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小蜻蜓》教案1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小蜻蜓》
一、教学内容
《小蜻蜓》为一年级上册音乐课程中的一首儿童歌曲,属于歌唱教学章节。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学唱《小蜻蜓》歌曲,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高;
2.学习歌曲中的基本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3.了解歌曲主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对小蜻蜓的喜爱”这个主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观察非常细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多地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融入音乐学习中。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乐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通过集体演唱,学生可以实际感受和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进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对小蜻蜓的喜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掌握歌曲《小蜻蜓》的旋律和歌词: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包括正确的音高、节奏和歌词记忆。重点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唱出每个音符和歌词,形成稳定的旋律感。
-认识基本音乐符号:教会学生识别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时长关系,为后续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集体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协调和统一。
《小蜻蜓》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蜻蜓》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歌曲通过简单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描绘了小蜻蜓在空中飞舞的情景。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帮助我们感受音乐中的自然美,提高音乐素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小蜻蜓》这首歌曲,看看它是如何在音乐中表达小蜻蜓的形象的。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掌握歌曲主旋律和节奏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通过分解教学和模仿练习帮助他们逐步克服了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在节奏模仿上显得有些吃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律动活动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成果。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显得有些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歌曲中歌词的理解与表达:学生需要理解歌词内容,并能准确表达歌词所传达的情感和对蜻蜓的描绘。
-基本音乐素养的培养: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高、音色的辨识能力,以及简单的音乐协调性。
举例说明:
-教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随演唱《小蜻蜓》,强调歌曲中的关键音高和节奏型。
-通过讨论歌词中“小蜻蜓,飞呀飞,落在我窗前”等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蜻蜓的轻盈和活泼,并尝试用声音表现出这种意境。
举例说明:
-对于节奏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和模仿节奏,逐步克服难点。
-在进行律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分解动作,逐步教授,然后让学生在慢速音乐中练习,逐渐提升速度和协调性。
-在创编歌词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和帮助。
《小蜻蜓》的音乐教案设计
《小蜻蜓》的音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小蜻蜓》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音准和感情演唱歌曲。
培养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歌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和舞蹈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编排舞蹈动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通过歌曲《小蜻蜓》传递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和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小蜻蜓》简介: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为学生提供演唱和舞蹈的参考。
2.2 歌曲学唱: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分组进行歌曲学唱,让学生练习发音和音准。
纠正学生唱奏中的错误,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让学生放松身心,准备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感受音乐的韵律。
3.2 歌曲学唱:分组进行歌曲学唱,让学生练习发音和音准。
纠正学生唱奏中的错误,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3.3 舞蹈编排: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自主设计舞蹈动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4.2 学生舞蹈评价:对学生的舞蹈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动作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环境保护教育:通过歌曲《小蜻蜓》,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5.2 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集体舞蹈表演、合唱比赛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蜻蜓》(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音乐
《小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并且能够用自然的歌声和柔美的动作,表演唱歌曲《小蜻蜓》。
2.通过亲身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歌曲,参与演唱、编创等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义。
3.通过歌曲学习,了解关于蜻蜓的小知识,建立学生对大自然、对益虫的关爱之情,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知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用柔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
1.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强调“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
2.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
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入环节:音乐欣赏法
歌曲教唱:律动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歌曲学唱:练习法
综合表现:观察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碰钟、昆虫头饰、表演小道具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案
课题:⼩蜻蜓总课时数:第1节教学内容:1、歌曲:《⼩蜻蜓》及律动2、综合训练:碰钟3、欣赏:我是只⼩⼩鸟骑⽵马教学⽬的:1、学习⽤轻松柔和的声⾳演唱《⼩蜻蜓》,通过律动,使学⽣感受优美抒情的情绪,并教育学⽣保护益⾍。
2、通过综合训练,认识碰钟并掌握其演奏⽅法。
感知的时值。
3、感受两⾸不同情绪的乐曲,试着选择能为三拍⼦乐曲伴奏⽅式。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做律动教学难点:感知的节奏教学⼿段:录⾳机、磁带教学过程:⼀、发声练习:同前节⼆、综合训练1、认识碰钟教师介绍碰钟:两个铜铃组成的打击乐器,发⾳清脆悦⽿。
⽰范演奏姿势。
再请⽣⾃⼰敲击练习。
提问:为什么有的敲击后会响,有的不会?仔细观察得出:不要紧抓碰钟,要拿下⾯绳⼦的部分。
2、节奏练习:①复习以前学过的节奏型和,并拍⼀拍。
②教师排击4条节奏中的⼀条,请⽣说⼀说⽼师拍的是哪⼀条?③同学们,⽼师边拍节奏边说⼀句话,看谁学得快。
⽼师带领学⽣集体练习。
先说说那个⾳拍的最长,再说说这句话讲的是谁?(⼩蜻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蜻蜓》这⾸歌曲。
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请⽣说⼀说这⾸歌曲有什么特点?2、听⾳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要清楚。
3、教唱法学唱歌曲。
注意:唱⾜每个⾳的时值,不要唱的拖拉。
4、请⽣回想⼩蜻蜓的样⼦,它是怎样飞⾏的。
听伴奏乐,边唱边随着作律动。
四、欣赏1、教师简介2⾸乐曲。
2、初听乐曲(2⾸⼀次听完)请⽣说说两⾸乐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3、复听乐曲,请⽣分别⽤2种节奏随⾳乐为《我是只⼩⼩鸟》伴奏,并说说哪种节奏伴奏的效果好。
听《骑⽵马》时,请学⽣模仿骑⽵马的动作。
五、⼩结:⼩动物们给我们带来了奇思妙想,欢乐时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板书设计:课后⼩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小蜻蜓》教案(电子备课)
一、谜语导入二、学唱歌曲《小蜻蜓》。
1、启发谈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蜻蜓吗?你们见到的小蜻蜓,它们在干什么呀?生自由回答2、第一遍律动,自由表演。
(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师:老师想看一看你扮演的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音乐停后动作造型。
师:你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生回答3、第二遍律动,发现美的和与众不同的动作。
(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师:我们再来做做小蜻蜓,这么美美地来飞一飞。
4、鼓励动作美的和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同学,请他们做一做,大家学一学(随机送小苹果胸饰)师:我们这里肯定还有许多爱动脑筋的小蜻蜓,老师都来不及看,现在我要好好地再来找一找。
5、引导师:咦,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蜻蜓,它们会在哪里飞呀?我这只小蜻蜓飞累了,哪棵小树愿意让我停一停,休息休息?小蜻蜓除了可以在小树上休息以外,还能在哪里休息呢?(学生随机演一演,教师随机去停一停)6、第四遍律动,情境表演。
师:现在你可以做一只快乐的小蜻蜓自由地飞翔,也可以找个空位,做做花儿,草儿,房屋,庄稼等等,让小蜻蜓到你身上来停一停,帮你捉捉虫。
7、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师:“小蜻蜓帮庄稼们捉掉了虫子,庄稼可高兴了,都唱起歌来夸小蜻蜓。
你们听听,庄稼夸小蜻蜓什么了?生:……8、按节奏念歌词师:让我们也一起来夸夸小蜻蜓。
9、听教师范唱师:小蜻蜓那么棒,真是一群讨人喜欢的精灵,老师也想来夸夸它们了。
10、听琴声伴奏唱师:我们也试着用歌声来夸夸这群小精灵吧!11、听录音伴奏,再唱师:有些小蜻蜓偷懒了,还没捕到蚊子它就把翅膀放下来了。
”(随机唱唱不连贯的第一句)勤劳的小蜻蜓可不是这样,它们会在捕到蚊子之后再把翅膀放下来休息。
”(随机唱唱连贯的第一句)你们喜欢怎样的小蜻蜓呀?12、完整地边唱边表演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勤劳的,又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小蜻蜓吧!三、小结,下课。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蜻蜓》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小蜻蜓的形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蜻蜓》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表现手法和节奏。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小蜻蜓》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表现手法和节奏。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的节奏。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电子琴乐器。
3. 歌曲乐谱。
4. 学生乐器(如小鼓、铃鼓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小蜻蜓》歌曲,引导学生听歌并提问,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重点讲解高音部分和节奏。
3. 歌曲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歌曲展示:学生分组或全班合唱《小蜻蜓》,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乐表现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力。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在演唱《小蜻蜓》时的音准、节奏和发音。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唱中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观看学生的合唱表演,增进家校联系。
2. 组织音乐会:让学生在其他音乐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心。
3.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环境保护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取得进步。
《小蜻蜓》的音乐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蜻蜓》的音乐教案设计年级:大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蜻蜓》的歌曲内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小蜻蜓》,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大自然的美。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蜻蜓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示范演唱《小蜻蜓》,引导幼儿跟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情境表演:设置一个小荷塘的场景,让幼儿扮演小蜻蜓,进行情境表演。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幼儿的歌曲演唱技巧、音准、节奏感等。
3. 情境表演评价:评价幼儿在情境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动作、表情、情感投入等。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蜻蜓、小荷塘等相关的图片。
2. 视频:蜻蜓的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
3. 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幼儿演唱。
4. 教学道具:小蜻蜓的头饰、荷叶等,用于情境表演。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新歌教学,学会歌曲《小蜻蜓》。
2. 第二周:分组练习,进行合唱练习。
3. 第三周:情境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小蜻蜓》教案15篇
《小蜻蜓》教案15篇《小蜻蜓》教案15篇《小蜻蜓》教案1活动目的能初步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在进展表演时,能和同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难点能用不同方式感受并表现音乐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在理解歌曲内容的根底上,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图片准备课件制作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
今天我们唱着歌一起去郊游吧!〔播放《去郊游》〕走了这么久,小朋友一定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春天来了,来到郊外〔出示图片〕小朋友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和冬天相比有什么变化呢?小朋友:阳光变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长出了新的树叶,小鸟多了,花也开了。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小草变绿了,小树长出了新叶,天空中还飞来了小蜻蜓,大家看到了吗?2.初步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性质老师听过一首关于小蜻蜓的歌曲,你们想听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安静地听一听。
〔播放歌曲〕这首歌曲怎么样?〔好听、优美、浪漫、温顺〕那这首歌是快还是慢呢?〔慢〕小结:这首歌是一首舒缓优美的儿童歌曲。
3.播放《小蜻蜓》Flash,理解歌曲内容。
〔1〕这首优美的歌曲的名字就叫《小蜻蜓》。
那小蜻蜓在做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一边看动画一边再来听一听,看看小蜻蜓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2〕理解歌曲内容歌曲中唱到小蜻蜓,是益虫。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益虫呢?益虫就是保护人们的粮食不被害虫吃掉,专门跟害虫做对的,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那蚊子是益虫还是害虫呢?蚊子身上带有很多的细菌,飞到过很多不干净的地方,然后飞到粮食蔬菜和我们小朋友的身上,害得我们生病了,所以蚊子是害虫。
小蜻蜓就是专门捕蚊的小英雄。
〔3〕老师完好演唱,小朋友们再次欣赏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引导幼儿用温顺,优美的声音演唱这是一首优美妙听的歌曲,接下来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哼唱一下。
小蜻蜓是益虫,是小英雄,人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都在表扬他,夸奖他,所以我们大家要用快乐的心情来歌唱。
《小蜻蜓》教案
《小蜻蜓》一、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认识小蜻蜓,了解小蜻蜓是益虫,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通过聆听和教唱能用自然活泼的歌声,学会演唱歌曲《小蜻蜓》。
3.认识碰钟及音响,通过学习歌曲能熟悉四三拍的节奏,配合动作表演歌曲《小蜻蜓》。
二、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然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蜻蜓》。
2.通过模仿小蜻蜓飞舞的动作初步感受四三拍的律动感。
三、准备教具:多媒体、碰钟、电子琴。
四、课时计划:一个课时。
五、教学内容:1.导入:(1)给学生念一则谜语,让大家猜猜是什么,引出今天的“主角”。
(2)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小蜻蜓”,对蜻蜓的外观和特点有所把握。
并且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蜻蜓》。
2.新课教学:(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一遍。
(2)歌曲教唱:①教师范唱。
(学生小声哼唱)②分句教唱(因为歌曲属于抒情性的儿歌,学生掌握较慢,可多教唱俩遍)。
③男生、女生分别演唱。
④随音乐齐声演唱。
3.深度强化:(1)向学生介绍碰钟,让学生聆听并了解碰钟的音效。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乐器,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它的名字呀?生:自由回答。
师:引导学生猜出乐器的名字。
下面同学们来听一下碰钟的声音。
(敲击碰钟,让学生了解碰钟的音响效果,清脆,明亮)师:有没有同学能模仿出这样的声音呢?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呀,我们就用碰钟来为歌曲伴奏好不好?接着,老师向同学们演示一遍。
敲完后向学生提出问题。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老师都在哪个地方敲击了碰钟呢?(可以再来边唱边敲击几个小节)请学生上台来敲击碰钟,感受碰钟的音效,下面的学生可以敲击自己的水杯。
4.延伸:让学生们联想小蜻蜓飞舞的动作,教师按照四三拍强弱弱的规律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做律动,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演唱强弱规律并且提高对歌曲的兴趣。
六、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小蜻蜓了呢?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蜻蜓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小蜻蜓,保护小蜻蜓啊!七、设计板书:小蜻蜓1=F3/4 周康明词钟立明曲。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蜻蜓》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蜻蜓》
教学目的
1.了解和学习儿歌《小蜻蜓》的歌曲内容。
2.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3.提高幼儿的听力、口语、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音乐教学,拓展幼儿知识面,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 儿歌《小蜻蜓》的演唱
1.教师演唱歌曲,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内容。
2.充分利用CD、U盘等多种形式播放歌曲,使幼儿对歌曲的旋律和节
奏有更深刻的理解。
2. 歌曲游戏
1.音乐表演:教师示范跟唱歌曲,带领幼儿逐渐熟悉和掌握歌曲旋律。
2.教师带领孩子认真聆听歌曲,并引导幼儿模仿歌曲语调表达自己的情
绪,如快乐高兴、悲伤失落等。
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提醒幼儿不要过度情绪化。
3. 歌曲舞蹈
1.通过歌曲,引入舞蹈教学,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和表现方法。
2.循序渐进地教授动作,使幼儿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舞蹈。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确保幼儿掌握歌曲和舞蹈内容。
此外,还应注意身体素质等与幼儿个体差异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
《小蜻蜓》作为小班的音乐教学内容,结合了儿歌演唱、歌曲游戏以及舞蹈教
学等多种形式,具有较高的教育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及时掌握教学效果,从而优化
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紧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案
小蜻蜓》的节奏和旋律,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二)教师示范唱歌,引导学生跟唱。
三)学生自由演唱歌曲,教师逐个指导纠正。
四)学生分组合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四、创编活动:
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模仿蜻蜓飞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
二)学生自由创编动作,配合歌曲演唱,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现力。
五、课堂总结:
一)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概括歌曲的主旨。
二)鼓励学生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
三)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对音乐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六、作业布置:
一)听唱歌曲《小蜻蜓》,感受节奏和旋律。
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蜻蜓的特征和作用。
三)自由发挥,创编一段小蜻蜓飞舞的舞蹈,下节课表演。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小蜻蜓》,并提出问题,以此来探究这首歌曲的主题。
再次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小蜻蜓》,并提出问题,以此来分析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接下来,教师按照节奏范读歌词,然后分句教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以此来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同时,感受四三拍节奏强弱弱的规律,节奏如下: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小蜻蜓》精品教案
《小蜻蜓》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
2.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
2.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准确伴奏。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听唱法、讲解法、游戏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蜻蜓飞舞的视频,引出课题《小蜻蜓》。
2.提问学生对蜻蜓的了解。
2.聆听歌曲
1.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中描述了小蜻蜓的什么特点。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2.重点教唱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节奏和音准。
3.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4.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
1.向学生介绍蜻蜓的生活习性,如捕食害虫、飞行特点等。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蜻蜓的感受。
5.打击乐器伴奏
1.介绍打击乐器三角铁和铃鼓,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它们的声音。
2.教师示范用三角铁和铃鼓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观察。
3.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6.表演歌曲
1.让学生分组表演歌曲,一组唱歌,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一组用动
作模仿小蜻蜓的飞行。
2.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7.总结
o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和进行表演的重要性。
o鼓励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小蜻蜓》(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小蜻蜓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小蜻蜓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学生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蜻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中的旋律和韵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5.学生能够通过唱歌、舞蹈等方式,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在活动中表现自己。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小蜻蜓》这首歌曲,主要内容为歌曲的歌词、节奏等内容。
1. 歌曲简介《小蜻蜓》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其中的歌词描绘了小蜻蜓在空中的飞舞场景,并突出了它身上的一些特点,如“翅膀轻轻地动,头顶一对大眼睛,全身透明小蜻蜓”。
这首歌曲主要适合一年级学生进行学习。
2. 歌曲节奏《小蜻蜓》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简单,速度较慢,适合学生跟随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歌曲的一开始有一个音符为“1,2,3”的强拍,随后是一系列用较短的音符构成的旋律,学生可以通过跟随旋律做出飞舞的动作。
三、教学过程1. 歌曲的学习1.播放歌曲。
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唱一句歌词。
3.针对歌曲节奏,让学生跟随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飞舞、摆头等。
2. 了解小蜻蜓1.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小蜻蜓的了解。
2.引导学生通过歌词,描述小蜻蜓在空中的飞舞情景。
3. 探究音乐1.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音乐上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2.让学生听一些其他的音乐,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4. 唱歌表演1.指导学生如何唱《小蜻蜓》,让学生逐句跟唱。
2.让学生自主分组及排练,表演唱歌和舞蹈。
四、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1.对于小蜻蜓的描述是否详细,了解程度如何。
2.歌曲的演唱,是否准确,是否有感情表达。
3.是否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4.在舞蹈表演中,是否能够协调配合,默契完成动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跟唱和做动作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同时在描述小蜻蜓时,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也较为单一。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小蜻蜓》 ︳人音版 (五线谱)
《小蜻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歌曲的第一、二句节奏比较舒缓,表现了蜻蜓盘旋飞舞的形象。
第三句节奏发生变化,旅行与语言结合紧密。
第四句似乎是对小蜻蜓辛勤劳动的赞许,告诉学生要保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好奇心比较强。
喜欢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会模仿动物,把它们当成平等交流的伙伴和朋友。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儿童会将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灵活灵现的表现在动物身上。
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对动物的关爱,进一步知道保护动物。
教师用听唱法,在肢体语言基础上采用教唱法,使孩子在快乐,享受中学会歌曲。
三、教学目标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2、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歌曲的韵律。
3、了解小蜻蜓是益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与社会感。
教学重点: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歌曲的韵律。
教学难点:了解小蜻蜓是益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与社会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猜谜语师:在学习歌曲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同学会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呢?2、介绍蜻蜓,引出益虫。
师:小蜻蜓喜欢吃蚊子,而蚊子会吸我们身上的血,它帮助我们消灭了蚊子,那是不是对我们有益呢?益虫就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帮助的昆虫,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吗?3、聆听歌曲,提问“哪句歌词是夸奖小蜻蜓的?”生: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4、再次聆听歌曲,老师做律动,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通过动作判断拍号。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身体给大家演示一下3/4拍的强弱规律呢?5、在歌曲中赵一找,有几处三拍子的长音?通过聆听长音,提问:歌曲表达了怎么样的情绪?6、聆听歌曲,做动作。
音乐教案-《小蜻蜓》
音乐教案-《小蜻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小蜻蜓》的旋律与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小蜻蜓》的旋律与歌词。
2.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音与附点音符。
2.歌曲的节奏感与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小蜻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蜻蜓的印象,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歌曲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小蜻蜓》,让学生跟随哼唱。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切分音与附点音符的演唱。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纠正发音与节奏。
3.歌曲解析(1)教师解析歌曲的节奏,让学生了解切分音与附点音符的作用。
(2)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高潮与结尾。
4.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小蜻蜓,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提高歌曲表现力。
5.歌曲创编(1)教师鼓励学生为歌曲《小蜻蜓》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编成果,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2)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鼓励与指导。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歌曲《小蜻蜓》。
2.家长协助孩子了解小蜻蜓的生活习性,培养孩子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小蜻蜓》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小蜻蜓的相关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4.不足之处:在歌曲创编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与鼓励。
5.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哼唱,逐步引入歌曲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策略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组织教学
调节情绪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激情导入
感受音高
1.运用谜语 ,激发兴趣.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三、
巧用媒体
感受节拍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课件中有两只小蜻蜓,一只随着音乐节拍飞舞,另一只则胡乱飞舞。)
2.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反复)
3.启发学生用奥尔夫声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的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强弱规律,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2. 简介小蜻蜓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
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3.身体语言 感受音高
当音乐弹出“3 - 5 2 - -6 - 1 5 - - ”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
当学生听到“5 - 3 2 - 1 6 - 1 2 - -”的时候,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利用身体语言,形象地体现出音的高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解决音高的学习。
五、
图谱游戏
情境表演
1、初听歌曲(出示图谱),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看课件演示,小蜻蜓飞过草丛,每一乐句结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结尾音高排列)
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舞感知乐句。
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
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
四、
声情并茂 渲染气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师朗读歌词。
2、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
3、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
充满感情的朗读是加深学生对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种艺术,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正确的朗读速度和感情,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启发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表现三幅图片,并进行演唱。
3、把图片和音乐结合,让学生根据音乐速度不同,表
现不同形象的萤火虫。
以情感、能力培养为主线,了解了不同画面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同时渗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紧紧抓住音乐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给学生创设情感气氛,让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形象的图谱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音高,既学会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乐句。
六、
发挥想象 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张图片,请学生观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后小结。
小蜻蜓自由飞舞的图片
小蜻蜓高兴游戏的图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图片
《小蜻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七、
余音缭绕
蜻蜓飞舞
1.放《小蜻蜓》的音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学生模仿小蜻蜓轻轻飞出教室。
在美的歌声中小朋友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