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ITS),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交通系统智能化程度,提供了有效手段。
一、主要车辆检测技术及性能比较
依据车辆检测触发方式的不同,现有的车辆检测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电磁感应、红外感应、微波感应、超声波、视频检测方式等。
电磁感应线圈(ILD)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感应线圈应用到车辆检测中,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其基本原理是在路面检测区域敷设感应线圈,当车辆经过线圈上方时,线圈电感量会发生变化,利用这种变换来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其优点是:该技术因为比较可靠的检测车辆,技术成熟、易于掌握,计数精确,同时系统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少。价格低廉。缺点是:安装过程对可靠性和寿命影响很大,维修或安装需中断交通,破坏路面,影响路面寿命。同时线圈易被重型车辆、路面修理等损坏,而且它的维护难度大,不易移植,线圈容易在夏季断路。
红外传感器使用发射、接收器,发射光束并接收反射光束,
通过反射频率的变化进行对所需数据的检测。优点:同一算法能够适用于昼、夜不同的时段,价格中等。缺点:为了实现高灵敏度,可能需要很好的红外线焦平面检测器,来提高功率。
微波感应技术是利用雷达线性调频技术原理,对路面发射微波,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高速实时的数字化处理分析,实现车辆检测。优点:能够应用于恶劣气候条件。缺点:在车流拥堵以及大型车较多、车型分布不均匀的路段,由于遮挡,测量精度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对安装高度要求严格,安装困难,价格也比较昂贵。
超声波检测器的原理是这样的,首先由传感器发射一束能量到检测区,然后接受反射回来的能量束,通过有关的换能装置,将能量转换成所需的数据,依据此数据判别被检测物是否存在或与传感器的位置。优点:可靠性较高,易于安装。缺点:性能随环境温度和气流影响而降低,价格较贵。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通过摄像机实时得到交通场景,运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知识来检测车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优点:易于安装调试,提供大量信息,价格适中。缺点:夜晚及恶劣天气存在较大误差。
二、视频检测技术
(一)系统组成
系统所用的硬件有:摄像机、镜头、图像采集卡,计算机。摄像机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镜头是成像部件,图像
采集卡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数据输入电脑,并转换成计算机可辨别的数字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成为可编辑处理的视频数据文件。计算机则是根据编制的程序,对输入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检测是否有车辆经过。
(二)主要方法及原理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按照是否建立模型可以分成基于模型的和非模型的两类。
基于模型的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背景减除(Backgr-ound subtraction)技术,即从当前帧和背景帧的差异来检测运动目标,因此运动目标的检测结果和背景好坏有直接关系,生成的背景应当独立于应用场景,对不同环境、光照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抑止摄像机的微小抖动和场景中微小运动,当场景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当能够自适应调整背景模型。基于背景模型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方法,
a、时间平均(tineaueragb)是最简单的方法,它对内存要求低,处理速度快。
b、采用最近n帧的中值作为背景模型方法。以上两种方法对于场景中存在多个运动目标或目标运动缓慢时,前景会污染背景。
c、利用帧间差分(inter-frame differencd)信息来生成背景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多个运动目标的场合,但更新率不容易选择。
d、用卡乐曼滤波器对每个像素建立模型来适应场景中的光照变化,其缺点是依赖于阈值的选择。
e、用K个高斯混合分布(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对每个像素进行建模方法,它解决了像素的多峰分布和缓慢变化的背景。该方法假设像素符合高斯分布,实际像素颁布可能不满足该假设。对于频繁变化的像素,需要多个高斯混合分布才能反映这种变化。
f、利用了图像变化的时间信息和图像空间信息,假设属于背景像素的邻域像素变化应当一致,但是对于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边界会引起误检测。
g、在整幅图像上进行特征值分解方法,充分利用空间相关性,它能取得较好效果,但要耗费大量内存,检测精度要低于高斯混合模型。
h、基于内核密度(Kernel Density Estination,KDE)估计的非参数背景模型,该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不同于GMM,它充分利用最近的历史帧信息来更新背景模型,能够适应复杂的像素分布密度,因此能够得到较准确的估计,能够克服像素值在短时间内发生的频繁变化。
对于非模型的方法,最简单的是设定一个检测区域,即采用虚拟线圈的视频检测技术。因为不依赖于特定的模型,因此实时性能好于基于模型的方法。虚拟线圈的设置非常方便。不需要切割路面、瑶族设线圈,观测范围大,维护、移植方便。虚拟线圈
原理是在视频图像中设置检测线或检测区域来模拟感应线圈,当车辆经过检测线时,根据检测线像素的颜色、灰度等特征的变化来检测车辆。基于虚拟线圈的方法因为其简单、易用、实时性高,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图像处理中的其他特征边缘,牌照等特征也可作为是否有车辆经过的依据。图像边缘特征。在车辆检测中主要表现在车辆头部的车牌照、通风栅格等存在着丰富的纹理信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看作是做刚体运动。因此可以依据边缘的密集程度来检测是否存在车辆。此外,边缘对于光照变化有很强的鲁棒性。牌照则是车辆身份的唯一标识,因此也可以把牌照作为车辆通过的依据。
(三)技术难点分析
1、高实时性
考虑高速公路的实际需求,对于车辆的检测不仅仅是统计车流量,还需要更精细的统计,如分车道、分车型、分时段统计车流量,对违章车辆进行抓拍,有的甚至要求只要有车辆通过就要抓拍车辆图片,进行存储,以备需要时查询。因此,要求视频检测系统应当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但是系统的实时性不仅取决于硬件的性能,也有赖于具体算法的实现。一般说来,算法的复杂程度和检测的效果成正比。因此,如果要保证实时性,就需要部分牺牲检测精度。
2、较高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