或断层到接触面突然中止。 、岩体中的岩脉或断层到接触面突然中止。
四、基本方法
八、岩浆岩的接触蚀变带 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角岩化, 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角岩化,云英岩 化等。 化等。 典型矿物
四、基本方法
九、与岩浆岩有关的矿产 与超基性、基性侵入体有关的铬铁矿、 与超基性、基性侵入体有关的铬铁矿、 铜镍矿、钒钛磁铁矿、金刚石矿; 铜镍矿、钒钛磁铁矿、金刚石矿; 与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稀土、 与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稀土、稀有金属 矽卡岩型铜铅锌矿; 矿、矽卡岩型铜铅锌矿; 斑岩型铜、 钼矿; 斑岩型铜、金、钨、钼矿; 花岗岩中高温热液型钨矿。 花岗岩中高温热液型钨矿。
四、基本方法
七、岩浆岩的侵入期次与接触关系 一股岩浆侵入形成一个侵入期, 一股岩浆侵入形成一个侵入期,可形成 多个侵入次,一般为脉动、涌动接触。 多个侵入次,一般为脉动、涌动接触。 演化序列,从基性到酸性, 演化序列,从基性到酸性,石英含量的 增多,暗色矿物减少, 增多,暗色矿物减少,碱性矿物增加 超动、脉动、 超动、脉动、涌动接触
1-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格模板

生态需水量 工业需水量 农业需水量 生活需水量 其他需水量
合计 地下水供水量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生态用水量
104m3
2030 规 划 需 水 量
工业生产总值
农业生产总值
总人口
人 口
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亿元 亿元 万人 万人 万人
月份
开采时间(h) 开采量(m3) 平均每小时出水量(m3/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人畜生活用水定额(L/人)
统计资料人均生活用水定额(L/ 人误)差
核查乡生活用水井校正系数(%)
α生=1-误差/统计人均生活用水定
调查单位
额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
坝
地质环境特 征
岩溶水源地 类型
□暗河□泉□表层泉□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
开发技术 条件
□暗河□泉
允许开 □表层泉
采量 □饱水带富水块
(m3/d)
段 □表层带富水块
段
岩 开发利 溶用 水 方式 开 供水目 发 标及数
利量
用
□暗河□泉
情 开发成 □表层泉
况本 (元 /m3)
□饱水带富水块 段 □表层带富水块
调查点编号
纬度
高程(m)
省市(县)镇(乡)村
图幅名称
环 境 地 质 问 题 沿 途 访 问 记 录 剖 面 位 置 示 意 图
调查单位
1:50000矿产地质调查专项填图工作指南

调查要求: ●地质调查 ●矿产调查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
一、我国1:5万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历史演变
(二)第二阶段(1991年-2004年),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1∶50 000) DZ/T0001-1991出台后,我国区域矿产调查 (1∶50 000)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目的任务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 基础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 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 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 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 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填表说明 - 副本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填表说明(比例尺1:50000)
前言
为规范湖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指导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开展,结合《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DD2008-02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200710),制定本填表说明。
目录
一、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
二、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3)
三、滑坡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6)
四、崩塌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9)
五、泥石流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2)
六、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5)
七、地裂缝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8)
八、地面沉降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21)
九、地质灾害点调查复核表填表说明 (23)
十、地质灾害测量记录表说明 (24)
十一、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复核表填表说明 (25)
十二、搬迁避让场址点信息表填表说明 (26)
十三、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填表说明 (27)
十四、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填表说明 (28)
十五、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填表说明 (29)
十六、地质灾害隐患防灾预案表填表说明 (29)
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表格。
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地调局(附表)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格附表1 地质项目资料整理汇总表附表2 野外调查路线表附表3 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表附表4 机(民)井调查表附表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附表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附表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附表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附表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表10 裂隙统计表附表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附表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表15 岩溶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汇总表附表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附表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表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附表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附表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续)附表26 地面沉降调查表表27 土壤潜育化(冷浸田)调查表附表28 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附表29 水文地质钻孔综合表附表30 水文地质钻孔地层描述表附表31 水文地质钻孔孔径变化表附表32 水文地质钻孔井管结构表附表33 水文地质钻孔填砾(止水)变化表附表34 水文地质钻孔测井曲线表附表35 水文地质钻孔含水层段表附表36 槽探野外施工记录表附表37 物探测深成果汇总表附表38 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39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附表40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41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记录表附表42 地下水位监测野外记录表附表43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记录表附表44 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成果表附表45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附表46 土工实验成果汇总表附表47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成果表附表48 岩土体化学成分成果表附表49 岩石矿物鉴定成果表。
调查问卷-湖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模板 精品

XX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建议稿)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O一三年八月XX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项目组织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项目编号:工作起止年限:XX年-XX年项目设计:项目负责:报告主编:参加人员:项目审核:站长:编制单位:提交时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O一三年八月目录第一章序言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一、项目来源 (1)二、工作目的 (1)三、工作任务 (1)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一、工作区概况 (2)二、社会经济状况 (2)第三节环境地质问题 (2)第四节以往调查工作情况 (2)一、区域水工环调查 (3)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3)第五节本次调查工作情况 (4)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 (4)二、本项目工作进度 (4)三、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4)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5)第一节自然地理 (5)一、地理位置 (5)二、气象 (6)三、水文 (6)第二节地质环境 (6)一、地形地貌 (6)二、地层和岩浆岩 (6)三、地质构造 (7)四、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7)五、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7)六、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 (7)七、植被类型及分布 (8)八、人类工程活动 (8)第三章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 (8)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 (8)第二节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 (9)一、地质灾害灾情 (9)二、地质灾害隐患险情 (10)第四章地质灾害特征与形成条件 (11)第一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11)一、行政区域分布 (11)二、地理空间分布 (11)三、地质灾害时间分布 (11)第二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11)一、滑坡发育特征 (12)二、崩塌发育特征 (13)三、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14)四、泥石流发育特征 (14)五、地面塌陷发育特征 (14)第三节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15)一、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15)二、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 (15)三、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16)四、地质灾害与水 (16)五、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17)第五章专题论述 (17)第一节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17)一、XXX滑坡灾害点 (17)二、XXX滑坡灾害点 (17)第二节重要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7)一、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18)二、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18)第三节..................... (18)第六章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述 (18)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 (18)一、评价原则及方法 (18)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18)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19)一、评价原则及方法 (19)二、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20)第三节各乡镇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20)第七章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20)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21)一、防治原则与方法 (21)二、重点防治区说明 (21)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2)一、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22)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 (22)三、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22)四、地质灾害点监测 (22)五、重要地质灾害点治理 (22)第八章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3)第一节项目概况 (23)一、项目基本情况 (23)二、提交成果 (23)第二节工作方法及流程 (23)一、项目组织与实施 (23)二、原始资料概况 (23)三、工作方法与流程 (23)四、专业分层 (23)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23)六、质量监控 (23)第三节数据质量评述 (24)一、数字化图形质量 (24)二、属性卡片质量 (24)三、属性数据库质量 (24)第四节补充说明与结语 (24)一、补充说明 (24)二、结束语 (24)第九章结论 (24)第一节基本情况 (24)第二节主要成果 (25)第三节环境效益与防灾减灾效益评述 (29)第四节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 (30)第五节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32)一、存在问题 (32)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32)附图:XX张附件:1、调查资料汇总表2、照片集3、信息系统说明书4、重要地质灾害点勘查报告及图件5、搬迁避让新址适宜性初步评估6、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7、……附表:地质灾害综合统计表第一章序言XX年以来,我省先后有计划的开展了XX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 剖面图 多媒体 填表人 审核人 调查负责人 调查单位
填表日期
危险性得分 危险性等级 历史数据 变形迹象
坡形 坡高 坡度 斜坡结构 岩体结构 土体结构
植被与土地利用 人类工程活动
边界条件 形态特征及物质结构
水文地质特征 变形特征及活动历史
现今稳定性分析 潜在灾害损失
高层建筑 多层建筑 普通民房 工厂厂房 高速公路 等级公路
铁路 管线 输电线 输电设施 农田 其它 低危害 中危害 高危害 低危险 中危险 高危险 风险等级 隐患点 勘察点 测绘点 观测点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50
文本
15
文本
150
文本
15
文本
15
50
长整型
长整型
长整型
长整型
长整型
文本
50
双精度
文本
46
文本
44
双精度
双精度
双精度
双精度
双精度
文本
20
文本
20
bit
2
长整型
双精度
文本
20
长整型
双精度
文本
40
文本
255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单选
多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多选
植被与土地利用 人类工程活动
边界条件 形态特征及物质结构
水文地质特征 变形特征及活动历史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高层建筑 多层建筑 普通民房 工厂厂房 高速公路 等级公路
铁路 管线 输电线 输电设施 农田 其它 低危害 中危害 高危害 低危险 中危险 高危险 风险等级 隐患点 勘察点 测绘点 观测点
斜坡结构类型 滑面类型 活动状态
目前稳定状态 扩展方式 滑动速度
数据类型 长度
文本
30
文本
50
文本
50
文本
50
文本
150
文本
30
文本
12
文本
12
文本
60
文本
60
文本
60
文本
60
文本
60
文本
60
文本
250
文本
15
文本
15
长整型
长整型
文本
50
文本
30
文本
30
文本
100
文本
20
文本
28
文本
20
文本
20
单选/多选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C C C C
滑坡年代 滑动时间年 滑动时间月 滑动时间日 滑动时间时 滑动时间分
诱发因素 滑坡坡向 滑坡平面形态 滑坡剖面形态
趾 冠 滑坡厚度 滑坡面积 滑坡体积 规模等级 确定性程度 实体勾绘 死亡人数 直接损失 灾情等级 威胁人数 威胁财产 险情等级 威胁对象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地表水与地下水
文本
地震 降雨 工程活动 诱发因素得分 危害性得分 危害性等级 居住 办公生产 行人流量 行车流量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30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30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30
文本
15
补充性描述 平面图 剖面图 多媒体 填表人 审核人
调查负责人 调查单位
填表日期年 填表日期月 填表日期日 危险性得分 危险性等级
历史数据 变形迹象
坡形 坡高 坡度 斜坡结构 岩体结构 土体结构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
bit
2
bit
2
bit
2
文本
82
文本
83
文本
82
文本
80
长整型
长整型
长整型
由诱发因素强度部分字段的分值相加 由危害性部分字段的分值相加 根据危害性得分评定
需要手动录入
重要性说明
A
A-必填;B-选填;C-可不填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A A A A A B B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30
bit
2
bit
2
bit
2
bit
2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滑坡调查表 填写内容
单位
备注
系统自动生成 系统自动生成 在基本信息中提前录入
在基本信息中提前录入
系统提供固定的录入格 式
系统提供固定的录入格 式
根据判断滑坡体积来评定规模等级
降雨 工程活动 诱发因素得分 危害性得分 危害性等级
居住 办公生产 行人流量 行车流量
构造背景 构造影响程度 活动断裂距离
地表水 地下水 开挖高度 人类活动强度 水事活动 天然植被 临近地灾影响 隐患点得分 隐患点等级 滑坡规模 滑动速度风险评估 运动形式风险评估 扩展方式风险评估 岩土类型 滑坡点得分 灾害点等级
表格填写项 统一编号 图幅名 图幅编号 流域名称 滑坡名称 野外编号 县市编号 详查编号
省市县
乡 村 组 地点 经度 纬度 X坐标 Y坐标 运动形式 滑体类型 斜坡结构类型 潜在滑面类型 活动状态 宏观稳定性等级 扩展方式 滑动速度
数据库字段名 统一编号 图幅名 图幅编号 流域名称 名称 野外编号 县市编号 详查编号 省 市 县 乡 村 组 地点 经度 纬度 X坐标 Y坐标 运动形式 滑坡性质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滑坡调
滑坡时代
滑动时间
诱发因素 主滑方向 滑坡形态 - 平面 滑坡形态 - 剖面 前缘高程 后缘高程 滑体平均速度 滑坡面积 滑坡体积 规模等级 确定性程度 实体勾绘 死亡人数 直接损失 灾情等级 威胁人数 威胁财产 险情等级 威胁对象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地表水与地下水
根据死亡人数和规模等级来评定灾情等级 根据威胁人数和威胁财产来评定险情等级
根据值评定规模等级
默认为否 根据值评定灾情等级 根据值评定灾情等级
根据值评定险情等级 根据值评定险情等级
根据危险性得分评定 属于滑坡灾害隐患点部分
由滑坡隐患点部分字段的分值相加 根据隐患点得分评定
由滑坡点部分字段的分值相加 根据滑坡点得分评定
文本
15
文本
30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文本
15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构造背景 构造影响程度 活动断裂距离
地表水 地下水 切坡、坡脚开挖等现状 加载、爆破采掘活动强度现
状 水事活动 天然植被 临近灾害体的触发影响 隐患点得分 隐患点等级 滑坡规模 滑动速度 运动形式 扩展方式 岩土类型 滑坡点得分 灾害点等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