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1.本文题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

2.本文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秋院感秋、秋槐缀秋、秋蝉啼秋、秋雨叹秋、秋果盛秋;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作者将苦*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故都的秋》赏析 课文解读

《故都的秋》赏析 课文解读

清水出芙蓉,闲笔见真情——《故都的秋》赏析泱泱中国现代散文史,郁达夫是一个异数,他不同于鲁迅的冷峻深刻,林语堂的诙谐睿智,胡适的轻松闲适,而是以其超乎一流的文学禀赋与丰富至极的创造能力,颠沛流离的不幸人生,妻离子丧的辛酸家事,抗战烽火中以一瘦削身材力救抗日志士于危难之中的壮举及终遭日本宪兵杀害的人生结局,让人惊诧于如此单薄身躯中所蕴藏的欣赏不尽的光荣与伟大。

他所遗留下来的诸多名篇佳作,更让我们咀嚼不止,回味无穷。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故都的秋》就是这样一篇能充分展示郁达夫独特艺术风格和个人才情的佳作。

每次的欣赏与教学过程,那种洗尽铅华之余的清丽、清水芙蓉般的自然、闲笔背后的真情,总让我们叹为观止。

“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可以说是恰如其份的评价。

清水出芙蓉。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天色,听得到青天里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底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山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不是花的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一文中类似的清秀词句不胜枚举。

开篇至终,我们竟然无法找到一处用词刻意华丽、造句用心雕饰的痕迹。

郁达夫闲庭信步、潇洒拈来之语,自然流畅,典雅洒脱,长短相间,整散结合,读来朗朗,其味悠远。

欣赏故都秋景,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以眼观、耳闻、心觉娓娓而言着故都平凡的秋姿、秋声、秋色,传递着北方之秋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

那枝清水芙蓉笔端,一面轻快演奏出“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故都宏观秋色秋声之匀称和谐之音,一面又缓缓流淌出“青天”“飞声”“落蕊”“秋蝉”“秋雨”等景中略带的忧伤之情。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篇文章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你想啊,秋天这玩意儿,在咱生活里那可太常见了。

就说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吧,去了一趟老家的小胡同。

那胡同里的秋景,真有点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呢。

胡同两边的老房子,墙皮都有点剥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

房顶上的瓦缝里,长出了一丛丛的小草,在秋风里摇啊摇的。

走进胡同,脚下的石板路有点不平整,走起来嘎吱嘎吱响。

路边有一棵老槐树,树叶都黄了,风一吹,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我站在树下,看着那一片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心里突然就有点感慨。

这场景,不就跟郁达夫写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有点像嘛。

胡同里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还有大妈们聊天的声音。

这声音在秋天的空气里传得老远,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郁达夫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咱这胡同里虽然没有秋蝉,但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也给这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

我在胡同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有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几盆菊花。

那菊花开得可真艳啊,红的、黄的、白的,啥颜色都有。

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写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可不嘛,这秋天的美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故都的秋》里还写了秋天的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我也觉得,秋天的雨很有味道。

有一次,我正走在胡同里,突然就下起了雨。

那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我赶紧跑到一个屋檐下躲雨,看着雨丝在眼前飘落,心里特别宁静。

这故都的秋啊,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郁达夫用他的笔,把这秋天的美景都写活了。

咱读着他的文章,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充满秋意的故都。

到最后,我从胡同里走出来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秋色,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

这故都的秋,真的是让人难忘啊。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4课《故都的秋/郁达夫》赏析+教案+课件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4课《故都的秋/郁达夫》赏析+教案+课件

课文原文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是唐代词人白居易的词作,也是绝句的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文章
渲染了都城落日萧瑟的凄凉情节,令人怅惘不已。

白居易首先也描绘了历经冬春雨雪,夏夜萤火虫所熔炼出来的故都:“衰庭陈
落尽景物,惟有秋风起不穷。

”故都的落日、萧瑟与衰败的景象如此动人,令人感叹不远处,秋光袭人,收敛不尽。

接着,白老吾把这萧瑟夕阳背后的悲凉抒发出来:“功名休与世情鬱,我独悲
秋夜长.”此处,显露出他有志难伸的尘世痛楚与凄凉,英雄不甘、男儿有泪,都
透出胸襟的酸楚寂寥的情感。

最后,他象征性的叹息:“哀而不伤”,意即尽管心酸,却不至于落入绝望,
只能以哀叹回荡着故都的秋意。

这句词的出发点及其核心,是希望我们保持一份遗世绝顶的豁达心境,世间会得更多正面的洞察,而特立独行的梦终究还有可能实现。

《故都之秋》以萧瑟景象及忧伤情怀,抒发出白居易为全体尘世人心中绵延不
尽的疏离感。

他的情思只有在某种落寞的心境下,才能够感同身受,最终深深的勾起心的回响。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故都的秋赏析5篇完整版

故都的秋赏析5篇完整版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顾、情形交融的好散文。

对于此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剖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景,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地消融在一齐,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水乳交融,透过对北平秋景的描述,赞叹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神往、依恋故都的秋的真情,表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单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诚然跟当时的背景相关,也跟作家一世的出身命运和性格情味相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相关,当时的背景要素前已说起,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增补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出身命运和性格情味作家赞叹自然风光,抒发感情,其风格不过是热忱高亢、平和淡远和愁闷低落三者之中各有选用重视而已。

而郁达夫恰恰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述故都秋景,这和他的出身命运以及性格情味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篇以真切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应的这类安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世的出身命运以及由此构成的性格情味是密切相连的。

第一,从出身命运来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社 86 版),以后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

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别的,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击了晚清腐败、军阀盘据的社会现实,亲身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惧的威慑(1933 年全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川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低沉即由此而来。

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战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奥密杀戮。

这样的一世,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味来看,他的出身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悲伤压迫的性格,进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味偏向。

故都的秋详解讲解

故都的秋详解讲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文笔灵活,通过风味十足的景物描写,凸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意蕴悠长。

文章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一、语言美作者壮写北国之秋,传达秋之神韵多用口语。

如第3自然段写人们看碧天。

听驯鸽,数日光,对牵牛,全用浅白而精粹的口语。

再如写北国之秋“凉”的几节,作者用口语白描写天穹,写阵雨,写人的装束、神态、声调、寥寥几笔生动传神,用口语,朴素平实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

作者又巧妙的把古诗文引入文中,如“草木凋得慢”、“廿四桥的明月”是化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贴切自如,文采斐然。

全文整散结合,在变化中力求整齐,如:“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看不饱,尝不透”;“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或对偶,或排比,或比喻,句式整齐,节律感强,具有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

二、景物美作者紧紧抓住北国之秋的特点――“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展开多方面的铺写:第3自然段依次写秋空、秋鸟、秋草,勾勒出皇城人海中那“十分的秋意”,突出了“清”。

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分别写故都的秋槐和秋蝉,不仅从听觉,而且结合触觉和嗅觉立体的写出了北国之秋的“静”。

第6自然段到第11自然段,通过写景和对话写秋雨,突出其“凉”第12自然段将古今中外文人学士,特别是诗人做了纵向的考察和横向的比较,强调了北国之秋的“悲”。

再现出一个北国清秋的动人境界,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故都所透出来的文化意蕴,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宁静的诗意美,无不笼罩在一种萧索凄清的秋意氛围中。

故都之美超越了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清晨小院静坐,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中闻鸽声,绘声绘色,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让人感到北国特有的秋就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1、《故都的秋》的主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抓住重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应抓住以下两个重点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一,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抒情散文,其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值得在学习中深入体会。

作者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写出了北国之秋特有的品格,也抒发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秋之“清”、“静”、“悲凉”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之“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感”的主观色彩十分融合、协调,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其二,在写法上,全文紧扣“清”、“静”、“悲凉”,选择不同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渲染、刻画,并对所写的景物都有一番独特的装点与解说,注入了自己特有的感受与情趣。

比如写北国槐树,渲染了寂静的气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

“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

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课文及赏析

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课文及赏析

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课文及赏析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课文及赏析《故都的秋》原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所创作的行旅散文,具有深刻的审美韵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文解读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开笔用衬托的手法、赞颂的语调突出故都秋的特征。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领起下文的中心句,它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秋的特色。

这三个短语还构成排比,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急匆匆赶来北平的理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无限仰慕之情。

“秋味”是对“清”“静”“悲凉”的总括。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承上段“饱尝”二字而来,作者采用贬抑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用以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个分号前是正面直接列举南国之秋的不足,之后写个人的感受。

前后都采用排比的短句,读起来好比山东快书,痛痛快快地数落一番,把南国的秋天结结实实地贬抑到了极处。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进一步申述南国之秋为什么不足。

这里先从反面设喻,后从正面设喻,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

]第一部分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以领起下文,同时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①的芦花,钓鱼台②的柳影,西山③的虫唱,玉泉④的夜月,潭柘寺⑤的钟声。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一、《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郁达夫通过《故都的秋》完美的诊释了这样一种感情。

那么这篇文章所诊释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用的什么手法表达的呢?如想读懂一篇文章,必要先了解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所以,我们就先来分析下郁达夫的生活经历以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

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

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这些经历使得郁达夫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故都的秋》的创作源泉。

对于这篇文章的赏析与理解。

我将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文章句子的赏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其中重点在文章的写作特色上。

(一)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故都的秋》,顾名思义,这篇文章描写的地点是“故都”,描写的景物是“秋”的景色。

从“故都”二字分析,所谓故都,即原来的都城,也就是北平,这篇文章描绘的就是北平的秋,但作者却没有用北平二字,而是用了故都,则更具有感情色彩,饱含了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也一下子把题目赋予了情感,而不是空洞洞的概括。

“秋”,即秋天,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古今中外写“秋”之人不在少数,而作者把“故都”这一人文景观与“秋”这一自然景观相结合,却是很少见的。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极尽笔墨,写出自己对故都秋景的无限热爱。

但是对高中生而言,能够体悟到这种悲凉秋景的美,并理解作者的炙热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从关键词、作者和文化传统这三个方面进行挖掘。

以期能更好的理解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一、关键词整篇文章营造的都是“清”“静”“悲凉”的氛围,所以我从这三个词入手,来理解文章内容。

故都秋天的“清”可以理解为清凉,作者在第二段写“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只能感受到一点点的清凉,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第一段作者要饱尝秋味形成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清”有清凉的意思,写下雨的时候也是“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那些都市闲人也都穿上了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也写出了故都的秋天给人带来的清凉之感。

“清”也可以理解为色彩的清雅。

文中有蓝天碧落,或白或灰的鸽子,还有牵牛花的蓝朵,黄褐色的落蕊、淡绿微黄的枣子,都给人一种清透雅致的感觉。

“清”还可以理解为人的清闲,在故都的秋天,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悠闲地看碧绿的天空,听鸟的飞声,还可以从槐树叶底,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还有那一些都市闲人,在雨后,咬着烟管,用缓慢悠闲的语调聊天,都把这种清闲的感觉徐徐地表现出来,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而“静”可以理解为静谧,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触觉体现出来的。

在院子里一坐,可以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早晨起来,脚踩落蕊,可以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它们都以动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

而在现实的车马喧声中,这种感受已经远离了我们。

同时,“静”还可以理解为内在的宁静状态。

作者可以细数一丝丝的日光,静对像喇叭一样的蓝朵,只有自己宁静安然,才可以呈现这样的状态。

而“悲凉”,主要是通过“破屋”“牵牛花”“秋草”“蝉”等意象体现出来的。

破屋本身就给人破旧之感,而作者又用“一椽”来修饰,更显现出房屋只剩下大梁这样的基本架构,遮挡不住朝来寒雨晚来风,更给人一种沧桑衰败之感。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1、《故都的秋》的主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域。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画,颂扬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爱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显露出愁闷、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明白得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内心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抓住重点,明白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应抓住以下两个重点来明白得文章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一,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抒情散文,其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值得在学习中深入体会。

作者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写出了北国之秋特有的品行,也抒发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秋之“清”、“静”、“悲凉”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之“深远的担忧”和“孤独、冷落之感”的主观色彩十分融合、和谐,可谓情形交融、浑然一体。

其二,在写法上,全文紧扣“清”、“静”、“悲凉”,选择不同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渲染、刻画,并对所写的景物都有一番专门的装饰与解说,注入了自己特有的感受与乐趣。

比如写北国槐树,渲染了安静的气氛,突出了“清”。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受,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同时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另外,那牵牛花的蓝朵,秋蝉的残声以及秋雨秋风,乃至被作者称为“奇景”的枣树,无不充满着浓浓的、悲凉的秋意。

它们是通过感性过滤后的“结晶”,因而也无不笼上了一层“深切担忧与孤独、落寞之感”的主观感情色彩。

3、品味《故都的秋》情形交融的特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专门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尽管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看起来离老百姓生活专门遥远。

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故都的秋》讲解共42页

《故都的秋》讲解共42页
《故 Nhomakorabea的秋》讲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故都的秋
中国古代有很多写秋的诗文,也留下了许多有关秋的名言佳句,如汉代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唐代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果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郁,意味隽水,文辞优美,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故都北平的秋味。

文章题目就大有深意。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而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别有一种文化意味暗含其中;“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文章开头就以一句感叹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抒发了作者对于秋的总体感觉,也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然而作者并没有沿着这个感觉往下写,而是宕开一笔,将江南的秋拿来与北方的秋作比较,突显了北国之秋的浓烈、酣畅。

那么,到哪里去导觅故都最有代表性的秋景呢?文章的3-11段就是对故都的秋的细致描写,这些描写也是最能体现作家审美情趣的地方。

他不写故都的皇家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顶多就是一笔带过:“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寺的钟声。

”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日常生活很遥远。

他关注的,更多是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

作者笔下的故都清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景致:
“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看到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静静地开着的喇叭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地上扫帚扫后的印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骨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秋蝉,衰弱的残声,“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秋雨“息列索落”,“一层秋雨一层凉”;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的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

生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灶房门口的枣子树,枣子、柿子、葡萄。

从以上的事物可以看出,作者所描绘的都是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既不稀奇,也不高贵,但带着一股老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一点落寞的感觉。

这些景物的选取,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破屋”,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槐花,而是已经落到地上,快要干枯的“落蕊”,以及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扫帚的痕迹……这些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里的“清”“静”“悲凉”,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

可以说,从寻常景象甚至破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正是达夫所独有的审美体验。

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困淡面略显忧郁的情调,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位传统且对故都怀有真挚眷恋的读书人能体验得到,也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挚。

最后三段是议论和抒情。

文章指出,无论是传统的文人学士,还是外国的诗人,都有很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写秋的名篇特别多,因此得出结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而最能代表秋的深味的就是这“北国的秋天”了。

文章最后再次将北方的秋与南方的秋作比较,进一
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挚怀恋。

在结构上,本文也非常精巧。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细腻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最后以议论和抒情收尾,进一步赞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构思巧妙。

在写景状物方面,本文极其精彩,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情与景完美交融,值得仔细体会、描摩。

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给人以悠闲、惬意的感觉。

又如:“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仿佛能拨动读者最微妙的感觉,给读者以通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可以独自徘徊,静静享受与自然交融的情趣。

描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适的,又是寂寞的。

本文在语言上也特别见功力。

文中有许多整齐的语句,排比句也很多,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现摘录一些并稍作品味。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先用两个单音节词,又以一个双音节词结尾,语势舒缓,为文章整体抒情氛围奠定基础。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味足,值得赏玩。

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遐想。

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家常事物来作比,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