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检验项目及其意义

肉制品检验项目及其意义
肉制品检验项目及其意义

检验项目及其意义

1、挥发性盐基氮

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挥发性盐基氮是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指示性指标。挥发性盐d基氮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破坏的越多,营养价值等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

挥发性盐基氮超标说明生产中可能使用了不新鲜的原料;也可能是肉制品在腌制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当,受细菌污染,导致超标。

2、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主要包括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属于广谱抑菌剂,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的细菌性感染及支原体病方面有良好效果。喹诺酮类药物若在人体内残留蓄积,可能引起人体的耐药性,长期摄入含有喹诺酮类药物的动物源食品,可引起轻度胃肠道刺激或不适,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大剂量或长期摄入可能引起肝损害。鉴于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农业部规定了“该类药物在动物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μg/kg(以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之和计)”。

3、达氟沙星

又名单诺沙星。本品是动物专用药。内服、肌注和皮下注射的吸收是较迅速和完全。本品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应用:本品为广谱杀菌药。对巴氏杆菌、支原体、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4、硝基呋喃类药物

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它酮、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原虫等病原体均有杀灭作用。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以治疗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所引起的肠炎、疥疮、赤鳍病、溃疡病等。

由于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农业部规定该类药物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5、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是合成的广谱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对于治疗禽类球虫病和鸡白细胞虫病疗效较好。鉴于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农业部规定了“该类药物在动物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μg/kg”。磺胺类药物在动物体内作用时间和代谢时间较长,人体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和肝脏损伤,以及过敏反应等。

6、己烯雌酚

是一种人工合成雌激素,在人造雌激素中是作用较强的一种,禁用。

7、生物胺总量

生物胺是一类碱性含氮化合物,食品中主要存在的生物胺包括组胺、腐胺、尸胺、酪胺、色胺、β-苯乙胺、精胺和亚精胺。生物胺产生的条件有3个:一是有可形成生物胺的游离氨基酸,二是存在可代谢产生氨基酸脱羧酶的微生物,三是适合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当大量摄入生物胺或自身去毒能力不足时,生物胺进入循环系统,体内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胃酸分泌、心脏输出、心跳过速,引起偏头痛、血糖升高和血压升高。

为原料的品质对生物胺的产生其关键作用,但其他变量(pH值、水分活度、氧化还原电位、NaCl、温度等)也对生物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在发酵后期和储藏期间生物胺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嗜酸乳酸菌或者肠杆菌脱羧酶活性

8、N-二甲基亚硝胺

致癌物质,较高的温度、较低的pH、较高的亚硝酸钠可以促进N-亚硝胺的合成,因此在肉制品加工中应控制这些因素从而减少N-亚硝胺的生成。

9、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氨基酸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

酱油是调味品,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的是产品的风味。

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可能是个别产品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达到要求发酵的时间;也有可能是产品配方缺陷的问题;还有可能存在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故意掺假的情况。

10、砷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食物中砷

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含砷农药、环境砷污染、含砷的原料等。食物中的砷以不同形态存在,包括无机砷以及有机砷,合计为总砷。砷主要通过饮水、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长期摄入无机砷可导致皮肤损害、发育毒性、神经毒性、糖尿病,严重可导致皮肤癌等。

我国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了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食糖、饮料、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特殊膳食用食品等食品中的总砷或者无机砷的限量。

11、土霉素

土霉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抑菌剂。四环素类药物(金霉素和土霉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和鱼饲料中,但是四环素类药物会与骨骼中的钙等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我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明确规定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在所有食品动物中最大残留限量肌肉100μg/kg、肝300μg/kg、肾600μg/kg。

12、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

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

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13、溴酸盐

溴酸盐是饮用水生产企业在用臭氧对原水进行消毒处理时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对人体的致癌危害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主要与水源中溴化物含量或消毒时使用臭氧的量有关系。如果水源中溴化物含量高或者加入的臭氧量大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溴酸盐超标。

14、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菌落总数是食品卫生状况的指示菌,如果食品中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属于卫生指示菌,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公众健康,而过度控制卫生指示菌和杀菌可能导致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升高,构成健康风险;2015年5月24日实施的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已删除了菌落总数这个指标。

15、铝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

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16、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为增加香辛料的保质期,防止霉变生虫,违规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熏蒸或添加。

17、山梨酸

山梨酸是一种良好的食品防腐剂,但是如果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18、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沙丁醇胺和西马特罗是俗称“瘦肉精”中的两种,由于该类药物长期食用有健康风险,农业部规定该类药物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

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该类药物能够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

1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食源性致病菌,在4℃的低温环境下仍可繁殖生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主要通过食入带有此菌的食物而感染。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规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熟肉制品和即食生肉制品中不得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可能导致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可能导致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等症状。在加工、烹饪中可通过加热食物使其中心温度保持70℃以上超过2分钟来杀灭该菌。

20、水分

水分是肉中含量最多的组成成分。肉中水分含量多少及存在状态影响肉的加工质量及贮藏性。GB 18394-2001《畜禽肉水分限量》,规定牛肉的水分含量≤77%,羊肉的水分含量≤78%。水分超标原因可能由于违规注水导致。注水的肉保质期较短,容易腐败,存在安全隐患。

21、大肠菌群

多年来,国内外都以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并评价和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有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食品中粪便污染的程度。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能引起腹泻、肠胃感染。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者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原因导致。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22、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细菌之一,常存在于潮湿的环境,如土壤、水、空气中,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1)原料水体受到感染;(2)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杀菌不彻底,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饮用水或容器内壁接触;(3)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23、甜味剂、防腐剂和食用色素

调味品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主要是甜蜜素)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超限量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甜味剂。

焙烤食品等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脱氢乙酸)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焙烤食品存在超范围使用食用色素(主要是苋菜红、亮蓝)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为增加产品卖相,或者弥补原料品质较低而

超范围超量添加,或者未准确计量,个别产品食用色素超标不排除掺假。

24、苯甲酸及其钠盐、二氧化硫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防腐剂,有防止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食品中不得超限量、超范围使用。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在食品中不得超限量、超范围使用。

25、克伦特罗

克伦特罗是β-兴奋剂的一种,可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能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克伦特罗是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长期食用残留克伦特罗的动物性食品,有可能引起人体四肢、面、颈部骨骼肌震颤,内分泌紊乱。

26、色值

色值是食糖外观的理化体现,反映杂质的多少,是评价食糖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标准GB 317-2006《白砂糖》、GB 1445-2000 《绵白糖》和行业推荐产品标准QB/T 1173-2002 《单晶体冰糖》、QB/T 1174-2002 《多晶体冰糖》等都对其对应产品的色值进行了规定,并作为划分质量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27、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主要包括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

可使肉制品呈现鲜艳的红色,也能够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和繁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不超过30mg/kg。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且在酸性条件下(如胃液中)易与胺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一般为误食)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临床上表现为口唇、指甲发钳、皮肤出现紫斑等缺氧症状,同时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

28、铝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成品检验工作流程模板

1.目的 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防止不合格出货,及时发现、纠正产品质量隐患,保证产品质量。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加工、制造的各类产品的成品出货前的检验。 3. QA检验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首件检验生产 生产 检验员 OQC组 长 QE PIE/OQC组 长/PQC组长 OQC PIE 生产部 OQC组长 检验员 OQC组长 /PQC组长 /PIE OQC主 管 检验员 PIE 每一订单生产的第一台机送OQC检验 按订单、样机、检验标准或规范、 说明书、ECN、料表、设计文件作 首件检验 填写《首件检查表》(外观、功能) QE对首件及《首件检查表》确认,并 签署合格与否意见 OQC、PQC和PIE对机确认, 不合格发出《OQC检验报告》,注 明首件检查 工程PIE分析原因,发出《坏机 分析报告》 已投产机返工,生产再重送首件 首件检验合格,OQC通知生产线组长在 《首件确认表》上签字确认后,生 产部批量生产 首件检验合格,OQC批量抽检 根据产品检验标准、规范,《产品检 验抽样规定》,设计文件,批量抽检 记录抽检的每台机流水号 首批检验合格机抽一箱做整箱落地 试验 首批检验合格机(配有电源的产品) 抽一箱做24小时煲机试验 根据抽检结果填写OQC检验报告 批量抽检不合格PQC、OQC、PIE对机 确认 OQC主管在OQC检验报告上签字确认 OQC在生产部产成品送检单上填写 REJ,注明不良项目,发出《OQC检 验报告》, 工程PIE发出《坏机分析报告》,在 线指导生产线返工,返工后重新送 检 《首件检 查表》 《OQC检 验报告》 《坏机分 析报告》 开始 投产 检查结果首件不合格 首件合格处 批量检验抽检不合格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粪常规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前列腺液常规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精液常规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白带常规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 血沉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用于早孕诊断 肝功能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 肾功能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血糖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血脂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心肌酶谱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淀粉酶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 血凝四、五项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 CEA 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Β-HCG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 风湿三项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 乙肝五项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 免疫三项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SC)审查细则

生产许可证 新法的相关消息(P1)及详细的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P2-P14)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作为新《食品安全法》的配套规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同步实施。那么《办法》实施后,对食品生产企业、消费者来说有哪些改变?一起来看看。 新《办法》变化:五取消、四调整、四加强 上述相关人士透露,新《办法》最主要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是“五取消”“四调整”“四加强”。 “五取消”指: 一是取消部分前置审批材料核查; 二是取消许可检验机构指定; 三是取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收费; 四是取消委托加工备案; 五是取消企业年检和年度报告制度。 “四调整”指: 一是调整食品生产许可主体,实行一企一证; 二是调整许可证书有效期限,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由原来3年的有效期限延长至5年; 三是调整现场核查内容; 四是调整审批权限,除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食品原则上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生产许可审查外,其余食品的生产许可审批权限可以下放到市、县级食品生产监管部门。 “四加强”指: 一是加强许可档案管理; 二是加强证后监督检查; 三是加强审查员队伍管理;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5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和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烧烤肉类、肉脯类和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发酵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发酵香肠类和发酵肉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1)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当肝细胞损伤时,可因肝细胞坏死、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些酶释放出来,使血清酶活性增高。有些酶在肝脏病变时合成减少或病理性生成亢进或排泄障碍,致血清中活性降低或升高。因此,测定血清酶的变化可诊断肝脏病变、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谷丙转氨酶(ALT):轻微的肝细胞受损,活性可增高一倍,是肝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及酒精、药物和化学毒物等各种因素致肝损害均可升高;ALT虽非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指标之一;原发性肝癌若ALT持续增高可能并有肝坏死存在;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ALT可有轻中度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与ALT基本相同,ALT在肝细胞轻微损伤即可逸出,而AST须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逸出。在肝炎损伤时ALT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大于AST,当AST明显增高(AST>ALT)提示重症肝炎、严重肝损伤。另外,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丰富,故当心肌梗死时AST活性增高。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临床意义:1、肝病时总蛋白通常无显著变化,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球蛋白合成增加,因此总蛋白量不变,不能单纯根据TP判断肝损害程度。2、白蛋白在急性肝病时一般不具有预后的作用。 3、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 )大于1.5以上为正常,<1为倒置,提示肝脏损害严重,持续时间长,则预后较差。 4、总蛋白低于60g/L 称为低蛋白血症,病因基本同白蛋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①肝细胞病变;②蛋白质丢失过多如烧伤、肾病综合征;③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营养障碍、吸收不良;④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5、球蛋白增高见于①慢性肝脏疾病;②胶原性疾病;③慢性感染性疾病;④恶性疾病。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或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临床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各类黄疸以及了解肝脏损害程度。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均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肉制品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

出厂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肉质品) 以无菌操作:取25g均质剪碎的样品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吸取1:10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0稀释液,将以上稀释液以十倍递增方式各吸1ml分别放入两个灭菌培养皿内,交平板计数琼脂凉至50℃,注入培养基15ml,并转动使之均匀。同时将平板计数琼脂放入加有1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培养皿内,以做空白对照。等待其冷却凝固,然后将凝固的琼脂翻转,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

4.大肠菌群检验方法依据:GB4789.3-2010 培养基:红胆盐琼脂(VRBA) 以无菌操作:取25ml均质剪碎的样品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吸取1:10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0稀释液,将以上稀释液以十倍递增方式各吸取1ml分别放入两个灭菌培养皿内。将红胆盐琼脂(VRBA)凉至46℃,注入培养皿15ml,并转动使之均匀。同时将红胆盐琼脂(VRBA)放入加有1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培养皿内,以做空白对照。等待其冷却凝固后,再加3ml红胆盐琼脂(VRBA)覆盖平板表面。翻转平板,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选取菌落数在15CFU-150CFU之间的平板,从红胆盐琼脂(VRBA)平板上选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内,以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凡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

温州市九特阀门有限公司 产品制程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制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使处于生产线的不同阶段半成品都符合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稳定产品质量。现制定以下 一、目的 明确制程检验作业程序,对产品进行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二、范围 适用于生产线各加工工序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的过程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品管部负责产品制程中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与执行和质量记录保存。 2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 ①生产部各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稽核生产作业的质量状况,对异常及时进行排除或协助相关部排除。 ②负责制程点检验区域的生产秩序,以及不良品的改善与纠正措施的执行。 ③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其正常运作。 3.技术门 ①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技术更改的控制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 ②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完善图纸管理制度。 ③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④协同质检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采购部 ①保证供方交货准时性,提高采购产品合格率。 ②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各类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督、质量改进及改进结果的验收,以及质量索赔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③合格供应商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四、工作程序 1制程自主检验 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质检人员和车间主任,共同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 车间主任或主管均有督促所属员工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抽验所属员工各制程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2首件检验 操作者要严格按《首件检验制度》执行,对所生产的首件零件实施自主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后,送检验员检验。这对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线切割等设备靠编程和刀具来保证加工质量的,以及冲床等靠模具保证质量的批量产品,尤为重要。因此,每天、每班生产的第一件,或当机床、模具、刀具等因素变化后的第一件均应实行首件检验。首件应由操作者自检后加以标识,然后检验员按照产品生产工序、工艺规程,对首件样品进行全面检查、测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常生产。首检应保留必要的记录,如填写《首件检验单》。 3巡回检验 制程检验员每天在不同时段对各生产岗位进行巡回检验,依据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判定,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零部件检验记录单》上,若发现质量异常现象,立即责令操作者停止生产,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异常现象排除后,方可正常生产。若检验员无法判定,应及时填写《质量异常反馈单》,呈上级品管部门审核,或会同生产、技术、采购部门协商解决。对产生的不合格品要进行评审,当评审为返工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返工;当评审为降级回用时,可直接入库;当评审为报废时,要填写《废品通知单》,通知生产部门办理入废品库,并在废品上作好明显标识及时隔离保存。 4完工检验 ⑴在制的半成品完工后,经全检或抽样检验合格,检验员要在《加工路线单》上签字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良品经返工后需重新检验,合格签字后入库。 ⑵制程中的发现的不良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若出现批量不良品则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装配线上不良品处理 在装配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已从半成品库领出)时,要求退回仓库申请换料,首先装配车间对现场不良品进行管制,然后填写《装配线内不良品处理单》转品管IQC 判定,IQC检验时必须将判定结果在换料单上注明,需说明是来料不良、作业不良或其他方面原因,同时品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开阳光正医院检验科

血常规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如:痔出血,月经过多,消化出血,产后或手术后大量出血,钩虫病) 2、白细胞计数 (WBC)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 :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 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3、白细胞分类 临床意义: 增加: 中性粒细胞 :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 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 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 X 线和镭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嗜碱性粒细胞:见于速民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4、血红蛋白( HGB )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 : 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减少多于红细胞的减少 5、红细胞压积( HCT ) 临床意义: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6、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 临床意义: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各型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 B12 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减少:再障 7、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临床意义: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针,增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 营养不良性贫血 8、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临床意义: 增大 : 急性溶血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减小 : 严重缺铁性贫血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临床意义: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10、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11、血小板计数 (PLT) 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 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 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 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 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 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 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 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 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 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 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 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 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OS50-300G/L(G=106) 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 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 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 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 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十五:血沉ESR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 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 及高球蛋白血症 正常参考值:男0-15mm/h 女0-20mm/h 十六:尿比重SG 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 肾功能不全 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 不全、糖尿病 正常参考值:1.010-1.030 十七:尿酸碱度PH 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 结石、酸中毒 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 系统感染等 正常参考值:5-8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 丙氨酸转移酶(ALT) 增高: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中毒型肝炎、胆管炎、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组织受损、药物性肝损害(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抗癌药、四氯化碳、酒精、铅、汞等)。 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r-谷氨酰转移酶(GGT)又称为r-谷氨酰转肽酶(r-GT) 增高:胰腺癌和泛特氏壶腹癌、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变活动期、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阻塞、肝癌等。 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心肌梗塞、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肺梗塞、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肺癌等。(由于各组织中LDH含量较血清高上千倍,微量损伤也足以引起血清LDH升高,故该项检查敏感性较高,正因为如此,其特异性就相对较差,但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分析无明显原因升高的LDH及其同工酶,可以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病人提供线索)。(同工酶有:LD1—LD5) 胆碱脂酶(CHE) CHE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胆碱酯酶在肝脏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 增高: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 减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中毒时,其活性明显降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阿米巴肝炎),肝脓肿和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患者ChE活性降低,各种肝病时病情越差,其活性越低,持续降低无回升迹象者多预后不良;肝、胆疾病都会引起ALT、r-GT升高,往往难以进行鉴别,如果增加ChE测定,可以发现ChE活性降低者均为肝脏疾病,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营养不良时亦可减低。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AST 正常参考值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GG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ALP 正常参考值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LDH 正常参考值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DBIL 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IBIL 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肉与肉制品的检验

第九章肉与肉制品的卫生检验 §9—1 概述 一、肉的概念 肉的种类很多,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是牛、羊、猪、禽.兔肉,其次是马、骡、骆驼和狗肉。肉类食品是最富有营养的食品之一,不仅含有大量的全价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味道鲜美,饱腹作用强,吸收率高。因此,肉类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肉的概念,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加工利用场合其含义是不同的。从广义讲:凡是适合人类作为食品的动物机体的所有构成部分都可称为肉。包括胴体、血、头、尾、内脏、蹄等。而在食品学和商品学中,肉则是指:畜禽屠宰后除去毛或皮、血、头、尾、蹄和内脏的畜禽胴体,而头、尾、蹄、内脏等则称为副产品、下水或杂碎。因此,胴体所包容的肌肉、脂肪、骨、软骨、筋膜、神经、脉管和淋巴结等都列入肉的概念。而在肉制品中所说的肉,仅指肌肉以及其中的各种软组织,不包括骨和软骨组织。精肉则是指不带骨的肉,去掉可见脂肪、筋膜、血管、神经的骨骼肌。 在屠宰加工和肉的冷冻加工过程中,根据肉的温度将肉分为热鲜肉、冷却肉和冷冻肉。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肉是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及骨织等组成的,其中组成的比例依家畜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育肥程度而有所差异。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肉是由水、含氮有机化合物、脂肪酸甘油酯、糖类、盐类、多种金属及各种酶组成的复杂构成物。 肉类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0~20%,其组成中不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富含一般植物性食品所缺乏的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等,故肉类

食品比植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高。肉类食品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肌凝蛋白、肌肽、肌酸、肌酐和嘌呤碱等水溶性非蛋白氮。这些物质是肉汤鲜美的主要来源,给人在进餐时以美味的享受。 二、肉在保藏中的变化 屠宰后的动物肉类,一般经过肉的僵直、成熟、自溶和腐败4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有的对改善肉品质量有益,有的则严重降低肉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这些变化既有条件性和阶段性,又是连续甚或同时发生。成熟和自溶阶段的分解产物,为腐败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物质。一般认为,前两个阶段的肉是新鲜的;自溶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腐败变质的开始,市售鲜肉大部分是在成熟状态;其后,外界污染的微生物逐渐深入肌肉深部,使肉逐步分解,出现自溶和腐败现象。 肉类腐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使肉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低分子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代谢产物的含量与肉的腐败程度成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某些低分子代谢产物如氨及胺类化合物、硫化氢等的测定来判定肉的新鲜度。 §9—2 新鲜肉的检验 肉品鲜度指的是肉品的新鲜程度,是衡量肉品是否符合食用要求的客观标准。肉品鲜度的检验包括感官检查和理化检验。 一、感官检查: 感官检查主要是从肉品的色泽、粘度、弹性、气味和煮沸后肉汤透明度等方面来判定肉的新鲜度的。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检验的。 冻猪肉卫生标准

肉制品的质量检验

肉类企业培训教材:第八章肉制品的质量检验 第八章肉制品的质量检验 一、如何检测肉及肉制品的一般细菌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 1、一般细菌数 在无菌条件下称取样品10g,放入灭菌的均质杯或胃蠕动均质器的样品袋中。然后加入90mL灭菌生理食盐水,进行均质。样品的悬浮液就成为10倍稀释液,根据需要还可用灭菌生理食盐水稀释成100倍、1000倍,从每个稀释度中分别取1mL放入两个灭菌的平皿中。然后将加温溶解的灭菌标准琼脂培养基(冷却到45℃左右)约20mL注入平皿,充分混和之后让其凝固。 待培养基凝固后,为使其表面干燥,将平皿盖移开放置数分钟再将平皿倒置放入35~37℃的培养箱里进行培养。培养48±3h之后,对繁殖出的菌落进行计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就可得出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 2、大肠菌群 称取约10g样品放入灭菌的均质器或胃蠕动均质器的样品袋中,加入灭菌生理食盐水90mL,用均质器或胃蠕动均质器进行均质。将与双倍浓度的灭菌BGLG培养基等量的样品悬浮液装入3根10mL 的试管(试管中放有小倒管)中,在35℃条件下培养24.48h。 培养后确认在BGLB培养基中的小倒管(杜汉氏管)里是否产气,若产气,则用白金耳将产气管转涂在EMB培养基上;在35℃条件下,培养24h,取2个以上典型菌落和非典型菌落接种到乳糖肉汤培养基(LB)和普通琼脂斜面上,在35℃条件下,再培养48h。凡在LB培养基上产气的,从普通琼脂斜面上挑菌作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3、沙门氏菌 用EEM培养基对样品原液进行调整(前增菌),然后再用四硫磺酸盐(或亚硒酸盐培养基)增菌培养基,在37℃条件下进行24h增菌,然后使用以下的培养基进行确认试验。 用DHL培养基进行平板培养,把黑色菌落接种到TSI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深层部分(穿刺)若产生变黄或变黑的气体、斜面(涂抹)表面变成红色就是阳性。 另外,用SIM培养基培养,若培养基整个变黑也说明是阳性。或用赖氨酸脱羧试验培养基培养,若培养后呈紫色就说明是阳性。确认试验的培养条件都是在37℃,18-24h。 TSI琼脂培养基培养时:深层都变黄或变黑(葡萄糖分解和产生H2S的结果);发生裂纹或气泡(产生性),斜面部为红色(乳糖及蔗糖不分解)。 SIM培养基:培养基整个变黑(有运动性,产生H2S);培养基上层未褐变(IPA试验阴性),没有吲哚反应。 以上检查在推定阶段为阳性时,仅认为推定阳性,确定时还要看血清试验的结果。 二、测定肉及肉制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的含量 1、水分(Moisture) 称取样品:用药匙将样品瓶中的样品充分混合以后,取约2g样品放入精确称量后的称重(Cg)中,盖上盖子,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Ag)。 干燥:将称重罐的盖子打开,放入恒温干燥箱中,要求在135±2℃条件下加热干燥2h。 称重:干燥以后盖上盖子放入保干器中约1h左右待放凉之后,正确称重(Bg)。

检验科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生化室检验项目一览表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方法参考范围单位取报告时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ALT)速率法 0-40 U/L 上午9:30之 前标本,11: 00取结果,9: 30之后的标 本下午3:00 取结果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 定(AST)速率法 0-40 U/L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ALP)速率法40-150 U/L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GGT)速率法 0-50 U/L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PA)免疫比浊法0.170-0.420 g/L 血清总蛋白测定(TP)化学法60.0-80.0 g/L 血清白蛋白测定(ALB)化学法35.0-55.0 g/L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IL)化学法 2.0-22.0 u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化学法0.0-7.0 umol/L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TBA)酶促法0.0-10.0 umol/L 肌酐测定(Cr)酶促动力法54-133 umol/L 尿素测定(Urea)酶促动力法 1.80-7.70 mmol/L 血清碳酸氢盐(HCO3)测定 (TCO2)酶法 22.0-33.0 mmol/L 血清尿酸测定(UA) 各种免疫方 法 149-407 umol/L 血清胱抑素测定(CYC)比浊法0-1.02 mg/L 葡萄糖测定(Glu)酶法 3.50-6.10 mmol/L 钾测定(K) 离子选择电 极法 3.50-5.50 mmol/L

钠测定(Na) 离子选择电 极法 135.0-145.0 mmol/L 氯测定(Cl) 离子选择电 极法 96.0-108.0 mmol/L 钙测定(Ca)比色法 2.10-2.60 mmol/L 镁测定(Mg)比色法0.70-1.10 mmol/L 无机磷测定(IP)比色法0.81-1.62 mmol/L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化学法 3.10-5.20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化学法0.56-1.7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HDL-C)化学法 1.00-1.5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LDL-C)化学法 1.90-3.10 血清载脂蛋白AⅠ测定(ApoAI)免疫比浊法 1.0-1.6 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ApoB)免疫比浊法0.75-1.00 血清载脂蛋白α测定Lp(a)免疫比浊法0.00-300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Hs-CRP)免疫比浊法0.00-3.00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速率法24-170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速率法114-240 血气分析1小时血酸碱度(pH)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CO2)35-45 mmHg 氧分压(PO2)75-100 mmHg 碱剩余(BE)-3~+3 mmol/L 组织间液碱剩余(BEecf) 缓冲碱(BB)46-52 mmol/L 碳酸氢盐(HCO3)23-31mmol/L 二氧化碳总量(TCO2)24-32 mmol/L

肉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菌落总数 一、依据:GB4789.2—2010 二、目的: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三、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恒温培养箱:(36±1)℃ 2恒温水浴箱:(46±1)℃。 3天平:感量为0.1g、振荡器。 4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5无菌锥形瓶:容量250mL、50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6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7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四、培养基和试剂 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2磷酸盐缓冲液 3无菌生理盐水 五、检验步骤 1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捣碎机杯内,8000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2用 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 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3按5.2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4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 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在进行10 倍递增稀释时,吸取 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 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5及时将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46 ±1)℃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 六、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 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七、结果与报告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计算: N=∑C/(n1+n2)d 3 4 0 5 6 7 菌落数小于100 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 CFU 时,第 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 2 位数字,后面用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大肠菌群计数(平板计数法) 一、依据:GB4789.3—2010二、目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项目标本参考值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浆)5~34U/L 增高: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性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血吸虫病等。严重肝损伤时出现转氨酶与黄疸分离的现象,即黄疸日益加重,而ALT却逐渐下降。重症肝炎及肝硬变有肝细胞再生者,可有AFP升高,而ALT下降。其他ALT升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瘀血、脑出血等)、骨胳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分泌疾病(重症糖尿病、甲脏腺功能亢进)、服用能致ALT活动性增高的药物或乙醇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浆)9.0~48.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6-12小时显著升高,48小时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胸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的药物等。 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浆)31~115U/L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ALP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阻塞性黄疸,ALP显著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增加。肝局限性胆管阻塞(如肝癌)ALP明显升高,而胆红素不高。肝细胞性黄疸,ALP正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ALP正常。骨胳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ALP 可作为佝偻病的疗效的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L)血清(浆)89~221U/L 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溶血可致LDH假性升高。 谷氨酸转肽酶(GGT)血清(浆)0.0~53.0U/L 增高: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GT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嗜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

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1.肝功能1 包括: ALT AST TP ALB TBIL DBIL ALP GGT ALT : 谷丙转氨酶 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2.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转氨酶都高于正常水平,应该积极治疗。 5.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 AST:谷草转氨酶 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常见疾病: 1.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肝癌中毒性肝炎, 多种药物和化 学制剂,如红霉素、四环素、异烟肼、保泰松、氨甲喋呤、避孕药等都能引起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2.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也是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 3. 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升高。 4.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是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此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妊娠期,亦可出现一过性谷草转氨酶升高。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引的大小在判定病情发展程度时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肉制品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审批稿

肉制品检验报告与原始 记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出厂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肉质品) 3.菌落总数检验方法依据: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 以无菌操作:取25g均质剪碎的样品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吸取1:10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0稀释液,将以上稀释液以十倍递增方式各吸1ml 分别放入两个灭菌培养皿内,交平板计数琼脂凉至50℃,注入培养基15ml,并转动使之均匀。同时将平板计数琼脂放入加有1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培养皿内,以做空白对照。等待其冷却凝固,然后将凝固的琼脂翻转,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 1号样品: 2号样品: 3号样品:

4号样品: 5号样品: 4.大肠菌群检验方法依据:培养基:红胆盐琼脂(VRBA) 以无菌操作:取25ml均质剪碎的样品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吸取1:100稀释液放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1000稀释液,将以上稀释液以十倍递增方式各吸取1ml分别放入两个灭菌培养皿内。将红胆盐琼脂(VRBA)凉至46℃,注入培养皿15ml,并转动使之均匀。同时将红胆盐琼脂(VRBA)放入加有1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培养皿内,以做空白对照。等待其冷却凝固后,再加3ml红胆盐琼脂(VRBA)覆盖平板表面。翻转平板,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选取菌落数在15CFU-150CFU之间的平板,从红胆盐琼脂(VRBA)平板上选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内,以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凡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1号样品:

动物卫生监督所肉及肉制品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范文

动物卫生监督所肉及肉制品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为消除肉及肉制品各环节的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我旗肉及肉制品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旗严格按照《XX市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巴食安委〔2014〕17号)要求,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全力推进,扎实认真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为保证此项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动监所高度重视,将肉及肉制品专项治理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所肉及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切实保障本次专项治理工作能起到实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报纸等形式,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广泛向群众宣传专项整治的意义,激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重点、集中排查。一是明确了此次治理重点。在畜禽养殖环节,重点治理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滥用抗生素、出售病死畜禽等行为,深入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在畜禽屠宰环节,检查畜禽定点屠宰企业27家次,对屠宰

场生猪进场进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查检疫证明、免疫耳标、健康状况。在肉制品加工环节,积极配合质监局,检查了肉制品加工企业2家,重点治理从非定点屠宰企业购进鲜肉、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原料肉品加工食品、对超市轮回检查了28家次,检查了60家次肉品销售点,对储藏、冷冻的肉食品实行分装检疫。二是集中开展隐患排查。采取集中时段、集中力量、联合执法等形式,深入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对全旗范围内超市、饭店、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并要求各超市、饭店、学校食堂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加强落实进货索票索证制度,确保隐患排查到位。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检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企业、屠宰场、超市、饭店、学校食堂19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09人次。今年共2次配合XX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对养殖环节生鲜乳抽检了120个样品,对收购企业抽检了40个样品。经过检查,查扣不合格动物产品3700公斤,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此次专项整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市工作要求和文件精神,持之以恒,全力以赴,更加深入地开展好肉及肉制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全旗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