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政治考题答案(参考)

合集下载

政治考试题目30题及答案

政治考试题目30题及答案

政治考试题目30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以上都是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国家C. 政府D. 政党6.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A. 计划生育B. 保护环境C. 节约资源D. 以上都是7.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维护社会稳定C.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是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以上都不是9.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以上都是10.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1-5 A D A A A 6-10 D A A D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国家层面B. 社会层面C. 个人层面D. 家庭层面1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受教育权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5.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以下哪些政策?A. 计划生育B. 保护环境C. 节约资源D. 促进就业答案:11 A B C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政治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政治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政治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社会矛盾答案:B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人民当家作主B. 共同富裕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依法治国答案:C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 人民当家作主B. 依法治国C. 多党合作D. 政治协商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B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社会矛盾答案:B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四个自信D. 三个代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 世界是物质的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物质决定意识D.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答案:A、B、C、D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下哪些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答案:A、B、D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包括:A. 人民当家作主B. 共同富裕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依法治国答案:C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包括:A. 人民当家作主B. 依法治国C. 多党合作D. 政治协商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024高考文综政治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

2024高考文综政治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

2024高考文综政治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多党制为基础答案:D2. 2023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

这体现了:A. 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B. 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C. 全国人大行使任免权D. 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答案:B3. 下列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答案:B4. 下列关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A.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5. 下列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D. 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答案:ABCD(以下题目略)二、非选择题(共60分)36.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

该法规定,陆地国界是指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相邻国家的边界线,包括边界线上的界桩、界碑、边界线走向和界河等。

陆地国界法明确了陆地国界的划定、管理、维护、利用和保护等内容,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3.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委员会D. 国务院答案:A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同不完善的民主法治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要同不完善的社会治理之间的矛盾答案:B5.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A.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 为世界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和平C. 为中国人民谋发展,为中华民族谋进步D. 为中国人民谋安全,为中华民族谋稳定答案:A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A. 依法治国B. 依宪治国C. 依德治国D. 依规治国答案:A7.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8.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按人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A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人民当家作主B. 中国共产党领导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改革开放答案:B10.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促进:A. 世界和平与发展B. 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的统一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1.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BCDE12. 以下哪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答案:ABCDE13. 以下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E. 财产权答案:ABCDE14. 以下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依法纳税E. 劳动答案:ABCDE15. 以下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家监察委员会E.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6.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

统编版思想政治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统编版思想政治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A、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B、唯物主义只存在于古代,唯心主义只存在于现代C、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都是唯心主义D、唯心主义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基本矛盾,其中最根本的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A.富强B.民主C.和谐D.自由4、关于宪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宪法可以普通法律一样修改D.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B. 国际贸易壁垒普遍降低C. 金融市场相互开放程度加深D. 各国文化差异逐渐消失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水平C. 实现充分就业D. 增加企业利润7、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私人财产权8、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严重不足9、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引起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为了减少碳排放,某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024全国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全国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全国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 受教育权B. 荣誉权C. 知情权D. 选举权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依法纳税C. 参加劳动D. 享有言论自由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法治社会的基石?()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A. 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政协D. 人民法院答案:C(以下题目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1)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答案: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活动权等。

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卫祖国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

3.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其职责。

答案: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政治试题及答案大题

政治试题及答案大题

政治试题及答案大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3.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法治道路的重要性体现在: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4. 某市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计划引进外资企业,但部分居民担心环境污染问题。

请分析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案:在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其次,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标准;再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加强公众参与,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咨询,让居民了解项目情况,参与决策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5.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某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包括增加公共投资、减税等。

材料二:某国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由于财政赤字过大,不得不削减公共支出,提高税收。

请分析这两种政策的异同点,并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政策。

答案:两种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

不同点在于,材料一中的政府采取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和减税来刺激经济;而材料二中的政府采取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削减公共支出和提高税收来平衡财政。

政治考试真题试卷(含解析)

政治考试真题试卷(含解析)

政治考试真题试卷(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关于政治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无外乎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C. 政治制度不同于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D.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只有中国一种2. 中国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B)A. 共产主义社会B. 实现共产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共有产权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 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高原则是(C)A. 集中民主B. 党的领导C. 人民当家作主D. 民族平等和谐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B)A. 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集体所有制主导经济发展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的(D)A.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 实行全国一人一票选举产生C. 非国家行政机关的成员D. 执行国家元首职责的机关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形式,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2. 阐述中国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

(100字)中国是中国执政党,具有执政资格,对国家和社会担负领导责任。

中国的领导地位体现在它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3. 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

(80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它的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但也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回答以下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阐述你的观点。

1. 把全面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分析,你认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50字)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使人民当家作主?(120字)3. 如何正确对待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00字)。

(完整版)政治考题答案(参考)

(完整版)政治考题答案(参考)

1.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2.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3.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4.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

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1、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一个执政党,确定什么样的执政目标,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选择什么样的实现路径,进行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是衡量其执政能力的几个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思考和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这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

“人间正道是沧桑”。

90余载风雨兼程,我们党对革命建设改革道路进行了接力探索,最终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空中楼阁,它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谓前后接续、一体贯通。

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政治试题及答案

政治试题及答案

政治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00分)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2、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这是指()。

A、新事物区别于旧事物B、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C、新事物取代了旧事物D、新事物战胜了旧事物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共产党领导B、民主集中制C、多党合作D、人民当家作主4、在党的七大上对党的优良作风第一次作简明概括的是A、毛泽东的政治报告B、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C、朱德的军事报告D、中国共产党章程5、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相结合的产物()A、中国工人运动B、中国革命实际C、中国知识分子D、中国国情6、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照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经验论的错误B、唯理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7、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8、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 )A、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0、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

A、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C、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11、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A、为了人民,依靠人民B、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C、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D、完善立法体制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主体是()A、政府B、企业C、中介机构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A.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C2. 以下哪个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B3. 以下哪个属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国D. 全面从严治党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C. 坚持新发展理念D.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案:D5. 以下哪个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 独立自主B. 自力更生C.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D.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途径有:(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4)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2. 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包括:(1)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质量;(2)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3)实现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完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4)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3. 简述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其意义。

政治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政治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政治常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 维护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人民民主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案:D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 国家机关B. 人民C. 政党D. 社会团体答案:B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A5.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C、D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平等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B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属于:A. 政治权利B. 经济权利C. 社会权利D. 文化权利答案:A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体现了:A. 教育的普及性B. 教育的平等性C. 教育的强制性D. 教育的终身性答案:C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这体现了:A. 国家利益至上B.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C. 国家统一的必要性D. 公民责任的履行答案:D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这体现了: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强制性D. 法律的规范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A. 人身自由权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劳动权和休息权答案:A、B、C、D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答案:A、B、C、D3.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政策包括: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各民族共同繁荣答案:A、B、D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包括:A. 国旗B. 国徽C. 国歌D. 首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恩格斯于 1820 年 11 月 28 日诞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

他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就是"拉其次小提琴。

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参加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而且在传播和进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C.《反杜林论》D.《自然辩证法》【答案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C 选项,《共产党宣言》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合作拟定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用唯物史观阐明白国家的实质和其消亡的必定性;《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阅历和自然科学进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争论的总结。

2.慢慢"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进展更新了"发动机",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的进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对人工智能社会效用的评价是( )A.对客观事物进展规律的真理性评价B.对主体需要进展程度的认知性评价C. 受主体情感、爱好和爱好影响的主观性评价D. 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评价【答案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D 选项,对人工智能的评价需要主体的参与,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评价。

3. 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简洁劳动制造的价值大于简洁劳动制造的价值。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简洁劳动转化为简洁劳动( )A.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B.是市场管理部门事先规定的C.是商品生产者协商出来的D.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答案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D 选项,商品价值量是以简洁劳动为尺度计算的,简洁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洁劳动,简洁劳动转化为简洁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

政治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政治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政治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可感知性C. 运动性D. 多样性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不得:A. 批评国家机关B. 侮辱他人C. 泄露国家秘密D. 参加政治活动答案:C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唯物性答案:ABC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国家宏观调控答案:ABCD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人身自由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对)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对)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得在公共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错)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

(对)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政治考试题目30道及答案

政治考试题目30道及答案

政治考试题目30道及答案1. 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答案:国务院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是什么?答案: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审判机关。

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是什么?答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检察机关。

7.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8.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9.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包括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1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职权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监察权等。

13.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职责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等。

1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考试试题解析及答案

政治考试试题解析及答案

政治考试试题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其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A. 平等权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言论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ABCD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ABCD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三、判断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答案:正确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案:正确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2.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3.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4.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

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1、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一个执政党,确定什么样的执政目标,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选择什么样的实现路径,进行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是衡量其执政能力的几个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思考和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这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

“人间正道是沧桑”。

90余载风雨兼程,我们党对革命建设改革道路进行了接力探索,最终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空中楼阁,它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谓前后接续、一体贯通。

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在本质上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两个阶段共同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这条道路既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迥异,也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同;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体现了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

这条道路在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度保障、动力机制上具有创新性,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

这条道路在发展内容、发展布局、发展路径上具有全面性,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为总体布局的腾飞之路。

这条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发展目标的进步之路。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延续了并从根本上发展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期盼和追求,凝结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是通往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二、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推动人类发展和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寻求用先进理论来武装自己。

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以人类解放为己任,具有改变世界、变革现实的先进理论,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历史性选择。

这种清醒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由此成为我们党的鲜明特征。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一理论体系成功解决了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大基本问题。

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继毛泽东思想后,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问题,围绕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的方法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实践的理论体系,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永不止步、勇往直前;这是一个民族的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具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体现了我们党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强大的活力;这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自身的发展完善为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独创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理论自信。

三、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同样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

这一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一制度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一制度始终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这一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已经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回望这些年,正是始终坚持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我们不断抒写着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讲“中国经验”,这就是最重要的经验;讲“中国创造”,这就是最伟大的创造。

在未来的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仍然是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立足于实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又坚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所有制改革的成功道路。

一方面,推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积极寻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兼容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推动众多产业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放开准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传统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公有制、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三位一体的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形成完善的所有制形式,是发展生产力的制度前提。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固有的要求。

但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立足于实际,而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30年的改革发展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掘和动员我国庞大的民间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土地、技术、知识等,用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拓宽就业门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推动知识创新;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