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火器的发展及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火器的发展及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
摘要:明代创制精良的各种火器是我们祖先富于创造,长期探索获得的,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为我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其中火器研制者创造的火器技术,为近代火器技术的发展,启发了思路。
同时明代火器与火器部队的出现,极大地改革了传统的作战思想,为中国军事向近代的演变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明代;火器;编制装备;训练内容;战法变革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伴随社会经济的增长,矿冶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中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以及外族的不断侵扰,火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在我国火器发展史上史空前的。
由于火器的大量制造和使用,使得明代火器技术思想的成熟和火器的大发展,逐渐形成了火器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包括了火器制造与使用的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诸如钢材冶炼,火药配置,制造火器,因器练兵等问题。
可以说明代火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明代军事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一、明代火器的发展
1、对火药配方的认识
茅元仪著《武各志》载:“虽则硝、硫之悍烈,亦籍飞灰而匹配,验火性之无戒,寄诸缘而合会。
硝则为君而硫为臣,本相须以有为……亦并行而不悖,唯灰为之佐使,……”。
又说:“硝性坚而硫性横。
”何汝宾在《兵录·火攻药性》中说:“硝,硫为之君,木灰为之臣,诸毒药为之佐,诸气药为之使。
”两者用君臣佐使的关系比喻硝,硫,
灰等成份在火药中所处的不同地位,阐述了硝,硫,灰在火药中的不同火攻特性和作用,说明他们之间只有配伍得当才有火攻之妙。
赵士桢还针对空气温度对火药组配比率的影响,在《神器谱或问》中率先提出根据地区气候燥温之别,组配硝,硫,灰量。
要求在配制火药时要“权度我中华九边,沿海之宜,再较晴明、阴雨、凉爽、郁蒸之候,备科制药,一如秦民之守秦法,是亦足称用兵得算。
”上述这些都表明,当时对火药配方的定性定量的认识,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也为当时配制火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2、火药的配制工艺
(1)制硝法
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载:“提硝用泉水或河水、池水,如无以上二水,或甜井水。
用大锅添七升水,下硝百斤。
……再烧一煎,出在瓷瓮内,泥沫沉底,净硝其中。
放一、二日,澄去盐碱水,刮去底泥,用天日晒干。
宜在二、三、八、七月,余月严寒不宜。
”中国天然硝杂质较少,硝酸钾含量较高,故用水溶后出去在上面漂浮的杂物,再熬炼溶液使之再结晶,并多次重复操作,即可从溶液中结晶出更纯的硝。
(2)制硫法
茅元仪在《武各志》载:提黄,每锅用水五、六碗,烧滚,然后下黄三、四十斤,煎开。
出在瓷盆内,澄一日,去黄底坐加水入锅,在煎澄,通用黄硝。
又日,用好硫磺十斤,将麻油先制,去油后用。
去硫磺内油法,先将硫打豆料样碎块,每斤硫磺用麻油二斤,入锅烧
滚,再下青柏叶,然后入硫磺在滚油内。
待油面含上黄泡起至半锅,随取起,安在冷水盆内,倒去硫上黄油,净硫凝,一并在锅底内者是。
取起打碎,入柏枝汤内煮,洗净听用。
依载,向锅内加水,待煮沸至100℃时下硫,煎开使之熔化,剔去上浮杂质,再澄,仍取上部,这样反复取便使硫呈纯净状态。
这种通过蒸馏法从黄铁矿中提取硫,经再结晶法提制,硫的纯度已经很高了,基本上可达到制造火药的要求。
(3)制碳法
木炭是火药中的可燃剂,主要由化学元素碳组成,其质量优劣影响火药的燃烧速度。
因此选择木炭,材质上要求柔软,含纤维结构多,很少有树脂,而且碳化前必须去节去皮,以春天嫩枝为最好,自然烘干。
焙制成炭,碾成粉末,同硝,硫混合一起,按确定的比例拌合,配制成火药。
(4)配置成火药
关于配制火药的工艺,茅元仪在《武各志》中作了叙述,即将提炼过的硝,硫,炭按配制火药的要求,称准分量,按配量比例,“分作三槽,定碾五千八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槽,出槽,拌成粒如黄豆大或绿豆大,须入手心燃之,不觉热方可.”接下又说:“将硝,硫,碳个研为末,照数兑合一处,用水两碗,下在木臼,木杵舂之。
不用石舂者,恐有火也。
每一臼舂可万杵。
若舂干,加水一碗,又舂,以细为度。
好清水舂,换出硝中碱气至尽……若添水舂至十数次一者,则将一分堆于纸上,用火燃之,药去而纸不伤。
”则是合格制品。
茅元仪在总结火药制造技术要领时,
精辟地写道“合药不厌精,碾药不厌细,捶打不嫌多,筑虚最所忌”,同时也注意到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如用木杵防止产生火星而燃爆。
3、火器的制造方法
赵士桢在《神器谱》中介绍了制枪炮用的冶炼法:将铁放在炉中冶炼时,先“用稻草戳细杂黄土频洒火中,令铁尿自出,炼至五六火,用黄土和作浆,入稻草浸一二宿,将铁放在浆内,半日取出,再炼,须炼至十火之外,生铁十斤,炼至一余斤,方熟。
”茅元仪在《武各志》中载制炮用钢冶炼法:“制威远炮,须用闽铁,晋铁次之,炼铁炭火为上,煤次之,铁在炉,用稻草戳细杂黄土频洒火中,令铁尿自出。
炼至五六火,用黄土和作浆,用稻草浸一、二宿,将铁放在浆内,半日取出再炼,须炼至十火外,生铁五七斤,炼至一斤,方熟。
”由此可知明代的制炮用铁已经开始用钢。
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含碳量仍较高。
焦勖在《火攻挈要·造作铳模诸法》中介绍铸炮其法是在铸炮前先制作炮身的外模和内模。
他认为:“外模用干久楠木和杉木”作材料,按所铸火炮各个部分的外形尺寸制成模型安装在炮上,尔后“用上好胶黄泥和筛过的细沙按二八相掺,或用本色砂泥亦可,用羊毛抖开,参入泥内和匀作径,”逐次涂在炮模上,“每次约可寸许涂匀”,并选用粗如手指,长与炮身相等的铁条“从头迷缠至尾,均匀箍紧,再涂泥,经数月风干后即成火炮外模”,“干毕,将木心敲出,用炭火入模内”,在泥模内微烧,便成为火炮外模,“听候下窑铸造。
内模制作;模心用铁,照本铳空径长短打成铁心,”其铁心之头部长出炮身
三尺,以便栓绳提放之用。
内模制成后封干待用。
铸炮时,用起吊装置将外模吊套于内模之外,用两模轴心合一,便是炮管厚度,而后用青铜或钢铁溶液浇铸两壁之间的空隙,冷却后除去内外模,最后再加工成合用的火炮。
焦勖所用的有模铸造法浇铸火炮较茅元仪所用的分段锻接法是更加先进的,铸成的火炮整体机械强度也较高,在当时是提高炮筒性能的一种新式铸炮法,但是由于所用铁本身机械性能(导热性高,受热后易膨胀,强度降低)及发射时填药量不稳定导致火炮连续发射后易炸膛。
因此明代对火炮的应用多为一次发射和数次发射,难以形成持续的密集火力,从而对战术思想产生相应的影响。
二、火器技术的发展对军事的影响
由于明代火器不断仿制外来枪炮和对各种传统火器进行改进和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火器,使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变革。
1、军队编制装备的变革
首先这一变革以戚继光的水兵营,步兵营,骑兵营,车营,辎重营的变革最为明显。
据《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杂记》所载,火器手的人数占军队编制的比例由洪武年间的10%增长到50%;骑兵营火器装备率为38.7%,车营火器装备率为41%,辎重营为58%。
比例大幅度增长。
其次军队的体制编制是以它所拥有的武器装备为前提的,任何一种先进武器装备的出现和大量使用,都会促使军队产生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随着火器的新发展和战争中的普遍应用,引起明代
军队内部结构和编制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在明代创建了专门的火器部队。
组建神机营,使火器兵逐步从步兵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兵种。
组建火器车营,较好的解决了火器的机动作战问题。
车营有重车营、轻车营和车步骑营几种编组形式。
车营实为火器营。
火器既有战车屏蔽,又可因车而便于机动作战。
车步骑营作为炮兵,骑兵,步兵诸兵种合成部队的一种形式,是火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着一种新的战斗力,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2、军事训练内容的变革
这种变革的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对仿制的佛朗机、鸟铳,新创制的虎蹲炮、将军炮等各类火器的使用训练。
茅元仪所述:“火器既精必当尽法教演,置坚厚木牌一座,高五尺,阔一尺,油黑色,中小红园牌一面,径五次,初放打由五六十步渐至百步及百余步外,以次渐加,中牌者破格后赏。
”在练兵思想上以戚继光练兵最具有代表性,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因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敌情,地形,确定训练内容和方法。
“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敌善用倭刀,长于步战,惯于伏击,常小股多路进攻。
”于是戚继光创制了鸳鸯阵法,注重基本阵型和阵型变换的训练。
隆庆元年鞑靼再次叩关,遂调戚继光赴蓟州统兵,戚继光根据敌善骑射和蓟州一带地理特点,认为“寇入平原,利车战。
在近边,利马战。
在边外,利步战。
三者迭用,乃可制胜”。
因此,他便注重车战和骑术训练。
在这种训练中,采取车、步、骑合用,创制七个车营,每营以车兵、步兵、骑兵建制,配置火器和兵器,按照
实战要求协同作战的练兵。
上述训练内容的变革,正是明代火器不断发展的结果。
三、明代对于火器发展和运用的启示
明代火器的大量使用,以及火器部队创立所产生的新战法和趋于近代的战术精神,曾在当时的战场上经受过了考验,取得了成功,证明了明代火器不断发展对军事领域产生的相应影响符合了客观事实和战争规律。
虽然由于火器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还未发展到完全冲出冷兵器时代,没能最终挽救明朝灭亡的终局,但这种重视火器研制与使用的精神,代表着明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