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质疏松症者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骨质疏松症者的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
骨质疏松症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现在认为是可以防治的。
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有关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能够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体检中心作为“治未病”的前沿,在这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
近一年来,我们对前来体检的健康人群当中发现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不同人群的病因及症状: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1、身材变矮、弯腰驼背,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一般如果出现就证明一定患有骨质疏松。
2、腰背酸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的腰背酸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
3、体型偏瘦、营养状态差或胃肠道疾病所导致的营养状态不好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4、年龄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绝经前后,也就是45~50岁左右就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而男性一般在63~77岁之间时才会出现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所以在这个年龄也要进行骨密度检查。
对于年轻人骨质疏松的第一危险因素是减肥。
许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
殊不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
另外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例如宅男
宅女,缺少阳光;好吃懒做,少运动;嗜好烟酒、咖啡、碳酸饮料;口味重,吃盐多;大鱼大肉,蛋白质摄入过多等等,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长期用药、某些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病、肺心病、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引起的骨破坏等多种疾病都会继发骨质疏松。
2 健康教育
由于骨密度检测是立即出结果,这就方便我们及时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受检者出现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不同结果,我们会及时采取口头指导、发放相关材料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做体检结论时,主检医生也会给予书面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对于单位集体体检结束后,还会安排全科医生去单位进行集体答疑、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饮食指导:通常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应以含钙量较高的食品为主,一般来说,小鱼、小虾以及干果类食物的含钙量都比较丰富。
而乳制品和豆制品的含钙量也相对丰富。
2.2 生活方式指导:在生活方式的指导中首先要强调的是日照的时间。
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被人体皮肤吸收后能够将维生素d转化成为人能够利用的活性维生素d,即骨化三醇,所以一般建议每天日照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日照方式要选择阳光直射,不能间
隔例如玻璃等对紫外线反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否则是无效的[2]。
2.3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脑力劳动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运动量相对较少,所以脊柱的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对于嗜烟嗜酒的患者,我们就会建议节制烟酒。
对于厌食偏食者我们会指导其改变饮食结构从而增加食物的营养均衡性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2.4 户外运动与运动形式的指导:户外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的运动形式。
对老年人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我们提倡进行持续的低强度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散步、节奏较舒缓的交谊舞等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但是要注重运动的质量与周身各个肌肉的协调性。
对于年轻人我们强调对骨骼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打球、跳绳等。
而持之以恒的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运动开始的时间越早,年老时骨质流失的时间越晚,要长期坚持有计划、有规律的运动。
3 结语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改变固有观念,接受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通过我们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很多体检者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询问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还有很多人用药或改变生活方式一段时间后主动回来做骨密度检测。
这也说明有不少人开始关注骨骼
健康,我们也不断收集、整理各方面的反馈,以期更好的为体检人群服务。
健康体检是一种追求健康的行为,有别于一般的医疗服务,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健康保健和防病治病的知识广泛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主编.骨矿与临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20.
[2] 丘明才.骨质疏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华医学杂志,2001,81:8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