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详解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详解

第一章机械运动刻度尺的运用方法:视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与量程;测量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应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需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削减误差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细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

误差不能消退,但是可以削减。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开,误差恒久存在不能避开。

运动的描绘世界上,物体的运动是肯定的,静止则是相对的。

但是在有参照物是,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更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人们推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在探讨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速度:在物理学中,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速度计算公式:v = s/t,式中个路程与时间单位均为国际根本单位。

速度的单位为复合单位。

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s/t来粗略地描绘运动的快慢。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状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在一样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一样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测量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时,用卷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同过公式v=s/t计算出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生体都在振动,振动停顿,发声也停顿。

发声的物体称之为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称之为声波。

声音的传播须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速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人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1) 1 nm=1×10-3μm=1×10-6mm=1×10-7cm=1×10-8dm=1×10-9m(2) 1 nm2=1×10-6μm2=1×10-12mm2=1×10-14cm2=1×10-16dm2=1×10-18m2(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看量程和分度值;( 所有测量工具第一步都是选择测量、分度值)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③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初中物理只有刻度尺要估读)⑥注意单位(2)中考常考长度估值①中学生身高约1.6—1.8m,手掌宽度约10cm,②指甲宽度约1cm。

③中学生步长约50—70cm。

④居民楼房每层约3m。

教室门高约2m。

⑤考试所用答题卡宽度约30cm。

⑥一只新铅笔长度约18cm。

⑦物理课本长约26cm,宽18cm。

⑧1元硬币直径约2.4cm,10元人民币长约14cm。

⑨课桌高度约0.8m,椅子高度约0.4m。

⑩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时间的测量(1)1h=60min=3600s(2)常见的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3)机械停表的使用①读数: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②先读小盘的读数,单位分钟,③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④读大盘的读数,单位是秒,前半分钟就读0-30s,后半分钟读31-60s。

(4)中考常考时间估值①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70次/min,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②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

③做一次眼保健操时间为5min。

④中学生百米成绩约15s⑤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0.3秒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10、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7、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8、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9、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2、公式:
S----路程----米m千米km
t-----时间----秒s小时h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3、公式的变形:
4、单位换算:1m/s=3.6km/h
5、物理意义: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
其他单位:分min小时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关键在于“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用于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

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 km/h;1 km/h=1/3.6 m/s。

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要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会停止,这说明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停止了。

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够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描述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

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也不变。

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但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平均速度,即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引入速度概念,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三、速度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速度的公式: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 (km/h)作为速度的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 3.6km/h。

四、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2.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与被测物体长度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而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能够避免。

五、其他重要概念1.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2.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系:用于测量和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标准。

二、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速度单位:m/s。

4.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6.瞬时速度:极短时间段内的速度。

7.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8.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9.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加速度单位:m/s²。

1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匀速运动。

2.特点:速度恒定,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3.速度-时间图:直线。

4.位移-时间图:直线。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均匀增加或减小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3.位移-时间图:抛物线。

4.速度-时间图:直线。

五、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狭义上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取向竖直向下,大小为9.8m/s²。

3.位移计算公式:位移=初速度×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六、简谐振动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恒定,振幅和频率可以改变。

3.周期的定义: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4.频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往复运动次数。

七、单摆运动1.定义:物体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与一个固定点连接,做往复运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周期越长,频率越低。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和单摆运动等。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咱们先来说说机械运动。

这就好比物体在舞台上跳舞,位置发生了变化。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可重要啦!尺子是量长度的好帮手,记住单位换算别迷糊。

秒表用来测时间,分清楚时刻和时间间隔,别搞混咯。

- 运动的描述,得选好参照物。

比如说你坐在车里,看路边的树往后跑,那是因为你选车当参照物啦。

- 运动的快慢就看速度。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速度大就跑得快,像飞毛腿一样。

第二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靠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啦。

声音传播要介质,在真空中它可没法溜达。

- 声音有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就是声音的大小,跟振幅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像女生声音尖,音调就高;音色能让你分清是谁在说话,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独特的“身份证”。

- 超声波和次声波,前者能帮医生看病,后者可能带来自然灾害。

- 减弱噪声有三条路: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把噪声的“小恶魔”关起来。

第三章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它们之间的变化可神奇了!- 熔化和凝固,固体变液体叫熔化,液体变固体叫凝固。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可没有哦。

- 汽化和液化,液体变气体叫汽化,气体变液体叫液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随时都能进行,沸腾得达到沸点还得继续吸热。

- 升华和凝华,固体直接变气体叫升华,气体直接变固体叫凝华,像冬天的霜就是凝华来的。

第四章光现象- 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它的杰作。

- 光的反射,镜子能反光就是这个道理。

反射定律要记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是个等大、等距的虚像。

- 光的折射,筷子在水里“折断”就是折射搞的鬼。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能会聚光线,凹透镜会发散光线。

- 凸透镜成像规律很重要,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正倒、虚实都有关系。

- 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来矫正。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精选全文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单位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米尺,游标卡尺等2.测量前的观察: (1)零刻度线(2)量程(3)分度值3.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

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丙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

图中铅笔长度为69.5 mm,其中69 mm是准确值,0.5 mm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

4.特殊长度的测量:测圆珠笔的周长,测碗口的长度,测一张纸的厚度。

知识点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常用的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

知识点3:测量误差1.概念: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在我们的学习时代,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2.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1.2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3运动的快慢一、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

2.单位: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换算:1m/s=3.6km/h3.速度的计算公式:4.比较速度: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三、匀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一般来说在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真空不可传声。

三、声速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2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的单位为赫兹,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鸟儿在空中飞翔等都是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 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特点。

-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

- 一旦选定参照物,就假定它是静止的。

-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静止是相对于所选参照物而言的。

例如: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但它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二、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 s^-1。

-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1m/s = 3.6km/h。

- 物理意义:例如某物体的速度是5m/s,表示该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

2. 匀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特点。

- 速度大小不变。

- 运动路线是直线。

-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例如:自动扶梯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3. 变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

- 定义: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v=(s)/(t)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 意义: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一、位移、速度、加速度1. 位移: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有正负之分。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正负之分,也可以用向量来描述。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等。

3.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物理量的单位是米/秒²。

常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二、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速度不变。

常见的有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 非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同,速度也不同。

常见的有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

三、距离、时间、速度的计算关系1. 距离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S=V×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时间和速度与路程的关系:V=S/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3. 时间和路程与速度的关系:t=S/V。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四、加速度、时间、速度、位移的计算关系1. 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距离、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²。

其中,S表示路程,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 末速度、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4. 末速度和位移、初速度、加速度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五、力和牛顿定律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质点在静止状态下会保持静止,质点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会保持其速度和方向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

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s)。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v=s/t)。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光现象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的是虚像。

平面镜对光有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课件(共20张PPT)

__速__度___。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m__/s___,常用的单 位还有___k_m_/_h__。
速度单位两者的关系是:1_m__/s_=_3_.6_k_m__/h_。 3、我们把_物__体_沿_着_直__线_且_速_度__不_变_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Leabharlann 产生和传播直线表示光线传播的_径__迹____,箭头表 示光线传播的_方__向___。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光遇到其他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__射_。 2、在反射现象中,入_射_光_线_、反__射_光_线_、法__线_
都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_两__侧___;_反__射__角_等于_入__射__角_。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_可__逆__。 4、反射现象分为__镜__面_反__射_和_漫__反__射_。 5、所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__反__射_定__律___。 6、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
1、声音可以传播__信_息___和_能__量____。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环保的角度讲一切影响人身心健 康,工作,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2、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由于物 体__无__规_则__的__运_动___时产生的。
3、人们以__分__贝__符号_d_B___为单位来 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证工作和 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7_0__dB;为了保证 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5_0__dB。
1、声音是由于物体_振__动___产生的。声 音是以__声_波___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可以 在_固__体__、_液__体_、__气__体__传播。声音不 能再__真_空__中___传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分别有:_音__调__、_响__度__、 __音__色____。 2、音调与__频__率___有关,_频__率__越大 __音__调__越高。

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

物理力学是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机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下面是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的知识点:1.运动的描述和表示: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运动的表示:图像曲线和公式表示2.平动和转动:平动:点、直线和曲线的平动转动:物体围绕固定轴线旋转3.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物体所经历的位移长度和方向速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4.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物体匀速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变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与速度曲线下面积成正比5.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变加速运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速度与加速度曲线下面积成正比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7.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8.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9.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合成为一个力,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10.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有关11.弹簧力: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产生的力弹簧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有关12.引力:地球引力使物体向下运动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3.抛体运动:在重力场中,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垂直方向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做自由落体运动1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同一重力场中,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自由下落的运动15.斜抛运动:物体同时具有水平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形式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学好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解决与机械运动相关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为:v=S/t。

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它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10-6m1nm=10-9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时间的测量工具:实验室一般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h=60min,1min=60s。

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是不该发生的,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作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 、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以下图所示);需实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准确选择、使用刻度尺、理解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 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 _;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 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 __;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 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 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 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 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 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 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 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能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网络构建⎧⎧⎪⎪⎨⎪⎪⎪⎩⎪⎪⎧⎪⎪⎪⎨⎨⎪⎪⎩⎪⎪⎧⎪⎨⎪⎩⎪⎪⎩⎧⎨⎩⎧⎧⎪⎪⎧⎪⎪⎪⎪⎪⎨⎪⎪⎨⎪⎪⎨⎪⎪⎪⎪⎪⎩⎩⎪⎪⎧⎪⎨⎪⎩⎩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直线运动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s v t ⎧⎪⎪⎪⎪⎪⎪⎪⎪⎪⎪⎪⎪⎪⎪⎪⎧⎪⎪⎪⎪⎪⎪⎪⎪⎪⎨⎪⎧⎪⎪⎪⎪⎪⎪⎪⎪⎪⎪⎪⎪⎪⎪⎪⎪⎪⎪⎨⎪⎪⎪⎨⎪⎪⎪⎪⎪⎪⎪⎪⎪⎪⎪⎪⎪⎪⎩⎪⎪⎪⎪⎧⎪⎪⎪⎪⎪⎪⎪⎪⎪⎨⎪⎪⎪⎪⎪⎪⎪⎪⎪⎩⎩⎩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3 参照物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 4速度公式及相关计算 ★★ 5 平均速度的测量★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31km 10m =,11dm 10m -=,21cm 10m -=,31mm 10m -=,61μm=10m -,91nm 10m -=。

知能解读(二)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做到“三看”,如图所示。

(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刻度线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2.使用时做到“五会”(1)会“选”。

“选”是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

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

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精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选用分度值是1cm 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会“放”。

如图所示,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紧靠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3)会“看”。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且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

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即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

如25.38cm 中,25.3cm 是准确值,0.08cm 是估计值,它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25.3cm~25.4cm范围内,且更接近于25.4cm。

(5)会“记”。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1)记录时要注意:准确值+估计值=测量值,后面标明单位。

(2)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

如图所示,上面的刻度尺能精确到1毫米,可以读为2.81 cm,其中2.8 cm是精确的,0.01 cm是估读的。

下面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1厘米,可以读为2.8 cm,其中2 cm是精确的,0.8 cm是估读的,就没有上面的刻度尺精确。

反过来,当我们读出一个2.81 cm的数值时,就知道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所以2.81 cm和2.8 cm是不一样的。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要与测量值一致。

知能解读:(三)时间及单位1.时间: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反映物体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需要用到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2.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知能解读:(四)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暑、沙漏等。

知能解读:(五)停表的使用停表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宝,如图所示,秒针转一圈的时间是30s。

当秒针转动一圈时,内圈的分针转动一小格。

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

知能解读:(六)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错误产生原因①跟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关;②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计值不同有关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免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方法:①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方法技巧(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问题一要看刻度尺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二要看视线是否正对刻度线,三要看是否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方法技巧(二)停表的读数首先要明确大表盘的指针转一周是多少秒,分度值是多大;小表盘的指针转一周是多少分,分度值是多大。

然后再读数。

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度尺测长度求平均值时,没有去掉错误的数据用刻度尺测长度求平均值时,如果数据中有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则应去掉错误数据后,将剩余的数据求平均值。

物理思想方法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法若某一未知量跟可以计算出的量或可以直接测量出的量相等,则可以用计算出的量或直接测量出的量代替这一未知量,这种方法叫做等量代换法。

在本讲中,等量代换法主要应用于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中。

中考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一)中考考点解读本讲内容中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及刻度尺的使用、读数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刻度尺的使用将是今后考试的方向,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考查。

考点链接: (二)中考典题剖析1.长度单位的选择2.刻度尺的读数第二讲运动及其测量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机械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知能解读:(二)参照物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理解(1)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

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但不能选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在改变和怎样改变;反之,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时,就应该看运动的物体相对谁的位置在变化,谁就是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知能解读:(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相对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可能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事先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判断。

知能解读:(四)速度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运动得越快,则速度越大;运动得越慢,则速度越小。

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svt =。

提示:(1)公式中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2)计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

3.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1m s-⋅”表示。

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km/ h)作为速度的单位。

注意:速度单位的换算:l m/s=3.6 km/h。

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

知能解读:(五)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一是运动的路径是直线;二是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是一个恒量,任一时刻的速度(v)都相同。

3.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两种。

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六)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知能解读:(七)平均速度我们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它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决慢程度。

用v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svt =。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通常所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注意:(1)平均速度只能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不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

即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这一点在计算时千万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