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
数字电路知识及应用实践的探讨
放 电子产品生产线员工实际操作动作的影视资 ( 4 ) 敷铜板制作 : 描 图、 修饰 、 腐蚀 、 打孔、 料 ,让学生边做边看。一可以模仿 ,二可 以营 清洁焊盘等 。 造企业生产情景 ,三可以活跃实训场所气氛 ,
2 . 5插 件 及 焊接
避免枯燥无 味的单纯操作。 ( 5 )产 品调 试时要求学生 多设想模型大 小、姿态 、位置 、重叠等不同情形对分 拣装置
2 . 7 撰 写 实训 报 告
位越来越重要 ,因此 ,让学 生掌握数字 电路知 识及应用 ,关系到 《 电子技术基础 这 门课程 教学的成败。众所周知的原因 ,当前中职学生 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高。如何因材施教 ,降
2 . 8评 价
也不愿动笔写一篇实训报告。 根据 我校 实施 的教考 分离 的校企 合作双 多做几个 电路板 , 低学 习难度 ,提高学习兴趣 ,引起 中职学校专 评价体系 ,成立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 因此 ,教师在提供实训报告模版 的同时,还应 业教师们 不断 的探索和试验 。下面是我在 《 电 成 的考核评价小组 ,着重于学习过程 及产品制 进行具体撰写 内容的详尽指导 ,以免造成学生 子技术基础》课程 中,采用任务引领法进 行教 作过程考核 ,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功感 ,逐渐增 学 习兴趣下降。
、 l 素质。
( 1 )学生带着任 务去预 习,培养 学生 自
学能力 。 ( 2 )通过 多媒体课件采 用讲授法的方 式
个光线传感器和简单的逻辑门电路的组合,
强调同学们也能 自己制作一个类似的装置。
讲解红外发光二极管和 红外光敏三极管 与门、
或f 1、t b H、与非门、四与非门集成 电路等元
错 ,应设计好相 关练习题 ,有针对性 的让学生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介绍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特点,分析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作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验证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对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指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和方法。
通过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思政教育、课程融合、案例分析、实践、专业课、探索1. 引言1.1 引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思政教育意义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品德、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旨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部分结束。
2. 正文2.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介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主要介绍数字电路基本理论与逻辑设计原理。
学生将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各种逻辑门的功能及应用,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和技术,培养解决数字电路设计问题的能力。
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数字信号的表示和变换方法,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逻辑门、触发器等,学习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还将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供 万用 表 、 示波器 、 信号发 生器 、 扫频仪 、 辑转换器 、 逻 逻辑分析仪等实 验室必备仪器 、 仪表等。 使用 E WB软件既可演示复杂 系统的未知结果 , 又可改变系统参数 , 演示 系统 随 参 数 变 化 的 结果 或 趋 势 。 引入 E WB软 件 , 一方 面 , 师就 有 时 间将 更 多 的 新 概 念 、 方 法 、 教 新 新技术等融人教学 ; 另一方 面 , 学生课 后也 可 白行 对教学 中的电路进行 仿 真 或 完 成 仿 真 作业 , 而更 好 地 掌握 课 堂教 学 内容 , 深 对 概 念 和 原 从 加 理 的理解。同时 , HE 使 WB软件也可使实验 的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 样 。在虚拟实验 中, 学生 可提 出各种方 案进行仿真实验 , 不受硬件条件 的限制 , 能很快获得仿真结果 , 并 及时发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 从而大大提 高学生的分析 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激发他们 的求知欲和创新 意识。 另外 , 可在课程实验后期 , 一些设计性实验 , 还 开设 如数字频率计 等, 让学生 提出种种 没计方案 , 计电路并进行仿真 实验, 设 在教师的适 时指导下 , 时发现 问题 、 及 解决 问题 。这种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仿 真电子技术 的兴趣 , 使其初步掌握现代 电子设计 的理念和方法 , 以适应 市 场对 这 方 面 人 才 的 需 求 。 2 在教学 内容中融人 E A技术 , E A作为数 字电路 的主体 分 、 D 把 D 析设计 _具 。 丁 以单元电路学习形成 的基本概念为基础 , 上 而 的电路 自 系统 没计方案为思路 , H L语言为描述方法 . 以 D 构建教学内容新体系。 大量 的学 者和教 育工作 者认识 到 , H L为描述语言的数字电路 以 D 设计方法将成为现代数字 电路研究 的发展方 向。传统的数字电路课程 教学以逻辑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 , 对数字 电路系统设计是 自下而上的 , 首先对 电子系统 的具体功能按要求进行划分 ,然后对每个电路模块画 出 真值 表 , 卡 诺 图 进 行 手 工 化 简 , 出逻 辑 表 达 式 , 到 相 应 电 路 图 。 用 写 得 再 进 行 单元 器 件 的 选 择 , 计 电 路 板 , 后 进 行 实 测 和 调 试 。 而 复 杂 电 设 最 路 的设计 , 凋试 十分 困难 , 查找和修 改错 误十分不便 , 计周期 长。在 设 E A巾使用 H L对数字系统设计是直接以系统为对象 ,用 H L语 言 D D D 描述 , E A软件平 台上 , 在 D 自上而下的逐步综合实现的。首先对系统进 行抽象 的行为和功能描述 , 再到具体的内部线路结构描述 , 从而使设计 的各个 阶段 、 各个层次在 E A软件环境中模 拟验证 , 证其正确性 , D 保 设 计周期大大缩短。 传统的数字电路教学 内容中的课 堂与实验的关系 ,是 以课堂教学 内容为主 , 实验只是为 了验证 课堂教学 。利用 E A为中心 的数字 电路 D 教学内容的课堂教 学与实验是 同步进 行的 ,困为这种 教学 与实验是一 个整体 的 E A软件 , D 课堂 的演示就可 以解决 验证 的问题 , 学生在 E A D 软件的环境之下 , 能随时随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研究 。 可 E A技术和 E D WB仿真软件的引入 , 一方 面可 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 概念 ,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另一方面可 以加大课堂信息量 。在课时压 缩、 内容增加 的同时 ,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在数 字电路的教学 中仍然 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 在传统的多媒 体教学 中, 教 师制作的具有个人特色的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教案 ;包含有 C I A 课件 、 教学大纲 、 课程简介 、 参考 书 目、 实验指导 、 习题详解 等内容 的数 字电路课程 网站 。亦可方便学生在课外访问课程资源 , 进行 自主学习 , 不仅实现 了大范 同内的教学资源共享 ,还便于学生 课前预习和课 后复
“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探索
优 化 、 创 新 实 验 教 学 内 容 是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的关
键 ,在 帮助 学 生 对 理 论 知 识 的 自我 构 建 的基 础 上 . 通 过 整 合 教 学 内 容 ,将 实 验 分 为 下 述 三 种 类 型 的 实 验 .
器 件 的 性 能 .并 能 熟 练 地 使 用 仪 器 或 挑 选 电 子 元 器
目标 。实 验 课 教 学作 为 高 校 教 学 的 重要 内容 , 学 生 是
进 行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强 实 际 动 手 能 力 , 挥 主 动 性 增 发
件 , 有 对 一 般 电子 线 路 进 行 接 线 、 试 、 障 分 析 判 具 调 故
断 的能力 . 有电子线路设计 的初步能力 。 此在“ 具 为 数 字 电 路 ” 验 中 . 们 把 “ 字 电路 ” 验 内 容 分 为 三 实 我 数 实
个层次 : r ) 数 字 电 路 ” 础 型实 验 该 层 次 实验 属 于 理 论 1“ 基
与 创 造 性 的重 要 途 径 。 数 字 电路 ” 验 课 是 电子 信 息 “ 实 类 专 业 的 一 门专 业 基 础 课 , 是 国 家 教 学评 估 经 常 抽 也
.
z ̄ - A高教 研 究 S n i Hi e d ct nR sac e axa g r u a o ee rh s h E i
“ 数字电路" 实验教学探索
廖京 川
( 重庆三峡 学院物理 与 电子工程 学 院 重庆 万 州 4 4 0 ) 0 0 0
摘 要 :数 字 电路 ” “ 实验 课 是 电 子信 息 类 专 业 的 一 门专 业基 础课 , 是 国 家教 学 评 估 经 常 抽 查 到 的 课 程 。 针 对 我 院 “ 字 也 数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实践与探讨
一 一
用任 务 考 核 成 绩 的平 均 值 , 然 后 折 算 成 总成 绩 的4 0 % 。最 终评 定成 绩 一 方面 反 映 了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中 学 生 的 学 习 状 况 ; 另 方 面 ,通 过 对 学 生 学 习 结 果 的评 价 , 可 以检 查 和 反 映 教 师 的 教 学 效 果 ,从 而 帮 助 学 生 、教 师 和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发 现 课 程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进 而 改 进 课 程 教 学不 断 提 高教 育教 育质 量 。
师使用 多媒 体讲 课 , 只是把 多媒体 简 单 的 当成 了黑 板 的替 代 品 , 最 终沦 为 用 P P T 演 示 文 字 和 图表 的 单调 过 程 。 …而且 ,采 用 基 本 分析 方法 的学 习 。 多媒 体 教学 ,由于 仍 旧是 主要 由教师 进 行 尽 管 这种 方 法在 进 行基 本 分析 方 法 的 展示 ,所 以在 实验 教学 方面 与 纯 黑板 教 学 教 学 中效 果 出色 ,但 是 在 数字 电子 技 术课 并无 太 大 的差 异 。 程 后 续 内容 中 ,这 种方 法 呈现 出了许 多 不 所 以,合 理 的选取 多媒体 的工 具 以及 足 之 处 。结 束基 本 分析 方 法 的教 学之 后 , 筛选 演 示 内容 在 多媒体 教 学 当 中变得 尤 为 往 往 会进 入 到 电路 部 分 的教学 。应 用 电子 重 要 。此外 ,一些 公 式推 演 、基 本 分析 方 技术 专业 所 学 习 的数 字 电子技 术 课程 的 内 法 等 ,仍 需配 合 黑板 来完 成 。 容 ,通 常会 大量 接 触 到各 种不 同的 电路 , 3 . 3 项 目化教 学 这些 电路 从 简 单到 复 杂 ,简单 的 电路 通 过 无 论是 纯 黑板 教 学还 是 多媒 体 教学 , 教师 在 黑板 上 进行 画 图讲 解 的效 果 尚且 差 都 面 临着 一个 难 以解 决 的 问题— — 实验 教 强人 意 ,但 到 了略 为 复杂 的 电路 ,教 师 在 学 。在 理 工科 的教 学 当 中, 实验 教 学成 效 黑板 上画 图则不 但 费 时费 力 ,而且 容 易 出 的好 坏 往往 关 系到 这 一 门课程 教 学 是否 成 错 。因此 在 传 统 的黑板 教 学 当 中加入 多 媒 功 。在 以往 的教 学方 法 当 中,往 往 会 出现 理 论与 实 践相 脱节 的 问题 。许 多学 生在 毕 体教 学 则变 得 尤为 重 要 。 3 . 2多 媒体 教 学 业 从事 本专 业 的 岗位 之后 ,往 往 觉 得学 到 这 里 所 说 的 多 媒 体 教 学 并 不 仅 限 于 的 知识 与 工程 应用 相 差甚 远 ,甚 至 有些 极 P P T 课 件 讲 授 , 还有 图片 、动 画 、视 频 以 端 观 点认 为所 学 的 知识 完全 无用 。而项 目 及 各 种 仿 真软 件 等 的辅 助 教学 手 段 。 “ 使 教 学则 很好 的解 决 了这 两方 面 的 问题 。不 用 多 媒体 教 学 可 以直 观 的展示 许 多难 懂 的 仅 将理 论 与实 践联 系 了起 来 ,而 且 解决 了 教学 内容 ,可 将抽 象 化 的原 理 、过程 等 进 以往学 生 只会 做 验证 性 实验 ,无 法 做探 究 行形 象化 的展示 。高 职 高专 的学 生基 础 相 性 实验 的 问题 。 笔 者在 进 行项 目导 向式 教学 实 践时 , 对较 差 ,抽 象 思维 往 往相 对 薄弱 。在 进 行 课堂 内容讲解时,内容一旦较为抽象,学 主要通过 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教学实施 。 生便 难 以接 受 。例 如 ,在 讲解 数 据选 择 器 ( 1 ) 布置 任 务 的 “ 数据 输 入 端 ”和 “ 地 址输 入 端 ”时 , 由教师 进 行 下发 项 目任 务书 ,任务 书 由于 无 论是 “ 数据 ”还是 “ 地址 ”均是 由 上 面详 细 写 明学 生 需要 完成 的 内容 、步 骤 1 和O 组成 的数 字组 合 来表 示 , 内容 极为 抽 以及 要 求 ,并 且 对 学 生进 行 约 3 — 5 人 为 一 象 。 这 时可 以采 用 P P T 将表示 “ 地 址 ”的 组 的分 组 。学 生 则 开 始 对 项 目任 务 书 进 数字 展 示为 城 市 当 中每家 每 户 的 门牌号 , 行 初步 的研 究 ,进 行资 料查 阅、收 集 ,查 而将 表 示 “ 数 据 ” 的数字 展 示为 快 递 的单 阅并 学 习相 关知 识 点 。学生 如 果有 对任 务 号 ,学 生 即可 形象 的理解 两 者 的区 别 。 书 上 的要 求有 不 明之 处 ,可 向教 师 询 问确 而运 用 各种 仿 真 软件 不仅 可 以看到 电 认 。 路 中输 入 和 输 出之 间 的 关 系 ,还 能 清 晰 ( 2 ) 任 务 分 析 的看 到输 入 信 号 的改 变 引起 的 电路变 化 的 由学生 自行进 行 安排 组 内人 员 分工 协 情况 。例 如 ,在讲 解 时序 逻 辑 电路 时 ,许 作 ,对 已收集 到 的 各项 资料 进行 整 理分 析 多 学生 难 以理 解所 谓 的 “ 即时输 入 和 电路 整 合 ,对 任 务要 求 详加 研 究 ,进 行 电路 功 原状 态 共 同 引起时 序 逻辑 电路变 化 ”的这 能分 析 ,制 订初 步 方案 。在 这 一阶 段 ,教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进行独立的数字系统设计 。 在制定实验 内容 时,要在学 生 已经 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基础 实验技能基础 上,选择合适 的实验题 目…。
如计数 、译码 、显示 电路 的设计 实验 ,综合 了组合逻 辑 电路 、时序逻辑 电路两大部分 的知识 。要求 学生在 掌握 用 中规模 计数 器实 现任 意模 值计 数 、分频 的方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8
作者简介 :唐胜春,硕士,讲师 。 基 金 项 目 : 北 京 信 息 科 技 大 学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编号 :
2 0 1 0 J G1 7 ) 。 北 京信 息科 技 大 学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编号: 2 0 l 1 J GYB1 3 1 。北 京信 息科技 大学 教学 改革项 目( 编号:
及测试方法。
3 教 学方法、教学模 式、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 自 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需要我们探索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 以 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我们在实验教学 中所采用 的教学方法 、手段和教 学模 式,应在 以下几方面实现 转变 。 3 . 1 教学过程 在 实验课 的 教学 过程 方面 ,实 现从 传统 课程 初 期 以实验过程及 内容讲解为主、课程过程中单独辅导 或指导为主转变为实验课程的全程引导或启发,使学 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能够独立思考 问 题 、发现 问题 ,进 而主动地去解 决 问题 ,最终完成 实
法 , 掌 握 译 码 、显 示 电路 原 理 的基 础 上 ,完 成 计 数 、
在 实验 结果的考核方 面,传 统考核 方法过 于看重 实验 结果 ,对 实验 过程 的考核重视不够 。所 以我们在 实验考核 中,将 实验 过程 和实验 结果 结合起来 ,并在 考核过程 中对 实验 的相关 问题进行提 问,以促使学生 积极思考 ,积极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 。 3 _ 3 教学模式
三本院校《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课程教学论文
三本院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探讨【摘要】本文针对三本院校旨在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介绍了适用于三本院校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对于目前三本学院该课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从而实现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和很多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也是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具有自身的体系和极强的逻辑性和实用性,是一门硬件基础课程,它作为上述专业众多的后续课程的基础,作为电子、通信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基础,它的知识体系直接服务于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相关后续课程,它的基础性、工程性、实用性、应用广泛性决定了它在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本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上也应区别于一本和二本院校。
本文,结合三本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理念、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三本院校课程教学现状三本学生中多才多艺的较多,平时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比较频繁,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活跃,但能够有条不紊自主学习的学生可能只有一少部分,许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课余时间几乎不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刚开始学生还可以接受一些新知识,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学习难度的增大,学生感到了困难,随之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低,主动学习便是一句空话,学生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不少学生都是考前突击。
这一特点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
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定位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时候都必须以这一实际情况为前提。
2 教学理念,教育目标三本教学有别于一本和二本,教学注重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树立能力培养目标为重中之重的思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总结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总结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总结分析如下:一、存在的问题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内容以基础、经典知识点和传统设计方法为重,缺乏对现代电子技术的引入。
课程内容采用固定功能元器件完成简单功能小系统的设计与搭建,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硬件电路搭建的规范、熟练掌握固定功能数字芯片的逻辑功能、有利于锻炼学生硬件故障的分析和排查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技术的限制,学生很难设计实现较大规模的、功能复杂的数字综合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相继出现了EDA、PSoC等各类新技术并成为数字系统设计的主流技术,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急需引入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使教学和实践训练能够有效地向后续课程延续。
二、教学内容改革针对以上问题,课程组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归纳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引进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完善课程知识架构。
数字电路实验内容包括“基本技能———单元电路/小系统(传统)———综合系统(现代)”三部分:1.数字电路实验基本技能,指完成数字电路设计、搭建、制作、调试等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数字器件的识别,面包板的使用,数字实验平台的使用等,这些内容简单但是非常重要,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反复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这部分内容从课上教师集中讲解改为课前学生自学练习掌握,配套相应的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夯实实验基础,优化课上实验教学内容,有效解决课上学时有限却需要增加实验内容的问题。
2.保留并优化基于传统固定功能芯片的数字电路实验内容,以小系统小项目的形式组织实验内容,强化训练低年级学生硬件搭建、故障定位和排查能力。
3.增加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以综合性较高的项目为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自上而下”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掌握FPGA硬件平台的使用,开发软件的操作,综合系统的调试等。
三、配套教学改革1.丰富教学视频资源,自制实验教学平台,有效保障实验教学开展。
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摘要:作为中职院校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介绍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也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字电路基础,培养数字电路分析、综合设计、工程实践能力等。
该课程在电类学生的本科教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基于此,本文章对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策略引言数字电子技术作为自动化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前沿课程,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概述“数字电子技术”是工科电类各专业的专业基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该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逻辑代数基础、第2章门电路、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第4章触发器、第5章时序逻辑电路。
课程理论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等后续课程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一)教育教学方式单一首先,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停留在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大量的知识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做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体,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在课堂中当一个配角。
其次,仅靠理论讲解的方式,使本就比较复杂的知识与公式变得更加难以理解,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难上加难。
再次,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很少留给学生去思考或者分析问题的时间,学生有问题不能够及时地得到解决,造成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差。
(二)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衔接问题其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属于两个轨道,独立性过强,教师在实际授课时针对理论教学就只讲述理论层面的知识内容,很少会将其与实践教学的内容联系到一起,而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也很少会引导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
“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数字电路”是电子通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
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该课程的特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数字电路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考核评价[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2-0129-02“数字电路”是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几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组成原理、高频电路等。
该课程是学生接触数字信号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硬件实验的开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能力。
该课程除了理论课,还包括实验课和课程设计。
本文主要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现状,从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课程的设计以及考核指标的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一、改革教学方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电路”这门课程是以逻辑代数为基础,以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全面介绍数字电路原理的一门课程。
理论教学是重中之重,所以尤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运算的能力、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夯实逻辑运算能力“数字电路”这门课程在开始的章节中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运算,以基本的“与”、“或”、“非”、“同或”、“异或”为基础,进行逻辑多项式的化简,利用卡诺图进行逻辑函数化简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这部分是后面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基础,因此这方面的演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过程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主要让学生掌握检查逻辑多项式化简结果的方法,这关系到是否可以减少使用元器件的数目,以便使电路更加简单。
(二)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案例主要是围绕知识点来进行设计的。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给 出 实 验 步 骤 、 电路 图 ,学 生 按 部 就
班 、 证 结 果 , 法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验 无
材 , 化 教 学 内容 , 优 采用 专 题 式 互 动 教 学模 式 , 化理论 与实践 的联 系。 强 关 键 词 : 字 电路 ; 学 改革 ; 数 教
维普资讯 htLeabharlann p://2 08 6 0
专业教 学 研究
《 数字电路》 课程教学改革 的实践
李 珈
( 北科 技 职 业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0 7 ) 湖 3 0 4 以 往 的 实 验 教 学 内 容 是 以 验 证 性 实 验 为 主 . 验 教 学 从 属 于 理 论 教 学 , 师 实 教
实 践
趣 和 积 极 性 . 也 无 法 引 导 学 生 综 合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和 解 决 问 题 。学 生 实
验 能力 培 养是一 个循 序 渐进 的过 程 ,
应 当 分 阶 段 地 进 行 。 为 了 便 于 进 行 分 段 分 级 培 养 .可 将 实 验 教 学 内 容 分 为
于 实 践 的 引 导 力 度 不 够 , 部 分 学 生 无 大 法 实现 理论 和实 践 的有 机 结 合 ,不能 进 行 数字 逻 辑 系 统 的设 计 。 针对 这 一 情 况 。 必 要 对 这 门课 程 的教 学 方 法 进 行 改 革 , 理 论 有 从
三 个 层 次 : 1基 础 验证 性 实 验 。通 过 基 础 实 验 , 养 学 生科 学 () 培 实 验 的 精 神 和 方 法 , 练 严 谨 的工 作 作 风 。( ) 成 电路 应 用 性 训 2集 实验 。根 据 集 成 电路 的逻 辑 功 能 和 特 点 , 自行 设 计 应用 电路 , 增 强学 生 自主学 习能 力 。 ( ) 合 设 计 性 实 验 。根据 实 验任 务 , 3综 自 行 查 阅 器 件 手册 。 计 电路 和 测 试 方 案 , 养 学 生 综 合 运 用 所 设 培 学 知 识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养学 生 进 行 数 字 系统 设 培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Ke r :di t ll i ic i ;t a hig r f m x rm e ; r f r m e s e y wo ds gia og ccr u t e c n e or ofe pe i nt e o m a ur s
数字 逻辑 电路实 验课 是计算 机专 业 的一 门重要 的
基 础实 践性课 程 。通过 该 课 程 的 实践 , 生可 以巩 固 学 和加 深对 所学理 论 知识 的理 解 , 高 动手 能 力 和解 决 提
主体 位 置上 , 就给 了学 生较 大 的 自主创 新 思 维 的 空 这
间, 有利 于弥 补传统 实验 的不 足 。
rc u o gia o c cr ut The r s ls s w ha hr gh t a tc uc r f r ,i s e fca o iul m fdi t llgi ic i. e u t ho t tt ou he pr c ie ofs h e o m ti b ne iilf r
关键 词 : 字 逻 辑 电 路 ; 验 教 学 改 革 ;改革 措施 数 实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6 2 0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9 6 2 1 ) 1 0 6 — 3 0 24 5 ( 0 0 1 — 1 9 0
Ex lrt n o e c igrfr i h x ei na poai ftahn eom tee p r o n me tl
开放 式实验 的特 性 。 围绕 着 自选 的实 验 课题 , 生在 学 实验 步骤 的制定 、 验 过程 中所 遇 到 问题 的解 决 以及 实
同等弊端 , 法更 好地 实 现 新 形 势 下培 养 学 生 创新 能 无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E D A( E l e c t r o n i c D e s i g n A u t o ma t i o n , 简称 “ E D A ' ’ ) 是 电子设 计 的主潮流和方向, 它 的发展推动了电子行业电子技 术的快速 发 展, 也促使 了高校电子技术课程必须进行相关教改。 E D A的引入
时可以根 据不 同要求 更换 和 升级功 能扩 展板 , 达 到 充 分 利 用
条 导线 才 能 接 出; 电路 接 好后 容易 出现接 错 线 、电路 接 触不
良、 损坏 芯片、 排查 电路 困难 , 以及P C B 制板 过程繁琐等 问题 ,
这 些 问 题 花 费 了学 生 大 量 的时 间和 精 力 。 二 、实验 平 台的 设 计与 功 能特 点
资源的效果 。 ( 3 ) 核心模 块F P G A 芯片。 选用A h e r a E P 1 C 6 T 1 4 4 C 8 现场可编程器件 ( F P G A) 的出 现, 给数 字电路的设计带来了很大 的便利 , 设计更为灵活 。 考虑 到数 字技术 的发展 、 实验 教学 的需 求和任务, 决定采用 以F P G A 芯片为核心的实验平 台,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现今 的教学需 求, 同 时 能够 向学 生展示 最新技术 的发展 , 激发学 生学 习数字技 术的
E P1 C6 T1 4 4 C8
[ 蜂 鸣器模 块
对数字 电路课程设计 的教学改革 、 系统设计、 技术应用 、 方法、
思路具有 重要意义 ; 把理论综合 地运用到一些实际 的较复杂 的
扩展接口
F P GA 芯 片
电子 电路 系统 工程中去 ,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基 本技能 , 培养了学 生 的工程 应用能力及创 新能力。 本 文结合 广西大学数字 电路课
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教学的研究、改革与实践
教育现代化·2016年82199教育现代化·2016年12月第38期教学改革与探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电气电子、通信、机械类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逻辑性强,内容较抽象,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非常强,且与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紧密相连,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该课程在本科低年级学生中开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
本文在研究了传统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实践,引入EDA 教学手段,使用Multisim 软件进行同步教学,使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步,硬件电路实验与Multisim 仿真实验结合,使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完成普通实验课无法实现的实验内容及项目设计。
一 EDA 与 MultisimEDA 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契机,将 EDA 技术融入到这些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课上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不需要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达到将实验室搬回寝室的目的。
Multisim 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工具软件,可以对各种路进行仿真,并可以用虚拟仪器技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仪表[2]。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采用最新版本Multisim13 进行学习与仿真,它具有丰富的元件库,超强的分析功能,强大的仿真功能以及各类强大的虚拟仪器仪表,特别是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和逻辑转换仪,都是目前实验室中不常用或不具有的,但是对数字电路仿真有非常便利功能的虚拟仪器。
二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中按照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创新模式,突出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以数字逻辑电路和系统设计为主,穿插典型应用实例,以 EDA 软件为平台,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各单元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字电子电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综合能力。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及探索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及探索作者:王怀平邓文娟冯林管小明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02期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该课程的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其实验教学往往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难以满足当前工程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求。
面向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引入CDIO教育理念,按照“整体布局、兴趣驱动、项目导向、分层递进”的基本思路,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及探索,在深入分析CDIO标准的基础上,构建满足课程实验教学需要的“一体化、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并优化实验室的资源配置,做好实验室平台建设;另外,对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工程教育;CDIO;实验室;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2-0122-04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CDIO Education Concept//WANG Huaiping, DENG Wenjuan, FENG Lin, GUAN XiaomingAbstract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significant technologic fundamental cours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s,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has the phenomenon of “emphasizing theory and neglecting practic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subsidiary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current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Facing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DIO education,an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idea of “overall layout, interest driven, project oriented,hierarchical and progressive”, carries out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analysis of CDIO standards,it constructs the “integrated,multi-level”experimental teaching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 addition, it also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Key words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DIO; lab; teaching reform1 引言随着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數字化”驱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社会的科研、生产等各个行业中,数字电子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路的情况。数字电路系统 已从 以传统 的 7 4系列 和 40 00系列 的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 为实现载体发 展到 以 C L / P A可编程逻辑器件为实现载体。设计方法 已从传统的纯手工工艺设计方法发展到 以计算机 为平 PD F G
台、D E A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数字电路系统设计方法。现代数字电子技术无论是实现载体还是设计方法都发 生 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我们 目 的“ 前 数字 电子技术” 实验依 旧停 留在 以传统 7 4系列和 40 0 0系列 为主要 实现载体 、 传统的手工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和规范为核心的状态。显然 , 这与现代数字电子器件技术和现代数 字电子 电路系统设计方法 的高速发展严重脱节 。 为了适应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 满足企业对员工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的新要求 , 需要对“ 数字电子 技术” 实验教学 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江苏科技大学已在“ 数字 电子技术” 理论教学 中引入 了硬件描述语言
1 11 元 器件参 数 、 .. 特性 曲线的测 试 和仪 器的使 用
以往 “ 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都是研究 以5 0V为工作 电压的 r' 和 C O . IL ’ I M S的电平规 范。随着技术的发
展, 工作 电压渐渐过渡到 3 3 ,. . 2 5 V V甚至 18V 低 电压工作条件 )常见的可编程器件支持更多的电平规 . ( ,
第 2 第 2期 4卷
21 0 1年 4月
镇 江 高 专 学
报
V0 . 4 No 2 12 . Ap .,2 1 r 01
Ju a o h ni gC l g o r l f ej n o ee n Z a l
“ 字 电子技 术 ’ 数 ’ 实验 教 学 改 革初 探
・
基于Multisim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研究
基于Multisim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以基于Multisim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研究为主题,通过对Multisim软件的介绍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设计的探讨,分析了实验效果和案例,结合教学应用探讨了相关教学方法。
研究发现,使用Multisim软件可以有效提高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的教学应用情况,结论部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Multisim软件介绍、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效果分析、案例分析、教学应用探讨、研究成果总结、展望未来、结语、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教学研究、Multisim、实验设计、教学效果、教学案例、教学应用。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电子科学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了电子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地操作和实验验证,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逐渐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发展。
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机构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使用Multisim作为虚拟实验平台,结合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生动的实验学习方式。
本文将围绕基于Multisim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展开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效果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Multisim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2 研究意义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电子工程技术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以实体电路实验为主,存在着实验器材昂贵、布线复杂、实验环境受限等问题。
《数字电路》实践教学探讨
勤 于思 考 , 于 发 现 问题 , 出 问题 , 求 解 决 问题 的 方 善 提 寻 法 和 途 径 , 理论 和 实 践 融 为一 体 。实 验 结 束后 , 求 学 使 要
于 平 淡泛 味 的课 堂 说 教 。他 们 乐 于 接 受 的是 直 观 实 际 的
进 入 了一 个全 新 的“ 识 经 济 ” 代 。职 业 教 育 作 为 国家 知 时
教育 的一 个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必将 发 挥 越 来 越 重要 的作 用 。 尤其 是 全 国职 业 教 育工 作 会 议 的 召开 ,更 为 大 力 发展 我
《 电子 技 术 基础 》 数 字 电路 部分 ) 程 内容 学 习 的重 要 地 ( 课
位 和 作用 。
然 而 , 电子 技 术 基 础 》作 为 电工 电子类 专 业 的 一 门 《 专 业 技 术基 础课 程 ,历 届 学生 普 遍 反 映 在所 有专 业 技 术 课 程 中是 最 难 学 的 , 为 担 任 过 《电子 技 术 基 础 》 课 的 作 授
D 触 发 器 、 从 JK 触 发 器 , 者有 编 程 器 、 主 后 译码 器 和计
的 技 术 型应 用 人 才 ,是 我们 职 业 教 育 工作 者 义 不 容 辞 的
责 任 。 紧跟 时代 步 伐 , 变 教 育 观念 , 转 改革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 断提 高 教学 水平 , 不 是我 们教 师 的不 懈 追求 。为 此 , 鉴 于 《 子技 术 基 础 》 电 课程 中 的“ 字 电路 ” 分 的 “ 难 ” 数 部 两 教 学 现 状 ,本 人 对 所 从 事 该课 程 教 学 工 作 的全 过 程 进 行 了
《数字电路》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数字电路》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数字电路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三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1. 引入实际案例和工程实践传统的数字电路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案例和工程实践的引入。
因此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真实的数字电路应用案例,如计算机中的逻辑电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数字电路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如数字电路设计和仿真、数字电路实验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 建立数字电路实验室在课程教学中建立数字电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加深对数字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室可以配备适当的数字电路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并由专业的实验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数字电路设计等实验操作。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字电路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数字电路设计、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建立数字电路教学资源库在数字电路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可以建立数字电路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集中的教学参考资源。
通过数字电路教学资源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与展望通过对数字电路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数字电路教学向更加多样化、实践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数 字 电 路是 一 门专 业 基础 课 ,很 多 专业 都 将 其 列 为必 修 课 , 如 自动 化 、 信 工程 、 例 通 电气 自动 化 、 子 信 息 工 程 、 算 电 计 机科 学 与 技术 等 专业 。 数字 电路 实验 作 为 该 课程 的一 部分 , 起 着 对 理 论 的补 充 作 用 。学 生 通 过 实 验 操 作 可 以更 好 地 掌 握 常 用 仪 器 的使 用 方 法 , 时还 可 以建 立常 用 芯 片 的直 观 印 象 。 同 更 重 要 的 是 .学 生 可 以通 过 设 计 性 实 验掌 握 大 规 模 电 路 的 开发 思 路 和设 计 方 法 .可 以说 数 字 电 路 实验 在 整 个 数 字 电路 课 程 的学 习 过程 中有着 重 要 的 作用 。 是 , 统 的 教学 理 念 中 总是 但 传 把 这 门课 程 的 理论 教 学 摆 在 高 高 在 上 的位 置 ,而 往 往忽 视 实 验 教 学 。这 种理 念 使 许 多 学 生 存做 完 实 验 后 觉 得 什 么也 没 学 到 . 一 的 印象 就 是在 实 验 箱上 连 了许 多线 。 们 结 合 自身 对 唯 我 数 字 电路 实 验 的教 学 经 验 总结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的 弊端 ,并 提 出
一
些新 的教 学方 法 。 2数 字 电 路 实 验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及 其 弊 端 .
传 统 的数 字 电 路 实验 一 般 是 围 绕 理 论课 来 开 设 的 ,即 根 据 各 个 重要 的理 论 知识 点 设 置 实 验 项 目 ,这 些 项 目一 般 都是 验 证 性 实验 . 而且 大 多 只 用 一 个芯 片 , 少 出现 芯 片 之 间 的组 很 合 。 样 的实 验 虽 然 可 以使 学 生 比较 直 观地 体 会 到某 个 理 论 , 这 但 是 由 于缺 少 各 个实 验 之 间 的 相 互连 接 与 综 合 ,冈 此学 生 很 难 真 正在 脑 海 中建 立 深 刻 的 印象 。 生 在做 这 些 实验 时 , 学 常常 反 映 当时 会 觉得 豁 然 开 朗 , 像 一 下 子 就掌 握 了相 关 知 识 点 , 好 但 是走 出实 验室 不 久 . 会 有一 种 实 验 毫无 作 用 的感 觉 。 是 又 这 因 为学 生 在做 这 些 验 证 性 实 验 时 ,知 识 结 论 已先 人 为 主 地 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
作者:张怡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3期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手段等几个方面来看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目的是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理解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字电路EDA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57-01
数字电路是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它涵盖多种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
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要求其具备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来说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能力。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数字电路实验室主要为电子类,计算机类、电气类、机械类等相关专业服务,电子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独立设置实验课程。
电气机械类专业开设数字电路课内实验。
根据每个学院对未来专业的发展开设不同的实验课程。
开设这些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数字电路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组装和调试的能力。
为将来的单片机、EDA、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一般数字电路实验室可完成常规数字电路实验项目如下:常用仪器的使用、TTL与非门逻辑功能和参数测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触发器实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移位寄存器、计数器、555等试验项目、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
实验室常用仪器:数字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万用表。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路的实验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完善和发展。
除了采用常规的TTL逻辑器件如逻辑门、触发器等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进行实验外,也可以采用可编程阵列PLD(包括PLA、GAL、CPLD、FPGA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模拟调试,这种硬件软化的实验方法具有容易设计、修改和实现等优点,可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它正在逐步地替代纯硬连接的实验方法,成为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的重要内容。
要求让学生每一次实验做好实验准备,实践证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实验能否顺利完成和实验是否有所收获。
实验者对实验目的、要求、内容以及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预习,包括预先拟定实验步骤,做到每一步都心中有数。
实验一般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种。
对于不同性质的实验,准备工作的侧重点和要求应有所不同。
(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指实验内容、实验电路等大多是预先指定的。
对于这类实验,
实验者要预先弄清实验目的和具体要求。
实验课程中着重讲解芯片结构功能,深化理解。
(2)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指根据实验目的及具体要求,由设计者自己设计电路以及实验具体步骤。
这类实验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
实验教学应该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应。
验证性实验项目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能每一次掌握好实验的知识,对于好学生,应该积极配合,结合本次实验方向,可以让其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
在实验调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
作为老师应该在观察观看学生进行的状况。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及时的帮助并再次讲解内容。
当然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让学生有多的时间研究钻研。
不用急着帮助解决困难让其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研究精神。
这样的学生主要还是靠自主的抓住实验的关键进行研究,已获得知识。
现在数字电路实验和EDA技术融合的比较紧密。
这里我们也来谈谈EDA技术。
EDA技术(electronic design atuomatic的简称),即电子设计自动化。
电子产品从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到芯片设计、PCB设计都可以用EDA工具来完成,其中仿真分析、规则检查、自动布局和自动布线是计算机取代人工的最有效的部分。
随着高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数字电路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以由面包板连线构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改为用EDA技术进行现代化数字系统实验和设计。
EDA工具软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EDA技术与数字电路的结合使得教学课程的多样化。
不尽可以提高设计规模和功能。
而且使电子线路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有了另外一种思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协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
数字电路和EDA技术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在初级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数字电路实验箱中面包板或插槽搭建电路,对一些电子元器件有一些实际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搭建,调试验证,使得学生对数字电路同步课程上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
学习掌握了EDA技术以后,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加上部分学生自己综合创新能力,可以对比较复杂的设计性实验题目进行设计,通过EDA工具软件来实现。
相对用面包板搭建的电路,少了一些低级错误的存在。
小型电路也可以通过EDA软件里的芯片选择搭建电路。
一般设计性比较复杂的电路主要还是通过硬件描述语言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通过编程器下载完成。
这里就不得不讨论到有些人认为完全可以把数字电路实验撤销掉,只要EDA技术实验室。
如果可以通过EDA搭建电路就可以数字电路实验箱撤掉。
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多年的实验教学,我认为数字电路实验课程存在的的必要性。
对于初学者有一个直面的学习感觉,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差,接线接错,导线接触不良,干扰等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EDA实验箱无法体现,往往通过这些问题往往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动脑思考的能力,通过错误或者误差的出现也对书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兴趣。
不管用什么手段来实现电路设计和调试,培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芳.浅谈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纵横,2010(21).
[2] 黄益波,陆怀布.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