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基础

合集下载

大一运动学基础知识点

大一运动学基础知识点

大一运动学基础知识点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了解运动学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运动学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建立起对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一、位移与距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是个矢量量。

而距离则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径长度,是个标量量。

在均匀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距离相等;在非均匀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中,位移和距离不相等。

二、速度与速率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是个矢量量。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速度的大小可以通过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

速率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距离的变化量,是个标量量。

速率只与距离和时间有关,与运动的方向无关。

三、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保持恒定,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四、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不会自行改变,只有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五、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它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该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给定外力下的加速度。

六、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指的是物体在圆周路径上的运动,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速度的方向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角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角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角位移的变化量。

七、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来计算。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运动学基础第二版填空题

运动学基础第二版填空题

运动学基础第二版填空题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与运动相关的问题。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速度、加速度等重要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推动科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填空题的方式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说明。

一、运动学基本概念1. ____________: 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变化的物理量。

参考答案:位移。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于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变化。

2. ____________: 表示物体移动的速度快慢。

参考答案:速度。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径长度,用于表示物体移动快慢的程度。

3. ____________: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加速度。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四、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等于速度乘以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时间。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s=v*t表示,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__________。

参考答案:总时间。

平均速度表示在总时间内物体移动的速度平均值,可以通过公式v=Δs/Δt计算,其中Δs表示总位移,Δt表示总时间。

五、加速度运动的基本公式1.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时间。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v=v0+at 表示,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__________。

参考答案:平方的一半。

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s=v0t+(1/2)at²表示,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六、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指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只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下垂直向下运动。

运动学基础

运动学基础

一、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

哲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v =0,a =0)。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___________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把此物体看作质点.2.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一个其它的物体做______,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_______.通常以______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的另外一个的物体(假定其不动)。

同一个运动过程,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观察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例如,飞机投弹问题:取地面为参照物,弹做 运动;取该飞机为参照物,弹做 运动。

可见,运动的性质随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

在研究运动时,恰当地选取参照系,会简化问题的求解:曲线变为直线、变速变为匀速、运动变为静止。

3.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4.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的_____变化,用从________指向________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_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__________________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t,是矢量.(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_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6.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__________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7.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_______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的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_的比值.(3)定义式:a =______.•提醒一 Δv Δt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提醒二 加速度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与v 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公式两个图像三、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_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反向 3.三个基本公式(规律)(会推导)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位移公式:___________;位移速度关系式:______________4.三个推论 (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等于_____,即x 2-x 1=x 3-x 2=…=x n -x (n -1)=___.(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_______,还等于_____________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 =__________=v t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s 2=____________.5.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会推导)等分时间(每份时间为T ):前一个T ,前两个T ,……,前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 2第一个T ,第二个T ,……,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第一个T ,第二个T ,……,第n 个T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2n-1)等分位移(每份位移为S ):前一个S ,前两个S ,……,前n 个S 上所用时间之比为1:2:3:……:n第一个S ,第二个S ,……,第n 个S 上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1n n --)第一个S ,第二个S ,……,第n 个S 上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1):(3+2):……:(1n n -+)以上比例也可以用于末速度v t =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

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

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它是物理学中最早研究的领域之一,对于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力和运动、牛顿三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础知识在运动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的概念和描述运动的基本量。

运动是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

我们使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运动。

位移是一个矢量,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通常用符号Δx表示。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用矢量速度和标量速度两种方式表示。

加速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也可以用矢量加速度和标量加速度两种方式表示。

二、力和运动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以通过施加力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描述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物体所受的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用公式F = m ×a表示。

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说明,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所有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三、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是运动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学表达式,用于计算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运动学公式。

1. 平均速度公式:v = Δx / Δt,其中v代表平均速度,Δx代表位移,Δt代表时间间隔。

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 v0 + at,其中v代表速度,v0代表初始速度,a代表加速度,t代表时间。

3.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 = x0 + v0t + (1/2)at²,其中x代表位移,x0代表初始位置,v0代表初始速度,a代表加速度,t代表时间。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库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库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库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不涉及力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基础的复习题,可以帮助你巩固运动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 速度和加速度- 已知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求经过10秒后物体的位置。

-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m/s²,求5秒后的速度。

2. 位移和时间- 一个物体在t=0时从原点出发,经过时间t后,其位移为s=16t²。

求物体在2秒时的位移。

- 已知物体的位移公式为s=v₀t+1/2at²,其中v₀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

若物体的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3m/s²,求物体在3秒内的位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

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 已知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²,经过4秒后停止。

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4. 抛体运动-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₀水平抛出,求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和总位移。

- 已知物体从高度h处以初速度v₀斜向上抛出,求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5. 圆周运动-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线速度为v。

求物体的角速度和周期。

- 已知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角速度为ω。

求物体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向心力。

6. 相对运动- 两列火车A和B,A的速度为vA=30m/s,B的速度为vB=20m/s,两车同向而行。

求从A车乘客的视角看B车的速度。

- 已知飞机以速度v飞行,风速为vW,求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7.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使物体向东移动,速度为v1,另一个力使物体向北移动,速度为v2。

求物体的合速度。

- 已知物体的合速度为v,求物体在x轴和y轴方向的分速度。

8. 牛顿运动定律-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F=μmg。

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

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

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在物理学中,运动学是研究力学的基础,对于了解物体的运动行为非常重要。

运动的基本概念1. 位移:物体从某一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所移动的距离以及移动的方向,用Δx表示。

位移:物体从某一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所移动的距离以及移动的方向,用Δx表示。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用v表示,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可以是恒定的、变化的或者为零。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用v表示,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可以是恒定的、变化的或者为零。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用a表示。

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在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在减小。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用a表示。

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在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在减小。

4. 时间:运动发生的持续时间,用t表示。

时间:运动发生的持续时间,用t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不受外力的干扰。

2. 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Δx = v * t。

3. 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v = Δx / t。

4. 加速度为零,a = 0,表示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加速直线运动1. 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速度发生改变,受到外力的影响。

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F = ma,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Δx = v₀ * t + 1/2 * a * t²。

4. 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v = v₀ + a * t。

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纵向下落的运动。

2. 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为9.8 m/s²。

3. 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Δx = v₀ * t + 1/2 * g * t²。

运动学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知识运动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及时间等因素。

在学习运动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

一、位置和位移在运动学中,位置是指物体所处的地点。

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量。

我们通常用向量来表示位移,向量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而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二、速度和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平均速度可以用下式计算:平均速度 = 位移 / 时间如果我们将时间间隔无限缩小,得到的就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可以用下式计算:瞬时速度 = lim(时间间隔->0)位移 / 时间间隔对于一维运动,物体的速度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分别表示物体向右运动、向左运动或静止。

三、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平均加速度可以用下式计算:平均加速度 = 速度的改变量 / 时间如果我们将时间间隔无限缩小,得到的就是瞬时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可以用下式计算:瞬时加速度 = lim(时间间隔->0)速度的改变量 / 时间间隔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改变的方向一致时,加速度为正数;方向相反时,加速度为负数。

如果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我们称之为匀加速运动。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运动的相关参数:1. 位移与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的关系: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²2. 末速度与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的关系:末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3. 位移与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位移 =(末速度² - 初速度²)/ (2 ×加速度)五、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约等于9.8 m/s²,方向指向地面。

运动学基础题库

运动学基础题库

1、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 骨骼、肌肉、关节B. 心脏、血管、神经C. 肺、气管、支气管D. 肝、胃、肠(答案)A2、下列哪项不属于肌肉按功能分类的类型?A. 屈肌B. 伸肌C. 旋转肌D. 平滑肌(答案)D(注:平滑肌是按结构分类)3、人体最大的关节是?A. 膝关节B. 髋关节C. 肩关节D. 踝关节(答案)B4、运动前进行热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运动成绩B. 预防运动损伤C. 展示个人技能D. 增加肌肉力量(答案)B5、下列哪项不是运动后的恢复措施?A. 充分休息B. 补充营养C. 过度训练D. 拉伸放松(答案)C6、运动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种物质的分解?A. 脂肪B. 蛋白质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注:短期内主要来源)7、下列哪项是描述肌肉收缩类型的?A. 等长收缩B. 等速收缩C. 等距拉长D. 等力收缩(答案)A8、在运动中,哪项不是提高柔韧性的方法?A. 静态拉伸B. 动态拉伸C. 力量训练D. 瑜伽练习(答案)C9、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原理是指?A. 运动后身体机能立即恢复到最佳状态B. 运动后经过适当休息,身体机能超过原有水平C. 运动中身体机能持续提高,无需休息D. 运动后身体机能永久下降(答案)B10、下列哪项是描述运动强度的指标?A. 运动时间B. 运动频率C. 每分钟心率D. 运动类型(答案)C(注:心率是常用指标之一)。

初中物理运动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运动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运动学基础知识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物质和能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运动学作为物理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讲解初中物理运动学基础知识。

一. 运动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作为运动的基本概念。

1. 位置:位置是指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通常用坐标系来表示。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可以表示为(x, y)。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通常用公式v=d/t来表示,其中v表示速度,d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速度的单位可以是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等等。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通常用公式a=(v-u)/t来表示,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终止速度,u表示起始速度,t表示时间。

加速度的单位可以是米每秒平方(m/s²)等等。

二. 运动的描述为了更好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物理学中引入了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匀加速度四个概念。

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可以用公式Δx=x2-x1来表示,其中Δx表示位移,x2和x1分别表示物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

2.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用公式vav=Δx/Δt来表示,其中vav表示平均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3.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可以用求导来计算,即v=dx/d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4. 匀加速度运动:匀加速度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可以用公式v=v0+at和x=v0t+1/2at²来表示,其中v 表示终止速度,v0表示起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x 表示位移。

三. 力与运动物体的运动是受力的结果。

牛顿运动定律给出了物体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归纳为三个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运动学基础

运动学基础

ad d vtττvτ2naττannaτan
切向加速度:
a
d v dt
s
表示速度矢量大小的变化率;
法向加速度:
an
v 2
表示速度矢量方向的变化率;
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描述点的运动的弧坐标表示法
讨论1:
弧坐标中的加速度表示:
点沿着一螺旋线自外向 内运动。点所走过的弧长 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比。 请判断点的运动性质:
s
弧坐标中的加速度表示:
P'
P
/2

d
lim τ lim 2τ
0
0
sin
2
sin
lim
2
0
1
当 0时,
2 的极限方向垂直于 ,亦即n方向。
dτ n d
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描述点的运动的弧坐标表示法
s
弧坐标中的加速度表示:
P'
P
/2
d dsd 1
dt
dt
ds

其中:
d 1 曲率 ds
平移刚体上各点的加速度
平移的特点
平移的特点
应该注意,平移刚体内的点,不一定沿直线运动,也 不一定保持在平面内运动,它的轨迹可以是任意的空间曲 线。
—运动副
高副—通过点、线接触
低副—通过面接触
移动副 转动副
6.2 点的运动
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
z
O
x
位置矢量为变矢量
P

r = r (t) ---点的运动方程
r r´ r P
点P在运动过程中,其位置矢量 的端点描绘出一条连续曲线
y ----位矢端图(运动轨迹)

运动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运动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运动学基础的名词解释运动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量。

在运动学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对一些运动学基础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 位移(Displacement)在运动学中,位移指的是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值。

它不仅与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有关,还与其运动轨迹有关。

位移可以用公式Δx = x₂- x₁来计算,其中Δx代表位移,x₂和x₁分别代表末位置和初位置。

2. 速度(Velocity)速度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量。

它是一个矢量量值,包括大小和方向。

速度可以用公式v = Δx/Δt来计算,其中v代表速度,Δx代表位移,Δt代表时间。

3. 加速度(Acceleration)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

它也是一个矢量量值,包括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可以用公式a = Δv/Δt来计算,其中a代表加速度,Δv代表速度的改变量,Δt代表时间。

4. 质点(Particle)质点是指在运动学中抽象出来的具有质量但无体积的物体。

它的运动状态可以由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忽略了旋转和形变等因素。

5. 直线运动(Linear Motion)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情况,它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保持恒定)或变速直线运动(即速度随时间改变)。

6. 曲线运动(Curvilinear Motion)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上运动的情况,它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

曲线运动可以是圆周运动、椭圆运动等。

7. 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平均速度指的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它可以用公式v(平均) = Δx/Δt来计算,其中v(平均)代表平均速度,Δx代表位移,Δt代表时间。

8. 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瞬时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即时速度。

运动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运动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运动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运动学基础知识概述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支学科,它描述了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规律。

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各种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运动学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二、时间、位移和速度在运动学中,时间、位移和速度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时间是运动发生的标志,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速度则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在一维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位移 = 结束位置- 起始位置。

而速度可以表示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

在一维直线运动中,速度具有正负号,正号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负号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在二维运动中,我们需要引入矢量的概念。

位移被表示为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速度则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三、匀速和变速运动在运动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匀速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恒定的运动,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而变速运动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不恒定,速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化。

对于匀速运动,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位移 = 速度 ×时间。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图像为一条直线;在匀速曲线运动中,图像为一条曲线。

对于变速运动,我们需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因此我们无法使用简单的公式计算。

我们需要绘制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变速运动的特征。

四、加速度和匀速运动的关系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正的加速度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增加,负的加速度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率是恒定的。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位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位移 = 初始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运动学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知识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一、位置和位移位置是描述物体所处位置的概念,通常使用坐标系来表示。

在一维情况下,位置可以使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二维情况下,位置可以使用平面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三维情况下,位置可以使用空间中的一个点来表示。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位移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取决于物体移动的方向。

二、速度和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它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速度(v)= 位移(Δx)/ 时间(Δt)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米/秒(m/s),也可以是千米/小时(km/h)等。

三、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

它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加速度(a)= 速度变化量(Δv)/ 时间(Δt)加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米/秒²(m/s²),也可以是千米/小时²(km/h²)等。

四、匀速和变速运动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则被称为匀速运动。

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等,则被称为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下,速度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五、曲线运动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当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路径运动时,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不同,称为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是保持物体沿着曲线路径运动所需的加速度,它的大小与曲线半径和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描述运动过程非常重要。

通过掌握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和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物理学分支的基础,如动力学、力学等。

因此,深入理解和掌握运动学基础知识对于进一步学习物理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物理学原理都非常重要。

运动学基础

运动学基础
49/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肌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F
f1
f2
50/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肌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3)生理学条件 ① 兴奋性和疲劳 ②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51/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肌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①兴奋性和疲劳:肌肉是由多条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全部 收缩时,肌力最大。肌肉的兴奋性正常,则肌纤维易于达 到全部兴奋。肌肉的兴奋性决定于其本身的功能状态及支 配肌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肌肉失去神经支配或肌肉的兴 奋性下降,均会引起肌力下降,肌肉疲劳肌力也会降低。
34/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35/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36/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骨骼肌为支持身体运动的肌肉,由收缩成分和弹性成分构成。 收缩成分的基本单位是肌原纤维,由肌凝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 微丝组成,兴奋时肌丝滑行,引起收缩。弹性成分指的是肌腱 和肌膜。肌肉的两端是肌腱,为胶原纤维平行排列组成,具有 一定的弹性,与肌肉呈串联关系,称为肌肉的串联弹性成分; 肌膜包括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由结缔组织组成,含有胶 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它包裹着肌肉的收缩成分,与收缩成分大 致呈并联关系,称肌肉的并联弹性成分。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肌张力达最大值,但肌肉的长度并未改变, 关节不活动,称等长收缩。肌肉本身未做功,所增强的能 量全部变为热能。等长收缩为静态活动,可保持关节的位 置。
40/61
运动学基础 / 骨骼肌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肌张力不变,肌收缩速度可变,产生关节活 动,肌肉做功叫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有两种形式,二者均为动态活动,使肌肉能带动 关节并控制其活动。 ①向心性肌收缩:起点和止点相靠近; ②离心性肌收缩:起点和止点远离。

运动学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知识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量的变化。

它涉及到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概念,是理解物体运动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位置、位移和路径在运动学中,位置是指物体所处的空间坐标,通常用直角坐标系表示。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是个矢量量值。

路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轨迹,可以是直线、曲线或复杂的曲线。

2. 速度和速度的变化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值。

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得到。

当时间间隔趋近于无穷小时,得到瞬时速度,即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速度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值。

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总速度变化量除以总时间得到。

当时间间隔趋近于无穷小时,得到瞬时加速度,即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3. 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描述了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 F = ma,其中 F 是合外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4. 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指运动仅发生在一个方向上的运动。

在一维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物体处于匀加速运动状态。

在一维运动中,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公式来计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5. 二维运动二维运动是指运动发生在二维平面上的运动。

在二维运动中,物体的位置可以用二维坐标来表示,速度和加速度可以分解为横向和纵向的分量。

在二维运动中,可以使用向量表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向量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速度向量是位移向量除以时间的矢量,加速度向量是速度向量除以时间的矢量。

6.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运动学与力学的基础知识

运动学与力学的基础知识

运动学与力学的基础知识运动学和力学是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它们研究运动的规律和物体受力的效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运动学和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一、运动学基础知识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运动学中,我们关注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1 位置物体的位置用坐标来描述。

在一维运动中,我们只需要一个坐标轴,通常选择直线上的一条水平直线。

物体在该直线上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字表示,称为位置坐标。

例如,一个物体在原点的位置坐标为0,向右移动2个单位后的位置坐标为2,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的位置坐标为-3。

在二维和三维运动中,我们通常使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直角坐标系由x、y和z轴组成,分别代表物体在水平、垂直和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的位置。

1.2 速度速度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衡量。

在一维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v = (Δx) / (Δt)其中,v代表物体的平均速度,Δx代表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Δt代表时间段的长度。

如果我们只关注某一特定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v = dx / dt其中,dx代表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位移,dt代表极短时间段的长度。

在二维和三维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可以用矢量表示,包括方向和大小。

1.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衡量。

在一维运动中,加速度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a = (Δv) / (Δt)其中,a代表物体的平均加速度,Δv代表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Δt代表时间段的长度。

如果我们只关注某一特定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a = dv / dt其中,dv代表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速度变化,dt代表极短时间段的长度。

在二维和三维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也可以用矢量表示。

二、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力对物体的效应的学科。

在力学中,我们关注的是物体所受的力以及这些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例如运动状态的改变、形状的变化等。

运动学基础知识点

运动学基础知识点

运动学基础知识点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

在学习运动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本文将介绍运动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一、运动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位置的改变。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将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两种。

1. 匀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匀速运动的物体在同样的时间间隔内所走过的位移相等。

2. 变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速度发生变化。

变速运动的物体在同样的时间间隔内所走过的位移不相等。

二、位移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差。

位移有大小和方向之分,可以用矢量来表示。

比如,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其位移就是从A点指向B点的矢量。

三、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有大小和方向之分,也可以用矢量来表示。

速度的大小可以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速度可以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两种。

1. 瞬时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也就是极限情况下的平均速度。

可以用物体在该瞬间内的位移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

2. 平均速度:指的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用物体在该时间段内的总位移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

四、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与速度一样,加速度也有大小和方向之分,并且也可以用矢量来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可以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加速度可以分为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两种。

1. 瞬时加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也就是极限情况下的平均加速度。

可以用物体在该瞬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

2. 平均加速度:指的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可以用物体在该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

五、运动图象为了更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运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分类
(2)按照运动功能分类 1)原动肌(agonist) 2)辅助肌(assistant mover) 3)拮抗肌(antagonist) 4)固定肌(fixator) 5)协同肌(synergist)
肌肉分类
按肌肉的运动作用分类: 提肌 下降肌 括约肌
肌肉分类
按照关节运动方向分类 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前肌、
第一节 运动学基础
一、运动学的概念
运动学(kinematics)是运用几何学的方 法来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运动特征
位置改变的轨迹 位移距离 速度 加速度等。
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人功能 情况,利用力学的原理,通过病人自身的 力量或治疗师的辅助操作或借助于器械所 进行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以改善局部或全 身功能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特殊关节运动
躯干:前屈、后伸、侧屈 臂有旋前、旋后 腕关节有掌屈、背屈 踝关节有跖屈、背屈、外翻(包括旋内、外
展、背屈)与内翻 (包括旋外、内收、跖屈) 等的运动
关节的分类
1.按照关节组织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纤维性 关节、软骨性关节和滑膜性关节。
2.按组成骨的数目分类,可以分为: (1)单关节 (2)复合关节
关节的分类
3.按运动多少分类: (1)不动关节 (2)少动关节
①靠纤维连接 ②靠韧带和骨间膜连接 (3)活动关节
关节的分类
4.按运动轴多少分类: (1)单轴性关节
①滑车关节 ②车轴关节 (2)双轴性关节 ①椭圆关节 ②鞍状关节 (3)多轴性关节 ①球窝关节 ②杵臼关节 ③平面关节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肌肉分类
(5)按组织生化学染色分类 肌肉可分为I型与Ⅱ型
肌肉的特性
(1)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extension) 2)弹性(elasticity) 3)粘滞性(stickiness)
(2)肌肉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excitability) 2)收缩性(contractility)
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人体运动的种类
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 (3) 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的协调作用
在人体进行各种复杂运动中,肌肉的收 缩以等长收缩、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的形式不断地变化着。
二、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1.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2.改善情绪 3.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4.维持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5.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6.预防术后血栓性静脉炎 7.促进机体损伤的恢复
人体运动的种类
1.按用力方式分类 (1)被动运动 (passive movement) (2)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1)助力主动运动(assistant active movement) 2)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1)肌肉的横断面积 (2)肌肉的募集 (3)肌肉的初长度 (4)肌纤维的走向 (5)肌肉的收缩速度
四、骨关节的运动学
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关节面(articular face)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面是凸凹互相对应。凸面叫做关节头,凹 面称为关节窝。
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
人体运动的种类
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
(2) 动态收缩 (kinetic contraction)
1)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①等张缩短(concentric contraction) ②等张延伸(eccentric contraction) 2)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
纤维层 滑膜层
关节腔
关节囊滑膜层 关节软骨
含少量滑液,呈密闭的负压状态。
韧带 关节盘 关节唇 滑膜襞
关节辅助结构
关节运动三平面
矢状面 额状面 水平面
关节运动
屈曲、伸展与外展、内收。 环转运动:屈曲、伸展与外展、内收组合 旋转运动(外旋、内旋)
肌肉分类
(1) 按照形态学分类 按肌肉形状,分为梭形肌、羽状肌、半羽状肌、 锯状肌和环状肌 按肌肉头数,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 按肌腹数,分为二腹肌和多腹肌
按肌肉作用的关节数,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 和多关节肌 按肌肉颜色,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 按肌肉大小,分为大肌和小肌
旋后肌、内旋肌、外旋肌和对掌肌。
肌肉分类
按肌肉收缩速度 快肌 慢肌
肌肉分类
(3)按照肌纤维组织学分类 按照肌纤维组织学分类肌肉可分为横纹肌
与平滑肌 根据肌纤维内运输氧的蛋白,即肌红蛋白
(myoslobin)的量将肌肉可分为红肌与白肌
肌肉分类
(4)按照运动单位分类 S(slow twitch) FR(fatigue resistant) FF(fast twitch fatigable)
三、肌肉的运动学
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肌肉在强烈收缩时,需要消耗比舒张状态
下更多的能量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机体重要的器官如心、
肺和血管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机体内肌肉组织有三种:平滑肌、心肌和
骨骼肌 人体关节运动息息相关的是骨骼肌
骨骼肌的结构
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左右。 肌纤维,呈圆柱形 肌纤维膜或肌膜 肌浆 肌原纤维 细胞核、线粒体及其它颗粒 肌内膜 肌束 肌束膜 肌肉
等张抗阻运动 等长抗阻运动 等速运动
人体运动的种类
2.按部位分类 (1)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 (2)局部运动(local movement)
人体运动的种类
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 肌肉作用:
运动 支撑 保护 产生热量 促进血液回流
等等
人体运动的种类
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 (1) 静态收缩(static contraction) 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2)协同收缩(coordinated contra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