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荆州古城保护条例
荆州古城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1.05•【字号】•【施行日期】2017.05.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荆州古城保护条例(2016年12月21日荆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2017年1月5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四章合理利用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荆州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荆州古城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荆州古城是指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古城历史城区。
第三条在古城范围内居住和从事保护、管理、利用及其他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古城保护遵循统筹规划、整体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古城保护工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市城乡规划、文物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城市管理、财政、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公安、工商行政、环境保护、交通、旅游、林业、民政、民族宗教、文化、水利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古城保护工作。
荆州区人民政府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古城保护实际需要,做好古城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对古城保护规划、保护名录、建设管理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和评审,提出决策建议。
第七条古城保护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护经费由市、区人民政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资助、提供服务、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古城保护工作。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古城保护的宣传教育,对在古城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破坏古城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举报。
荆州古城认知实习报告
荆州古城认知实习报告一、前言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中,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荆州古城,作为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本报告是我在实习期间对荆州古城的认知和体会的总结,旨在加深对古城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1. 荆州古城的历史沿革荆州古城,古称江陵城,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
自古以来,荆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
从东汉开始,历经南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荆州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城防体系和文化风貌。
2. 荆州古城的城防体系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边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
城墙盘旋于湖光水色之中,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伸展,状若游龙。
城墙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墙体坚固,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3. 荆州古城的文化遗产荆州古城内及其城周附近,有着众多的古迹名胜。
如关羽祠、宾阳楼、金凤腾飞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荆州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
其中,关羽祠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是海内外华人祭拜关公的首选圣地。
4.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近年来,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加强古城墙、城楼等硬件设施的保护的同时,还注重挖掘和传承古城的文化内涵,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三、实习体会通过实习,我对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荆州古城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其城防体系、古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保护和开发荆州古城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古城,才能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只有合理开发,才能充分发挥古城的旅游价值,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建议1. 加强古城墙、城楼等硬件设施的保护,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2. 深入挖掘和传承荆州古城的文化内涵,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规划说明书1210
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二章现状分析 (2)2.1优势Strength (2)2.1.1区位优势 (2)2.1.2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2)2.1.3景观优势 (3)2.2 劣势Weakness (4)2.2.1城市风貌 (4)2.2.2通视走廊 (4)2.2.3生活环境 (4)2.2.4交通组织 (4)2.2.5基础设施 (4)2.2.6旅游发展 (4)2.3 机遇Opportunity (5)2.3.1国内外旅游、文化休闲度假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5)2.3.2“旅游富市”发展战略的提出 (5)2.4 挑战Treat (5)2.4.1 文化问题 (5)2.4.2社会问题 (5)2.4.3 经济问题 (5)2.4.4交通问题 (5)2.4.5景观问题 (5)2.4.6旅游问题 (5)第三章规划依据 (6)第四章规划定位 (6)第五章规划设计原则 (6)5.1 古城保护、更新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原则 (6)5.2整体规划原则 (6)5.3突出三国文化的原则 (6)5.4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7)5.5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第六章规划策略 (7)第七章用地布局与分类分区 (7)第八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8)8.1“一环” (9)8.2 “五线” (9)8.3“十区” (9)8.3.1接待宾馆区 (9)8.3.2 东西堤街主题商贸区 (9)8.3.3关庙景区 (9)8.3.4 西蜀园—御河广场景区 (9)8.3.5三义园景区 (9)8.3.6屈宋园景区 (9)8.3.7三国文化艺术园区景区 (9)8.3.8东门城标景区 (9)8.3.9九龙渊公园景区 (10)8.3.10水乡风情景区 (10)第九章交通组织 (10)9.1道路系统规划 (10)9.2步行系统规划 (10)9.3停车场规划 (10)第十章绿化水系规划 (10)10.1绿化规划 (10)10.2水系规划 (11)第十一章视线通廊规划 (11)11.1宾阳楼视点 (11)11.2小北门视点 (12)11.3朝宗楼视点 (12)11.4西门视点 (12)11.5南门视点 (12)第十二章旅游线路规划 (12)第十三章照明设计 (13)13.1设计理念 (13)13.1.1主体突出、特征鲜明、强调建筑形象的塑造及总体效果 (13)13.1.2照明方式的合理选用 (13)13.1.3选择最佳的照明器具 (13)13.1.4现代智能控制系统的运用 (13)13.2设计主导思想 (14)第十四章重要地段设计 (14)14.1接待宾馆 (14)14.2三国文化艺术长廊 (14)14.3关庙片区 (15)14.4御河广场 (15)14.5屈宋园 (16)14.6大型实景剧“感知三国”表演区 (16)第十五章规划实施建议 (16)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中心;楚文化及三国文化历史遗存丰富。
浅议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荆州古城规划分析与建议
对荆州古城规划分析与建议一、荆州城市总体概况分析(一)、荆州市"八.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5年实现人均GDP4300元(90 年不变价为2640元),GDP五年年均增长15%左右。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52:28:20调整到1995年的47:29:24;工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90年的62:38调整到73:27;工业内部在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又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建材、冶金、电子等新的支柱产业;农业内部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48%提高到1995年的62%;乡镇企业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产值由1990年的53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368.3亿元。
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7元和1829元,分别比1990年增加2160元和1051元,市民消费结构中用于非食品支出比例不断增加。
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七五"末期的28%提高到"八五"末期的30%以上;教育事业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人口增长得到了合理控制,"八五"平均增长率仅为10‰;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5、"八五"期间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投入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工业技改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其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比重小;三是城市建设欠帐较多、城市发展速度不快;四是资金短缺,能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五是滞后的社会配套改革,抑制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宏观区域环境分析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
荆州古城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建议内容
2.进一步保护护城河,对北护城河(2.35 km)进行护坡及保护建设、绿化,并对整条护城河进行清淤疏通(12.2 km),总清淤量约718180 m3,并将清出的淤积物合理处理或清除;
3.连通古城周围水系(北湖、西湖、洗马池及内河水系),长约4.85 km;其余治理工作包括该区域的绿化、进一步清淤(北湖375597m3,西湖106803 m3)。
3.城墙外(西门-小北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西起古城西门,东抵古城小北门,总长3320米,总面积59.3公顷;绿地面积20.0公顷。
4.护城河外(南环路-郢都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东起南环路,西抵郢都路,绿地面积约为7.2公顷。
5.护城河外(四机路-城西美庐)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南起四机路,北抵太湖港,绿地面积约为5.4公顷。
3.重建、改造8座跨护城河桥梁及1座跨太湖港桥梁。
4.建设1座通向关公文化园的人行桥梁和2个地下人行通道。
5.在古城附近建设4座游客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64003平方米;以及4座停车场,工程总面积18248平方米,可提供500多个车位。
3
古城内外水系环境治理
该子项目内容是为了改善古城周边环境,尤其是治理正在被周边生活污水污染的护城河。包括:
3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城墙,还将沿土城墙内侧基脚建设总长8504米的挡土墙。此外,还将修复6座城门及城楼。
2
改善交通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
该子项目内容是为了解决古城内外的交通问题。
1.改善古城墙内外的环道(内环道10.28 km),还将建设配套设施,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路灯及绿化。
2.建设护城河外环路,长约8.8 km,还将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污水处理、供电、通信网络、路灯及绿化。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2)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前言荆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是一座优美的江城古镇。
荆州曾是楚汉交战的重要战略地点,早在两千年前就成为了文化和商业交流的中心。
荆州古城如今被誉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荆州古城的文化遗产,我们制定了以下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规划背景2022年是荆州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关键之年,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对荆州古城的需求,荆州市政府决定增加市里对荆州古城的投入,全面推进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推出一套全新的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一、荆州古城的文化保护1.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对古代建筑、街道、城墙等进行维修和保养。
2.制定荆州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荆州古城保护的具体内容、范围、标准和方法。
3.打造荆州古城文化遗产展馆,展示荆州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同时增强市民和游客对荆州古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二、荆州古城的旅游开发1.重整荆州古城的游览路线和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购物广场、餐饮设施等。
2.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如文化节庆、名胜古迹、宗教文化、农家乐等,增加游客体验和参与感。
3.完善游客服务,增设导游服务中心、紧急救援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保障。
三、荆州古城的城市环境提升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逐渐老化的市政设施,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2.将荆州古城绿化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对城市亮化工程进行巨额投资,提高夜景让市民和游客有更好的视觉体验。
3.加强社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增设公共休闲场所,打造市民休闲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结语本规划方案旨在全面推进荆州古城的保护、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市政府及市民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古城文化遗产,共建文明城市。
本规划方案将为荆州古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荆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希望市民和游客能够共同参与,共建古城,让荆州古城更加美丽璀璨!。
略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略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王维;陈辰【摘要】With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e-conomy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ancient city of Jingzhou is disappearing before our eyes. Jing-zhou city is a gre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deserve our protection and attention. Thus the ancient internal overcrowding, p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ife, historic build-ings damaged when a series of problems, we should correctly handle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is-sues. It is not a burden to allow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ior of the ancient cit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brought us, but gives us a city with many cultural connotations.%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而荆州古城正在人们眼前逐渐消失。
荆州古城作为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我们的保护与重视。
当古城内部人口拥挤、生活环境质量差、历史建筑破损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时,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的问题,让古城内部的历史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种城建上的负担,而赋予城市更多的文化内涵。
加强荆州古城保护传承荆楚文脉
荆州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城墙是国务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古城的建设群落,同步华夏的悠久历史,是绕不开的文化血脉。
随着历史的变迁,荆州古城越发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保护潜力。
一、荆州古城保护和功能现状堪忧一是古遗存和古街区保护现状堪忧。
古街区等传统住宅区内乱搭乱建情况严重,严重影响古城环境。
古城风貌杂乱,老建筑破败陈旧,拆建、改建、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材质、风格、色彩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小块改建和见缝插针式的建筑比比皆是,并且有11栋高层建筑,割断了古城的历史文脉。
虽然古城肌理尚存,多处古建筑保存完好,但被淹没在大量的新建筑当中,致使古城空间整体风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是古城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失衡。
除传统居住、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存在大量的行政事业单位,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商旅之城的古城功能定位不符。
城内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用地占20%,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136家,行政、教育、医疗卫生用地比例大,侵占了古城的核心功能,致使荆州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制约了荆州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是古城生态功能和人居环境不佳。
古城水系不畅,城内部分水系被填埋,湖泊、池塘、湿地被大量占用,遇到暴雨时城内居民饱受渍水之苦。
城南、城西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护城河,河中淤泥堆积,杂草丛生,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人口密度过高,目前城内共有人口10.7万人,平均人口毛密度236人/公顷。
交通拥堵不堪,古城路网格局基于明清时期,道路狭窄。
高度密集的人口、车流与建筑使古城超负荷运转,排水、公厕、道路、消防等市政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导致人居环境不佳。
二、加快推进荆州古城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强我省古城保护工作的统一管理。
目前我省荆州、襄阳古城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名城,2017年分别出台了《荆州古城保护条例》和《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为实现依法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做好荆州古城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做好荆州古城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荆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为了保护和发展荆州古城,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一、加强保护措施1.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荆州古城的保护监管。
2. 加强古城墙、古建筑等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确保其原始风貌和历史价值的完整性。
3. 提升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水平,加强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二、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组织开展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研究,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文物资料,丰富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2. 加强对古城文化的宣传推广,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荆州古城。
3. 鼓励建立荆州古城文化研究机构和文化产业企业,推动古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1.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2. 完善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3.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荆州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四、促进古城与现代城市的融合发展1. 制定古城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方案,合理规划古城周边的现代建筑和市政设施,确保古城与现代化城市的和谐发展。
2. 加强古城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和市民前往古城。
3. 鼓励古城周边的商业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古城的经济价值和活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引入国际资金和技术,推动荆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2. 加强与其他具有类似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的交流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工作。
3.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和活动,提升荆州古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可以全面提升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水平,实现古城的历史文化传承、旅游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
同时,也能够增强荆州古城的国际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荆州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筹)2004年9月目录一、荆州古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二、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的外部环境1、国际环境2、国内环境3、荆州市境内环境三、荆州古城的旅游特色1、罕见的古城风貌2、悠久的历史文化3、便捷的交通条件4、有机的游览、游乐结合部四、荆州古城旅游开发对荆州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五、荆州古城总体项目规划与投资规模六、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经济效益分析七、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社会保障条件1、背景保障2、政策保障3、资金保障4、市场保障5、人才保障八、结论与战略步骤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荆州古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荆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腹地, 南临长江, 北依汉水,东望武汉,西接宜昌三峡,自古为巴蜀门户和南北水陆交通要冲,素有“国之南门”或“上游重镇”之称。
荆州古城的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在五至十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过若干时代的发展,成为当时华夏最强大的部族,这就是古代史籍中记载的“三苗”部族。
在大禹治水时,“割地布九州”那个年代就有了荆州。
东周时期,名列春香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楚国,先后有20个楚王在此定都立国达411年之久,先后统一了五十多个小国,地域最广时北至黄河,东至大海,东北抵山东南部,西至巴、蜀、贵、云南,南至湖南南部和两广以北包括长江、汉水、淮河流域,囊括了当时中国的半壁河山,成为“车千乘、马万匹”的泱泱大国,后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记载:“楚之都郢,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后,在荆州置南郡,名列南方五郡之冠。
公元前206年,项羽把南郡封给共敖,建临江国,都荆州,不久又恢复为南郡。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荆州刺史部,荆州即成为全国十三州之一,经济甚为繁荣,《史记·贷殖列传》称:“江陵故郢都,西通巴蜀,东有云梦之绕”,是当时全国十大商业城市之一。
荆州古城的园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荆州古城的园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荆州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园林发展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承载着荆州人民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
本文将对荆州古城的园林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荆州古城目前的园林发展现状值得肯定。
荆州古城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灿烂的历史文化闻名遐迩,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古城内的园林景观丰富多样,有青龙山、草堂、石头城等等,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历史背景,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韵味。
其次,荆州古城的园林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荆州古城面临着市区的扩张和空间压缩的压力,一些历史园林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可能性。
此外,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古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交通拥堵、环境破坏等问题。
古城的园林需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解决这些困境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关系。
荆州古城的园林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技应用,提升园林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加强对古城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空间,改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旅游服务,保护环境卫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再次购买率。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荆州古城的园林发展应该注重创新与保护的平衡。
传统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依然是古城园林最重要的特色,但不能囿于传统,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发展园林。
可以考虑增设一些创意园林,结合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创造新的景观和展示方式。
同时,加强园林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如文创产品设计、智能导览系统等,提升古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荆州古城的园林发展还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协调。
通过与周边城市和景区的联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同时,加强与旅行社、酒店、餐饮等旅游产业的合作,打造全方位的旅游服务配套体系,提高游客在荆州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
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第三章保护层次与保护重点第四章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第五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第六章市区绿化水系保护规划第七章荆州古城保护规划第八章历史街区整治规划第九章重点文物建筑环境整治规划第十章旅游发展规划设想第二部分保护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第二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第三章市区文物古迹与绿化水系保护规划第四章荆州古城保护建设规划第五章历史街区整治规划第六章重点文物建筑环境整治规划第七章旅游规划设想与实施对策建议第三部分基础分析第一章历史沿革与城市形态第二章特色分析与价值评价第三章文物古迹与人文资源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1-1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具体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
1-2本规划的主要依据为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3年)》、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国发(1982)26号文《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及附件、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1999)4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1-3本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原则指导下,为保障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协调进行,从城市总体层面展开的保护性控制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古城空间特色和形态肌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古城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和视线通廊的规划要求。
1-4本项规划是在对荆州市域内各类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的实地踏勘,全面了解当地居民的意愿,详细调查分析历史名城的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编制的。
1-5荆州市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荆州古城以商贸服务、生活居住、旅游休憩、历史博览为主要职能,是集中体现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特色的中心。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7年,国家文物局立项将荆州与西安、南京、兴城等四个明清古城 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荆州市先后投资3.8亿元 ,拆除荆州古城墙保护范围内约80万平方违章建筑,开展内外环道建 设,实施以东门城楼为核心的城墙景观亮化工程,绕城内外环道、城 区主干道的古城绿化工程,修建了三个总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文化 广场,实施了护城河整治工程,新建了二座城区污水处理厂,搬迁了 省三监狱及5个机关事业单位,复建了“关羽 祠”,扩建了关公庙。 增加古城维护管理人员、增拨维护经费经费,对古城进行全面保护。
拱极门朝宗楼
远安门,俗称小北门,位十荆州城墙中部东 段,分别由箭楼、瓮城组成。城内为屈原路, 城外护城河护坡条石保护完整。远安门城台 座南朝北,偏东北15度,箭楼城台座西南朝 东北,偏东北60度,两城台不在一条中轴线 上。东侧瓮城墙体一端与远安门城台交接, 另一端与箭楼城台衔接,北面瓮城墙体东端 交十箭楼城台,西端与西面、南面瓮城墙体 成直角相交。整个瓮城基本上呈长方形,与 寅宾门瓮城相似。远安门城台上原有城楼, 名景龙搂。抗战时期被口军摧毁,现仅存遗 址。远安门城台两侧设有马道、人行通道, 城台顶部两侧设有人行踏步台阶。两城台正 面及瓮城外墙上设置城垛,背面及瓮城内墙 上设置女儿墙,城台、瓮城顶部青灰砖馒铺。
安澜门
此外,荆州城墙上坐落了28座敌楼炮 台,其中藏兵洞4座、敌楼3座(现仅 存遗址)、炮台(马面)21座
藏兵洞
炮台
古城墙的保护措施
※1995年,荆州市委、市政府年提出将荆州古城墙作为一个整体建成环 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依托,开发四周优美的风景资源;以丰富的历史 文化和人文景观为内涵,形成“泛舟护城河,碧水浮城楼,笑语扬天 庭,其景入画图”的水乡园林景观。
荆州古城保护与开发1
荆州古城的规划原则
1、特色性原则 2、共生性原则 3、网络化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市场导向原则 6、整体优化原则 7、连续及便利原则 8、现代人造景观、建筑控制原则 9、参与性原则 10、可行性原则
建造环城绿化
打造绿色古城
• 在开发旅游环境方面,建造集休闲,娱乐 ,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环城旅游公园 ,不仅仅保护了环境使古城的绿化得到了 改善,而且借着“绿色古城”的形象,使 荆州在外面的旅游吸引力大大提升,有助 于荆州旅游的良性发展。
古城整体旅游开发
• (三)宣扬古城风貌
1、环城休闲观光带 2、歌舞辞赋楚文化 (1)楚辞 (2)楚国民歌。 (3)楚国建筑与雕刻艺术 3、忠义英豪,三国情
古城整体旅游开发
• (四)打造旅游名城
1、突出亮点,展示荆州特色丰富的 历史文化,建设大型主题环城公 园 2、捆绑式旅游开发,平衡旅游发展 3、环河环城游,体验双重感觉 (1)环河游 (2)环城游 4、开发游购结合,打造现代古城 建设古今结合,游购结合的大型 旅游商业区
荆州古城的保护 与开发
组 员: 指导老师:
• 1、荆州古城简介 • 2、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分析
• 3、荆州古城现存问题 • 4、荆州古城的保护方向
保护
• • • •
5、荆州古城的规划原则 6、建造环城绿化,打造绿色古城 7、古城整体的开发 8、打造荆州特色节日游
开发
荆州古城简介
• 荆州古城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和中国 版图的几何中心处。 • 荆州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的24座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 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中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 现存荆州古城墙建于明清两代,古城全长11.28公里,城 内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为4.5平方公 里,城门和城楼6座,藏兵洞4座。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初探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初探作者:王进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3期摘要荆州古城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当前,古城内人口密度高,建筑物密集,致使古城内整体环境不优,严重制约了荆楚文化特色旅游项目的再扩展,不利于旧区改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古城改造思路。
关键词荆州古城保护更新设想中图分类号:TU251文献标识码:A1 古城现状描述荆州古城历史悠久。
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
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
发展到今天的荆州古城人口、建筑物密度过大,不利于旧城改造,旅游景点附加值不高,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
荆州古城占地约454公顷,古城内版土面积为4.47平方公里,根据荆州市1996年总体规划和2000年古城保护规划,古城人口规模应控制在5.5万人以内。
但古城内现有人口为11.7万人,人口密度258人/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不足39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仅12.4平方米,低于国际人均18平方米的下限标准。
荆州古城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现有的景点缺乏包装,缺少吸引力。
2 保护与更新的原则2.1整体性规划的原则为了发挥最大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
每一个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和它的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有内聚力的整体而被当作整体来看待,它的平衡和特点决定于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和环境地带。
全部有根据的要素,包括最普通的人的活动,都对建筑群有必须尊重的意义。
2.2保护连续性与多样性原则应该予以保护的价值是城市的历史特色以及形象的表现着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的因素的总体,尤其是:a.由街道网和地块划分决定的城市形式;b.城市建造的房子,它的部分、空地和绿地之间的关系;c.由结构、体块、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风貌(内部和外部);d.城市与它的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的关系;e.城市在历史中形成的功能使命。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关于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关于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03•【字号】荆州市人民政府•【施行日期】2022.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网关于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的通知荆州区、沙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等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强制性保护,将我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荆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心城区内拥有荆州古城、纪南城、古城遗址、鸡公山古文化遗址、八岭山古墓葬群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八岭山、海子湖等风景名胜资源。
切实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事关子孙后代、事关荆州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各级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切实负起保护工作的责任。
二、加强保护工作。
荆州区川店、马山、八岭山、纪南、郢城及沙市区关沮、锣场、观音土当等乡镇纳入荆州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在规划控制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报经市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涉及文物保护的,必须报经市级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未经市级城市规划、文物保护部门同意的建设行为为违法建设行为。
三、抓紧编制规划。
市规划、文物、旅游部门要密切配合,抓紧完成我市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保护区内的“四线”规划,划定重点保护范围、重点建设控制地带和一般建设控制地带。
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和村组建设用地范围,为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依据。
四、重视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教育群众自觉保护市区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
荆州城区,古城遗址20—100米、古文化遗址20—50米、古墓葬封土堆10—50米范围内的建设控制地带,严禁烧窑取土,开沟挖渠;不准进行深层种植,不得随意改变地形地貌。
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说明书2015_6改 - 副本模板
第一章项目背景1.1、荆州背景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也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
荆州市市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
从地理区位上看荆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城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城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市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荆州市与湖南省的岳阳市和常德市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
荆州提出“农业立市、工业兴市、旅游富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业化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并且充分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荆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
2009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提出了“两圈一带”的战略,即“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要把荆州打造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及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
荆州古城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大重点旅游区之一,古城保护与利用必然受益于该项战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将为荆州古城旅游区带来产业政策、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诸多领域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荆州市曾多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但未得到有效实施,古城内各类用地功能混杂,交通拥挤,人口密度过大,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建的部分建筑与古城整体风貌不相协调。
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城,延续历史文脉,指导古城片区有序发展,现决定编制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为古城的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思路与理念。
浅谈荆州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提起10多年前的大荆州,荆州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显出几分自豪;谈到目前的荆州,人们又会悄然流露出几许失落。
他们追忆往昔大荆州的光荣,他们失落于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名地之间的差距。
1古城保护中的现状为了保护荆州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荆州市政府、文物保护局、荆州博物馆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荆州的现状令人堪忧。
(1)荆州城的整体布局与传统风貌基本不复存在,仅局部性环城风貌带和分散的几条历史街区,但在内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这些仅存的遗址也受到极大的威胁。
(2)古城的自然风貌景点、历史建筑较为分散,投入资金不足,保护与开发不够。
(3)护城河水体污染严重,部分水体切断为养殖渔业只用,破坏水系连同性和完整性,水域面积也因垃圾投放而逐年减少,生态受到破坏。
(4)城内人口久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已超过10万,且有增长的趋势,过大居住密度给古城空间和环境带来压力,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交通不畅。
(5)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较差,垃圾投放点少,位置不当,城内公共卫生间数量少,城顶遛狗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6)部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管理不善,太晖湖和湘献王墓、文庙等长期被教育、商业、餐饮占用,鸡公山、济南城古遗址周围新房屋对古遗址造成直接损害。
(7)古城维护不足,损伤严重,城面普遍风华剥落、虚洞,树木生长旺盛,墙体裂损、鼓涨、扭曲,甚至失稳,顶墙倾斜,倒塌,局部地基破坏,散水体系严重破坏。
(8)古城拆迁、建设中管理不够,城内建设见缝插针,大片新建筑物层数、体型、材质、色彩等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古城墙以北农业生态保护区内,建筑用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市政工程中,基坑施工和施工振动对周围古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9)旅游业开发不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少,缺乏体现荆州文化的特色商品,景点内涵不足,有待加强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作者:————————————————————————————————日期:浅谈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制作人:陈刚、王志楠、宋一帆关于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
荆州(原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距市区5公里的楚都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境内文化遗址遍布,名胜古迹甚多,既有绚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著名的人文景观。
据文物部门初步探明,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18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
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化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被列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周长为10.5公里的荆州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荆州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西汉古尸、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等,均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历史、人物和艺术观赏价值,堪称国宝。
规模宏大、珍藏和陈列文物逾10万件的荆州博物馆,其中馆藏如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同时也在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
总之,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享誉海内外。
荆州城现状调查荆州在1982年就被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现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
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魅力,许多古建筑淹没于现代建筑之中,荆州古城墙被众人视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障碍物。
1982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荆州自从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针对古城和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制定了《荆州市总体规划》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
经过多年建设,荆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先后开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如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等。
对荆州城墙、荆州博物馆、玄妙观、太晖观、关公庙等一批能充分展示荆州历史、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景点进行了修缮,同时完善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且多次举办了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
与此同时,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上述举措对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存在的问题1城区建筑和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质荆州古城沿街商业主要为本城区居民服务,街区交通不畅、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人口密度颇高、街区环境和自然景观较差。
2城区内部分地区功能混乱,缺乏特色荆州古城内及其周边地带的建筑缺乏特色,新旧建筑混为一团,高矮不一。
城内建筑即没有古典建筑特色,也没有现代建筑风格,违章违规建筑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相互有干扰功能的建筑混杂在一起。
再者荆州博物馆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缺乏其应有的魅力。
三国公园内也成为饭庄,还开设了足浴餐馆等,失去了其本来面貌。
3荆州古城墙及其他文物保护力度不够荆州古城及许多重要的景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荆州古城墙墙身上杂草丛生,部分墙体被覆盖,部分墙体倾斜、坍塌。
明朝的万寿宝塔,内外壁上有很多汉白玉浮雕刻佛像和花砖浮雕佛像受损,其内壁也被很多游客乱写乱画。
章华寺则拆掉旧楼建起新楼,且新楼颜色鲜艳,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其中有一组楼梯的设计不符合规范,无法正常使用。
4古城墙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据有关专家的调查显示:城墙内侧400多种珍贵野生植物惨遭破坏,几乎一半已经消失,其中很多属于濒危植物。
5城墙内外水域水体污染严重城内水域和城外护城河水质非常差,水体发黑发臭。
就其原因是由于城内外很多生产、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使护城河成了天然的化粪池。
6城内各景点景区产权及归属不清,管理不到位据了解,城内这些景点并不是由同一个部门管理的,有的归政府直接管辖,有的归建设部门管理,有的归文化部门管理,还有归文物部门管理……另外,各景点由于归不同部门管理,不利于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
这样就使景点景区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价值,也不能很好的协调发展,无形中阻碍了荆州古城的整体保护和发展。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目前,荆州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有遗产两个方面。
由于历史悠久,荆州的文化遗产非常多,有春秋时期楚故都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石墓800多处。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三国遗址,公园,帝王陵寝等,最具价值的是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墙,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国南方所仅有,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
荆州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源远流长的楚文化习俗,例如一年一度的关帝庙的大型庙会,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元素的提取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同于西安的六朝古都,不同于平遥的大气古朴,也不同于南京的六朝粉黛,要如何在众多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古城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笔者认为强调“地域性”非常重要。
荆州古城最重要的文化特质就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要重点强调这些文化特质,对于文化古城进行重点保护,才能体现荆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独特之处。
对于荆州古城的保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协调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相互转换。
关于荆州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疏解如何保留古城风貌,一方面人们倾向原汁原味的保留,另一方面完全的保存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荆州古城由于面积较大,古城内现有居民对于现代化设施的需求量较大,并不适宜完全保留原貌。
当然也不能只针对单栋建筑或者某一条有价值的街区进行适宜保护。
我们认为,应参考平遥古城的做法,一方面以古城为整体单位进行保护,对于特殊建筑进行特殊保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协调开发较早的古镇如丽江都或多或少存在开发过度的现状,原有的文化本质在商业化运作下逐渐丧失,城内外发展及宫内也相对失调。
这些都值得引起强烈关注。
相对来说,荆州古镇的文物开发状态比较小,基本上没有做太大的商业开发。
但是对大多数文物古迹没有进行大规模整体性的专业保护,不利于古城整体风貌的保留。
荆州古城应更多注意以整个城市为单位进行保护,抓紧抢修有价值的文物,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外现代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荆州古城墙作为荆州的标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有价值文物正在准备申遗。
荆州作为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正在实施湖北省的“壮腰工程”及刚出炉的国家长江经济带的规定,对于发展旅游业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个人一直认为旅游业和城市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应该相辅相成,抢抓机遇,打好区域牌、打好文化牌、打好旅游牌,提升荆州古城的品牌价值。
如何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物古迹,不仅仅在于扩大整个城市为保护范围,还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古镇规划手法,加强古城配套现代化进程,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城市标签。
古镇新城代谢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上,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建设与保护,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才是对城市负责,对文化历史负责。
古城城里的具体措施建议降低建筑及人口密度,改善城内环境质量若要很好的保护古城,最重要的是疏散城内人口,否则难以对古城全面保护和开发。
因此,可以考虑在城外合适地区开辟生态居住区,将城内居民逐一迁出,以降低城内人口压力,改善交通,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对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区域进行分区保护的建议博物馆,三国公园和西门宜总体布局,进行联合整体保护开发;东门风景区与江陵碑苑本为邻居,两者应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在城内划分区域分别建立楚文化区和三国文化区,可以分别展示它们的文化内涵;将三义街、育才巷、关公文化一条街和仿古一条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发展“胡同文化”;设立步行、旅游、购物一条街晨街。
在街道两旁可以开设小店,出售当地土特产以及各种工艺品和纪念品,还可以开设适当茶楼、饭庄。
重点关注城内人口疏散为了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荆州已经拟定了《关于推进荆州古城人口疏散、单位外迁,将荆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实施方案》的草案。
古城人口外迁,建设新城,腾迁古城,把古城从混乱中解放出来,重新定位,凸显其文化旅游功能,势必就成为保护古城、发展古城旅游业的现实选择。
【现状摸底】人口情况目前荆州古城内共有人口106742人,其中常住人口90632人。
古城内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0684人;在古城内居住的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共34048人。
【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部外迁古城内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疏散古城人口6.2万人,建成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
【实施步骤】第一步:到2015年完成关公文化园、荆州文博园、九老仙都景区建设和三义街、得胜街古街区修复改造;复建荆州古城楚望楼、曲江楼、仲宣楼等三座城楼;外迁古城内所有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陆续拆除古城内高层建筑,搬迁荆州中学等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完成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搬迁,以此为基础带动城区居民外迁,力争到2015年城区总人口控制在6万人左右。
第二步:到2020年,再疏散2.8万人,城区总人口控制在4.5万人左右。
【疏散之五大方向】古城人口疏散方向为:沙北新区、荆北新区、海子湖新区、郢城、城南新区。
荆北新区——交通枢纽中心荆北新区是以交通枢纽中心、商贸中心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文化客厅。
从2009年至今,根据荆北新区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规划方案也在不断的调整修改。
但其总的目标是:将片区打造成以交通枢纽为主、现代服务、主题居住、配套服务为一体,人文和谐发展,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展现荆楚特色的“荆北新区”。
荆北新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西北角,东抵海子湖路,西至火车站西侧规划通道,南临荆沙大道,北至铁路防护绿化带,规划总用地面积391.79公顷,规划至2020年居住总人口达5.4万人,可承接荆州古城内部人口外迁的压力。
依托火车站而建的荆北新区,是外地旅客接触荆州的入口,是“荆州之门”,因此,荆北新区自然承载着展示荆州形象的使命。
新区开启古城人新生活为充分发挥古城历史价值,经省政府同意,荆州市启动古城人口外迁工程,批准新建荆北新区和沙北新区两大新城区,用于还迁古城内所有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的搬迁,以此带动城区居民外迁,力争城区总人口控制在6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