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酸菌的文献
传统发酵论文乳酸菌菌株论文:优良乳酸菌菌株在凝固型酸奶中的生产应用
传统发酵论文乳酸菌菌株论文:优良乳酸菌菌株在凝固型酸奶中的生产应用摘要:从肃南牧区传统发酵牦牛乳中筛选出的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是一株优良的自然发酵剂,有较好的产香能力,乙醛产量为16.12ug/ml,双乙酰产量为0.95ug/ml,抗后酸化能力较强,冷藏期间活菌数稳定保持在108cfu/ml。
将其用在凝固型酸奶的实际生产中,并对产品进行了感官、理化、微生物等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gb5408.2-1999、gb2746-1999、qb/t21732-2008标准。
关键词:传统发酵;牦牛乳;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凝固型酸奶1乳酸菌简介1.1乳酸菌的定义和分布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够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
在分类学上属于非正式、非规范的惯用名称,由于许多其它细菌都也能产生或多或少的乳酸,故而不能把凡是能够产生乳酸的细菌都定义成乳酸菌[1]。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于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土壤、传统乳制品和饮料、植物体等地方,对人类、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1.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人们对乳酸菌的认识是始于其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归结为:1.2.1乳酸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乳酸菌可以发酵低级脂肪酸,促进有益好气菌的大量繁殖,同时能刺激肠道黏膜,从而加快粪便的排泄,可预防便秘、阑尾的细菌性感染以及其它肠道疾病[3]。
1.2.2降低胆固醇含量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一些乳酸菌及其相关制品,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目前乳酸菌能够降低胆固醇的机理还尚未有定论[4]。
1.2.3延缓机体衰老乳酸菌能够产生有机酸和细菌素可以抑制腐败菌在肠道的定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以达到延缓机体衰老的目的。
1.2.4提高机体免疫力乳酸菌可以影响特异性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减少腐败菌产生吲哚、毒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以及致癌物质。
乳酸菌的生态学与功能研究进展
乳酸菌的生態學與功能研究進展近年来,乳酸菌备受科学家们的重视,因为它们在食品工业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乳酸菌也是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最常见的菌种之一。
研究表明,乳酸菌不仅仅能够促进食品的发酵和保存,还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介绍乳酸菌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研究进展,来进一步了解乳酸菌的重要性。
一、乳酸菌的生态学特征乳酸菌是一种异养菌,生活在一些富含糖类物质的环境中,例如乳制品、蜂蜜、水果和蔬菜等。
尽管乳酸菌在这些食品中广泛存在,但它们也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营养,形成菌群并繁衍生息。
在肠道微生物群落中,乳酸菌是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研究表明,肠道乳酸菌有助于促进食物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压和血脂等。
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类型的乳酸菌会有不同的生态学特征。
乳酸菌的生长度外,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乳酸菌可以通过共生等方式形成生物膜,这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性。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能够生成一些有益物质,例如各种氨基酸、胆碱等物质。
不同类型的乳酸菌在共生群体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因而对于不同的食品,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乳酸菌进行不同的配合,从而更好地促进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二、乳酸菌的功能研究进展乳酸菌在食品工业领域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人类的健康方面,乳酸菌的作用研究尚不完全明确。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有利益物种和不利益物种之分,乳酸菌便贡献着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首先,乳酸菌可以协助人体对一些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比如,这些细菌可以分解乳糖,帮助体内人体对乳制品进行消化。
其次,乳酸菌还可以抑制肠道中有害细菌的生长,如对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乳酸菌都有着抑制作用。
最后,乳酸菌还能够促进免疫功能的增强,消除胆固醇,吸附肠内毒素等。
近年来,乳酸菌的功能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表明,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众生物群体,而是一种高度协调组织,其中不同种类的细菌通过互相促进,形成了一种微生态平衡。
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动物防疫检疫站 叶 红 曾 敏
[摘 要] 乳酸菌是应用最早、 最广泛的饲用微生态制剂, 具有多种益生作用。本文从乳酸菌的粘附、 活性物质、 免疫赋活作用、 抗肿 降低胆固醇和降血压作用进行综述, 为开发新型绿色的饲用乳酸菌奠定扎实的基础。 瘤作用、 [关键词] 乳酸菌 活性物质 可溶性肽 1. 竞争性排斥病原菌的粘附 乳酸菌能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结合,占据有害菌肠粘膜上皮细胞结 从人体分离的嗜酸乳杆 合位点, 对有害菌起屏障作用。Conway [1]报道, 菌 (L. acidophilus ADH)对人的回肠上皮细胞和猪的回肠上皮细胞都具 有较好的粘附性,且粘附率显著高于从乳制品中分离的保加利亚乳杆 菌(L.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 对猪的结肠和盲肠上皮 细胞的粘附率也以嗜酸乳杆菌最高, 嗜热链球菌显著低于两株乳杆菌。 Conway 同时还指出实验中的乳酸菌的粘附都是非特异性的 。Gopal 报 道三株饲用微生态制剂菌株, 鼠李糖乳杆菌 (L. rhamnosus DR20), 嗜酸 乳杆菌(L. acidophilus HN017)和乳酸双歧杆菌(B. lactisDR10)对人肠道上 皮细胞系 HT- 29, Caco- 2 和 HT29- MTX 有极强的粘附力,而且三株乳 H7 对肠细胞的侵袭能力和细胞结合能力 。 酸菌都能降低 E.coli O157: Pascual 发现用浓度为 l05C
微生物文献综述附参考文献
乳酸菌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鉴定方法摘要: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宝贵的微生物资源, 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介绍了乳酸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研究中发现适用于乳酸菌的鉴定技术。
关键词:乳酸菌应用鉴定Abstract: Lactic acid bacteria refer to a class of non - spore, gram positive bacteria, which is the main product of lactic acid. It have been applied in food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 and are valuable resource of microorganisms, which closely related to our health. The applic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ere introduced.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1.前言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是一个广义范畴的概念而非正式的细菌分类学名称。
乳酸菌可以分成18个属, 共有200多种。
乳酸菌的功能主要有: 改善人体肠道功能, 恢复人体肠道内菌群平衡, 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降低胆固醇, 抗氧化, 抗高血压, 抗肿瘤, 保藏食品, 改善食品风味等。
人们要利用乳酸菌,就需要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对乳酸菌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与鉴定在微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的研究中是必需的。
微生物世界小论文 浅谈乳酸菌的功能效用及相关应用
浅谈乳酸菌的功能效用及其相关应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益生菌种类被发现,它们的功能效用也在被不断发掘探索当中。
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渴求离不开益生菌群体的帮助,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人体健康和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搜集和课堂学习的知识的综合性理解运用,将乳酸菌的一些重要功能效用及其应用的学习成果呈现如下。
一、乳酸菌及其功能效用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
其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
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至少包含18个属,共200多种。
除极少数外,其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乳酸菌分布广泛,通常存在于肉、乳和蔬菜等食品及其制品中。
此外,乳酸菌也广泛存在于畜、禽肠道及少数临床样品中,其中,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口腔、肠道等环境中的乳酸菌,是构成特定区域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成员[1]。
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
大多数乳酸菌不运动,少数以周毛运动,菌体常排列成链。
乳酸链球菌族,菌体球状,通常成对或成链。
乳酸杆菌族,菌体杆状,单个或成链,有时成丝状,产生假分枝。
普通的乳酸菌,活力极弱,它们只能在相对受限制的环境中存活,一但脱离这些环境,其自身就会遭到灭亡[1]。
从分类上而言,乳酸菌作为真细菌纲目中的乳酸细菌科,形态上可分成球菌、杆菌。
其中,球形乳酸菌包括链球菌、明串珠菌属、片球菌;杆状菌包括乳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从生长温度上而言,可分成高温型、中温型;从发酵类型而言,可分成同型发酵、异型发酵;从来源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动物源乳酸菌和植物源乳酸菌[1]。
乳酸菌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作用。
利用乳酸菌进行食品发酵的历史比较长,乳酸菌的用途也在不断的被人们所开发利用,人们将乳酸菌用于制造酸奶、奶酪、泡菜、酸菜、与其他发酵食品以及一些保健品。
关于乳酸菌的英文文献及翻译.
2.4. Chemical and microbial analyses Analysis of DM and CP concent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diets, excreta and probiotic products was done according to AOAC (1990 methods (930.05 and 976.05, respectively. The GE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bomb calorimeter (model 1261, Parr Instrument Co., Moline, IL, and chromium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with an automated spectrophotometer (Jasco V-650, Jasco Corp., Tokyo, Japan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of Fenton and Fenton (1979. The microbiological assay of faecal samples (d 14 and 28 and intestinal digesta (d 28 was conducted by culturing in different media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naerobic bacteria (Tryptic soy agar, Bifidobacterium spp. (MRS agar, Lactobacillus spp. (MRS agar+0.02% NaN3+0.05% L-cystine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Clostridium spp. (TSC agar and coliforms (violet red bile agar. The microbiological assay of probiotic products was also carried out by culturing technique. The L. acidophilus was enumerated using MRS agar+0.02%NaN3+0.05% L-cystine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B. Subtilis by using plate count agar, S. cerevisiae and A. oryzae by potato dextrose agar. The anaerob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assay of anaerobic were created by using gas pack anaerobic system (BBL, No. 260678; Difco, Detroit, MI. The tryptic soy agar (No. 236950, MRS agar (No. 288130, violet red bile agar (No. 216695, plate count agar (No. 247940, and potato dextrose agar (No. 213400 used were purchased from Difco Laboratories (Detroit,MI, and TSC agar(CM0589 was purchased from Oxoid (Hampshire, UK. The pH of probiotic products was determined by pH meter (Basic pH Meter PB-11, Sartorius, Germany.2.5. Small intestine morphology Three cross-sections for each intestinal sample were prepared after staining with azure A and eosin using standard paraffin embedding procedures. A total of 10 intact, welloriented crypt-villus units were selected in triplicate for each intestinal cross-section as described previously (Jin et al., 2008. Villus height was measured from the tip of the villi to the villus crypt junction, and crypt depth was defined as the depth of the invagination between adjacent villi. All 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s (villus height and crypt depth were made in 10-μm increments by using animage proce ssing and analysis system (Optimus software version 6.5, Media Cybergenetics, North Reading, MA.2.6. Statistical analysesAll the data obtain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ere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a rand 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using the GLM procedure of SAS (SAS Inst. Inc., C ary, NC. In Exp. 1,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test was used and when signific ant differences (Pb0.05 were determined among treatment means, they were separ ated by using 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s. In Exp. 2, the data were analyzed as a 2×2 factorial arrangement of treatments in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T he main effects of probiotic products (LF or SF, antibiotic (colistin or lincomycin, a nd their interaction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ixed procedures of SAS. However, as the interaction (probiotic x antibiotic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b0.05, it wa s removed from the final model. The pen was the experimental unit for all analysis in both experiments.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s were transformed (log before st atistical analysis.3.1. Experiment 13.1.1.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Dietary treatments had no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pigs during phase I (Table 3. However, during phase II and the overall experimental period, improved (Pb0.05 ADG, ADFI and G:F were observed in pigs fed PC, LF and SF dietswhen compared with pigs fed NC diet. Moreover, pigs fed PC and SF diets had hi gher (Pb0.05 ADG and better G:F than pigs fed LF diet during phase II and the o verall experimentalperiod. The dietary treatments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ATTDof DM and GE; however, pigs fed PC and SF diets had greater ATTD of CP whe n compared with pigs fed NC and LF diets (Table 4.3.1.2. Bacterial population in faecesDietary treatments had no effect on the faecal total anaerobes and Bifidobacterium spp. population at d 14 and 28, and Lactobacillus spp. at d 14 (Table 5. However, pigs fed PC (d 14 and 28 and SF (d 28 diets had less (Pb0.05 faecal Clostridium spp. and coliforms than pigs fed NC diet.Moreover, pigs fed SF diet had greater (Pb0.05 faecal Lactobacillus spp. populatio n (d 28 than pigs fed NC, PC and LF diets.3.2. Experiment 23.2.1.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During phase I, pigs fed SF diet consumed more feed than pigs fed LF diet, wher eas the ADG and ADFI were similar between pigs fed LF and SF diets (Table 6. During phase II and the overall experimental period, pigs fed SF diet showed better ADG(Pb0.01, ADFI (Pb0.01 and G:F (Pb0.05 thanpigs fed LF diet. Howev er, different antibiotics had no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pigs. Pigs fed SF diet had greater ATTD of DM and CP during phases I and II (Pb0.01 and 0.001, respe 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pigs fed LF diet (Table 7.However, different antibiotics had no effect on the ATTD of DM, CP and GE.3.2.2. Bacterial population in intestinePigs fed SF diet had greater (Pb0.05 Lactobacillus spp. And less Clostridium spp. (Pb0.01 and coliform (Pb0.05 population in the ileum than pigs fed LF diet (Table 8. Additionally,higher (Pb0.05 caecal Bifidobacterium spp. Population was observed in pigs fed SF diet. Antibiotics had no effect on the ileal microbial population; however, pigs fed colistin diet had less number of Bifidobacterium spp. (Pb0.05 and coliforms (Pb0.01 inthe cecum, whereas, feeding of lincomycin diet resulted in reduced (Pb0.05 caecal Clostridium spp.population.3.2.3. Small intestinal morphologyThe different probiotic products and antibiotics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except for the greater (Pb0.05 villus height:crypt depth at the jejunum and ileum noticed in pigs fed lincomycin diet (Table 9.4.DiscussionPrevious studies on probiotics lack information on the method of production used, however, the preparation of probiotics by LF method is fairly common (Patel et al., 2004. The probiotic product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differedfrom the previous reports in that harvested probiotic microbes were added directly to the diets. In this study, the microbial biomass grown on the CB was directly sprayed onthe carrier (corn and soybean meal to obtain LF probiotic product. In case of the SF probiotic product, corn and soybean meal was used as a substrate during fermentation and as a carrier of probiotic microbes. We have reported previously that multi-microbe probiotic product prepared by SF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e probiotic product prepared by submerged liquid fermentation in improving performance, nutrient retention and reducing harmful intestinal bacteria in broilers (Shim et al., 2010. In the current study, LF and SF method was used and corn–soybean meal was used as a substrate forthe growth of potential probiotic microbes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2.4 化学和微生物分析在试验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的分析中,排泄物和益生菌产品是根据AOAC(1990方法(分别为930.05和976.05 分析。
乳酸菌抑菌机制论文素材
乳酸菌抑菌机制论文素材1. 引言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
乳酸菌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能力,然而,其抑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旨在综述乳酸菌抑菌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揭示乳酸菌抗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2. 乳酸菌的分类和特性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产生乳酸,并具有以下特性:耐低pH值、耐胆盐、产生抗菌物质、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乳酸菌可分为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嗜热链球菌属等。
3. 乳酸菌的抑菌机制3.1 产生有益抑菌物质乳酸菌通过产生有益抑菌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其中,乳酸是最重要的抗菌物质之一。
乳酸降低环境pH值,使得病原微生物难以生存和繁殖。
此外,乳酸还能通过改变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导致其死亡。
3.2 竞争性排除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占据肠道或其他生态环境的位置,通过与病原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和附着位点,阻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乳酸菌还能产生抗菌酶,如乳酸菌的干扰素,能够降低病原菌的毒力。
3.3 调节免疫功能乳酸菌能够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乳酸菌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并提高肠道黏膜屏障的免疫功能。
4. 乳酸菌抑菌机制的研究方法4.1 体外实验体外实验是研究乳酸菌抑菌机制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乳酸菌与病原微生物共同培养于培养基中,观察乳酸菌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抑菌物质的浓度、pH值等参数,来进一步了解乳酸菌的作用机制。
4.2 分子生物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基因克隆和基因敲除技术等,可用于研究乳酸菌抑菌机制中的关键基因和代谢途径。
通过研究乳酸菌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变化,可以揭示乳酸菌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中的关键分子过程。
5. 乳酸菌抑菌机制的应用乳酸菌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
《2024年动物源性乳酸菌筛选及对青贮原料发酵效果研究》范文
《动物源性乳酸菌筛选及对青贮原料发酵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乳酸菌因其对肠道健康的积极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乳酸菌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等。
近年来,动物源性乳酸菌的筛选和发酵工艺的改进在饲料发酵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研究主要对动物源性乳酸菌进行筛选,并研究其对青贮原料的发酵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多种动物源乳酸菌进行筛选,包括牛奶、肉类及其它动物肠道等来源的乳酸菌。
同时,选取常见的青贮原料如玉米秸秆、苜蓿等作为实验对象。
(二)实验方法1.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出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乳酸菌进行筛选和鉴定。
2. 发酵条件优化:以筛选出的乳酸菌为基础,对青贮原料进行不同发酵时间的试验,找出最佳发酵时间及工艺参数。
3. 发酵效果评价:通过对青贮原料的发酵产物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以及营养价值评估等方法,评价乳酸菌对青贮原料的发酵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一)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结果经过筛选和鉴定,成功分离出多种具有优良特性的动物源性乳酸菌。
这些乳酸菌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通过不同发酵时间的试验,发现最佳发酵时间为XX小时。
此时,乳酸菌的活性达到最高,青贮原料的发酵效果最好。
同时,还发现温度、pH值等参数对发酵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三)发酵效果评价结果1. 理化性质分析:经过乳酸菌发酵的青贮原料,其pH值降低,酸度增加,有利于保存和延长保质期。
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有助于提高青贮原料的营养价值。
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乳酸菌的加入显著改变了青贮原料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使有益菌群数量增加,有害菌群数量减少。
这有助于提高青贮原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3. 营养价值评估: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青贮原料中的蛋白质、纤维等营养成分得到了更好的保留和利用。
乳酸菌发酵副产物论文素材
乳酸菌发酵副产物论文素材乳酸菌发酵副产物对健康的益处乳酸菌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微生物,通过乳酸发酵作用,能够产生许多有益的副产物。
这些副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多好处。
本文将探讨乳酸菌发酵副产物的特性及其在健康保健方面的应用。
1. 乳酸菌发酵副产物的特性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主要包括乳酸、乳酸盐、乳酸异构体、抗菌肽和细胞外多糖等。
乳酸是乳酸菌发酵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可以通过发酵制备酸奶和乳酸饮料。
乳酸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的作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
抗菌肽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一类小分子肽链,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细胞外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是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中的重要组分。
2. 乳酸菌发酵副产物在健康保健中的应用2.1 肠道健康乳酸菌发酵副产物具有促进肠道健康的功效。
乳酸可以调节肠道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肠道pH值,防止有害菌的繁殖。
乳酸盐对某些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胃肠道感染疾病。
此外,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中的抗菌肽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2.2 免疫调节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中的抗菌肽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抗菌肽不仅具有直接抗菌作用,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分泌和活性。
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中的乳酸异构体也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
因此,乳酸菌发酵副产物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如哮喘、过敏等。
2.3 抗肿瘤活性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中的抗菌肽具有抗肿瘤活性。
抗菌肽可以通过直接抗菌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乳酸菌发酵副产物中的细胞外多糖也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3. 乳酸菌发酵副产物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的增加,乳酸菌发酵副产物在保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乳酸菌相关文献
邹远强 2010年7月12日
2018/11/23 1
乳酸菌的分类 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应用
2018/11/23
2
第一部分、乳酸菌的分类
一、乳酸菌
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 兰氏染色阳性细菌; 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
大部分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 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2018/11/23 23
(4)前景
PLA作为一个新型的医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在 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生物降解塑料大多数 是天然高分子与常用塑料复合体系,或基于天然高 分子(主要是淀粉、纤维素)的改性。
培养温度:42℃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
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
和划线分离
2018/11/23 14
2、 保加利亚乳杆菌
样品来源:市售酸奶
培养基:牛肉浸膏 1.5%,酵母浸膏 0.5%,葡萄糖 3.0%,柠檬酸三铵 0.2%,七水硫酸镁 0.02%,琼 脂 1.5%,pH 5.1。
培养温度:42℃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
形形态为分叉杆菌
运行性:不运动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需氧情况:专性厌氧
2018/11/23
7
5、片球菌属(Pediococcus)
形态:细胞球形,成对或四联状
排列
运行性:不运动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
2018/11/23
8
第二部分、乳酸菌的筛选
一、乳酸菌的分布
乳酸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的化能营养 菌。生长繁殖于厌氧或微好氧、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物丰 富的环境中。具体如下: (1)与动物相关分布:乳汁、消化道、粪便等;
关于乳酸菌的文献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详细版)报告编号:ed77aded-ecfd-49f9-97a7-a1ce0125cb50原文字数:8,812检测日期:2013年05月30日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检测结果:一、总体结论总相似比:53.33% (参考文献相似比:0.00%,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53.33%)二、相似片段分布注:绿色区域为参考文献相似部分,红色区域为其它论文相似部分。
三、相似论文作者(举例9个)点击查看全部举例相似论文作者四、典型相似论文(举例78篇)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115.56%CLA功能性玉米秸秆青贮生产及其对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马海桥安徽农业大学2009 214.44%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春艳 等饲料工业2006 313.33%益生菌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期刊论文翁田波 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411.11%天然乳酸菌的作用及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效果期刊论文陈广香 等养殖技术顾问2011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点击查看全部举例相似论文五、相似论文片段(共10个)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511.11%瑞士乳杆菌发酵乳蛋白肽与抗ACE功能的研究学位论文霍建新天津科技大学2007610.00%产CLA乳酸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其小肠发育与菌群的影响学位论文陈佳安徽农业大学200878.89%瑞士乳杆菌发酵剂制备及其发酵产物生物活性的评价学位论文孙囝天津科技大学200888.89%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赵红霞 等江西饲料200397.78%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红酵母与乳酸菌素在“无抗”肉鸡生产上的应用及其互作效应学位论文张景琰中国农业大学2006107.78%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建军 等畜禽业200211 6.67%浅述乳酸菌发酵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广西轻工业200812 6.67%一株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金鑫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13 6.67%L.casei Zhang抗感染及免疫协同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张七斤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14 6.67%磁弹性无线微生物传感器研究学位论文戈树田湖南大学2009155.56%新城疫病毒F基因乳酸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学位论文宁军吉林农业大学2008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六、全部举例相似论文作者(共9个)序号作者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剩余相似比1马海桥15.56%37.78% 2金鑫 6.67%46.67% 3蒋凯亚 4.44%48.89% 4刁其玉 2.22%51.11% 5史良 2.22%51.11% 6吴蕊 2.22%51.11% 7张开屏 2.22%51.11% 8国春艳 2.22%51.11% 9杜红芳 2.22%51.11%七、相似论文(举例78篇)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115.56%CLA功能性玉米秸秆青贮生产及其对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马海桥安徽农业大学2009 214.44%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春艳 等饲料工业2006 313.33%益生菌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期刊论文翁田波 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411.11%天然乳酸菌的作用及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效果期刊论文陈广香 等养殖技术顾问2011 511.11%瑞士乳杆菌发酵乳蛋白肽与抗ACE功能的研究学位论文霍建新天津科技大学2007 610.00%产CLA乳酸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其小肠发育与菌群的影响学位论文陈佳安徽农业大学2008 78.89%瑞士乳杆菌发酵剂制备及其发酵产物生物活性的评价学位论文孙囝天津科技大学2008 88.89%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赵红霞 等江西饲料2003学位论文张景琰中国农业大学2006 97.78%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红酵母与乳酸菌素在“无抗”肉鸡生产上的应用及其互作效应107.78%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建军 等畜禽业200211 6.67%浅述乳酸菌发酵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广西轻工业200812 6.67%一株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金鑫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13 6.67%L.casei Zhang抗感染及免疫协同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张七斤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14 6.67%磁弹性无线微生物传感器研究学位论文戈树田湖南大学200915 5.56%新城疫病毒F基因乳酸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学位论文宁军吉林农业大学200816 5.56%乳酸菌在畜禽健康养殖中应用研究进展会议论文冯倩倩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201017 5.56%猪源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学位论文沈中艳华中农业大学200718 5.56%乳酸菌发酵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19 4.44%乳酸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赵雅 等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20 4.44%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建军 等中国草食动物2006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1 4.44%原发性甲亢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期刊论文王国柱 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2 4.44%内蒙古酸粥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性研究学位论文王湘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23 4.44%蜂蜜发酵酸奶及大豆蛋白替代乳粉发酵的工艺研究学位论文蒋凯亚合肥工业大学200724 4.44%自然发酵酸牦牛奶的微生物区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学位论文李银聪西南大学201125 4.44%乳酶菌类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王海珍 等养殖与饲料2005200626 4.44%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会议论文杨建军 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06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27 3.33%乳杆菌抗感染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任贵强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28 3.33%115例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分析期刊论文张芹 等中国当代医药201029 3.33%基因工程乳酸菌保护效果检测及其在雏鸡盲肠内定植的研究学位论文赵丹吉林农业大学200730 3.33%直投式发酵泡菜益生乳酸菌的选育与菌剂制备及其益生特性研究学位论文熊涛南昌大学201231 3.33%乳酸菌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期刊论文刘萍 等中国当代医药201032 3.33%Viili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对线虫寿命的影响学位论文李萌天津科技大学200933 3.33%蔬菜发酵专用乳酸菌的选育及其菌体高密度培养学位论文徐立荣南昌大学200734 3.33%乳酸菌制剂饲养肉鸡试验效果期刊论文陈桂香 等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 3.33%乳酸菌的求职信:体毒扫光光苗条+健康双丰收期刊论文 等医学美学美容(瘦佳人)201036 3.33%乳酸菌扫光体毒苗条&健康双丰收期刊论文风信子 等医学美学美容(蜜)2011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37 2.22%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学位论文刘大为天津科技大学201038 2.22%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高效混合菌株发酵剂研制学位论文吴蕊河北农业大学200639 2.2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酿造工业中的应用会议论文吕嘉枥 等中国奶业协会2007年会200740 2.22%益生酸奶双面性评析期刊论文崔雨荣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1 2.22%内源乳化凝胶法制备嗜热链球菌微胶囊及其性质的研究学位论文王艳中国海洋大学200842 2.2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酿造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吕嘉枥 等食品科技200743 2.22%武夷岩茶乳酸菌发酵饮料开发研究学位论文许原福建农林大学2011学位论文廖宁波浙江师范大学201044 2.22%分节丝状菌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SFB)与肉鸡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及其体外培养45 2.22%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学位论文熊素玉新疆农业大学200746 2.22%幽门螺杆菌omp22、hpaA及融合基因克隆与表达产物免疫保护作用研学位论文黄学勇郑州大学2007究47 2.22%益生菌在鲆鲽鱼类苗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康萌萌中国海洋大学201248 2.22%产叶酸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学位论文赵宏飞河北农业大学200949 2.22%乳酸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中应用与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杨良 等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50 2.22%植物乳杆菌KF5的筛选及其降胆固醇特性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张玢天津科技大学200851 2.22%鲜辣椒火锅底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汪敏西南大学201052 2.22%乳酸菌发酵胡萝卜复合汁及藕奶的试验研究学位论文汪枫江苏大学200653 2.22%乳酸菌在酱油酿造工业及蔬菜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金红 等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199954 2.22%乳酸菌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与展望会议论文冉艳红 等1999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55 2.22%两种来源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学位论文张杨东北农业大学200856 2.22%乳酸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学位论文张燕燕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57 2.22%甘薯发酵饮料的研制学位论文涂强华中农业大学200958 2.22%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期刊论文张凤岩 等中国林副特产201059 2.22%乳酸菌与健康期刊论文云月英 等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60 2.22%夏季,让胃肠坚强起来期刊论文尹常健 等家庭医药200861 2.22%乳酸菌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刘长建大连轻工业学院200662 2.22%乳酸菌细菌素分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学位论文杨瑾浙江工商大学200763 2.22%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刘海军 等饲料广角200564 2.22%干酪乳杆菌WT-8发酵小麦麸皮生产乳酸的研究及应用学位论文赵欣天津科技大学200765 2.22%乳酸菌在畜牧业的应用期刊论文姜旭德 等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66 2.22%饲料乳酸菌类益生素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期刊论文黄庆生 等动物营养学报200267 2.22%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王昊 等海洋与渔业200968 2.22%乳酸菌在家禽生长中的作用及筛选标准期刊论文陈馨 等养殖技术顾问201069 2.22%乳酸菌的益生作用机制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静 等饲料研究201270 2.22%植物乳杆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学位论文张开屏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71 2.22%乳酸菌发酵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农村新技术201072 2.22%甜玉米发酵酸乳加工工艺研究学位论文夏辉陕西师范大学200773 2.22%发酵辣椒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学位论文贾洪锋西南大学200774 2.22%乳酸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及直投式发酵剂的研制学位论文谭欢湖南农业大学200775 2.22%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学位论文田兰英吉林农业大学200776 2.22%乳酸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学位论文童睿辽宁师范大学200877 2.22%酸菜优良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崔敬爱吉林农业大学200578 2.22%南瓜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研究学位论文刘俊花陕西师范大学2006查看全文报告请点击说明:1.总相似比≈送检论文与检测范围全部数据相似部分的字数/送检论文总字数2.参考文献相似比≈送检论文与其参考文献相似部分的字数/送检论文总字数3.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总相似比-参考文献相似比4.剩余相似比≈总相似比-典型片段总相似比5.本报告为检测系统算法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乳酸菌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的论文
微生物学综述论文题目:乳酸菌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的论文系别:制药工程系专业班级: 13034201 学号:**************:*******:**时间:2014.11至2014.12乳酸菌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的论文【摘要】:正一、乳酸菌的生理特征顾名思义,分解糖生成乳酸的细菌叫做乳酸菌.根据细胞呈球状或杆状,乳酸菌分为乳酸杆菌族和链球菌族,两族中包括若干个属,属下面又有若干种,计有200多种,所以有人称之为“兴旺的乳酸菌家族”. 乳酸菌的繁殖方式与其它细菌一样,以裂殖的方式进行.根据分裂的方向和分裂后子细胞排列的状态不同,可形成各种形状的群体.有单生的,也有成对或成链的. 乳酸菌的形体很小,当单个或少数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可迅速生长繁殖,形成较大的细胞群体,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
不同种的乳酸菌所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有其固有的稳定性和专一性。
这是掌握菌种纯度、辨认菌种的重要依据. 一些主要乳酸菌的生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如下表:【关键词】:乳酸菌素正常型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理特征乳制品短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适宜条件乳酸菌广泛存在于人、畜、禽的肠道,许多食品、物料,以及少数临床样品中。
乳酸菌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的保藏性和附加值。
近年来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机体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
由此可见,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1 乳酸菌及其种类乳酸菌是指一类以糖为原料的,消耗葡萄糖50%以上,产生乳酸、革兰氏阳性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或极少运动的过氧化氢酶阴性的细菌。
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1
乳酸菌的研究及应用摘要: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且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它们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也极高。
乳酸菌可用于制造酸奶、乳酪、德国酸菜、啤酒、葡萄酒、泡菜、腌渍食品和其他发酵食品。
本文将从乳酸菌的研究历史、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生态特征、分离鉴定方法、作用(有益或有害)以及应用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乳酸菌特征应用发酵1 前言乳酸菌广泛存在于畜、禽肠道、许多食品、物料及少数临床样品中。
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
2 研究历史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在使用乳酸菌,土耳其高原,古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的牧民掌握用羊奶自作酸奶的技术,却不知原因。
经过几千年的探索,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终于揭开了酸奶的神秘面纱,指出了奶变酸主要是乳酸菌作用的结果。
1857年,35岁的巴斯德在研究乳酸发酵过程中,发现了乳酸菌。
将其定义为能从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李斯特,蒂赛,梅契尼科夫等各国微生物学家的不懈努力,对乳酸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柯夫在他的“长寿学说”[1]里指出,乳酸菌能够定植在人体内,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由于肠道内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对整个机体的毒害。
乳酸菌及其应用研究
乳酸菌及其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乳酸菌的生理活性和生物作用,乳酸菌对有机体具有各种重要作用,如增强免疫力等。
还有,乳酸菌目前的应用状况,主要集中在乳制品的生产利用上。
今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食品、保健品及医药等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今后,随着人们的研究,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开发利用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乳酸菌生理作用应用发展乳酸菌是种微生物,我们看不见它,但它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喝的牛奶,吃的奶酪等这些都是乳酸菌的功劳。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
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目前已被国内外生物学家所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
①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
它可以讲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
对于益生菌,他们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于人体肝脏的健康,常被视为健康食品,通常他们被添加在酸奶及各种乳制品中。
而我们人体内存在数百种细菌,数量超过百万亿个。
其中有益人类健康的叫益生菌,以乳酸菌为代表,对人体有害的叫有害菌,一大肠杆菌为代表。
只有当益生菌占优势的时候,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因此,益生菌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否,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对人的健康与长寿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会逐渐减少,人在生病或到老年时,乳酸菌数量会下降100至1000倍,我吗也可以根据人体内乳酸菌含量来检验人们是否健康长寿。
现在,由于广谱和强力的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遭受到严重破坏,抵抗力逐步下降,导致疾病越治越多,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
所以,有意增加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数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乳酸菌种类及其应用论文素材
乳酸菌种类及其应用论文素材乳酸菌种类及其应用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简称LA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以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而受到广泛关注。
乳酸菌种类繁多,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乳酸菌种类及其在食品、保健品以及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一、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乳酸菌种类,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消化系统中。
它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益生菌制品的生产。
此外,嗜酸乳杆菌还可以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乳酸菌种类,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它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减轻便秘等肠道问题。
因此,双歧杆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保健品以及婴儿配方奶粉中,以增强人体健康。
三、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热带链球菌)热带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乳酸菌种类,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生产中。
热带链球菌具有提高食品的酸奶发酵能力和口感的特点,因此常被用于酸奶的制作。
此外,热带链球菌还可以在肠道内产生乳酸,维持肠道的酸碱平衡,促进消化和吸收。
四、Bacillus coagulans(凝固芽孢杆菌)凝固芽孢杆菌是一种耐高温的乳酸菌种类,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以及医药领域。
凝固芽孢杆菌具有抗菌作用和调节肠道菌群的能力,可以改善胃肠道问题,促进消化和吸收。
此外,凝固芽孢杆菌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持肠道的健康环境。
综上所述,乳酸菌种类繁多,每种乳酸菌都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功能。
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热带链球菌和凝固芽孢杆菌是常见的乳酸菌种类,它们在食品、保健品以及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乳酸菌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乳酸菌分析与结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乳酸菌分析与结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1]柯旭清。
乳酸菌在肉品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19,(19):62-64.[2]杨爱国。
分析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4(51):10035+10038.[3]刘晓强。
降胆固醇乳酸菌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258-259.[4]古明亮,刘群,祝建梅。
丹棱冻粑发酵米浆中乳酸菌和酵母菌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24(05):57-59.[5]王志伟。
乳酸菌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9,(17):67-68.[6]侯进慧,李勇,唐梦笛,韩芝洋。
乳酸菌复合发酵大蒜风味、活性成分和微生物种群变化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9,38(21):92-95.[7]卢文峰。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分析[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1(2019-08-18)。
[8]李维妮,郭春锋,张宇翔,魏建平,岳田利。
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J/OL].食品科学,:1-12(2019-11-16)。
[9]刘宗敏,谭兴和,周红丽,王锋,郭红英,姚荷,刘楚岑,王栏树,严钦武,徐永兵。
不同乳酸菌发酵萝卜干挥发性成分分析[J/OL].食品科学,:1-8(2019-07-12)。
[10]郗恩光,谭海生,杨劲松,崔坤鹏,张万昌,鞠雪莉,李晓雷,张桂和。
香蕉植株上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抑菌特性[J/OL].食品科学,:1-11(2019-09-21)。
[11]李宇辉,郭安民,刘成江,王俊钢。
新疆风干肉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及产酶特性分析[J/OL].食品与发酵工业,:1-8(2019-10-27)。
[12]董韩博,谢晶,钱韵芳,刘永吉。
带鱼肠道中抑菌性乳酸菌的筛选和抑菌效应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2(12):32-37.[13]刘玉凤,薛书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详细版)报告编号:ed77aded-ecfd-49f9-97a7-a1ce0125cb50原文字数:8,812检测日期:2013年05月30日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检测结果:一、总体结论总相似比:53.33% (参考文献相似比:0.00%,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53.33%)二、相似片段分布注:绿色区域为参考文献相似部分,红色区域为其它论文相似部分。
三、相似论文作者(举例9个)点击查看全部举例相似论文作者四、典型相似论文(举例78篇)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115.56%CLA功能性玉米秸秆青贮生产及其对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马海桥安徽农业大学2009 214.44%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春艳 等饲料工业2006 313.33%益生菌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期刊论文翁田波 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411.11%天然乳酸菌的作用及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效果期刊论文陈广香 等养殖技术顾问2011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点击查看全部举例相似论文五、相似论文片段(共10个)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511.11%瑞士乳杆菌发酵乳蛋白肽与抗ACE功能的研究学位论文霍建新天津科技大学2007610.00%产CLA乳酸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其小肠发育与菌群的影响学位论文陈佳安徽农业大学200878.89%瑞士乳杆菌发酵剂制备及其发酵产物生物活性的评价学位论文孙囝天津科技大学200888.89%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赵红霞 等江西饲料200397.78%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红酵母与乳酸菌素在“无抗”肉鸡生产上的应用及其互作效应学位论文张景琰中国农业大学2006107.78%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建军 等畜禽业200211 6.67%浅述乳酸菌发酵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广西轻工业200812 6.67%一株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金鑫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13 6.67%L.casei Zhang抗感染及免疫协同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张七斤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14 6.67%磁弹性无线微生物传感器研究学位论文戈树田湖南大学2009155.56%新城疫病毒F基因乳酸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学位论文宁军吉林农业大学2008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六、全部举例相似论文作者(共9个)序号作者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剩余相似比1马海桥15.56%37.78% 2金鑫 6.67%46.67% 3蒋凯亚 4.44%48.89% 4刁其玉 2.22%51.11% 5史良 2.22%51.11% 6吴蕊 2.22%51.11% 7张开屏 2.22%51.11% 8国春艳 2.22%51.11% 9杜红芳 2.22%51.11%七、相似论文(举例78篇)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115.56%CLA功能性玉米秸秆青贮生产及其对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学位论文马海桥安徽农业大学2009 214.44%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春艳 等饲料工业2006 313.33%益生菌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期刊论文翁田波 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411.11%天然乳酸菌的作用及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效果期刊论文陈广香 等养殖技术顾问2011 511.11%瑞士乳杆菌发酵乳蛋白肽与抗ACE功能的研究学位论文霍建新天津科技大学2007 610.00%产CLA乳酸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其小肠发育与菌群的影响学位论文陈佳安徽农业大学2008 78.89%瑞士乳杆菌发酵剂制备及其发酵产物生物活性的评价学位论文孙囝天津科技大学2008 88.89%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赵红霞 等江西饲料2003学位论文张景琰中国农业大学2006 97.78%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红酵母与乳酸菌素在“无抗”肉鸡生产上的应用及其互作效应107.78%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建军 等畜禽业200211 6.67%浅述乳酸菌发酵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广西轻工业200812 6.67%一株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金鑫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13 6.67%L.casei Zhang抗感染及免疫协同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张七斤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14 6.67%磁弹性无线微生物传感器研究学位论文戈树田湖南大学200915 5.56%新城疫病毒F基因乳酸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学位论文宁军吉林农业大学200816 5.56%乳酸菌在畜禽健康养殖中应用研究进展会议论文冯倩倩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201017 5.56%猪源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学位论文沈中艳华中农业大学200718 5.56%乳酸菌发酵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19 4.44%乳酸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赵雅 等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20 4.44%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建军 等中国草食动物2006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1 4.44%原发性甲亢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期刊论文王国柱 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2 4.44%内蒙古酸粥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性研究学位论文王湘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23 4.44%蜂蜜发酵酸奶及大豆蛋白替代乳粉发酵的工艺研究学位论文蒋凯亚合肥工业大学200724 4.44%自然发酵酸牦牛奶的微生物区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学位论文李银聪西南大学201125 4.44%乳酶菌类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王海珍 等养殖与饲料2005200626 4.44%乳酸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会议论文杨建军 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06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27 3.33%乳杆菌抗感染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任贵强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28 3.33%115例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分析期刊论文张芹 等中国当代医药201029 3.33%基因工程乳酸菌保护效果检测及其在雏鸡盲肠内定植的研究学位论文赵丹吉林农业大学200730 3.33%直投式发酵泡菜益生乳酸菌的选育与菌剂制备及其益生特性研究学位论文熊涛南昌大学201231 3.33%乳酸菌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期刊论文刘萍 等中国当代医药201032 3.33%Viili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对线虫寿命的影响学位论文李萌天津科技大学200933 3.33%蔬菜发酵专用乳酸菌的选育及其菌体高密度培养学位论文徐立荣南昌大学200734 3.33%乳酸菌制剂饲养肉鸡试验效果期刊论文陈桂香 等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 3.33%乳酸菌的求职信:体毒扫光光苗条+健康双丰收期刊论文 等医学美学美容(瘦佳人)201036 3.33%乳酸菌扫光体毒苗条&健康双丰收期刊论文风信子 等医学美学美容(蜜)2011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37 2.22%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学位论文刘大为天津科技大学201038 2.22%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高效混合菌株发酵剂研制学位论文吴蕊河北农业大学200639 2.2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酿造工业中的应用会议论文吕嘉枥 等中国奶业协会2007年会200740 2.22%益生酸奶双面性评析期刊论文崔雨荣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1 2.22%内源乳化凝胶法制备嗜热链球菌微胶囊及其性质的研究学位论文王艳中国海洋大学200842 2.2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酿造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吕嘉枥 等食品科技200743 2.22%武夷岩茶乳酸菌发酵饮料开发研究学位论文许原福建农林大学2011学位论文廖宁波浙江师范大学201044 2.22%分节丝状菌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SFB)与肉鸡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及其体外培养45 2.22%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学位论文熊素玉新疆农业大学200746 2.22%幽门螺杆菌omp22、hpaA及融合基因克隆与表达产物免疫保护作用研学位论文黄学勇郑州大学2007究47 2.22%益生菌在鲆鲽鱼类苗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康萌萌中国海洋大学201248 2.22%产叶酸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学位论文赵宏飞河北农业大学200949 2.22%乳酸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中应用与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杨良 等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50 2.22%植物乳杆菌KF5的筛选及其降胆固醇特性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张玢天津科技大学200851 2.22%鲜辣椒火锅底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汪敏西南大学201052 2.22%乳酸菌发酵胡萝卜复合汁及藕奶的试验研究学位论文汪枫江苏大学200653 2.22%乳酸菌在酱油酿造工业及蔬菜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金红 等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199954 2.22%乳酸菌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与展望会议论文冉艳红 等1999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55 2.22%两种来源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学位论文张杨东北农业大学200856 2.22%乳酸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学位论文张燕燕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57 2.22%甘薯发酵饮料的研制学位论文涂强华中农业大学200958 2.22%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期刊论文张凤岩 等中国林副特产201059 2.22%乳酸菌与健康期刊论文云月英 等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60 2.22%夏季,让胃肠坚强起来期刊论文尹常健 等家庭医药200861 2.22%乳酸菌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刘长建大连轻工业学院200662 2.22%乳酸菌细菌素分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学位论文杨瑾浙江工商大学200763 2.22%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刘海军 等饲料广角200564 2.22%干酪乳杆菌WT-8发酵小麦麸皮生产乳酸的研究及应用学位论文赵欣天津科技大学200765 2.22%乳酸菌在畜牧业的应用期刊论文姜旭德 等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66 2.22%饲料乳酸菌类益生素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期刊论文黄庆生 等动物营养学报200267 2.22%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王昊 等海洋与渔业200968 2.22%乳酸菌在家禽生长中的作用及筛选标准期刊论文陈馨 等养殖技术顾问201069 2.22%乳酸菌的益生作用机制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杨静 等饲料研究201270 2.22%植物乳杆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学位论文张开屏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序号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论文类型作者来源发表时间71 2.22%乳酸菌发酵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李晓红 等农村新技术201072 2.22%甜玉米发酵酸乳加工工艺研究学位论文夏辉陕西师范大学200773 2.22%发酵辣椒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学位论文贾洪锋西南大学200774 2.22%乳酸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及直投式发酵剂的研制学位论文谭欢湖南农业大学200775 2.22%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学位论文田兰英吉林农业大学200776 2.22%乳酸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学位论文童睿辽宁师范大学200877 2.22%酸菜优良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崔敬爱吉林农业大学200578 2.22%南瓜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研究学位论文刘俊花陕西师范大学2006查看全文报告请点击说明:1.总相似比≈送检论文与检测范围全部数据相似部分的字数/送检论文总字数2.参考文献相似比≈送检论文与其参考文献相似部分的字数/送检论文总字数3.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总相似比-参考文献相似比4.剩余相似比≈总相似比-典型片段总相似比5.本报告为检测系统算法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