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文档资料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
一、道德认知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道德概念、原则、规则和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在科尔伯格的理论中,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判断标准。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和事件的感受和态度。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道德情感方面,人们可能对某些行为感到高兴、愤怒、悲伤等情感反应,这些情感反应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三、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判断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实践中,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境和问题,需要根据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情感来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
四、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指人们在道德判断中所遵循的准则和标准。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原则是道德判断的核心。
在实践中,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情感来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道德原则,并以此为依据来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
五、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和事件的评价和看法。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价值观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实践中,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情感来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道德行为和事件,并以此为依据来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
同时,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也会受到社会文化、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道德判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指的是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行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进行行动的指导和规范。
而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评价,从而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不同情绪的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愉快的情绪会使人们更倾向于有利于他人的道德行为。
实验表明,在积极的情绪下,人们更容易产生更为宽容、温和、体贴、同情和协作的道德行为。
这是因为积极情绪下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积极的方面,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更愿意付出和奉献。
因此,在积极情绪下,人们会更倾向于采取有利于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更具良心。
其次,消极的情绪会使人们更倾向于依赖于规则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实验表明,在消极情绪下,人们倾向于更强调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而非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意愿。
这是因为消极情绪会让人们感到焦虑、不安和自卑,更容易产生自我保护和防御的机制。
因此,在消极情绪下,人们更倾向于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制约,以避免犯错和受到惩罚。
最后,愤怒的情绪会使人们更倾向于采取报复性的道德行为。
实验表明,在愤怒情绪下,人们更容易产生惩罚、报复和正义感的道德行为。
这是因为愤怒情绪会让人们产生不公和不道德的行为感到愤慨和愤怒,更倾向于采取清晰和有力的行动来制止不良行为或进行报复。
因此,在愤怒情绪下,人们往往会采取相对较为严厉和严谨的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在积极情绪下,人们更愿意采取有利于他人的道德行为;在消极情绪下,人们更倾向于遵循社会规则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在愤怒情绪下,人们更倾向于采取报复性的道德行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情绪和道德的关系,以更加有效地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
具身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具身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作者:徐佳蒋一聪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7期摘要:为探讨由面部表情反馈所产生的具身厌恶情绪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本研究在道德两难的故事情境中嵌入表情模仿。
结果显示:当在故事中嵌入厌恶表情时,比在相同的故事中嵌入中性表情时,被试对道德的判断更为严苛。
关键词:具身情绪;面部反馈;道德判断在道德领域,存在着“洁净近乎于美德”的隐喻[1]。
有研究表明,通过物理手段(气味等)和心理手段(观看电影、催眠等)激发的厌恶情绪都会使人们对道德瑕疵的判断更严苛,而中性的情绪体验未必会使个体产生严苛的道德判断[2]。
这表明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确实存在一定联系。
但以往的研究均从“情绪”的角度,而站在“情绪具身”的视角,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还很少。
所以,本文主要想探讨由面部表情反馈所产生的具身厌恶情绪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
一、研究方法(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类型: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自变量为具身情绪类型,有两个水平,分别是具身厌恶情绪和中性情绪。
因变量为被试对道德判断的评分。
(二)被试在某高校的在校生中,随机招募80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中实验组40名(男20名,女20名),控制组40名(男20名,女20名),所有被试身体健康,无听力障碍。
(三)仪器和材料1.仪器指导语和故事情境材料均采用事先编制好的程序在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上连接耳机播放。
2.材料(1)故事情境材料本研究中,故事情境材料采用Kohlberg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该故事材料被录制成52.99秒的音频。
因为该类问题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以假想的情境提出问题,其价值是被试本人并未牵扯或卷入到这一问题中。
因此,可以较好排除被试因个人经验而产生的判断偏向。
(2)表情图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表情模仿图片都是来自于AKDEF(The Averaged Karolinska Directed Emotional Faces),两张图片均来自同一个人的不同表情,除表情不同外,图片的大小,亮度等均一样。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情绪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它会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和判断。
道德判断是人们进行行为选择时所依据的一种准则,而不同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本文将讨论在不同情绪唤醒下,人们的道德判断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1.愤怒情绪唤醒与道德判断愤怒是一种负面的情绪状态,常常是由于受到不公正对待、被欺骗等不满意的经历所引起。
研究表明,情绪唤醒后的人们更倾向于对那些伤害了自己或伤害了自己所关心的人进行惩罚。
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们被告知一名同事进行了一项工作表现不佳的事情。
当他们处于愤怒状态时,他们更有可能会选择对这名同事进行批评或惩罚,而不是试图帮助他改善工作表现。
然而,愤怒也会让人们做出过度的惩罚行为,甚至在无意义或不必要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惩罚行为。
这种惩罚行为可能是由于情绪过度控制行为所致。
因此,在道德判断时,需冷静思考,不要被愤怒所冲昏头脑。
悲伤情绪是人们在面对感伤、失落、绝望等事件时的一种情绪状态。
当人们经历悲伤情绪唤醒时,他们往往更具有同情心,更关心他人的处境,会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让参与者看一段短片,展现了一只狗被虐待的场景。
结果发现,在悲伤情绪唤醒后,参与者的道德判断更为严厉,他们更倾向于对那些虐待动物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它会让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然而,在幸福情绪唤醒时,人们的道德判断往往会受到干扰。
研究表明,幸福情绪唤醒后的人们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容易接受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参与者回顾自己过去的行为,并评估自己的道德水平。
结果表明,处于幸福情绪唤醒状态的参与者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
这是因为幸福情绪唤醒后,人们更关注自己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而忽略了自己行为的道德性。
焦虑情绪是人们在面临压力和不确定性时的一种情绪状态。
当人们处于焦虑情绪唤醒时,他们的道德判断往往更加谨慎和保守。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人们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够观察到。
那么,究竟不同情绪状态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积极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积极情绪是指人们感到愉悦、快乐、幸福等情绪状态。
研究表明,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人在道德判断上通常更为宽容和乐于助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道德行为的倾向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人们更加倾向于采取道德行为。
研究发现,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人更愿意去帮助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并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意愿。
相比之下,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人则更容易表现出自私和利己的行为。
2. 提升同情心和共情能力积极情绪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使他们更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道德判断中,人们更倾向于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福祉,从而做出更加仁慈和温暖的判断。
3. 减少道德偏见和歧视行为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人更容易表现出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群体和个体更具有包容性。
他们更倾向于消除道德偏见和歧视行为,更愿意接纳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从而做出更加公正和平等的道德判断。
消极情绪容易导致人们做出冲动和激烈的行为,从而增加道德违反行为的概率。
处于愤怒状态的人更容易做出攻击性的行为,而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更容易产生自我保护的本能,从而可能忽视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三、结论与启示不同情绪状态对道德判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实际的行为表现。
在面对某些道德决策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并尽量争取客观公正地进行判断。
社会也应该重视情绪教育,培养人们积极的情绪态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道德进步。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摘要】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个体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愤怒情绪可能导致更严厉的道德评价,而悲伤情绪则可能导致更宽容的判断。
高兴情绪可能让人更倾向于积极的道德行为,而焦虑情绪则可能干扰正常的道德判断。
通过对这些情绪状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机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道德判断是否会受到文化、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不同情绪状态下的道德判断偏差。
情绪对道德判断有着明显的影响,了解和控制这种影响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道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情绪、道德判断、愤怒、悲伤、高兴、焦虑、影响、研究、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引入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
通过深入研究情绪和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决策,从而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探究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更加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1.2 问题提出道德判断在人类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情绪是人类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情绪状态可能会对个体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做出不同的道德决策,这引发了人们对情绪与道德判断之间关系的探讨。
问题提出如下:不同情绪状态如愤怒、悲伤、高兴、焦虑等,对个体的道德判断会有何影响?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的道德标准是否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的道德决策?探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情绪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联,为人类道德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在本文中,将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来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厌恶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发展研究
厌恶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发展研究导言:道德判断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基础,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厌恶情绪在道德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变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厌恶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发展研究,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1.1 厌恶的定义与特征厌恶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常伴随着恶心和想要远离的欲望。
人们通常在面对恶臭、污秽和道德背离行为等时出现厌恶情绪。
1.2 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作用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可以影响道德判断的过程和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避免恶心和不干净的事物,因此在厌恶情绪的影响下,个体更容易对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否认和谴责。
二、厌恶情绪对个体的影响2.1 道德敏感性的提高厌恶情绪可以增强个体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
研究发现,面对引起厌恶情绪的刺激,人们更加重视道德标准,并将其作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道德判断的偏见然而,厌恶情绪也容易导致道德判断的偏见。
在厌恶情绪的驱使下,个体可能过度强调一些细节,而忽视整体情境和他人的情感需求,从而做出不完全公正的道德判断。
三、厌恶情绪对社会的影响3.1 道德偏好的塑造厌恶情绪的存在可以塑造社会对道德问题的偏好。
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往往受到共享的厌恶情绪的影响,并引导人们按照这些偏好行事。
3.2 道德行为的促进研究表明,厌恶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道德行为。
厌恶情绪引发的道德愤怒可以激励个体采取积极行动,追求道德正义,并对道德违背者进行惩罚。
四、对的思考4.1 方法探索目前,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大多通过实验手段进行研究,未来可以结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等神经科学方法,深入揭示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
4.2 个体差异的考虑人们在面对厌恶情绪时的反应会有所不同,个体的道德感受和行为也有差异。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考虑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厌恶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发展研究
厌恶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发展研究一、概要研究方法:阐述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研究结果:呈现研究发现,包括厌恶情绪如何影响道德判断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可能的机制和原因。
讨论与反思: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指出可能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厌恶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总结全文,强调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二、文献综述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厌恶情绪可能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
当个体处于厌恶情绪状态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从而做出更加严格的道德判断。
一些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可能会导致个体在面对不道德行为时产生更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并因此更加反对这些行为。
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的认知过程:厌恶情绪可能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认知过程。
厌恶情绪可能会导致个体更加关注道德行为的负面特征,而忽略其正面特征。
这种偏向可能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一些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可能会导致个体在评估道德行为时更加关注行为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其积极影响。
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的社会文化因素: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可能会对厌恶情绪的表达和处理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
一些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面对厌恶情绪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道德判断策略。
情绪调节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调节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手段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实现目标。
情绪调节可能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通过情绪调节策略来降低厌恶情绪可能会影响个体对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判断。
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并考虑情绪调节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现象。
维德情绪评分法
维德情绪评分法一、概述维德情绪评分法是一种评估情绪的方法,它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原理,将情绪分为不同的维度和等级,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和测量情绪。
该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和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金拉尔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
二、情绪分类愤怒情绪:愤怒是由于受到挫折、威胁或伤害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
在维德情绪评分法中,愤怒情绪可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语气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评估。
恐惧情绪:恐惧是由于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或危险所产生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恐惧情绪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生理反应。
悲伤情绪:悲伤是由于失去亲人、朋友、工作等重要东西而产生的一种痛苦和失落感。
悲伤情绪可能会导致哭泣、食欲不振、失眠等生理反应。
喜悦情绪:喜悦是由于获得期望的结果或成功而产生的一种愉快和欣喜的感觉。
在维德情绪评分法中,喜悦情绪可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语气和身体动作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评估。
厌恶情绪:厌恶是由于接触不愉快或不喜欢的刺激物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
厌恶情绪可能会导致皱眉头、厌恶的表情等生理反应。
惊讶情绪:惊讶是由于突然遇到新奇或意外的情况而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绪反应。
惊讶情绪可能会导致瞪大眼睛、张开嘴巴等生理反应。
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指由多种情绪混合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例如,同时感到悲伤和愤怒;或者同时感到惊讶和恐惧等。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包括识别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在维德情绪评分法中,情绪调节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评估。
三、应用场景维德情绪评分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指导人们在社交场合、商务谈判、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该方法也可以被用于研究人类情感的起源、发展和演化,以及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观后感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观后感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观后感道德判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情境时做出的评价和决策。
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的研究论文,它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研究发现,情绪可以显著地影响道德判断。
正面情绪,如喜悦和满足,倾向于使人们对道德问题做出正面评价和决策。
负面情绪,如愤怒和悲伤,可能导致人们对道德问题做出更加严厉和严格的判断。
此外,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还可能导致人们对道德问题做出更加保守的判断。
这个研究结果引发了我对情绪和道德判断关系的思考。
首先,它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因为我的情绪可能会影响我的道德判断。
如果我处于一个积极的情绪状态,我需要确保我的判断不会被情绪主导,而是基于客观的道德准则。
反之亦然,如果我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我需要意识到这可能会影响我的判断,并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
其次,这个研究结果还提醒我要对他人的道德判断保持一定的理解和宽容。
当我看到别人做出一些令我不解或不满意的道德判断时,我需要考虑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否对其判断产生了影响。
也许他们正在经历一些负面情绪,这导致他们对道德问题做出了更严厉的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这个研究结果还提醒我要加强情绪管理的能力。
如果我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我就能更好地做出道德判断。
这需要我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调节和平衡它们。
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客观地评价和决策道德问题。
总之,情绪对道德判断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个研究结果让我认识到情绪管理对于做出公正和客观的道德判断至关重要。
它还提醒我要对他人的道德判断保持理解和宽容。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发现,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并成为一个更加明智和有同理心的决策者。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情绪唤醒则指的是不同情绪状态下,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倾向,进而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愤怒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激烈情绪,当人们处于愤怒情绪状态下,很容易展现出冲动、偏激和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此时的道德判断往往会受到愤怒情绪的驱动,可能会偏向对他人采取惩罚、报复或施加暴力的行为方式。
研究发现,愤怒情绪能够降低人们对他人痛苦的共情能力,使得道德判断倾向于以自己的利益和情感为出发点,忽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与愤怒相反的情绪是悲伤,处于悲伤情绪的人们通常会更加关心他人的困境和需要。
悲伤情绪能够唤醒人们对他人痛苦的共情能力,从而影响道德判断。
研究表明,悲伤情绪能够使人对他人的困境感同身受,更加倾向于采取帮助和关心他人的道德行为。
恐惧是一种基本情绪,能够引起人们对潜在威胁的警觉和防御反应。
恐惧情绪的唤醒会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对他人的道德判断往往会受到恐惧情绪的牵引,偏向于自我保护,降低对他人苦难和需要的关切。
愉快情绪则与前三种情绪相反,它会使人们更加友好、开放和慷慨。
当人们处于愉快情绪状态下时,更容易表现出善良、乐于助人的道德行为。
愉快情绪的唤醒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判断准确性和公正性,使他们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不同情绪的唤醒会对道德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
愤怒情绪容易导致冲动和偏激,使人们忽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悲伤情绪能够激发人们的共情能力,关心他人的困境和需要;恐惧情绪会使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愉快情绪则使人们更友好、慷慨,更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了解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道德行为,并对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参考。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作者:邓康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2期[摘要] 近年来学者们发现,除认知外,情绪对道德判断也有重要的影响,“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开启了情绪对道德判断作用过程的研究进程,之后的行为研究和关于脑机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地证明了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情绪损人者道德推理道德判断是评判他人及自己行为或态度的善恶、对错的一种认识活动,是使人们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行为的必不可少的高级思维过程。
早期研究主要偏重于认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而上世纪八十代后,学者们认为情绪对道德判断同样也有重要的作用。
现今学者们不再将情绪与认知看成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两个概念,相反,倾向于将这两个范畴看成是相互整合,互相联系的。
近期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表明,情绪实际上卷入了认知的脑区域,同样,认知也卷入到了情绪的脑区域中,二者在大脑成象里的杏仁核部位中相互重叠,二者的紧密联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一、“快乐的损人者现象”“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开启了情绪对于道德判断作用过程的研究进程。
该现象是一种儿童的道德情感与其道德认知不一致的表现。
在某种犯过情境向儿童提问对损人者行为的评介时,基本上所有儿童都明确知道损人者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但在问及他们对于损人者情绪的评价时,却会认为损人者的行为是却会认为损人者实施行为时的情绪为高兴的状态。
近来各项有关“快乐的损人者”研究结果表明,[2]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这一现象逐渐降低,并且在6~8岁为其关键的变换转折期。
对这种情况的解释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认为儿童虽然在平时的家庭、学校教育及日常生活中学习并了解了不少道德规范,但这些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做出道德行为的一种动机,这些规范只不过形成一种尚未激发的知识而已;第二类的解释声称儿童对损人者的情绪归因会受到情境中受害者情绪反应的影响,如果儿童通过移情能理解更多的受害者情绪,那么,这种现象就会减弱。
中学生道德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中学生道德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作者:叶舒婷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9期摘要道德情绪对道德判断的作用一直深受学者的关注,无论是积极道德情绪还是消极道德情绪,均对个人的道德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为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过渡期,他们思想、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且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
所以,本文主要用于探讨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是如何受不同类型和效价的道德情绪的影响,这培养中学生合理的道德情绪,进而形成正确道德判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道德情绪道德判断中学生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在社会进步的同时道德却出现后退的奇怪现象。
尤其近年来劣质疫苗、校园霸凌、高考作弊等事件的出现,我们对社会倒退的道德底线尤为担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的情感、自我意识都很不成熟,存在片面性、主观性、偏执性等色彩,在遭遇不好的事件时没办法有效处理,或是采取错误或极端的行为。
道德情绪在我们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与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有关系的情绪(Tangney,Stuewig,& Mashek,2007)。
根据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学生只有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才能将知识价值转换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此外,道德情绪可以使中学生面对自然的感受和真实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对道德准则进行更深层次的熟知和理解。
所以,重视中学生道德情绪对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重要的事件意义。
1道德情绪概述Eisenberg等人强调道德情绪是由个体对于自身的评价与理解产生的,所以道德情绪也可以叫做自我意识情绪。
有学者认为道德情绪是个体在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基础上评价他人或自己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比如羞耻、内疚、感戴、美德钦佩等。
国内学者刘亚娟认为,道德情绪是个体依据自己道德经验对事件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这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评价,其发生及发展是极为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情绪如何影响道德判断:完全差异化的观点
摘
要: 当人 们 面 对 一 个 社 会 现 象 或 道德 事 件 时 , 不 论 这 个 事 件 是 否 与 自 己有 关 , 都 会 做 出 自 己 的评 判 . 或者 赞 扬 或 者 谴 责 。 这 种
道德判断过程 中, 情 绪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影 响 , 甚 至 比道 德 理 性 的作 用 更 加 直 接 。 基 于 以 往 的研 究 。 本文总结 提出 . 情 绪 对 道 德 判 断
些社会现象或者道德事件后 .即使它们与 自己并没
等价 的 .启 动任 何一 种情 绪都 能对 道德 判断产 生无 差 异 的影 响 .即都 能让个 体 的道德判 断 变得更 加严
苛[ s - 。另 有研 究 者则 认为 不 同 的情 绪对 道德 判 断 的
影响并 不是 完全 等价 的 . 但 也无 法完 全 区分开 来 . 只
能根 据某 一 维度 将 情 绪 分成 不 同 的族 群 ( f a mi l i e s ) ,
例 如 依 据攻 击/ 趋 近 和 回避/ 退 缩 这 一 个 情 绪 属 于 攻 击/ 趋 近族
群, 而厌恶 、 轻 蔑 情 绪 则 是 回避/ 退 缩 族 群 的 典 型 成 员 .不 同族 群 的情 绪 对 道 德 判 断产 生 不 同 的影 响 .而 同一 族群 内部 的情 绪对 道德判 断 的影 响则不 存 在差 异 _ 6 _ 。 然 而 .当前 更 多的研 究者认 为 不 同情 绪对 道德 判断产 生 的影 响完全 不 同 .每 一种情 绪 与某一 特定
人权 利三 个领 域 道德 判 断[ 随着 道德 情绪 研 究 的 深入 、 具身认 知 的兴起 和新 的研 究技 术 的采用 , 越来
蔑、 愤怒 、 厌 恶 三种情 绪分 别影 响社群 性 、 神圣 性 、 个
论道德情境下厌恶与愤怒的特征差异
各 种 民事和 经济活 动 的个人 。在进 行这 门课 的学习时 ,老 师可 以引导学 生通 过表演 、讨 论 、争辩 、案例分 析等 多种
形成 ,激 发学 生 的兴趣 ,从而 达到更 好 的学习效 果 。 在 人生路 上 ,一个人 的成 功 ,是通过 自己的辛勤和 血 汗所 获得 的 ,一 个 人的失败 ,往 往是 自己制造 了导致失败 的条 件 。中职生 要 走好 自己 的人生路 ,做人 生 的主 人 ,就 要珍 惜 自己 的人 格 ,把道 德进 行 内化 ,深入 到 日常 生活 中
上 ,顺带 厌恶行 为者 本人 。相较 之下 ,愤怒情 绪则 要灵 活
得多 ,人们 一般 会考虑 行为 发生 的社会 情境 ,还会对 行为 导致 的结果 、行 为者 的意 图等因素 进行考 虑和 权衡 。 身体相 关道 德厌恶 的绝 对性 可能与 厌恶最 初是 作为一 种 保 护 性 的疾 病 回避 机 制 出现 有 关 。对 于那 些 可 能对 人
决 纠纷 。很 多实 习生在 事后 都有 同一个 反应 就是 “ 没想 到
这 么 严重 ” 。可见 ,这 也 是法 律 意识 薄 弱 的体现 。针 对 这
些 问题 ,我校 德 育教师 在 《 职 业道 德与 法律 》课程 教学 内 容上 ,关于 “ 职务 犯罪 ” 内容 更加 深入开 展 ,带领 学生 一 起细 细琢 磨每 一个 法律 知识 点, 明辨是 非,知 道每 个行为 可 能带来 的后 果 ,不断提 高他 们 的法律 意识 ,真正 做到 学
之 一可 能是人 们总 是在 单独研 究厌 恶或 者愤怒 ,而 不是将
二 .特征差异
1 . 思 想 特征 身体 相关 的道德 厌恶 是一种 绝对化 的情 绪 。某 些行 为 本 身就是 令人厌 恶 的 ,无 论行为 者 的初 衷是 什么 ,有什 么
厌恶情绪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厌恶情绪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作者:黄安云丁道群来源:《学园》2015年第13期【摘;;要】近年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中,情绪和认知对决策的影响成为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厌恶情绪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在大学生道德判断过程中,厌恶情绪通过影响认知来作用于道德判断。
【关键词】道德判断;;厌恶情绪;;认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09-02当今的中国社会,偷盗、插队、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开车撞到路人该怎么处理、饭店用地沟油炒菜等等,对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人们往往会感到恶心,并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是道德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领域。
传统的道德判断研究认为,认知在道德判断中起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作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道心理学家主张情绪对道德判断的作用不容忽视。
海德特等人认为组成道德的各个领域均有对应的情境,如伤害/关爱领域对应同情、憎恶情绪,互惠/公平领域对应愤怒、内疚等情绪,神圣/纯洁对应厌恶等情绪。
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实证研究的结果都发现,人们往往把违反道德的行为和厌恶情绪联系在一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有重要的影响。
在道德判断过程中,情绪直觉和认知推理究竟如何作用于道德判断,一直以来都是道德心理学界争论的焦点。
厌恶情绪是作为影响道德判断的一种情绪,对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普拉基亚斯(2013)认为道德判断受到厌恶情绪的影响,经历厌恶感会使道德判断的结果发生变化。
厌恶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是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等这些理论问题,研究者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一;厌恶情绪的相关理论厌恶情绪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当人们有厌恶体验时面部表情会发生变化,如嘴唇上提、眉头紧锁、鼻子皱缩,行为反应为疏远,且伴随恶心、反胃等生理反应。
厌恶情绪是人类行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适应性,其积极功能是拒绝令人讨厌的事物,避免接触细菌、病毒等有可能引起身体疾病的物理刺激,帮助人们逃避伤害他人、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保护和维持自己本身,有助于人类种族的延续。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关于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情绪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人们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思考、行为和行动,还可能会对他们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随着情绪的变化,人们的行为也会变得不同,有时候会偏离他们通常的道德准则,下面我们来探讨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焦虑焦虑是一种经常出现于人们生活中的情绪,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还可能会对他们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焦虑的状态时,他们的判断能力可能会下降,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方面,焦虑可能导致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并增加人们对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情况的敏感性,让人们对自己的主观判断产生怀疑。
另一方面,焦虑也可能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应对他们认为具有威胁性的情境或者因素,这可能会使人们忽略实际上更为重要的道德判断。
愤怒愤怒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挫败或挫折等。
一些研究者认为,当人们处于愤怒的状态时,他们可能会做出更有决断力的道德判断。
有研究指出,愤怒可能会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对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做出对抗性的反应,并认为这样做是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正义行为,并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高兴高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它可能会激励人们积极地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这可能会促进人们对道德问题做出明智的判断。
一些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高兴的状态时,他们的视野更加宽广,更愿意接纳别人的看法和观点,更容易做出包容性和正义性的道德判断。
然而,过度的高兴常常也会使人们陷入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想象,这会影响正常的道德判断。
综上所述,不同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对人们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应该尽可能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尝试在沉着冷静的情况下做出正义的道德判断。
道德愤怒
龙源期刊网
道德愤怒
作者:
来源:《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05期
道德愤怒是指人们对承认违反道德者的愤怒与厌恶,而非由感知到的侮辱或伤害引起的愤怒。
人们通常会以愤怒情绪来回应公平正义领域的道德违反,例如中文中常用“激于义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词语来描述公平正义领域的道德违反激起的愤怒情绪。
这种愤怒的情绪属于一种情绪化的道德判断,常常影响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维护。
续说:
愤怒情绪会促使个体维护和恢复道德上的公平正义。
愤怒情绪与厌恶情绪在效果上相似,但两者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别,厌恶情绪引发的是一种回避趋向,而愤怒情绪引发的是攻击趋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
一、道德判断概述(一)道德判断的定义作为道德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道德判断一直以来就是道德心理的研究重点。
由皮亚杰最早提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认为道德判断能力是基于内在的道德原则对哪些是道
德的作出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Greene认为,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觉、自主、自为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徐平等人认为,道德判断可以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行为或特性的评价(好或坏),而这种评价是在考虑到一系列由文化或亚文化所限定的美德基础上做出的。
吴磊明认为道德判断是指个人对于行为是否道德的看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道德判断即人们基于自己内在的道德原则,在考虑特定文化背景所规定的美好品质的基础上,对个体的行为或特性做出的一种好坏评价。
(二)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主要通过对偶故事法,对4-12岁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了研究。
他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道德他律阶段(约5-8岁)和道德自律自律(约8-12岁)。
在道德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具有刻板和简化等特点。
儿童在过渡到自律阶段后,开始可以根据行为的动机,而不仅仅是行为结果
来进行道德判断。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劳伦斯·柯尔伯格在受亚杰的研究带动,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也采用两难故事情境来进行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的海因兹偷药,并将道德推理发展至人一生的全部过程。
该理论认为个体一生的道德推理发展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每个水平又分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手段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的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3.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
Haidi认为情感在道德判断中起有重要作用,而不是像之前研究者所认为的无关紧要。
Damasio等人(1990)所做的研究就支持了这一点。
在道德情境当中,人们往往是首先做出道德判断后,之后再进行推导,为所作的判断寻找依据,这一过程很想事后归因,而不是像理性道德判断模型所假设的那样,个体在进行了严密的思考后才做出判断。
4.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整合观
Greene和Haidt(2002)以整合的观点,在分析了相关脑区在道德判断中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得出,道德判断是情绪与认知的复杂组合,认知与情绪的整合形成了最终的道德判断。
在此基础上,Haidt等人(2007)借鉴Wilson(1975)有关
伦理的生物社会学整合的观点,将来自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灵长类动物学中有关道德的研究成果同决策的双过程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的自动化理论以及进化论相结合,提出了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整合观,详细的说明了道德判断的认知与情绪的加工机制。
5.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
Haidt在此前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进化心理学的概念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五种基准理论。
又称为“道德直觉规范的五种基准”,用以研究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及认知机制。
该理论在突出社会文化因素在道德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人类的道德信息加工是通过进化来的心理机制与所面临的道德难题相互作用的结果。
该理论核心观点认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长期面临着各种适应性挑战,自然选择保留了那些抓住规律、善于应变且经受住挑战的个体。
二、道德情绪:愤怒、厌恶,在道德判断下的差异
愤怒和厌恶属于道德情绪范畴,是两种较为相近的情绪。
在已有的相关模型中,对三种(愤怒,厌恶,轻蔑)较为近似的情绪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描述。
在简单模型中,愤怒,厌恶和轻蔑被认为在语义是相同的,是人际关系所激发的相同的潜在负性情绪状态的同义词(Nabi,2002)。
在半分化模型中,可以区分两种情绪家族,通常根据攻击/接近和避免/撤回的维度进行划分:愤怒为一极,厌恶/轻蔑在另一极。
这种类型的模型已经开始出
现在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文献当中。
在完全分化模型中,三种情绪是截然不同的。
该模型的一个实例即CAD三因素模型,在此模型中,通过包含三大类的(自主权,神圣,内群体)单一的道德领域的评价,区分出三种不同情绪。
每种模型都有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目前还不清楚如何调合这些冲突的结果。
(一)愤怒与厌恶的内涵
愤怒(anger)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情绪,是道德情绪的一种,也是情绪研究中的重点,现代汉语词典将愤怒解释为“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是个体受到诸如攻击,侮辱等外界的刺激后或体验到意愿被压抑,受到挫折或伤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通常会伴随有更强的自我唤醒,强烈的防御或攻击等高能量消耗的行为。
厌恶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情绪。
早先在达尔文的著作《人类和动物表情》当中,认为厌恶是令人恶心反感的味觉所引发的情绪。
多数心理学家们将厌恶分为生理层面的厌恶(核心厌恶)和社会层面的厌恶,而社会层面的厌恶主要由社会道德违背事件所引起,情绪体验较为复杂。
(二)愤怒与厌恶在道德判断上的区分
怎样区分“分化”情绪?这个问题曾是情绪研究领域最热点的话题之一。
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者试图去探索一个理论和实证框架,来描述何时,为什么我们运用的不同情绪词汇会从根本上影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尽管大量研究资料,对情绪的结构
以及个人情绪有不同的观点(例如:维度理论VS分化模型)仍大量存在。
有关行为判断和其他性格倾向的社会负性情绪的合适的区分看起来更加困难。
我们可以从社会功能当中道德的角度即通过情绪活动不同目的的程度来区分情绪家族。
它检验了情绪在个人、团体和文化当中的角色适应功能。
通过区分不同维度的社会相关行为可以推断出不同的社会道德情绪,进而做出一系列不同的行为、认知、动机方面的改变。
其中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可能是区分他人行动对自身影响的途径、方式。
当这些行动导致直接威胁时,强烈的防御或攻击是解决危险的最迅速的方式,尽管它存在潜在的威胁和能源消耗。
当自身没有直接参与其中时,消极的回避可能是花费更少的减少威胁的手段。
为了很好的适应社会,个体需要对所在环境做出适当的区分和回应,在这个环境中,威胁可能来自于社会成员的积极的但有潜在消耗的策略性的行为,或被动的,保守的策略。
在此认为愤怒属于这一功能。
不同于其他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通常会促进规避行为的发生),愤怒往往以攻击的形式促进接近的趋势,尽管其他人也指出回避行为也有所增加。
因此,更强的自我唤醒,行为活动和更愿意承担风险的意愿证明,愤怒导致更高的能量消耗。
这些高成本的行为可能会防止或阻止一些特定的行为,如被察觉为对自身即刻的威胁行为。
并且,愤怒也会增加因为为了惩罚背叛而增加
成本的意愿。
这个观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道德本身的社会行为(在决定愤怒反应的问题上)与对于自身的影响相比可能不是很重要。
此外,尽管含有道德色彩,与被认为是人们道德意图和处理的回应相比,愤怒更容易被人们看做是对他们的行为回应。
虽然,愤怒为了满足需要,以对即刻的社会威胁作出回应,对于个体来说,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需求,即对目前还不构成威胁,但过去的行为表明这些行为应当避免,花少量时间但要更广泛可行的反应作出合适的反应。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道德厌恶和轻蔑的最主要功能:告知个体那些代表着威胁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加以避免,因此,减少了受到伤害的风险。
此外,gross 2011年的研究表明,当社会或非社会性厌恶被被试清晰的区别出来时,厌恶可以与所有形式所有领域的(这里的领域为道德五基准了理论中的概念)道德违背相关联,厌恶对道德违背情境具有更加普遍的联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将愤怒与厌恶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别进行总结归纳。
人行动导致直接威胁构成威胁,当应当避免强的自我唤醒间,较低的自我唤醒烈的攻击或防御,接近趋势,积极地行为,消极的行为,被动的,保守的与特定领域道德情境相关联域道德情境效果关联身参与其中,高能源消耗直接参与,较少的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