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学生

合集下载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讲课稿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讲课稿

本章内容提要:一、为什么要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原因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意义二、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容三、怎样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为什么要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

而且班主任了解、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有利于向学生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越多,对学生越了解和理解,则和学生的关系就越密切,学生也就越肯向班主任敞开自己的心扉,班主任也就越能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和理解。

这样,也就为班主任搞好工作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全面了解和学生的内容:集体基本情况: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班级基本情况: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成绩与生存的问题、学生生活社区环境、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学生家庭环境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健康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思想和学习情况: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兴趣特长学生的个性情况: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类型总的来说,了解和究学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群体和个体以班级为背景来研究每个学生,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研究班级,使两者结合起来。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案例案例中的老师因为不了解他的学生,所以误会了对方,造成了不愉快,所以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一个老师而言是很重要的。

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去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这样我们才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活动。

在心理学中,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气质类型,这四种气质类型又代表着不同的四种典型性格,现在我们就来稍微了解一下。

胆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

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

案例:
陈某是班级里公认的一名差生,但是他通过自己
一段时间默默的努力,在一次小考中取得了不错
的成绩,但是科任老
私底下议论他,这令他十分难受。
补充: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要注意:
1. 全面性
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既要看到校内的表
案例:
郑同学因为在课堂上与同桌讲闲话而影响了老师的正常课
堂教学秩序,课后老师带他们俩到办公室谈话,由于他同 桌的认错的态度比较好,所以老师就让他先返回教室,挑 起事端的同桌走了自己却被老师扣留,郑同学心里非常不 平衡,于是他就和英语老师理论,两人争执不休。后来经 调查得知,郑同学的同桌给他讲看电影的精彩情节,郑同 学说,还是下课再讲吧,让老师听见就不好了。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学生
一、为什么要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 •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原因 •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意义 二、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容 三、怎样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
一、班主任为什么要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一)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 原因
有助于向学生学习,并不断完善自我。 有助于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避免盲目。 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管理 学生的有效性。
怎么样
1、观察法 2、谈话法 3、书面材料分析法 4、调查法
人的四种气质类型:
1、胆汁质。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
2、多血质。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
3、粘液质。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
4、抑郁质。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
程都弱。
三、怎样全面了解和深入 研究学生
了解与研究学生的途径与方法
(一)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师在学生自然状态 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 考察的方法。

全面了解受力分析深入浅出教案设计

全面了解受力分析深入浅出教案设计

全面了解受力分析深入浅出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受力分析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受力分析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实例展示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受力分析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受力分析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受力分析的重要性。

第二章:力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对力的感知和测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力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讲解力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力的作用,让学生感知力的存在。

2. 讲解力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

3. 介绍力的测量工具和单位,教授学生如何测量力。

第三章: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2. 通过实例演示受力分析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的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受力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步骤进行受力分析。

第四章:常见力的识别与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力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力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常见力的分析方法。

教学活动:1. 介绍常见力的特征和识别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别常见力。

2. 通过实例讲解常见力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2. 引导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介绍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的实际意义。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但比中国古代的《学记》要晚300多年。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

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

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赫:教材教师课堂杜:经验儿童活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

高中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

高中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

高中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报告通过对某市高中学生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高中学生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相关建议和倡议,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对其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探究高中学生学习资源利用的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1.3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高中学生的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第二章:学习资源的类型和利用情况2.1 纸质图书的利用情况2.1.1 学生对纸质图书的偏好程度2.1.2 学生对纸质图书的利用频率2.1.3 学生对纸质图书的评价和建议2.2 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2.2.1 学生对电子资源的了解情况2.2.2 学生对电子资源的利用频率2.2.3 学生对电子资源的评价和建议2.3 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2.3.1 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频率2.3.2 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目的2.3.3 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评价和建议第三章: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3.1 家庭背景的影响3.1.1 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关系3.1.2 家庭对学生学习资源的支持程度对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影响3.2 学校支持的影响3.2.1 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种类与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关系3.2.2 学校对学生学习资源利用的指导和支持情况3.3 个人因素的影响3.3.1 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对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影响3.3.2 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关系第四章:问题与建议4.1 学校应加强学习资源的提供与支持4.2 家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支持与关注4.3 学生应主动利用学习资源,提高自身学习能力4.4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和学生学习资源的管理与指导力度结论:通过对高中学生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纸质图书、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利用量不均衡,受家庭背景、学校支持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开展和人的开展中的作用。

?礼记?是儒家著作,其中?学记?(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为经典。

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弟子辑录的?论语?中。

主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古希腊人。

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方法:讨论、谈话、提问等。

4.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①②③①柏拉图:古希腊人。

培养哲学人才,?理想国?和?法律篇?。

②卢梭:法国人。

?爱弥儿?,强调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思想。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③杜威:美国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代表,提出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历中心。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1632年撰写?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分科教学。

6. 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传统教育代表,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围绕三个中心:教师、教书、教室。

7.教育起源:心理起源:孟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如:中国。

第二章教育与开展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开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教育目的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①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②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

根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开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

根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①我国教育目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方向性;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根底;③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④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⑤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那么;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教案二】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

【教案二】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

教学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计划和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而教案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在编写教案时,掌握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

一、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第一步是全面了解教学内容。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其次要熟悉教材,从整体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然后分析每个单元的主题和重点部分,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第二步是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要从教材内容的维度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脉络,以及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此外,还要关注教材的难点和易错点,详细分析和梳理,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比较和梳理,确定教学内容的逻辑和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第三步是灵活运用教学内容。

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可以使用讲解、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要关注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测验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掌握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把掌握教学内容这一步做到深入、细致和全面,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要点整理归纳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要点整理归纳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要点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个电影
失眠 上外语角练口语 看过多的……图片 极其不实际地考一个根本考不上的研究生 毕业的时候随便找个工作,不进行科学的 分析和广泛的探讨
三、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没有疾病?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 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
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 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别人 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 起。所以,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 的伤,记住,太大的伤,真爱,还是 值得追求的。
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话,那么记住 你在大学有很多意外用钱的地方。比 如二专业或者将来的各种班或买有益 书籍,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 永远别乱花钱。记住,永远。
• 明代的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我心 中”,认为心是宇宙的主体,万物的主宰;
• 17世纪的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大主教乔治贝克莱称“存在 就是被感知”,即凡是没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都是不存在 的,只有被人感觉到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只要闭 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的事物事由存在于世界之外的 某种“绝对观念”“理念”决定的。一切事物都是这 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只存在于什么地方“绝对观念” 的产物。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唐朝韩愈的《师说》,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外教育史上一篇出色的教师专论。

3、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

4、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一一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培根2、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学者是:夸美纽斯3、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的学者是:洛克4、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四、教育学发展中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2、专升本《教育理论》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批判教育学五、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具有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作用四、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第二章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第二章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笔记整理一、教育研究常用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二、调查研究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是通过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的特点◆自然性◆多样性(访问、座谈、问卷调查、测验和网上调查)◆灵活性◆间接性◆广泛性3.调查研究的意义◆揭示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意义,从而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和矛盾◆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的教育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发现和总结教育思想和经验,更好的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收集资料,为制定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依据4.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事实调查和意向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范围: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座谈会调查和测验调查5.调查研究的操作程序◆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草拟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做好调查准备◆组织调查实施◆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6.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调查内容要科学全面◆调查指导语要协调一致◆调查的问题要适宜◆调查资料要客观真实◆要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调查结论要做科学分析三、实验研究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研究的特点◆控制性◆因果性◆教育性◆重复性◆综合性3.实验研究的意义◆是丰富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是教育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的必经路径4.实验研究的类型◆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功能: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推广性实验◆根据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前试验、准实验和真实验◆根据实验的性质: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根据实验的范围: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和整体实验◆根据实验变量的个数: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5.实验研究的操作程序(一)准备阶段◆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设计(二)实施阶段◆实验前测◆实验控制◆试验记录◆实验后测(三)总结阶段◆整理试验资料◆统计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题目、署名、前言、实验内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参考文献及附录)6.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坚持教育性原则,绝不进行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做好实验研究方案◆加强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要认真选择测查工具◆要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要周密设计并系统地进行实验四、个案研究1.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个案研究即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的方法2.个案研究的特点◆单一性◆典型性◆深入性◆针对性◆借鉴性◆自然性3.个案研究的意义◆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能够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开展集体教育工作◆能够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4.个案研究的类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个人个案研究、机构个人研究和社会团体个案研究◆根据个案数目的多寡:单一个案研究和多重个案研究◆根据研究目的:诊断性个案研究、指导性个案研究和探索性个案研究5.个案研究的操作程序◆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个案资料◆实施个案指导◆追踪指导研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6.个案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要遵循道德准则,切实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要排除主观干扰◆准确把握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不要轻率的将结论推及总体◆确保收集的资料完整、真实、可靠五、田野研究1.田野研究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者对象的真实情境中,以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2.田野研究的特点◆实践性◆客观性◆参与性3.田野研究的意义◆属于人本主义的研究方式,特别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教育及教育研究的特性◆为教育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我们从教育的角度认识和帮助弱势群体4.田野研究的操作程序(一)准备阶段◆选择调查对象和地点◆熟悉调查对象和调查点情况◆拟定研究方案◆实施预调查(二)开始阶段◆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进一步了解调查点当地情况◆选好居住地(三)调查阶段(四)撰写研究报告阶段5.田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要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要做到研究的有的放矢◆要边调查边整理资料◆要尊重不同的意见◆要遵循研究原理六、行动研究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以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班主任工作之了解学生

班主任工作之了解学生

班主任工作之了解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他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了解,这种了解绝不是肤浅的,而是全面的、深入的。

全面了解学生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之一,而且是班主任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

所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了解学生的内容。

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

第一,对学生个人情况的了解。

主要包括对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学习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学生人生目标以及学生性格、兴趣与爱好等的了解。

第二,对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外部环境的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

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了解与研究。

比如,对学生家庭的了解主要包括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学习心理氛围、家庭的经济情况以及家庭结构等内容的了解。

其次,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通过与学生本人的直接交流对其进行了解;通过学生档案所反映的基本信息;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谈话进行了解;通过对学生个体在班级日常活动中的表现的观察而进行的了解;通过其他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及通过访问家长而得到的了解,等等。

最后,全面了解学生的作用与意义。

全面了解学生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之一,同时对班主任的其他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它是班主任更好的实现班级管理和制定本班教育目标的前提与基础。

是班主任实现其根本任务的前提。

班主任的根本任务在于根据国家教育目标,积极影响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全面了解学生,是对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负责的必然要求。

班主任只有更好的、全面的了解与研究学生,才能对其施加与之情况相适应的、有效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对个体进行教育的目的,最终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深入的研究,不管对于班主任还是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与研究的工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并学会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 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2. 缺乏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3. 地理知识结构尚不完善,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开展实地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实例分析法:结合典型实例,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实地观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

2.实地考察场地和调查工具。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各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完整版)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第一次复习提纲)

(完整版)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第一次复习提纲)

第一章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眼界更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学校、教师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源和影响源;他们大多不盲从教师、家长的权威,独立而有主见,叛逆而不顺从。

新时期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法: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准确了解和把握今天中小学生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对个人的品质、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对个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父母、教师、受崇拜的人物及同辈群体。

第二章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学生第一节全面了解学生的意义和内容非正式群体:班级中没有经过班主任及学校其他组织任命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具有两面性:指家庭的道德风貌,包括家庭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诸方面。

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智能水平,以及在尊重知识、渴求知识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指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气氛.指家庭主要成员甚至全家共同拥有的爱好、特长,如音乐、绘画、体育、科技制作等。

社会环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时代大环境,二是国内大环境,三是社区环境。

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意义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教育目标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学生个人情况了解学生群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 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周记了解学生通过家访、家长会全面了解学生通过任课教师广泛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交谈直接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不断了解学生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多角度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途径 通过学生入学档案初步了解学生通过班、团干部深入了解学生通过班级博客、班级论坛等网络平台了解第二节深入研究学生的方法深入研究学生的四种方法:观察法: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的途径:自然观察、固定时间观察、特设情景观察。

(0292)《班主任工作》复习思考题答案

(0292)《班主任工作》复习思考题答案

(0292)《班主任工作》复习思考题答案绪论班主任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1.你怎样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答:P2。

回答时请结合实际分析。

2.回顾自己的学生经历,哪位班主任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深刻影响?答:因人而异。

3.你理想中的班主任是怎样的?答:从班主任的素质角色要求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答。

第一章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一、名词解释1.精神关怀 P62.重要他人 P13二、问答题1.新时期赋予班主任角色哪些新的内涵?答:综合一二节的知识作答。

2.面对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怎样做班主任?答:综合第一节的知识作答。

三、案例分析一天上午,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化学老师把学生A推进办公室,气冲冲地说:“你跟你的班主任把事情说清楚!你今后别上我的课!”随后,他愤愤地离去。

“不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A同学不服气地顶撞了一句。

看到这种情况,我等A同学冷静下来后问其原因。

A同学气鼓鼓地说:“老师冤枉人,乱批评!”原来化学老师在低头做实验时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

化学老师以为是A同学,就批评了他。

A同学不服气,就与老师顶撞了起来。

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的一幕。

假如你是班主任,怎样处理这一情况呢?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答:从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角度作答。

P14第二章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学生一、名词解释1.非正式群体P222.家庭的道德环境P22二、问答题1.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P20(1)了解学生个人情况;(2)了解学生群体情况;(3)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

2.深入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P32(1)观察法;(2)资料分析法;(3)谈话法;(4)调查访问法;三、案例分析1.新的学年开始了,你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刚接手了一个班级。

你打算怎样去了解你的学生呢?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答:主要从了解学生的途径、方法、内容等方面作答。

2.请你分析下面一段不愉快的对话发生的原因。

如果你是这个班主任,会怎样做?不愉快的对话某中学一个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个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了规范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班主任需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和教育,力求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做到最好。

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是带领学生成长、发展、培养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角色,应具备良好的师德、素质、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

第三条班主任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团结师生家长,积极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第四条班主任应当重视自身的学习、专业提高和社会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章班主任职责第五条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认真履行如下职责:(一)推进思政课的落地,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素质的培养;(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校规校纪,加强班级管理,维护校园安全;(三)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制定并执行学生个别化发展计划;(四)班级团队建设,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五)掌握学生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给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六)维护班级秩序和学校形象,加强与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和意见建议。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六条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前应制定班级管理计划,包括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个性化发展计划、班级综合素质评测等计划。

第七条开学后,班主任应及时收集学生家长联系方式,并进行家访;加强对学生的监护,与家长积极沟通,营造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

第八条班主任应对学生每次考试进行分析和评测,根据学生成绩和学习状况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第九条班主任应每周组织班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班会内容。

第十条班主任应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确保充足时间让学生朗读,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同时提升朗读技巧。

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讲解过多,学生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普遍,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改进策略是减少讲解,增加阅读,以此克服教学弊端。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将从精读中学到的语文技能应用于独立阅读,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时,学生应首先独立阅读并思考,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全班讨论,或通过指定朗读评估阅读效果。

(三)读写例话的教学读写例话旨在提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同时指导阅读和写作。

学生应先自我阅读并理解,然后在小组内分享启发,教师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引导讨论,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四)"积累·运用"的教学"积累·运用"的内容与课文相关但独立,如"读读背背"强调积累语言和文化知识,"阅读"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提升交流技巧。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适时提供指导,但避免过度干预。

(五)习作与实践活动本册书的习作训练旨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

实践活动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同时考虑当地环境,充分利用资源。

(六)选读课文的教学选读课文供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决定是否使用。

如果使用,可灵活插入相关单元或作为期末综合复习。

教学以学生自我阅读为主,教师提供指导并检查进度。

(七)教学课时安排看图学文:2课,4课时精读课文:15课,40课时略读课文:10课,10课时读写例话:4篇,4课时积累运用:____个,15课时作文:8次,18课时写字:15次,15课时选读课文:____篇,5课时(注:文中____处应填写实际的选读课文篇数,但原文中未提供具体数字,故留空)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二)一、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大学四年怎么安排学习计划

大学四年怎么安排学习计划

大学四年怎么安排学习计划引言大学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阶段,学生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保持身心健康。

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实现个人目标并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安排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实现自我提升。

第一章:大一学年学习计划大一是大学生活的起点,也是适应新环境、建立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大一学年,学生们需要主要以学习基础课程为主,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和语言课程。

大一的学习计划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学习基础课程:大一学年主要以学习基础课程为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对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理解。

2. 参与社团活动:大一是接触社团活动的好时机,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还能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学生需要注意平衡学习与社团活动,避免过度投入导致学习受影响。

3. 建立自主学习习惯:大一是学生从高中转变为大学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逐渐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效率。

第二章:大二学年学习计划大二学年是学生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阶段,在这一年,学生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全面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大二学年的学习计划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1. 专业课程学习:大二学年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学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实践,建立起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2. 实习实践:大二学年适合进行一些实习实践,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前了解职场需要。

3. 学术研究:大二学年可以开始尝试进行一些学术研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主进行小型研究,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三章:大三学年学习计划大三学年是学生开始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并逐渐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时期。

在大三学年,学生需要规划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计划:1.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大三学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包括参与一些课外科研或者实践项目,提高专业水平。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简答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答:《学记》中的教学思想表现在:(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学制)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答:(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

(2)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1)教育的全民化;(2)教育的终身化;(3)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4)教育的现代化;(5)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6、简述影响学制的主要因素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答:(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
2.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 (1)学习继承法。学习继承法是学习继 承他人研究成果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 实践能力的方法。
(2)观察法。
•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 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 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的主要步骤是: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确定观察对象、 制定观察计划、准备观察手段、实施观 察计划、作好观察记录、处理分析观察 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现的学 ,不生 也足的 看;优 到既点 校看, 外到也 的校看
抓用主把 不一任了 懈切的解
场常和 合规研 条工究 件作学 ,,生 做充作 到分为 常利班
见看既用 到到看发 学学到展 生生学的 的的生观 明今的点 天天过看
,去待 还,学 要也生 预要,
二 、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容
(一)了解学生个人情况
第二章 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学生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全面了解学生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深入研究学生的方法
第一节 全面了解学生的意义和内容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意义 二、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容 三、全面了解学生的途径
一 、全面了解学生的意义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1、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 2、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教育目标的前提 3、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需要 4、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必然要求
• (3)了解班级集体的发展状况。一是要 了解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程度 ;二是要
了解班级管理状况;三是要了解班级的 关系。
2.了解学生群体
• (1)初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 • 第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 第二,骨骼与肌肉的发育。 • 第三,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发育。
(2)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 点
– 第一,认知发展。
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
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 趣特长)
学生的个性情况(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

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意义
实现对本班级管理 了解和研究学生
规范化 科学化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决前提条 件目的教育好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
全面性
经常性
发展性
表内到既 现的学看 。表生到
总人数
性别结构 集体基本情况 生源状况
年龄分布
了 班集体
好中差学生的比例

学生思想品德表现
和 研
班级基本情况
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学生生活社区环境 学生在校外的表现

学生 家 庭 条件

内 容
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健康)
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
学生 ) 个体
3.避免了解学生的偏差
图1 墨迹图
图2 颠倒的墨迹图
(二)了解对象
• 了解什么 • 了解的研究学生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解学
生集体、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
1.了解学生集体
• (1)学生的基本情况。总人数,男女 生人数比例;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学生的来源情况和家庭背景;学生的发 展基础。
• (2)学生的发展情况。一是学生的身体 素质状况,二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 状况,三是学生的学习状况。
(3)谈话法。
• 谈话法是班主任一定的目的要求,通过 与学生交谈而获得有关学生发展和班级 建设信息的方法。班主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充分准备。第二,要在民主 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第三,要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谈话。
(4)资料分析法。
• 资料分析法是班主任通过对反映学生情 况的各种书面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 生的方法。 第一,要注意资料的真实可 信度。 第二,班主任应注意新情况的收 集、记录和保存,不断积累起的丰富的 有价值的全面的材料。
• 第二,情感发展。 • 第三,意志发展。 • 小大人:逆反心理重,想独立,又需要
指导。
(3)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
• 独生子女积极的心理特点有: • 第一,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 第二,进取心较强。 • 第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 第四,思想活跃。
独生子女消极的心理特点有:
• 第一,自我中心。 • 第二,依赖性强。 • 第三,心理承受能力差。 • 第四,娇气十足。
3.了解学生个体
• (1)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 括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所 在社区、家庭状况以及与同学和老师的 关系。
• (2)学生的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包 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习生 活等方面的情况。
怎样了解
• 1.了解学生的要求 • (1)要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第一,
•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 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的条件, 从而揭示必然产生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原 因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法。
• 个案研究法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中的某 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 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8)教育经验总结法。
• 教育经验总结法就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 价值取向,对某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 溯性的研究,将之上升到理性认识,发 掘局部经验的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 规律的一种方法。
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第二, 要坚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 特点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第三,要 坚信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把握教育规律和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根本途径。
(2)要做一个细致而敏锐的 观察者。
• 苏霍姆林斯基(2000本、3700页、25年、 172名)
• (3)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研究者。 • (4)要全面、经常、科学地了解和研究
(5)调查法。
• 调查法是班主任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 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 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调查法的 方式一般有开调查会,个别谈话、访问、 发问卷、测验、查阅文献资料等。注意 如下几点:第一,调查对象的全面性。 第二,调查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调查 过程的周密性。
(6)实验法。
1、学生的一般情况
了解学生的 过程,也是 班主任自我 完善的过程
2、学生的个性特点
3、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情况
“教育者应该努力了解一个人,从他所有 的弱点和伟大处来看,从他所有的日常琐 碎需要和伟大精神愿望来看,他实际上是 怎样一个人。” ——乌申斯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基本观点:儿童是带着经验进课堂的,因而 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 理解而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