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化与水土流失(20210210124540)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化与水土流失(20210210124540)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化与水土流失(20210210124540)

限时规范训练30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卜,共44分)

读某区域1985年和2015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森林

*城镇

二M沙漠

季节性河流

■公路

1985 年2015 年

1. 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解析:由图可知,30年间该区域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

答案:B

2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A. 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解析: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

答案:A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 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A. A、E两处营造护田林网

B. 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 C处圭寸坡育林育草

D. 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解析:A E两处为塬,营造护田林网可以保塬,防止水土流失,A项正确;B处为缓坡,

不能打坝建库,要营造防护林或修建梯田护坡,B项错误;C处为沟,不是封坡育林育草,C 项错误;D处陡坡,不能修建水平梯田,D项错误。

答案:A

4.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③⑤

解析:通过小流域治理,下游河床抬升速度会减慢,但不能降低下游河床,也不能减轻

下游的土地盐碱化,由于治理后河流入海泥沙减少,带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因此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会减少;河流下游地下水漏斗区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与河

流含沙量关系不大;经过治理后一方面会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泥沙来源少了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D项正确。

答案:D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

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 降雨时雨

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 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

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外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出

5.

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

( )

A. 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

B. 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

C. 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

D. 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

梯田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从而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

C 项正确。

答案:C

6.

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 从2002年起,

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

有效的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 下图中能够正确示

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 )

解析:小浪底调水调沙主要是通过增加水量,加快流速,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 沉积作用减弱,河床下降;黄河下游自西向东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向右岸 (南

岸)偏,南岸以侵蚀为主,坡度较陡,

B 项正确。

答案:B

(2018 ?南昌模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

也可定

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 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

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 (单

位:%)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解析:由材料“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

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可知, 内环式

7. 由表中信息可知()

A. 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B. 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

C. 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

D. 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相对稳定,面积较稳定。

答案:C

&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耕地大量扩张 B.农牧民薪柴短缺

C.放牧规模扩大

D.不合理灌溉

解析: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地区,1977?1986年该县的主要经济部门应为农业,而农

业以绿洲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

性大大提高,加之该县自然条件较好,吸引了人口迁入,导致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从而使

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选项A正确。

答案:A

(2018 ?惠州高三调研)针对西藏南部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了

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米/秒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 .在水平距离50?80厘米段,风速( )

A.最大

B.平稳

C.下降

解析:读图可知,在水平距离 50?80厘米段,受石方格沙障阻挡,风速下降。 答案:C

10.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 高空输沙量

B. 近地面输沙量

C. 地表粗糙度

D. 风沙活动高度

解析: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 答案:B

11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 ( )

A 利于稳固沙土 B. 利于削减风力 C. 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D. 适应恶劣环境

解析:石方格沙障分布区不适宜林木生长,说明石方格沙障更适应恶劣环境。 答案:D

二、综合题(46分)

12. (2018 ?北京海淀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

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

影响生产生活。图甲为美国农

D.提高

距离

(cm )

S.

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图屮

图乙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6分)(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8分)

解析:第(1)题,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是春季,主要原因可以从地形、空气、

植被等方面回答。第(2)题,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可以从临海位置和温差、气压的变化特点等方面回答。第(3)题,主要从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树木根系固结土壤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集中在春季;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

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地区临海,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

间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盛。

(3)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

13.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

(1)

简述图B 所示区域天然植被

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

(12分)

(2) 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8分)

(3)

简述甲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等知识。第(1)问,图B 所示区域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结合图 A 可推断植被类型从西

北部的荒漠草原向东南部的森林递变。第

(2)问,由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分

析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应考虑降水、地形、植被等因素。第

(3)问,从甲区域的位置特征看,

降水量为400?530 mm 适宜栽培耐旱的草本植物及灌丛;位于河流支流的发源地,沟谷发 育,注意立体开发和治理等。

答案:(1)年降水量小于400 mnt 勺西北部为荒漠草原地区, 水分条件不适宜林木的生长, 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故草地覆盖率较大。年降水量大于 530 mm 的东南部半湿润地区,适宜

木本植被生长,故林木覆盖率较高。年降水量为

400?530 mm 的地区是林草过渡区。

(2) 甲区域年降水量为 400?530 mm,降水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开垦历史悠 久(垦殖率

大),植被破坏严重;黄土裸露,坡陡,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水土流失严重。

(3)

栽培耐旱植

被;小流域垂直空间注重林、灌、草的合理配置;进行退耕还林 (草)的

生物工程建设等。

草地覆盖率的对应关系, 可以确定林草界线。 图及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F 面两图分别为年降水量与草木覆盖率的关系

取地戋盖串(%)

林木覆盖率(涨)

2&0 400

530 660

图A

年林械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3:4.3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练习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29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基础落实练 1.(2014·广东文综)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017·咸宁期中)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2~3题。 表1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3.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2017·吉林调研)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如何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

如何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 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唯一途径就是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严禁乱砍乱伐,破坏森林,草原,湿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全国各地植树造林运动,经过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提高中国森林覆盖率,北方宜种植榆树,胡杨,梭梭等耐旱植物,南方适合种植各类乔木。一旦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随之解决,中国必将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自然灾害日益减少。 生态专家指出,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有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还新增2460平方公里,遍布东经74度到119度、北纬19度到49度的广阔空间,涉及18个省、471个县(尤以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最为严重,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71.1%)。受荒漠化影响,全国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800万公顷危在旦夕,1.07亿公顷草场也是命若游丝。荒漠化深重地影响着4亿人的现在和未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541亿元之巨,相当于西北5省3年的财政收入。 未来土地资源、粮食、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均是制约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因素。过去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暴雨泥石流、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气候灾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2000亿人民币了。要使降水趋于均匀和谐变害为利,只有仰仗足够量的森林、湿地、灌丛和草地等天然植被的庇护。 我们爱护森林应该象爱护人类自己一样。森林植被具有水土稳固的作用,就好象一个大型的绿色水库,把水份吸收在树木的身体中和根系上。通过森林的蒸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 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A.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答案】1. B 2. A 【解析】 1.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主要的旱情出现时间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基本不生长状态,旱情并不严重;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据此选B。 2.大雪出现在冬至之前,此次大范围降雪是在1-2月,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可能出现极夜;我国纬度小于48.5°N及其以南地区都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此时段,赤道上日出东南,故其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据此选D。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冬季风势力强盛 B.雨带停滞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答案】3. B 4. A 【解析】 3.读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此时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 4.雨带位于①时,为我国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且雨季还没有来临,所以干旱缺水;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黄河流域雨季还没有来;渤海位于温带海域,水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台风活跃的是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出现沙尘天气,多沙尘天气的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读某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地区的所有山脉总称为()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秦岭 D.昆仑山 6.与西南侧相比,该山脉东北侧发育的河流多、流程长,下列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7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人教版.doc

第27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人地协调观:探讨荒漠化、水土流失与人 类活动的关系,并提出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分析荒漠化、水土流失产生的 原因及危害。 区域认知: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 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实践力:探究当地某生态环境问题, 归纳其成因及治理措施。 以区域地图、景 观图、示意图、 热点材料为背 景,考查荒漠化、 水土流失等生态 环境问题的表现 形式、成因、危 害和治理措施。 一认识荒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01荒漠荒漠草原02草原年降水量50 mm以下←200 mm以下←400 mm以下 土地生 产能力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03减少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07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01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 02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03生产力。 3.防治原则 (1)坚持维护04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05水资源。 (2)06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07能源问题。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当前绝大部分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实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能够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不过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水平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水平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持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水平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水平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使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从近三年“文科综合水平测试”的试卷中能够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选择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人均GDP 和人均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 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 题。 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 耗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 年前)。据此完成5—7 题。 5.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6.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7.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李克强总理在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 题。 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9.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10.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11—12 题。 11.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1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 ,适宜重点发展A.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学院:土建学院 班级:1109 姓名:那鑫宇 学号:11231248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有所欠缺,也因为金钱利益的驱使,是大量的植被遭到人为的破坏,使得地表的防风固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大面积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急需人类解决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在提醒人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human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but also because money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drive, is a lot of vegetation were man-made destruction, making the surface wind not seriously damaged, therefore, a large area of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and water loss is in urgent need of human beings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mind the human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保护生态失衡 【Key words】:desertification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imbalance 前言: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这类地灾的性质与地震、崩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坑道瓦斯爆炸、岩爆等突发性灾害不同,它们不是骤然形成的,而是渐进的、缓慢的和累进的。它们造成的灾害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明显地显示出来,有的甚至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时间,所以常为人们所忽视,这类地灾有荒漠化(或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或沼泽化、海水入侵等。因为不能把这类地灾确定是在某一天或某一年形成的,故只能进行较长时间的对同一地域的地质环境变迁的对比研究,才能得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正文: (一)荒漠化 荒漠化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气候的干旱、地表的松散

高考地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答题要点

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原因: 自然:黄土特性垂直节理-遇水容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7、8月降水变率大---冲刷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植被稀少,土壤偏碱性 人为:根本原因,人口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与土地矛盾: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开挖原生地面—植被破坏;排弃土石—新物源,滩地开矿—泥沙入河。 历史上:营造宫殿,过渡樵采,毁林开荒,战争,轮荒。 危害:1土壤肥力下降,土地减产(暴雨冲刷-裸露坡地-表层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设施,引发泥石流,崩塌 3生态环境恶化,水文-泥沙淤积;地貌-沟壑;土壤侵蚀;植被退化;气候变化 4淤积下游江河湖泊,加剧洪涝—地上河 5影响水资源合理利用,蓄清排浑--汛期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措施:生物: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矿区的复垦 工程:水库,打坝淤地—拦沙,防护林(生物)--固沟;封坡育林育草,修水平梯田-护坡;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网(生物) 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 调整农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控制人口—生态移民 与南方丘陵比不同: 南方丘陵降水丰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人均土地少;多为较薄的石质山地,恢复困难;重要的工农业生产中心。 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自然+人文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云贵(岩石地带的植被破坏,而形成岩石裸露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次生盐碱化 原因: 自然:干旱环境 气候:1干旱、风力强劲2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地形:地处内陆,山脉盆地相间分布-加剧干旱 水文: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 植被:稀少 土壤: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人口增加—不合理利用资源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用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灌溉次生盐碱化;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节水农业,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分配;减少水井。 植物固沙:沙障,防护林,封沙育草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练习试题(含答案)

202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练习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5-6题 5、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10.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1-13题。 1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1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1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 A.40米B.60米 C.0米 D.80米 参考答案: 1-5:ACABC 6-10:CDDBC 11-13:CDA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含解析)

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时间: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示意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A、B两地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耕作业主要依靠灌溉水源。灌溉措施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于地表水分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而成次生盐碱地,故①正确;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很少,雨水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③对。 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答案:C 解析:C地位于东部沿海,盐碱地主要是海水浸渍的结果,地势越低洼越明显,故C正确。人类不合理灌溉不是自然原因,A错。降水对土壤盐分具有淋溶作用,降水量大且集中,则盐分随季节变化大,B错。夏季风强劲,带来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会减弱盐碱化,故D

错。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 A.A、E两处营造护田林网 B.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C处封坡育林育草 D.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解析:A、E两处为塬,营造护田林网可以保塬,防止水土流失,A项正确;B处为缓坡,不能打坝建库,要营造防护林或修建梯田护坡,B项错误;C处为沟,不是封坡育林育草,C项错误;D处陡坡,不能修建水平梯田,D项错误。 答案:A 4.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方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说明》,紧紧围绕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五位老师,都任过高三地理教学任务,其中岳校长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本组教学复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0个应届班(其中2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7个普通班),3个往届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补习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一)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四季和五带

四季和五带 1.在2019年12月24日(市调考)到2019年6月7日(高考)期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汕尾昼渐长夜渐短 B.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汕尾大 C.汕尾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汕尾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 2.2019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判断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 15° B. 105° C. 195° D. 285°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出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4.若此刻丙地是6: 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 3小时30 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东北飞 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3:20 D.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3:40 5.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黄河正处于主汛期

B.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C.地中海气候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袭击 图中L表示洋流,a为最冷月等温线,M为此时的晨昏线。完成下列两题。 6.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7.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俄罗斯的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纬度城市的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两题。 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的大 9.在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受西北季风影响 B.亚欧大陆气压值最大 C.我国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0.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 ②植被覆盖率低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①④ D. C. ②③ B. ③④ A. ①② )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①④D. ②③ B. ③④ C. A. ①②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题。分布图。读图回答3-5 )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3.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 B. A.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6月降雨侵蚀力较4.7.

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 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 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 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锋面雨 D. C. 台风雨 B. 地形雨 A. 对流雨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题。6-7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 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6.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B. 坡度在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D. 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 因是()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B.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题。.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表1为我国某区域201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1示意该区域1~9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表1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6.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cm变为现在的20 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 (1)说出1950~2019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7.我国东南丘陵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但在部分山区常会发现大片“红色沙漠”,这些地区表层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砂岩裸露,土地退化成类似荒漠景观,植被难以生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东南丘陵区“红色沙漠”形成的原因。 8.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地表森林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9.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0.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 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下图为贵州省不同程度石漠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5)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5)及答 案 一、选择题 (一)(2019·瑞安模拟)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 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回答1~3题。 1.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 b点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2.如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A.abcd>ab D.ab>cd>bd=ac 3.若a的经度为45°E,b的经度为135°W,从a到b最短航线的航向为() A.向东B.向北 C.先向北再向南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解析:1.A 2.D 3.C 第1题,由题意可知,ac与bd之间跨经度170度,由图可知c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第2题,根据在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度,实际距离相差约111 km;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说,经度相差1度,高纬比低纬短,因此可知,ac=bd>cd>ab,由于ac、bd 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也就是说图上距离相同,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比例尺大小为ab>cd>bd=ac。 第3题,由题意可知,a、b经度之和为180°,在同一个经线圈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应是沿经线圈走,即从a先向北到达北极点后再向南到达b。 (二)(2019·宜昌三校模拟)下面图a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b为某地区某时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b所示季节() A.乙处多发洪涝 B.甲处易出现台风危害 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24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中国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该岛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东部与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据观测,台北冬季降水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活动频繁,形成降水 B . 东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C . 沿岸洋流水温高,蒸发水汽多 D . 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3)台湾比较丰富的资源有() A . 渔业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 B . 油气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 C . 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农林资源 D . 水力资源、耕地资源、渔业资源 4. (4分)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北方 B . 南方 C . 青藏高原 D . 阶梯的交界处 5. (4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3月11日,广西发现特大型稀土可年产200万吨开采一百年。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稀土属于()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2020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2020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阶段检测(二)考点7~1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9·江西南昌调研)下图所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考向地质作用]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 A.圆锥 B.洼地 C.蘑菇状 D.柱状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10 000年前,该地貌随着海拔的升高,等高线圈变小,说明其形态类似馒头状;现在该地貌1 002米等高线圈明显变小,1 004米、1 006米等高线圈也略有缩小,说明该地貌中部明显变细,类似于“蘑菇状”,故C项正确。 2.[考向地质作用]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 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貌为“风蚀蘑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故D项正确。 (2018·江苏扬州模拟)下图为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考向洋流的分布]航行至③海域时,帆船( )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③海域洋流为北赤道暖流。该海域位于东北信风带控制区,帆船航行至此时顺风顺流。 4.[考向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关图中各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洋流使沿岸降温减湿 B.②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 C.③海域洋流有利于渔场形成 D.④海域洋流为上升补偿流 答案 B 解析①海域洋流为厄加勒斯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②海域洋流为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③海域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对渔场形成影响不大;④海域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在东南信风的推动下,海水随风漂流。 (2018·浙江杭州高三模拟)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读图回答5~7题。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附答案)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附答案)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题组1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2015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解析: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由于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故选B。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 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2~4题。年份 2009 2010 2011 资*源%库2012 2013 植株数量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2.实验 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 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 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2.A 3.D 4.D 第2题,表格数据显示,2009~2013年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未变而草本植物增多,即植株数量总体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是总体提高,综合来看,植株密度增加。第3题,表格显示,2009~2013年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草本植物增加,即 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4题,表格数据显示,草本植物不论是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