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南征北战的基建工程兵一支队
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七十年代支队当兵:鞍山印象记时光飞逝,转眼间,人已变老。
老了经常爱忆旧,更爱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日子,尤其是当兵的日子。
脑中的回忆,就像数不清的点点繁星。
回忆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装满了欢乐,装满了笑声。
回想起来,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串在一起,就像一条美丽的项链,闪亮在我记忆的长河里..1971年开始,基建工程兵第一支队奉命陆续由祖国的大西南四川江油开赴辽宁省鞍山市,投入到中国钢都----鞍山钢铁公司(简称“鞍钢”)的扩建改建工程。
来到鞍钢后,第1支队干部战士们对于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鞍山的艰苦条件大大超出了预想。
2万多人的部队没有营房,只能住帐篷、民房和临时搭建的工棚。
北方的冬日天寒地冻,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再加上繁重的生产任务,部队上下都感到有压力。
在基建工程兵01支队党委的带领下,第1支队指战员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各项艰巨任务。
我们修建营修理连1972年来到鞍山后住在齐大山铁矿附近的地方。
连队的营房已建好,机器设备经过大家的努力也安装在新修的工房里。
我们住在齐大山铁矿附近。
我对东北的第一个印象是比四川艰苦。
首先感受到冬季很寒冷。
按道理来说,鞍山还算是东北靠南的地方,那靠北的地方就更冷了。
营房内取暖要用火墙,我的床位正好安排在火墙填炭口,一填炭,再用火鈎鈎一下火,弄得灰尘到处飞,我在近处最倒霉。
站岗时最里边穿着白色衬衣和白色长裤,再穿绒衣绒裤,外套棉衣棉裤,再穿上大衣。
晚上站岗1小时还是觉得冷。
站岗时营房也没有大门,营房宿舍和机器工房四周也没有围墙。
站在雪地里同时看望着这两个地方。
深夜小便急了又不能离岗,就在雪地里小便,小便一出来就结成了冰,让我们这些在南方长大的人很不习惯。
吃的也不习惯,在四川江油时,我们的伙食是大米白面,蔬菜也是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因为四川冬天里地里也生长蔬菜;而东北鞍山冬天天寒地冻蔬菜就是大白菜、萝卜和土豆。
一开始是吃大米时,大家撑破肚皮,吃高粱米时,大家都不爱吃,肚皮也吃不饱。
1971年基本建设工程兵第61支队开赴宜昌
1971年基本建设工程兵第61支队开赴宜昌/content/12842宜昌市的圣火传递是专门有一站三峡大坝的,从三峡高速专用公路到三峡坝区,在我来到宜昌的时候,公路已经封锁,进出需要通行证,而与之相近的葛洲坝电站作为重点接待单位,也谢绝参观。
三峡坝区的火炬接力是对这个超大型工程的一次褒奖,虽然从建造开始,它充满争议,1992年三峡大坝建设再次被启动的时候,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这在人大表决时并不常见。
6月1日的宜昌火炬接力行程安排对这个城市来说是一个精妙的注解,市区和三峡大坝各一半,中间还有一个寻根问祖的屈原故里秭归。
三峡大坝的传递,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从火炬手到围观群众,基本上是三峡总公司的员工。
在葛洲坝降临这座城市前,他是长江边上的小城。
历史上,他以西陵而得名,郊区有个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场猇亭。
1938年,宜昌号称见证了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属下所有船只,在40天内将10万多吨军工器材、3万多名人员运入川内,还将20万军队送上前线。
1940年,10万宜昌人在此送别张自忠的灵柩。
历史是从1970年代开始的,和军人君仁礼一起到来。
君是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六十一支队的一个兵,之前在四川汶川映秀湾电站修坝。
部队1971年开赴宜昌。
他还记得营教导员冯堂在途中给大家做的思想动员,这位军人操着浓浓的山西洪洞口音说:“党叫你干甚嗯,你就干甚嗯,党不叫你干甚嗯,你就不要干甚嗯”。
党让修葛洲坝,于是宜昌涌入了十几万人,和宜昌当时的人口相差无几。
君仁礼的部队在坝区造房子,但是蔬菜的供应成了大问题,部队只好一天三顿大米饭,外加咸菜炒黄豆,天天如此。
和他们一起,从吉林丰满电站、湖北丹江口电站以及陕西刘家峡电站,全国各地有水电经验的人陆续来到了宜昌,13岁的王春根也随着父亲从长春来到这里,在这里生活了23年,上学、娶了葛洲坝的妻子,1994年到三峡电站工作,从开工到最后合拢,再到目前的后勤支持工作,忙忙碌碌,一年只休息十几天,但是谈到三峡的时候,自豪感仍然溢于言表。
历史趣谈武警黄金部队 唯一一支为寻宝而存在的神秘部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警黄金部队唯一一支为寻宝而存在的神秘部队导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为了探寻中国的矿产资源,组建了一支神秘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鲜为人知的是,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为了探寻中国的矿产资源,组建了一支神秘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鲜为人知的是,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军队化的地质勘探队伍,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奔赴白山黑水、戈壁荒漠,累计探获黄金资源储量1800多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00亿元,黄金部队因此被誉为黄金地质事业中的“国家队”。
自武警黄金部队成立以来,工作范围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矿产勘查项目2110个,先后探明特大型岩金矿床5处、大型岩金矿床10处、大型砂金矿床6处、中型以下金矿170多处,提交金矿勘查地质报告270多份,探获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500多吨、详查储量近50吨、勘探储量近600吨;为国家新建或扩建各类矿山近百座,直接生产黄金近20万两。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黄金年产量仅为4.5吨,这个数字比1901年黄金产量4.51吨还小。
此后长达20多年,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幅员辽阔的资源大国竟然是产金小国。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我国仅靠出口物资创汇充实国库的尴尬局面,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面对找金队伍的短缺和种种条件的制约,“让部队去找金子!”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提出了这一惊人的想法,这不是他一时冲动说出来的。
这个想法早在周总理找他抓一抓黄金问题时就有,只是那时正搞“文化大革命”,条件不成熟,文革结束后他感到条件已经成熟了。
他相信中国地质学家的意见:中国不贫金;中国缺少的是专业化找金队伍。
1979年1月,经王震、谷牧副总理同意,冶生活常识分享。
甘肃煤田地质局人物传
甘肃煤田地质局人物传第一节立传人物杨同录杨同录(1911.1~1988.11),男,汉族,甘肃省镇原县人。
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参加陕甘宁边区地方自卫军,积极进行革命斗争,历任自卫军连长、镇原县委工作队队长。
1950年起历任武威专署公安处科长、张掖县公安局长、西北煤矿管理局保卫科长,1956年调西北煤田地质勘探系统,先后在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164队(宁夏)、133队、甘肃地质大队、149队、146煤田地质勘探队任党委书记,1984年10月离休。
20世纪60年代,在煤田地质勘探队伍大量精减、职工生活条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党委一班人,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激励干部群众,按期完成甘肃重点矿区的勘探和补充勘探任务,同时进行省内大面积的综合普查勘探工作。
20世纪70年代,担任149队、146队党委书记期间,正值窑街、华亭、龙沟等煤田勘探任务紧急阶段,他组织全队职工深入开展“学大庆、学铁人”活动,出色完成任务,提交一大批普查、精查报告,满足了当时矿井设计建设的需要。
王统王统(1915.4~1996.11),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人。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0月在曲子县贺旗乡参加革命,1938年4月任贺旗乡乡长,后调马岭一乡任组织委员,1940年起,先后任曲子县马岭区委组织科长、区委书记、曲子区委书记、华池县委书记、正宁县委书记、庆阳地委组织部部长,1955年1月调甘肃矿务局任党委第二书记,1956年6月当选为中共甘肃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6月任山丹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后任山丹矿务局党委书记,1960年9月任甘肃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兼甘肃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经理,1962年6月任西北煤田地质局副局长,1965年8月任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地质勘探分公司党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69年10月任兰州机械修配厂(后为兰州煤田地质机械厂)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5月任华亭矿区筹建处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1979年5月任甘肃省煤炭工业局顾问,1983年7月离休。
甘肃省临夏市烈士陵园
⽢肃省临夏市烈⼠陵园临夏市烈⼠陵园======================================烈⼠陵园位置:⽢肃省临夏市军民街烈⼠所属单位:各单位、解放军各部、骑兵1师、11师、8083部队、兰字105部队。
烈⼠数量:188名,其中⽆名烈⼠98名。
⾰命烈⼠永垂不朽功同⽇⽉先烈英名垂青史誉满⼭河英雄遗址展宏图青⼭绿⽔长流⽣前浩⽓花松翠柏堪慰逝世英灵【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错漏以相关部门资料为准,如有转载敬请说明出处。
在此特别鸣谢兰州志愿者⽯川河提供临夏烈⼠陵园图⽚资料!】======================================⽆名烈⼠【95名】01:⽆名烈⼠........................................95:⽆名烈⼠======================================8069部队【2名】01:杨国有烈⼠⽢肃省岷县⼈,中国⼈民解放军8069部队66分队战⼠,1966年4⽉因公牺牲。
⽢肃省临夏市烈⼠陵园02:⾦国安烈⼠河南省西华县⼈,⽣于1941年,中国⼈民解放军8069部队10分队战⼠,1967年3⽉在⼴河县因公牺牲。
⽢肃省临夏市烈⼠陵园======================================总参第六测绘⼤队【5名】01:郜银强烈⼠陕西省铜川市⼈,【总参第六测绘⼤队】解放军兰字389部队战⼠,1970年4⽉因公牺牲。
⽢肃省临夏市烈⼠陵园02:刘万福烈⼠四川省成都市⼈,⽣于1946年3⽉,【总参第六测绘⼤队】解放军兰字105部队中队技术组长,中共党员,1972年8⽉4⽇因公牺牲。
⽢肃省临夏市烈⼠陵园03:杨效阳同志⽢肃省合⽔县⼈,【总参第六测绘⼤队】解放军兰字105部队战⼠,1971年8⽉故。
⽢肃省临夏市烈⼠陵园04:朱明福同志陕西省汉中县新沟桥⼈,【总参第六测绘⼤队】解放军兰字105部队⼋中队战⼠,1974年故。
中建八局军队传承史
中建八局的历史始于1966年8月,是由部分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
国务院、中央军委1970年11月18日批准成立的基建工程兵西安指挥所(师级),是中建八局的前身。
1973年5月14日,西安指挥所奉命调迁辽宁省辽阳市,参加国家大型建设项目——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厂的建设,并进行扩编,番号改称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指挥部(师级)。
1978年4月2日,二十二指挥部改称二十二支队(师级)。
1982年8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国民经济调整和国家体制、军队体制改革需要,决定撤销基建工程兵。
时年12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将二十二支队改编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1983年9月19日,中建八局在济南正式成立。
中建八局的历史,在部队时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66年下半年至1973年上半年,这是部队创立阶段,主要在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参加国家“三线”建设,建成了一批国防工程和军事工业工程;第二阶段为1973年下半年至1978年上半年,这是集中会战阶段,主要是会师辽宁省辽阳市,参加国家重点工程——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厂的建设,实行大兵团作战;第三阶段为1978年下半年至1983年8月,这是分散施工阶段,挥师南下,以大队(团)为单位,独立执行施工任务。
部队整编为企业后,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3年9月—1987年,为转轨变型阶段,主要是学习借鉴地方企业的经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夯实基础,完成从部队到企业的转变;第二阶段是1988—1991年,为调整提高阶段,主要是确立和坚持开拓经营的战略方针,瞄准沿海热点地区,奋力开拓市场,参与竞争,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第三阶段是1922年以后,为加快发展阶段,主要是乘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东风,坚持外抓市场、内抓现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加大开拓市场、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的力度,使经营部局得到优化,企业素质得到提高,综合实力得到增强,社会知名度得到扩大。
朱可夫1
作为苏军的统帅,斯大林没有责备迟到的朱可夫,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承认了自己先前的错误。
开会时,斯大林问:“你现在想到哪里去?”朱可夫说:“回前线。”斯大林说:“回哪个前线?”朱可夫说:“回您认为最需要我的前线。”斯大林听了之后,微笑着说:“到列宁格勒去吧,那里的局势危急,最需要你。如果德军占领了列宁格勒,就会进攻莫斯科。”他捏着烟斗说:“那里所有的部队都归你指挥,你需要带谁去就带谁去,你可以在全军挑选你最需要的人。”斯大林的这番话意味着他对朱可夫极大的信任。从这次开始,朱可夫就成为斯大林的“救火队员”了,哪里危急,他就被派到哪里去--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一直到最后攻占柏林,朱可夫指挥了卫国战争中几乎所有重大战役,获得了崇高威望,被誉为苏联“军神”。
也就在这时,朱可夫认识了比他小30岁的加林娜,并与之结为夫妇。在朱可夫60岁那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这期间,朱可夫花了极大心血写出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却被禁止出版。一气之下,朱可夫中风了。
1973年底,朱可夫深爱的妻子加林娜因乳腺癌病逝,而那时朱可夫已老得连去墓地的力气都没有了。爱妻死后不到8个月,朱可夫的病情更加恶化。先是心肌梗塞复发,随后是心脏停跳。他的心肌被注入特殊药剂后,心脏恢复跳动,但脑供血却没有恢复。就这样,戴着人工呼吸器,朱可夫毫无知觉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5天。
片段三:科涅夫的“勤务兵”
伊万·科涅夫元帅的第二任夫人安东宁娜曾是卫生员。他们的女儿纳塔利娅回忆起父母相爱的传奇,称他们是战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科涅夫伉俪相差25岁。他们1942年相识时,科涅夫的第一段婚姻已经结束,心灵受到重创。是安东宁娜一直陪伴左右,随他南征北战。他们经常如同好友般长谈到深夜,作为医生,安东宁娜努力帮助科涅夫战胜胃溃疡,为他烹饪饮食,科涅夫亲切地称她为自己的“勤务兵”。科涅夫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胜券在握,但在感情上却极不自信。在前线向安东宁娜求婚成功后,科涅夫非常激动。他将心爱的女子揽入怀中,动情地说:“搂着你,我如同拥抱着全世界!”与安东宁娜去布拉格度假时,科涅夫非常高兴,他一边开车,一边高歌,虽然走调得厉害,却令安东宁娜非常感动。
南征北战的抢险突击队——中国水电五局三分局红岩项目部“5.12”抗震救灾纪实
队 向都江堰 开 进 , 由红 岩项 目部 组 成 的水 电五 局 抗 震 救援 队是集 团公 司下 属的第 一支 到达 救援 现
场 的抢险突击队, 他们在颠簸平板拖 车上蹲坐了 4 个小时, 在大雨中早 已浑身湿透 , 但依然精神抖
擞 , 志 昂扬 , 斗 这一 切让 亲 临十局 指挥 现场 救援 工
在 李 法海 、 张长 春等项 目领 导 的带领 下 , 由杨 荣兵 , 段小 卫 、 津生 率领 的三个 救 援小组 轮 岗上 王
的精干 抢 险分 队 , 完成 了救援 设备 、 资的筹集 和 物 准备 , 突击救 援 的准备 过程 中 , 在 出现 了团员青 年 门的积极 请 战 , 多 女 同志也 多 次 要求 参 加 抢 险 许 的感 人场 面 。由 于银 行业 务停 止 , 不到两 个小 在
邓 海 军
5月 1 2日, 汶川 特大 地 震强 烈 波及 到 地处 绵
阳市郊 的水 电五 局红 岩项 目部 。在持 续近一 分钟 的剧 烈震动 中 , 目机 关办公 楼 多处裂 缝 , 为危 项 成
时 时 间里 , 大 职工 响 应 号 召 , 慨 解囊 , 广 慷 凑够 了
4万余元的应急资金。
:
经过 1 个小时的奋战 , 当地消防官兵和救援专 0 在
家 的指 导 下 , 制定 了科 学 、 全 的营 救 方案 , 严 安 并
在 5月 1 日的 不 眠之 夜 里 , 目部 紧 急 动 2 项 员 、 速动 作起来 , 快 在最 短 的时 间里 , 确定 了 5 0人
格组织实施 , 成功救出了一名震灾幸存者, 极大的 鼓 舞 了突击 队的战 斗热情 。
5月 1 3日下午 2时 许 , 到指 令 的救援 突 击 接
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
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士兵证1958年4月11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主持0029工程建设会议,决定工程兵成立特种工程指挥部(简称“特工指”),代号为7169部队,由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兼任司令员和政委,谭友林、曾旭清任副司令员,黄文明任副政委,赵东寰任参谋长,林乃清任副参谋长,姚国民任政治部主任,李基任后勤部长,袁福生任后勤部政委,王云任器材部部长,彭云生任卫生部部长。
负责原子弹试验场和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整个工程建设(即后来20基地、21基地的建设工程)。
7169部队是兵团级单位,以刚刚从朝鲜撤军回国的志愿军19兵团机关、志愿军工程指挥部和志愿军后勤部为基础组建而成。
1958年7月12日,国防部任命陈士榘兼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总政治部批准组成了“特种工程联合党委”,由陈士榘任第一书记,孙继先任书记,黄文明、栗在山任副书记,共同负责靶场的工程施工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直接参加施工的有工程兵建筑第101、103、107、109、124、125等六个团,工程兵第4、5、6、8、9、10等五个团,工程兵53师、54师,汽车第36团、37团,以及一个办事处,一个工程技术大队,三所医院,一个通讯营,一个勘察队和电工营,伪装营,另有印刷、木材加工、机械修配、器材物资仓库、农牧场等七个单位。
配属单位有步兵第195师,铁道兵第10师,通讯兵通讯工程团,空军建筑第六分部,还有北京建筑公司、兰州建筑公司等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以工程兵为主的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10万大军。
施工地区是西北一个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世界。
狂风裹胁着沙尘在大地上肆虐,刮出一片昏黄;旋风卷起黄沙直刺苍穹,如同东海龙宫的擎天柱。
白天,烈日炎炎;夜晚,寒流阵阵。
狂风是这片土地上的霸主,一旦发怒,沉重的火车厢也能掀出铁轨。
草绿色的车厢,风沙掠过,斑斑驳驳。
外出人员被大风卷走、施工中被流沙掩埋的事,时有发生。
中建八个局的来历
中建八个局的来历中建一局: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先锋文化)1953年1月,在那个严寒的冬天,为建造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时代号为652厂,以下简称“长春一汽”),中建一局的前身——652工程公司成立了。
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包括652工程公司在内的所有建造长春一汽的施工队伍统归建筑工程部领导,由此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成立。
公司成立期间,除完成了长春一汽的建设任务外,还建造了我国“一五”计划兴建的我国工业之母、第一座最大的制造大型轧钢冶炼设备的现代化机器制造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同时还完成了齐齐哈尔车辆厂的扩建任务。
1958年8月,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更名为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同时调往我国西南部地区,参加德阳和江油两大工业区的建设。
1960年8月,根据国家建设任务的需要,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抽调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了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重新挥师北上,投身大庆油田建设。
1970年2月,北上之行的10年后,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又奉命南下参加荆门炼油厂建设。
1970年7月荆门炼油厂建设期间,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更名为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
1974年4月,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与101指挥部第三工程公司、安装公司合并,成立了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
1979年3月,国家建工总局成立,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改称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
1982年6月,国家建工总局撤消,成立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改称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
1997年8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此后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中建二局:超越历史,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超越文化)说起中建二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骨干队伍。
那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
195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奉毛泽东、朱德之令,改编为解放军建筑5师。
中建八个局的前世今生建
中建八个局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个企业,最应该了解的是这个企业的历史,可以说“历史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之魂”,正是在历史的熔炉中才锻造了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为中国建筑企业排头兵的中建八个工程局,他们最大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历史都很悠久。
在漫长的历史年轮中,各个局的企业文化也慢慢沉淀下来,不论是中建一局的先锋文化、中建二局的超越文化、中建三局的争先文化、中建四局的四和文化,还是中建五局的信和文化、中建六局的守正文化、中建七局的共赢文化、中建八局的铁军文化,都值得我们去到历史的书本里细细品读。
中建一局: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先锋文化)1953年1月,在那个严寒的冬天,为建造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时代号为652厂,以下简称“长春一汽”),中建一局的前身——652工程公司成立了。
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包括652工程公司在内的所有建造长春一汽的施工队伍统归建筑工程部领导,由此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成立。
公司成立期间,除完成了长春一汽的建设任务外,还建造了我国“一五”计划兴建的我国工业之母、第一座最大的制造大型轧钢冶炼设备的现代化机器制造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同时还完成了齐齐哈尔车辆厂的扩建任务。
1958年8月,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更名为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同时调往我国西南部地区,参加德阳和江油两大工业区的建设。
1960年8月,根据国家建设任务的需要,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抽调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了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重新挥师北上,投身大庆油田建设。
1970年2月,北上之行的10年后,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又奉命南下参加荆门炼油厂建设。
1970年7月荆门炼油厂建设期间,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更名为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
1974年4月,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与101指挥部第三工程公司、安装公司合并,成立了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
1979年3月,国家建工总局成立,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改称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
铁道兵各师的历程和现状
铁道兵各师的历程和现状铁道兵第一师1948年7月组建。
1950年11月6日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
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一师,辖第1、第11桥梁团和第21线路团。
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一师,辖第1、第2、第3团。
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团—第5团。
1979年7月,修建襄渝铁路。
1981年5月迁往山东兖州,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1工程局。
1999年更名为中铁第11工程局。
(中铁十一局集团)铁道兵第二师前身为回民支队。
1951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9月7日回国。
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二师,辖第2、第12桥梁团和第22线路团。
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二师,辖第4、第5、第6团。
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团—第10团。
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2工程局,1998年7月改制组建为企业集团。
(中铁十二局集团)铁道兵第三师前身为1948年8月成立的东北铁道纵队,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
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三师,辖第3、第13桥梁团和第23线路团。
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三师,辖第7、第8、第9团。
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1团—第15团。
1984年1月改名铁道部第13工程局,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更名中铁13局;2001年改制成立中铁13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三局集团)铁道兵第四师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
1953年11月回国。
1951年6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铁道兵团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第四师,下辖第4、第14桥梁团和第24线路团。
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四师,辖第10、第11、第12团。
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6团—第20团。
在基建工程兵报刊登褚广元的稿件
在基建工程兵报刊登褚广元的稿件引言基建工程兵是我国军队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
而在这支队伍中,褚广元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褚广元的事迹和贡献,并探讨他对基建工程兵的影响。
褚广元的事迹和贡献褚广元,江苏人,毕业于解放军理工大学。
他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和军事家,对基建工程兵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基建工程兵的先驱褚广元在基建工程兵的发展中起到了先驱作用。
他在军队中推动了基建工程兵的建设和发展,为这支队伍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提出了“基建工程兵是战争的第一道工程”这一理念,强调了基建工程对于军事行动的重要性。
2. 基建工程兵的改革褚广元在基建工程兵的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基建工程兵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想和观点。
他提倡将技术创新和战略需求相结合,提高基建工程兵的作战能力和效率。
3. 基建工程兵的成就褚广元带领基建工程兵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们参与了许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
他们的工作不仅改善了人民生活,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褚广元对基建工程兵的影响褚广元对基建工程兵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理念和思想为基建工程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基建工程兵的进步,他的领导和指导使得基建工程兵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1. 理念和思想的影响褚广元提出的“基建工程兵是战争的第一道工程”这一理念,改变了人们对基建工程兵的认识。
他强调了基建工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对基建工程兵的关注度提高,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2. 改革和创新的影响褚广元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基建工程兵的进步。
他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思想和观点,使得基建工程兵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他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基建工程兵的作战能力和效率,为其在各项任务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保障。
3. 领导和指导的影响褚广元的领导和指导使得基建工程兵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21、22支队简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21、22支队简史
刘振乾
【期刊名称】《城建档案》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我军历史上有过两次"兵改工".第一次是1 952年有41个整师、11个整团46万人集体整编为各种工程部队移交政务部门参加经济建设;第二次是1983基建工程兵部队38万多人集体转业整编为国务院各部门和部分省市的建筑施工队伍.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刘振乾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
【相关文献】
1.“日月雷火铸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传奇 [J], 韩洪泉
2.中国军办煤矿述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为中心 [J], 薛毅
3.中国军办煤矿述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为中心 [J], 薛毅
4.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地质部队的创建及其历史功绩 [J], 张以诚
5.我的基建工程兵父亲
——记原基建工程兵63支队政委朱光生 [J], 朱晓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警水电第一支队简介
武警水电第一支队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武警水电第一支队(其前身是基建工程兵第六0一团),组建于1966年8月1日,隶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一总队,是一个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为主,兼顾房地产开发、道路、桥梁建筑的大型综合施工企业,
【总页数】1页(P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9
【相关文献】
1.磨练福久参勘知真——记武警水电第八支队支队长欧阳运华 [J], 雷波;韩伟清
2.武警水电十支队亭子口水利枢纽芯样创世界第一 [J],
3.第一时间让群众看到希望的颜色——记武警青海总队玉树州支队支队长石华杰[J], 王玉山;刘昕;王经国
4.由武警水电十一支队承建的西藏巴河老虎嘴水电站 [J],
5.跨越发展中的武警水电第一支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营撷英一一基建工程兵203师官兵部队生活集锦
军营撷英一一基建工程兵203师官兵部队生活集锦展开全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203师系由原中南209地质勘探大队及所属9个地勘、铀矿山水冶企业工改整编而来的一支特殊队伍。
自1972年奉国务院、中央军委之命在粤北授旗成军,到1984在大裁军中撤销番号集体整转,其间仅存在短短12年的历史。
在12年的风雨历程中,这支集工改、义务兵为一体;亦工亦兵的特殊群体,经人民解放军大熔炉的千锤百炼,最终磨砺成长为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响当当、过得硬的钢铁之师,为我国的核地质工业发展史书写下了浓重一笔,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壮大与巩固做出了突出、卓绝的贡献。
本文中笔者拮取一组1972~1984年间基建工程兵第203师官兵的军旅生活、工作旧照,以唤起203师数万退役官兵对昔日火热军营生活的怀顾与追忆......工改兵后第一年一一1972年元旦,623团领导班子与司令部官兵合影于军人俱乐部前。
前排左3、左4分别为203师副师长兼623团团长于克、203师副政委兼623团政委陆雨泉。
军营中的首批义务兵一一624团73年广西藉战士。
踏遍青山一一00271部队官兵在平远五指山悬崖陡壁上探查铀矿带。
探矿找铀分析异常点跋山涉水一一203师地质团官兵用土筏子运送钻探器材渡河。
精心测绘一一203师测绘队在野外勘测作业。
精准定位一一624团5营测量班长郑耀文等在牛矽竖井现场测绘作业。
悉心选址一一624团安全股技术人员为矿山废水处理厂选址反复推敲。
民主生活会一一203师副政委兼625团政委梁宏在党小组过组织生活后继有人一一203师副师长、25支队支队长司守义及副支队长于克、白士山欢送子弟参军入伍。
喜迎芒果北京来一一624团官兵欢天喜地迎请毛主席赠予基建工程兵英模代表芒果的情形。
走在队伍前面的为团长卞玉田、政委牛春景。
举国哀悼的日子一一1976年9月9日,625团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现场。
图为政委张坤浓等团领导。
亦官亦兵一一625团副政委毛奕标在棉花坑铀矿井口前。
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的战斗历程与光辉业绩
The Battle History an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the Coal Troops of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 作者: 刘森
作者机构: 原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指挥部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新中国军事史 基建工程兵 煤炭部队 战斗历程
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是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
部队,担负着国家重点煤矿及附属设施的基本建设任务.从1966年成立到1983年撤消的17年中,
这支部队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转战贵州、陕西、辽宁、山西、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等8个省市的11个大矿区,先后建成19座大中型煤矿并开工1处露天煤矿,年产原
煤能力3000万吨,成为中国煤炭基建战线名符其实的“野战军”和突击队,为新中国煤炭工业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伟大光荣的基建工程兵
伟大光荣的基建工程兵
1977年11月10日对基建工程兵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党中央、国务院、军委中央领导李先念、陈锡联、余秋里、王震、谷牧以及副总参谋长杨勇、总政副主任徐立清、总后副部长张震等,在国务院第九会议室听取了基建工程兵工作汇报。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领导初步同意成立基建工程兵领导机构,并且提出:“基建工程兵大有前途,可继续发展,先发展到50万。
”由此,基建工程兵进入到一个大发展时期。
那么,此时的基建工程兵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截止1977年底,基建工程兵共有1个基建工程兵办公室,10个国务院部属办公室,1个直辖市(北京市)属办公室;所属部队共有21个支队(师)部、1所学校、102个大队(团),共33.6万余人。
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担负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任务。
具体分布为:
(图为基建工程兵旧照)
(图为基建工程兵旧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兵科研一所企业信息报告-天眼查
品信息、进出口信息 八.年报信息
*以上内容由天眼查经过数据验证生成,供您参考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天眼查接受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天眼查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兵科 研一所
企业信息报告
本报告生成时间为 2019 年 03 月 20 日 12:25:59,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天眼查数据快照。
目录
一.企业背景:工商信息、分支机构、变更记录、主要人员 二.股东信息 三.对外投资信息 四.企业发展:融资历史、投资事件、核心团队、企业业务、竞品信息 五.风险信息:失信信息、被执行人、法律诉讼、法院公告、行政处罚、严重违法、股权出质、
4.4 企业业务
截止 2019 年 03 月 20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5
4.5 竞品信息
截止 2019 年 03 月 20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五、风险信息
5.1 被执行人信息
截止 2019 年 03 月 20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说南征北战的基建工程兵一支队
在基建工程兵部队,一支队不但是排序第一,在各个方面他都有第一的出色表现。
1966年8月1日,一支队是中央军委任命成立的第一批基建工程兵部队,同日在四川江油召开授军旗大会。
基建工程兵一支队的成立,拉开了基建工程兵部队参加祖国大建设的序幕。
一支队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位于四川江油县的长城特钢厂。
长城特钢厂1965年建设规划,冶金部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承担建设任。
1966年8月,一支队由四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