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教学目标•能够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能够模仿好听的声音,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的录音;•制作相关的图片、游戏玩具等教具;•准备幼儿绘画用具,用于绘制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好听的声音。

教学流程热身准备(5分钟)1.唱歌热身,让孩子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情。

引入主题(10分钟)1.准备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的录音,让孩子听一听;2.让孩子分辨哪些是好听的,哪些是不好听的;3.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引导孩子理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不好听的声音。

主要教学内容(30分钟)1.教师播放好听的声音的录音,引导孩子听一听,让孩子模仿声音,如鸟儿的啁啾、小猫的喵喵、小狗的汪汪等;2.让孩子用绘画用具画出他心目中的好听的声音,并用语音来描述;3.教师播放不好听的声音的录音,让孩子提出不好听的原因,并让孩子自己做出改进;4.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对好听的声音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模仿动物叫声、开展口语绕口令挑战等。

检查和评价(5分钟)1.随堂检查孩子掌握情况,如准确指出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并知道改进措施;2.对孩子萌发兴趣和实际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

归纳总结(5分钟)1.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巩固孩子对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的理解;2.询问孩子在今天的教学中有哪些收获,并让孩子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反思和改进本课是一节希望通过模仿和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不够明确。

因此,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相应的教学强度和难度,让孩子对于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好听的声音和语言表达的标准。

同时,教师也需要更具有创意性,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游戏化、趣味化,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兴趣与探索性探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教案:最好听的声音课时:1课时(45分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听辨不同声音,并了解最好听的声音是爸爸妈妈的声音。

教学重点:声音的辨别和最好听的声音教学准备:图片、卡片、音响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询问他们知道哪些声音。

2.出示一些常见的声音图片,如钟声、车声等,给他们时间思考,然后让他们大声说出这些声音的名称。

3.出示一张家长的照片,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这个人是谁?”引导幼儿说出这个人是爸爸或妈妈。

二、活动展开(25分钟)2.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妈妈”或“爸爸”的字样,让他们听到相应声音时,举起对应的卡片。

3.师生互动:教师模仿妈妈、爸爸的声音,让幼儿再次辨别,听到哪个声音时,举起对应的卡片。

4.集体活动:教师播放一段由爸爸和妈妈一起说话的录音,幼儿用手指指向音响的方向,并说出“最好听的声音”是爸爸和妈妈的声音。

三、情感总结(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爸爸”和“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亲人,他们的声音是最好听的。

2.教师向幼儿表达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关爱和照顾,并提醒幼儿要时刻保护自己的声音,不要发出伤害别人的声音。

3.教师请幼儿围成一个圈,手拉着手,一起唱一首歌曲《妈妈好》。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们能够根据声音辨别不同的人物,特别是爸爸和妈妈。

他们也逐渐认识到爸爸和妈妈的声音是最好听的。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们表现积极主动,思维敏捷。

然而,在活动中还有一些幼儿分辨声音的能力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下一节课可以继续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加强声音辨别能力。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最好听的声音》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最好听的声音》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最好听的声音》我设计的这节中班语言优质课《最好听的声音》,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声音有更敏锐的感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到不同声音,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升他们的听觉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声音的录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鼓、铃等乐器;录音机。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画出他们听到的声音。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一段录音,然后问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 让孩子们听各种声音的录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然后让他们尝试用语言描述。

3. 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一种声音,用鼓、铃等乐器模仿这种声音,并让其他组的孩子猜是什么声音。

4.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拍打桌子、椅子等,听它们发出的声音,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5.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发出各种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并让其他孩子猜是什么声音。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

2. 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六、课后反思: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并用语言描述出来,他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是,我发现有些孩子对于描述声音还有些困难,下次我会在活动中更加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找一些声音,如家长做饭的声音、兄弟姐妹玩耍的声音等,然后带到学校来分享给大家。

这样既能让他们听到更多的声音,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中班语言优质课《最好听的声音》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声音,学会用语言描述声音的特点,通过声音游戏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识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声音特点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觉注意力,激发幼儿对声音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声音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声音游戏,培养听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各种发声玩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教室,突然播放一段鸟叫声,引导幼儿注意听并说出这是哪种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发声玩具,让幼儿辨识并描述声音的特点。

如:汽车的嘀嘀声、火车的轰隆声、小猫的喵喵声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组进行声音接龙游戏,让幼儿模仿并描述各种声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听的声音》2. 内容:声音1:汽车的嘀嘀声声音2:火车的轰隆声声音3:小猫的喵喵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出家里的发声物品,描述它们的声音特点,并将这些声音画在画纸上。

2. 答案示例:声音1:闹钟的滴答声(画闹钟)声音2:水流的声音(画水龙头)声音3:风吹树叶的声音(画树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了辨识和描述声音的特点。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可以更加注重幼儿的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尝试模仿各种声音,并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觉能力。

同时,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激发幼儿对声音世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音乐乐园》第三单元《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四章《最好听的声音》。

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声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识并描述生活中最好听的声音,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美好声音的愿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最好听的声音,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声音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录音机、音乐CD、各种乐器。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这些声音,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乐器,演示并讲解乐器的名称、音色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演奏乐器,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乐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合作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演奏技巧。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将自己喜欢的声音表现出来。

(2)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成果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最好听的声音》2. 内容:(1)生活中的美好声音(2)乐器的音色特点(3)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声音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并记录下生活中他们认为最好听的声音,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现。

答案示例:(1)小鸟的鸣叫声(2)流水的声音(3)妈妈的歌声2.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后,请家长协助幼儿将作业带回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声音,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反思

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反思

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反思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反思1、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反思设计思路:这是一个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幼儿探索习惯的活动。

幼儿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发展感知觉,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

由于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此活动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还有什么声音),渐渐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在引导其关注生活的同时,还要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于是,我设计了探索声音产生的环节。

科学地说,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但三岁的幼儿根本不理解。

活动中,我用“瓶子中碰到东西就发出声音”的实验使幼儿直观感受声音产生的最外显的特征。

而对音量大小的探索,我则借助了“大鼓和小鼓”的游戏来吸引他们。

加之歌曲音乐永远是幼儿最快乐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我试图在探索活动中引导他们“呀呀”歌唱。

而探索后一环节中糖果的介入,则完全是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用以激发他们新的兴奋点。

我一直在想:开展探索活动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寻找一个准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我想向幼儿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相对性。

活动中由于豆子的多少和糖果的软硬所发出的相对“大鼓、小鼓”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到事物存在于“变”的动态中。

活动目标: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积累听觉经验。

在为乐曲伴奏的过程中感受声音的轻响,发展感知觉。

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频,塑料瓶子人手一只,豆子、软糖,硬糖,棉花糖。

活动过程:一、聊聊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以小班幼儿早晨生活为背景),依次播放笑声、鸡鸣声、盥洗声、汽车喇叭声、“老师好”的问候声。

(在生活中,教师的策略是尽可能让每一个声音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播放笑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好听的声音》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声音,学会用语言描述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声音。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小鼓、铃铛、哨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让幼儿闭上眼睛,听一听周围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和描述听到的声音。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

(2)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声音,如小鼓的声音,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并示范如何用画笔将这个声音画出来。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每人发一张画纸,让幼儿选择一个声音,用画笔将这个声音画出来。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画的是哪个声音,以及为什么这样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听的声音》2. 板书内容:声音名称:小鼓、铃铛、哨子等声音描述:清脆、响亮、悠扬等画作展示: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声音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声音,用画笔将声音画出来。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能看出所画的声音,并用语言描述这个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和记录不同的声音,与家长一起分享。

(2)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寻找自然界中的声音,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声音,学会用耳朵分辨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我们的耳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分辨生活中各种声音,提高听觉敏感度。

2. 培养幼儿对声音产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声音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如何保护耳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学会用耳朵分辨各种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小鼓、铃铛、哨子等),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模仿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如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让其他幼儿猜猜是什么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耳朵的作用,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声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耳朵分辨各种声音,如小鼓、铃铛、哨子等,并邀请他们分享分辨声音的方法。

4.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声音,并简单描述声音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最好听的声音》2. 内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耳朵的作用分辨声音的方法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声音,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一种声音,并描述声音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和分辨各种声音,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和记录各种声音,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如何保护耳朵。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二章《声音的世界》,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声音,学会用语言描述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识和模仿不同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声音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观察和思考,激发幼儿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语言准确描述声音。

重点:认识不同的声音,学会模仿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磁带、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小鼓、铃铛、哨子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模仿这些声音。

然后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如“小鼓的声音是咚咚咚”,“铃铛的声音是丁零零”。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声音,让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巩固对声音的认识,并提高表达能力。

4.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声音。

在画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展示环节(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画的是哪个声音,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声音。

六、板书设计1. 《好听的声音》2. 内容:声音:小鼓、铃铛、哨子等描述:咚咚咚、丁零零、嘀嘀嘀等表达:我喜欢这个声音,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声音,并描述它。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河流的声音,它是哗哗哗的,听起来很舒服。

2. 作业要求:用画笔和画纸完成作业,描述声音时尽量使用准确的词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声音故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教案题目】最好听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理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2.学习如何倾听,敬重他人的表达;3.培育幼儿的音乐素养,能够区分高处与低处音调;4.发觉身边的美好事物,懂得感恩。

【教学内容】1.故事《最好听的声音》2.歌曲《最好听的声音》3.情景游戏《找不同的声音》【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播放一段美妙的管弦乐,引导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美。

2.与幼儿共享本身最喜爱的声音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本身最喜爱的声音是什么,并进行简单的词汇拓展。

3.老师介绍今日的主题《最好听的声音》。

二、故事讲解(20分钟)1.向幼儿叙述《最好听的声音》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中显现的不同的声音。

2.老师带领幼儿感受不同语气表达的不怜悯感。

三、歌曲学习(20分钟)1.引导幼儿听一遍《最好听的声音》。

2.老师指挥幼儿一起赏识这首歌曲,学习唱这首歌曲。

四、情景游戏(20分钟)1.老师描述一些声音,例如鸟叫声、汽车的声音、风声等等,让幼儿通过音频辨认这些声音。

2.老师组织幼儿形成小组,呈现不同的声音。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描述他们组呈现的声音是什么,让其他幼儿猜这个声音是什么。

五、总结(10分钟)1.总结今日的学习成果,引导幼儿回答学习的心得,说说本身感受最深的地方。

2.老师带领幼儿合唱《最好听的声音》。

【反思】本次课程主题是《最好听的声音》,通过故事和歌曲的学习,让幼儿关注身边的声音,培育他们的音乐素养。

情景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辨识声音,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交本领,磨练幼儿的口语表达本领。

教学环节组织得当,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是,本次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布置紧张,课程内容难度较大,部分幼儿无法理解。

下次教学,应当更加重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适当缩减内容,更加重视互动和磨练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本领。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为“好听的声音”。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各种好听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好听声音。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词语表达对声音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词语描述对不同声音的感受。

2. 教学重点: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各种好听的声音,培养听觉敏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各种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物品(如小铃铛、木鱼、小鼓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寻找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物品,如摇摇铃、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关注这些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物品,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这些声音。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录音,让幼儿辨别里面的声音,并鼓励他们用词语表达对声音的感受。

4.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好听的声音,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和贴纸,让幼儿画出或贴出自己喜欢的好听声音。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引导他们用词语描述作品中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听的声音2. 板书内容:声音名称:摇摇铃、小鼓、木鱼、拍手、跺脚等描述词语:清脆、响亮、悠扬、悦耳、动听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好听声音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好听声音,用词语记录下来,并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声音:小鸟叫声描述:清脆、悦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各种好听的声音,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音乐乐园》第三单元“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二章“最好听的声音”。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能用耳朵辨别生活中各种声音,了解声音的来源。

2. 学会欣赏音乐中的美,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辨别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的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音乐CD、各种小乐器。

学具:小鼓、沙锤、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鸟叫声、流水声、汽车喇叭声等,让幼儿用耳朵辨别这些声音,并说出它们的来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首简单易懂的音乐,让幼儿用动作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小乐器,共同演奏一首歌曲。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

4. 小组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演奏,其他幼儿为他们鼓掌加油。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最好听的声音》2. 教学目标1)学会辨别生活中的声音2)感受音乐的节奏3)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3.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重点:辨别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的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声音,并用画笔画下来。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观察和感受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了辨别生活中的声音,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动作模仿环节较吃力,需要多加练习。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界中寻找各种声音,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教学目标•能够感受到不同声音的美妙之处,听听最好听的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词语来描述所听到的声音。

•能够模仿一些常见的声音进行表达。

教学内容热身活动•通过数音游戏,增强幼儿对声音的警觉和辨别能力。

主要活动欣赏音乐•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节奏快、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配乐图画•将多种不同场景的图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自行选择并播放相应的音乐或声音。

识别声音•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钟声、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等,让幼儿听听这些声音,同时老师也可为幼儿介绍这些声音的源头。

表演声音•鼓励幼儿模仿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或声音进行表演,并由其他幼儿猜猜他们所表演的是什么声音。

总结•老师与幼儿共同回顾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并引导幼儿总结出不同声音的美妙之处。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经过数音游戏的热身和欣赏音乐、配乐图画、识别声音和表演声音等不同的活动,成功地感受到了不同声音的美妙之处。

在课堂的互动中,幼儿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与天赋,在表演声音环节中,有的幼儿表现得十分兴致勃勃,积极投入到表演中,而有的幼儿则显得有些害羞,不太愿意向大家表演自己的声音。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需要采用一些针对不同幼儿的教学策略,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性。

对于表现活跃的幼儿,老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所学到的技能;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幼儿,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引导和督促,让他们逐渐克服内心的障碍,勇敢表达自己,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发现和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最好听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中班《最好听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中班《最好听的声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音乐乐园》第三单元“声音的奇妙”,具体内容为章节《最好听的声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接触到各种美妙的声音,学会欣赏和辨别不同声音的特点,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初步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并描述出生活中最好听的声音。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热情。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出最好听的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乐CD、各种乐器的图片、小鼓、小锣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声音,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声音。

(2)讨论:你们觉得哪种声音最好听?为什么?2. 例题讲解(1)播放音乐CD,让孩子们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出示各种乐器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乐器的名称。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最好听的声音,并进行分享。

(2)每组用画笔、剪刀等学具,将所选的声音画下来。

(1)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为什么觉得这个声音最好听。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最好听的声音》2. 内容:(1)声音的分类: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乐器的声音等。

(2)音乐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片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最好听的声音(1)请孩子们回家后,仔细观察和倾听,找出生活中的一个最好听的声音。

(2)将找到的声音画下来,并简单描述为什么觉得这个声音最好听。

答案示例:我找到的最好听的声音是小鸟的叫声。

因为早上醒来,听到小鸟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感觉特别愉快。

2. 作业上交时间:下周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教学效果较好。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最好听的声音》带反思中班教学计划《最好听的声音》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

让孩子们使用探究和表演的方法来感受小动物和老人之间的情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理解“孤独”和“孤独”这两个词。

学习以下短语:“我会陪伴您”,体验将幸福带给他人的快乐感觉,学会关怀他人,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最好听的声音》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寂寞”,“寂寞零”这两个词,并学习以下短语:“我会陪你”。

2.使用探究,表演等方法来感受小动物和老人之间的情感。

3.体验将幸福带给他人的快乐情绪,并学会关心他人。

4.让孩子大胆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猜测和想象。

5.培养孩子大胆说话并说出完整单词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最好听的声音》。

2.鸟类,猫,青蛙,狗,绵羊,公鸡,马等。

活动程序:(1)老师展示教学挂图并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兴趣。

1.老师:谁住在这个小院子里?寻找它,你和其他人住在一起吗?老人一个人住在院子里。

他的心情如何?他在哪里看到自己不开心?(丰富的词汇:孤独)2,老师:独自一人在小院子里的老人很不高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老人高兴?3,孩子可以自由讲述。

老师:刚才孩子们想了很多让老人高兴的方法。

让我们听听故事中的老人。

你过得怎么样(2)讲故事,并鼓励孩子讲问题。

老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

老师:鸟类和小猫如何照顾老人?他们对老人说了什么?(学习简短的短语“我会陪你”)老人如何快乐?但是,每天我都会听鸟和小猫的声音,经过很长时间,我会感到疲倦。

我该怎么办?2.孩子们可以自由讲故事,老师对正确回答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老师:那只鸟会找出让老人更快乐的方法吗?(3)老师讲故事的后半部分。

1.老师:地图上有哪些小动物?你是怎么唱歌的?2.老师:从故事中的文字中,您能听到老人很高兴吗?鸟类和其他小动物很高兴见到老人,他们感到高兴吗?他们为什么也感到很高兴?3.老师:帮助和照顾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课题: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适用对象:小班课时:1课时目标:1. 听懂并理解关于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的相关信息;2.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观察能力;3.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4.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让他们猜测这是来自哪种乐器的声音。

- 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认为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2. 听力训练(15分钟)- 教师播放多种不同的声音(如鸟鸣、大海的声音、狗的吠声等)。

- 学生仔细聆听,并尝试猜测每个声音的来源。

- 教师逐个解答学生的猜测,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 讲解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鲸鱼的歌声。

- 教师播放鲸鱼的歌声录音,让学生听并感受。

- 教师与学生交流感受,询问他们对这个声音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4. 听力训练(10分钟)-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 学生聆听,并尝试表达自己对每个音乐片段的感受和喜好。

5. 创作与表达(15分钟)-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好听的声音(可以是自然声音、乐器声音等),并用自己的方式尝试模仿这个声音。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选择的声音,并简单介绍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声音以及感受。

-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再次强调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发现和欣赏美妙的声音,并尊重每个人的声音选择和喜好。

板书设计: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鲸鱼的歌声自然声音乐器声音其他声音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可以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和意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欣赏美妙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的第七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声音,分辨好听与不好听的声音,学会用语言描述对声音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出生活中各种声音,并能够表达出对声音的喜好。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提高他们对声音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声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对声音的感受。

重点:培养幼儿辨别好听与不好听声音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小鼓、铃铛、小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走动,让幼儿注意听周围的声音,如钟表滴答声、窗外鸟叫声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并引导幼儿分辨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判断录音中的声音是哪种物品发出的,并说出它们的声音是否好听。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现自己喜欢的好听声音,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分享交流(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猜猜他们画的是什么声音,同时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声音。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好听声音与不好听声音的辨别方法,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听各种声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最好听的声音》2. 板书内容:声音的来源:生活中各种物品声音的喜好:好听与不好听声音的描述:用语言表达对声音的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好听声音,并用词语描述它。

2. 答案示例:画出小溪流水的声音,描述为“清脆、悦耳、让人心情愉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听、说、画、做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最好听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声音”的含义;2.能够感知不同声音之间的区别;3.能够模仿、表演最好听的声音;4.能够通过讲故事、表演等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PPT课件、录音设备、音响设备、道具材料;2.教学游戏、故事书籍。

教学流程集中活动(10分钟)1.问候与介绍:老师与学生相互问候,介绍今日授课主题;2.热身活动:让学生随意表演一种常见的儿歌,引导他们回忆儿歌中的声音。

正式教学(25分钟)1. 语言引入1.通过播放录制好的不同声音,学生感知来自生活周围不同的声音,并让他们说出每个声音的名称。

2.引导学生听取特定的声音,例如雨声、汽车声、风声等,让学生感知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2. 主要教学内容1.通过实物展示,讨论不同物品所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感知它们的区别。

例如:电视机、电话、钟表等;2.演示“最好听的声音”,例如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雨后清新的气息等,让学生感知它们优美的声音;3.在讲故事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或口头表演等方式,教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述来表现不同声音的感觉和韵律。

3. 互动游戏1.写出一些动物、物品的名称,让学生模仿出它们的特定呼声,增强他们模仿声音的能力;2.让学生带着眼罩,判断老师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增强他们对声音的听觉区分能力。

巩固练习(20分钟)1.制作声音琪琪棒,让学生依次按下琪琪棒,模仿发出对应的声音,增强对声音的顺序和记忆能力;2.让学生举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分享它的来源和特点。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主题内容,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帮助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感知声音的能力;2.引导学生模仿和表达出最好听的声音;3.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清晰地感知和区分声音之间的差异;2.让学生熟练地表达出各种声音的感觉和形态。

教学延伸1.观看有关动物宠物的影片,了解并模仿它们的鸣叫声;2.让学生自行编排并表演出一段有关声音的谐趣小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教案《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运用探究、表演等方法,感受小动物与老公公之间的情感,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寂寞”、“孤零零”,学说短句:“我来陪陪你”,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时的愉悦心情,学习关心别人,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最好听的声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寂寞、孤零零,学说短句:我来陪陪你。

2.运用探究、表演等方法,感受小动物与老公公之间的情感。

3.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时的愉悦心情,学习关心别人。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最好听的声音》。

2.鸟、猫、蛙、狗、羊、公鸡、马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这个小院子里住着谁?找一找,有没有住着其他的人?老公公一个人住在院子里,他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他不高兴?(丰富词汇:孤零零)
2、教师:老公公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小院子里很不快乐,你有
什么好办法使老公公快乐起来呢?
3、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使老公公快乐,下面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老公公是怎么快乐起来的?
(二)讲述故事,并通过提问鼓励幼儿讲述。

1.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小鸟和小猫是怎样关心老公公的?它们对老公公说了些什么?(学说短句我来陪陪你)老公公怎么会快乐起来的?可是,天天听小鸟、小猫叫声,日子久了也会听腻的,这怎么办呢?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小鸟想出什么办法使老公公更加快乐了呢?
(三)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1.教师:图上有哪些小动物?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师:从故事中的哪些话可以听出来老公公很快乐?小鸟和其他小动物看到老公公很高兴,它们自己觉得快乐吗?为什么它们也会觉得很快乐呢?
3.教师:帮助和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谁来说一说?
(四)集体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边出示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五)表演故事。

教师扮演老公公,幼儿自选角色,创造性的进行故事表演游戏。

活动延伸:
语言区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背景入手,让幼儿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发对声音的兴趣。

中班幼儿不善于集中注意力听讲,本活动采取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索,了解了声音轻重。

小百科: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